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五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9篇

來源:才華庫 2.25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語文說課稿9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五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9篇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釣魚的啟示》是九年制義務教育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學習專題是“生活中的啟示”。本文是由"釣魚"和"啟示"兩部分組成的。主要講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親去釣魚,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大鱸魚,此時正是離捕撈鱸魚開放時間僅差兩個小時,父親竟讓“我”把鱸魚放回湖裡,使我從中獲得終生啟示----那就是: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二、說學生

五年級的學生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但是本文的學習對他們來說仍有難度。特別是啟示部分爸爸告誡的話,學生受年齡、經歷的侷限,領會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目標

1、能正確認讀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捕撈、魚餌、魚鉤、小心翼翼、操縱、交接、沮喪、誘惑、告誡、實踐”等詞語。

2、理解父親沒有商量餘地地要“我”把鱸魚放回湖裡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並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並能概括“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四、教學重點:

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父親對“我”的教導,作者受到啟示部分。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具準備:幻燈片、名言警句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針對本文的特點,我選擇教法如下:1、以讀為主,讀思結合法。在教學釣魚和放魚的部分,讓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從而體會人物心理。2、小組合作交流法。在教學“啟示”部分,由於是本課的難點,我採用小組交流、討論的方法,讓學生合作,學會解決問題。

五、說教學流程

下面我說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教學過程。這節課應以培養學生髮現美為主,以學生髮展為本,活用教材,突破教材。通過課件的適當穿插,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主動。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一談我的教學設想:

一.情景匯入欣賞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美妙的畫面往往叫人賞心悅目。欣賞美、品味美將能淨化人的靈魂。”此時出示月夜圖,學生欣賞著皎潔、清柔似水的月夜圖。同時提出:“在這樣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會有一個怎樣美麗的故事發生?”

1.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在此我設計的默讀環節,是因為默讀是國小高年級培養學生快速讀書的一種方法。在此讓學生得到練習。並讓學生找出有關描寫月夜的片段,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2.然後提問:“在這樣美麗的環境下,作者的心情也很美,是為什麼呢?”學生能夠說出“因為作者釣到了一條大鱸魚。”我緊接著問“作者是怎樣釣到的魚?”要求學生找出描寫作者釣到魚的句子:“過了好長時間……”讓學生讀出釣到魚是很不容易的。這樣為後面作者捨不得放掉魚做鋪墊。

3.接著我再次引出:“作者這麼費力釣到了一條什麼樣的魚?”要求學生找出描寫作者釣到的鱸魚的句子:“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地翕動著。”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教師指導學生讀出作者此時的心情。

在這一部分朗讀時,同樣一個句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朗讀起來也就不一樣。只要把自己感悟到的讀出來,老師就及時給予肯定。學生把欣賞文字美,想象畫面美,甚至字裡行間的意境美都通過感情朗讀給展現了出來。

二.讀懂課文感受美

本文的重點和難點是理解父親說的話,父親的話中蘊含著自覺遵守道德規範的內在美。如何讓學生去理解發現這種最崇高的美呢?”教師必須把學生自學、自悟,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學會探究,學會發現。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讓學生自由讀4――9自然段。

課文中有大量細緻入微的心理活動描寫,我引導學生體會父親、兒子說的話的語氣,感知人物心理活動,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悟。在學生入情入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讀讀、議議、想想。這樣學生就更深入課文內容了。小組再討論:如果你就是這位父親,在此情況下你怎樣勸這個孩子放棄這條魚?學生各抒己見,會找到更多、更充分的理由來說服兒子。從而深刻地體會出父親此時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是對兒子的關愛,另一方面又要態度堅定地嚴格要求兒子,在道德是非面前必須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學生再讀這段時,把“兒子”內心感受淋漓盡致地給表現了出來。從而體會到父親的言行是多麼的高尚多麼的美麗。

通過組織和引導,讓學生感受到從小應該不貪便宜、誠實守紀、有道德。

三.理解昇華表達美

在學生還沉醉在感悟父親的行為美,感悟自覺遵守道德規範美的時候,引入“正是父親的嚴格教導,為作者 了一個美麗的人生。34年後作者事業有成,那是因為他的人生旅途中遇到過很多的“誘惑”,但是回想起父親的話他學會了放棄。”(學生討論:“誘惑”可能指什麼?)我啟發學生:“在生活中,你們很可能遇到過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你和作者34年前的選擇一樣嗎?”我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說。這樣,將教書與育人,讀書與做人,讀文與明理,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讀進去再走出來,啟迪學生的人生。

在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基礎上出示孟德斯鳩的名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老師和學生一起注視著,默唸著這句話。我相通道德美的豐碑會在孩子們的心中築起。

《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讓我們的學生領略到美的故事,走進文中人物美的人生,感悟道德實踐之美,做一個帶給祖國,帶給他人美的人;

作業佈置:

1. 摘錄文中優美詞句。

2. 將文中某句話改寫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

3. 蒐集有關道德的名人名言。

板書設計:

13.釣魚的啟示

釣魚 啟示

大、美(得意)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

爸爸要我放魚(急切) 與非的問題,實踐

再三肯求(委屈、難受) 起來卻很難。

放魚(依依不捨)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愛心國小的趙秀華,今天由我完成說課任務。

【教材分析】

《梅花魂》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這篇課文生動感人,情真意切。它講了一位旅居國外的老華僑對梅花的喜愛,反映他對祖國的深深眷戀,表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國心。

全文采用回憶的寫法,首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著回憶幾件具體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即:教“我”讀唐詩宋詞;對一幅墨梅圖分外珍惜;因不能回國而難過得哭起來;離別前把最寶貴的墨梅圖送給外孫女;船快開時,又遞給外孫女繡著梅花的手帕。最後又從梅花想到外祖父的愛國心。

【學情分析】

1、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外祖父對家鄉的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

2、通過對比閱讀,使學生領悟到,思鄉的情是一樣的,思鄉的方式、寄託的物件卻是因人而異的,引發鄉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從而體會到作者的感情是通過一些景物或事情表達出來的。

3、通過讀書,引導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五年級學生應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所以識字不應成為教學的重點,在本課教學時,應將重點放在對文章的理解及感悟上,要引導學生充分讀書,用心體會,積累書中美好的語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設計理念】

以教材為依託,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充分開展師生對話,在對話中交流,在對話中成長。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課文的內容,品詞析句,體會“梅花魂”的含義和華僑眷戀祖國的情懷。

3、拓展閱讀思鄉詩,積累語言,積澱情感。

【教學重、難點】

體會“梅花魂”的含義和華僑眷戀祖國的情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流程】

本課時的教學分以下四個環節完成:

第一環節:瞭解內容,初悟情感: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因此,讓學生在學習完第一課時的基礎上,圍繞“想象課文圍繞梅花寫了幾件事?魂在課文裡指什麼?”來認真讀課文,在充分閱讀整體感知。

第二環節:品讀言語,體會情感:

此環節重點抓住課文中圍繞梅花來寫得的三件事,展開學習,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對所提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學生彙報,教師點撥。重點讀13自然段進一步體會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和通過梅花寄託的愛國之情,結合所學,舉例說說中華民族有骨氣的人,讓學生產生讚揚並學習這種品格的動機和願望,也是學生明白外祖父愛梅花即愛祖國的這種感情。從中領會課題“梅花魂”的含義。

第三環節:激情結課,昇華感情:

為了使學生旁徵博引,學以致用,課末以誦讀《我的中國心》來激起情感的高潮,激發學生深刻領會外祖父的愛國情和思鄉心。

第四環節:讀讀寫寫,積澱情感:

通過背誦思鄉詩來再一次加深學生的感受。

【說板書設計】

板書將圍繞梅花回憶的幾件事一一列出,並在其中體現單元的訓練重點,即首尾呼應,同時再現結構,清晰、明確。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最後的常春藤葉》的作者是世界短篇小說巨匠歐·亨利。歐·亨利的小說被稱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百科全書”,作品中以寫人性美的小說最為突出,尤其感人的是落魄的小人物在艱苦的求生環境中,仍能對他人表現出真誠的愛與關懷,作出難能可貴的犧牲。正是在這些小事上,他們達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至高點,《最後的常春藤葉》就是這樣一部彰顯人性美的作品。

二、說學生

生在此之前已經接觸了《荷花澱》《套中人》兩篇小說,對小說已經有一定的分析、鑑賞能力,不過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說的那樣,學生閱讀小說,只注重最粗淺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恐怕對小說不能進行深入的閱讀。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與文字進行深入對話,挖掘更深層的東西,體悟作品所蘊涵的生活和生命的哲理。

三、說教學目標

鑑於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清故事情節,體會小說的精巧構思。

2、能力目標:學習鑑賞小說人物形象。

3、情感目標:挖掘主題,感受人與人之間相濡以沫的真情,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和麵臨逆境勇於自救的精神。

教學重點

1.分析主人公形象

2.感悟小說主題——歌頌的不僅僅是生命的信念,還有人與人之間相濡以沫的真情。

教學難點

體會小說的精巧構思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完成以上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我準備從文字出發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以及啟發誘導、小組合作、探究質疑等方法組織課堂教學。

五、教學設想

這篇小說較長,為了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課前印發導學案,讓學生做好預習工作。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說主題、體會小說的精巧構思上。小說幽默而富有詩意的語言也是一個亮點,由於課堂時間的限制,無法在課內完成,所以設計為課外作業。

六、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逆境,有的人一旦陷入逆境就消極地選擇把一切都交給上天來決定,而有人即便身處逆境,仍然尊重生命,相信愛的力量,甚至還能用自己的愛去感染他人。一片小小的常春藤葉,就連線著這樣兩個人的命運。【設計說明:通過導語,直截了當地告訴學生與課文相關的內容,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在這一部分我設計了兩個問題:問題一:讓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速讀課文,按情節發展四個階段將文章分為四個部分,並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問題二:小說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個情節?說明原因。【設計說明: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完成這兩個問題是很容易的,通過梳理情節,為下一步分析人物形象、探究小說主題做好準備。】

(三)重點探究用人情味,人性相通的溫情來給當時下層人民悲慘的生活添上一點亮色,是歐·亨利小說的一大特色,常春藤的勝利就是生命溫情的勝利。為了分析主人公形象、感悟小說的主題,在這一部分我設計了以下五個問題。問題一:再讀文章,談談在這篇小說中最讓你感動的人物是誰?問題二:小說的主人公到底是誰?問題三:小說以《最後的常春藤葉》為題,這究竟是一片樣的葉子呢?

問題四:最後一片葉子與瓊珊有怎樣的關係?為什麼它能挽救瓊珊的生命?

問題五:為什麼說貝爾曼畫的最後一片常春藤葉是他的傑作?

【前兩個問題是對主人公的把握,對貝爾曼的評價是本課的重點,也將是本課的亮點,讓學生在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加深對人物的認識,感受普通人之間的`無私和情意,以及人物身上閃爍著的人性的光輝。後三個問題主要是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樹立堅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體會貝爾曼老人善良的心靈,挖掘小說主題,學會珍愛生命、關愛他人。】

(四)難點突破

為了讓學生體會歐·亨利小說精巧的構思,在這一部分主要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討論以下

兩個問題:

問題一:貝爾曼畫常青藤本應是小說的重要情節,作者卻沒有實寫,這樣處理有什麼好處?

問題二:在小說結尾瓊珊生命垂危卻脫離了危險,而貝爾曼卻突然病逝,這樣的情節安排合理嗎?有什麼效果?

【設計說明:歐·亨利在短篇小說的藝術處理上的特點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這種意外的情節逆轉,一方面使主人公形象得以昇華,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主題,從而造成獨特的藝術魅力,設計這兩個問題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小說的精巧構思】

(五)課堂小結

一片葉子,一個希望,一次付出,一場人性的禮讚。詩人泰戈爾說過“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可敬的貝爾曼生時不比夏花,死時卻超越秋葉。葉子終會飄零,但愛是不會飄零的,它將永駐我們心間。

【設計說明:課堂小結在課堂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個小結既呼應了導語,同時再次概括了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

(六)作業

1、在文章中任選兩個有代表性的句子加以賞析,體會小說幽默而富有詩意的語言風格。

2、閱讀歐·亨利的其他小說如《警察與讚美詩》、《麥琪的禮物》等。

【設計說明:真正的幽默是為世人所看得見的笑料中飽含著為世人所看不見的眼淚。歐·亨利的語言幽默中包含著悲傷,達到了“含淚的微笑”的藝術效果,作業的設計主要是體會小說幽默的語言風格。】

附板書設計

【設計說明:在板書的設計上,力求直觀新穎地表現出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題。】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同行: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只有一個地球》,具體程式如下:

一、教材和學生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組的一篇科學知識說明文。樸實、流暢的語言,嚴謹的結構,清楚的條理,又飽含著深情,是這篇文章的特點。它通過地球美麗又渺小、資源有限、不能移居這三方面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我們要精心保護這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

鑑於學生初步具備了利用網路獲取知識的能力,課前讓他們通過各種方式瞭解地球,並充分利用網路架起時空橋樑,搭起學生意義建構的支架,從而直觀、形象地獲取知識。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說明

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知識與能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與默讀課文相結合,感知課文內容,瞭解地球的有關知識,理解文章主旨;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生動,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聯絡實際,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重點探究關鍵句,深入感悟文章主旨;個性品讀,交流感悟,培養個性化閱讀的習慣;品味語言,欣賞視訊,直觀感受,聯絡實際,提升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激發學生珍愛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重點是引導學生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意識。難點是通過聯絡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三、教法、學法說明

基於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我採用了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夥伴中的首席。

四、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提出目標,匯入新課自主、合作、探究整理歸類昇華情感拓展遷移的教學模式。

(一)提出目標,匯入新課

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疑則不進。教學開始我給學生制定了一個學習目標,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學生有目的的進行學習,併為學生學會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種學習方法奠定基礎。

(二)自主、合作、探究

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回味自己讀這篇文章的感受,引導他們抓住地球太可愛,又太容易破碎這一切入點,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深入的探究,教師相機引導。

這正體現了新課標指出的: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1、地球的可愛

當學生在選擇這一主題探究學習時,首先讓他們從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們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對文字的獨特體驗,從中受到情感薰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導學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葉扁舟體會作者是採用數字說明和打比方的方法來寫出地球的渺小。

然後,進入相關網頁,地球豐富的資源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深刻地認識到地球的美,不僅在於它的外觀,更在於它對人類的無私奉獻。

2、地球的易碎性

當學生選擇這一主題探究時,引導他們通過自讀,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抓住至少、本來等詞,體會說明文應用詞準確。然後根據自己查詢的資料,看到人類破壞地球的種種行為,看到美麗的家園傷痕累累,此時此刻,孩子們禁不住傷心憤怒,發出和宇航員一樣的感嘆。這時讓學生觀看地球媽媽遭到破壞的影像資料,再讓他們結合生活中的現象來談一談自己的周圍有哪些破壞環境的行為。

網路資訊,將文字形象化,將語文課堂與大千世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正體現了小語文、大社會的教育理念。

(三)、整理歸類

結合板書,教授了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體現了在閱讀中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四)昇華情感

這時,讓孩子們把最想說的話與同學們交流,這樣,情感薰陶與語文實踐活動就完美地結合起來了。這樣的設計,既為學生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又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實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整合。

(五)拓展遷移

觀看視訊,讓孩子們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討論,為了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啟迪,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學完這課,我設計了可由孩子們自主選擇的作業。他們有的製作環保小報,有的發出環保倡議,有的寫一篇200字的讀後感,有的防寫環境演講稿,有的畫一幅環保宣傳畫等,並且通過網路傳送到網上去,在地球村展示臺展示,引起社會的共鳴。

這樣的設計,注重了跨學科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

五、板書設計

我是把板書設計在一個地球的簡筆畫上的,讓學生感受可愛與易破碎的易轉化性,又利於瞭解文章主要內容。

六、教學小結

《只有一個地球》一課的教學設計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根據新課標精神,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網路資源,創設情景;利用文字資訊,感悟質疑;利用協作學習,昇華情感;利用學科整合,拓展遷移。最終達到意義建構,致力於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展。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傻二哥》是以童年往事為話題的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回憶性的散文通過大量的細節描寫,刻畫出一個活生生的善良、聰明、熱情、窮而有志的年輕人的形象。文章從傻二哥吆喝的內容;傻二哥的特點;傻二哥的衣著;傻二哥吆喝前的準備;傻二哥有耐心,不怕麻煩五個方面把這樣一個賣藥糖的勞動者“傻靈傻靈”的特徵刻畫得淋漓盡致。語言生動活潑,細膩傳神。

教學本課我預計兩課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重點學習1-3自然段。第二課時, 走近傻二哥,感受他的傻靈傻靈,學習4-7自然段。

 二、說教學目標

通過對文字的反覆研讀,我確定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一是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是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傻二哥“傻靈傻靈”的性格特點;三是體會文章描寫人物的方法。這三個教學目標的設定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即整體感知——區域性思維——遷移拓展。

三、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並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能夠通過重點語句體會傻二哥的“傻靈傻靈”。教學難點是領悟並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四、說教法設計

教有多法,貴在得法。本課我將主要採用自主探究法、朗讀感悟法、討論法和多媒體輔助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自讀自悟、想象交流,在讀中感悟語言文字和人物形象。

五、說學法設計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課堂上,我會引導學生藉助課外資料,抓重點詞句,採用圖文結合,讀、想、議、說、演結合的方法逐步學習課文,入情入境,自悟自得。

六、說教學過程

在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教學重點是體會“傻”的含義,而課文4至7自然段通過衣著、動作等從“傻樣兒”和“傻事”兩個方面來突出主題,表現人物,所以我預設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首先播放傻二哥賣糖的吆喝聲,創設情境,帶著學生走進舊時天津的小巷,來到傻二哥身邊。

(二)認識“傻樣”,體會“傻靈傻靈”

和孩子們一起回顧:同學們,你們聽,這是誰在吆喝?對,是傻二哥在走街串巷賣藥糖呢!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至3自然段,知道作者新鳳霞和大夥兒說傻二哥——傻靈傻靈。可是我們“只聞其聲,未見其人”,傻二哥到底是什麼樣兒?課文還有哪些地方體現了他的“傻靈傻靈”呢?請學生自讀第四自然段,劃出描寫傻二哥外表和裝束的句子,說說他留給自己的印象。

用文中的一個詞來概括傻二哥外表和裝束上的特點,當學生說到“講究”一詞時,出示句子。瞧,“白布上衣”、“黑色褲子”傻二哥真是個樸實的年輕人;再看四個動詞“穿著”、“挽著”、“留著”、“斜揹著”用詞不重複,都非常準確、形象地描繪出傻二哥的樣子;“偏分頭”、“很講究”說明傻二哥對待自己的工作非常認真,一點也不馬虎。指導學生細細地品讀句子,讀出傻二哥外表和裝束的“講究”。

傻二哥賣藥糖還有一套專門的工作服呢!他在家裡穿得破破爛爛,去賣藥糖時,就把這套乾乾淨淨的衣服換上了。這裝束顯得很正規,很正式,他想吸引人來買藥糖。看來這傻二哥還真靈,聰明著呢!

接著還是抓住“講究”這個詞,讓學生瀏覽課文除了衣著裝束講究還有什麼講究?學生再體會玻璃瓶細節設計上的講究。

衣著講究,髮型講究,連賣藥糖用的玻璃瓶也很講究,傻二哥可真是動了一番腦筋啊!學生一步步地走進文字,從心底裡感受到了傻二哥的“靈”。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所以在這一環節我指導學生自主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味,體會文章人物形象。

(三)、瞭解“傻事”,體會“傻靈傻靈”

第五、六自然段的學習中,我讓學生默讀,找出傻二哥在賣藥糖時吸引人的地方,劃出相關的句子並作上批註。

重點品讀傻二哥吆喝前準備的句子。一開始,我範讀。再讓學生自主研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找出表現動作的詞,體會作者用詞的多樣性及重疊詞的作用。接著讓學生表演讀,誰來試著吆喝一下?他們一邊讀一邊模仿,身臨其境,一起感受這段描寫的栩栩如生。

吆喝就吆喝,幹嘛還這麼賣力地做準備工作呢?原來,他是想吸引大家,就像戲劇開幕時會敲鑼打鼓一番。在多種形式的讀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感悟:傻二哥可真是傻靈傻靈啊!

最後,我再創設情境:請大家看看這幅圖,如果當時你就站在傻二哥身邊,看到這樣認真的一招一勢,這樣專注的一舉一動,你會想些什麼?會說些什麼呢?對待賣藥糖這份不起眼的工作,傻二哥卻用盡了心思,幹得有模有樣,有滋有味,讓學生透過文字和畫面說出自己的感受。

他賣藥糖的時候還有哪些地方吸引了你呢?於是,帶著學生們再去品品他那五顏六色的藥糖。同桌討論,悟出作者從顏色味道來寫出藥糖吸引孩子的原因。

然後再自讀第六自然段,感受因糖的顏色多,換來換去,傻二哥是怎樣不怕麻煩。再一次回扣“傻靈傻靈”。他熱心的傻勁中無處不透著“靈”,傻而聰明不正是“傻靈傻靈”嗎?這時,我和學生一起有感情地配樂朗誦4至6自然段,表達對傻二哥深深的敬意。

(四)、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通過4至6自然段的重點學習,從多個角度使學生理解了這“傻”的真正含義,使傻二哥的形象在學生心中清晰、生動起來,最後進行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知道嗎?他的傻勁還不止課文中說的這些,他的家是怎樣的呢?(看一段補充資料)看完補充資料再次掀起學生情感的高潮。他們會說,傻二哥就是靠賣一塊、兩塊藥糖來養家餬口,多不容易啊!他做事認真不取巧,對人有一股熱心的傻勁兒,真是“窮而有志”!同時也明白:結合課外資料來理解課文也是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好方法。

齊讀第七自然段,學生們知道:傻二哥就是靠著這般傻靈傻靈在母親去世後帶大了三個弟弟,正是靠著這般傻靈傻靈解放後在糖廠工作,還當上了業餘演員。

回看課題,我問:“傻”字帶有貶義,指“頭腦糊塗,不明事理”、“死心眼,不知變通”,這篇課文為什麼要以“傻二哥”為題呢?和學生們一起探討後總結:課題中的“傻”是貶義褒用,傻二哥就是這樣一個“傻”與“靈”合為一體的人物,我們也應該學習傻二哥的熱心和聰明,擁有他這樣的傻勁,做個像他這樣的傻人。

最後,我會指導學生整體回顧文章在寫法上的特點。作者對傻二哥形象的塑造力透紙背,從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準備、吆喝的音調、吆喝的內容到他對顧客的態度都細細寫來,而且善於圍繞中心選取材料,使人物形象完整而豐滿。這樣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七、說作業設計

我佈置的作業一是讓學生學習本課刻畫人物的方法,仿寫一段話,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表情;二是讀讀作家新鳳霞的作品《我的舞臺》。

八、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應該是教材重要內容通過教師有目的地構思巧妙畫出的圖形。這節課,我的板書簡潔明瞭,抓住文章的關鍵詞語,體現文章的主題思想。

14傻二哥

“傻靈傻靈”

熱心 聰明

以上我的教學設計,主要採取讀中感悟的方法,使學生能準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人物的形象。同時根據新課標提出的高段語文教學要初步領悟文章表達方法的要求,我引導學生揣摩文章的表達形式,體會表達效果,掌握寫作方法,讓人文內涵在語言的品味與表達中自然滲透。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金字塔》一文條理清晰,重點突出,語言平實流暢,描寫細緻。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築歷史,寫出了外觀巨集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採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傑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幹。借物寫人,借“金字塔”建築,謳歌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才幹以及勤勞。兩篇課文在結構、內容上都有許多相似之處,許多內容互相印證。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教學目標 :

(1)自主學習文中的“譯、愧”等10個生字,讀準字音,理解字義。

(2)指導學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理清文章脈絡。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體會金字塔的雄偉與神祕,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4)瞭解兩篇課文介紹金字塔的不同方式,發現兩篇課文中相互印證的內容。

(5)蒐集資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金字塔。

3.教學難點:

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體會金字塔的雄偉與神祕,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瞭解兩篇課文介紹金字塔的不同方式,發現兩篇課文相互印證的內容

三、說學情:

國小生對金字塔比較陌生,對金字塔的有關資料瞭解很少,針對這一情況,教學前,引導學生蒐集與金字塔有關的圖文資料,目的是通過閱讀資料和欣賞圖片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

四、說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

(1)質疑激趣法:本節課開始,我引導學生交流了解我國古代的名建築,這樣通過引導學生了解比較熟悉的事物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2)直觀演示法: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突破這一難點,我製作了有效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通過觀察直觀形象地瞭解金字塔,使學生深刻感受到古埃及人民的非凡智慧。

2.說學法:

(1)讀中感悟法。在學生理解金字塔的特點時,我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自主感悟。力求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鼓勵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行為。

(2)合作探究法。在理解不可思議的金字塔這部分時,引導學生結合資料合作探究,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為突破教學難點,理解古代埃及人民的聰明與智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五、說教學流程:

(一)師生談話,匯入課題。

1.引導學生了解四大文明古國及勤勞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國人民創造了令人驚歎的偉大文明,瞭解中國古建築。並自然地把話題轉向埃及。

2.通過問題交流,引導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埃及的圖文資料。

3.通過展示資料匯入課題,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鼓勵學生通過初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詞語,掃除字詞障礙。為進一步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做好了鋪墊。

(三)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1.學習《金字塔夕照》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圈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在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2)小組派代表做彙報發言,教師相機引導。

①引導學生感受文章採用描寫式開頭的寫法,通過把對金字塔壯麗景色的描繪作為文章的開頭,用形象的描繪推出說明物件,給讀者以形象、具體的感受。

②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章對意境的描繪十分出色。文章意境之美,可以說是得益於其對音樂、美術、攝影等的借鑑上。作者十分善於捕捉和表現瞬間性的、區域性性的特色,並且充分運用文字表現色彩、光線及其帶來的感受。

③交流感受作者描寫生的特點,及其作用。瞭解這些文字調動了讀者的視覺和聽覺,通過這些極具色彩的景色描寫,使得文章資訊含量巨大,加上光與影的刻畫更細緻入微,給人呈現一種立體畫面感。高超的表現藝術與表現技巧造就了文章絕美的意境。

④引導學生在閱讀交流中感受作者的感受及人類偉大創造的歌頌。使學生感受到金字塔不愧是熠熠發光的珍寶,人類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它無疑比金子還要貴重。

(3)教師通過小結使學生了解到《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風貌通訊”,又是一篇獨具匠心、極具意境之美的散文。在作者流暢又飽含韻味的文筆下,展現出了一幅幅金字塔在夕陽照耀下的美麗圖景,描述厚重文化遺產,歌頌人類偉大創造。

2.學習《不可思議的金字塔》。

(1)鼓勵學生自由閱讀課文,藉助課文旁邊的批註讀懂課文,也可以在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學會藉助批註理解課文,進一步引導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

(2)通過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並記錄小組同學的發言的形式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3)小組派代表做彙報發言,教師相機引導交流。

①引導學生藉助具體數字從金字塔的重量、體積、底面積瞭解到金字塔的龐大。感受作者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的好處是用具體數字進行說明,準確地說明了金字塔重量大、體積大、底面積大的特點;使人感受到修築工程的浩大、艱鉅,其規模的巨大而令人驚歎。是學生在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的同時學習用列數字的方法進行說明。

②引導學生藉助具體數字瞭解建造金字塔過程中的採石、運輸、施工等工程的浩大,感受金字塔的建設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③閱讀了解“塔身是由一塊一塊的石頭疊加而成的”“中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黏著物”“每塊石頭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從而感受工藝的精湛,讚歎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築技巧。

④引導學生閱讀了解發生在胡夫金字塔上的數字“巧合”,通過這些資料未解之謎感受金字塔這一奇蹟。

⑤瞭解古埃及其他方面的文明成就,如農業、文學、數學、幾何學、地理學、精湛的造船技術、石窟陵墓、神廟等,進一步感受古代埃及人的智慧。

3.引導學生了解兩篇課文中的相互印證的內容。

(1)引導學生對比閱讀,瞭解到在介紹“金字塔的建造位置”中兩篇課文互相印證,使人瞭解到尼羅河造就了古埃及輝煌的古代文明。

(2)引導學生對比閱讀,瞭解到在介紹金字塔“周圍的環境”中兩篇課文互相印證,以“似乎一切金色的來源,都是從它們哪裡放射出來的”“古埃及人很早就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術。這些船能在尼羅河上航行。

在尼羅河上游,考古學家發現了古埃及人的採石場遺蹟。

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還有石窟陵墓、神廟等多種令人驚歎的建築成就。

”告訴人們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發源地。

(3)引導學生對比閱讀,瞭解到在介紹人類“智慧的結晶”中兩篇課文互相印證。激發人們對古代勞動人們勞動和智慧的讚歎。

(4)引導學生對比閱讀,瞭解到在介紹“金字塔的不解之謎”中兩篇課文互相印證,使人感受金字塔的神奇。

(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金字塔。

引導小組同學互相討論:金字塔是怎樣建成的?鼓勵學生藉助課文內容,大膽推測,指導小組長整理並記錄小組同學的意見。鼓勵和引導小組代表做彙報發言。培養了學生大膽想象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識。

六、說作業設計:

試寫調研報告。以課堂學到的知識為主,介紹你的探究成果,可以聯絡你的課外知識,加以介紹。

讓學生撰寫探究報告,既是課內的總結,又是課外的延伸。鼓勵學生通過課外查詢積累資料,把研究引向更大的課堂,引向更深的層次。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簡潔明瞭,既再現課文內容,讓學生直觀而輕鬆地瞭解課文內容,又十分自然地突出了課文的主旨,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

開闊而雄渾的畫卷

金字塔夕照 比金子還貴重

懷古的幽思

金字塔 埃及人的勤勞和智慧

工程的浩大、艱鉅,其規模的巨大

不可思議的金字塔 建造工程未解之謎

資料未解之謎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左公柳》記敘了作者在遊覽參觀玉門關途中聽到導遊所講述的左宗棠的愛國事蹟。全篇按照“總起引入一具體分述一總結抒情”的思路行文,在寫作上有以下幾個明顯特點。

1、題目一語雙關。“左公柳”既指生長在千里戈壁灘上的大柳樹,更指為保衛新疆、建設新疆,作出巨大貢獻的左宗棠。

2、以“柳”貫穿整篇文章各部分,詠柳喻人。

3、課文夾敘夾議,既有對柳樹的細緻描寫,也有對柳樹的讚美;,既有左宗堂誓死抗敵的經過,也有對左宗堂英勇無畏精神的頌揚。

4、記敘有詳有略。課文詳細記敘了左宗棠收復新疆失地的經過,略寫了建設新疆的過程。

基於課文的這些顯著特點,我把本科的教學目標定為:

1、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領悟課文的幾種表達方法,體會左宗棠的愛國之情。教

二、說教法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現代課堂倡導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摸索的主體意識,教師作為主導者,要科學地組織雙邊活動.本課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左中棠這個人物個性鮮明,感情強烈誠摯,根據這篇課文的特色,教學時宜採用讀悟式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讀讀——劃劃,讀讀——悟悟,讀讀——寫寫"的方式,在讀中領會,在讀中質疑,在讀中昇華感情。

三、說學法

現代教育理論強調,教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學的一項根本任務.新課標中還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動,不應以教師的剖析來替代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自動積極的思維和情緒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緒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要珍視學生奇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基於以上兩點,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主要運用以下兩種學習方法:

一是自讀自悟,交換討論,合作學習.

二是抓重點詞句,悟文章寫法,品思想感情。

四、說教學流程:

“疑學導練”四步導學是我校“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也是被實踐證明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模式,在本課教學中,我按照這一模式設計了本課的教學。

第一步:疑:創設情景,質疑激趣。

上課一開始,我以課件輔助介紹左宗棠:他曾豪言: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他是清朝一代名官,為收復新疆、建設新疆發展名族工業等方面立下赫赫功勳的民族英雄,再出示左公柳的圖片:這是一株普通的柳樹,然爾它卻承載著一種精神,承載著一段永恆的歷史,它改變了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沙漠荒涼,他們之間有什麼關聯呢?讓學生對兩個完全沒有關聯的事物進行聯想,並把這個問題帶入到下面的自學中去,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步,學:學法指導,自主感悟。

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教師教出來的,不是教師問出來、講出來的,而是在教師引導下,由學生自己的閱讀實踐中獲得的,在學生求知慾望得到膨脹之時,我及時出示本課的自學提示:①畫出描寫左公柳的句子,想一想它與左宗棠之間有什麼關聯。②畫一畫,讀一讀課文中自己最受感動的句子段落,並做好批註。

此環節,學生帶著自學思考的內容,自主學習,通過自讀自悟、小組合作來與文字對話。

第三步,導:以讀定教,以導促讀。

在學生充分自學之後,我要及時和學生一道歸納出作者對柳樹的描寫、讚美和對左宗棠愛國壯舉的記敘。尤其是引導學生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出三件典型事例:主動請纓、抬棺出征、植樹造林。讓學生交流對劃出的重點詞句的理解,指導學生把小標題和對句子的理解寫在課本,讓學生初步掌握眉批和旁批的方法,最後點撥課文為什麼以左公柳為題?讓學生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知道怎樣通過詠柳來喻“左公”的。真正達到語文教學以讀促寫的工具性目的。

第四步,練:內化能力,練習鞏固。

運用語言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是新課程規定的語文教學的本質。左公柳這篇課文的寫作特色很鮮明,以物喻人、抓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的品質,為此在本篇課文的末尾,我安排了小練筆,寫一個小片斷:寫一個你最熟悉的人,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的特徵。使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訓練真正落實在課堂教學環節之中。

五 、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施教的“藍圖”,是教學思路的體現,是一篇課文的縮影。為此根據學生學習的思路,我設計瞭如下板書。既勾勒出課文的脈絡,突出教學重點,又加深對課堂所講知識的理解。

22、 左公柳

借物 喻人

左宗棠

抓典型事例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美麗的眼睛》這篇課文用優美的語言,動人的情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如童話般美麗的故事。“我”冒險下水,偏遇上了胃痙攣。在這生命危急的時刻,我看到了一雙美麗的眼睛——海豚的眼睛。海豚使勁頂著我,讓我趴在它的背上,把我送回了岸邊。當我平靜下來以後,海豚又和我在海里嬉戲了好一陣兒,才戀戀不捨地離去。全篇以那雙“美麗的眼睛”為主線,帶領我們走進海豚那美麗純潔的心靈,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關愛。相信每位讀者在掩卷沉思之際,在記憶深處都會永遠記住這雙美麗的眼睛,在心靈深處呼喚這雙美麗的眼睛和那一份人與自然的和諧美好。

二、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並積累新詞。

2、過程與方法

會用讀、思、批、誦的學習方法正確理解課文內容,並養成自主積累的好習慣。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品讀詞句,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關愛,感悟人與自然的和諧美好,從小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思想。

學習課文,展開豐富大膽的想象,激發聯想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難點

《課標》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因此,我把這堂課的重難點定位為:運用讀、思、批、誦的學習方法品讀課文,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關愛,感悟人與自然的和諧美好,從小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思想。

四、說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收集有關海豚的資料

五、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讓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海豚的資料。【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習的興趣。】

老師播放海豚的圖片,激情匯入。(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

課件出示生字,檢查學生對生字新詞的學習情況。

抽生接力朗讀課文。【紮紮實實學語文,落實語文的工具性。】

2、自由朗讀課文,用簡練的語句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三、細讀感悟,體會“美麗”。

四、總結,拓展。

出示20xx年悉尼地震引發海嘯圖片。匯入動物救人的動人故事。

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美麗的眼睛

美麗的心靈

美麗的家園

說反思:

1、課堂氛圍不濃。前半節課學生興趣較濃,後半節課課堂越來越冷。

2、語文的工具性落實較好,但人文性還不夠。

3、學生在展開想象還不夠大膽,思維不夠開闊,聯想不夠豐富。

4、學生讀的形式比較少,學生朗讀較少。

5、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時間。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9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五月端陽》這篇主要對端午節的習俗進行了介紹,分姑娘們做香袋,小夥子們賽龍舟,婦女們包粽子,老人們講屈原的故事幾塊內容,反映了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課文可以說是結構簡單、脈絡清晰,語言通俗。課文可分三段。第一段是寫哪一天是端午節和家家門上掛菖蒲、艾草的節日氣氛。第二段是寫姑娘們、婦女們、小夥子們過端午節的情景。第三段是寫端午節包粽子、划龍舟的來歷。課文總共安排了兩課時完成教學。

我今天上的是第一課時。內容是初讀課文,重點學習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根據對教材的理解,我從三個維度預設了教學目標:認知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菖蒲、艾草、流蘇、衣襟、削職流放”等詞語的意思,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操作目標:通過朗讀課文詞句,感受端陽濃濃的節日氣氛,體會屈原的愛國熱情。情感目標: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感受屈原那火熱的愛國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重視課堂的生成性,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學生學習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應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從而使課堂呈現出豐富性、多變性和複雜性。這樣的課堂,是一個不斷調整、不斷建構的過程,也是根據學生需要、不斷調整、動態發展的過程。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是這樣落實以上教學理念的:

一、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初學課文,讀通、讀順、讀對是關鍵。試想,字、詞都讀不正確,句子也讀不通順,何來理解和體會,更談不上正確運用。所以在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朗讀。在檢查朗讀時,逐個糾正字音。這一個個教學環節無不體現語文工具性的一面。語文是一個大整體,一篇課文更是一個緊湊的小整體。整體把握是培養語感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正確理解課文的一個必要條件,更是培養語文美感不可缺少的條件。在初讀課文後,隨即以一句話談談你對端午節的感受。既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觸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聯絡實際,加深體驗。

葉聖陶說過:“生活處處皆語文。”“生活即教育”。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再現生活,享受生活。比如學生對文中的菖蒲、艾草不熟悉、不瞭解,就用圖片使學生對之有了直觀的感受。學生對他們產生了興趣,就會在課後主動去找尋、通過課外讀物去了解它。

三、認識屈原,豐富情感

《五月端陽》屬於說明文。說明文區別於其他文體較顯著的特點是簡單、明瞭,沒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在處理文字時我採用了新的手法,賦予《五月端陽》感情的外衣——屈原的愛國情、後人對屈原的悼念情。也正是這樣的處理,學生才能更珍惜五月端陽,從而更珍惜現在的幸福時光。

四、拓展文字,加深理解

教材要為我所用,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要把課文作為傳授知識、發展能力的基本依據;但又不能作為唯一的依據,不能拘泥於教材。本課中介紹屈原的知識比較侷限,從而使學生的認知範圍比較狹窄,學生也很難體會屈原當時那種痛苦無奈的心情。這就需要語文老師充分利用語文這個知識的大缸,拓寬文字。因此,在課前,我也作了充分的準備,大量查閱了有關端午節與屈原的傳統文化,為課文的教學作知識上的鋪墊。

課雖然已經結束了,但對這堂課以及課文的思考遠遠沒有結束。從今天課堂上學生的表現來看,他們對課文的學習是非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的,在課堂上提出了許多我意想不到的問題,我也佩服學生的知識儲備,課堂上我們是相互學習,一起探究的過程。自己感到不足的地方仍是挺多的,對教材的理解或說是鑽研吧,要透徹,這樣才能有更充分的預設。當學生提出句子“香袋的式樣很多,有雞心型的,虎頭型的,菱角型的,辣椒型的,下面垂著五顏六色的流蘇。”為什麼這裡不用省略號時,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我稍有慌張,隨即以“如果此處用的是逗號的話,後面句子就不完整了”來應付。課後我想,其實此時我完全可以把問題拋給學生,如果學生都不能確定,那就應該在我做出解釋後跟學生講明,課後我們一起去找答案,而不是這樣不管對錯搪塞過去。課堂中還有幾處學生的質疑我都沒有妥善地處理好。就比如當學生指出“屈原這樣的死是不值得的,他應該好好地活下去,這樣才有救國的希望……”,雖然在課前我也預設到這樣的問題,但學生始終沒有講到“點子”上去,我也沒有引導好,直接自己生硬地套上幾句話,感覺不妥。還有許多考慮欠周的地方,有待於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