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和麵積單位》的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6.1K

一、說教材

《面積和麵積單位》的說課稿

我說課的內容是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國小數學(人教版)四年級第八冊第120——122頁《面積和麵積單位》,本課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以及它們的周長計算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在空間形式認識上是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轉化的開始,同時也是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是整個國小階段幾何知識的基礎內容。教材首先讓學生通過觀察所熟悉的物體表面的大小來幫助理解面積的含義,在認識面積的意義後,接著學習面積的單位,使平面圖形的大小有了度量的標準,這樣就減少了認識上、理解上的難度。基於對教材的以上認識,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物體表面大小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面積的含義。

2、在觀察、比較、拼擺、測量的過程中建立常用面積單位的表象,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自主探究學習,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

二、說學生

(1)學生在這之前已經掌握了長度的概念,已經學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這為他們學習面積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2)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接促過有關面積的知識。不過,這些知識都是比較零碎的,他們也沒有辦法用語言表述出來。

(3)聾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學生在建立正確的表象時,還是要依賴於實物。因此,在教學時讓學生去充分感知。

三、說過程

結合四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力圖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儘可能給學生操作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操作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獲得學習的樂趣。更主要的是完成自己對知識的構建。

1、通過比賽給兩個大小不同的平面圖形塗色,讓學生直觀感知面有大、小之分,為“面積”概念的建立創設了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慾望。

2、探求新知。通過各種實踐操作活動感受面積的概念,正確建立面積的表象。感受到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以及常用面積單位的掌握。

(1)調動多種感官感知面的存在,建立面積概念。為了使學生建立“面積”的正確的概念,在教學中讓他樣觀察,摸一摸課本的面、桌子的面、文具盒的面使學生感受到面的存在。在觸控的過程中比較出面的大小,從而得出物體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建立面積概念。

(2)在學生知道了面積的概念以及面積是有大有小的之後,有意安排讓學生用不同的單位去測量同一物體,由於測量結果不同,造成學生認知上矛盾衝突,從而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3)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在教學單位時讓學生先認識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閉上眼睛想一想,再找找實際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的大小與1平方釐米差不多大。再通過操作,擺一擺測一測知道一個圖形中由幾個1平方釐米組成,面積就是幾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學與平方釐米的教學相似。

3、鞏固練習。鞏固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及面積單位的應用,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總之,本課採用創設問題情境,引發認知衝突,注重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讓學生在運用學具、直觀操作、合作探究中獲得實實在在的直接經驗,從而建立正確的面積和麵積單位的表象,使學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說課完畢,下面開始授課,歡迎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