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和磁的說課稿範文

來源:才華庫 1.66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和磁的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電和磁的說課稿範文

電和磁的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電和磁》這一節課是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起始課。本課將“重演”科學史上著名發現電磁現象的過程,讓學生“發現”通電導線能使小磁針偏轉,從而認識電可以產生磁。增強學生學習活動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課有兩個活動。第一、指導學生做科學家奧斯特做過的實驗——通電導線使指南針偏轉,經歷對新現象進行分析、解釋的思維過程;第二,做通電線圈使指南針偏轉的實驗。用線圈代替直導線做電生磁實驗,為理解電磁鐵原理打下基礎也為研究玩具小電動機埋下伏筆。

二、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電流可以產生磁性。

過程與方法:做通電直導線和通電線圈使指南針偏轉的實驗,能夠通過分析建立解釋;探究使指南針指標發生更大偏轉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科學史上發現電產生磁的過程,意識到留意觀察、善於思考的品質的重要。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如何使通電導線使指南針發生偏轉的現象更明顯的實驗討論和設計(用短路、用通電線圈代替通電直導線);電流可以產生磁性。

教學難點:對通電直導線使小磁針發生偏轉的現象做出解釋。

四、教學準備

小組準備:電池、電池盒、小燈泡、燈座、閘刀、導線、指南針、線圈、實驗記錄單(每組3份)

教師準備:一套學生用的器材,紙質指南針模型(用於學生的彙報)

五、教學過程

下面談談設計這節課的教學過程。

(一)匯入

匯入部分直接以談話的形式展開,跟學生講奧斯特的神奇實驗,問學生想不想知道?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

(二)新課

1、點亮小燈泡

首先,以點亮小燈泡作為一個熱身活動,讓學生回顧舊知識的同時,為後面奧斯特的實驗做好實驗準備。然後對指南針做簡單的觀察和介紹,讓學生能夠認識到指南針的指標靜止時是指向南北方向的,這是為實驗做好認知準備。

2、通電導線與指南針

接著讓學生重演奧斯特的神奇實驗,讓學生看著中的實驗圖,讓學生找出這個實驗的操作和注意點,讓學生參與到實驗中來,我覺得如果直接將實驗步驟呈現給學生的話,容易讓學生失去主觀能動性。

通過實驗學生會發現通電的導線是指標偏轉,但是原因是什麼?就需要學生來分析、解釋,這是本節課的難點。我通過對比分析的方式,引導學生將原因向電流方向考慮,並且提問學生能讓磁針偏轉的物體有哪些?他們使磁針偏轉的原因又是什麼?以此分析出電流可能產生了磁性,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3、短路導線與指南針

結合前一個實驗的現象,讓學生思考如何讓現象更明顯?方法有哪些?學生在考慮這個問題時,已經知道電流產生了磁性,那麼改變電流的大小,可能會是磁針的偏轉也發生變化。學生最先想到的就是增加電池的數量,而我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條件下,達到相似的效果,漸漸引出學生對短路的聯想。接著讓學生來設計實驗如何開展?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抓住本節課的重點。

4、通電線圈與指南針

通電線圈似乎是學生不容易想到的,教師可以做一定的提示,讓學生聯想並思考通電線圈是否會產生磁性,以及線圈如何擺放,磁針的偏轉角度最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漸漸形成一個想法,通電線線中的磁性可以疊加起來。

(三)結課

1、回顧本節課的三個實驗,總結結論。

2、將所學知識引申到生活中,給學生留下幾個問題課後研究。

電和磁的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背景和目標

《電和磁》是教科版科學六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簡單的磁現象和電現象的基礎上初步揭示電和磁之間的聯絡的。本課將“重演”科學史上著名的發現電磁現象的過程,讓學生“發現”通電導線能使小磁針偏轉,從而認識電可以產生磁。增強學生學習活動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課有兩個活動。

第一,指導學生做科學家奧斯特做過的實驗——通電導線使指南針偏轉,經歷對新現象進行分析、解釋的思維過程。

第二,做通電線圈使指南針偏轉的實驗。用線圈代替直導線做電生磁實驗,為理解電磁鐵原理打下基礎也為研究玩具小電動機埋下伏筆。

2、教材內容特點:

本課是在實驗的基礎上介紹電流的磁場。通過奧斯特實驗和通電線圈的實驗來概括磁場的存在及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的結論,具有較強的探索價值,因此本節內容為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二、學情分析:

在此之前學生已學了簡單的電現象和磁現象的有關知識,對磁鐵、磁極、磁性有了初步知識,對學習電流的磁場這一新知識已有了認知基礎。從對磁體周圍的磁場的瞭解到瞭解電流周圍的磁場,學生會有一種強烈的心理願望,渴望瞭解究竟。

三、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電流可以產生磁性。

過程與方法

做通電直導線和通電線圈使指南針偏轉的實驗,能夠通過分析建立解釋。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驗科學史上發現電產生磁的過程,意識到留意觀察、善於思考品質的重要。

四、教學重、難點:

《電和磁》是科教版六下第三單元第一課時,也是學生第一次感知電和磁的關係,所以在本課堂教學中我把教學目標的重點定位是:如何讓通電直導線使指南針發生明顯偏轉的實驗討論和操作;教學難點定位是:讓通電導線使指南針發生偏轉實驗的提出、操作和、觀察和思考。

五、教法與學法:

教法:問題啟發、點撥引導。

學法:實驗探究、討論歸納。

六、教學準備:

小組準備:電池、電池盒、小燈泡、燈座、導線、指南針、線圈等。

老師準備:電腦、課件等。

七、教學流程設計:

1、情境引入新課,提出問題:

在正式上課前,我設計與學生談話的內容為兩個問題。1是不接觸指南針,你有什麼辦法使指南針的小磁針發生偏轉?2是為什麼會使磁針發生偏轉?這些問題的提出一是為了複習磁鐵的相關知識,更重要的是為了之後“分析磁針發生偏轉的原因”這一環節作鋪墊。

2、實驗探究,總結規律:

談話引入:

在100多年前,電與人類的生活是完全無關的,電只用於實驗中。直到1820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做了一個有名的實驗才為人類使用電打開了大門。奧斯特做了什麼實驗?他有什麼發現?我們也來做一做這個實驗好嗎?

1.通電直導線使指南針磁針偏轉的實驗。

(1)讓學生先組裝一個點亮小燈泡的電路,說說電流在電路中是怎樣流動的(從電池的正極開始,依次流過電路再流回電池的負極)。

(2)簡述奧斯特做的實驗。要求學生用小燈泡電路中的導線來做這個實驗,並示範實驗方法。要求學生觀察:接通電流,有什麼現象;斷開電流,有什麼現象。

(把拉直的導線靠近小磁針上方,接通電流,看到小磁針轉動了,指的方向偏離了南北方向,我們說小磁針偏轉了。斷開電流,小磁針回覆到南北方向位置。)

(3)讓學生多做一會兒實驗,學生可能有更多的發現。如通電導線離磁針遠近不同,磁針的偏轉程度會不同;導線在磁針下方磁針也會偏轉,但方向相反;把導線順著磁針移動,各處都一樣??如果希望學生能有些新的發現,教師可以做一些啟發提示。

(4)提出問題,用什麼辦法使磁針偏轉得多些呢?

拿掉小燈泡,保留開關,安裝短路的電路。提示把一切準備好以後再通電,看到現象後馬上斷開電路。這一點,教學中特別要提醒學生注意。

(5)分析觀察到的現象時要注重培養學生作出解釋的能力。不要簡單地就得出“電生磁”的結論,而要學生把新現象和已有知識聯絡起來說出理由。教師要反覆追問,怎麼就認定是電流產生了磁性,而不是其他什麼原因呢?此時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過去的經驗,怎樣做才能使小磁針發生偏轉。

通過研討,要啟發學生明確認識到,只有鐵或磁鐵才能使小磁針發生偏轉,而導線是銅的,磁針偏轉不可能是導線的原因。接通電流,磁針偏轉;斷開電流,磁針復位,應該是電流產生了磁性。

2.通電線圈使指南針磁針偏轉的實驗。

(1)用導線在手指上繞線圈,簡單方便。也可以用導線在1號電池上繞10圈左右做線圈,那樣會大小統一而且更整齊。

(2)通電線圈產生的磁力比直導線強多了,用線圈靠近指南針,多數情況下指標都會明顯偏轉。教學中無須指導學生怎麼放線圈,而讓學生自己去試,線圈怎麼放指標偏轉角度最大。實驗中,學生說不定會在頭腦中把通電線圈與磁鐵建立某種聯絡。

通過實驗,學生自己會發現:線圈立著放,用線圈的平面靠近指南針,或者把線圈套在指南針上,指標偏轉角度最大。

(3)在檢測一節廢電池有沒有電之前,必須用小燈泡測試廢電池確實不能點亮小燈泡了。

3、課堂小結,總結探究結果,體驗成功。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對於“電和磁”你還知道些什麼?還想知道什麼?

八、板書設計:

電和磁的說課稿3

一、學案設計

複習內容分析:

1、複習內容及地位:

這是會考物理總複習第一輪《電與磁》的複習課。主要複習磁現象、電流的磁場、電磁鐵及其應用、電動機、電磁感應及其應用。這一單元教材內容更加註重學生的親自體驗與感悟,更加註重知識的實際應用。教材內容大多與生產、生活實際緊密相關:如電流的磁場、繼電器、電動機、發電機等學習內容就在學生的身邊有應用。本單元知識在會考中佔據相當重要的地位。根據對複習內容的分析、考點要求和學生實際,設計瞭如下預習目標及重難點:

2、預習目標:

(1)會判斷物體是否有磁性。

(2)能說出磁場和磁感線的方向

(3)認識電流的磁效應及其應用。

(4)認識電動機和發電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5)培養學生實驗設計、知識歸納及解題的能力,培養創新精思和探究意識,提高其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3、複習重點和難點:

重點:磁體的性質,通電螺線管的磁極與電流方向,電磁鐵及其應用等。難點:電流的磁場和電磁相互作用的應用,如:電磁繼電器電路的設計、揚聲器的工作原理的認識、電動機和發電機的工作原理的認識。

根據國中生的心理特點,對於重點,可通過專題的高密度強化訓練,引導學生從中總結相關重點的解題方法,效果較好。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可通過視訊及圖片、文字及講解多方位訓練,引導學生對難點加以突破。

依據複習內容,分類設計瞭如下三個複習專題:

“磁體的磁場”專題、“安培定則判斷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專題“電磁的應用的裝備工作過程分析”專題,通過專題,可幫助學生把握複習的重點,提高複習效率。

為了落實預習效果,將提前下發預習學案,並檢查預習情況,收集預習中存在的疑難點,進行二次備課。

二、課中實施

複習課是高容量的,也應是高質量的。引導學生歸納複習內容,形成知識線索。要儘量引導學生動腦思考,注重指導學生學習、應用自然現象之間是相互聯絡的科學思想,訓練以實驗為手段探索自然奧祕的科學方法。複習課要突出探究,要有新意,讓學生有新的收穫。

這部分內容知識點繁多,聯絡密切,應用廣泛。由於是會考總複習,在知識整理方面可以採用圖片引導下的學生自主歸納形式,讓學生先行把握複習內容,為複習作好準備;課上教師通過三大實驗(電生磁實驗,磁生電實驗,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實驗)的演示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線索;通過三大專題(“磁體的磁場”專題,“安培定則判斷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專題;“電磁的應用的裝備工作過程分析”專題)幫助學生把握複習的重點;並通過三道例題,引導學生與考題接軌,訓練學生試題分析與解題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

1.圖片回顧,突顯線索,引出課題

展示一組圖片(書上插圖),請學生將原理相同的器件歸成同類,並描述它們的工作原理。由於圖片直觀而且書上就有,很多學生會很快把握問題。其它遺忘很厲害的學生也會很快在書上去找答案。

引出複習線索:(1)電生磁,(2)磁生電,(3)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2.預習交流

組內交流

依據預習學案,相互印證預習成果,研討疑難問題,組內不能解決的疑惑進行彙總,初步形成預習的共性問題。

組間交流

選擇小組代表,回報預習成果,組間印證學習認識,交流預習疑惑。各小組都不能解決的問題將是教授的重點。

3.精講點撥

專題解析,手腦並用,考點突破

專題一:磁體的磁場。

學生從展示的圖片聯想關於磁體的知識,並對知識進行自我總結。本部分細節很多,但較簡單,複習時學生如果沒有疑惑就不再進行特別講解,可為其它重難點騰出時間。

專題二:安培定則判斷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

本專題是學生的難點,也是會考重要考點。可通過專題練習,使學生能更為靈活熟練地應用安培定則解決相關的問題。

專題三:電磁鐵的應用的裝備工作過程分析。

通過對例項的思考,引導學生對電磁鐵的應用有更廣泛的瞭解。

4.拓展延伸

精選三個試題。要求學生能手、腦、口結合,既動腦,又動筆,既動手操作,又大膽交流,真正達到全面複習、鍛鍊解題能力、發展素質的複習目標和要求。

例1:好多玩具上用到電動機,並且安裝電池時,對電池的正負極有嚴格的規定,不能倒裝。現在小玲同學手頭有一塊遙控汽車專用電池,可是已經分不清電池的正負極了,你能利用講臺上的螺線管和小磁針,以及電阻來確定這節電池的正負極嗎?你還能想到哪些方法也能確定電池的正負極呢?(器材不限)本題複習安培定則判斷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方法,同時起到對電學知識的輻射覆習的作用。

例2:某校學生開展物理課外科技活動,其內容是設計製作一個簡易電鈴。小華同學選擇瞭如下器材:

(1)蹄形電磁鐵

(2)彈簧片

(3)銜鐵

(4)螺釘

(5)小錘

(6)鈴

(7)電源

(8)開關和若干導線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線好,使開關閉合時電鈴能不斷髮聲。

(2)小華同學發現自制的電鈴鈴聲很小,經檢查是電磁鐵的磁性不強所致。請你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兩條具體措施。

本題考察學生對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因素的知識複習效果,並電磁鐵的應用進行了複習。

例3:一個電磁學實驗箱內有下列器材:馬蹄形磁鐵、滑動變阻器、磁針、靈敏電流表、開關、電池組、金屬棒、鐵架臺各一個,導線若干、絕緣絲兩根。請寫出利用這些器材可做的三個電磁學實驗的名稱及相應器材,將結果填在表

本題是一個開放性試題,從學生的討論與歸納中,達到對本課知識歸納回顧、鞏固加深的作用。

系統總結

通過複習,由學生將本章知識進行系統總結,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三、達標檢測

根據本章內容及考點要求,設計4個填空題、3個選擇題,1個實驗題,共10分。限時完成、組內互閱、當堂點評。以其達到檢查複習效果,明確下一步複習任務的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