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助學築夢勵志成才的徵文2000字

來源:才華庫 2.54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徵文的經歷,對徵文都不陌生吧,徵文要求文面整潔乾淨,書寫端正美觀,字型清晰規範,標點準確無誤。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徵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助學築夢勵志成才的徵文20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助學築夢勵志成才的徵文2000字

助學築夢勵志成才的徵文1

我自從國中開始,就得到了國家助學金,直到現在我也仍在為它而努力。這麼些年來,我不怕別人說我家窮,我只怕我的學習和品質,配不上這份關懷。國中的時候,雖然懂得的道理不是很多,但有一點是懂的,那就是要懂得回報,所以我每天早起晚睡,時刻提醒自己不能鬆懈,你身上還有很對人對你的期待,不能辜負了這份資助與鼓勵、不能辜負了每天陪著我們的老師、更不能辜負家裡一直為我們操勞的父母。當父母知道我們有幸能得到國家助學金的時候,緊鎖的眉頭終於鬆開了一點兒。他們起早貪黑的工作,只是希望我在學校能吃好一點兒,而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取的好成績,報答他們。我立志要變強大,讓他們的晚年不再那麼操勞,讓他們能過上更好的日子,不再為錢發愁,不再感到生活的無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考上了縣上最好的高中,家裡人都很高興,父母臉上的笑容終於燦爛了,我知道,他們在為我驕傲。我也很開心,在高中的時候不斷提高自己,慢慢的活躍在班裡的活動中,是因為有了助學金,我才能更加輕鬆的投入學習生活中,積極參與學校活動,並未班級帶來了不少榮譽。性格也更加開朗起來,組織同學們騎行、配合班幹組織去公園植樹活動及舉辦班級元旦晚會,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如今來到了廣西外國語學院,是生源地貸款助我來到了這個美麗的地方。這又是新的起點,在這兒結識了很多朋友,但也遇到了些困難,全新的知識,全新的學習、生活方式,還有性格各異的、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每個人都在努力適應,但第一個學期的成績單下來,真的給我一個不小的打擊,也讓我真正意識到大學學習不能鬆懈,而且要以更加開拓的思維去思考、解決問題。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大學給了我展示自我的空間,大學給了我放飛夢想的平臺。忙碌的學習之餘,陪伴我的是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在這裡,老師亦師亦友,從過來人的角度,和我們分享了很多他們曾經的經歷。為我們撥開眼前的迷霧,一步步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鼓勵我們突破自己,讓我們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雖然得到了助學金,但我並沒有就此止步,而是更加努力的想向獎學金努力,雖然得不到,但我至少為它努力過。人生最遺憾的不是得不到,而是你並沒有為你想得到的付出過。有人說“兼職”,是大學生活裡必須做到一件事。從大一到現在,我也一直在做,雖然有時候會很累,很辛苦,但在得到報酬的那一刻,整個人感覺都要飛起來了,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助學築夢勵志成才的徵文2

我的朋友們,如果我是一個沒有通過大學聯考就來北京打工的民工,你會和我在一個校園裡相遇嗎?不會,肯定不會。回顧過去二十年,為了和你相遇在xx大學,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經歷了你沒有體驗過的生活。

從我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份就與你有了天壤之別,我的戶口簿上是農村戶口,而你的是城市戶口。因此我的童年你無法理解,我們整天在玩泥巴,不知道什麼是遊樂園,也不知道什麼是幼兒園,更別說上幼兒園,因為那種待遇只能城裡孩子享受。從邁進國小校門的那刻起,媽媽就經常說你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才能到城裡去上學。我每天早晨在母親的呼喚聲中醒來,在母親的嘮叨聲中入睡,“孩子,該起床了,你還有作業沒做完”,“孩子,趕緊起啦,你還有課文沒背”,“孩子,還睡覺了,你明天還得早起背課文”,“孩子,你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才能像城裡孩子那樣有玩具”每天聽到的都是這樣的單曲重複,從小就烙印在心裡,我和城裡的孩子有區別。

隨著的時間的流逝,那年秋天,我到鎮裡讀國中,也就是從那時起開始了我的住宿生活,我得自己照料我的生活,每天再也每人提醒我早睡,也沒有人提醒起床,也沒有人給我做飯,這些都得靠自己。曾記得那時候我比較小,剛去學校一段時間,特別戀家,每次吃飯端起飯碗就哭,那樣的生活現在想來都歷歷在目。由於我們國小時沒有英語課,國中時才知道還有英語,那時候看老師說的一口英語,對他們充滿了崇拜。或許由於母親從小就那樣每天提醒我,從國中開始,我每天還是堅持早起早睡,認真完成作業,付出比你多幾倍的努力。這樣的生活,一堅持就是三年。

三年後,進入高中的第一天,校長就告訴我們這三年只有一個目標——大學聯考。於是我披星戴月,早上5∶30起床,晚上11∶00睡覺,就連中秋節的晚上,我還在路燈下背政治題。而你的升學壓力要小得多,競爭不是那麼激烈,功課也不是很沉重,你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去發展個人愛好,去讀課外讀物,去球場揮汗如雨,去野外享受藍天白雲。如果你不想那麼辛苦去參加大學聯考,只要成績不是太差,你可以在高三時有機會獲得保送名額,哪怕成績忒差,也會被“掃”進一所本地三流大學,而那所三流大學我可能也要考到很高的分數才能進去,因為按地區分配的名額中留給北京本地的名額太多了。我們的考卷一樣我們的分數線卻不一樣,但是當我們都獲得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所交的學費是一樣的。

直到2012年秋天,我來到xx大學這所歷史悠久的名校。終於像小時候母親經常說的你長大了就可以去城裡,可是,她沒有告訴我,你在小鎮裡幾毛錢就能吃飽,在城裡就不可能。我來到北京這個大都市,我發現與我的同學相比我簡直一土鱉。我不會說普通話,不會唱歌,不認識明星,不會玩遊戲,沒有去過 KTV,為了和同學接觸多交流,我經常一個人邊走路邊練習普通話,我沒摸過計算機,為此我花了半年時間泡在學校機房裡學習你在中學裡就學會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我的英語是聾子英語、啞巴英語,我的發音中國人和外國人都聽不懂,這也不能怪我,我們家鄉沒有外教,老師自己都讀不準,怎麼可能教會學生如何正確發音?基礎沒打好,我只能再花一年時間矯正我的發音。我真的很羨慕大城市的同學多才多藝,知識面那麼廣,而我只會讀書,我的學生時代只有學習、考試、升學,因為只有考上大學,我才能來到你們中間,才能與你們一起學習,所有的一切都必須服從這個目標。我可以忍受城市同學的嘲笑,可以幾個星期不吃一份葷菜,可以週六週日全天泡在圖書館和自習室,可以在週末自習回來的路上羨慕地看著校園舞廳裡的成雙成對,可以在寂寞無聊的深夜在操場上一圈圈地奔跑。為了減少家裡經濟負擔,我從大一剛來就辦了國家助學貸款,這意外著我剛畢業就承擔了2。4萬的貸款,這對於一個城鎮戶口的工薪家庭來說就是兩個月的工資,可是對我這樣的家庭來說那是十年左右的積蓄。為了日常的生活,我參加學校的勤工儉學,從大一開始就做行政助理,像我這樣呆手呆腳的人,剛去一學期,經常被老師指責。

轉眼間,來大學已經兩個年頭了,回顧這兩年,感受頗多,經歷不少,也讓我真正見識了什麼是大城市。在接下來的兩年裡,我會一如既往努力,為了夢想去奮鬥,為了更好的活著。

助學築夢勵志成才的徵文3

夜晚在鍵盤上敲打著一個又一個故事,白天在奔跑的路上豎起一面又一面新的旗幟。我想,只是因為心存感動,才願留下這些溫暖的文字。

我是龐聰琳,重慶工商大學大三學生,回味三年時光,一路走來,或走或停,迷茫過,叛逆過,放蕩不羈地笑過,歇斯底里地哭過,大學得味道,是奮鬥的味道;奮鬥的意義,是青春的真諦。

我來自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是家裡走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家裡除了爸爸媽媽爺爺,還有一個念國中的妹妹和念國小的弟弟。兩年多前接到錄取通知書那刻的場景還記得清楚,我揭開那個紅色的郵遞信封,莫名的緊張和激動,把我的名字望了一遍又一遍,這才急匆匆跑去爺爺的屋裡給他看,說:“孫女考上大學了,我要去重慶讀書了!”爺爺拍拍我的肩膀,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開學前的幾十天,媽媽已開始為我上學的事張羅,想到要去那麼遠的地方上學了,她好像嫁女兒一樣緊張,一天三頭兩次地跑去鄰居嬸嬸家問要帶些什麼,辦理哪些手續,有哪些注意事項。聽說我們這些農村出去上大學的可以去鄉鎮政府辦事處出具貧困證明,到學校申請助學金資助,媽媽便立即帶上我去村委鄉委落實情況並拿到了政府出具的貧困證明單子,一再交待我到學校問清楚老師這件事情。

日子一天天過去,開學之日臨近,在外打工的爸爸也特意趕回來看我,送我上學。姑姑舅舅這些親戚也紛紛來我家看我,囑咐我今後一人在外,好好照顧自己,臨走前還給我留了千百塊錢,說這是對“咱家大學生”的一點心意。要走了,爸爸沒有如約送我,只是把我和媽媽送到車站,我知道他是嫌一百六十塊錢的車費太貴了,儘管他多麼想去我上大學的地方看看,最終他還是選擇早日回到工地,為我多忙碌一天,我的學業就多一份保障。爸爸的話永遠不多,總是那句“好好讀書,爸掙錢供你”。走進候車廳,我不斷回頭,感覺爸爸日漸滄桑了,我不停地揮手,眼淚止不住流。

咕隆咕隆了十八個躲小時,火車抵達重慶,這個美麗的城市讓我感到陌生,重慶北站下來,一位好心阿姨告訴我們要乘輕軌去五公里。“輕軌”這個概念在我腦海裡是模糊的,在河南就算是鄭州那樣的城市,地鐵也只是剛列入都市計畫專案之一,仍未落成。最終,我怯怯地跟隨人群在人工售票視窗買了票,和媽媽拖著重重的行李照著別人的樣子刷卡、進站、問詢、等車。這次新鮮體驗讓我覺得重慶說那麼魔幻,我是那麼渺小,小到我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五公里站到了,請到工商大學、重醫附二醫院學府醫院的乘客在這裡下車”,輕軌站臺提示告訴我到了,我拉著媽媽的手下車,出站時已下起大雨,天空像染了墨一樣。我們在出站口買了一把雨傘撐著,雨傘下安靜的一小片廕庇,只有行李、她和我,那刻覺得世界都靜得只剩我們了。

由於還沒到正式報道的時間,我們和另外一個提前入校的新生被提前安置了宿舍,那晚鋪蓋還沒有發放,我和媽媽把衣服拿出來抱著,就這樣互相依偎著睡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一早新生陸續來學校報道了,我和媽媽一起去領了學生卡、床上用品等。媽媽幫我鋪了床,我們就坐在那裡聊天。她說道他們小時候沒有機會讀那麼多書,現在只能靠體力工作,“你是家裡的姐姐,一定要為弟弟妹妹樹立榜樣”她哽咽了一下,“你弟弟妹妹還那麼小,我和你爸把年輕時候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你的身上,你一定要好好讀書改變命運,將來好替我們照顧弟弟妹妹”。那刻,我感到自己是幸運的,對於爸媽這樣一對農村夫婦來說,他們沒有因為我是女孩子而過早讓我放棄學業,而是堅信“知識改變命運”,他們是那樣偉大。

那天下午我把媽媽送上車,急忙趕去開新生班會。我的腳步是那麼急,顧不上去抱媽媽一下,回來的路上我想到媽媽要一個人顛簸那麼久,眼淚就大顆大顆往下掉。班會上,文老師講了新生入學須知和大學獎助體系。我很快按照要求去申請了國家助學金並得到學校審批。接到審批通知那一刻我深深鬆了一口氣,至少對於爸爸來說,他身上的擔子輕了些許。接著我給媽媽打了電話說助學金申請好了,電話那頭她開心極了,一直唸叨著“政策真好,真好”,並又一次叮囑我要好好學。

現如今,我大三了,再也不是那個感覺自己好渺小的小姑娘了。這些日子來,我通過了計算機二級,英語四級,連續四學期獲得綜合獎學金,做了新聞編輯部小記者,宣傳部部長,得到越來越多榮譽與肯定。奮鬥的起點都只是因為爸媽的辛勞、親戚的關懷以及政府的資助,這些都使得讀書在我心中多了份沉甸甸的分量。

若干年後,媽媽的“好好學”依舊會在我耳邊迴響,它一次又一次提醒著我流再多的汗水都是值得的。命運沒有給我一個足夠高的起點,但至少它沒有剝奪我分發向上的信心。而我現在依舊年輕著,我的未來還有一萬種可能。我知道:無奮鬥,不青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