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密度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2.73W

密度這一節不僅是本章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國中物理的重要基礎知識。密度在力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在已有知識質量和體積的基礎上運用比值定義法建立的概念。以下是物理密度說課稿,歡迎閱讀。

物理密度說課稿

各位老師好: 我是陽光中學的一名物理教師寧二寬。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物質的密度》。說的下面我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 說教材(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這一章的重點,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應用,是將來學習浮力和液體壓強的基礎;二是科學探究方法的學習。實驗探究是本節的重要內容,通過讓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加深對密度知識的理解。密度公式是學生在國中接觸到的第一個物理公式,應注意強調公式在計算過程中的應用和變形。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密度知識有著廣泛的應用,應注意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知道可以根據密度鑑別物質,計算質量和體積。

二、 說教學目標

本節課教學內容難度較大,確定的教學目標不宜過高,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單位,嘗試用密度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2)會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會用天平和量筒測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實驗,歸納出物體的質量、體積和密度三個物理量之間的數學關係,初步體驗用控制變數法研究物理問題。

(2)初步瞭解科學探究的七個基本環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密度知識的探究與測量,培養學生嚴謹細緻、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2)通過密度知識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善於應用物理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良好品質。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水的密度和物理含義。

(2)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會公式變形和單位換算。

難點:

(1)控制變數法的應用。

(2)靈活運用密度計算公式,將密度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

四、說教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充分地動手、動腦,並更好地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我採納了科學探究的方法來形成科學概念。首先讓學生分別測量不同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將測得的結果填入事先設計好的表格中,然後引導學生分析表格中的資料,發現其中的規律,進而引出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單位。這一教學方法包括了討論、啟發、探究式教學和生活例項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 因此,培養學生的學法是教師研究的一個永恆的主題,任何一個好的教法,都必須能夠培養好的學法。由於物理學具有實踐性、理論性和研究問題的科學性的特點,學生的學習方法也要符合這些特點。大家都知道:"物理是以實驗為本的科學。"所以讓學生進行觀察實驗是學好物理最有效的方法,而在實驗激發出興趣與求知慾後再進行分析、推理,從而達到實驗與理性思維的高度統一,這樣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才是最深刻的,所以學好物理的重要方法為:實驗探究和理論聯絡實際 。

六、說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1~2分鐘)

首先我會創設故事情境:拿戒子給學生看,然後提問:同學們,怎樣鑑別戒子的真偽呢?

學生積極思考給出不同的答案,然後對學生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來學習本節課程。

(二)新課教學(30分鐘)

課堂教學是學生物理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進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首先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讓學生觀察書中的六幅圖片,讓同學們從體積和質量的角度來歸納每組圖片有什麼異同?進而引出本節課的重點通過實驗探究物體質量和體積的關係----------密度。

2、學生實驗,獵取有效資料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是密

度概念建立的基礎。我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選取不同的研究物件進行實驗,併發給每小組相應的記錄資料的表格,分工合作共同收集資料。以小組為單位,不同小組選取不同的物質進行測量,一可以節省時間,二可以獲得多種物質的多組資料,由此得出的結論才具有科學性。三可以加強全班同學的交流,培養他們的團結合作精神及科學的探究態度。 學生實驗結束後,選取幾個小組的.資料投影展示,並讓其小組成員分析質量與對應體積比值的特點。在此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分析給予鼓舞引導及評價。

3、尋找規律,引出密度概念 在黑板上展示學生經過討論、綜合分析各小組測量結果後得出的結論。 (1)、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 (2)、不同種類的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 由此得出物質與體積的比值即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這個物質特性通俗地說就是物質分佈的密集程度。如實驗中比值大的鐵物質分佈密集些,而比值小的松木物質分佈稀疏些。這就像居住在城市裡的人擁擠些,而居住在鄉村的人分散些。因此我們把物質的這一特性稱為密度。

4、舉例分析,加深理解概念 引導學生由密度的定義得出密度的定義式、兩個常見的單位及換算關係。並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密度公式:(1)弄清各個字母代表的物理量,記住公式及其推導公式和應用,應用公式進行計算時要注意單位要一致。(2)明確公式中三個物理量的關係。(3)是密度的定義式、計算式而不是決定式,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的大小應由物質的種類決定,而與質量、體積無關。然後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同學展示若干道相關練習題,學生認真思考獨立作答,從而鞏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三) 課堂小結:(2~3分鐘)

(四)課堂作業:(4~5分鐘)

(五)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並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設計是:

(六) 佈置作業。

針對八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我佈置的課堂作業是:課時達標練與測

七、說小結

1. 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2. 教學策略的選用

八、結束語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