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客》說課稿範例

來源:才華庫 1.11W

高三年級學生,因為人教版高三上課文中選入了貝克特的荒誕派作品《等待戈多》,那麼把兩篇文章放在一起,便於學生對這兩篇課文的理解和比較。這是其一,其二將在最後說到。

《過客》說課稿範例

這篇教材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是語言上生澀難懂。

二是人物形象塑造及情節設計呈現模糊性,不鮮明,不便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但恰好因為這樣,學生可以做多重理解,正所謂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三是思想意蘊上,呈現多重性,可以給學生髮揮和想象的空間。

基於以上對教學物件和教材特點的分析,我預設的教學目標是:

讓學生探討《過客》中老翁、女孩、過客這三個人物形象的象徵意義,以這個象徵意義的探討作為突破點,啟發學生的思維,採用“一線串珠”式的總體設計思路,連線起文字的語言和思想意蘊。

我的教學過程主要包括:

首先是問題匯入,魯迅的這篇短文名叫《過客》,那麼文中除了標明為“過客”的過客之外,其他兩位:老翁和女孩是不是過客呢?如果不是,他們都象徵著什麼?或者文中的這三個人物形象,你覺得各自象徵什麼呢?

我們來分析其中一種可能性。

首先,我們可以認為,魯迅所寫到的三位人物,其實都是他們各自生活形式中的“過客”,老翁和女孩也都只是過客而已。

女孩是她童年的過客,她不可能久留。正因為她處在童年時期,所以她看問題都附上了這個年齡的特點,比如純真、善良,(她給過客遞水喝,她遞給過客一片布);她容易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當老翁說前面,是墳的時候,她說,不,不,不,那裡有許多許多野百合,野薔薇。這些野百合,野薔薇,就好像《藥》裡面夏瑜墳上的花圈,代表著女孩心中的希望。但是她最終將告別童年,步入成年,這也意味著女孩最終將揮別童真,去擁抱現實,所以童真階段的她,只是一個過客。

而老翁則是已經從理想化的階段轉化為擁抱現實的一個典型。老翁首先告知了過客前方是墳這一重大發現。第二,老翁也曾經聽到過那前面的“聲音”。原文說:但是,那前面的聲音叫我走。我知道,你知道?你知道那聲音麼?是的。他似乎曾經也叫過我。文中很重要的兩個意象:視覺意象“墳”和聽覺意象“聲音”,老翁可能都曾積極地探索過,所以老翁曾經也是位過客,只不過在過客接下來進一步的追問後我們發現老翁已經完全消極頹唐了,請看:走完那墳地之後呢?走完之後?那我可不知道,我沒有走過。不僅如此,老翁還勸過客放棄自我。你莫怪我多嘴,據我看來,你已經這麼勞頓了,還不如迴轉去,因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而對於聲音的態度也同樣如此,老翁選擇了“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就記不清楚了。”這說明,老翁也青春過,奮鬥過,醒悟過。但是,那些階段,他很快就路過了,到了他的現階段。正因為這樣,魯迅在這裡給予了批判,反映了在當時的社會就是有許許多多像老翁這樣的'人,他們也曾追尋,但正是一個個老翁的勸誡,一個個像他這樣的過客停止了步伐,變成了新一代的老翁。有過念頭,有過想法,卻始終都不能實現什麼。人人都像老翁一樣,是自己人生理想的背叛者,是自己人生終點站的過客。因為,錯過了這一個聲音,就再也沒有真正的終點了,他就此停了下來。這就印證了著名作家柳青說過的那句,“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正是如此,沒有終點的人生,人人都路過了自己的理想,人人都成了成千上萬個的“過客”。

最後談下過客。過客這一輩子都在趕路,但是,他不知道自己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就揭示了人類的一個人生困惑。人人都在尋找精神上的原鄉,跟《等待戈多》不同的是,過客這輩子不在等待,而是以一種完全相反的姿態,他一直在追尋,但追尋的意義和目的顯得非常得虛無。

那麼,這種虛無感,就增加了他思想上的不確定性和行動上的彷徨猶豫。過客是很不安的,他不知道這條路的盡頭,更不知道自己的行動最終能將他帶到哪裡。雖然過客最終都拒絕了老翁的意見,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次反應中他都有個先沉思後吃驚最後拒絕的過程,這也是魯迅自身生命歷程的一次掙扎,它說明作者對老翁的勸說和人生態度有某種程度的認同甚至是嘗試過,比如魯迅曾在《吶喊》自序中明確談過自己有過數年之久的沉淪期。文中通過對老翁的否定,生命實現了一次昇華。但是還沒完,文中女孩的佈施對於過客也是一種考驗。女孩出於愛護之心遞給了過客一塊裹傷的布,那麼,對於這樣的女孩的同情和佈施,過客的表現如何呢?過客先是接收了佈施,對於一個傷痕累累而且一個孤獨至今的人來說,“這真是極少有的好意”,但是過客轉念之間又拒絕接受佈施,不過這樣一個先接收後拒絕的過程再次露出了他掙扎辯駁的痕跡。魯迅也曾說過:“這種反抗,很容易消融在感激裡,所以那過客得了女孩的一片破布便幾乎不能前行”,好在,過客拒絕了,以近乎超人式的個人的英雄行為來展示自己證明自己。作者通過運用拒絕各種潛在的誘惑這麼一個手法來精心設計這一強者的形象。過客是從強者的位置上來做拒絕的決定,只不過他深知生活的絕望,已經不再懷有樂觀的想法,深知內心還有點猶豫,但依然默默地步步前行,這就多了不少的滄桑感和沉重感。這也是魯迅“反抗絕望”的哲學主題。

以上只是其中一種預設,肯定有人要問,如何達到這樣的預設,這 時候老師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老師是學生課堂的組織者和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他們探索的道路上給他們幾個支架,比如引導他們:女孩的佈施對過客來說意味著什麼,文中“花園”“墳墓”的意象是什麼?等等。當然,除了這一預設,可能的預設還包括:老翁、女孩、過客是人生的三個階段;過客、女孩、老翁是魯迅靈魂深處的三個自我;等等。

在這個環節,小組討論後,我會讓學生或形成書面材料,或用簡潔的語言當堂表達,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最後說下為什麼這樣設計:

教學的根本在於學生的有效學習和良性發展,講授這篇《過客》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和閱讀中,享受到想象的快樂,並領悟到魯迅精神的實質。高三年以前學過的魯迅的課文並不少,比如《藥》《故鄉》《社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等,通過一系列的接觸,每個學生心中都有一個“魯迅形象”,通過對《過客》的閱讀和探討,可以讓他們與自己心中的那個“魯迅” 對話,或者是驗證,或者是辯駁,或者是重新建構,這種對話的過程,本質上是完善青年學生世界觀、價值觀的過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