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動的紙造型說課稿範文

來源:才華庫 1.05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動的紙造型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生動的紙造型說課稿範文

一、進入本課的內容

1、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12冊的第3課,是“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教學。紙柱造型是一次立體造型的練習,比較抽象,需要在六年級的學生,在已掌握的操作技能上進行進一步的空間想象,因此本課可以通過讓學生對佳作的欣賞,形成對“立柱”正確的空間理解,並初步感知紙柱造型的藝術形式及特點。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選擇一個基本柱形,再選擇自己喜歡的製作方法(如剪、卷、翻、刻、折等),主動地探求紙柱造型的表現方式,讓學生更具有創新意識。另外,這一課可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如建築物、生活用品等,學以致用,引起學生的共鳴,讓美術和生活聯絡的更緊密。

(1)教學目標

①認知領域:讓學生掌握裁切、卷壓、摺疊、貼上等方法,並靈活運用這些基本方法設計製作紙的立柱造型。

②操作領域: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啟發學生的聯想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

③情感領域: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培養審美意識和審美創造能力

(2)學習內容

①教學重點:掌握裁切、卷壓、摺疊、貼上等基本製作方法。

②教學難點:能更巧妙、有創意地製作出精緻美觀,有新意的作品。

(3)建議課時:1課時

2、教學過程設計

(1)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紙製建築模型,範作及演示所需的半成品,雙面膠,剪刀,直尺。

學生準備:美工紙,剪刀,直尺,鉛筆,雙面膠。

●教學思路:

A、遊戲激趣

1、搶答:教師讓學生搶答,我國的四大發明是哪些。讓學生用手摸一摸,折一折,揉一揉紙,感受紙性。

2、讓“紙”起立:教師讓學生上臺嘗試紙的.可塑性:誰能讓紙站立起來?

B、欣賞匯入

1.教師簡單介紹紙雕藝術。

紙雕是一種運用捲曲,立面,立摺,立柱,立體等方式,將平面紙張立體化的技法。

紙雕的起源應追溯中國漢朝紙的發明及16世紀德國對紙的改良成果。十八世紀中葉,歐洲一群喜愛創作的藝術家開啟了紙雕藝術的大門,他們利用簡單的工具及不同的紙張,創作出許多主題式的紙雕作品。

2、展示紙製建築模型,初步感受紙的立體形態。

3、通過大量的佳作欣賞,讓學生感受紙柱造型的藝術表現形式及特點。匯入課題。

C、探究學習

1、探究立柱的樣式,與造型方法

①讓學生自主探究,激發學習的興趣。

思考:你能想到那些柱子的樣式?

你用什麼方法,做出了紙柱?

②講授,並通過演示讓學生直觀感受從平面到立體的過程。

a)概括立柱的兩大形式:圓柱和稜柱。讓學生欣賞兩種柱式的造型。

b)演示“卷、折”兩大基本方法。

演示一張平面的紙通過卷壓、貼上變成圓柱體。

演示將圓柱體摺疊兩次變成四方柱體。

2、探究用怎樣的紙雕方法美化紙柱造型。

a)讓學生探究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使紙柱的表面更具有“凸凹”的美感。

b)講授、演示“裁、切、折”方法

演示裁切的方法:將一個製作好的紙柱造型,採用裁、切、折方法使外形產生新的變化。裁切的步驟:①把紙柱壓平;②按設計的位置、長度和角度剪開;③正反折;④整理成形。

c)將準備好的另外—個半成品,讓學生上臺嘗試用“裁切折”的方法將其外形產生變化。

d)啟發創造思維。

再次欣賞圖片,讓學生分析它們採用的方法。

欣賞教材中的學生作品。

向學生提出製作要求。運用裁切、卷壓、摺疊、貼上等方法,使一張紙由平面變成紙柱造型、設計製作1~2件精緻、美觀的成品。

D、激勵評價

(1)學生展示各自的作品,說一說自己覺得有新意的紙柱造型。

(2)學生可依據自己表現的內容自由聯想,與生活中的用品、建築等聯絡,說一說自己的作品的製作意圖。

D、課後延伸

讓學生知道在生活中有很多建築和用品都用到了立柱造型的藝術元素,比如:

建築中的古羅馬競技場、帕特農神廟的立柱、鐘樓、現代的大廈等

生活用品中的筆筒、檯燈的燈架等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用到立柱造型的物品,並嘗試自己做一做模型。

(2)解決重點與難點的要點

●把握好教學的深度,利用探究這一學習形式,不斷激勵學生,自主嘗試運用最簡單的紙雕方法,有規律地進行組合加工完成作品創作,體驗成功喜悅。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紙雕的剪、刻、折方法進行細緻的輔導,製作的步驟進行適當的演示。造型時要從整體出發,強調紙柱表面“凸凹感”變化,學生可根據自己設計意圖對紙柱的各部位作有規律或無規律的剪、折,使之表面具有豐富多變的浮雕效果。

●欣賞藝術大師和學生自己創作的紙柱造型作品,開拓學生的眼界,從中尋找藝術創作的靈感。

(3)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

學生嘗試用紙雕的方法表現紙柱造型時,由於需要運用空間思維,兼顧製作結束後的立體效果,所以在製作時往往不敢嘗試,不知從何下手。為此,可讓學生通過欣賞圖片,從模仿到加以簡單變化,再從簡單變化到隨意創作,由開始的探索“塗鴉”,到後來的有意創作,慢慢消除學生的膽怯,使紙柱造型形象更加放鬆,更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所賦予的變化。

3、學習評價及建議

(1)學生的評價

●喜歡哪些紙柱造型的作品?為什麼?

●紙柱造型做到了與眾不同嗎

(2)大家的評價

●紙柱造型的製作方法你學會了嗎?

●這種教學活動你感興趣嗎?

(3)評價的方式

學生自評與師生互評相結合。

二、典型案例參考

●遊戲與體驗

1、搶答:教師讓學生搶答,我國的四大發明是哪些。讓學生用手摸一摸,折一折,揉一揉紙,感受紙性。

2、讓“紙”起立:教師讓學生上臺嘗試紙的可塑性:誰能讓紙站立起來?

●欣賞與感受

1.教師簡單介紹紙雕藝術。

2.教師出示紙柱造型圖片,請學生欣賞並談感受。匯入課題

●啟發與嘗試

1.請學生嘗試:把平面的紙張製作出立體效果。

2.討論、交流不同的製作方法。

3.小結:折是最基本的製作方法,還可以進行刻、剪、卷等,都可以讓平面的紙張呈現出立體效果。概括立柱的兩大形式:圓柱和稜柱。讓學生欣賞兩種柱式的造型。

4.講授、演示“裁、切、折”方法,

5.小結:設計的時候、線條不宜複雜,要注意線條的疏密、曲直組合和變化。

6、在嘗試作業的時候,有沒有具體的困難?

●美化與實踐

1.討論:讓學生探究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使紙柱的表面更具有“凸凹”的美感。

2.講授、演示“裁、切、折”方法。提示學生先用鉛筆在紙面要剪折的地方輕輕畫上線,然後再剪、折。

3.再次欣賞圖片,讓學生感受紙柱造型的藝術形式,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

4.學生練習。

●展示與評論

1、展示作品。

自評:介紹自己所用的方法。

互評:①線條組合如何,是否簡潔又有變化?

②運用了哪些技法,是否有創新?

③立體感是否強?

2、教師點評小結

3、課後拓展:紙柱造型還可以運用在哪些地方?

三、教師教學隨筆

總的來說,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抱有極大的興趣和熱情,教學模式中融入了學生探究式地學習方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受了中國古人的偉大發明——紙,可以通過藝術的再加工,可以變成更為現代、更為美觀的藝術造型,體驗了紙特性,學會對原本平面的紙,進行折、剪等方法的加工,使之成為具有現代感的、造型美觀新穎的立體紙柱。同時通過對紙柱造型的設計,還讓學生理解了和掌握了立體構成的簡單知識及紙雕的簡單方法。並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立柱造型,又讓學生覺得藝術就在身邊,感到自己也能成為一名設計者,所以這樣更容易地引發了學生的共鳴,激發了學生的創造靈感,增強敢於創造的信心,體會創造的樂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