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紫藤蘿瀑布》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2.36W

一、說教材———教材分析

有關《紫藤蘿瀑布》說課稿

教材地位

本課是國中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的一篇散文,第一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感知全文,提煉主旨,這課是一篇精讀課文,較好地體現了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同時讓學生在學習了《敬畏生命》和《熱愛生命》兩篇課文的基礎上,正確認識人生中苦難難免,但生命永恆、生命美好,要戰勝苦難、珍愛生命,同時進一步認識學習語文和生活的關係。

教學內容

主要內容:《紫藤蘿瀑布》是現代女作家宗璞1982年創作的一篇散文,當時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絕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於庭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恆。文章結構:文章圍繞紫藤蘿花來抒發感情,由看花、憶花、思花三部分層層深入,表達主旨。即由眼前盛開的紫藤蘿花表現紫藤蘿花的勃勃生機,並由此受到感染,想起十年前的紫藤蘿花,引發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中樣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感嘆。編排意圖:按照課文反映的生活內容,由淺到深進行編排,讓學生從總體上把握課文,學習課文精彩之處,通過動口動手來應用課文中學到的東西,又可和《敬畏生命》和《熱愛生命》進行比較,擴充套件閱讀。更好地理解有關生命的思想。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基礎知識1、注意下邊字詞的讀音和寫法——迸、伶仃、穗、澱、綻、苞、佇、虯、釀、璞2、培養學生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精心構思與藝術概括能力。

分析理解1、透過文章對花的描寫,瞭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旨。2、結合練習二,品味佳言美句,並能作適當分析。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積極動腦思考,踴躍舉手發言的良好學習習慣。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的能力。3、欣賞能力。

心理目標

1、鼓勵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克服膽小、怕羞、自卑等不良心理。2、及時肯定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成就感、認同感。3、帶領學生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進行美的薰陶,培養健康的審美情操。

德育目標

情感滲透:領會本文在優美的語言中蘊涵的深刻道理,正確認識人生中苦難難免,但生命永恆、生命美好,我們要戰勝苦難、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難點及原因

重點和難點:

1、揣摩作者的感情2、揣摩文中寫景的妙處。3、理清文章層次結構,理解文章主旨。1、這一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感知全文,提煉主旨。2、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文中多處運用了比喻、擬人、對比等修辭手法。3、揣摩語句、理清文章層次結構,也是會考常見的一種題型。4、揣摩作者的感情又是理解文章主旨前提。5、學生沒有作者的經歷,較難理解文中的感情。

學生情況分析

1、心理學告訴我們:國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有一定的抽象思維,但以具體形象作支柱,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發展,有較強的表現欲。因此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各方面的認知的發展。2、2、學生有一定的學習習慣,如能主動預習課文、課後複習課文等。上學期已經學習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學生對分析修辭方法的作用有一定的基礎。3、3、班級人數多(83人以上)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有些學生膽小、怕羞、自卑。

二、說教法——教學方法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使學生主體真正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學習,本課可以嘗試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以優化課堂教學:

教學方法說明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代化教學手段對於優化語文教學方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馬克思曾指出:“勞動者利用物的機械的、物理的和化學的屬性,以便把這些物當作發揮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於其它的物……這樣,自然物本身就成為他的活的器官。”魯迅也曾經預言:“用活動電影來教學生,一定比教員的講義好,將來恐怕要變成這樣的。”再說學生對紫藤蘿花也不瞭解,本課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制作CAI課件,精心編輯文字、影象、動畫、聲音、視訊等,創設一個優美的畫面,輕鬆活潑的學習散文的良好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一項基本要求。新大綱規定: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絡,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多媒體的運用能很好地增加容量,實現這個重要目標。

發現點拔教學法

由於本課為散文,語言優美,國中生在已有的`語文知識基礎上要讀懂本課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重點突破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揣摩文中寫景的妙處、理清文章層次結構,理解文章主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為此,教師可採取“讓學生髮現問題——教師點拔——學生討論、回答”的教學環節,以發現法、點拔法貫穿全課。特別是揣摩文中寫景的妙處指導上,在學生學法指導上更應以點拔為主。點拔學生從哪些方面進行思考,教師應真正落實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完全發揮出來。美國教育家杜威的實用主義教學過程理論特別強調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處理好教師的主導、點拔地位,才能真正達到教學效率的最優化。

讀寫結合法

列寧指出:“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並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這就是認識真理,認識客觀實際的辨證途徑。”因此,感知、理解、實踐是人類認識活動的規律,也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活動的規律。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培養、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都可以通過這一方法,以課堂訓練或課外練筆的形式,實現教學目標。本課練習的設計就是圍繞這一教法而設計的,同時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進一步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係

多種方法的綜合,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鍛鍊了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活躍了課堂氣氛,優化了課堂教學。

三、說學法——學法指導

學生在充分預習、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必須掌握以下學法:

學法說明

自主學習法

要求學生必須學會使用工具書,養成看課文註解,自學課文的好習慣,自主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如課前預習、課上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課後及時複習鞏固等。經過自學,應基本理解課文內容、讀準字音、正確停頓、有感情地朗讀。我國的當代教育家魏書生、錢夢龍、黎世法等人的教學論都特別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法。

誦讀品味法

這一篇散文語言優美,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掃清文字障礙,初通文意後,能通過反覆朗讀品味,還課堂以朗朗書聲。通過誦讀和品味達到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品味文中優美的語句,培養學生對散文的閱讀欣賞愛好,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精神。

創造性學習法

要求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大膽創新的精神,學會品味、感悟、遷移、轉換,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新的東西來,嚐到學習與創造的成功的喜悅。我國著名教育家王森然的王氏教學理論以及徐錦熙的三段教程論都特別重視學生的發展性創造實踐,日本東京文理大學的垣內鬆三教授的教育理論也極力推崇讓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足見,創造性學習法是有其較強科學性的。本課的練習設計就是圍繞這一學法而設計的。

四、說程式——教學過程

佈置預習1、利用工用工具書,把預習提示上的生字詞或不認識的字詞註上音並識記字形、字義。2、劃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懂的地方,並思考為什麼。1、培養學生自覺學習語文的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2、為課堂學習做準備。

匯入複習舊課匯入:同學們,從以往學過的課文中我們發現,抒情散文往往都是作者在受到某種事物的觸動,或經歷了某種心靈的震憾之後有感而發的。叫學生回答剛剛學完的《敬畏生命》和《熱愛生命》,它們的作者是在什麼情況下有感發的呢?學生回答後匯入,那麼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紫藤瀑布》的作者又是因什麼有感而發的呢?(學生回答後引導學生看預習提示)欣賞一幅紫藤蘿花的畫面1、複習舊課,把握新課的閱讀要點。讓學生了明確本文文體特點,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2、通過看畫面,讓學生從感性上了解紫藤蘿花,激發學生興趣,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

初讀課文(粗讀)1、看畫面、聽錄音。把你認為最精彩的句子畫出來。2、教師適當抽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並強調幾個易讀錯的字,如:澱、綻、佇、迸濺、虯、穗進一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引入學習重點和難點——1、揣摩作者的感情2、揣摩文中寫景的妙處。3、理清文章層次結構,理解文章主旨。

重點難點突破1、充分利用“預習提示”發現解讀這篇課文的鑰匙:①寫作背景——異常的悲痛鬱悶是產生感悟的基礎;②中心——生命的永恆③優美的語言——各種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2、抓住重要語句:①“我不由提停住了腳步”。(既是心靈被震撼的明證,又造成了懸念。)②“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時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那是關於生死謎、手足情的”。(正所謂“釋懷”!)③……我不覺加快了腳步。(“從“釋懷”到感悟,作者重獲得輕鬆與活力。)3、作者異常悲憤鬱悶的心情與紫藤蘿盛開的景物所形成的強烈反差和內在聯絡,是理解作者“睹物釋懷“的關鍵。4、利用多媒體播放兩組畫面(盛開的紫藤蘿和伶仃稀疏的紫藤蘿)1、教師主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及時鼓勵、肯定學生,以實現本課教學的各專案標。2、多媒體較好幫助學生從感性上了解紫藤蘿的命運,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主旨。

再讀課文(精讀)1、指導精讀,揣摩語句。①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盛開的紫藤蘿花的?②、結合練習二體會寫景的精彩之處。2、討論:①.“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是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這句話言下之意是什麼?②.“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是指什麼?為什麼又感到“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③.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有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為什麼又說“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3、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4、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答。1、初步欣賞感受文章中優美的語句。2、以讀促學,增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3、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4、通過學生質疑來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克服膽小、怕羞、自卑等不良心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探究發現同樣是一株草,一棵樹,一叢花,為什麼有的人視而不見,有的人浮想聯翩?同樣是遊覽名勝古蹟,為什麼有人只感到好玩,有人卻看到了文化、歷史?你想過這樣的問題嗎?你能給自己一個滿意的回答嗎?1、讓學生學會發現、觀察、思考、感悟身邊的事。從身邊的生活中發現生活的道理。2、學以致用。

知識遷移能力強化1、根據自己的理解,在文中另加一個能揭示本文主旨的句子。例如:美,一旦與頑強結合,就能產生震撼人生的力量。1、2、作文:去留心觀察一下小草、小花、小鳥……想一想,從它們那裡能得到什麼啟示,請你仿照課文,寫一篇文章來抒發心中的感情吧。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激發學生愛好文學的興趣。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總結課文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教學內容,由學生總結歸納,教師適當補充強調。讓學生再次明確本課重點、難點,學有所得。

佈置作業1、整理筆記。2、熟讀課文。3、課外練筆(見上作文)。強化重點,溫故知新。

評價分析本節課的內容較多,有些問題學生可能較難把握,教師不必強求學生面面具到。讓學生課後慢慢去體會。可重點放在學生的品味精彩的語句和對全文主旨的理解上,做到一學一得。同時鼓勵學生去“發現”文章的特色。發現的,可以是疑問,也可以是心得;可以是內容的把握也可以是詞句的揣摩。“發現”既沒有限制,又沒有止境。教師只作適當的點拔,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體。作文可放在課外完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感悟,從而加深對主旨的認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