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語文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2.38W

一說教材、說目標

《太陽》的語文說課稿

各位老師,各位評委,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太陽》(出示幻燈片1)。為什麼會選擇這課呢?是因為這次教學的主題是“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我們應該堅持這樣一個原則,那就是用最適合整合的課去整合。相對於其它學科來說,語文教學中的資訊科技的使用具有一定難度,而像《太陽》這樣的說明文,因為沒有生動的故事情節,離學生生活較遠,不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時利用資訊科技手段正好可以提供大量的資料圖片,彌補不足。《太陽》(出示幻燈片2)這篇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材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的課文,是一篇科普短文,採用了多種說明方法,介紹了和太陽相關的一些知識,說明太陽和人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基於本文是說明文,同時語言優美、文字流暢,非常適合指導學生朗讀。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出示幻燈片3):

1、讓學生學會7個生字,寫兩個生字。正確讀出“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攝氏、鋼鐵”等詞語。

2、運用多種方式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二說重難點:

作為教學的第一課時,結合三年級學生實際,我認為教學重難點是(出示幻燈片4)利用課本和網路課件,瞭解太陽的特點以及它和人類的密切關係,拓展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三說準備、教法、學法:

由於三年級學生是初次接觸說明文,說明文相對來說不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著“怎樣能更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動’起來。”的想法,結合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教學這課(出示幻燈片5)我利用了多媒體網路教學課件,根據課文的結構特點,抓住課文中的語言,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地學習意識。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給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健康的學習情緒,是本課時使用的主要教法。(出示幻燈片6)激趣學習法,查閱資料學習法,自主學習法等方法是我在教授本課時教給學生主要學習方法。剛剛說到教學這課我用到了課件,這就是我的網頁課件流程圖(出示幻燈片7),課件主要分成六個板塊,教學的第一課時用到了“動畫欣賞、課文欣賞、開心詞典、太陽訓練營和太陽天地”五個板塊。

下面我將結合課件具體說說教學流程。

四說教學過程:

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用簡明的語言提到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后羿射日,而大多數孩子又是比較喜歡看動畫片的。上課伊始,我利用(點選動畫一)課件播放后羿射日的動畫片讓學生欣賞,通過這個關於太陽的古老的神話傳說匯入新課,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為下文的學習作鋪墊。接著出示課題,讓學生質疑後帶著問題點選“課文欣賞”初讀課文,這裡之所以通過課件來讀文,目的是在於讓學生把課文當作資料來讀,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讀後,讓學生用“開心詞典”檢查自己的生字掌握情況,激發學生讀課文和學習生字的興趣,當學生將滑鼠放在標有拼音的詞語上時,詞語右下角會出現這個詞語的註釋,這樣做是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還比較弱,同時也是為了充分利用課堂四十分鐘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學生還可以去掉拼音來讀詞。這樣的設計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識記生字的興趣,也便於幫助中低年級的學生自學、理解、記憶生字詞。符合《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的“教學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識字後引導學生自己觀察生字的特點,先找出寫好生字的關鍵所在,再寫字,由學生自己來認識如何寫好字,取代老師一筆一畫地分析。

初讀課文、識字寫字後,讓學生開啟課本再次快速瀏覽課文,說出自己對太陽都有了哪些瞭解。學生通過初讀基本上是可以瞭解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的,若學生回答有困難,我可以結合課件中的圖片作適當引導並板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