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小班《我係好寶寶》說課稿範文

來源:才華庫 2.04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小班《我係好寶寶》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小班《我係好寶寶》說課稿範文

在眾多的傳統文化藝術當中,傳統的粵曲文化不僅可以讓本土的孩子學習和弘揚優秀的民間傳統藝術,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還可以使教育的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據此,我們篩選、創編、整理出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的、對幼兒的發展有正面影響的粵曲內容,著力萌發孩子熱愛傳統文化藝術的情感,培養對美好事物的興趣性和敏感性,鍛鍊其創造生活美的能力。

根據本班幼兒有強烈的好奇心,思維積極、活躍,願意學習新東西,規則意識也逐步形成,開始學習著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集體的一些共同規則等年齡特點,我選擇了自己創編的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由廣東音樂《青梅竹馬》改編而成的粵曲小調——行為規範歌《我係好寶寶》作為教材。這首粵曲音色明亮,旋律優美流暢,節奏歡快。歌詞內容是地道的廣州方言:"喜歡學畫畫,喜歡習歌舞,上課守紀律,鍛鍊身體好;友愛無爭拗,手牽手,多歡笑;見面會sayhel—lo,廣州嘅禮儀,我地都知道,能做到,真真好"。朗朗上口,簡單易唱,令我們這些長期生活在西關的孩子倍感親切。而具有教育意義的`歌詞也使幼兒在學唱粵曲,感受其濃郁西關風情的同時,懂得要規範各種行為,自覺做個愛學習、講禮貌、守規則的好孩子。

考慮到本班是粵劇特色班,孩子們學習粵劇已有一定的時間了,也掌握了不少的造手、曲牌的知識。因此我設計的這個西關文化藝術活動共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學習這首新粵曲"我係好寶寶",二是通過遊戲,複習一些學過的造手、粵曲及道具等知識。在學習新粵曲時,我會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唱粵曲,唱好粵曲裡的拉腔,並鼓勵孩子自編合適的動作;在複習部分,我會通過輕鬆的遊戲,讓孩子按要求完成造手、使用小道具、唱粵曲等環節。

下面,講講我所擬定的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改編粵曲《我係好寶寶》的旋律節奏特點。

2、吐字清晰地學唱粵曲,學習唱拉腔。

3、大膽參與遊戲活動,懂得自覺規範行為。

由於是初次學習這首粵曲,對曲調、歌詞還未熟悉的情況下要清晰地演唱,如何組織展開教學理所當然就成為本次活動的重點部分;而讓幼兒理解並熟悉詞譜,學唱拉腔將作為此次活動的難點部分。

任何一次有效的教育活動都離不開充分的。活動準備,為保證本次活動的順利與成功,我做了以下教學準備:

1、粵曲"我係好寶寶"詞譜,與詞譜相關的圖片課件、電腦。

2、廣東音樂"青梅竹馬"磁帶、錄音機。

3、寫上指令的小紙條;廣東音樂"步步高""彩雲追月""得勝令""平湖秋月"磁帶。

4、絲巾、扇子、水袖、盔頭、雲髻等粵劇道具。

在這次的教學活動中我將努力地與幼兒之間建構一種積極的、有效的師生互動關係,以達到充分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參與的目的。

下面,說說本次活動的教學過程:

首先,第一部分是情感匯入,我先以粵劇獨有的拉腔喊"小朋友,上課啦!"並伴著歡快的廣東音樂《步步高》與幼兒一起做律動入室。讓幼兒預先感受一下拉腔發音的特點,同時感受《步步高》歡快的節奏,通過伴隨著音樂做律動激發幼兒參與本次活動的興趣。

在第二部分,我根據新綱要中"幼兒是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活動中主動學習和發展的"這一指導思想,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在幼兒入座後,先故作神祕地請幼兒觀察電腦裡面小朋友所做的事情,要求幼兒結合自身的表現,談談:"請你看看電視裡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你也會向他那樣做嗎?當幼兒陸續回答以後,我在小結歸納答案的同時出示"我係好寶寶"詞譜,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初步熟悉歌詞。為了讓幼兒進一步熟悉歌詞,我會帶領孩子們反覆朗讀,並通過邊拍手打節奏邊朗讀的方式讓幼兒對本曲的節奏有初步的印象。

第三部分是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教師先引導幼兒欣賞廣東音樂"青梅竹馬",用以下語言引入"不同的音樂會讓我們有不同的感覺,下面請小朋友聽一首好聽的廣東音樂——"青梅竹馬",聽聽它會讓你有什麼感覺?"自然而然地進入活動的第三部分。接下來,在反覆欣賞粵曲和了解了孩子們的體會後,我會引導幼兒思考:如果這首廣東音樂配上剛剛念過的詞譜,會是怎樣的呢?然後,讓大家嘗試跟著樂曲輕聲唱出詞譜,接著,全體幼兒在我的帶領下,逐步用響亮的聲音唱出詞譜。反覆練習期間,我會著重提示幼兒演唱時要注意吐字清晰,跟準節奏,同時,進一步糾正孩子個別字的唱腔,引導大家唱準粵曲裡的拉腔。對於拉腔這個學習難點,我認為由於大班幼兒的模仿力特別強,模仿學習應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因此我會作親身示範,讓幼兒在反覆聽到我的聲音之外,還仔細觀察我的口型和呼吸時所配合的動作,不斷模仿跟唱,初步掌握拉腔的唱法。

綱要中指出:"在音樂活動中應允許幼兒自由地參與,自由的發揮",因此,在第四部分,我會在幼兒能較熟練地演唱的基礎上,鼓勵孩子們自編合適的動作表現粵曲。既可動靜交替,給幼兒一個活動放鬆和自由表現的機會,又能使幼兒進一步熟悉粵曲,有利於幼兒間互相學習。

在活動的結尾環節,我會以遊戲"聽音傳公仔"進行,其玩法與"擊鼓傳花"類似,目的主要是通過輕鬆的遊戲,讓孩子按紙條上的要求完成造手、使用小道具、唱粵曲等之前學過的粵曲知識。既能起復習鞏固的作用,又能活躍課堂,營造一種師幼同樂的學習氣氛。

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會掌握好巨集觀調控,調整控制好節奏速度,在提問時,會注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兒回答。當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設計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幼兒的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及時調整,這就需要我們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靈活的教育機制,努力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