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小語文說課稿4篇

來源:才華庫 7.43K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語文說課稿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國小語文說課稿4篇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1

《驚弓之鳥》選自北師大版國小語文第五冊《驚弓之鳥》,北師大版國小語文第五冊《驚弓之鳥》說課稿。這是一則成語故事,講的是古時候魏國一位有名的射手更贏不用搭箭,居需拉弓,便使天上飛過的一隻大雁掉下來的事。從中反映出更羸善於觀察;善於思考;並能根據所見所聞做出正確分析。全文共九個自然段。先講述了更贏射大雁的經過和結果;接著講述了更贏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因此可以按內容的不同把文章分成兩個部分。也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三段來理解。教學中為了突出重難點,採用分兩部分的方式比較合適。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前五自然段。文章首先便交代更贏是古時候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接下來的四個自然段較為具體地講到了事情的經過和結果。如文中所述,更贏見“一隻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便斷言他“只要拉一下弓,這隻大雁就能掉下來。”這種技藝非親眼所見,誰人會信。難怪魏王會“信不過”自己的耳朵,認為是自己聽錯了,但隨之而來的情形便足以印證了令魏王難以置信的話。“更贏並不取箭,”這句話原本毋需用一個“並”字也能講通,但通過一個“並”字,卻很好地強調了“不取箭”的事實。但聞“嘣”的一聲弦響,只見“那隻大雁直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裡直掉下來”。同樣是一個“直”字卻準確地描繪出前後兩種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寫大雁一個勁兒往高處飛,飛得急;後者是寫大雁一點兒也不能飛了,掉得快。讀文至此,我們定會拍案叫絕。第二部分是文章的後四個自然段。這部分內容以更羸與魏王對話的形式出現,尤以更贏所揭示的不用搭箭能射下大雁的原因為重。前文中更羸只拉弓射雁的事實著實令魏王“大吃一驚”,由前面的“是嗎?”“你有這樣的本事?”兩個懷疑到近乎不相信自己耳朵的問句到“啊!“真有這樣的本事!”兩個驚

訝到近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的驚歎句便很有力的說明了這一點。課文並未就此點明其中的道理,而是在魏王驚歎之餘,寫到了更羸令魏王覺得“更加奇怪”的一番話:“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為我知道,這是——只受過箭傷的鳥。”這裡,我們應該注意更羸話前的提示詞語“笑笑”兩字可不簡單,因為這笑中包含著更羸對眼前事實的最清晰的認識。然而這其中的玄機卻是我們和魏王所不知道的。這話語連同這話語前不可思議的神情對剛親眼目睹完讓人不可想象的只彎弓取鳥場面的魏王來說,當然更是覺得奇上加奇了,不是嗎?“你怎麼知道的?”魏王的疑問也是我們讀到這裡的疑問,當把這些不可思議的疑問推向高潮的當口,讓更羸用諸語道破天機,應當說是作者有意安置的精妙之筆。更羸的這段話總共有四句。第—句說的是他看到和聽到的情況。看到的是——“它飛得慢”;聽到的是——“叫的聲音很悲慘”。第二句說他根據看到的和聽到的進行分析:從:飛得慢”知道“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從“叫得悲慘”知道“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國小語文第五冊《驚弓之鳥》說課稿》。”這兩個倒裝的因果關係句有力地強調了“飛得慢”和“叫得悲慘”的原因。而這些原因正是更贏由所見大雁飛的情形分析所得。第三、四句是他進——步的分析、推理和最終所得出的結論。倒裝因果關係的句段組合是這篇課文在寫作上突出的——個特點,小至更羸對大雁分析的句子,大至整篇課文的結構安排,不僅反映出更羸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特點,也有力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內容。

本篇文章位於本冊教材的第八組,在訓練重點上由逐步“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的訓練進而訓練學生“把一段話寫清楚”。教學時,應抓住課文的重點段,首先在弄懂自然段的

意思上下功夫,再在此基礎上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針對本冊教材的具體情況,大綱要求教學中讓學生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初步理解課文內容,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的詞句,學習分析自然段,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是怎樣用詞造句、連句成段的。針對大綱對本冊教材的要求和課文自身的訓練重點,對於本課的教學我擬定以下的教學目標:思想教育方面: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更羸能不用箭

只拉弓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對事物要仔細觀察,並進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的判斷,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培養能力方面:通過理解更羸說的一段話,進行讀懂自然段意思的訓練,並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基礎知識訓練方面: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能手”、“‘本事”、“大吃一驚”、“孤單失群”等詞語的意思,並懂得“驚弓之鳥”這一成語的意思,練習複述課文:培養非智力因素方面:養成認真讀文、勤觀察、善思考的習慣。這篇課文主要通過更羸只需拉弓,不必取箭即可射下大雁的故事,反映他遇事善於觀察、善於思考,而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更羸的話集中體現了這一點,因此擬定為教學重點,而對於更羸觀察、思維的過程及準確的判斷是學生不易理解的,教學中將其作為難點來處理。

《國小語文教學法原理》告訴我們,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是關係到培養讀寫能力和發展智力的一種發展性閱讀。發展性閱讀是一種“雙向”心理過程。首先是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容。讀一篇文章,先要讓學生感知文字,從字詞到句,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全篇,逐步讀懂。發展性閱讀的“雙向”過程是安排閱讀教學程式的重要依據。結合《驚弓之鳥》一文的具體情況,針對國小語文教學法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在教學中的具體操作程式是這樣安排的:

在第一課時中,首先揭示課題,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初步感知這個成語故事的大致內容,藉助拼音,讀準生字,通過查字典並結合上下文內容初步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在瞭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根據記敘的內容,按老師的提示:射落大雁,道出原因,將課文分成兩個部分。第二課時首先在第一課時揭示課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有意安排了揭示分析課題匯入新課的環節。由故事演繹而來的“驚弓之鳥”是一個成語,課文對更羸善射的技藝集中體現在對一隻受過箭傷的大雁準確分析和推理上,以上這些不宜過早出現,因此適當地變換形式,以幾個淺顯的小問題切入,有利於學生漸入佳境。我是這樣做的:在進一步揭示課題時,學生明確故事裡的這隻鳥是隻怎樣的鳥?以此喚起學生對大雁這種候鳥的生活習性的再認識,為下文講更羸如何只拉弓射雁略作鋪墊。故事裡講到了哪些人?主要講誰?這一問題旨在讓學生在下面的學習中立足於瞭解文章的中心人物更贏的特點。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觀潮》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我們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編者將這篇課文選編在這裡,一方面是繼續培養學生抓住主要內容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的觀察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好一堂課必須瞭解學生。

【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富於想象,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但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雄偉景象缺乏直觀感受,需要老師提供直觀的影象幫助。

【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識記生字詞,抓重詞句進行品味,注重語言積累。

2.技能目標: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3.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使學生受到壯闊美和力量美的感染,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說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3、4自然段,體會大潮的磅礴氣勢。

【說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的觀察方法。

【說教法】

“有多法,但無定法。”在本課中主要採用情景學法、多媒體輔助法和朗讀法進行學。通過展示課件讓學生身臨其境,情寓其中,從而感受大自然的偉大力量,並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課文。

【說學法】

根據材特和學生認知規律,讓學生在師指導下,自覺主動地學習,遵循以學生為主體、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激趣匯入,引人入勝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學也是如,一堂課的匯入十分重要。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用潮水聲作襯托,同時用優美的語言聲情並茂地渲染課堂氣氛,勾起學生想去觀潮的強烈慾望。

2.觀看畫面,啟發想象,學習第2自然段。

①我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潮來前人山人海的情景。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假如自己身在其中刻的心情怎樣?我的意圖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通過邊看邊想,設身處地地理解人們期盼潮水早來的焦急心情。

②課堂學不僅在於老師的導,還在於學生的學。對於第二自然段的內容我將讓學生自由朗讀,然後提出問題:江潮還沒有來,作者看到了什麼?學生通過讀書,能夠自己解決問題。

二、讀中感悟,理解課文3、4自然段。

潮來時這部分是課文的重,我讓學生採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學習,運用情境學,抓住重詞句品味、悟情,學生採用看、讀、思、背等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A.首先運用多媒體學生展示潮來時的情景,學生的情感一下子沉浸在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壯麗圖景中。同時,我巧設疑問,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這裡採用情景學法將視覺手段與聽覺手段緊密結合起來,有助於培養學生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

B.如壯觀的景象,作者又是如何進行描繪的呢?我因勢利導、自然過渡,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內容。

1.《國小語文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我準備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來朗讀課文,比如:自由讀,合作讀,指名讀,讀自己喜歡的詞語、語句等,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感悟,讀中自得。然後出示自學提示

(1)作者觀潮的順序是怎樣的?

(2)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來描寫?我讓學生組建學習小組,共同探討、合作解決問題,存在困難的地方,我適當撥,引導學生抓住潮水聲音變化的詞語。如:悶雷滾動—響聲越來越大—山崩地裂和潮水形態變化的詞語,如:一條白線——拉長、變粗——白色城牆——白色戰馬來理解大潮的雄偉氣勢。

2.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在學中。我將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在本課中學生也許會提出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潮水為什麼會拉長呢?我組織學生議論交流,然後我結合錢塘江的地理位置及形狀及時撥,這樣,學生的疑問就得到了解決。

3.為了使學生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又再一次為大潮的雄壯所折服,我將引導學生背誦3、4自然段,讓學生把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內化為自己的真切感受,受到大自然美的薰陶。

三、迴歸整體,理解全文

在理解了前面兩個重段落以後,我讓學生回過頭來,整體瀏覽全文,感受觀潮的整個過程,從而整體把握全文。

四、總結延伸,感情昇華

錢塘江大潮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不愧為天下奇觀。處我將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為了進一步昇華主題,我向學生展示祖國大好河山的圖片,有意識地把這種感情昇華到對大自然,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3

我執教的是《蝸牛的獎盃》的第二課時,它是國小語文蘇教版國標本二年級下冊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盃以後,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獎盃成了堅硬的外殼,只能在地上爬行,告訴我們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文字語言生動鮮活,是訓練學生朗讀、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好教材。與課文相配的兩幅插圖中蝸牛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蝸牛的樣子和神情給學生以豐富的想象空間,有利於引發學生對寓意的感悟。

從學生的發展和我班學生實際情況考慮,根據課程階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按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藉助看圖,引導想象,緊扣重點詞句反覆品讀,引導學生與文字、教師進行對話,在充分的體驗中懂得“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

3、繼續學習本課生字“蜻 蜓 蜂”,並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從文字來看,藉助看圖,引導想象,緊扣重點詞句反覆品讀,引導學生與文字、教師進行對話,在充分的朗讀中體會“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它成天把獎盃背在身上,唯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獎盃裡,生怕被別人偷了去。”這兩句話中“唯恐”和“生怕”雖然是近義詞,但擔心、害怕的程度不同,對於學生來說比較難體會,因此領悟、體會這兩個詞在句中的意思成了本課的難點。

本課時主要通過鞏固複習;讀中感悟,學習課文;創設情境,理解寓意和學寫生字四個環節進行教學。具體設想如下:

第一環節:鞏固複習

首先我引導學生認讀課文中的詞語,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為繼續學習課文作準備。

第二環節:朗讀感悟,學習課文

1、讀讀悟悟,體會以前蝸牛翅膀的有力

教學一開始,我就出示兩張對比鮮明的蝸牛圖,讓學生在強烈的對比中激起探究慾望。隨後,我放手讓學生自讀一、二兩個自然段,組織學生交流讀後感受。我適時點撥學生抓住“有力、自由地飛翔”體會以前的蝸牛翅膀有力,飛行自如。順勢板書自由地飛翔。考慮到學生對於“遙遙領先”一詞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緊扣這個詞,讓學生再讀句子,找找能體現“遙遙領先”意思的詞語,悟悟詞義,知道“遙遙領先”是所有這些參加飛行比賽的對手都被蝸牛甩得很遠。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邊讀邊展開想象,將飛行本領高超的蝸牛深深印入腦海。

2、讀讀品品,感悟得獎後蝸牛的得意

這是本文的重點,及難點所在。教學時,我創設自主閱讀的空間,放手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然後引導學生交流閱讀感受,學生憑藉自己的閱讀能力體會出蝸牛獲得冠軍獎盃後得意洋洋的心情。緊接著,我以“得意洋洋”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字,與文字深入對話,找找描寫蝸牛得意洋洋的句子,多讀讀,多悟悟。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全班交流,我相機點撥,抓住關鍵詞“成天、唯恐、生怕”等體會蝸牛的得意洋洋,再引導學生想象蝸牛成天揹著獎盃碰到小動物們會說些什麼,從而體會到蝸牛從此不思進取,每時每刻都在想著炫耀自己,把榮譽看得很重的心態。在教學中,我預計“唯恐、生怕”這兩個詞文言色彩較濃,學生的理解估計不到位,因此,我引導學生自讀這兩句話,併為“唯恐、生怕”找找近義詞,初步感知蝸牛內心擔心、害怕的心情。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蝸牛對於“別人不知道自己是飛行冠軍”和“獎盃被別人偷去”這兩件事更擔心哪件事。學生在交流中不僅能體會到語意大體相同而選用不同的詞語表達,更顯得準確鮮明,而且蝸牛對獎盃、榮譽看重的心態更深地烙在學生腦海中,然後指導學生讀出蝸牛既得意又擔心的心情就水到渠成了。在此基礎上,我通過學生朗讀、並觀察插圖,讓學生將又大又重的獎盃與柔弱的蝸牛進行對比,從而引導學生感悟到獎盃的沉重以及蝸牛飛不起來的原因。

3、讀讀想想,領悟蝸牛翅膀退化的原因。

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寫了蝸牛因不再練習飛行,翅膀退化了,再也飛不動了。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讀,組織交流感受。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天長日久、退化、勉強”等詞語。根據我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在理解“退化”一詞時會有困難,因此,我讓學生再讀第三段,瞭解蝸牛翅膀退化的原因,幫助學生理解退化一詞。從而體會蝸牛不思進取,結果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第三環節:創設情境,理解寓意

在學生深入感悟文字的基礎上,我利用媒體出示蝸牛以前和現在樣子的圖片,啟發學生觀察想象蝸牛現在的心情?接著創設情境:看著現在的自己想到以前能自由自在地飛翔,此時,如果你是蝸牛會說些什麼呢?學生通過說話的過程提高認識,深化學生對寓意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出示:滿招損,謙受益。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讓學生齊讀,進一步感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第四環節:學寫生字

本課重點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正確、美觀地書寫“蜻、蜓、蜂”三個生字。我利用媒體出示生字,指導學生朗讀,找出三個生字的共同點,說說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我範寫蜓,要求學生寫得緊湊,注意建字底的'寫法和裡面部分下橫比上橫短。我留五分鐘時間讓學生當堂練寫,同時播放舒緩的音樂,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認真書寫。

以上是我對《蝸牛的獎盃》第二課時的初步預設,在整個的課堂教學中,我覺得已經基本完成了自己的預定目標。 但在具體的操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

一、在指導學生理解第四自然段時,給予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充分,沒有注意點面結合,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了讓學生朗讀體會退化的意思以及蝸牛翅膀退化的原因,如果能讓學生抓住“勉強、慢慢地爬行”等詞語,結合文字語言理解詞義,知道蝸牛勉強伸出頭來還有獎盃變成硬殼,非常沉重的原因,所以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了。在此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就水到渠成了。

二、在理解“唯恐”、“生怕”的時候,本來是想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讀讀品品,經過討論來理解這兩個詞的意思,由於學生一時領會不了,我擔心時間來不及,,我講得過多,代替了學生的理解,如果讓學生想像當時蝸牛想什麼?來體會到兩個詞都是害怕、擔心的意思,但是生怕比唯恐表示擔心害怕的程度更深,讓學生自己體會到作者用詞的精當,不能交換位置就更好了。

在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之處,懇請各位批評指正!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花瓣飄香》這是一篇敘事的記敘文,全文共十一個自然段,依循事情發展經過,以“花開→摘花瓣→談花→送花”為線索,層層敘寫,引人入勝。也是按時間的不同分為四個部份。

第一部份(第一自然段):寫我家門前開滿了紅豔豔的月季花。

第二部份(第二自然段):寫“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的花叢中摘了一片花瓣,飛快地跑遠了。

第三部份(第三至第十自然段):這是文章的重點段,寫“我”通過與小女孩對話,得知她摘花瓣是為了送給生病的媽媽。

第四部份(最後一個自然段):寫我買來兩盆月季花,一盆送給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自己母親的陽臺上。

教材中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花叢中,小心翼翼地捧著一片花瓣。教學中能讓學生根據插圖來理解學習課文內容,可以增強教學效果。

2、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會讀、會寫、會用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認、讀1個二類識字。

(3)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培養學生從小具有敬愛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通過充分的朗讀,體會小女孩真摯、純樸的親情。

教學難點: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

二、說教、學法

說教法:為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我主要採用以下兩種教法:

1、據圖想象法:“圖”是對內容的描繪,“內容”是語言文字對事件的記載。本文可以利用插圖來想象課文的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

2、以讀代講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過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純樸的親情。

學法:

1、回答問題法:解答問題是加強理解的必要手段,自己解答,充分動腦。聽別人解答,也能對問題有所認識。

2、對話練習法: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對話練習。訓練口語,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涵。

三、說教學設計

我是抓住“小女孩”這個主要人物與“花”來進行設計的。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請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插圖,說一說小女孩在幹什麼?想一想小女孩手捧花瓣在想什麼?談話後揭示課題。並提出問題“花瓣飄香”是什麼意思?課文為什麼以“花瓣飄香”為題?

二、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啟發思考:這篇課文是怎樣圍繞月季花展開敘述的?

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確,教師出示板書:

第一自然段寫花開。第二自然段寫摘花。

第三到十自然段寫談花。第十一自然段寫送花。

三、逐層理解,品位語言,推敲句意

1、思考:第一段在全文起什麼作用?讓我們知道了什麼?

2、思考:第二段中作者為什麼要用“小心”與“飛快”兩個字來描寫小女孩摘花後的神態與動作?

我這樣的設計,不但能讓學生理解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還能讓學生掌握一些寫作知識。

3、精讀第三段,因為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是以人物對話為主線展開敘述的。教學中啟發學生抓住提示語中的關鍵詞,(如“我輕輕地問”)來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表達人物的美好情感。小女孩的答話是朗讀的重點,要讓學生邊讀邊想,用心領會,從中體會到這個小女孩“是個懂事的孩子”。她雖然為了讓媽媽高興而摘花瓣,但卻不忍心摘下整朵花,怕影響別人觀賞的心理。

具體的方法是分角色朗讀,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體會小女孩話語中蘊含的親情。抓住第5自然段中的省略號,讓學生去發揮自己的想象。省略號省掉的會是什麼?引導學生體會出小女孩不但懂事,而且還有著一顆美好的心。她不光為了媽媽,還要想到別人。

4、學習第四自然段,啟發學生思考。作者聽了小女孩的話以後,為什麼買了兩盆月季花?為什麼要擺放一盆在母親的窗臺上?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小女孩的行動,給作者心靈上帶來的極大震撼與感染。

5、最後總結,①抓住題眼,加強對“飄香”象徵意義的理解。解答揭題時提出的疑問。這一點要注意,準確地進行點撥、引導。②根據板書對全文進行概括性複習。

四、說板書設計

6、花瓣飄香

開花(概述)

摘花小心飛快

談花讓媽媽高興別人要觀賞(懂事,心靈美)

送花小女孩作者的母親

一個好的板書,不僅能清晰地顯示出課文的內容,還能突出文章的重難點。並能讓學生能根據板書,理解文章的中心,複習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所以有人說板書是微型教案。我的板書,它能體現出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特點,也把文章的脈絡展現出來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