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九篇

來源:才華庫 5.93K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九篇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風娃娃是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國小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通過風娃娃既乖得可愛,又“傻”得可愛,生動形象地向學生介紹了“風為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讓學生懂得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課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3、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並懂得“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4、教具準備

1、識字小魔方 2、多媒體課件 3、圖片

5、課時安排

整課計劃3課時完成,第1課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學習課文1自然段。第2課時講讀二至八自然段並指導朗讀,總結全文,激發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第3課時,識記生字的形,指導書寫,完成課後練習。

二、說教法、學法:

這是二年級的課文,面對的學生已認識了許多生字,並能讀懂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等,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本課中我運用情境匯入法、媒體輔助法、讀思議結合等方法教學。學生的學法採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進行學習。

三、說教學程式:

(一)激趣匯入,揭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年紀小,愛猜謎語,因而我用猜謎為切入點,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匯入新課。

(二)初讀感知,檢測生字、新詞

1、提出自讀要求: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不認識的字求助於帶拼音的小樹葉。明確了讀的要求,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必要,使他們有事可做。這樣可認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於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認讀課文中12個生字,先通過指名認讀、全班齊讀等方式加以檢查、正音,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識記這些生字的,在此基礎上,我適時採用了玩“識字小魔方”的遊戲,讓學生主動參與,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認讀,讀得全對的小組能得到老師的獎勵。然後老師也參與其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新課標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提出幾個問題,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突破重難點。

1、為了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從全域性出發瞭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我首先就提出了2個主要問題:①風娃娃為人們做了哪幾件事情?②這幾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壞事呢?這裡我是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圖片,這樣很快就把文章的脈絡梳理好了。

2、對於課文內容我是從兩大板塊來教的:

第一板塊:研讀“做好事”板塊。這一板塊我是採用“導學”的方法,風娃娃為什麼要幫人們做好事?它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選擇重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在邊教的同時,邊放出有趣的課件動畫,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這樣通過媒體的輔助,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有助於理解課文內容,還能夠讓學生在此基礎上悟出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後,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一句話。從他心裡想的,你體會到了什麼?感受怎麼樣?(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自身感受。)

第二板塊:研讀“做壞事”板塊。這一板塊我是採用學生“自讀自悟”的方法,先讓學生看課文插圖,創設情境:讓某個學生說說自己都看到了哪些糟糕的現象,並問:當你碰到了風娃娃,你會怎樣責怪風娃娃呢?你會對它說些什麼?由另一個同學扮演風娃娃,這樣學生很容易進入到情境中來,與作者產生共鳴。

風娃娃聽了人們的責怪,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句話。由該句話引導學生去幫風娃娃找尋答案,學生很自然地就總結出了課文想要說明的道理:幫別人做好事,光有好的願望還不行,還得看你做的事情是否對別人有用。因勢利導,從風娃娃的故事中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四)總結全文,擴散思維。

(1)指著高興、傷心的兩個風娃娃問:你喜歡哪個風娃娃,說說理由,有的說:喜歡高興的風娃娃是因為它很可愛,樂於助人。而有的說:喜歡傷心的風娃娃是因為它有錯就改,是個好孩子。

(2)讓學生說說風對我們還有哪些好處和壞處?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促使學生的學習延伸到課外,啟用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五)寫字指導,加強訓練

1、重點指導“吸”和“極”。

2、練習書寫。

3、同桌欣賞、評價。

4、學生再練寫。

(六)板書設計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2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內容是《黃山奇石》,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闡述:【說教材】【說學情】【說目標】【說教學設計流程】【說教學過程】

【說教材】

本節課是河南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教科書第三冊第2課《黃山奇石》。這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本課圖文並茂,生動地介紹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有趣的奇石、怪石,課文語言生動、描寫形象,富有情趣,表現了大自然的神奇偉大。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紹了黃山風景區的地理位置,概括地寫黃山風景區的景色秀麗神奇,點明黃山的怪石有趣極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具體描寫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四處有代表性的奇石的樣子,寫出了黃山奇石的有趣。這部分是課文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第六自然段改口介紹了幾處有特點的奇石。結尾依據不僅交待了黃山的奇石數量多,而且有助於引發學生的思考、想象。

課文緊緊抓住一個“奇”字,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描寫得活靈活現,給人以呼之欲出之感。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在作者筆下惟妙惟肖,趣味橫生,讓人對黃山產生無限嚮往。文章字裡行間蘊含作者對黃山奇石和秀色景色的讚美。

【說學情】

據調查,我班學生沒有一人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因此,在課前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方式來收集相關資料,拉近教材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大膽想像,體會黃山奇石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喜愛黃山,熱愛祖國之情。所以,本課時的重點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說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會寫“陡峭”兩個字。

能力目標:能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選擇地說說黃山奇石的樣子。

情感目標: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產生去黃山看奇石的願望和喜愛黃山的情感。

教學重點: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選擇地說說黃山奇石的樣子,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學難點: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

【說教學設計流程】

品味課題 理解“奇”字

導讀課文 揭示“奇石”

默讀感知 找出“奇石”

精讀品讀 欣賞“奇石”

學習生字 規範書寫

自主性作業 豐富積累

【說教學過程】

一、品味課題,理解“奇”字

以問題匯入,提問:課題中哪個字最能說明黃山奇石的特點?你覺得“奇”是什麼意思?帶著你對“奇”的理解,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課題“黃山奇石”,懂得這裡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為這樣的“奇石”只有黃山才有。此時,“奇”字吸引了學生,使他們產生了學習的興趣,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情緒基礎。

課前教師蒐集有關黃山的各類資料,整理成圖片、文字。如分成怪石、奇鬆、雲海、溫泉、天下第一奇山等。

二、導讀第一自然段,揭示“奇石”

教學中抓住重點詞語“聞名中外”“秀麗神奇”“尤其”,讓學生體會出黃山“奇石”的秀麗神奇、有趣極了,知道作者下文要介紹,描寫的正是“奇石”。學生頭腦中想象著黃山奇石到底有多神奇,多有趣,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願望。

三、默讀感知,找出“奇石”

教學中讓學生默讀課文,畫奇石的樣子,說自己認為最奇、最有趣的石頭並想它的樣子,讀出自己的感受。目的是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習慣,使他們主動、專注,興致勃勃地去讀。選自己喜歡的內容學,選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改變了教師的“指令性”行為,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四、品讀課文,欣賞“奇石”

1、比較句子,體會“奇”

如: 仙桃石

句子1: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句子2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下來的一個大桃子,在山頂的石盤上。”

出示兩個句子,讓學生比較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學生很快發現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飛”和“落”兩個字。於是抓住這兩個詞,讓學生想象,體會到仙桃石不會飛,這塊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頂上是靜止的,用了“飛”和“落”兩個詞語描述它,變靜為動,把這塊桃石寫活了,賦予了神奇的色彩。

2、抓重點詞語,領悟“奇”

如:猴子觀海

教學中抓住抱、蹲、望三個字,讓學生體會這三個字把猴子寫活,使得這塊石頭不但像猴子,而且它還有猴子的動作、神態,多像一隻看海入迷的猴子呀!

“陡峭”和“翻滾的雲海”是學生不容易理解的詞語。因此,播放陡峭的山峰錄影,幫助學生生動形象的理解陡峭一詞的含義。沒有去過黃山的人,很難想像雲海的樣子,播放錄影,讓學生親眼看到雲海翻滾的景象,深刻的體會雲海的浩瀚與壯美。這時再讓學生讀,學生對“猴子觀海”這一奇特景觀理解的更為深刻。

3、展開想象,感悟“奇”

如:仙人指路

讓學生邊做動作邊想象這位仙人的樣子,想像他會說些什麼。(站 伸 指)

又如:金雞叫天都

在指導學生理解“金”時,想想金光閃閃的雄雞什麼樣。理解“叫”時,提問:難道這隻雞還會叫嗎?結合句子想像它伸著脖子,好象在那裡對著天都峰啼叫。這時,巧妙地匯入了一段空谷迴盪的金雞雞叫聲,金雞鳴叫其實是作者的聯想,課件的運用,是為了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的感受,引發情感的共鳴。

4、師生同讀,加深“奇”

引讀2-5自然段。用答的形式,欣賞黃山奇石怎麼奇。就說仙桃石吧:學生接;還有有趣的猴子觀海呢:學生接;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著名的金雞叫天都怎麼樣!

5、發散思維,創造“奇”

在學習第6自然段時運用課件直觀演示,說自己想象中的奇石的樣子,為沒有名字的奇石起名字。目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在這裡學生的個性得以舒展,靈感得以釋放,語文課堂真正成為了他們盡情想象和創造的樂園。

五、關注寫字,提高寫字習慣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節課我安排學習“陡峭”兩個字,它們是一個詞語,也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有利於書寫指導上的遷移與模仿,能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少說一些,多練一些。

六、自主選擇性作業:

課前學生收集了黃山風景圖片,課下小朋友互相介紹。安排此題的目的一是培養學生自主選擇的意識,二是鼓勵學生初步學習收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豐富積累。激發學生熱愛黃山,熱愛祖國之情。

板書設計:

2、 黃山奇石

仙桃石 飛 落

猴子觀海 抱 蹲 望

仙人指路 站 伸 指

金雞叫天都 伸 啼叫

(奇) (趣)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小馬過河》選自未來出版社大班上冊藝術領域的內容,活動中根據小馬過河的故事情節進行添畫,學習畫馬的外形。促進了幼兒想象力的發展和繪畫能力的提高。這符合《綱要》中的要求,在支援和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幼兒知道小馬過河的故事。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畫馬的外形,提高繪畫能力。

情感目標:喜歡畫畫,體驗繪畫的我樂趣。

三、說活動方法

大班幼兒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和親自動手的能力,因此活動中我將使用到觀察法、發現法、演示法,使幼兒能順利的理解活動中的內容。幼兒的天性就喜歡玩耍,因此為了滿足幼兒的需求,我在活動的末尾設計了一個遊戲,讓幼兒能在玩中學到知識。

四、說活動準備

相關活動的卡片若干、遊戲道具、佈置好活動場地

五、說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引出主題我會講述小馬過河的故事,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從而順利的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

2、出示圖片,初步感知接下來,我將出示有馬的卡片,,讓幼兒仔細觀察,大概瞭解馬的外形。

然後引導幼兒自己動手畫馬,在過程中我會對幼兒進行有必要的指導,及時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體驗遊戲,深化理解通過走“獨木橋”的遊戲,讓幼兒體驗到小馬過河的勇敢精神。

4、教師小結,活動結束對幼兒講述一些鼓舞性的話語。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4

今天我來說一說《黃山奇石》這篇課文。說課的內容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說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學生,第三部分說教學目標,第四部分說教學設計,第五部分是說教學效果。

一、說教材

《黃山奇石》是部編教材語文二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講的是聞名天下的黃山風景區有無數奇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課文圍繞著“奇石”具體寫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四個景點,根據岩石的形狀展開合理的想象,把岩石寫得形象、逼真、有趣。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課文最後一段還簡單列舉了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強調黃山的奇石很多、很有趣。

本文語言淺顯優美,描述生動形象,是一篇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熱愛之情的好教材。

作為國小低段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知識,表現慾望較強,喜歡展示自己。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已經能夠自主學習,能夠與他人合作學習。但學生對黃山奇石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表達能力、對事物的`細緻觀察能力也處於薄弱階段,對課文理解有一定難度。

因此,根據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本課我設定兩課時,課文教學在第二課時。今天說課中的教學過程為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黃山奇石的獨特和美麗。。

2、通過品讀重點詞句,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學習你人、比喻的手法的運用。

3、指導書寫“閃、狗”2個生字。

4、結合圖片想想其他奇石的形貌,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重點詞句,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學習你人、比喻的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結合圖片想想其他奇石的形貌,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說教法

1、情境教學法;

2、問題教學法;

3、延緩評價法;

4、媒體輔助法。

三、說學法指導

1、合作學習,培養團結協作能力;

2、讀議結合,感知文中的意象美;

3、入境促說,訓練觀察能力及口語表達;

4、自由想象,強化感受,發展書面語言。

四、說教學流程

一、複習檢查

1、檢查生字認讀

2、認讀詞語。

二、品讀課文,欣賞“奇石”。品讀2~6自然段。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的2~5自然段,用筆畫出文中所描寫的黃山奇石的名字。

2、邊讀邊想:如果我們全班都去黃山,你會在那快石頭前面拍照?

3、品讀課文,欣賞“奇石”

1、學習第二段

(1)課文中哪個自然段介紹了仙桃石?翻開書找一找。

(2)誰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仙桃石是什麼樣子?你從哪兒看出來?(看著圖說一說)

(3)仙桃石這麼大,又在這麼高的地方,它是怎麼來的呢?加上想象說一說。

(4)指導朗讀說的真神奇、真有趣,更有趣的是仙桃正好穩穩當當的放在了石盤裡,像招待客人一樣。其實這是誰的功勞呀?對,是大自然創造出來的,讓我們讀出仙桃石的有趣,和對大自然的讚美吧!

2、學習第三段

(1)同學們,剛才老師引導大家抓住仙桃石的樣子,加上豐富的想想體會了它的神奇、有趣,那麼,課文中是怎麼介紹“猴子觀海”的呢?(出示圖片,指名朗讀。)

(2)從哪兒體會出“猴子觀海”的神奇、有趣?

哪句話寫出了猴子的樣子?看看圖,再從課文中找一找。(出示句子)

哪幾個詞寫出了猴子的動作?請你坐在凳子上學一學。有趣嗎?更有趣的是,猴子竟然在幹什麼?(看雲海) 課文中哪個詞也講了黃山高呢?(陡峭)

(2)指導朗讀

3、學習第四段、第五段

4、齊讀第6自然段。

5、迴歸文題,體會“奇”的意思。

欣賞了這些黃山奇石,你覺得這些奇石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有趣、神奇)題目中“奇”字的意思可以用文中哪一個詞來概括?(奇形怪狀

三、學習寫作方法

四、仿寫奇石

五、關注寫字,提高寫字習慣。指導寫“閃、狗”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節課我安排學習“陡峭”兩個字,它們是一個詞語,也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有利於書寫指導上的遷移與模仿,能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少說一些,多練一些。

六、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2~5自然段

五、【說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上,我首先首先指導學生學習“仙桃石”,“猴子觀海”引導學生用感情朗讀、畫、抓重點詞、動作表演等形式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他們的興趣很濃,產生的效果也非常好。

但是教學時間沒有把握好,前鬆後緊,教師語言不夠精煉,還請大家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5

《秋天的圖畫》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中的一篇描寫秋天豐收美景的散文。作者用色彩濃豔的筆墨為讀者勾勒出了秋天山野中的豐收、喜慶和熱鬧。整篇課文句式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很適合低段兒童的朗讀訓練。特別是中間四句:“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不僅讀來有滋有味,它整齊對仗的句式,更是孩子們進行模仿說話寫話極好的訓練點。

1、秋天是美麗的、可愛的、喜悅的,為了孩子們能感受真正的秋天,投入地、盡興地、愉悅地學習課文,我對教材做了如下處理:

⑴ 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文的過程中能真切地感受濃郁的秋色,針對富陽的氣候特點,我進行了重組教材,將第一單元的課文後置到了十月份,這樣我們就可以一邊學文一邊帶孩子們去大自然中找秋天,畫秋天,寫秋天,頌秋天,真正達成情感目標和知識能力目標同步發展的目的。

⑵ 適量的從課外引進一些學生喜愛的描寫秋天的古詩、兒歌和散文,在拓寬學生的閱讀面的同時,讓學生感受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形式。

⑶ 與音樂老師商量是否能與此同時教一些讚美秋天的歌曲,讓孩子們多維的感受秋天美麗與喜悅。

2、根據文字的語言特點和孩子們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⑴ 會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⑵ 體會秋天的美麗和喜悅,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⑶ 能夠仿照課文中的一些句式,寫一寫秋天的其他景物。

⑷ 通過拓展閱讀,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秋天的特點,積累更多的語言表達形式。

⑸ 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秋天,願意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秋天。為了突破重難點,我結合教學目標,計劃用三課時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

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理解了課題,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學會了生字,並理解了部分詞語,完成了第一個教學目標。第三課時帶學生走進春秋公園觀察秋天、欣賞秋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讚美秋天:如畫秋天、寫秋天、唱秋天等。

今天我所執教的是第二課時,通過這一課時的教學,我預設要幫助學生達成的是第二、第三和第四個目標。為了能較好的達成這些教學目標,我採用今天這樣一個教學設計,下面我就這個設計來談談我的設計理念和課堂教學的反思。整個課可以分為四大部分:

① 第一步:以詩匯入,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秋天的圖畫》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切地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和文中意境的美,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因此,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迅速走入文字成了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李吉林曾經說過:“教師的情感對於兒童來說,是導體,是火種。教師要善於將自己對教材的感受及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學生在完成了第一課時的教學後,對秋天的美麗和喜悅已經有了初步的感知,如何才能讓這種感受進一步昇華,讓他們不僅有對秋天美景的喜愛,更有對文中優美語句的喜愛。課後我反覆地研讀了課文,讀著讀著,我發現這篇散文讀起來更像一首優美的詩歌,於是我以中間四句為主基調對其他的幾句進行了修改,果然讀來更朗朗上口了,而且這樣的修改也突出了重點句式,便於學生的朗誦和仿寫。後來我便在課堂上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當舒緩優美的鋼琴曲響起時,教師開始動情地朗誦小詩,將學生帶入那幅詩意的秋天的圖畫中,如果孩子們的情感已完全投入,他們會情不自禁地為老師鼓掌,當老師問:“想讀嗎?”他們會迫不及待地像老師一樣去朗誦詩歌,這時學生情感就得到了真正地激發,因為他們朗誦時的表情是投入的、幸福的、詩人的。在讓學生反覆地動情地朗誦之後,再讓學生來談讀後的感受就比較到位了。

② 第二步:賞讀重點句,發揮想象,指導朗讀:

如果說前面的教學是朗讀指導的第一步,學生通過仿讀對課文的朗讀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那麼朗讀教學的第二步就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一些朗讀技巧,來品味經典語句,體味文字意境。所以在前一環節讓學生動情朗讀和談感受之後,我丟擲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從那些句子感受到了這份快樂?”將學生的思維從感性逐漸帶入理性,孩子們很聰明很快就找到四個重點句。這時問題出現了,孩子們整首詩都已經讀得很有感情了,接下來我又該如何指導朗讀這四個句子,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呢?這時我想到了愛因斯但的一句話:“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對,動用學生的想象,讓學生眼中的文字活起來,不僅能幫助孩子更深入地感受秋天美麗的圖畫,而且還能潛移默化滲透比喻句的教學,為學生奠定寫的基礎。於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再讀讀這四個句子,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從今天的課堂教學看來,這一環節確實還是挺出彩的,孩子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所以後面讀這四句的時候,情感上更多了一份有趣和可愛。

③ 第三步:發現規律,欣賞文外景,讀寫結合: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切實把握好語言訓練的點,紮紮實實地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這篇課文中的四個重點句,句式整齊,對仗工整,是很好的仿寫載體。在第二環節想象朗讀的基礎上,學生很容易就能發現四個重點句的句式規律。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秋天的美麗圖景,讓學生在感嘆之餘,用手中的筆,模仿課文的句式盡情書寫一番,可謂水到渠成。針對一些中下學生即興訪寫難度教大的特點,我採用了小組合作,選擇其中的一幅或幾幅寫一寫,讓孩子們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愉悅地學習知識。

④ 第四步:拓展閱讀,走出課堂,豐富積累:

語文專家指出:語文教學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僅僅學會課本上的幾篇文章,這些文章再怎樣經典,它也不過是學生學習語言的一個摹本,要真正的學好語文必須閱讀大量的書籍,積累大量的語言素材,豐富自己的社會閱歷。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和習慣,指導他們做個細心觀察的人,在社會生活中學習語文。所以我在課的最後一環節,將學習語文的觸角伸向了課外,不僅插入了課後的選讀課文學習,讓學生在不同文章的比較中,感受語言表達的多樣性,秋天景物的神奇有趣。還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去感受秋天,尋找秋天,畫秋天、寫秋天……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讚美秋天。這一活動將安排在第三課時,希望到時孩子們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0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6

我今天要講的課文是二年級語文上冊的《一分鐘》

一、說教材:

《一分鐘》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講了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卻遲到了20分鐘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絡十分緊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二、說學情:

我面對的是一年級的孩子,由於學生小,時間觀念不強,對如何珍惜時間缺乏感性認識但考慮到部分學生可能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有過相似的情感體驗,所以理解本文難度不大

三、設計理念:

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二年級國小生要達到這個理想目標,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師的引導更為重要教學中,我們要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絡的橋樑,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驗一分鐘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珍惜時間,牢牢把握每一分鐘,做一個惜時的孩子

四、說教法:

教學時要創設情境,在讀中感悟,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學習,自主地讀、說,體會元元的焦急與後悔;在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

五、說教學過程:

(一)、質疑,匯入新課

1、同學們,看老師這兒:1 =20,你覺得這個算式正確嗎?

2、板書課題《一分鐘》,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將生字詞多讀幾遍

2、課件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學生再次拼讀

3、去拼音讀一讀

4、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5、做猜字遊戲

(三)、再讀課文,感悟時間的寶貴

1、課件範讀課文,邊聽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元元聽到零聲後,開始是怎樣想的? 大家找出來讀一讀

3、 事情的結果呢?指名讀李老師的話

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模仿教師的語氣,朗讀“元元,今天你遲到了20分鐘”,可讀出不同的語氣

元元遲到了半節課,你能想象一下元元是怎樣走進教室的嗎?這時他的心情怎樣呢?(後悔)

4、師:元元明明才多睡了一分鐘,怎麼就遲到了20分鐘呢?找一找這20分鐘是怎麼來的

(四)、小結

在元元身上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五)、拓展延伸

1、將課文內容演一演

2、摘抄惜時的名言警句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以國小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內容較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後悔和寶貴的教訓。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絡十分緊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二、說學情

由於學生小,時間觀念不強,對於如何珍惜時間缺乏感性認識。本文是一篇十分優秀的文章,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創設情境,在讀中感悟,從中體會元元的焦急與尷尬,也使這件事成為寶貴的教訓,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對自己嚴格要求,珍惜時間、科學利用時間。

三、說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四、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教學難點:在朗讀中體會元元的心情,感悟時間的寶貴。

五、說設計理念:

1、語文學習的終極目標就是讀、寫。作為二年級的學生,自讀探究的能力還沒有形成,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行有效引導,潛移默化地滲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絡的橋樑,引導和調動學生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讓學生知道要“分秒必爭”。

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氣氛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初步瞭解“一分鐘”,珍惜“一分鐘”、科學利用“一分鐘”。

 六、說教法學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選擇適當的教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依據課標理念、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我採用“一法為主、多法相輔”的策略,以“讀悟結合法”為主,情景教學法、多媒體演示法為輔,優化結合。

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為了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本節課我將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具體的教法學法我會在下面的教學流程中結合著展開來說。

 七、課時安排

本課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初步感知課文,通過範讀、自由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熟悉課文內容,在交流合作中認識9個生字,並會寫“嘆、哈”等8個生字;第二課時在競賽和教師引導下,學生能夠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朗讀中體會元元的心情,感悟時間的寶貴。我今天說課的內容為第二課時。

八、說教學流程

一、複習鞏固

本環節以遊戲活動的形式展開,每個活動以一分鐘時間為限。

(1)“一分鐘”組詞。讓學生聽從教師指令,從“我會認”和“我會寫”的生字中選擇幾個,進行組詞比賽,看誰組的詞多。

(2)“一分鐘”找朋友。讓學生聽從教師的指令,用“找找說說”中的偏旁和字組成新字,看誰組得多。

(3)“一分鐘”猜謎。教師把生字編成謎語。如:門裡有市場(鬧),每人都用心(悔),過去一寸來一尺(遲),人戴大蓋帽(欠)……以組為單位讓學生猜謎,看哪組猜得多。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遊戲活動,既鞏固生字識記,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在活動中體會“一分鐘”時間的意義,同時也完成了課後“找找說說”的練習,可謂一舉多得。

二、動畫複述

按順序出示課文的幾個鏡頭:睡覺、過馬路、等公交車、遲到進課堂、後悔,請同學們邊看邊讀有關的課文段落,然後進行復述。

設計意圖:故事複述的引導,一是可以內化課文的語言與情感,二是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訓練,三是複習課文主要內容,為重點問題精讀感悟做好準備。

三、精讀品味

1、討論。在上述複述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為什麼會遲到20分鐘呢?”然後,讓同學們再讀課文,自己思考,最後小組討論、交流。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用課文的語句來談談自己的見解,從而知道前因後果。

2、品味。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的2-6自然段,然後說說自己從課文中感受到了什麼。教師可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感受,但要說清從哪個句子或詞語,體會到了什麼。

(1)品讀2-4自然段。第二自然段,要注意抓住“剛剛走過去、紅燈亮了”來體會元元“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的嘆息和心情,並指導朗讀,讀出嘆息、自責的語氣。第三自然段,要注意抓住“好一會兒”、“才”、“跑”、“眼看”、“車子開了”來體會元元又一次的嘆息“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並指導朗讀,讀出焦急、後悔、自責的語氣。第四自然段,要注意抓住“等呀等”、“一直”來體會元元的焦急心情

一分鐘說課稿是我們精心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能夠合理的使用,提高教學效果。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8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心願,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從國小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本課教學中我擬運用情境匯入法、媒體輔助法、讀思議結合等方法教學。

學生的學法採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進行指導。

在分析了學情,確定了教學目標、重難點及教法、學法後, 我設計了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並努力追尋語文教學的“詩意”:

一、想象描摹,浸潤心肺

上課伊始,一曲美妙的《鳥叫》,把孩子們帶入了鳥的天堂,並讓孩子們說說,在這美妙的音樂聲中看到了什麼,想起了哪些詞語或詩句;課間,出示數幅群鳥圖並配上動聽的音樂,讓學生想象鳥兒的歡快及父親的歡樂之情;讓學生想象父親說話的神情、動作及“一生最喜歡樹林,還有愛唱歌的鳥”的父親是如何愛樹林、愛小鳥?父親走進樹林,望著小鳥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二、揣摩文字,情思相融

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應讓學生充分地讀,體會父親對鳥的摯愛。新課程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獨特體驗。在讀時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語氣。讀的形式靈活多樣:聽讀、自讀、品讀、演讀等,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用聲音觸控文字,用心靈揣摩文字。

1、聽讀課文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象,然後說說聽到了什麼?

2、自讀課文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第一遍時,要讀準字音,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課文;讀第二遍時,要用心感受,看看有什麼新發現。自讀後,教師檢查學生字詞學習情況,並讓學生用簡短的語言說說讀文後的感受。

3、品讀課文

抓住重點句“父親突然站定,朝霧濛濛的樹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他喃喃地說:‘林子裡有不少鳥。’” “父親指著一根樹枝對我說:‘看那裡,沒有風。葉子為什麼在動?嗯,還有鳥味。’父親的話很輕,生怕驚動了鳥。”“父親又對我說:‘在鳥最快活的時刻,在鳥飛離樹枝的那一瞬間,最容易被獵人打中。’”等句子進行品讀。在教學中,採用抓重點詞深入理解、想象“父親”的神態、動作、語氣及教師導語煽情等多種方法讓學生深入文字,與文字進行心靈的溝通,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昇華。

如:在體會“父親突然站定,朝霧濛濛的樹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他喃喃地說:‘林子裡有不少鳥。’”這一句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1) 出示句子。

(2) 霧濛濛的樹林是什麼樣的?

(3) “喃喃地說”是怎樣地說?父親為什麼要這樣輕,這樣慢地說?

(4) 誰能學學父親說話的語氣,讀讀這句話?

(5) 師:父親在霧濛濛的樹林邊就知道了林子裡有不少鳥,可我呢?

生讀:我並沒有看見一隻鳥飛,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師;父親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就知道了林子裡有不少鳥,可我呢?

生讀:我並沒有看見一隻鳥飛,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師:父親用鼻子聞了又聞,就知道了林子裡有不少鳥,可我呢?

生讀:我並沒有看見一隻鳥飛,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4、演讀課文

請同桌分別演父親和孩子,練習對話。全班分角色讀。老師讀旁白,男同學讀父親的話,女同學讀孩子的話,老師給課文加入提示語。

三、積累拓展,情思飛揚

1、交流關於鳥類的知識及有關描寫鳥的詞語和詩句。新課程非常注重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而且注重學科的整和。通過收集資料,既培養了能力又讓學生了解了關於鳥類的知識。

2、積累詞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課間,在領會“小鳥和樹林的快樂” 時,我給學生提供了許多詞語,如:“燕穿雀躍、鶯歌燕舞、百鳥爭鳴、鳴聲清脆、婉轉動聽、低徊盤旋、凌空飛翔、迎風展翅、輕盈優美、姿態飄逸、小巧玲瓏、俊俏可愛”等,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用一用,既幫助學生體會“小鳥和樹林的快活”,又豐富了語言,提高了說話能力。我還指導學生運用課後“我會讀”中的詞語用不同的句式說話。在“作業超市”中,又設計了這樣的作業:“用“快活”寫句子;抄寫課後的詞語 ;抄寫課文中你認為最精彩的對話;蒐集愛鳥、護鳥格言。“

3、寫一寫。提高語文實踐能力是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通過看一看、想一想、寫一寫,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寫作能力得到提高。我設計讓學生觀看一則公益廣告《我是一隻小小鳥》,在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的歌聲中,鳥媽媽帶著小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突然一聲槍響,,鳥媽媽被擊中落地。受驚的小鳥只有躲在樹林中哭泣。讓學生續寫後面的故事,可提示,如果自己碰到那隻沒有媽媽的小鳥該怎麼做?如果你看見那個獵人該怎麼做等等。

四、昇華情感,餘音嫋嫋

尾聲時,我讓孩子們從“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一句中體味出孩子的愛鳥之情、護鳥之願。並動情地說:“孩子們,父親經常來樹林,和這些可愛的小鳥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聽懂了鳥語,理解了小鳥的喜怒哀樂,他就是鳥兒的知心朋友。讓我們像父親一樣知鳥、愛鳥,與自然界的小動物和諧相處,做他們的朋友吧!”在輕快的音樂聲中,我出示了一首小詩《小鳥的朋友》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9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講的課文是《從現在開始》。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說

《從現在開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五組教材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獅子想找一個動物接替它做萬獸之王。貓頭鷹、袋鼠都命令動物改變原來的生活習慣,弄得動物們苦不堪言,而小猴子卻讓動物們按照各自習慣的方式生活。課文蘊含著與人相處要尊重別人的道理。本課中的貓頭鷹和袋鼠,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騰”。小猴子則不同,讓動物們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深受大家的擁戴。這篇童話故事語言活潑、生動有趣,學生樂學,興趣濃厚。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訓練的主題以及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鞏固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朗讀,體會課文中蘊涵的情趣和道理。

3、教育學生懂得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學會尊重別人。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 學會尊重別人。

難點:通過細讀課文,幫助學生弄清猴子當選“萬獸之王”的原因。

(四)課時分配:兩課時

第一課時,我主要進行識字教學,寫字教學。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我主講的是第二課時,指導學生細讀感悟,通過朗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明白相互尊重,是和諧相處的重要條件。

二、教學理念

《新課程語文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強調“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等。在教學中,要極力使學生體會角色的心理和人物的個性特點,使本文的難點在講讀中得到突破。我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語文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認真閱讀全文的重點段,瞭解動物輪流當“萬獸之王”的過程,並抓住動物的語言,讓學生充分的讀。教給讀書方法。努力實現學生主體與文字客體的對話,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的一種心靈的感受。

三、教法與學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節課,我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指導思想。根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和語文課要將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辨證統一的特點,在教師指導點撥下,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觀察獲取豐富、典型的感性材料。 在這堂課中,我採用了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引導學生自學、理解、感悟、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在教學課文二、三、四自然段時,我採用“扶”“放”相結合的方式。即教給學法引路,指導合作交流,展示學習成果。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時間安排為二課時,今天我講的是第二課時。

1、複習鞏固。

通過開火車讀生詞,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2、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教學二、三、四自然自然段我讓學生充分地讀,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賽讀、聽錄音讀,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讀出不同動物的個性特點。

在重點理解課文第二自然段時,就是通過朗讀時的角色體驗來進行的,把朗讀和理解課文結合起來。先出示貓頭鷹圖片和第二段,讓學生在自由朗讀中感受貓頭鷹當上大王那神氣的樣子;接著通過觀察插圖,進一步感受他的神氣,然後再運用各種形式來朗讀貓頭鷹那神氣的的話。這樣,貓頭鷹的心理和個性特點在朗讀中自然而然地得到了體會。在理解動物們的感受時,創設情境,讓學生說出感受 。於是在理解“議論紛紛、叫苦連天”時,學生的體驗就非常真實,感受就非常豐富,學生們就有話想說,有話敢說,有話愛說。在此基礎上,再來讀第二段的後兩句,學生就讀得投入,讀得真切。

同樣在理解其他自然段時,也是通過朗讀,體會了袋鼠的激動、小猴的機靈;真切地感受到動物們的不滿、辛苦、擔心,以及最後的高興心情。

3、合作討論,昇華提高。

通過教學二、三、四自然段,學生從動物們對貓頭鷹、袋鼠的命令叫苦連天,對小猴子的命令卻會立刻歡呼起來深深體驗到了動物對貓頭鷹、袋鼠、猴子輪流當“萬獸之王”的不同表現。我趁熱打鐵組織學生討論:誰能當“萬獸之王”?為什麼?又將學生帶入了自我的情感體會,相互的討論交流之中, 從而使學生明白了要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這樣課文的重難點也就突破了。故事的結尾是水到渠成,第五自然段採用齊讀的方式一帶而過。

4、分角色朗讀課文。

在學生理解了課文蘊涵的深刻道理時,我也尊重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角色,給學生充分展示的時間,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延續。

5、作業設計。

將學生的說、寫有機地結合起來,一方面是在課後仍然注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積累語言,另一方面,進行學生的思維拓展,體現讀寫並重。

總之,在本節課的設計過程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致力於構建開放的、民主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合作中學會方法,逐步提高。

五、說師生活動

新課程要求新的課堂教學要體現師生交往,構建互動的師生關係,改變以往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在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重視對學習過程的體驗,以便形成對學生終身學習有用的學習方式、方法。在這樣的交往與互動中,教師更多的是成為學生學習的服務者和學習的夥伴,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組織和指導,提供足夠的心理支援。學生應該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因此,本節課,我精心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使學生敢於行動、樂於行動;建立平等融洽的師生關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