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冬天》的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2.17W

濟南的冬天說課稿(一)

《濟南的冬天》的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國中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該單元以寫景抒情為主,要求反覆朗讀,在整體感知內容大意的基礎上,揣摩、欣賞精彩句段和詞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將落實這些教學目標。《濟南的冬天》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通過描繪濟南冬天美麗景色來抒發感情的寫景散文。這篇文章描繪景物,語言準確生動,多使用比喻、擬人手法,融情於景,表達了作者鮮明的印象和感受,抒發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除了理清文章的脈絡以外,還要揣摩、品味課文語言,通過這些學習過程理解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熱愛和讚美。

二、學情分析:

本校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所以在建立框架結構的時候,給同學們更多的時間思考,但是部分學生素質不錯,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展開獨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由他們自己揣摩語言,並分享他們的觀點。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生字生詞,初步感知文章內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 理清文章思路,揣摩、品味文章語言,學習課文中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3、 研讀課文,體會老舍先生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以上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思路,揣摩、品味文章語言,學習課文中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教學難點:研讀課文,體會老舍先生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

四、教學設想

1、教學用具:因為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文章語言非常優美,所以將通過朗讀感知課文內容,為了強化這種美感,我將使用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作配樂朗誦。同時使用幻燈片提供一定的背景資料。而其他重要的知識點,將用板書的形式展開。

2、教學方法:新課標要求學生要自主學習,所以在學習本文的過程中,儘可能的給學生多一點的空間思考,老師只作引導。

3、教學課時:1課時

五、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將從匯入、整體感知、揣摩語言、課堂小結、佈置作業等幾個環節展開。

第一環節:匯入。"冬季本來就是泉城濟南最美、最有韻味的季節,從宋朝的蘇軾到清代的王士禎到當代的文學大師老舍先生,都在用詩的語言反覆吟誦著雪中濟南、冬的濟南:"山郡逢冬又作晴,波塘分出幾泉清。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後千峰半入城。"老舍先生的讚美更加慷慨:"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於是便有了《濟南的秋天》和《濟南的冬天》兩篇美文傳世。"

第二環節:整體感知。這一部分將分為作者介紹、積累生字生詞、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等幾個環節。其中重點落實生字和理清文章脈絡。通過讀寫的過程讓學生積累生字生詞,打下紮實的基礎。整理文章脈絡這一部分,我將通過問題提示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整理出框架結構,同時初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三環節:研讀課文,揣摩語言。讓同學們研讀課文,自由提問:在閱讀課文之後,有哪些地方自己沒能理解。給同學們5分鐘時間來思考。提出問題後先由同學自己解決,老師作引導。重要問題沒有提到的,老師作補充。

可能性問題:

1、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明確:賦予老城以人的靈性,把老城寫活了,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流露出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

2、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明確:小山如同慈母般溫存、體貼、慈祥。而那句低語使人想起母親在搖籃邊低聲哼著催眠曲的情態,蘊涵著感人的脈脈溫情和體貼入微的撫愛,賦予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

3、 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明確:描繪了雪色與草色相間的美景,給人以動態的生活實感。

4、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明確:擬人手法,畫出雪景的"色",而且繪出了雪景中的情與內在美。

5、 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明確:一個"太"字,讚美之情全出。用與老天商量的語氣,說怕小山被大雪壓垮了,實際上是讚美小雪後濟南小山的秀美,對嬌媚得似乎弱不勝衣的小山充滿著熱愛。

6、 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技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明確:擬人手法,水脈脈含情,助長水藻的勃勃生機,幫它煥發,通過水藻、水清、柳美相互愛憐,表現它們的協調配合,似乎有了靈性,而更加熱愛它們。

7、 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明確:點題,又和標題在結構上有所變化,顯示了作者的匠心,用"冬天"修飾"濟南",抒發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裡的濟南的總觀感。和開頭呼應,抒發了作者的喜愛、讚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

第四環節:課堂小結。根據開始建立的框架結構,簡單的複述課文,也就是課文通過描寫陽光下的小山、小雪後的小山、城外的遠山、澄清透明的水描繪了溫晴的濟南,抒發了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深深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第五環節:佈置作業。學習課文的寫作方式,寫一寫家鄉的冬天,要求突出冬天的特點,多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六百字左右。

六、板書設計

總的特點:無風聲 北平

響晴 倫敦

溫晴 熱帶

山:陽光下的小山 可愛

小雪後的小山 秀氣

城外的遠山 水墨畫

水:澄清、清亮、空靈

濟南的冬天說課稿(二)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濟南的冬天》(板書:濟南的冬天+老舍),下面我將從教材和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策略幾個方面闡述我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和學情

(一)教材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它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寫的一篇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寫景散文。

編者安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我們領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蘊含在字裡行間的感情。

(二)學情

對於剛剛跨入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在我看來,大多數的學生應該都喜歡寫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情境,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二、說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學習重在強調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相互滲透和協調發展,我擬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理解重點詞語,品味積累語言,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過程方法目標:

朗讀課文,感知內容,初步培養感悟散文的能力:學習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多方面地寫景,表達自己的感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2.教學重難點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我將本文的重點放在學習作者抓住特徵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上,並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方法

教學:

1.根據語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通讀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

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寫之中,寄寓了自己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學習本課重在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徵細緻描繪的寫法,體會作者借景抒發的讚美之情。而若要達此目的,就必須通過多種方式反覆誦讀,使學生深入文字,深刻感悟,進行個性化解讀。為此,本設計圍繞"讀"字做文章,抓住"讀"字開展系列語文學習活動,從而達到讀中悟,悟後讀,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

2.採用多媒體等電教手段,增強教學直觀性,擴大教學容量。

學法: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指導,採用了:

自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四、說教學過程及策略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程式。

一、情境匯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們單表一下多姿的.冬天。和學生一起欣賞燕京一帶冬天雪花,感受邊塞冬天的奇寒;東北的冬天,雲南的冬天。引出素有"泉城"之稱的濟南,冬天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氣息。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環節,我設計了三個小問題:

1.學生用一兩個詞語概括自己經歷感受過的冬天的特點。

2.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用幾個詞語概括老舍筆下"濟南冬天"的特點。

3.學生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

濟南給老舍先生的最大感受就是——溫情。於是,全文處處圍繞體現著"溫晴",也體現著"溫情".

三、以溫晴識溫情——"溫情"在我身邊

學生朗讀第一段,小組交流,領會作者用對比的方法突出濟南溫晴的特點。

因此,作者說濟南是個"寶地".

四、以溫晴看溫情——"溫情"在我眼前

有人說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無論從立意,還是從構圖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圖畫。從細部看,這幅圖畫又是由多個畫面組成,而每個畫面都充滿著溫情和希望。

教師引導學生跳讀課文,尋找溫情的畫面,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為每一幅畫面起一個名字並說明其理由。

1.搖籃安睡圖

2.雪後小山圖

3.山村臥雪圖

4.玲瓏水晶圖

五、以溫晴賞溫情——"溫情"在我心中

教師引導啟發學生進入對溫情的賞讀。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繪了濟南的山、濟南的水,借山水來展現濟南冬天的特點,在鮮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這裡的山水情意濃濃。作者在寫作上也展開聯想、想象,以溫情的形象來比擬溫情的上水,用包含溫情的語言來描繪溫情的山水。

(一)走近溫情的人物形象

景物本身沒有生命,沒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當"人"來寫。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韻,有了內在美。

教師引導學生讀課文,分別找出用人物形象來比擬山水的語段,體會溫晴的特點,然後學生小組交流,最後師生共同明確。

1.守護搖籃的母親

2.細緻周到的護士

3.健美優雅的女郎

4.嬌美害羞的少女

5.俏美柔情的女子

老舍先生不愧為文學大師,他智慧的將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個個頗具個性,而又都充滿溫情的女性。如此,既寫出了冬天的暖,又寫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老舍先生為什麼只選取女性形象來比擬描繪呢?

主要讓學生明白:這些形象能體現溫暖、柔美、慈愛,能與濟南冬天的秀美、溫晴特點相吻合。

(二)品味溫情的語言

本文語言自然、質樸,親切、柔和,充滿著溫情。像美麗的女子情態可掬,又像慈愛的母親娓娓敘談。

學生先跳讀課文,標劃出富有靈性、含有意蘊的動詞,然後體會口語化、情感化的詞語,找出類似語句,進行品味。

六、我筆下的"溫晴"和"溫情"

1.教師總結:

老舍先生寫北方中國的冬天不著眼於"寒",而著眼於"暖",不著眼於"壯",而著眼於"秀",集中突出了冬天裡"溫晴"的特點。為了展現這一特點,作者抓住了"暖、秀、綠"著墨,寫出了春意,寫出了生機。之所以如此,皆在於作者內心蘊含著的"溫情",是作者溫情的體驗有了這種種溫情的意象,是作者溫情的感受有了這美妙的表達。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2.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運用"溫晴"和"溫情"兩個詞語,寫幾句話。

五、時間安排

匯入3分鐘 講授新課 30分鐘 歸納總結 2分鐘 寫作練習 5分鐘

六、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說課稿(三)

一、說教材

《濟南的冬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版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承擔著對現代散文的鑑賞能力提高的任務,所以本單元的重點是整體感知散文,品味散文優美的語言藝術。《濟南的冬天》是一篇極具個性的寫景散文,語言清新、優美、親切、自然,描寫生動形象又妙趣橫生,對景物描寫細緻入微,瓶中見奇、常處見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種觀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是本文教學的難點同時把本文與朱自清的《春》進行比較閱讀,進一步體會比喻、你人等修辭手法對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作用,在這些認識基礎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1)掌握生字詞,辨析多音字

(2)進一步體會比喻你人等修辭手法在描寫景物抒發感情時的作用

(3)體會文中的語言美

2.情感態度價值觀:(1)學會品味散文中優美的語言及修辭藝術

(2)通過對《濟南的冬天》的學習去發現大自然之美

3.過程方法:(1)總的來說"教學千法,朗讀為本"對於本文要以讀貫穿始終,分三步走:初讀——精讀——品讀,讀出文章之美,達到與作者共鳴。

(2)學生討論探究濟南動冬天的山水陽光,()並對其進行修飾,找出依據,如小山搖籃圖,空靈水晶圖等。

(3)學生以導遊的身份,追隨老舍的足跡給第一次來濟南的有人介紹濟南的冬天

二、說教法

新課程中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知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於是我根據本科目標和內容結合學生實際能力,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用發現法、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朗讀去發現美,感知美,探究美。

三、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知道,使學生自主地發現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

四、教學過程

1.匯入語:同學們,現在已經是秋天了,當秋天來了,冬天還會元嗎?冬天來了,大家最深的感受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個別樣的冬天,它就是老舍的《濟南的冬天》

2.講授新課

(1)大聲朗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作的?——以此來確定課文的感情基調

(3)精讀課文,概括文中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方面,並分析其特點

(4)品讀課文,並與《春》做比較閱讀

3.結束語

濟南的冬天是美麗的,二老舍具有發現美的眼睛,同時又用優美的文字向我們春大了美,讓我們領略了一個不一樣冬天,我向大家心裡也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冬天,那麼請你用你獨特的文字把他傳達出來!

我今天的說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