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二年級語文說課稿四篇

來源:才華庫 9.95K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二年級語文說課稿四篇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 教材分析

《三個兒子》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課文中講述的是三個兒子面對各自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不同的表現:第一個兒子只顧翻跟頭;第二個兒子只顧唱歌;第三個兒子卻能幫助媽媽拎水桶。這三個兒子得到媽媽的評價也不同:第一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力氣大;第二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嗓子好;第三個媽媽卻認為自己的兒子沒有什麼特別。文章通過一個老人目睹三個媽媽和三個兒子的情景,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的話,告訴我們能幫媽媽提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二、 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課文特點,我預設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 教學重難點

本文內容淺顯,人物對話多。不同的人說話的語氣不同,表達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列為教學重點。把弄清“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可老爺爺卻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作為教學的難點。

四、 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國小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因此,我預設了如下的教學方法:

1、換位揣摩

讓學生走進文字,噹噹媽媽、噹噹老爺爺、噹噹兒子,與人物換位思考,通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字人物展開零距離的對話。

2、 以讀為本

本課教學將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通過多種層次、多種形式的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

五、教學時間

本課教學需要兩課時,我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認識生字新詞,並能正確讀寫;完成課後“讀讀說說”的練習。

第二課時:複習生字詞;深入解讀文字,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賞讀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六、教學資源準備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我收集一定量適合學生閱讀的關於孝敬父母的小故事;讓學生觀察媽媽在生活中的表現,並認真感受。

七、 本課設計特色

這次教學的設計特色在於:

1、 以讀為本:尊重語文學習規律,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通過自主讀、合作讀、探究讀、對比讀、教師範讀、師生評議讀、動作體驗讀、角色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來落實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語感,同時還語文以本色。

2、 體驗激情:由於該文字的特殊性,加之與兒童的生活聯絡緊密,我在對學生的情感培養上狠下功夫。情感的培養與昇華,過程明晰,形式自然,環環相扣,應該是本課最突出的亮點之一。

八、 關於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為大家介紹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教學分四步完成:

(一)營造情感氛圍,激發閱讀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對課文的學習、理解,離不開情感的參與。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就激起了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動力。因此,課前營造情感氛圍,撥動學生心絃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複習第一課時的生字,無論採取何種形式,對孩子來說,生字始終都是枯燥、乏味的資訊。但是,通過老師真誠豐富的誇獎,並迅速與學生生活相聯絡,讓孩子們回憶媽媽的誇獎,模仿媽媽誇獎時的動作和表情,營造一個換位思考的空間,就使孩子們馬上爭先恐後地交流,進入興奮狀態,為後面揣摩人物的內心,表達人物的情感奠定了基礎。同時,老師也非常自然地匯入到了新課的學習:今天,課文中的三個媽媽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孩子呢,還記得嗎?我們快去仔細讀讀課文,找出媽媽介紹兒子的話,用橫線劃出來。孩子們就會興趣怏然,迫不及待地走進文字。

(二) 體驗人物情感,落實語言訓練

注重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在入情入境的充分的閱讀實踐中自悟自得,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本環節以讀為主線,充分體現了“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學生首先會依據自己平日裡所觀察並感受到的媽媽這一角色的特點,去自主體驗媽媽的角色,讀一讀媽媽說的話,並讀出媽媽的語氣和神態。這樣的自主讀書活動,既展示了學生的成功,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當然,學生不是封閉的個體,他們需要交流,喜歡合作。我們還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性學習。這樣不僅增加了他們之間的相互信任和友誼,而且起到了相互促進、相互溝通、相互彌補的作用。因此,自瀆完畢後,讓學生帶著各自的體會與他人組成學習小組,在小組內開展合作讀書,互相比賽、互相學習。這樣,在傾聽他人讀書的同時,豐富個人體會;在發表個人見解、評價他人意見的同時,深化個人體會。為了讓孩子們更進一不把自己轉化成媽媽的角色,我通過師生評議讀來引導學生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他們的語感。評議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即相互引導,相互指正,相互借鑑。如,我在重點引導學生揣摩第一個媽媽說話時的語氣時,預設了這樣一個平臺:

師:呀,你讀出了媽媽誇獎孩子的語氣,真了不起!老師很想知道,你剛才在誇獎這個兒子時,心情怎樣啊?

生:我為我的兒子感到驕傲。

師: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得怎樣?

生:我覺得他還可以做出媽媽驕傲的表情。(生做抬高頭的動作,驕傲的眼神。)

生:我認為他的話還可以說得更慢一些,那樣別人可以聽得更清楚,感覺這個媽媽也就更驕傲了。(生自信地讀。)

……

以上預設注重讀的過程的指導,經過反覆的揣摩使情感得到昇華。這樣挖掘內心的交流,讓孩子們很快就體會到作為一個媽媽在介紹自己的孩子時是怎樣的驕傲和自豪。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與此同時,老師也以一個媽媽的角色加入到孩子們的角色體驗中——進行示範朗讀,聲情並茂地感染學生,創設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此時,掀起了本節課的第一個高潮。第一個媽媽的話,老師和學生一起把情感的點點滴滴都挖掘了出來,孩子們也讀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對於第二個媽媽的話,我們完全可以放開手腳,讓他們自己去讀、去悟,教師只是為他們提供練習的空間,。

教學第三個媽媽的話時,我引導學生通過與前面兩個媽媽的對比朗讀來揣摩出第三個媽媽平淡、緩和的語氣。在充分的閱讀實踐中,孩子們揣摩領悟了三個媽媽的不同內心,表達出了三個媽媽的不同情感。更重要的是落實了語言訓練,培養了學生語感。

(三)尊重教材特點,引導情感表達

注重引導發現,鼓勵探究學習是這套教材中非常顯著的一個特點,在每個《語文園地》裡都有“我的發現”這樣一個內容。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其養成善於發現的習慣,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我在這裡設計了一個通過自主發現,領悟文章深層含義的環節。孩子們在仔細閱讀第八自然段的基礎上,從“直晃盪、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這些細小的地方發現水桶很重,並通過兩次朗讀來突破課文難點:第一個層次的讀——探究朗讀:依據自己的感受、理解,用朗讀表現出水桶很重;第二個層次的讀——動作體驗讀:藉助肢體語言,用帶上動作的朗讀強化出水桶很重,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對媽媽的體貼、關愛之情:媽媽提水多辛苦啊!媽媽多麼希望自己的孩子來幫幫她呀!為了更進一步發現三個兒子對媽媽的一片真情,學生會馬上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地方,並非常明晰地圍繞第三個兒子的做法進行朗讀體會。

(四) 模擬文字情 境,促進情感昇華

為了順利突破課文難點,我抓住學生喜歡活動,樂於表演的特點,模擬出一個老爺爺和媽媽對話的場景,讓學生通過扮演角色的方式,去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和動作,並有聲有色地朗讀出來。隨即,老師又以旁觀者的身份,與文中的老爺爺進行對話交流:“咦,這兒明明有三個兒子,可你為什麼只看見了一個兒子?您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兒子啊?”最終突破了難點,課文所要揭示的中心也由此顯現出來——能幫媽媽提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接下來,在孩子們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來誇誇第三個兒子,掀起了課堂又一次高潮。最後,我們將對課文的中心進行一個拓展填充,孩子們也就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使孩子們愛父母的感情有了質的昇華。

(五) 關於板書

23、三個兒子

媽媽 兒子

1、 力氣大 1 翻跟頭

2、嗓子好 2 唱歌

3 、沒什麼特別的 3 提水 真正的兒子

這樣板書,既簡潔明瞭,又是對課文內容的最簡要概述。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本組課文都是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融合在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裡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能幫助媽媽拎水桶,這樣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難怪老爺爺說他只看到一個兒子。這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二年段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對所讀的'課文質疑,並能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具備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1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二、說方法

新課標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主動的去探索。因此,課前佈置學生利用“三步預習法”進行自主預習,課堂上,我會努力落實“給學生機會,讓學生動起來”的新理念,採用"讀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同時運用小組捆綁式評價的方法,把競爭引入課堂,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說過程

這篇課文擬定用兩課時來完成。現在,我重點介紹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我確定了三大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檢查預習由已知匯入

語文課標中明確提出: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與能力。在師生板書課題之後,我先請學生拿出自己的預習本,同桌之間互相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和課文的朗讀情況,全部讀正確的可以得到同桌畫的笑臉,不會讀的快速教會,鼓勵生教生、生幫生,生生互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以飽滿的態度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然後老師開始有重點的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如:指名讀“沉甸甸胳膊晃盪”等詞語,檢查結果捆綁計入小組評價。

在檢查完課文字詞之後引導學生集體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從而理清課文思路。交流自己提出的疑問,根據學生的回答,把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板書,如:老爺爺為什麼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這一環節通過對課前預習的檢查,瞭解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培養了學生質疑、設疑的能力。在課堂上更容易把握重點,攻破難點,真正做到心中裝著學生。

第二環節品詞析句在文字中動情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學生自我的揣摩、感悟和體驗。因此,在精讀全文時,我以學生品讀、感悟為主線,指導學生在交流、傾聽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薰陶。

在課堂教學中,就著學生的預習情況走進課文:“明明是三個兒子,老爺爺什麼說只有一個兒子呢?還是讓我們看看這三個兒子吧,他們又是怎樣的孩子?”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引導學生主動去閱讀課文,運用讀、找、畫、議的學習方法理解課文,以學生彙報的思路帶動課堂教學,學生在閱讀、自學、研討中,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揣摩媽媽的神態和語氣,用自豪的語氣讀前兩位媽媽的話,感受母愛的無私和無我的愛,用平穩的漁區讀第三位媽媽的話,表現他平和的心態。

結合句子:

①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②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③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裡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抓住“一個一個另一個”進行句式訓練,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練習語言,發展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指名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扮演讀等多層次的朗讀訓練。

結合重點的詞句:胳膊累酸了、走走停停、沉甸甸來體會這通水的沉重,讀出媽媽提著這通水的辛苦。讓學生置身於課文的角色中,不僅要讀出語言呈現的畫面,還要讀出語言的深刻意蘊——那就是媽媽的辛苦和對兒子孝行的期待。通過賞讀,讓學生明白"那個用實際行動來分擔母親重擔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兒子"。練習讀好老爺爺幽默風趣而又意味深長的話,交流討論:為什麼老爺爺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是那個兒子?從而弄清孝敬父母才是真正的兒子。

第三環節、與“生活”相連,將孝心延續

課程標準強調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葉聖陶老先生也說過:“課文只是一個例子”在教學接近尾聲的時候、在動情的音樂《感恩的心》中我讓孩子對課文的中心進行一個拓展,並交流自己在家裡都是怎樣孝敬父母的?孩子們也就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濃濃的情感會沉潛在學生心中,使孩子們愛父母的感情得到質的昇華。

最後,利用生字五步教學法,指導學生學習“拎桶、停、嗓”。並推薦學生課後閱讀讀故事《黃香扇枕溫席》”、“誦記《三字經》”將語文學習延至課外,相信也將孩子對父母的孝心延至生活之中,這才是人文情感的深遠影響!

四、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教學內容的濃縮。本板書採用“抓主幹,明中心”的方法設計。就學生的發言我板書了:

三個兒子

翻跟頭真好看

唱著歌真好聽

拎水桶好兒子

“拎水桶好兒子”用紅色來寫,目的就是為了為了解決老爺爺的問題,同時突出本課的主題——孝敬父母。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下午好!

40分鐘的課堂快樂而短暫,40分鐘背先的日子緊張而漫長。回瞅賽課的經歷,我這心裡呀,只兩種味道——酸的和甜的!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以“使人受啟發的詞語和新事”為主題,《酸的和甜的》為最先一課,是一篇以連環畫形式編排的童話,在體裁上具有雙重特徵。文中8個自然段配有8幅插圖,除了敘述松鼠、兔子的輕信、猴子的勇於嘗試外,還涉及到了狐狸的“精神勝利法”。教學重點是在閱讀中識字學詞,難點為在閱讀中滲透“做事要勇於嘗試”的道理。

在構思教學例文時,我始終把握“農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理念。所謂統一,我的理解是農具性的訓練與人文性的滲透二者有機結開,辨證、調和地存在於課堂。

一、 文字解讀,我考慮的是辨證

仔細琢磨文字的人文內涵,我們應當把目光聚焦在松鼠、兔子和猴子的不同表現上,也應當用一種辨證、客瞅的態度看待狐狸:不能偏頗地說他壞、狡猾,也不能下深的傳達“精神勝利法”,還不能捨本逐末地深究“為什麼硬說酸”。面對初入二年級的孩子,我只把狐狸定位在“因為沒有摘到葡萄,所以,硬說葡萄酸,以此來安慰自己”這樣的程度。所以,在教學中,我適當弱化對狐狸的研究,清晰對比松鼠、兔子與猴子的不同,強化、加深對猴子的印象。這是我在文字解讀時的一點團體看法。

二、 落實目標,我考慮的是調和

首先,落實文字體裁連環畫與童話的雙重特徵。一是藉助圖畫識字、初讀課文、朗讀對話、概述新事、總結課文,讓圖文結開,圖與文調和展現,突出連環畫教學的特徵;二是在課堂中,時時、處處引導學生融入童話的情境——課初帶領學生去葡萄架下看看,課中引導學生去聆聽、朗讀葡萄架下的對話,去想象、琢磨動物之間的語言,去識記、書寫他們的名字,課尾以離開葡萄架結束,努力做到融文入境,文與境調和同生,體現童話教學的基本特點。

其次,落實“在閱讀中識字學詞的階段性目標”。識字教學,第一做到隨文識字,因時制宜地把生字分散在在課題中,句子裡,朗讀時、板書中,兒歌總結處、寫字時。第二做到依託,不組織學生識記單個生字,因地制宜地賦予生字具體的環境。這兩點做法,目的就是在前瞻先瞅和潛移默化中達到識字教學目標的水到渠成。另外,把“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兩個詞語的訓練放在重點句子中、朗讀體會時,生活經驗裡去學習、理解、運用。

突破教學難點,我也考慮到了農具性與人文性的調和統一。例如,把揭示文字寓意與學生的想象、說話訓練結開起來,借小兔子和松鼠的嘴說出學生閱讀童話的收穫、體會;再如,課堂中的那首兒歌,集穩固識字、概述內容、體悟內涵、總結課文為一體。這些都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嘗試。

反思賽課的經理,我的體會是我曾像文中的狐狸,在國小語文這座葡萄架下,轉來轉去,跳起來摘葡萄;曾像松鼠和兔子,走過彎路,歷經酸酸甜甜;我更想像文中的小猴子,勇於探索,大膽體驗,酸的是收穫,甜的是成果,酸酸甜甜,我曾經努力嘗試過!

真誠希望各位專家、各位老師多提寶賤意見!謝謝!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 教材分析

《稱讚》是一遍有趣的童話故事,講述了小刺蝟和小獾相互稱讚,相互肯定帶來的愉快感受,小獾說;“在我有點兒洩氣的時候,是你稱讚了我,讓我有了自信。”小刺蝟說;“你的稱讚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勞!”從這兩句話我們可以知道,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稱讚,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生活上,工作中,我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稱讚與肯定,那麼,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何嘗不希望得到老師同學之間的稱讚呢,在他取得一點點進步的時候,給他稱讚給他肯定,也會增強他的自信心,爭對二年級的學生,由於受年齡制約的特點,他們還缺少去善於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也不會懂得怎樣才能真誠的去讚美、稱讚別人,所以,通過這篇課文,我準備採用以下幾個方面讓學生體會稱讚帶來的神奇效果與學會真誠的去稱讚別人

二、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會認10個生字

2、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情感目標,初步體會稱讚帶來的愉快

感受,體會作者的真實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識字

2、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教學過程

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 創設情景,激情匯入(3分鐘)

首先,我會隨機表揚(你們坐得真端正),在此基礎上我在以提問的方式,你們聽了老師的稱讚是什麼感受呢?匯入課題,(板書;稱讚)看到這個題目 你們想問點什麼呢?

1、國小生的天性是好奇,在這裡我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將以圖片的形式讓學生先認識“刺蝟”“小獾”把他們帶進喜聞樂見的生活中。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首先,我會出示課件,明確具體要求,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去識字,結合課文初步瞭解生字的大意。

三、遊戲識字

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為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在這一環節中,我採用了利用卡片生字隨機抽取認讀,開火車讀,齊讀,比賽讀等形式進行認讀,這樣既能使課堂氣氛活躍,也能加深對生字的記憶,另外,我在出示課件的形式來鞏固學生對生字詞的識記。

四、 讀文理解,感悟道理

語文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的讀,所以,我採用了多種方式讀,聽錄音範讀,自讀,分角色讀,讀中初步體會,初步感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