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相交與垂直》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1.24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相交與垂直》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相交與垂直》說課稿

國小數學四年級《相交與垂直》說課稿1

一、首先,說教材

《相交於垂直》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2課時的內容,本節課主要通過形象直觀的線,自然引出相交和垂直的概念,再從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中感受相交和垂直,便於學生的理解,是學生在學習了直線、射線、線段以及角的基礎上的一個延伸。這部分知識是學生今後學習認識平行四邊形、梯形以及長方形、正方形等幾何形體的基礎,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了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藉助實際情景和操作活動,認識相交和垂直並能用三角尺畫垂線;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動手操作,交流討論等過程,培養學生辨別和動手能力;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建立相交與垂直的概念,針對本節課的知識點確定的教學難點為:能用三角尺畫直線的垂線。

二、說學情

對於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基礎上由於受圖形空間觀念和動手能力的影響,學生對相交和垂直的概念很容易理解,但是在畫垂線時可能會出現錯誤,操作不規範,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加強操作的具體指導。以形象促抽象,讓學生進行理性思考,從而突破難點,掌握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方法。

三、說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本節課我將通過實物展示,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垂直現象,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索,理解互相垂直的含義。通過操作實踐,讓學生在“做”中發現規律,在探索中總結規律,讓學生在主動的探索活動中,獲得發展。

四、說學法

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絡。”本節課我會讓學生在觀察、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通過討論與交流,進行積極的思考,讓學生嘗試自己獨立解答,挖掘學生的潛能,從而理解新知,掌握和應用新知。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我把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五個環節:情境匯入,引入新知;自主學習,探究新知;強化訓練,鞏固新知;小結歸納,拓展新知;佈置作業,內化新知。

環節一、情境匯入,引入新知

上課伊始,教師用一根紅色的線引出學生學過的知識點:線段、射線、直線,接著出示圖片剪刀和紅十字並提問學生:如果在這兩幅圖中抽出兩條直線,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學生觀察後回答看到的兩條線是相交的,老師接著提問:兩條直線相交有什麼特點呢?從而引出課題。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現實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內容,不但可以激發學生探究興趣,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環節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活動一:認識相交

首先,教師通過大螢幕展示剛才看到的兩組圖片,兩條直線相交於一點,那麼這兩條直線就是相交的。相交的這個點就是它們的交點。接著課件出示沒有交點的一組直線,教師提問:下面這兩條直線相交嗎?並提示將直線延長看看是否相交?學生獨立思考動手畫一畫後彙報,預測學生髮現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延長後相交了。教師給於肯定性評價後講:其實兩條直線看似不相交,但是延長後會相交的情況在我們生活中也很常見。接著大螢幕展示情景圖片,你發現了什麼呢?預測學生回答發現高樓是梯形的形狀,還發現高樓的兩腰的直線延長後是相交的,最後教師總結:有時候我們看到的兩條直線的關係只是相交的一部分,直線可以向兩端無線延伸,延伸後就相交了。

活動二:認識垂直

然後老師提示學生:直線相交後所形成的角有很多情況,讓學生四人一組互相畫相交線並量一量夾角,看看發現了什麼。預測學生小組活動後,小組一發現:相交成的夾角有兩個鈍角和兩個銳角,小組二發現:他們相對的角的大小還相等。老師給予肯定行的表揚後提醒學生:有沒有發現一種特殊情況呢?預測三組學生髮現:相交所成的角都是直角,四個角都相等。教師總結:這是相交裡的一種特殊情況,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就互相垂直。它們的交點叫垂足。

接著教師提問:你能得到一組垂線呢?提醒可以折一折也可以用直角尺畫一畫,組織學生同桌之間動手操作並展示,預測學生一利用折一折的方法,最後量一下摺痕發現是互相垂直的,學生二用直角三角尺的兩條直角邊畫出的,教師表揚方法很好:用直角三角尺的兩條直角邊可以很方便的畫出垂線。教師指導畫一組垂線的方法:先畫一條直線;然後用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對齊所畫直線,沿另一條直角邊畫出另一條直線;延長兩條直線,就是互相垂直。

環節三、強化訓練,鞏固新知

在練習環節我將安排大螢幕呈現兩道不同的題。完成後注重反饋中的交流,學生在反饋中品味成功的快樂,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更好地促進對本節課難點的理解和應用。

環節四、小結歸納,拓展新知

練習結束後我會引導學生知識梳理,師生總結。讓學生同桌交流彙報的形式完成小結環節。學生在小結中對整堂課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和概括,有利於學生將新知識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去,有效提高學生語言概括能力和整體思維能力。

環節五:佈置作業,內化新知

基於學生對這節課的理解,在下課之後呢,我會佈置兩個小作業,第一個是課後練習題的第1、2、3題,第二是一個開放性的題,回到家跟爸爸媽媽交流今天的所學內容。

總之本節課我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不斷的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探究等方法參與本節課的學習,以促進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理解。

國小數學四年級《相交與垂直》說課稿2

一、說教材

《相交與垂直》是選自北師大版國小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節的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屬於新課標中“空間與圖形”的一部分。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學習和認識了線、直線、射線、角等相關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相交與垂直的內容,這部分知識對學生今後繼續學習正方形和長方形奠定基礎。陳老師確定了以下的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①初步感知平面圖形中兩條直線的相交與垂直。

②能利用三角尺畫直線的`垂線及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③理解點與直線之間的所有連線中垂線最短的原理,並能運用這一原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藉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體會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特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和勇於探究的精神,以及感知生活中處處皆數學,熱愛數學的感情。

教學重點:1、感知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特徵。

2、能正確畫出點與線之間的垂線。

教學難點:能根據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二、說教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和教學大綱,以及結合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本課時陳老師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1、引導學生通過“感知、觀察、比較、分析、操作”等方式進行探究合作學習的方法。

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3、採用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優勢,讓豐富學生的感知,讓學生能夠準確的理解和運用所學的知識。

三、說學法

新課標強調“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本課時的學法指導上,陳老師將讓學生在感知體驗、小組合作交流、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和發展以及運用的過程,讓他們能夠清楚地理解平面中兩條直線相交與垂直的概念,如何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生動而活潑。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以及完成教學任務,本課時的教學過程陳老師分為四個環節六個小步驟來完成:

(一)學情調查(二)質疑探究(三)達標檢測(四)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個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將內容細化為四個小步驟,以便學生能夠理解和運用知識。

第一個環節:學情調查陳老師設計讓學生找生活中的平行線,得出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交平行線.

第二個環節:質疑探究

第一步:自學課本,互相交流。

這一步主要是讓學生觀察圖後有什麼發現?有什麼特點?引出課題.

第二步:自學課本這一步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自學得出互相垂直的概念.

第三步:動手操作,進一步感知

讓學生拿出正方形的紙,折一折,使兩條摺痕互相垂直。讓學生自己驗證摺痕是否互相垂直,從而讓學生真正理解垂直的概念

第四步:實踐活動找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線..

第五步:畫一畫

這一步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所在,為此又細分為三小步:

(1)用三角尺畫垂線。

(2)過點A畫已知直線垂線。

第三個環節:達標檢測,完成教材作業。將所學知識運用於實踐,

第四個環節:拓展延伸。淘氣要過河,怎樣走最近。讓學生懂得用點到線段垂線距離最短的原理來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