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1.94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說課稿

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的說課內容是《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過程進行說課。

一、教材

教材地位

本節課是廣教版資訊科技基礎第三章第2節內容。本節課在Excel軟體環境下進行教學。本節課是在國中階段Excel基本操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提煉與深化,目的在於引導如何確定任務需求、建立資料表、分析資料、形成報告,即是要使學生學會從需要中尋找技術解決的辦法和策略,從而實現利用恰當的技術表現形式呈現科學準確的分析報告,並針對分析報告做出有效的判斷和決策。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使學生掌握使用Excel軟體處理表格資料的常用操作手段。

使學生掌握常用圖表(柱形圖、餅形圖和折線圖等)的用途及特點。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資料表,並能對資料進行合理分析,最後形成分析報告。

培養學生協作精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能在學習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高一年級建立文明班集體”表格的建立和分析的教學例項,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教學目標的確定是由課標的規定、本節課的任務共同決定的,目標的確定切實可行,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符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

重難點

1.使學生掌握利用Excel處理表格資訊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2.根據任務需求,利用圖表呈現表格資料的分析結果、表達意圖。

教學重點的確定是因為表格資訊的處理過程的四個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是內在聯絡不可分割的。

難點的確定是因為學生在利用圖表呈現資料、分析結果時,對圖表的合理選取取決於學生的知識層次,認知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具有抽象性。

二、說學情

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們已學會了資料表格的建立。由於環境的限制,學生很少有機會將資訊科技課所學的技能應用到日常學習生活中,很難感受到課堂上學的知識,對生活和學習的幫助,所以對於根據任務需求解決實際問題,他們大多缺乏問題分析整體規劃和設計製作的能力。

三、教法

基於以上這些問題,我採用了例項分析、任務驅動、演示等多種教學方法,通過對高一年級文明班集體的評比活動,培養學生學會分析表格資料,最終形成報告的能力。對個別問題進行單獨輔導,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對過程及結果展開自我評價和集體評價。

四、教學過程

例項引入

通過例項“某校高一年級進行文明班級評比”活動,從紀律、衛生和禮儀三個方面進行評分。對於收集到的資料,我們如何進行統計和分析,形成準確的分析報告,以便我們能快速地作出有效的判斷和決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進入新課

首先開門見山的指出表格資訊的加工和表達的一般過程:

明確任務、建立表格、分析資料、形成報告。

這四個階段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新課的講授過程按照這四個步驟進行,符合學生的實際,過程銜接自然,教學環節自然,學生的參與性強,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實際操作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得。

課堂小結

明確目的:建立表格資訊目的是什麼?

建立表格:在建立表格中我們簡單的學習了對錶格資料進行處理的方法(求和,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計數)

分析資料:在對形成的資料,我們又學習了利用Excel形成圖形,去對比資料方面的差異。

形成報告:通過對錶格資訊的加工,最終得出結論。

在我們整個操作過程中,也就是我們對Excel的一些功能的學習的過程,從學習中,我們也體會到了有些問題利用Excel來處理的很多優點。

拓展練習

建立高一年級一、二、三班連續三次考試成績的資料表:

求出各班的總分和平均分。

根據這三張表建立一張總分彙總表,並在彙總表的基礎上做折線圖,看看會有什麼結果,同學們踴躍發言探討,最後形成報告。

一個小節給同學們明確了表格資訊處理的基本過程,並鼓勵學生利用資訊科技為生活和學習服務利用學習互動論壇尋求幫助。在整堂課中教學設計結合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圍繞主題任務學習促進了學生的協作與交流,關注學生基礎水平和認知是的差異,充分發揮學生互助精神溫故知新,又是導學探究實踐評價拓展的教學策略很好地培養了學生認識分析事物的能力。

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說課稿2

各位領導同仁:

下午好!

今天我將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主要分為四個方面來說課,分別是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程式。

一、說教材

《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是高中資訊科技教材“第三章資訊的加工與表達”中的第二節內容。它與前面一節《文字資訊的加工與表達》相互輝映,並貫穿了EXCEL以後整個的教學,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操作EXCEL的基礎,也是形成學生合理知識鏈的一個必要環節。(這一節教學安排兩課時,針對我校的實際情況,第一個課時要求學生初步瞭解工作表的編輯方法,掌握一種編輯方法,教學地點在放在機房;第二個課時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深入掌握工作表圖表的編輯方法,教學地點放在機房。)今天圍繞第一課時進行說課。根據這樣的教學安排,我確定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要求學生初步瞭解EXCEL工作表的六類基本編輯方法,熟練掌握每類工作表編輯的一種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能在學習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情感目標:通過高一年級建立文明班集體評比變遷發展,激發學生的集體容譽感。

教學重點:複製和移動、單元格內容的修改;

教學難點:區分複製和移動、清除和刪除單元格的操作差別,常用函式Average等應用。

二、說教法

設定一個總任務---讓學生掌握利用圖表加工軟體加工表格資訊的過程和方法,然後把它分解成一個個子任務,每個子任務與工作表編輯的各種操作有機結合(任務驅動法),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

三、說學法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著一個個子任務通過課堂討論、分層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子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四、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巧妙匯入:見P49,

大家來看一下下面的這個表格(顯示),想一下,我們用什麼工具可以把這個表格製作出來呢?

2、建立表格

任務1:建立各班三週以來“評優活動”得分統計表,如下圖1所示。

圖1圖2

注意點:

1、標題如何跨列居中對齊(選中→格式選單→對齊選項卡→合併單元格)

2、表格邊框如何新增,分為內外一致、內外不一致、式樣、色彩等(選中→格式選單→邊框選項卡)

3、有規律性資料的輸入

4、填充柄的使用技巧

5、資料在單元格中的對齊、小數點的保留位數等等

任務2:

利用工具欄中的“和按鈕”完成總分統計。

利用函式“Average”完成“紀律”平均分的統計。

利用滑鼠拖動填充控制代碼方式完成“衛生”“禮儀”兩個專案的平均分統計。

計算結果如下圖2所示:

任務3:拓展練習:完成書本P52圖3-15“評優活動各周總成績”表的建立及資料分析。

在講解的過程中應詳略得當,突出重點,巧妙分散難點。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適時穿插課堂討論、學生上臺操作等互動活動。

3.總結鞏固

整合各個子任務,提出共性的地方,比較個別差異。留5分鐘時間指定某一種方法讓學生完成剛才各個任務的操作,從而串聯整個教學內容為一個整體。

4.佈置作業。

學習評價:

1.瞭解表格資訊加工與表達的基本過程

2.掌握根據實際任務進行需求分析並建立表格的技能

3.熟悉求和和求平均函式的應用

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說課稿3

一、說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創設自主學習的情景、任務、協作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開展協作學習,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

高中《技術課程標準》中資訊科技部分的基本理念第四條“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倡導運用資訊科技進行創新實踐”和第五條“注重交流與合作,共同建構健康的資訊文化”。

二、說教材

教學內容

本課是針對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資訊科技基礎》(必修)本,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進行教學的案例。需要說明的是這節課是一節彙報和展示課。

教材的本節內容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上所進行的提煉和提高,對軟體的功能使用及其基本操作不再詳細介紹,而側重於引導學生從如何分析問題或任務需求著手,學會從各種需求中尋找技術解決的辦法或策略,從而實現利用恰當的技術表現形式呈現主題,表達意圖。

本部分內容共用4課時來完成的,第一課時主要是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應該掌握的技術內容進行復習與梳理,同時佈置課外任務讓學生分小組並從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選擇合適的課題,設計調查問卷,調查資料以備下節課使用。第二三課時主要各組將調查的資料用表格處理軟體Excel進行處理,主要是資料的錄入和修飾、資料的處理(根據需求利用公式或函式等)、圖表的生成和修飾以及調查報告的得出。

本課時主要是各組對前面所作的工作進行彙報和答辯,展示和交流各組的作品。

教學目標:

1、通過作品的展示與交流複習與鞏固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的過程,複習Excel軟體的技術內容,體會Excel軟體的功能。

2、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彙報能力和答辯能力。

3、鼓勵和發展學生的協調能力,會發掘別人作品的.優點,客觀的評價問題的能力等。

4、學會與人平等交流的技巧。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增強集體觀念,感悟資訊科技蘊含的文化內涵。

教學重點: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學到別人作品的優點並指出不足。

教學難點:評價的客觀與公正。

三、說學生

教學物件為高一學生,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自主獨立完成較高要求的學習任務,喜歡具有挑戰的任務。通過前階段的學習,學生具備了基本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並且,剛剛學習過“文字資訊的加工與表達”,會使用工具軟體Word加工處理文字資訊等,這也為本節課的教學奠定了基礎。由於在“文字資訊的加工與表達”那部分的教學中也是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的學習,所以在“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這部分的小組合作同學們已經比較習慣了。

學生在國中都學過Excel軟體,但較之Word和Excel軟體來說是最不熟練的,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學生學完後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用得很少,甚至不用,所以,在這部分內容中,我先用了一節課的時間複習技術內容,然後引導學生分組從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選擇例項進行處理,既熟悉了表格資訊處理與加工的流程也對錶格處理軟體的技術應用更加熟練,能真正學以致用。

四、說方法

教學方式:本節課是“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的最後一節課,主要以彙報和答辯的方式進行的,以小組為單位對前幾節課所做的工作做一個總結,與教師和其他小組同學一起分享,在彙報和答辯時制定了詳細的規則,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彙報和答辯。從聽課的教師和學生的反饋來看,這種教學方式比較新穎,容易被學生接受,學生真正體會到了自己是課堂的主人。這也體現了此教學設計的宗旨,本次教學活動堅持“以學生為本”,認真組織課堂教學全過程,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生動、活潑、健康的發展。

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類類似於研究性學習,主要是從研究問題入手,以研究者的身份進行研究,突出的特點就是技術為內容服務,在各組的研究結論的形式上就可以看出,有的組是用Word做的,而有的組直接放在了彙報的PPT中,還有的組把整個工作,包括表格資訊處理的結果和最後的結論都放在了最後彙報的PPT中。

五、說教學程式

環節一:創設情景匯入

教師:宣讀答辯規則,宣佈答辯開始

學生:聽取答辯規則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入課堂狀態,認真聽取答辯規則

環節二:各小組彙報並答辯

學生:彙報組的彙報人對本組的調查課題進行彙報,主要是課題進行的過程。彙報完畢後,彙報人之外的小組成員對教師以及其他小組提出的問題進行答辯。

非彙報的小組,對彙報的組的作品進行評價,主要是寫出優點和不足(見答辯規則中設計的幾個方面:課題的選擇、資料的採集、資料的錄入和修飾、資料的處理、圖表的生成和修飾、結論的客觀性、彙報的清晰性和回答提問者問題的情況),在彙報的組彙報完後以小組為單位提問。

教師:在學生彙報結束後可以進行提問,還可以進行適當的點評。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去思考、去評價,使其自覺進入課堂情景。每位同學都是評委,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可以與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平等的交流。

環節三:點評與小結

教師:點評學生的作品;

總結整個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部分的學習情況。

學生:交評價表

設計意圖:肯定與鼓勵學生成績,提出希望。

環節四:拓展提高

根據同學以及教師的評價意見適當修改自己組的作品。

設計意圖:肯定與鼓勵學生成績,提出希望。

六、說評價方式:

評價方式:小組自我評價、組間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

評價量規:見附表

七、說教學反思

關於教學方式:

本節課是“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的最後一節課,主要以彙報和答辯的方式進行的,以小組為單位對前幾節課所做的工作做一個總結,與教師和其他小組同學一起分享,在彙報和答辯時制定了詳細的規則,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彙報和答辯。從聽課的教師和學生的反饋來看,這種教師方式比較新穎,容易被學生接受,學生真正體會到了自己是課堂的主人。這也體現了此教學設計的宗旨,本次教學活動堅持“以學生為本”,認真組織課堂教學全過程,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生動、活潑、健康的發展。

關於評價方式:

在評價上,教師雖然制定了評價量規,但沒有在當時就下發,因為要一項一項的進行打分時間比較緊,只是讓學生從評價量規的幾個方面(課題的選擇、資料的採集、資料的錄入和修飾、資料的處理、圖表的生成和修飾、結論的客觀性、彙報的清晰和回答提問者問題的情況)寫出優缺點,因為每位學生都是評委,他們在別的組彙報完畢後要進行提問的,所以學生只要想好要問的問題就可以,可以把問題寫下來也可以直接提問,所以在評價量規的使用上還值得探討,到底是用很量化的量規進行打分還是直接讓學生定性的分析?不過即使讓學生定性的分析也要明確給出應該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關於學生的參與的深度和廣度:

在本節課上,每位同學都是評委,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可以與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平等的交流,所以他們的參與熱情非常高,沒有遊離於課堂之外的學生,同時教師在制定評價規則的時候也充分考慮到了學生參與課堂的深度和廣度。比如在彙報的組,我們要求有一名彙報人進行彙報,其他同學都要負責答辯,這就要求小組所有成員都要非常熟悉自己小組的所有內容,這樣的規則不僅增加了學生參與的廣度還檢驗了各小組合作的程度。另外在提問的時候以組為單位進行,有學生負責記錄,以提問次數多少進行加分,這樣的規則也鼓勵各組成員勇於提問。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提問之前沒有留給各小組充分討論的時間,另外,由於時間的關係,還有很多同學想提問而沒有被問到,我們應該讓這些同學把問題記下來,課下再反饋給彙報的小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