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物體說課稿範文

來源:才華庫 1.35W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物體說課稿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物體說課稿範文

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物體說課稿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評委們: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西師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認識物體》。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幾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領悟教材

本單元是國小几何圖形學習的開始,要求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不對形體的特徵做規範的語言描述。

教材安排一年級上冊認識“體”,一年級下冊認識“形”,這是從兒童的認知規律出發,重組學科的知識體系。兒童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個物體,在整體感知“體”的基礎上,才能逐漸研究“面”,建立“形”的概念。所以,先認識“體”,後認識“形”能降低認知難度,有利於學生學習。

二、學情分析

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關於形狀,他們已經有了較多的感性經驗,只是這些經驗太感性,需要進一步抽象化,形成簡單的集合概念,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定格目標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立足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著眼於新課程三維目標的實現,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實物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這些幾何體的名稱,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分類。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創設師生互動情境,在民主、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初步瞭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難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這些幾何體的名稱,建立空間觀念。

四、教法與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分別採用小組合作探究,觀察比較,直觀演示等教學方法,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教學流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節展開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小朋友,你們知道嗎?羊村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羊羊們玩得正開心,突然,刷的一下灰太狼跑來把美羊羊抓走了。羊羊們還沒反應過來,它扔下了一個箱子,還留下了一張紙條:要想救美羊羊,先解決我箱子裡的問題。

開啟箱子看一下,都是些什麼啊?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認識物體”

(設計意圖:利用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故事創設情境引出課題,激發了他們濃厚的興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很快的投入到課堂中來。)

第二個環節:小組活動,操作感知

這一環節我分四個層次組織教學

1、分一分,為學習各種幾何形體做準備。

小朋友們,想救美羊羊,就必須為我做三件事情。第一件嘛,看看你們的桌子上也有很多的物體,請根據我的要求來分類。

(1)、先想想能分成幾類,你是怎樣分的。

(2)、音樂一響開始分類,音樂停止請坐好。

90秒後,音樂停止,抽同學將本組分類情況進行彙報。學生可能會按顏色,大小,形狀,以及是否能滾等不同標準來進行分類。只要分得有理,我都會給予表揚與肯定。

最後讓每一組的小朋友都按形狀不同分為四類,為後面學習各種幾何形體做好準備。

2、認一認,揭示概念。

第一個要求完成得很好,現在請你們為我做第二件事。

我們來看一下,他要我們做的第二件事是什麼?

(1)、音樂一響,請小朋友認真地看一看、摸一摸這些物體。然後在小組裡說一說發現了什麼?

(2)、音樂停止請坐好。

90秒後,音樂停止,班上彙報交流。學生利用生活中已有的經驗,介紹幾何體的特徵可能會說:長方體長長的,方方的,有六個面,正方體方方正正的,也有六個面。圓柱上下兩個面平平的,圓圓的,中間的面彎彎的。圓柱和球都會滾等。學生願意介紹那一種就介紹那一種,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根據學生介紹的實物抽象出模型圖,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並板書名稱。

最後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抽同學把它們貼在黑板上相應的位置。並告訴他們這樣的圖形叫立體圖形。

(設計意圖:“認一認”這個活動是本課教學重點,通過學生用眼觀察,用手觸控,動口說一說,使學生口、眼、手、腦多種感官參與,培養學生的觀察、表達和思考能力。)

3、猜一猜,找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不同點

灰太狼說,真不錯。不過還有最後一個要求。我們來猜一猜,摸一摸。

猜猜我的後面是什麼立體圖形?

通過觀察比較出長方體有的面大有的面小,而正方體四個面一樣大

4、摸一摸,加深對物體的認識。

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並用手比劃。

準備一個袋子,裡面裝著各種形體的實物,老師說物體名稱,叫學生把他摸出來。

最後剩一個圓臺在袋子裡,摸到後不能說出它是什麼,而說出摸到這個東西的感覺,讓大家來猜猜是什麼。通過比較發現這個東西上面大一點,下面小一點。而圓柱上下兩個面一樣大。

第三個環節:拓展練習,鞏固新知

1、數一數。

慢羊羊為了感謝小朋友,它發明了一樣玩具讓大家欣賞一下。

機器人說:我想考考大家的眼力。數一數我分別用了多少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2、動腦筋,體會各種形體在生活中的作用。

慢羊羊想把這個機器人送給美羊羊,可是他又不想美羊羊一看就知道是個機器人,該怎麼辦呢?

哦,裝在長方體的箱子裡,可是箱子推不動,怎麼拿去送給美羊羊呢?小朋友,能幫我想個辦法嗎?

3、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立體圖形。

4、欣賞立體圖形,並說出每一種物體屬於什麼立體圖形?

(多種形式,富於變化的練習設計,運用了適合國小低年級心裡特徵的遊戲法和競賽法,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思,比中做。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第四個環節: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1、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啊?認識了哪些物體呀?

2、今天晚上回去在家裡找一找我們今天學習的立體圖形,然後跟爸爸媽媽說,好不好啊?

五、板書設計

這節課的板書設計是我和學生們合力完成的,將幾種立體圖形的圖片貼在黑板上,看起來簡潔,美觀。通過共同參與起到了三個作用:一是開動了學生腦筋,訓練了他們的思維;二是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三是加深了學生印象,使他們能更好地掌握本課重點。

以上這些,是我對這節課的一些思考和認識,我盡力把新課標的理念體現在教學中,但還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此,希望各位領導,老師能夠不吝賜教,提出您們寶貴的建議,使我以後的教學能夠不斷進步。

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物體說課稿2

各位評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圖形》。下面,我從說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學習評價這幾個方面來談一談。

首先,說教材,《認識圖形》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這部分教材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來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共分兩課時來進行教學,《認識圖形》是這一單元的第2課時,是在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基礎上來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這些平面圖形,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認識這幾種圖形,不僅是今後學習它們的特徵、周長以及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本節課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並會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在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中,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實踐以及創新能力,建立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根據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重點定為:會辨認這四種圖形;另外,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容易將體和麵混淆,所以我將本課的難點定為:體會"面"在"體"上。

在教學資訊和感知材料的呈現上,我選用多媒體課件、各種立體模型及平面圖形學具,彩色筆、白紙等,來作為這節課的教具和學具。

接下來我來說一說本節課的教法與學法:本節課的教學物件是剛入學不久的一年級學生,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並且好動愛說,所以,在教學中,我會給他們充分的動手和表達的時間與空間,並且,新課標還強調:要讓學生從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親身經歷、體驗、探索,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體驗--就成為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在教學中,我安排學生在摸一摸、說一說、做一做、塗一塗這些活動中來親身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我綜合運用啟發式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活動教學法等,來促進學生對新知的建構,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我還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使學生不僅學會,還要會學,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融觀察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為一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結合一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年齡特徵,我將本課的教學設計為6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件提問:小朋友們,這裡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嗎?是誰呢?)我想利用這個問題裡幫助學生回憶起已學過的知識,這裡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學生應該能夠說出他們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學生不認識三稜柱,這裡我要簡要的介紹一下,為後面認識三角形做準備,接著,我說:今天我們來這裡還要認識幾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知道什麼?學生可能會說我想知道他的名字,還想知道他長什麼樣,住哪裡等等,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第二個環節: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這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索性的學習,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四個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將時間控制在18分鐘左右。

活動一:認識新朋友

我們的新朋友在小畫家們走過的路上,咱們來找一找,給他們分分類,看這裡一共有幾種圖形,接著引導學生觀察分類的過程,問:你們想和這些圖形交朋友嗎?這時,學生應該會異口同聲的說想,那我們就來個比賽,看看哪組交的朋友多,同時將學生分為4組,紅組、綠組、黃組、藍組,提出問題:你們知道這些圖形的名字嗎?這裡我會讓學生進行嘗試,根據學生的回答,邊出示圖片邊板書,像這個面的形狀是長方形的,這個面的形狀是正方形的,這個面的形狀是三角形的,這個面的形狀是圓形的,他們還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做:平面圖形,今天,我們將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課題)

活動二:瞭解新朋友

提出問題1: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麼地方?我們到哪兒去找它們呢?這個問題,孩子們會非常想知道答案,這樣有效的激發他們的探索慾望,在找家的.活動中,我啟用啟發式教學法,首先是老師手拿一個長方體,摸著它的一個面,問:這個面是什麼形狀?通過老師的引導,提出問題2:請你從桌面的物體上找出長方形。可能會有人從長方體上找出長方形,也可能會有人從三稜柱上找出長方形,甚至會有人找到了好幾個長方形,對這樣的同學,我會及時進行評價,比如:你真棒!你觀察的真仔細!同時將小圖形作為獎品獎給他們小組,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經過老師的引導,找出長方形後,提出拓展性問題:你能從桌面的物體上找出其他圖形嗎?這個問題我會採取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再小組內交流的形式進行,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我採取先輔後放的策略,在這裡,我會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希望他們通過動腦、動手、動口來親身體驗,從體上找面,面在體上,從而突出本課的重點,找出這幾種圖形後,提出問題4:請你把你剛才找到的面摸給同學看看,說說摸得時候有什麼感覺。學生可能會說摸起來平平的、滑滑的、涼涼的等等,這裡,我想通過摸得活動,讓學生體驗這幾個面都是平的,然後引導學生觀察課件演示面從體上滑下,加深學生對"面在體上"的理解,因為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認識各種平面圖形,但是對體和麵的理解不透徹,我想通過課件的動態演示,能夠更直觀、生動的揭示體與面的關係,幫助學生建立起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

活動三:給新朋友畫像

提出問題1:小組討論,看誰能想個好辦法,把你喜歡的新朋友從立體圖上請出來呢?我希望通過這個既有挑戰性,又有探索性,同時又具有動手操作性的問題,來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經過交流,學生可能想到畫的方法、印的方法、折的方法等等,如果學生只說出畫的方法,我就會引導他:還有別的方法嗎?這裡我會給機會學生來會說,說操作過程,並且讓學生自評、互評,評價獎勵想出好辦法的小組,接著,學生活動,提出要求:請找出一種合適的方法找到新朋友。學生活動:描一描、印一印、折一折,我想通過學生的做數學,來讓他們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

活動四:找朋友

提出問題:生活中你在哪裡還見過這些圖形呢?這個問題我會讓學生自由發言,在必要的時候,我還會進行引導:比如我們黑板面的形狀、門的形狀以及小朋友們脖子上紅領巾的形狀等等,接著出示生活中的圖片,讓學生觀察,然後再說一說,我想通過找圖形,讓學生體驗到這些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為了體驗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創設了一個小朋友在上學路上的情境,我把學生引入現實的情境當中,實現生活經驗數學化,我想通過這些交通標誌牌的認識,來增進學生對數學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同時我還進行交通安全的教育。

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徵,我設計了課間欣賞,讓學生邊欣賞邊思考:這裡都用了什麼圖形拼成了什麼圖案?看到這些漂亮的圖案,學生應該會很活躍,都想來說一說,比如這裡,用三角形和長方形拼成了一棵小樹。這裡,我都讓學生來找,讓學生來說,在這優美的旋律中,學生既可以得到放鬆,又可以體驗到幾何美、數學美,滲透了審美教育。

第三個環節: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這裡,我設定了不同層次的4道練習題

1、連一連:有幾個小朋友不小心把自己的名字弄丟了,請你用今天學的本領幫他找一找吧!通過此題,加深學生對這4中圖形的認識,區別形和體。

2、猜一猜:我們今天請來的3個小朋友看到大家的本領這麼棒,終於忍不住要來考考我們了,他們出了幾道謎語,你們有信心猜出來嗎?通過這道題,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面在體上。

3、塗一塗:粗心的彤彤畫完了畫,卻發現忘記帶彩色筆了,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她完成這幅漂亮的畫嗎?在這裡,指導學生髮現圖形並按要求塗色,通過動手,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這四種圖形的辨認。

4、數一數:老師用我們今天學過的圖形拼成了一輛小車,請小朋友們看看老師都用了哪幾種圖形?各用了幾個?看看誰是火眼金睛,能很快數出來,此題是通過數一數的形式,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幾種常見的平面圖形。這裡我會引導學生來數,加深圖形的綜合應用。

在整個練習的過程中,通過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和老師激發興趣的語言,使課堂更生動有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加深了學生對新知的鞏固。

第四個環節:拓展延伸,發展能力

提出問題:同學們想自己動手拼一個圖案嗎?小組合作,用小組內的圖形拼一拼;比一比,看那組拼出的圖案最漂亮!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這裡我讓學生自己來設計活動,並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活動,拼好後,學生可以離開座位,互相參觀、學習,在參觀的基礎上進行自評、互評,並讓學生來說一說,用了什麼圖形拼成了什麼圖案。我想通過這個環節,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滿足學生的創造欲,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通過相互參觀,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相互欣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第五個環節:總結反思,深化認識

提出問題:這些都是我們今天認識的新朋友,你打算怎麼把他們介紹給你的爸爸媽媽呢?這個問題我會讓學生在小組內模擬說一說,然後,老師來做媽媽,學生來介紹。我想通過這個環節來及時反饋本節課的教學效果,引導學生說出這幾個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

第六個環節:佈置作業,鞏固提高

作業的佈置,是課堂教學的課外延伸,它既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檢查教學效果、促進教學的重要依據。佈置作業:同學們,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祕密:你們家裡的很多物品上都藏著這些平面圖形,回家後找找看,看誰找的多,下節課我們來比一比,看誰是火眼金睛。

在教學結束前,我會對小組評價進行總結,評選出優勝組給予鼓勵、表揚。

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本課的板書設計的很簡潔,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後,來和大家說一說本課所用到的教學評價,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師評、互評、自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我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學習熱情的評價,我想以此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專家、評委!

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物體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認識物體》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數學實驗教材第一冊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內容雖然不多,但很重要,對豐富學生對現實空間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起著重要作用。

2、教學目標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立足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著眼於新課程三維目標的實現,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通過實物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這些幾何體的名稱,能對簡單的幾何體和圖形進行分類。

(2)情感性目標:創設師生互動情境,在民主、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過程性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培養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3、教學重點

由於一年級兒童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要抽象出直觀的立體圖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並不容易。再加上一年級兒童以自我為中心,合作意識差。所以,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再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試著給這些物體分類。

4、教學難點

教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但難的就是如何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用數學方法去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我確定了這節課的教學難點是:應用圖形的拼組,解決實際問題。

5、教具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各種實物圖形

 二、說教法、學法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現代教育的根本目標,新的理念提倡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根據這一總體目標,教師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的精神,要善於創設問題情境,為學生主動探求知識創造出一種寬鬆的氛圍;其次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他們從小能博採眾長,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起團隊意識,有助於他們的成長。因此,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本節課我準備採用如下教學方法:

1、活動教學法

通過學生自己搭建自己喜歡的形狀,大膽發揮想象。同時滲透獨立、探索、合作的學習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通過激勵、表揚的話語,肯定學生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2、語言訓練法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培養學生運用準確的語言表述思維過程和結果,可以使知識得到內化,又能促進思維的發展。因此,每一環節我都設計了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他們的活動過程使學生切實感受物體的形狀,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說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的設計努力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活動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原則,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為了有效的體現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索的思想,課堂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展開,利用分一分、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學得輕鬆愉快,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現,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對本課教學內容做了如下設計:

1、通過動手分一分,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

2、遊戲你說我放你說我猜搭一搭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由實物抽象出形狀圖形,培養學生抽象能力,在由形狀說出生活中是這種形狀的實物的練習活動,建立起四種幾何體在頭腦中的表象。遊戲,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並能感受複雜物體的形狀與簡單幾何體之間的聯絡。

3、內容小結,鞏固新知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和學生一起回顧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哪些物體。既是學生對這節課知識的自我整理,同時又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後讓學生分辨老師給出的圖形是什麼物體,再把圖片貼在黑板上。這樣學生既動腦、動手又動口,訓練了學生的思維,也是對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4、佈置作業

找一找生活中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物品,並與同伴說一說,用你手中的橡皮泥捏一個你喜歡的物體,讓學生將所學的內容運用於生活中,再一次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四、說板書設計

這節課的板書設計,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將這節課所學的幾種物體的名稱寫到黑板上,簡單明瞭,讓人一目瞭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