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圈裡圈外含反思

來源:才華庫 3.06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圈裡圈外含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圈裡圈外含反思

一、說教材

此次活動《圈裡圈外》來源於一次晨間活動套圈遊戲中,當時有兩個小朋友的圈重疊套住了同一輛小汽車,在計算兩人各自套了幾輛小汽車時,這兩位小朋友為同時套住的這輛小汽車到底應該歸誰發生了爭執。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趣,非常具有探究價值,於是設計開展了“圈裡圈外”活動。根據幼兒思維數學的教育教學目標:大班下學期應培養幼兒尋找物體明顯和不明顯特徵進行多重分類,繼續學習交集分類,交集的概念。例如:大班主題“旅遊商品店”中有一個活動“放蘋果”,旨在通過這個活動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感,提高幼兒的計數能力。但是僅僅通過這樣一次活動,幼兒對於自己空間的方位感和逆向邏輯思維的培養還不夠深入,於是我設計了“圈裡圈外”的數學活動,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交集的意義。在設計本活動時,我考慮了以下幾個的要點:

1.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大班幼兒的思維正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抽象邏輯思維尚處萌芽狀態。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於老師所告知、所傳授的,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所以,本次活動的環節安排是從具象到抽象、由簡單到複雜,逐步過渡,層層遞進。

2.體驗數學學習對促進幼兒多元智慧和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數學學習並不僅僅是發展幼兒的數理邏輯智慧,本次活動的第三個環節“站圈樂”需要幼兒以商量、協作的方式來學習,是一種小組合作學習,正符合新《綱要》中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要求,引導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以此來培養幼兒的人際交往智慧。根據以上情況的分析,及“情感與態度”、“認知能力”和“、”創造能力“三個緯度,我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圈裡圈外標記圖,學會正確判斷物體在圈裡圈外的空間位置並計數。

2)會按數卡和標記圖,在圈裡圈外正確擺上物體數量,初步學習逆向思維方式。

3)積極參與遊戲活動,體驗合作活動的樂趣。

這三個目標中蘊涵了概括歸納能力、逆向思維能力和主動探索精神的培養,體現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新《綱要》要求:幼兒能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以及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根據這個要求,我將目標1設為本次活動的重點,重在發展幼兒表達交流資訊的能力。將目標2設為本次活動的難點。培養幼兒從不斷探究及體驗中獲得逆向思維的發展。因為逆向思維是人類思維發展過程中一種加成熟的表現;而大班幼兒的思維具有語言在前,動作在後,思維主要依靠語言進行,言語計劃行動,動作實現計劃的特點,尚處於發展過渡階段。

二、說教法、學法

為了本次活動能讓幼兒更好的掌握,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語言討論法、遊戲法、總結歸納法、遷移法、嘗試操作法。

1.語言討論法:在數學教育中,討論是一種常用的方法。通過不斷的交流討論,加上教師的幫助歸納,使幼兒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交集的概念。培養了幼兒的表達交流的能力。

2.遊戲法:通過套圈樂、站圈樂的遊戲,高度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實行”做中學“的教學方法。體現了教育家韋鶴琴先生”活教育“的教育原側,讓兒童積極活動,主動地掌握知識,並發展智力。

3.總結歸納法:在數學活動中總結歸納法是教師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是對每個科學依據的小結。在整個活動結束後也要為這次活動的設定的目標做歸納總結。

4.嘗試操作法: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真實地得到知識經驗。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嘗試問題。嘗試過程中幼兒的嘗試和教師的指導是互相依存、親密聯絡的。也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遷移法:在第三個環節中能運用前一環節學過的內容來探索解決眼前的問題,體現經驗遷移的過程。讓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中,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學會遷移,掌握知識,發展抽象思維。

三、說教學流程

(一)課前準備為了更好的開展好本次教學活動,我做了以下課前準備:

1.教具。標記圖(物體在圈裡圈外標記圖,綠圈裡綠圈外有幾個物體的標記圖,黃圈裡黃圈外有幾個物體的標記圖,兩圈交叉部分有幾個物體的標記圖,綠圈裡黃圈裡有幾個物體的標記圖),0~9磁性數字卡若干,綠色、黃色小圈共7個,綠色、黃色中圈各一個。紅圓片若干,綠色、黃色大呼啦圈各4個。

2.學具。看圖判斷圈裡圈外點子數量的作業單。彩旗4面。

(二)教學過程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本活動的目標要求,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認識標記圖--套圈樂--站圈樂--操作練習。

1.認識標記圖這個環節主要是引導幼兒認識物體在圈裡圈外的標記圖。教師先出示兩張標記圖,再提問”誰願意來說說它的意思?“在讓幼兒充分看懂、討論之後,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理解,最後教師做總結。

我這樣設計的理由是:這是整個活動的基礎,用具體可感、鮮明有趣的標記圖,利用大班幼兒好問,求知慾強的特點,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並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用較流利的句子表達對標記圖的理解,教師適時、合理地引導幼兒認識兩個不同的標記圖,體現以幼兒為主、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套圈樂這個環節以遊戲形式匯入。我先請兩位幼兒上來玩套圈的遊戲,目的是為了讓幼兒來示範遊戲規則。接著請5位幼兒一起玩套圈,其中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一是沒套住圓片,二是各自套住一個紅圓片(沒出現重疊的情況),三是兩個圓圈重疊,同時套住一個圓點的情況。在幼兒玩遊戲的過程中,教師適時地引導幼兒關注第三種情況,接著讓幼兒數圈裡紅圓片的數量,從而幫助幼兒學會正確判斷圓點在圈裡圈外的空間位置並計數。之後,組織幼兒分組討論遊戲出現的情況,在恰當的時候,教師再出示交集標記圖,並由幼兒來解釋這張標記圖的意思,最後由教師總結,引出交集的概念。

我這樣設計的理由是:根據幼兒愛玩的特點,在設計活動時,給幼兒以直觀的感受和親身參與體驗機會,高度激發了幼兒的興趣,正如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所說的”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在遊戲過程中,引導幼兒探究、發現交集的含義,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抓住幼兒邏輯思維尚處於萌芽狀態,學會從具象到抽象、從實物到圖譜,逐步過渡,為第三個環節”站圈了“活動作鋪墊;也解決了這次活動的重點。

3.站圈樂這裡我先出簡單的題目,由5位幼兒上來示範玩遊戲規則,接著要求這5位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標記圖(如,共有5個人,綠圈裡3人,黃圈裡3人),正確的站到相應的圈內。提高了難度,引導幼兒再次回憶交集的概念,邊回憶邊完成遊戲;最後集體分組遊戲,考慮幼兒的個別差異,以及認知水平的不同,教師可引導幼兒與他人商量、協作共同來解決問題;提醒幼兒,知道兩圈交叉部分人數的變化是很重要的,在玩的時候要多想想這部分是怎麼變的。

我這樣設計的理由是:在前一個環節,幼兒對交集的概念有所瞭解,不過還不會熟練運用,從抽象再到具體,這是一個逆向思維過程,對幼兒具有較大的挑戰性,但是運用前一環節學過的內容來探索解決眼前的問題,幼兒在教師、同伴的引導、幫助下,是可以完成的,這也是一個經驗遷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即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逐步形成了交際能力。這一環節,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難點。

4.操作練習我這樣設計的理由是:按標記圖操作練習活動則更是要求每個幼兒運用剛習得的經驗,獨立思考,動手操作,以達到鞏固經驗、解決問題、發展能力的目的。因為大班思維數學的教學原則是以幼兒為主導者,激發幼兒的興趣,從簡單到複雜,從具體到抽象層層遞進的形式進行的。幫助幼兒對所學知識得到了鞏固和深化,又使幼兒的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