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年級數學說課稿三篇

來源:才華庫 8.81K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數學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二年級數學說課稿三篇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學生已經學會直接比較長短與高矮,對線段有了初步的認識,生活中,學生也積累了用(文具盒、鉛筆等)非標準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經驗。而數學中的標準長度單位,是學生最早接觸的計量單位,也是最基本的,因此,本課作為計量單位的起始課,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發現學生在尺子上或測量物體時,都有接觸過釐米這個長度單位,也知道用尺可以測量物體,但對其意義的理解並不清晰。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有長度單位,不知道怎麼用長度單位,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用尺來測量……那麼本課怎樣讓學生對以上這些理解清晰,體現其“起始課”的特質呢?我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思考:一方面,我們該如何讓學生體會“釐米”這個單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怎樣認識釐米,又怎樣將其過程與方法遷移、滲透到(米、分米、毫米、千米等)其他長度單位的學習中去。

說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根據對以上的理解與思考,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觀察、測量活動,使學生明白建立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建立“1釐米”的長度表象。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釐米”的重要性,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學會用刻度尺對物體進行測量,會畫規定長度的線段,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其進一步感受生活裡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掌握1釐米的實際長度,學會用尺測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建立1釐米的長度表象。

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落實課程標準:1.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3.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從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出發,採取瞭如下教法與學法:

教法:直觀演示、設疑誘導、活動探究

學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說教學流程

為了更好的發揮本節起始課的作用,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第一環節:課前敏悟,引入新知。第二環節:課中敏學,掌握新知。第三環節:課後應用,鞏固新知。第四環節:總結課堂,評價學生。

第一環節:課前敏悟,引入新知(敏悟單見附件2)

比較一:

小紅

小麗 小紅比小麗多2個

引出“單位”,

小強 體會單位的重

小明 小強比小明少3顆要性。

比較二:

小朋友的身高差,該用什麼單位表示?引出長度單位“釐米”,並揭示課題。

第二環節:課中敏學,掌握新知

這個環節我分四個層次進行展開。

1.認識尺子

尺子是用釐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重要工具。首先我出示一把特殊的尺子(尺子上什麼都沒有),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尺子,看老師出示的尺子缺了什麼,通過復原尺子,使學生更好的找出尺子的組成部分:刻度線,數和單位釐米(cm),使學生對尺的認識更深刻。

2.認識1釐米

認識1釐米是本節課最為核心的內容,教學時首先明確告訴學生,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釐米做單位,從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這一大格的長度就是1釐米,那你還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釐米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現每相鄰兩個數(長刻度線)之間的距離都是長1釐米,這樣學生對1釐米的長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

然後通過①讓學生用拇指和食指在刻度尺上(直尺、三角尺等)比劃1釐米,有一個形象的直觀感受,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②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稜長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再慢慢抽出;③直接比劃1釐米的長;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長約1釐米的物體。四個環節的操作,讓學生的體驗活動走向深刻,積累1釐米長度的量感經驗,對1釐米的實際長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學到這兒,我讓學生回顧認識1釐米的過程與方法,並嘗試小結。這個環節層層遞進,既突出了重點,又逐步分散了難點,為其過程與方法遷移、滲透到後續學習中做好鋪墊。

3.認識幾釐米

通過剛才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1釐米。那麼刻度0~刻度2是幾釐米呢?引導學生認識到2個“1釐米”就是2釐米。你能在尺子上找出其他的2釐米嗎?再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找一找4釐米、5釐米。並反問刻度6到刻度10是幾釐米?為什麼?在層層追問中明白“幾個1釐米就是幾釐米”,同時實現了知識的變遷,滲透了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4.測量實物

(1)量一量

首先學生自主觀察書本小刀圖,判斷其長度,並在小組內交流,由組長組織,歸納總結出測量物體的基本方法,即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或線段的左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對著幾,就是幾釐米。這樣的設計給學生充分的探究空間,主要是想抓住課堂的生成,及時發現一些錯誤的量法,讓學生在矛盾衝突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比老師的直接講授要更有價值。

接著,讓學生應用探索出的測量方法,獨立測量書本中出示的線段,和身邊的任一物體,進一步加深正確測量方法的印象。

(2)畫一畫

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自主閱讀書本第51頁畫一畫內容,明確畫特定長度的線段的方法,即一般從0畫起,畫到幾就是幾釐米(和剛才測量的方法基本一致)。並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進行鞏固。教師要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充分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

第三環節:課後應用,鞏固新知

為了使學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第一層次:基礎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2、3兩題。

通過量、看、填寫的練習,檢查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並初步滲透估測意識。

第二層次:提高練習。

1.估測:

(1)開展“火眼金睛”活動,學生先估計再測量自己手掌的寬度,食指的長度,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並瞭解自己身上的尺子。

(2)利用身上的尺先估計自己中指的長、數學書封面短邊的長,文具盒的長,再用尺子量一量,進一步鞏固驗證估測的能力。

這個環節,學生在反覆的估測、實測中,逐步修正他們的估測策略,進一步豐富學生的長度觀念。

2. 回顧學生比高矮的情形,用釐米表示他們相差的高度。前後呼應,體現了 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的理念。

3.斷尺量小刀

結合書本內容,我設計了一道思考題:像這樣一把斷尺能測量小刀的長度嗎?引導學生思考,這其實是測量方法的一個昇華,雖然沒有了0刻度,但我們通過“認幾釐米的方法”也可以判斷出小刀的長度。設計本題旨在在開發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夠靈活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第三層次:拓展練習。

釐米可以測量較短的物體或線段長度,如果測量學校操場的長,你覺得用釐米做單位合適嗎?為後面的學習埋下伏筆。

課堂教學的結束,並不意味著學習的終結,讓學生帶著問題出課堂。

第四環節:總結課堂,評價學生

在這節課結束之前,我讓學生回顧釐米的認識過程,並告訴學生,以後我們可以用類似的方法,來繼續認識其他的長度單位。這樣就凸顯了起始課的內在意義。

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板書簡單明瞭,重點突出,便於學生及時回憶、總結本課知識,並進行自我評價。

認識釐米

單位

長度單位 1釐米

整節課我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加強直觀操作,以生為本,以學定教,讓學生在量一量、比一比、猜一猜等活動中充分發揮主動性,讓認識釐米的過程與方法在後續學習中得到遷移生長,使數學學習變得更簡約有效,讓學生學得輕鬆,學的快樂。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學第三冊第16頁《需要幾個輪子》。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5和2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3的乘法口訣的學習的。教學時,可組織學生藉助擺三角形的活動編出3的乘法口訣。學生已經學了5和2的乘法口訣,已經掌握了一些編口訣的訣竅,所以3的口訣可以由學生自己整理。較多的時間應用在熟練口訣和算式上。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需要幾個輪子”的具體情境,經歷3的乘法口決的編制過程,會用三的乘法口決進行表內乘法的口算,能夠發現乘法口決的`排列規律。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歸納總結和知識遷移的能力,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教學重點:

編制和掌握3的乘法口訣,記憶3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理解3的乘法口訣的意義並熟練運用。

教具準備:

小棒、實物展臺、多媒體課件、乘法轉盤。

學具準備:

小棒,乘法轉盤。

教法學法:

教法:本節是3的乘法口訣的編制,學生通過實際的擺一擺、數一數,自己歸納編寫乘法口訣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將採用啟發式教學,直觀性教學的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採取半扶半放--放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活動體系。

學情:我班的學生大多來自於農村,很多孩子都沒有乘法的基礎。因此在教學時,對於這一特點,要多組織學生理解、記憶和運用。

學法:在本課的學習中,通過讓學生動手擺小棒,動筆完成表格,動腦編制並且記憶3的乘法口訣的過程,充分的發揮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通過同桌練習乘法口訣對應的乘法算式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發學習動機,匯入新課。

我是這樣匯入的:(出示圖片兒童三輪車)同學們,誰小時候騎過兒童三輪車?

1輛三輪車需要3個輪子,

2輛三輪車需要6個輪子,那麼3、4、5、6、7、8、9輛三輪車需要幾個輪子?(板書:需要幾個輪子)

二、實踐操作,編寫3的乘法口訣。

1、填一填

(課件出示表格)

說清楚表格的意思。每個數字代表什麼,讓我們求什麼。用三根小棒來代替三個輪子。三根小棒就組成了三角形。那麼有幾輛車就要擺幾個三角形。接下去,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小棒,一邊擺三角形,一邊完成表格。全班反饋。

2、說一說,寫一寫

根據表格,一輛車有3個輪子,讓學生說是1個3。並且列出兩個乘法算式。先讓學生說一說編制乘法口訣注意的方面再編制乘法口訣。2輛車需要6個輪子,也就是幾個3?學生列2個乘法算式並編制乘法口訣。說一說口訣的意思。接下去,同桌一人說算式,一人編口訣,並把算式和口訣填寫在課本16頁試一試的第2小題中。

全班反饋。(師板書3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

3、集體交流並記憶。

先讓學生自己讀一讀3的乘法口訣。說說你是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的?發現什麼規律了?同桌交流,全班反饋。提出問題:如果你記住了三五十五,不知道三四多少怎麼辦?用你喜歡的方式記一記口訣。

4、鞏固練習

設計了以下幾個小活動

(1)師生對口練

一個“小”字有3筆,一三得三

,兩個“小”字有6筆,二三得六。學生接著自己往下編。

(2)乘法轉盤

師轉動轉盤,生說口訣。也可以摻雜2和5的乘法口訣。

(3)同桌練習

一生說口訣,同桌說兩個乘法算式。看誰說得好。練習2-3組。

三、課後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記住口訣而不會計算或者會計算,沒記住口訣。教師及時的給以補充和總結。

板書設計:

需要幾個輪子(3的乘法口訣)

1×3=3 一三得三

2×3=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

4×3=12 三四十二

5×3=15 三五十五

6×3=18 三六十八

7×3=21 三七二十一

8×3=24 三八二十四

9×3=27 三九二十七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3的乘、除法》。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等方面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

四單元第二節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已經學會用10的乘法以及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的基礎上教學的。3的乘法口訣的編排,與7的乘法口訣類似,包括例題、練一練。在例題中編出乘法口訣,在練一練中用乘法口訣算乘法。由於學生在已學的乘法口訣時已有編制口訣的活動經驗和方法,教材在這裡創設了活動情境,預留了需要學生思考和填寫的空白,安排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認知規律,結合本課知識特點及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索,實踐3的乘法的形成過程,理解3的乘法含義,培養他們的探究和推算的能力。

2、熟練掌握3的乘法,並會用3的乘法口訣求商。

3、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手機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

重點難點:

1、理解3的乘法意義,編撰乘法口訣,熟練進行3的乘除法運算。

2、會用3的乘法口訣求商。

二、說教法

依據《新課標》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注重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以學生髮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究為主線,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推導3的乘法口訣和討論怎樣記憶時分別運用直觀演示、實踐探索、觀察比較、演繹概括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說學法

讓學生自主參與編制乘法口訣的活動,明白乘法口訣的來源,掌握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利用相鄰乘法口訣間的聯絡來理解並記憶乘法口訣,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學習用數學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並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遷移與感知

1、複習已學過的乘法口訣

2、通過搶氣球搶答口算。

3、情景匯入

師:出示幼兒三輪車,一輛三輪車有幾個輪子,就是一個3,兩輛呢,小朋友們,我們今天呢,就來學習下3的乘、除法。等我們學過後呢,再來幫小兔子解決它的難題。

二、自主探究

建構新知

(一)主動建構3的乘法

1、觀察與思考

出示媒體主題圖讓學生觀察、思考、感知。

2、操作與感悟

(1)學生獨立完成:畫弧線、填數、寫出幾個幾。

(2)交流描述強化乘法含義。

〖放手讓學生觀察、思考、實踐、描述,讓學生深深體會3的乘法的產生,充分理解3 的乘法意義,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和自學能力。

3、探尋規律合編口訣

(1)獨自推算下列一組算式的積

(2)想一想:這一組乘法題有什麼規律?

(3)編一編

a、想一想,編口訣時要注意什麼?

b、同桌合編3的乘法口訣。

〖在推算出一組乘法算式積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規律,並讓學生想一想,編口訣時要注意什麼?而後讓學生兩人合編口訣可以大大降低編撰口訣難度。

(4)說一說

a、指名介紹所編的乘法口訣

b、說說編乘法口訣時你是怎麼想的?

板書乘法口訣

(5)看看想想:3的乘法口訣中有幾句是新學的?

4、自尋方法熟記口訣

(1)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熟記3的乘法口訣

a、給學生1分鐘熟讀口訣

b、賽一賽:看誰背得又對又快。

c、講一講:熟記口訣的方法

5、獨立寫出交換題。(寫後看書校對)

〖自尋方法、熟記口訣,給學生一分鐘自由空間,教師要巡視,指導學生快讀,比賽時請好學生引領,再分小組背,男女生背,學生會興趣盎然,不要兩分鐘就能解決問題。

(二)互動推出3的除法

1、小組合作

找出三六十八的兄弟姐妹。

2、交流核對板書如下

三六十八

36=18 183=6 63=18 186=3 3、

在找三六十八的兄弟姐妹時,你是怎麼想的?

〖學生熟悉加減法的兄弟姐妹,將它引進乘除法,學生很容易掌握,並且能加深對乘除法之間關係的理解。

三、有關3的乘、除法的實際問題

(讓學生能做到看清題目,理解題目,能靈活應用3的乘法口訣)

p43 題1、每束花裡有3朵鬱金香,小亞買了6束花,裡面一共有多少朵鬱金香?

算式:36=18(朵)

答:裡面一共有18朵鬱金香。

師:做這個題目時,小朋友們一定要先弄清楚圖意,想一想這裡有幾個幾。然後運用相關的口訣就能很快的得出結果。

p43 題2、二(1)班有24個人參加環保活動,每組3人,可分幾組?

算式:243=8(組)

答:可分8組。

師:這道題的已知資訊時有24個人參加環保活動,每個組3人。要求可分為多少個組,就是把24分成幾組才能得到每組三人,求的是組數,用除法計算。

p43 題3、窩外有3只小雞。窩裡的小雞隻數是窩外的3倍,窩裡有幾隻小雞?

算式:33=9 (只)

答:窩裡有9只小雞。

師:這道題已知的資訊是窩外有3只小雞,而窩裡的小雞是窩外的三倍,就

是求3只小雞的3倍是多少,求的是窩裡小雞的總數,用乘法計算。

p43 題4 計算(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鞏固複習拓展練習

(熟悉並鞏固3的乘法口訣,並能靈活應用)

1、拓展

a、12=()3 24=()2

b、3=()()=()()=()()

〖此環節看似多了一點,但在處理上較靈活:題1、題2採用口答,題3、題4直接寫答案,在時間上可以快許多。拓展題是將所學知識進行適當延伸。

五、總結

1、今天我們學會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2、為什麼要對熟記3的乘法口訣?

六、課後作業

練習冊3的乘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