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點亮夢想書香成就人生的徵文

來源:才華庫 1.27W

期末快到了,我到八年級(7)班聽本學期的“最後一課”。一進教室,我就發現在後排的桌子上,擺著一本我很眼熟的書,我想這一定是該班班主任屈老師的。前些日子,一位出版社朋友送了我五本書,我把書全部轉贈給了教師

閱讀點亮夢想書香成就人生的徵文

趁著還沒上課,我隨手翻了下這本書。讓我吃驚的是,她在書上做了很多標記,還在空白處寫下了自己的感悟和反思,紅紅的一片,很是醒目。屈老師的確是在認真仔細地讀著這本書,這也是我內心期待和希望的讀書樣態。

其實,屈老師以前對於專業閱讀並非如此認真和上心,甚至還有些牴觸。每天學校裡的事情一大堆,回到家裡還得做家務,照顧孩子和老人。讀書,真的是沒時間、沒心情。而且更深層的問題是觀念:她認為,不讀書也不怎麼影響教學,不讀書照樣能教好學生,只要自己在教學中做個有心人,不讀書一樣成長。學校當初成立“‘四棵柳’讀書沙龍”,因為她是英語教研組組長,我想讓她帶個好頭,就鼓勵她參加,她卻一直固執己見,託詞不參加。

有屈老師這樣想法的人,在學校教師中並不少見。但以我的專業成長曆程和體驗來看,許多教師的專業發展、職業狀態甚至生命狀態難以取得突破,原因之一就是讀書少。讀得少,就見得少想得少。書籍能夠幫助我們搭建起與世界、與他人、與古今中外的聯絡,書籍是幫助我們走出平庸和卑微,走向壯闊和卓越的一條通道。我一直認為,讀書是最經濟的一種成長方式。

這些年來,在鼓勵、引導教師讀書這方面,我很用了一番心思。日常,我親自抓“閱讀三個一”工程。一是“每天一語”。每個工作日,我會精選一則有關教育教學的警句、格言或精彩論述,以“xxt”簡訊形式在早上八點準時推送給教師,讓大家去品讀、學習並思考,努力用教育智慧潤澤教師的心靈。二是“每週一文”。每週我要精選一篇教育類的經典或熱點文章,印發給教師共同閱讀。教師可以隨意在紙上做批註,而我在回收之後經過認真批閱,會將批註精彩或認真的教師的'名字記入學校的大事記,並在全校通報表彰。“每週一文”,能夠讓教師們與多種教育思想碰撞。三是“每期一書”。在每學期初,我會給每名教師贈送一本共讀的新書,教師可以在書上隨意圈寫勾畫。平時,我會安排專人每週給教師做“導讀提示”,並安排一名教師在例會上交流讀書心得。期末,我會把書全部回收,親自檢查教師們讀書的批註、心得或筆記等情況,對於閱讀認真的教師要記入學校大事記,並通報表揚。“每期一書”,目的就是為了使老師們能夠與教育專家實現深度的系統的對話。

這些措施的紮實推進,教師們的閱讀狀況很快發生了變化,大家似乎找到了一條實實在在的專業研修與成長的路徑。2014年11月,我和屈老師等四人一起到山東日照去參加“構築理想課堂——2014年新教育國際高峰論壇”。其間,我們聽了成都大學陳大偉教授的講座。課後交談中,我和教師們提起曾讀過他寫的《怎樣觀課議課》一書,裡面對觀課議課的闡述很系統,既細緻又實用。沒想到屈老師對這本書十分感興趣,讓我回去後把書借給她。拿到書後,她很快讀完,並且找到我說,強烈提議讓大家共讀這本書。於是,我們把這本書確定為“每期一書”贈送給大家。

通過這些,我感覺到屈老師對於閱讀已經不再牴觸,而且生出了由衷的喜愛之情。

屈老師告訴我,她現在每個學期都很期待學校的贈書,因為不知道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挑戰。她不僅會非常認真地啃讀學校的贈書、薦書,而且還抽時間閱讀了很多其他自選書籍,如佐藤學的《靜悄悄的革命》《教師的挑戰》等。《教你如何賞識孩子》使她學會了從新的視角去看待學生;《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直接點化了她英語“理想課堂”的構建;《適於腦的教學》讓她知道了學習發生的腦科學機理……她說:“讀書使我獲得了專業和精神的養料,使我更加善於思考,更加遠離浮躁,更加充滿教育智慧,更加密切了和學生的情感聯絡和心靈交流。”

屈老師的教育信念就是這樣在閱讀中實現了工作經驗和專業實踐的淬鍊和昇華,由此也慢慢完成了帕爾默所說的“身份的認同和自身的完整”。閱讀,可以幫助我們的精神世界變得亮堂起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