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幼兒園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2.53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幼兒園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1

一、設計意圖及教材分析:

全球資源日益減少,環境保護也日顯緊迫,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而我們的孩子生活無憂,社會環保意識淡泊,經常做出亂摘花草,隨意攀登樹木等行為,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卻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不得不令我們幼教工作者產生重重的憂患。而《綱要》中也明確指出:教育幼兒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的環保意識。所以對幼兒進行認識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樹,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觸,但幼兒對樹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幼兒進一步去理解樹和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植樹造林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益處。因此,對“樹”的深層次的探究已是一個迫不及待的工作了。故而,我為大班幼兒設計了一堂社會環保課----《植樹造林》。

二、活動目標:

基於這樣一種教育思想,接下來我來說說為本次活動制訂的目標。幼兒教育的任何一個目標都應該為幼兒的終生髮展作準備,社會教育也不例外。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目標,分別對幼兒知識、情感、能力方面進行積極的引導。

1、知道樹木是人類、動物的好朋友,瞭解綠化的好處,初步產生環保意識。

2、遷移生活經驗,激發幼兒熱愛和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3、通過看看、說說、聽聽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

我把活動目標一做為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三、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是實現活動目標的載體。活動材料應有利於引發、支援幼兒的遊戲和各種探索活動,為了能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提供條件,我為活動作了以下準備。

1、各種樹的照片、實物投影儀

2、多媒體課件和cd(山洪爆發、沙塵暴來襲、小動物搬家)

3、植樹工具、小樹苗若干

4、知識準備:和家長一起尋找有關“植樹造林”的資料

四,說教學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並沒有刻意選用什麼方法,正如一位教育名家說的:幼兒是活生生的人,他們天天在變,日日在長,因此,無論用什麼方法,只要能促進幼兒的發展就是最佳的方法,雖說教無定法,但是較必有法,簡單的歸納一下主要有以下幾種:一、講解法,活動開始部分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的在集體面前闡述自己的知識,能很好的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表現能力。實物投影儀的運用也更能形象直觀的幫助幼兒理解同伴的講解內容,能使幼兒更清楚觀察和交流,使幼兒產生學習的興趣。二、情景體驗法:另外,我運用了c

d和多媒體,讓幼兒從反面深刻地體驗到植樹造林讓人們受益非淺,迫壞自然生態環境必定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事實勝於雄辯”,殘酷的現實情景再現,具有很大的說服力,是本次教學活動的一個靚點。三、動手操作法:在幼兒的思維達到最高潮時,讓幼兒親自動手種植小樹苗也是幼兒情感的一種宣洩,為本次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五、教學流程

本次活動我把它分成三個部分,但這三個部分卻是有機的聯絡在一起的,層層深入、環環相扣。

(一)、活動開始部分

1、活動前我將幼兒收集到照片、圖片把教室佈置成一個博覽會,一開始由我帶領幼兒參觀並作簡單的講解,並提問:你認識哪些樹?是怎麼樣的?它們長在哪裡?目的在於在幼兒好奇心的驅動下儲存大量的感性表象,但又給幼兒留有餘地,可以讓幼兒在自己的發展水平上、在不同層次上思考,同時幼兒在相互討論、相互交流中積累知識經驗,體現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2、介紹樹,幼兒觀察後請幼兒將自己認識的樹的圖片、照片拿過來放到實物投影儀上,請幼兒講解自己的知識,和同伴分享經驗,發展了幼兒的表闡述能力,提供給幼兒大膽表現的機會。其餘幼兒在通過耐心傾聽同伴的講解直接獲取資訊,在和同伴的知識碰撞的同時積累經驗。

(二)、第二部分,觀看cd和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的運用的優勢在於視聽結合,聲圖並茂,把教師難以講解說清、無法直接感知的、抽象難懂的知識,跨越時間、空間的界限生動的告訴幼兒,更聚說服力。幼兒從感知到理解,多媒體的運用恰倒好處,並自然合理地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突出重點。

1、播放沙塵暴侵襲的片段,畫面中人們頭裹紗巾在風沙中艱難地行走、司機因看不清道路發生車禍、交通堵塞

2、播放山洪爆發,水土流失,家離失所的場面,同齡兒童因此失學。

3、小動物搬家

通過觀看,幼兒在情感上引起了共鳴,加上教師適當的提問,更加有助於幼兒的知識經驗的彙總。“為什麼小動物會搬家?

”“為什麼會山洪爆發?”這些問題的巧妙安排都使幼兒想到因為沒有樹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三)、討論

抓住這一思維我立即展開了下一個環節的教學,發展幼兒的擴散性思維,遷移幼兒新獲得的知識經驗。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拋向幼兒:“你認為植樹造林有什麼用呢?”通過集體商討、小組討論、個別提問、教師巡迴指導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的知識在這裡作一個大彙總,也是對本次活動的檢查,在討論的同時發展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和間接獲取資訊的能力。然後教師以簡筆畫的形式快速的勾勒出幼兒的想法:防塵防沙、固土、淨化空氣、減少噪音、治理汙水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等。最後讓幼兒判斷一組圖片:亂砍伐樹木、攀登樹木、在樹枝上懸掛物品、搖晃樹木、給小樹苗澆水、拔草、鬆土,為小樹苗加上防護攔等讓幼兒正確的判斷這些行為的真偽,發展幼兒判斷是非的能力。

六、活動延伸:

根據幼兒愛玩愛動的特點,我採用動靜結合的方法,利用課後延伸時間帶領幼兒到園內的種植園地去植樹,藉機還可以滲透3月12日是植樹節。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本次活動,此時,也真正的體現了教育的延續性、實效性,形成良好的社會主人翁意識,為幼兒的一生髮展作好了準備。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2

今天我說課題目是大班語言活動——頑皮小雨滴。因為大自然奇趣盎然,藍天白雲,風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規律為人類提供了生存條件,為人類創造了美好生活。幼兒生活在絢麗多彩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們感到新奇:"天上為什麼會下雨?""風是從哪裡來?""為什麼雲有各種形狀?"《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選擇要貼近幼兒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事物和問題,再者,環境是重要教育資源。"所以我從幼兒興趣出發,選擇"頑皮小雨滴"這個活動。

大班階段是幼兒個性初步形成階段,幼兒個性和交往能力在學習中得到充分發展。根據本班幼兒口語發展特點以及大班語言發展目標,因此,我把本次活動目標定為:

1、能感受散文中優美語句,體驗散文優美意境。

2、發揮想象,深入理解畫面內容,大膽地用語言表述畫面意境,培養幼兒藝術思維。理解雨水與環境以及人類關係。

3、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情趣,運用各種材料製作小雨滴,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快樂。

為了更好實現活動目標,在課前準備中,我讓幼兒在戶外近距離真實觀看雨景(或淋雨),使之有一定感性經驗,又在現場觀看錄影,讓幼兒在整個雨景中觀察更清楚、仔細。

在設計中有兩個較突出特點,一是小雨滴形象貫穿始終,老師扮演小雨滴形象非常自然融入到孩子們中間,和他們一起交流、觀察、討論。及時進行啟發、引導。充分體現了"教師是幼兒學習活動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大綱要求。二是採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利用小雨滴旅行製成課件,在這裡我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具體、直觀物象,滿足了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特點,同時又讓孩子們能在觀察比較中輕鬆地找到自己進步。為後面談話做了鋪墊。

在活動中,我採用教學情景化方法,用事先錄製好下雨時音樂把幼兒帶入預設環境中。由幼兒自由交談,在這個環節中,我貫徹了《綱要》對語言活動要求,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他們與同伴交談。幾分鐘後,老師扮演小雨滴及時出現,引起孩子們歡呼,及時把幼兒注意力集中了過來,圍繞主題展開談話。

這一環節我採用了多媒體教學法,播放製作並消除了散文聲音課件,為幼兒表述提供了直觀依據。老師以開放式、啟發式提問,引導幼兒把觀察到小雨滴頑皮形象用語言表現出來。如:根據課件中小雨滴離開媽媽懷抱時跳到樹上、落在屋頂上,擠進草叢裡。把妹妹傘當作滑滑梯,骨碌碌滾下來。把清清池塘當游泳池,在水面上留下圈圈鏈猗。躲在路邊土坑裡,在柔柔沙灘上捉迷藏。再通過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切換,使幼兒更深入理解散文,感受散文中優美語句,體驗散文優美意境,培養幼兒藝術思維。

為了鼓勵每個孩子都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接下來我讓幼兒把自己想象成是小雨滴,如:你是小雨滴話,你想落到哪去?並請幼兒用語言表述出來,可以說給老師聽,也可以說個同伴聽。使每位幼兒都有機會發揮自己想法。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語言交往環境。同時,我深入到孩子們中間,和他們交流、耐心傾聽,努力理解他們想法,並對他們進行知道幫助,建立一種積極主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在活動延伸部分我讓幼兒用各種畫筆來畫自己想象當中小雨滴,進而突出談話主題。如:小雨滴又落到哪去了?又做了哪些頑皮事?在這一環節中,讓先畫好幼兒說自己畫內容,給幼兒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環境,發展了他們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最後,通過多每一個把幼兒剛才創作過程在視訊上展示出來,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作品條件,引導幼兒互相交流、欣賞、共同提高,也是教師對幼兒表達自己情感理解和想象鼓勵,幼兒看到自己作品畫面,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達到了在快樂中學習目。

在此,教師作為幼兒活動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兒創造、肯定、接納他們獨特審美觀和表達方式,讓幼兒在特別寬鬆、開放、愉悅環境感受美、表現美,並分享他們創造快樂。

縱觀整個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互相滲透。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教育理念,通過具有形象性、開放性、寬容性、自主性、愉悅化活動內容和過程。所有環節都是圍繞"小雨滴"來進行,源於大自然又借鑑於生活,有效貫徹了《綱要》理念。讓幼兒真正體驗到了在活動中享受生活樂趣。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3

一、學生情況

我班是4歲左右的幼兒,喜歡唱歌活動。能在音樂活動中獲得情感的愉悅與交流,喜歡嘗試用動作和聲音表現自己的感受。所以特選取了《小雨沙沙沙》的教學內容,讓孩子從歌曲的角度來感受春天。從當前的季節來感受歌曲。

二、教材

1. 歌曲〈小雨沙沙沙〉曲調優美,音域適合中班幼兒。歌詞用詞簡潔,用排比句描繪出春天的景象,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夠調動起孩子的情感。

2. 活動目標:

能夠感知、理解歌曲的歌詞和曲調表現的內容。

學唱歌曲,能夠正確的再現歌曲的歌詞和曲調。基本達到人聲和諧,情感和諧。

在快樂的情景中自由表現,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活動準備:

歌曲動畫課件

歌曲錄音。(演唱5遍,伴奏1遍)

歌曲圖譜

灑水壺

4.活動重難點:

能夠正確的再現歌曲的歌詞和曲調自然,

投入的歌唱,和諧的歌唱。

三、教法

聽唱法 圖譜記憶法 遊戲法 整體教學法

四、學法

體驗法 直觀記憶

五、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 律動 2 練聲

二、學習歌曲

1 匯入歌曲

2 熟悉旋律

“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聽歌曲,邊聽邊想,從這首歌曲中,你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聽了這首歌,你有什麼感覺?”

請小朋友仔細聽,仔細感受,把你聽到的節奏用手拍出來。

請小朋友用手拍腿,隨音樂旋律拍出節奏來。

3 熟悉歌詞

老師清唱歌曲,幼兒聽後講述歌曲的內容

請小朋友認真聽老師唱一次,聽聽歌曲裡唱了些什麼?

看動畫,記憶歌詞

(請小朋友看《小雨沙沙沙》的動畫片,請你仔細的聽歌詞)

春雨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沙沙沙

小雨在哪裡?————花園裡(魚池裡,田野裡)

花兒快樂得怎麼樣?——-張嘴巴(搖尾巴,向上爬)

看圖譜

師:最開始是小雨落在花園裡,花兒樂得張嘴巴

然後是小雨落在魚池裡,魚兒樂得搖尾巴。

最後是是小雨落在田野裡,苗兒樂得向上爬。

出示圖譜,按歌曲圖譜練唱歌詞,(放伴奏錄音)老師示範,幼兒唱。

“請小朋友看圖譜,一起來唱這首歌。”

4 幼兒練唱歌曲

播放動畫,集體演唱。

隨錄音演唱

請小朋友一邊唱,一邊用你喜歡的動作來表演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4

一、活動內容的選擇

本次活動根據大班多元智慧創意主題活動《冬日暖洋洋》中真溫暖主題生成,在冬季選擇這樣一個活動,我覺得選材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季節特點。

二、具體活動目標的確定

冬天裡,圍巾是每天都能用到的,每個小朋友都有圍巾,但是一般孩子都是家長代勞,所以確立目標1:嘗試打圍巾結;另外,圍巾除啦保暖外,還有打扮自己的作用,為啦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確立目標2:樂於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打扮自己;由於幼兒嘗試動手打圍巾結,所以必須人手一條圍巾,四十多條圍巾,很好的教育機會,所以確立目標3:觀察各種各樣的圍巾,這也是對幼兒觀察能力的一種培養。

三、教材分析及幼兒分析

本次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它涉及到啦藝術領域、語言領域、科學領域三個方面,對於我們這個地區來講,圍巾在冬季比較常見,但是圍巾也包括冬季的保暖圍巾和秋冬的防風沙、打扮自己的紗巾,幼兒自備啦各種各樣的圍巾進行系圍巾和觀察圍巾,教材的選擇適合大班幼兒的水平及特點。基於我班幼兒喜歡動手操作,所以這一活動很適合我班的幼兒。

四、重點和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觀察不同形狀的圍巾。通過與同伴選的圍巾的對比觀察,教師的細心引導一步一步得以突破。活動的難點在於嘗試打圍巾結,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教師首先請小朋友想想媽媽平常怎樣系圍巾或媽媽怎樣給你係圍巾,再動手試一試,請個別幼兒展示圍巾的系法,教師給予充分的肯定,並引導幼兒可以大膽想象,設計出自己認為更漂亮的圍巾系法,從而突破難點。

五、準備工作

根據活動的需要,在活動前發動啦幼兒園和本班的幼兒帶啦各種各樣的圍巾並展覽在班級前面,保證人手一條還有剩餘,便於幼兒選擇,為活動提供啦充分的物質準備。在幼兒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時,我為幼兒準備啦關於圍巾系法的幻燈片及舒緩的音樂作為背景。我還選擇啦比較有活力的音樂作為圍巾展示的音樂,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啦鼓勵幼兒的展示,我還準備啦造型獎、表演獎、設計獎的獎狀,為啦烘托頒獎時的熱烈氣氛,特意配啦頒獎的音樂。

六、過程及相關策略

開始由班級前面展示的圍巾,直接引出舉辦圍巾展覽會,請幼兒參加。選擇自己滿意的圍巾進行觀察、與同伴的圍巾進行對比,幼兒通過對比就會發現圍巾的花紋、形狀、顏色、質地、款式、厚薄等方面的不同,既然有這麼多的圍巾,就給幼兒一個表述自己喜愛的機會說一說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圍巾及其原因,幼兒有說到暖和的,自然引到,圍巾的用途,幼兒有說到打扮自己,自然匯入到幼兒練習打圍巾結,並請個別幼兒向大家展示打圍巾結的方法,再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打扮自己,幼兒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用各種方法把圍巾系在頭上、脖子上、腰上等,為啦使每一名幼兒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我設計啦一個圍巾展示的表演,請每一名幼兒都做小模特進行表演,並對幼兒進行啦分組,我也融入到幼兒中間去進行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為啦對小朋友的表演進行肯定,我還準備啦造型獎、表演獎、設計獎的最佳獎和優秀獎的獎狀,以幼兒提名,老師記錄的形式進行,為啦保護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還我準備啦小組獎的獎狀,使獎勵既突出啦個別,又面向啦全體,最後利用幼兒園老師來聽課的寶貴機會,邀請園長為獲獎幼兒頒獎。

七、活動反思

從整體來講,我覺得本次活動有一些優點或閃光之處:

1、從幼兒身邊選材,離幼兒生活很近,符合季節特點。

2、我為活動做啦充分的準備,在活動前發動啦幼兒園和本班的幼兒帶啦各種各樣的圍巾並展覽在班級前面,保證人手一條還有剩餘,便於幼兒選擇,為活動提供啦充分的物質準備。在幼兒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時,我為幼兒準備啦關於圍巾系法的幻燈片及舒緩的音樂作為背景。我還選擇啦比較有活力的音樂作為圍巾展示的音樂,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啦鼓勵幼兒的展示,我還準備啦造型獎、表演獎、設計獎的單項獎的獎狀,為啦保護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還我準備啦小組獎的獎狀,使獎勵既突出啦個別,又面向啦全體,為啦烘托頒獎時的熱烈氣氛,特意配啦頒獎的音樂。

3、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得比較積極,很開心,所以我認為他們很喜歡這次活動。整個活動的環節設計,層層深入,教師對活動也很投入,融入到幼兒中間去啦,活動目標還是完成得很好。

4、我覺得利用幼兒園老師來聽課的寶貴機會,邀請園長為獲獎幼兒頒獎很好,這樣幼兒覺得自己被重視,"園長給我頒獎啦"有自豪感。

5、大多數的幼兒都願意動手系圍巾,並且想象力、創造力很豐富。

6、在圍巾展示表演的時候,整個活動掀起啦一個高潮,幼兒願意表現自己,敢於表現自己,大部分幼兒的音樂表現力都很好。

但是,對於本次活動我覺得還有一些不足之處:

1、幼兒表達得不夠積極,原因:在觀察各種各樣的圍巾時,是不是先請幼兒到前面看一看、摸一摸,然後不拿圍巾回座位更利於幼兒的觀察,或者直接在座位上看?幼兒把圍巾取回去之後,大多數幼兒都是把自己的圍巾和身邊的小朋友進行比較,這樣有侷限性,本來很明顯的不同之處,需要老師的引導才能發現,而且有圍巾在手裡,他們更關注的是手裡的圍巾本身而不是表達發現。

2、在說圍巾有什麼用的時候,教師有些拖,在張碩研說好看的時候,我就應該及時總結收住,圍巾還可以打扮自己,匯入到下一個環節,不必非說出毛線織的圍巾是保暖,紗巾可以擋風沙、打扮自己。

3、整個活動時間長啦,以至於後來頒獎的時候很匆忙,教師都把小組的獎給落下啦。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5

一、說教材

這一活動主要要求幼兒辨認綠色、黃色、紅色,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找到相同的顏色,小班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徵。然而顏色的認識往往過於單調、抽象。因此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設計此活動,讓幼兒能大膽地參與活動,積極地投入實踐中去。

二、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標是:

1.辨別綠色、黃色、紅色,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找到相同的顏色。

2.增進對3以內數的認識。

3.幼兒喜歡參與遊戲並體驗母子間的親情。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難點定為第一個目標:辨別綠色、黃色、紅色,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找到相同的顏色。

三、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物質準備:

1.準備三棵樹,樹葉分別是綠色、黃色、紅色。

2.準備兩隻籃子,裡面放上綠色、黃色、紅色三種顏色的樹葉。

3.樹葉掛飾每人一個。

知識準備:

讓家長與幼兒一起撿落葉,認識樹葉的各種顏色。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活動我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

活動中我運用了以下方法:

1.情景表演法:活動匯入部分既要讓幼兒發現問題,又要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方式設定懸念,因而我設計了與幼兒一起表演唱《秋天》這一情節,並通過情景表演的方法啟發幼兒思考。

2.演示法:是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教具演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活動的演示是辨認樹葉顏色的基礎上,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找到相同顏色。此外我還運用了觀察法、談話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說教,為以幼兒為主體,教師以啟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遊戲”貫穿活動始終,讓幼兒在玩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3.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慧”的理念,將各領域的知識有機整合在一起,如在觀察活動中滲透了語言表達教學,在“送樹葉寶寶回家”遊戲中滲透了情感教育等等。

(二)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探索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活動採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綱要》指出教師在提供豐富材料時,要使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本活動的操作是幫助樹葉寶寶找媽媽,讓幼兒通過看一看、認一認、粘一粘來學習找相同物品。

2.交流法:同伴間相互交流探索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使《綱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動”得到真正體現。因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創設了遊戲的情景,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遊戲中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五、說教學程式

1.情景匯入,引題激趣。

(1)播放錄音,師幼一起表演唱《秋天》。

(2)提問:秋天到了,小樹葉哪裡去呢?(秋天到了,樹葉寶寶被秋風姐姐吹走了,小樹葉一片片地往下掉,離開了媽媽。

2.觀察牆面,學習顏色。

引導幼兒觀察:瞧,公園裡有幾棵大樹?每一棵大樹身上有幾片葉子?樹葉是什麼顏色的?

3.幼兒遊戲,學會辨色。

(1)教師扮演小樹葉的角色引入遊戲:“嗚嗚嗚,嗚嗚嗚,我要媽媽,我要媽媽……”

(2)指導遊戲《送樹葉寶寶回家》:引導幼兒把籃子裡不同顏色的樹葉按照一一對應的關係分別貼在樹上,比一比哪個幼兒最棒。

4.情境遊戲,鞏固複習。

(1)介紹遊戲玩法:小朋友分別扮演紅、黃、綠樹葉寶寶。風輕輕吹時,“樹葉寶寶”在場地上做搖晃動作。當聽到“大風來了”,“樹葉寶寶”迅速跑到三顏色“樹媽媽”身邊。

(2)師幼一起遊戲。

(3)圍繞課題,小結遊戲。

師:“今天,樹媽媽真高興,紅、黃、綠樹葉寶寶學會找媽媽了。”

師:“現在,樹葉寶寶跟著樹媽媽到操場上玩小葉子在空中飛舞的遊戲。”

5.活動延伸

(1)欣賞歌曲《小葉子》,並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內容用肢體語言進行表現。

(2)在美工區提供印有各種樹葉輪廓的圖畫,供幼兒塗色。

六、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程式的安排,能遵循《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的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也符合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律。因此,我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孩子們不僅能辨認綠色、黃色、紅色,而且能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找到相同的顏色。從活動中使幼兒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並體驗媽媽與孩子間的親情。在以後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時通過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及與同伴交流等方法來解決問題。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6

意圖:讓幼兒自己走進畫裡,欣賞美麗的樹林。激發幼兒想自己動手把春天美麗的樹林畫出來,用什麼方法畫最好又最有趣呢?然後根據美術教案引用出試試用布拓印的方法,也許能畫出更加迷人的樹林。

教案目標:

1、初步學習用布拓印的方法作畫,體驗不同工具材料繪畫活動的樂趣。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愛好。

2、引導幼兒欣賞布拓印畫《春天的樹林》,感受綠色樹林的美麗,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案准備:

1、幼兒繪畫紙、廢報紙(墊在繪畫紙下)、油畫棒、水粉顏料(檸檬黃、草綠、翠綠)、拓印用布團、抹布等。

2、布拓印畫《春天的樹林》。

3、錄音機、配樂散文磁帶(音樂選用《愛琴海》)。

教案過程:

一、師生共同創作,體驗不同工具材料繪畫的樂趣。

1、示範布拓印的繪畫方法:

①用棕色(或深色)油畫棒畫樹幹、樹枝,要用力一點,儘量畫濃一點。

②用布團蘸水粉顏料拓印,輕輕拍在樹幹和樹枝周圍。先用檸檬黃,再用草綠色,最後用翠綠。每種顏色要集中一點。印的時候要拍(不能拖),顏料印完後再蘸色繼續印,直到畫紙印滿。

2、幼兒練習,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注意。

①先用油畫棒畫樹幹、樹枝,要儘量用力畫濃些。

②蘸色時先淺後深(檸檬黃——草綠——翠綠)。

二、感受作品的美,激發幼兒創作慾望。

1、展示作品《春天的樹林》,引導幼兒感受作品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①畫上有什麼?看上去怎樣?你覺得畫上畫的是什麼季節呢?

②這幅畫上的樹林用了哪些顏色?什麼顏色用得最多?

③這幅畫上的樹杆是怎麼畫的?看上去覺得怎麼樣?

④看到這幅畫你會想到什麼?

⑤小結:這是一幅春天樹林的畫,看上去很寧靜、很美。樹杆的線條比較直、有力,看上去像人一樣很有精神。春天,樹木都長出了新葉,嫩嫩的、綠綠的。小草也長出來了,一片嫩綠。整幅畫用了很多的綠色,有的綠色較深,看起來像老樹葉;有的綠色淺一些,像長出不久的新葉;有的還是檸檬黃色的,像剛長出的嫩芽。樹林好像很深,可以一直走進去,給我們一種想象:這美麗的樹林深處還會有什麼呢?……春天的樹林是多麼的迷人。

這一環節通過展示作品,引導欣賞。老師以提問啟發幼兒思考、議論,讓幼兒對這幅畫的表現手法有了初步的瞭解。老師的小結幫助幼兒理清思路,進一步加深體驗,更深地理解作品的美。在思考和議論的過程中發展了幼兒的語言智慧。同時通過欣賞《春天的樹林》的美,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發展自然觀察者智慧。

⑥配樂散文欣賞《春天的樹林》:

小朋友,剛才我們認真地欣賞了這幅畫,現在請閉上眼睛,讓自己走進畫裡,邊聽邊用心去感受一下春天樹林的美(播放配樂散文《春天的樹林》錄音)(附配樂散文)。

通過配樂散文所創設的意境美:舒緩優美的音樂,如詩如畫般美麗的樹林,為幼兒創設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作品的寧靜和諧美。同時還給幼兒提供了想像的空間:樹林裡還會有什麼?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欣賞完配樂散文時,孩子們陶醉了,情不自禁地發出了讚歎:“啊!太美了!”通過配樂欣賞優美的音樂,不僅讓幼兒心情愉悅,同時也提高了幼兒的音樂智慧。

三、展示幼兒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展出幼兒作品,組成大幅《春天的樹林》。以遊戲“去樹林散步”,引導幼兒欣賞自己及同伴的作品,說說春天樹林的美麗和迷人,體驗成功的喜悅。

分析:本活動通過啟發提問的方式給予幼兒以線索的啟迪,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觀察力、藝術想象力和語言表達力。讓幼兒看、想、說《春天的樹林》,聽舒緩優美、引人入勝的配樂散文。讓幼兒眼觀、耳聽和心領神會地去理解作品、感受作品,發現美、欣賞美,身臨其境地沉浸在美的享受中。孩子們在欣賞時表情是陶醉、神往,欣賞結束時發出了由衷的讚歎。這一切大大激發了幼兒的創作慾望。

繪畫材料的選用,非常適合表現:利用油畫棒、水粉油水分離的特殊效果和布團印畫產生的油畫感覺,增添了畫面效果,讓幼兒產生極大的興趣。繪畫活動發展了幼兒的視覺——空間智慧和運動智慧。當大幅《春天樹林》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每個孩子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讓身心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整個活動自始至終都讓人感到是一種美的享受。

小編總結:

當萬紫千紅的春天到來時,幼兒一定會被那生機勃勃的春景所吸引。瞧,那片樹林多美麗啊!藍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雲,那些白雲一會兒變成綿羊,一會兒變成白兔,多可愛呀!桃花開得多麼燦爛,花兒三朵一組,五個一群,在桃樹上競相開放。一條清澈的小河穿過樹林,河畔的柳樹吐出了密密麻麻的嫩芽,垂柳在風中擺動,好像仙女在梳洗自己的長髮。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7

一、說教材:

線描畫:線描畫是用線條的變化來描繪物件及其形體結構的繪畫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種繪畫方式,也是我國傳統繪畫的方式之一。線描畫的繪畫工具比較簡單,可以用勾線筆、鉛筆、油畫棒、鋼筆等,利用點、線、面來進行繪畫,既可以對物象進行細緻入微地刻畫,也可以對物象進行簡單地藝術處理;既可以進行造型訓練,亦可作為藝術家表達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

我班幼兒在通過簡筆畫的訓練基礎上,再進行線描畫的練習,會使其繪畫的精細方面和手眼協調方面,有很大發展。不僅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同時能提高幼兒專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幼兒在欣賞、發現、感受線條美的同時,大膽進行創作,不僅能將幼兒零碎的經驗加以提煉,而且與《綱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時在大班開展線描畫,能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想象—發現—表現—創造”系列活動,有意識地鍛鍊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促進個性的發展。所以,我把線描畫作為這學期我班美術特長訓練的主要內容。由此我設計了此次活動。

二、說目標

1、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疏密排列來裝飾魚。

2、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象大膽創作,發展幼兒的初步的創新能力。

3、向幼兒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保教育。

活動重點: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疏密排列來裝飾魚。

活動難點: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作。

三、說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海底世界》

2、畫好的線描畫作品、其他小朋友畫的線描畫魚

3、欣賞老師的作品

4、白紙,鉛筆

四、說教學方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據《綱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1、多媒體教學法。藉助多媒體手段進行觀察欣賞演示,則更為簡潔、生動,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本次活動設計中,我通過幻燈片的展示,讓幼兒感受到魚寶寶身上線條的紋樣美、圖案美;

2、觀察比較法。觀察法即運用觀察進行教學的方法。通過觀察,幼兒既形成了準確的形體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細節特點。而在觀察中進行比較,則能讓幼兒更加直觀地感受不同的創作手法帶來的不同效果。本次活動中,為了讓幼兒直接感受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我採用了觀察比較的方法,讓幼兒在觀察比較三幅特徵明顯的線描畫作品中,發現裝飾過於繁雜、無規律,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都不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從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3、欣賞評價法。欣賞評價法指的是將幼兒不同特點的作品進行對比評價,肯定各自的特點。在本次活動的最後環節,我採用了欣賞評價法,在欣賞的同時圍繞兩個問題展開點評:

問題1、“你最喜歡哪個魚寶寶?為什麼?”使幼兒在審美的同時自然地習得經驗,為下次經驗遷移做準備

問題2、“你是用怎樣的線條和圖案來裝飾魚寶寶的?”讓幼兒用語言將自己的裝飾意圖表達出來,達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這一環節,教師和同伴的欣賞與評價能讓幼兒體驗到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五、說活動程式:

共有5個環節:

1、觀看多媒體課件:欣賞海底世界各種各樣的魚的花紋,引導幼兒說出魚兒身上花紋的特點。

(匯入活動,觀看《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賞各種各樣的魚。)

(1)教師語:在美麗的大海里,生活著許多快樂的魚寶寶,他們和魚媽媽自由自在的在海洋裡嬉戲玩耍,一會兒在珊瑚裡捉迷藏,一會兒在比賽遊戲,一會兒又湊在一起說著悄悄話,可幸福了。然後請幼兒講講自己最喜歡哪條魚,它是什麼形狀的?身體各部位的名稱以及身上的花紋是什麼樣的?特別是對形狀怪異的魚,啟發幼兒儘可能講詳細一點。

2、欣賞課件:欣賞小朋友的作品,引導幼兒說說他們的畫用了那些線條裝飾的,並進行比較。

再欣賞老師的作品,讓幼兒學習裝飾魚寶寶的基本方法。我同時逐個展示各種點、線、面(即根據幼兒回答展示各種線形和點形裝飾),既增強了趣味性,又有效地發揮了教育的功效。

(欣賞幼兒繪畫作品,請幼兒互相說一說,這些魚的形狀及裝飾的線條,說一說它們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樣的花紋。)

示範講解幾種魚的畫法:(欣賞老師的作品)

(1)請幼兒說說老師畫的畫都用了什麼線條來畫各種各樣的魚,。

(2)教師在幼兒最喜歡的魚身上示範畫出各種形狀的線條,並重點講解如何處理線條的疏密關係。

(3)請幼兒來裝飾幾條魚寶寶。

(4)引導幼兒討論,你準備畫一條什麼樣的魚?

3、通過比較,瞭解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為了幫助幼兒理解線描畫抽象的形式美的構成規律。我選擇了三副特徵明顯的線描畫作品(圖一:裝飾過於繁雜、無規律;圖二: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圖三:疏密變化恰當、有一定規律),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在教師的追問:“這兩個魚寶寶美嗎?為什麼”的過程中交流、探索、發現,從而掌握線描畫的基本規律,為接下來的創作提供支撐。

4、幼兒創作,教師指導要點: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出各種奇形怪狀的魚,看誰想的和別人不一樣。

(2)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花紋裝飾魚,並注意線條的疏密變化。

(3)幫助能力差的幼兒變化各種線條花紋。

5、觀賞評析作品

(1)請幼兒自由互相講述自己所畫的魚

(2)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喜歡哪一條魚,為什麼?

(3)教師小結:

今天,小朋友幫助魚媽媽找回了魚寶寶,並且魚寶寶身上的花紋都非常漂亮,線條的疏密也很好,魚媽媽謝謝你們了,現在我來當魚媽媽,小朋友來當魚寶寶,我們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遊戲吧。

六、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我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在活動設計中,我既給予孩子技法上的幫助,又給予孩子充分的創造空間。活動中我始終作為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兒的創造,肯定、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讓幼兒在特別寬鬆、開放、愉悅的環境中感受美、表現美。根據對本次活動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與教學程式的設計,估計活動的重難點將會得到突破。但是由於孩子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我在活動中還將根據孩子的基礎和能力水平,給予相應的指導,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8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班主題活動《我長大了》,這是二級主題《人在變》中的一個活動。

1、教材來源:在一次常規的身高體重測查後,我把前一次的測查結果和這次的測查結果同時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對自己成長的關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為此,我設計了這個主題系列活動,一方面滿足孩子們的心理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孩子瞭解長輩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改善孩子只會享受長輩對自己的愛,而不懂得會報的心理狀態。綱要中要求: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我認為選擇此教材有一定的階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綱要》的精神:“教育活動內容既適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2、目標定位: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魯納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融合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領域的整合。目標為:

(1)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成長與變化

(2)激發幼兒欣賞自己的成長,展示自己的能力,樹立自信心。

(3)樂於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

(4)讓幼兒嘗試製作個人成長冊,發展幼兒的精細動作。

(5)讓幼兒體會父母的辛苦、關心,增進親子之情。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感受“我長大了”,主要是發現自己成長與變化。通過觀察、比較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錄影、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根據人的成長過程進行排序、製作個人成長冊,主要是通過自主操作,在動手的過程中培養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期待。在目標定位上,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各領域內容有機聯絡,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衣物、用品佈置於牆上,桌椅呈同字型便於評價和集中。

(2)物質準備:“人的成長過程”圖片,卡片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美工材料與工具若干,已製作本領樹的樹幹,小時候的錄影(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影),胎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新生兒的養育的錄影。

(3)知識準備:幼兒向家長了解爸爸媽媽的故事及自己小時候的趣事,觀察各個階段自己成長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徵。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9

一、說教材

此活動選材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蔬菜是幼兒比較熟悉的。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蔬菜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種非常豐富,但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現個別幼兒不愛吃蔬菜的現象。再結合主題活動《我們愛秋天》,因此,有必要使幼兒形成對蔬菜正確的認識,加深對蔬菜特徵的理解,激發幼兒愛蔬菜的情感。我們認為,選擇此教材有一定的季節性、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接下來我對目標進行以下簡要分析: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情感目標:培養幼兒喜歡蔬菜的情感,並在活動中樂於表現自己。 認知目標:通過實物、圖片及對話識別所學單詞。 能力目標:能在所學單詞前加上適當顏色。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通過實物、圖片及對話識別所學單詞。通過多媒體課件、歌曲、遊戲體驗及品嚐蔬菜,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能在所學單詞前加上適當顏色。

二、說學情

中班的幼兒活潑好動,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在認識事物的時候必須藉助物體的具體形象。這一階段的幼兒好模仿,好奇心、求知慾強,喜歡與同伴交往,並且對學習英語有強

烈的興趣。我設計的這次活動給幼兒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有利於積累和豐富幼兒的表象,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充分尊重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經驗和體驗,尊重他們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引導他們在與環境的積極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

三、活動準備

幼兒的能力是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發展起來的,為此,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把幼兒圍成半圓形,操作檯放於側面。

2、物質準備:小熊毛絨玩具、創編歌曲、多媒體課件、各種蔬菜(如西紅柿tomato、蘿蔔carrot、黃瓜cucumber、韭菜leek等 )。

3、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多種顏色,並對蔬菜有一定的經驗(吃過或看過)。

四、說活動方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以可愛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感染幼兒外,還要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操作主要是探索各種蔬菜的趣味性,讓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中獲得感知。

2、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展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通過製作多媒體動畫“小熊的農場”,讓幼兒對蔬菜有全新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兒更有興趣學習。

3、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為主體的生動活動提供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態度體驗,使孩子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方法。 本次活動的全過程,我就引入了幼兒喜歡的小熊形象,結合秋收,引發幼兒融入到看蔬菜、買蔬菜、品嚐蔬菜的情境中,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維,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與個性發展的統一。

4、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幼兒又有好動的特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穿插適當的遊戲,使幼兒能在快樂的遊戲中輕鬆學習。

五、說教學程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式,活動流程為:

激發興趣——提問講解——自由探索——情景表演——品嚐延伸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利用幼兒熟悉的小熊形象,為幼兒創設了“小熊的蔬菜豐收了”多媒體展示,引發幼兒觀察蔬菜的興趣。在以下的環節中,我都是以小熊作為情節發展主線,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深深吸引孩子。

(二)提問講解

在此環節中,教師會把故事情節再梳理一遍,採用邊提問邊講解的方式,學習四種顏色各異的蔬菜(西紅柿tomato、蘿蔔carrot、黃瓜cucumber、韭菜leek),通過出示實物及其圖片幫助幼兒記憶單詞。

(三)自由探索

教師安排適當的遊戲,來幫助幼兒鞏固所學單詞。再與以前所學顏色聯絡起來,以舊引新,溫故而知新;新舊結合,創造出新的語境。老師要先作示範,如:a red tomato 。幼兒再根據老師的示範,自己嘗試著給每種蔬菜加上顏色,如orange carrot;green cucumber;green leek。

(四)情景表演

根據幼兒喜歡模仿、扮演小動物的特點,老師讓幼兒扮演成小動物去小熊的農場買菜,喜歡吃哪種蔬菜就買哪種,但要用英語表達。如I like orange carrot。

六、活動延伸

幼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活動,因此活動延伸必不可少。幼兒從“農場”買回蔬菜後,“到家”洗一洗品嚐一下蔬菜不同的味道,並把自己品嚐的結果講給夥伴聽一聽,進一步讓幼兒瞭解各種蔬菜的特徵,從而培養幼兒喜歡蔬菜的情感。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10

一、說活動教材

小鴨找朋友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語言比較簡單,有重複性,有利於小班幼兒的理解與學習。故事中根據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讓幼兒知道有的動物能和小鴨在池塘裡玩,有的動物不能和小鴨在池塘裡玩。重複性的動物對話,適合小班幼兒的語言發展水平。但是課程的提示中從另一個角度--學說拒絕別人的禮貌用語來理解故事,我覺得跳出了平常故事教學的侷限圈,是將語言與社會領域的有機結合,既可以在故事中發展語言,又可以在活動享受禮貌交往的快樂。

剛開學時,我們就開展了一系列有關“朋友”的活動,如:音樂活動:找朋友等,對朋友這兩個字眼幼兒們還是很熟悉的,也很樂意做大家的朋友,但在這個活動中我看到“新”的交朋友的方式-拒絕別人時的禮貌用語,這也是我選擇此教材的很大原因,對於小班幼兒而言,這個語言活動倘若能順利地實施開展,對我班幼兒交朋友方面肯定是有幫助的。

二、說活動目標

(1)說活動目標

根據教材及我班幼兒的特點,我就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動目標,活動目標如下:

1、通過模仿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培養幼兒完整的語言表述能力。

2、親近小動物,瞭解一些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

3、能大膽運用有禮貌的語言拒絕別人。

分析:從三條目標來看,第一條是主導目標也是能力目標,意想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模仿小動物之間的簡單對話,從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我想小班初期要注重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性,所以也就在目標中體現了這一點。第二條是認知目標,在這個故事中,有的動物會游泳,有的動物是不會游泳的,因此不能下河,讓幼兒通過這個故事瞭解一些動物的習性是一個很好的契機。第三條目標是情感方面的,與以往的情感目標所不同的是,這次是婉言拒絕別人的藝術,拒絕別人時我們也要有禮貌,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藝術。

(2)說活動的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

分析:我們制定重難點時往往是從所定的目標出發,因為是語言活動,又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現的,所以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就成了本次活動的重心,通過生動的flash帶動幼兒的表達慾望。

(3)說活動的難點:區分會游泳和不會游泳的動物

分析:在活動中出現的小動物有的會游泳,有的不會游泳,這也是每一個小動物的特有習性,讓幼兒知道不會游泳的是不能下水的,否則要淹死的。

三、說活動準備

1、前期知識準備:我們的第一個主題就是《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在主題中培養幼兒喜歡上幼兒園的情感,其中有一個很主要的內容就是和每一個幼兒做好朋友,所以朋友對幼兒來說並不陌生。通過一個多月的幼兒園生活,幼兒們也擁有了很多好朋友,也懂得了一些粗淺地禮貌用語:如老師早,老師再見等。

2、在活動中的準備:利用電腦、多媒體自制動畫故事,並對故事進行簡單的改編和加工,有利於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在加上幼兒表演用的小動物掛飾等材料,幫助幼兒明確自己的角色,增加興趣。這些材料可以在語言活動後,放在區角里讓幼兒進行操作。

四、說活動設計流程

本次活動我共設計了四個環節,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一隻正在哭的小鴨子為契入口引起幼兒興趣。通生動有趣的flash,讓幼兒瞭解故事,學說小動物之間的對話等等,第一環節語言匯入,引起幼兒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求異思維。第二個環節是完整欣賞,熟悉故事中的人物及它們的習性,主要針對第二個目標設計的,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第三個環節是分段欣賞並學說小動物間的對話,主要是為第一個目標也是本次活動的主導目標服務的,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第四個環節是讓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小動物進行表演,也可以說是整個活動的高潮和延伸,鞏固幼兒已掌握的對話,如未掌握的可延伸到區角。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11

一、課前準備:

小朋友們請坐好,請把小手舉起來和我一起做:小手拍起來,一二一,一二三,坐好了。

二、激發興趣

松鼠媽媽和小松鼠們正在草地上玩抓蝴蝶的遊戲呢,老師當松鼠媽媽,誰願意做小松鼠?(老師在班級裡轉一圈),孩子們,我們住的房子會動嗎?你見過會動的房子嗎?都沒見過,可是有一隻小松鼠卻建了一座會動的房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聽這個有趣的故事吧。聽故事的時候可要認真哦!

三、組織教學,學習重點

(1)、視聽結合,整體感知

請小朋友們仔細看螢幕,故事就要開始了(播放課件),故事聽完了,聰明的小朋友們,你知道故事裡有哪些小動物嗎?請你說,你聽的真專心,我們一起給他掌聲。

(2)、一問一答,緊扣重點

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小松鼠在哪裡造了房子?你知道!請你說,哦,房子建在了烏龜的身上了,這個粗心的小松鼠。房子造好後又發生了哪些事呢?小松鼠到了哪些地方?你最先舉手,請你說,你也說一說,你也知道,請你說一說。你們聽的都很認真,說的都很好,老師獎勵給你們每人一顆智慧星。小松鼠到過的那些地方美嗎?他聽到了哪些動聽的聲音呢?誰能說一說?小松鼠首先聽到了呼呼的風聲,接著有聽到了嘩嘩的浪花聲,還聽到了噠噠噠的馬蹄聲,看誰最聰明能自己說出這些聲音?這麼多小朋友想說啊!你先來,你說的是呼呼的風聲,你呢?說的真好,原來我們來到了海邊,聽懂了嘩嘩嘩的海浪聲,誰願意說說馬兒奔跑聲?小朋友們,他說的怎樣?說的很好,讓我們一起對他笑一笑表示祝賀。

現在第一排的小朋友坐的最好,剛才我們聽了小松鼠的故事,假如你是小松鼠,發現自己把房子建在了烏龜的背上,你會怎麼想呢?哦你是這樣想的,你想把烏龜請到家裡做客,說聲對不起。你真懂禮貌。你還想說,請你說,小朋友們可要認真聽哦。你覺得小松鼠太粗心了,以後要細心,我們不能學習小松鼠,要做個細心的孩子。你真會動腦筋,老師獎勵你一顆智慧星。

3、再次感知,積累經驗(第三環節)

現在每個小朋友都知道這個故事了,願意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嗎?請你來演烏龜,誰願意演粗心的小松鼠?他們表演的怎樣?讓我們一起用掌聲表揚他們。演的真棒!

四、強化感知

看完了這個有趣的表演,你覺得小松鼠是個怎樣的小朋友?粗心?不認真?是的,我們不能像小松鼠那樣粗心,要做個細心的好孩子。回家後,願意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嗎?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12

說學法

淺顯的謎語,逼真的動物叫聲,引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同時培養了幼兒聽的習慣和說的'習慣。活動情景的設計把幼兒帶入一個動物世界。他們迫不及待的去喂小動物,精練的提問:你想給誰送什麼?你的好朋友是誰,它喜歡吃什麼?在這樣有梯度的提問中,幼兒的語言越來越豐富,語言表達的內容呈螺旋上升,表達能力自然提高。聽的習慣、說的習慣也在培養。小動物坐位置更是提高了幼兒的分類能力。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即得到樂趣,又活躍了思維,即培養了興趣,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說過程

《動物吃什麼》是一個綜合活動.包含語言領域、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其基本目的是通過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我採用環環相扣的組織形式,活動流程為:設定懸念、激發興趣——找朋友感知發現——組織討論。擴散思維——動物分類。提升經驗——活動延伸,擴充套件視野。

1.設定懸念,引起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一半。動物園又來了新朋友。誰來動物園了?緊緊吸引了幼兒,通過聽聲音,看動作,猜謎語把動物們引出來,一下子就把幼兒帶到了動物世界,激起他們的興趣。

2.找朋友,感知發現.

(1).飼養員叔叔給動物準備了好多吃的,它們是什麼?

教師逐一出示食物圖片,鼓勵幼兒說出這是什麼。

(2).你給誰送什麼?

幼兒說出給誰送什麼,並動手操作。然後扮演動物的老師說謝謝小朋友。送給我……引導幼兒說出不用謝。這裡的師幼互動,即為下面的語言訓練提供了示範,也調動了幼兒的已有經驗。同時也為下面幼兒之間的互動打下了基礎。

(3).你的朋友是誰,它喜歡吃什麼?

部分能力差的幼兒,有了前面的語言示範,也能試著說出來。這裡注意了因材施教和麵向全體。

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通過師幼之間、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即瞭解動物吃什麼又發展了語言。

3.組織討論,擴散思維.

動物的種類繁多,前面幾種只是代表。經過幼兒討論想象,會說出更多的動物,能激發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使本活動重點得到突破。還有許多小動物它們是誰呢?它又吃什麼呢?當老師問討論結果時,要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有些動物只吃草,有些動物只吃肉,這樣就為下一步動物分類打下基礎。

4.動物分類,提升經驗.

如果簡單的讓小朋友給動物分類,即生硬、又不易引起幼兒的興趣。於是我設計了動物聯歡、共進午餐的場景。你的朋友是誰?它應該在幾號餐桌上,為什麼?為了減少盲目性,每號餐桌上先送上兩個小動物。老師簡單總結,幼兒再根據自己的經驗放置其它小動物。每位幼兒都非常興奮和愉快。興奮和愉快是幼兒活動的最佳背景。在這個過程中,每位幼兒都敢說,敢做,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積極性比較高。在這裡把零碎的知識進行加工整理,認識了許多動物,瞭解到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落實化解了難點。

5.活動延伸,擴充套件視野。

動物範圍的廣大,讓探索沒有止境。如果就此結束。剛激起的興趣也持續不了多久。本活動的生成、延伸也是一定的了。動物不同,喜歡吃的食物也不同。請小朋友注意收集有關動物的資料和圖片,帶到幼兒園來,大家互相交流。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1、活動來源:該活動與幼兒的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可運用於主題活動之中。眼睛、鼻子、嘴巴、手,是孩子們每天來感知周圍世界的重要感官。這次活動並不是單純地給予幼兒關於感官知識的現成知識。而是讓孩子在各種感官的運用中獲得真切而具體的感受和體驗。果實,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是隨處可見的,且取材方便。對於他們孩子們都有一定的感知和體驗。它們的形狀、顏色、味道都是獨具特色的,深受著孩子們的喜愛。每天午睡後的水果品嚐,顯然是孩們所期盼的快樂時段。

2、目標定位: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中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結合主題《好吃的食物》目標的實現。確立了情感、能力、感知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一面,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通過觀察認識橘子,知道橘子的特徵。

2、學會怎樣剝橘子,瞭解橘子的營養價值。

3、懂得分享,體驗分享橘子的快樂。

在這三個目標中,我從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及規律出發的,將情感方面列為首位,依次是能力和知識獲得方面,這是考慮了小班幼兒的特點學習規律出發的。

根據目標:我把重點定位於,在實際操作中,用口、鼻、眼、手各種感官,感知實物,並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過實物觀察、多媒體、實踐操作、食物品嚐、及音樂配合、遊戲情節的貫穿來實現活動目標。

活動難點:在剝橘子時,由於孩子們的小肌肉的動作協調能力、動作力度尚未發展到一定程度。在操作過程中,孩子們很有可能提出"老師我不會剝"、"老師剝不開"的問題。(因為,在平時剝橘子、香蕉皮的時候,我班每次都會有這種現象)。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老師如何正確地孩子們運用各種方法,通過各種渠道去求得剝皮的方法,體驗到自己動手後,獲得成功的快樂,這是個關鍵。它對於孩子和老師來說都是一個難點。

活動的準備:分為

活動的經驗準備: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水果有一定的經驗,吃過或看過。

活動的物質準備:橘子若干、收納盒3個。

二、說教法

在新課程理念中要求建立一種"對話、互動"的新型師生關係。在這種對話的氛圍中,教師和學生處於平等的地位,都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縛,充分表達各自的意見,促使雙方都進行積極的思考。在這種師生關係下,孩子的學習方式也要發生轉變,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教學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各種學習方式,本次活動我採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進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一次操作活動,引發興趣後,品嚐橘子前的一次剝橘子操作活動。 3、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展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實物投放"水果橘子"孩子們對橘子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讓孩子結合生活經驗,在辨證中得出結論,對含糊的結論也可留於課後進行調查。

2、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本次活動,在引入和結束活動中都滲入遊戲的形式。在橘子出現的時候,都讓孩子們去摸一摸猜一猜,這樣既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又讓孩子們體驗了不用眼睛光用手的本領。此外活動中還採用交流討論(小組、個別、集體)、賞識激勵法,使幼兒對小手等其他感官的運用都有一定的經驗。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 在《新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中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要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在剝與品嚐的過程中,體驗到了無窮的樂趣。在第二、第三環節中,就完成了感知特徵操作和語言表達的目標,同時目標一和目標二,也同時得到了體現,主要是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及常見水果的瞭解。

2、品嚐交流(嘗試法):

在體驗小手剝一剝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控制能力弱,為了孩子們的需求,我及時讓他們進行品嚐,大家吃吃將講講、在愉悅的狀態中,幼兒也逐步意識到了小手、小嘴巴的能幹。同時也瞭解了不同水果和乾果有著不同的剝法和口味。幼兒在遊戲的情節中,在輕鬆的氛圍中結束了該活動。

四、說教學流程

在這次活動課中,各個環節可以說是環環相扣、動靜交替的,它多次給了孩子們手口並用的機會。客人做客、激發興趣--自由觀察、說說特徵--教師演示、動手操作--果實品嚐、交流感想--相互分享、活動結束

本次的結束活動中也滲入互動的形式,與班裡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分享,情景相扣,比較自然,並且延伸活動對孩子們的手指運用也是一個提升,讓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學習運用感官感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是小班幼兒發展的一個基本目標。對小班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他們更為喜歡的是在遊戲的情景中,在吃吃玩玩的過程中,在快樂的體驗中進行學習。在本次的活動中,孩子們都能得到一定的感受和體驗。孩子們對自己喜歡的水果,用眼睛去看看、用鼻子去聞聞,用小手去剝剝,在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再用小嘴巴去嚐嚐。從始至終,應該說孩子們都處在一種輕鬆愉快的,自主操作、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在不知不覺中,拓展著自己的知識面與經驗。因此,我認為此活動能夠結合季節性,能夠從孩子的已有經驗出發,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運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引領孩子們積極的運用自己的各種感官去感知周圍的世界。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14

設計意圖:

新《綱要》指出“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這天剛下過雨,出了太陽就出現了彩虹,所以我馬上聯想到故事,《七彩蝦》我因時因地靈活地運用了這天然的教育素材。更好的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該故事所包含的情感。這一內容的選擇,遵照新綱要有關條例我認為(一)即合適幼兒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二)即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雖然故事中只是說小青魚幫蝦公公實現了一個心願,其實,已在潛移默化地教育幼兒從小就應該愛父母尊敬老人。(三)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彩虹幼兒都知道,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對彩虹的形成定有很強的好奇心,所以在該活動之中,我可以適時的引導幼兒區域活動中來畫畫、做做彩虹,讓他們初步地瞭解色彩是來源於光的作用,這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說教學目標:

我的教學目標有2點

(一)理解故事情節,感受小青魚尊敬老人的情感。

(二)能大膽地運用動作、語言 進行表現故事內容。

幼兒在理解內容之後自然而然地會聯絡生活現實。小青魚因為幫助了別人而得到了快樂。同樣,在社會生活中老人是需要更多的關愛的人群,通過該活動可以讓幼兒在心靈深處透出象七彩蝦一樣的美麗,用自己的力量去愛老人、幫助老人。也符合了綱要的《要求》指出:提供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通過動作、語言地表現形式他們能更大膽地表達情感、理解和想象。

新《綱要》指出:“藝術是實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讓幼兒感受情感是本活動的重點。用身體動作進行表現則是難點。

說準備:

我的準備有圖片、配合故事、繪畫紙和油畫棒人手一份,主要讓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來理解故事,體驗故事所表達的主題,通過塗塗畫畫感受彩虹的美麗七彩光的美麗,知道我們身邊處處都有七彩顏色有了七彩顏色畫畫更美麗,打扮東西更漂亮。

教學流程:

我的教學步驟分四步,

第一

猜謎語,通過猜謎語這種形式,讓幼兒從生活中瞭解彩虹的七彩和拱形的特點。

第二

小青魚和蝦公公主要讓幼兒熟悉作品的內容,瞭解他們的生活,這裡我採用1、、直觀的教學法,比如活動一開始當幼兒猜出謎語後我就通過觀察圖片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彩虹的特點,這是滿足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需要。

2、分析欣賞法,首先讓幼兒欣賞前半部分後,設定懸念“你猜猜看小青魚看到蝦公公傷心的樣子會怎麼做?”既給他們想象的空間,又培養幼兒對他人、社會的親近態度,“如果你是小青魚的話除了它的辦法你會怎樣做呢?”

第三

學學小青魚和蝦公公,用大膽地動作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實現自己的價值,體現自己對他人的作用,知道哪怕是一聲體貼的問候,都會給人帶去快樂。

第四

延伸活動,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塗塗畫畫彩虹,再一次感受其的美麗。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15

說教學目標:

⒈知道一個人在家時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

⒉能夠辨別一個人在家時的安全和危險行為,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⒊形成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一個人在家時的警惕性。

說教學準備:

⒈多媒體課件《妞妞獨自在家》、《不做危險事》。

⒉打火機、剪刀、塑料袋、藥品、積木、圖書、玩具車等物品若干,分類筐兩個。

說教學過程:

情境匯入。

師:有一位小朋友,名叫妞妞,她想邀請大家到她家去做客,你們願意嗎?

1、隨著《開汽車》的音樂旋律,老師帶領幼兒一起開汽車入場。並伺機複習開車安全。

觀看多媒體課件,初步辨別一個在家時的安全和危險行為。

師:妞妞家到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現在在幹什麼?

幼兒大班安全教案:一個人在家

2、播放多媒體課件《妞妞獨自在家》,並提問:

(1)、教師:妞妞家有幾個人呀?她一個在家時是怎麼做的,她的做法對嗎?(幼兒逐一描述、討論課件內容。)

(2)、教師:如果你的爸爸媽媽都出去了,你一個人在家,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一個人在家時你會做些什麼呢?(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3)、教師小結:一個人在家時如果害怕,可以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如果覺得無聊可以看書、畫畫、看電視或者玩玩具,等爸爸媽媽回來。

3、播放多媒體課件《不做危險事》,並提問:

(1)、這些小朋友一個人在家時都做了哪些事?他們的做法對嗎?為什麼?(幼兒逐一描述、討論課件內容。)

(2)、教師小結:自己一個人在家時,害怕時不要大聲哭鬧,不然可能會引起壞人注意;不能自己一個人溜出家門,這樣可能會遇到很多危險,而且爸爸媽媽回來找不到你會很著急;不要做危險的事,比如爬窗戶或爬其他高的地方,這樣可能會摔傷甚至有生命危險。

三、自由探索討論,一個人在家時還應該注意什麼安全問題。

⒈教師:一個人在家時還應該注意什麼安全問題呢?如果有陌生人敲門該怎麼辦?能不能玩火、水、電以及像刀子、塑料袋這樣的危險物品呢?

⒉幼兒分組討論。

⒊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組的想法表現出來。

⒋集體分享各組討論內容,制定一個人在家時的安全注意事項。請每組指派一名代表,講解自己組討論的內容。

⒌各組小朋友都介紹完畢後,教師引導幼兒集體討論。

⒍整理並制定一個人在家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四、遊戲:玩具總動員。

玩法:幼兒將所有物品進行分類,幼兒在家能玩的、安全的物品放入安全物品筐,幼兒在家不能玩的、有可能會傷害自己身體的物品放入危險物品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