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阻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3.18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電阻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阻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電阻》。在教學設計的指導下,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學法教法、教學程式、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電阻》是新課標人教版國中物理九年級第16章第三節的內容。電阻是電學中一個重要的物理量,與電流、電壓構成國中電學的三大基石。對電阻的概念和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的初步理解,是更好地學習變阻器、歐姆定律、電功率等相關內容的必要基礎。因此,電阻的學習將在物理電學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根據本節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國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水平,參照國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電阻概念的建立;探究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

教學難點:探究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電阻是導體自身的性質。

二、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通過上一年的物理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而且這個年齡段學生的思維方式,也將逐步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理性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科學探究的方法,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藉助形象直觀的實驗操作,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以及實踐能力。

三、說教法、學法

國中物理課程標準提出了“從生活走向物理”這一重要理念,要求物理教學要貼近生活實際,新課程標準還要求物理課堂注重科學探究,提倡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因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採用小組的合作討論探究、教師的啟發引導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導學,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動手動腦做實驗,在觀察,實驗和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互學互評,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四、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應用演示實驗,將相同長度和相同粗細的銅絲和鎳鉻合金絲分別接入同一電路,閉合開關後,讓同學觀察實驗現象,發現小燈泡的亮度明顯不同。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的燈泡亮度的同時讓學生思考問題:為什麼同一電路中接入不同材料金屬絲,燈泡的亮度會有變化呢?從而引出新課——《電阻》。 2、巧引啟思,突破難點通過演示實驗,小燈泡的亮度的變化是因為通過燈絲的電流大小發生變化,而電流發生變化是不同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而造成的。此時教師應該強調導體與絕緣體是根據物體是否容易導電來劃分的,導體對電流都有阻礙作用,從而提出電阻的'概念。由於電阻的概念較為抽象,教師可以與河床對水流的阻礙或者道路對車流的阻礙等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與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相對比,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電阻的概念。新概念的得出後,順其自然會介紹新概念在物理中的符號、單位及各單位間的換算,並將其板書在黑板上。教師向學生介紹生活中常見物品的電阻,讓學生了解電阻單位的大小。教師介紹在電路圖中電阻的表示符號。 3、合作學習,探究新知科學探究活動——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在前面的演示實驗中,相同長度和相同粗細的不同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卻不同。這說明導體電阻的大小跟材料有關。教師提問: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除了材料還有那些?學生開展小組討論,讓學生提出猜想,例如長度、粗細、溫度、體積、顏色等,教師對學生進行誘導,例如,與車流對比,像道路的結構、道路的長度,道路的寬度都會影響車流的速度;高壓輸電所用電線又粗又直,而電爐絲卻不是。讓學生對猜想進行篩選,去偽存真,逐漸趨於合理,明確探究方向。設計並進行實驗: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後,教師簡單介紹實驗器材,由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因素去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正確選擇實驗器材,經歷實驗的探究過程,並記錄實驗資料,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交流與總結;學生相互交流,討論實驗結果,最後由教師得出結論: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於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為了更好理解影響電阻的因素,可以將高中所學的公式告訴學生,並對公式進行簡單闡述。教師對探究實驗中所用的方法進行講解,得出物理實驗中常用的方法——控制變數法,強調該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性。

 五、板書設計電阻

一、電阻:1、概念: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符號為R。2、電阻的單位和換算電阻的單位:歐姆,符號為Ω;電阻在電路圖中的符號:。

二、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探究方法:控制變數法影響因素:長度、橫截面積、材料和溫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