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的解釋及造句

來源:才華庫 9.15K

避世拼音

避世的解釋及造句

【注音】: bi shi

避世解釋

【意思】:脫離現實生活,避免和外界接觸。

避世造句:

1、各位同胞,我知道,在海外發生動盪之際——當新聞充滿衝突和變革的報導之時——我們會產生遁避世事的念頭。

2、當您心情低落的時候,與朋友暢談一番也是鼓舞士氣的一個不錯的方法,甚至,當你有產生避世的想法時,為什麼不給你的朋友打個電話,約會一下、喝個咖啡呢?

3、意味著這個想法不會把他(嚇得)溜進他自己的私人空間(男人避世所)。

4、她生性孤僻避世,在她度過一生的'家鄉馬薩諸塞州的阿姆赫斯特,鎮子上的人們都稱她為“謎團”,彷彿她是否存在過都是個問題。

5、像修道院式的避世主義。

6、他的人生追求也隨之發生巨大變化,從積極入世到消極避世。

7、如果你想在塞普勒斯尋找“避世”之所,這片森林也許就是你的理想之地。

8、這與消極避世,超脫孤寂的古代文人畫創作是截然不同的。

9、究其原因,既有在險惡的政治情勢中消極避世並轉而致力於純藝術天地的外因,也有迴歸緣情文學傳統的內在動力。

10、聖托裡尼島上的聖安東尼奧城堡是一個浪漫動人的避世之所,它內部的極致美景把我們的生活方式文化引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豪華洞窟時代。

11、郭嵩燾歸隱觀的內涵是豐富的,它不是消極的避世,而是一種迂迴的入世。

12、除了避世養神,舒緩身心,酒店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便捷。

13、他們恐嚇普通群眾,這些行為使一直以來希望避世並安靜捕獵的長老們為之惱怒。

14、元代“逸品”山水畫具有強烈的“避世”色彩,這與當時文人普遍的社會心態息息相關。

15、林語堂在入世和避世之間踟躕徘徊,而最終脫離了社會的主流;

16、道家的隱世避世為入世的倫理提供了一個退出機制,使富有彈性的安身立命基地的建構成為可能;

17、其中蘊含的隱逸思想並非僅僅消極避世。

18、現在寫一篇關於某個中國年輕建築師事務所的文章,能否迴避世人皆知的中國建設速度與建造規模的奇蹟?

19、《狼牙》講述香港黑幫集團老大馬爺為躲避國際警察通緝來到離島寺廟避世。

20、元雜劇文人形象的隱居樂道和道化成仙是劇作者避世、出世心態的體現。

21、其所接受的佛道思想主要是消極的一面,因而產生的影響也主要以追求閒靜、避世為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