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集與製作標本教案

來源:才華庫 2.56W

採集與製作標本教案

採集與製作標本教案

1.4《採集與製作標本》教案(冀教版七年級上)

生物:1.4《採集與製作標本》教案(冀教版七年級上)

教材分析

採集與製作標本,包括兩部分內容,植物標本和昆蟲標本,生物標本的採集和製作方法是學生應該掌握的生物基本技能之一。本節通過讓學生嘗試製作植物標本和昆蟲標本,掌握標本的採集和制 作方法,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對生物科學的興趣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重點是採集和製作標本的基本方法。

學生分析

學生對採集生物標本很感興趣,在郊遊等野外活動中,很多同學採集過花草,捕捉過各種昆蟲,並想儲存這些動植物。但因為採集與製作動植物標本的知識欠缺,方法不正確,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學生很希望瞭解這方面的知識,有學習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很好地引導他們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上升為理性認識,掌握科學的採集與製作動植物標本的方法。

設計理念

本節從學生的實踐入手,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上升為理性認識,然後通過再實踐,讓學生掌握採集和製作生物標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科學實踐能力和生物科學素養。該設計突出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 1、描述採集與製作植物標本的基本方法。

2、描述製作昆蟲標本的方法。

技能性目標 1、嘗試製作植物標本。

2、嘗試製作昆蟲標本。

情感性目標 1、確立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養成樂於探索 、勇於實踐、團結協作的精神。

3、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形成環境保護意識。

時安排

本節內容為兩時,分別講植物標本和昆蟲標本。

教學準備 (第一時)

教師: 1、 各種採集工具:採集筒 標本夾 枝剪等。

2、植物蠟葉標本、 浸製標本及昆蟲標本。

3、前佈置學生查閱資料,瞭解採集製作植物標本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採集製作過程。並強調要注意安全和有關事項。

學生: 自己採集和製作的植物標本。

教學過程

第一時 植物標本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提示和建議

引入

展示學生採集製作的植物標本,(可使用實物投影儀)

組織學生交流採集情況。

瞭解各小組在採集標本時,所帶工具極其用途,當時缺少什麼工具,用什麼替代的。

出示 採集筒、標本夾、枝剪等,簡述用法。

啟發學生介紹:

採集活動中最有趣的事;

值得別人借鑑的事;

提醒大家注意的事等。

設問:應該採集植物的哪一部分作為標本更好,你是怎樣採集的?

明確:對草本植物,要儘可能採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齊全的植株。

對木本植物要採一段帶有莖、葉、花或果實的枝條。

教師出示幾種標本,並提出問題:這些標本都生活在什麼環境中?哪一株標本是哪一位同學採集到的?請彙報一下。

提示學生:採集標本時別忘記給標本掛號牌和做好採集記錄。

強調採集記錄一定要在採集時完成,不可以採用追記方式。

指導學生參照教材“探究竟”3、4內容,並檢查自己所做的標本,找出不足和存在的問題。

組織交流、討論。

找出幾份整理後的標本展示,點評、表揚、鼓勵。

提出問題並引導學生分析

如果發現珍稀植物是否應該多采集一些,以便珍藏或用研究?

其它植物枝條也要儘量多折一些,以便在製作過程中進行選擇。這樣做對不對?

讓學生歸納總結標本的採集過程和製作步驟。

以上學習製作的是植物的臘葉標本,除此之外,儲存植物標本的方法你還見過哪些?

展示浸製標本,激發興趣,讓學生後查閱資料,瞭解其製作方法,有機會同學之間在一起進行交流。

讓學生想一想都在什麼地方見到過植物標本,不同場所的標本各有什麼作用。

小結

引導學生對本節進行知識、能力、情感方面的小結。

通過本節的學習,你瞭解了哪些知識?懂得了 什麼道理?有哪些收穫?

佈置後活動

展示幾幅漂亮的昆蟲標本,引出這是下節要學習的內容,但下需要同學們完成幾項工作:

(1)參考教材“技能卡”中提供的製作方法,準備好採集用具。

(2)以小組為單位,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利用休息日去採集昆蟲,一定要注意採集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3)討論一下對捕捉到的不同昆蟲,都應該採取怎樣的處理方法?下節 各小組要講講你們在實踐中各自的做法、體會、經驗、或教訓等 ,希望大家做好準備。

建議:

校園比較大,植物種類比較多,或校園外就是坡、樹林等環境條的學校,可以帶領學生上室外,邊採集邊講解,然後返回實驗室,進行壓制、乾燥、裝貼等處理過程,這樣做教學效果會更好些。

同學之間對製作的 標本互相欣賞、評價,各小組代表發言,概括介紹活動情況。

各組分別介紹情況。

積極發言,各抒己見,講體會、感受,談經驗、教訓,互相提問、質疑,本小組同學補充發言。

思考回答問題。

面面相覷,很多小組無法回答提問,因為採集時沒有注意這些問題。

設計號牌的內容,小組交流。

討論採集記錄的內容和追記記錄的弊端。

認真看書比較,互相評價、提示,發現問題,想出改進的辦法,同時動手整理標本,交流製作方法及經驗。

發表見解,爭論或補充。

多位學生回答補充。

舉手發言。

認真回憶,動腦思考,舉手發言。

從自己實踐、認識的過程進行總結,互相補充發言。

認真聽老師佈置的活動任務。

展示學生自己的作品,激發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交流採集情況,主要讓學生回憶採集過程,儘快進入角色,在交流中還將引出學習的主要內容。

學生通過實踐,感受到工具的重要,學會了使用各種採集工具,想辦法解決工具不全的問題。

在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適時給予肯定和指正以及鼓勵性評價。有趣的事,回答離題遠的教師要及時引導。應注意的事、可借鑑的事,回答不完全教師要及時提示、補充。特別要強調注意安全問題。

學生有了實踐經驗,就能夠正確的回答問題,但因為缺少分類學知識,教師可以將花和果實是一般高等植物的分類依據,直接告訴學生。

在不斷提問過程中,引導學生回答出採集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從學生實踐活動中,歸納總結出本節要講述的知識內容。

學會觀察,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交流不全時,教師應該系統歸納標本壓制和裝貼過程。

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檢查學生對知 識的掌握程度,加深對主要知識內容的理解。

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他們以積極的情感參與學習活動。

植物標本在許多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主要供觀察、解剖、學習和研究,有的也用於美化我們的生活。

總結本節的學習內容,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訓練學生概括、歸納的能力。

採集製作昆蟲標本的整個過程,不可能都在一節內完成,有些活動需要提前佈置給學生下進行。

提出具體要求,使學生明確要完成的主要任務。

重視安全教育,提醒學生注意。

佈置後採集活動,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積極為下實踐活動做準備。

第二時 昆蟲標本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①採集工具:捕蟲網 毒瓶 三角紙包 展翅板

②部分採集工具的製作材料

③CAI(昆蟲標本製作過程)

學生準備 自制的昆蟲標本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提示和建議

引入

詢問學生在什麼地方見過昆蟲標本,它 們都有什麼作用?

引出題。

展示學生自制的昆蟲標本。

同學們按照老師的佈置,下認真看書學習,做了大量的準備,經過自己動手採集了一些昆蟲標本,現在拿出展示一下。

點評、表揚、鼓勵。

引導學生敘述標本的採集與製作過程。

各小組彙報:怎樣制定的採集計劃,包括哪些內容。

採集用具的製作過程,分別

請學生到前邊講,並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演示做一做。

組織討論交流:在製作採集用具時,各組有哪些好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問題?

提出問題:每個小組都制定了自己的採集計劃,是如何實施的?

組織進行採集情況小結。

引導分析:在採集過程中,觀察到昆蟲與周圍環境有什麼關係?

對照教材中“探究竟”3、4、5,找出自制昆蟲標本在製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巡視、指導,參與小組活動,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找出解決的辦法。

提示一個完整的昆蟲標本還要有標籤。

引導歸納總結制作昆蟲標本的步驟(針插、展 翅、乾燥、儲存等)。

小結

引導學生談談通過本節的學習,有哪些收穫、體會以及還有那些問題。

佈置後實踐

出示精美的人造琥珀小飾物。

引導:這個小昆蟲標本,製作起並不難,希望同學們 下查閱資料,自己動手試著做一做,祝你成功。

暢所欲言。

觀看、比較自己和同學的昆蟲標本。

小組討論,彙總情況,分工,確定每個人的發言內容。

代表發言,談制定採集計劃的過程和內容。

推薦代表分別講解毒瓶、捕蟲網的製作與使用。演示三角紙包的摺疊方法。

討論發言,各組把好的經驗介紹給大家,問題也提出,讓大家注意。

各組 代表彙報交流採集情況。

動腦思考,聯想昆蟲的體色、體形、習性等,得出結論,與周圍的環境相適應。

認真看自制標本,查詢問題:分析翅損壞的原因;

糾正針插的錯誤;

改進展翅的方法,對標本進行整理。

設計好標籤貼在自己製作的標本上。

討論交流,發表見解。

積極舉手,主動發言。

聯絡生活實際,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情感。

從展示學生自己的作品引入,容易引起興趣,激發學習熱情。有些標本雖然做得不太美觀,不太完整,但這是學生自己獨立學習、實踐完成的作品。

提出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回答,將教學內容溶入問題裡,使學生在思考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要求寫出字計劃。

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引導回答出:捕蟲網的大小、長度要合適;取出昆蟲的方法要得當;製作三角紙包的用紙要吸水、半透明;紙包中適合放鱗翅類昆蟲。

注意提示和補充,使問題回答得完整、全面。

發展學生的開放性思維。

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展翅部分可能問題多些,應注意指導。

活動後要及時給予鼓勵性評價。

檢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提示:並不是所有的昆蟲都需要展翅。

答案可能有爭議,要讓學生各自說出自己的理由,適時引導。

有益昆蟲和有害昆蟲應該區 別對待。

給學生自主發揮的空間,提高他們概括歸納的能力。

對新的實踐活動興致很高,通過本活動能增加學生對生物科學的興趣。

探究環境汙染對生物的影響

【學習目標】(有目標就有希望,相信自己向前衝)

1.通過學習瞭解廢電池對環境的危害

2.探究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

3.形成比較牢固的環境保護意識並知道應該怎樣做

【學習重、難點】

學習重點:廢電池中的有害物質及對環境的影響

學習難點:探究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善於自學,你是最優秀的)

1.無論是普通的乾電池,還是電子手錶中的鈕釦電池,裡面都含有多種化學物質,有的還含有 、 、 等重金屬。

2.日本20世紀50年代發生的水俁病,就是當地居民長期食用富含 的魚蝦造成的,患者 、 ,甚至呈 狀態。日本曾經發生的痛痛病,就是患者長期食用用含 汙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患者的 和 等器官受到嚴重損害,全身疼痛難忍。

3.控制廢電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 和 大的電池,特別是含 或 的電池,大力開發 電池。

二.合作探究(眾人智慧勝一人,合作交流價更高)

學習任務(一)探究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

4.閱讀課本116—118頁小組合作探究“廢電池浸出液對種子發芽的影響”。

(1)提出的問題是 ?

(2)作出的假設是 。

(3)制定計劃:

材料用具 。

(4)實施計劃

①取有滲漏的電池一節,放在燒杯內,加水500毫升,浸泡24小時後,從中吸取100毫升,再用清水進行稀釋,配成溶液。

②取10毫升溶液置於培養皿中,並用清水做對照組,然後各放入10顆黃豆種子,每隔2天觀察其發芽情況,並作記錄。

(5)實驗結果: 。

(6)實驗結論: 。

友情提示:儘量不要讓廢電池內容物接觸面板。實驗結束後,一定要用肥皂將手洗乾淨。

5.探究結束後,怎樣處理實驗材料才能最小程度的減少環境汙染?

三、系統總結:

6.廢電池的危害:(1) 。(2) 。

7.控制廢電池危害的措施: 。

四.生活連結(學有餘力,挑戰自我)

8.請你說一說環境汙染對生物的影響還表現在哪些方面?

五.反饋檢測(高效練兵,體驗成功)

9.大氣的臭氧層對人體是有益是因為它能( )

A吸收紫外線 B吸收紅外線 C阻攔微波輻射 D防止酸雨

10.造成環境汙染嚴重的廢電池是( )

A含錳、鋅、鎳的電池 B含碳、鋅、錳的電池

C含鉛、銀、鋅的電池 D含汞、銀、鎘的電池

11.日本於20世紀50年代發生的水俁病是由於當地工業廢水含有下列哪種物質所致。( )

A汞 B鎘 C銀 D鉛

12.日本發生的痛痛病是由於冶煉廠排放的廢水含有下列哪種物質( )

A汞 B鎘 C銀 D鉛

13.下列屬於臭氧層破壞導致的疾病是( )

A肺癌 B肝癌 C 面板癌 D白血病

14.下列哪項是廢舊電池對生物的影響?( )

人糞尿的處理

預習學案18 班級 姓名 學號

學科 生物 題第五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第二節 人糞尿的處理第18時

預習

目標1.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

2.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預習

方法[ 自主、合作、 展示、交流

預習提綱: 人糞尿的價值:

1.人糞尿中除了大量的水分外,還含有一定數量的 。這些 經過某些生物的 分解作用,可以 轉化成 、 和 等多種 無機鹽。

2.人糞尿同家畜和家禽的糞尿 等同屬於 。同化肥相比,人糞尿具有

和 、 、 和 特點。

人糞尿的無害化處理:

3.人糞尿中含有大量的 、 和 其他有害物質,如果不進行無害化處理,就會汙染 、 、 以 及農作物,進而傳播疾病。

4.無害化處理:

沼氣池:(1)密閉的沼氣池,使生活在 條下的 會大量繁殖。

(2)它們將人糞尿、畜禽糞尿和秸稈中 的分解,併產生 。 的成分主要是 。沼氣池中的殘渣可以作肥料。

(3)這些細菌在分解有機物時,釋放的 形成高溫,高溫可以殺死各種 。

高溫堆肥:就是將人糞尿、畜禽糞尿和秸稈等堆積起,使 和 大量繁殖,將 分解,並且釋放能量形成高溫,高溫可以殺死各種病菌和蟲卵。

生態廁所:地下有 ,

屋頂可以 。

5.(1)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 ,包 括 、 、和腎小管三部分。

(2)進入4的液體是 ,與血漿相比,它不含 。進入4後,大部分的水、全部 和部分 被重新吸收,進入包繞在 外面的毛細血管。最終從4流出的液體是尿液。

我國的綠色生態工程

第三節 我國的綠化生態工程(一)

內容 :關注森林

教材目標:

1、舉例說出森林與人類和動物生存的關係。

2、學生明白綠化是我們共同的行動,並自覺地投入進去。

難點:用自身 的行動來回報森林

教學重點:說出 森林與人類和動物生存的關係

教具準備:有關森林的光碟

教學過程:

一、引言:

大家知道哪個星球是我們人類目前唯一能夠生存、 繁衍的星球?

生:地球

師問:為什麼說是地球呢?

生討論:地球上有陽光、空氣、水氣、土壤、 各種動物、植物等。植物與人類、動物關係尤為密切。

師:下面我們來關注一下森林, 看看森林與人類和動物的生存有哪些關係。板書課題《綠 化, 我們共同的行動──關注森林》

二、新授

1、看光碟:光碟上有一片大森林。有石油、木材、有一群人捂著耳朵,帶著防毒面具從濃煙、沉埃迷漫、 吵雜聲特大的街道上奔向一片蔥綠的大森林中, 最後的一個畫面是一隻小鳥孤獨地站在一片沙漠上的一個小樹樁上, 下面有一句話是“請給我一個家吧!”再後面就是森林覆蓋率和人均佔有量等資料。

看完光碟後,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 並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發現問題:大概歸納出六個小問題

1、森林為人類提供了什麼能源?

2、那些人為什麼要奔向森林?

3、小鳥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家?

4、為什麼小鳥會變成這個樣,怎樣才能改變這樣的狀況?

5、我國的森林面積的人均佔有量是多少,覆蓋率又是多少,這說明了什麼?

6、我國的“植樹節”什麼時候規定的,對於保護森林資源在法律上有什麼規定?

解決問題:

1、森林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木材、石油、煤)

2、森林是氧的天然加工廠 ,是有毒氣體的天然解毒器,是塵埃的天然吸塵器,是噪聲的天然消聲器。

3、小鳥想要一個溫暖的、安全的、有生息的家。有許多 樹木、花草、蟲魚、同伴和鄰里等各種動物。

4、小鳥無家主要是因為人類的破壞,還有自然災害(火災)。要改變現狀,我們必須共同行動進行綠化,植樹造林。

5、我國人均佔有森林面積僅相當於世界人均佔有量的21.3%,

森林覆蓋率只相當於世界森林覆蓋率的61.3%。說明了我國土地面積大,生態環境型別多樣,但人口眾多, 森林資源人均佔有量很少。目前,植樹造林是我們每個人的共同行為。

6、1979年起把每年3月12日定為“植樹節”。1984 年正式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總結:

通過解決問題 使學生進一步地瞭解森林對人和動物有著密切的關係,並知道我們當前的任務、職責──綠化。 加強愛國主義的教育。

作業:

1、假如你是國家的林業部長,你將如何管理、保護和綠化森林?

2、利用課餘時間調查一下校園綠化狀況和校園的綠化規劃計劃。

第三節 我國的綠化生態工程(二)

教學內容:校園綠化設計

教材目標:

1、關注學校的綠化狀況,設計校園綠化方案,參與美化校園的活動。

2、舉例說出常見綠化樹種及其對環境保護的作用

教學重點:

1、設計學校的綠化方案

2、培養學生熱愛校園,積極參加植樹造林的情感。

教學難點:繪製綠化設計圖紙

教具準備:小黑板(綠化情況調查表)

教學過程:

一、引言:

上一節課我們瞭解森林與人類和動物生存的關係, 知道了植樹造林是我們當前的重要任務。那麼,我們先從小地方入手,從我們的校園綠化入手,設計校園綠化方案。板書課題《綠化,我們共同的行動──校園綠化設計》

二、新授

1、校園綠化設計的一般步驟:

①瞭解學校的綠化狀況,包括校園的綠化規劃, 校園的綠 化現狀。

根據上節課佈置的課外作業,先讓同學集體交流, 再填寫 小黑板上的《中學綠化情況調查表》

通過填表大家分析學校的現狀(綠化面積太少,人均綠地面積更少)。採取何種解決手段(加大校園綠化面積, 自覺參加綠化行動)。

②進行校園綠化設計。包括創意、選材、成型。

a.創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想象能力, 在草稿紙上繪出綠化構思圖,小組同學之間進行交流。

在學生創意時, 指導學生應該考慮的因素:綠化的整體佈局;綠化有美化、綠化的生態功能和美育功能,地方特色等。

b.選材:綠化樹種、草坪和花卉植物。

樹種:法國梧桐、海桐、女貞、槐樹(各自功能)。

草坪:高羊茅 、酢漿草(觀賞)、狗牙根(體育防護)。

花卉:有地方特色的各種花卉相互合理配製

c.成型:根據創意和選材。 繪製完整的校園綠化設計圖,小組共同設計製作繪圖, 要求綠化設計圖應該在學校的整體規劃圖上完成,並在圖上寫好標題、標註、說明、方向、 圖紙的比例尺、設計者的姓名等。

2、通過校園綠化設計的學習,充分肯定學生進行校園綠化的能力,繳發他們熱愛校園,熱愛祖國的情感, 並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積極地參加到綠化、護綠的工作中去。

3、作業

血液和血型

4.10.1 血液和血型

目標

知識目標:

1. 瞭解血液的組成。理解血漿的功能。

2. 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塗片,嘗試識別紅血球和白血球。

3. 掌握三種血細胞的和功能特點。

4. 瞭解貧血、發炎、血清的知識。

5. 初步學會看血常規化驗單,瞭解血常規化驗資料。

重點難點

1. 血細胞的形態結構及功能是本節的重點。因為血細胞是血液的主要組成部分,在血液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部分知識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疾病密切相關,是教會學生看血常規化驗單的基礎。

2. 血細胞的功能及教會學生看血常規化驗單是本節的難點。因為血細胞對人體起作用的過程學生難以觀察到,需要藉助一定的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學生看血常規化驗單時,必須對各專案的正常測量值有準確的記憶,才能找出化驗單中不正常的測量值,並且要對其進行綜合分析,這對學生說是有一定難度的。

過程(2時)

引言: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血液”二字,如醫生為了診斷某些疾病,往往先要驗血,有人在意外事故中失血過多,必須及時輸血,有些疾病如乙肝、愛滋病,它們可通過血液傳播。可見血液與人體關係非常密切。那麼,血液是由什麼組成的?有什麼功能?下面我們共同探索有關血液的奧祕。

一、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血液的分層現象

可以看到,試管中的血液分為兩部分:上面部分是淡黃色、半透明的液體——血漿,佔血液容積的55%左右。下面的部分是血細胞,不透明,呈暗紅色的是紅血球,在紅血球和血漿的交界處,有很薄的一層白色物質——白血球和血小板。可見,血液是由血漿、血細胞組成的。看畫面觀察出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細胞,我們稱它為血細胞。觀察血液的顯微放大圖,討論分析出血細胞的型別。

指出血漿的成分和功能。

觀察:人血塗片

實驗現象:

血塗片裡三種血細胞:紅血球:量最多,呈紅色,圓餅狀,無細胞核;白血球:最大,有細胞核;血小板:最小,無細胞核。

討論:三種血細胞的形態和數量。

血細胞的形態結構特點(1)紅血球:投放紅血球的形態動畫,引導學生討論,並進一步小結紅血球的形狀、大小和數量。(2)白血球:投放白血球形態結構圖,並與紅血球相比較,小結紅血球的結構和白血球的形態結構特點。(3)血小板:投放血小板的形態結構圖,並與紅血球和白血球相比較,小結血小板的形態結構特點。

介紹紅血球呈現紅色的原因:紅血球裡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做血紅蛋白,所以紅血球呈紅色。

讓學生觀察紅血球與氧氣結合和分離的動畫思考:血紅蛋白有什麼特性?紅血球有什麼功能?

指出:血液裡紅血球的數量過少(正常範圍:男子平均500萬個/立方毫米,女子平均420萬個/立方毫米),或者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含量過少(正常範圍:男子為12—15克/100毫升,女子為10.5—13.5/100毫升)都叫貧血。

貧血患者由於血液運輸氧的能力低,影響體內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動,因而常常表現出精神不振、疲勞、頭暈、面色蒼白等症狀。這時候應該找醫生診斷和治療一般的貧血患者,應該多吃一些含蛋白質和鐵質豐富的食物。

1.當身體某一部分被細菌感染時,白血球是如何到達感染處?

2. 白血球有什麼功能?

3. 傷口化膿流出的膿液分別含有哪些成分?

學生回答:白血球可做變形運動,穿過血管壁,到達感染處,去吞噬病菌。傷口流出的膿液是病菌、及死亡的白血球。

生活現象:當不小心,把面板劃破時,流出血液,不久又自然止血。

提出問題:為什麼面板出血後回自然止血?

血漿中溶解著纖維蛋白原,它可轉變成不溶性的纖維蛋白。當血管受傷而流血時,血小板會在出血的傷口處聚整合團,並經傷口粗糙表面的摩擦,即破裂而釋放出一種物質——凝集素,使纖維蛋白原轉為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原是可溶的,纖維蛋白是不溶的,可交織成網,把血細胞網羅在內,形成血塊而凝固。在血塊之外,所遺留的澄清的液體,即是血清。

比較一下:血液、血漿、血清三者成分上的差異。

白血球的功能:投放白血球的顯微動畫和模式動畫,引導學生分析探索白血球的功能。進一步分析“發炎”的過程,板書白血球的功能。

血液的功能:引導學生根據血液各組分的功能,猜想血液的功能。明確指出血液最核心、最主要的功能是運輸作用。讓學生根據血液的各成分的功能歸納血液的總功能,教師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並聯系在面板一講過的血液可調節體溫,最後用下面的投影總結血液具有運輸、防禦、調節體溫三大功能。

教師用“123”總結:一即人體中一種重要的組織——血液,二是血液包括兩大部分(血漿和血細胞),三即今天這堂的重點——三種血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特點。

教師引導:我們能不能就血液的組成、三種血細胞的區別作一個小結?任何形式都可以。學生通過閱讀,回顧本節所學知識,可通過樹狀圖、列表等方法對知識進行總結。

二、輸血和血型

CAI展示事故受傷後,如果你醫生,面對失血過多的病人,你如何搶救?

在什麼情況下傷者才需要輸血?

講述血型發現的歷史故事

1900年奧地利科學家蘭德斯坦納經過研究,將人的血液分為A型、B型、AB型、O型四種,也就是ABO血型。

除了ABO血型系統外,人類還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統,比如Rh血型系統等。

我們只介紹ABO血型系統

你想知道自己的血型嗎?血型該如何鑑定呢?

演示實驗:模擬血型鑑定

講解我國無償獻血制度

通過這節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佈置堂練習

第2節 人體的呼吸

第2節 人體的呼吸

一、設計思路

呼吸是人體共有的生命現象,有關呼吸系統的知識,學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時先讓學生自己閱讀書本內容,然後通過角色扮演,每個小組代表一種器官以第一人稱的形式介紹本器官的特點和功能,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關呼吸運動,學生有親身體會。首先讓學生親身體驗呼吸,認識到呼吸與胸 廓的擴大和縮小有關;然後通過演示實驗以及flash動畫,幫助學生理解分析呼吸運動的原理,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氣體交換的過程是難點,通過學生觀察演示實驗現象、分析氣體成分資料,解釋氣體成分變化的原因。最後選擇有代表性的幾位同學測定 其肺活量,然後通過比較肺活量值,說明運動對呼吸的影響。

這節內容,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完成“呼吸系統的組成”和“呼吸運動 的過程”;第二課時完成“氣體交換”和“運動對呼吸的影響”。

二、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①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瞭解各部分的結構特點及其功能。

②理解呼吸運動的原理。

③概述氣體交換的過程。

2.能力目標:

①初步學會分析胸廓運動與呼吸的關係。

②掌握人體吸入氣體和撥出氣體成分測定的方法,初步學會測定肺活量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通過呼吸系統的知識的學習,關注自己呼吸系統健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②增強自己的環境保護意識,為當地環境保護作貢獻。

三、學習重點和難點

學習重點:

①呼吸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②呼吸運動的原理。

③氣體交換的過程。

學習難點:

①理解胸廓運動與呼吸的關係。

②氣體交換的過程。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設計意圖

引言觀看圖片,思考:為什麼要給“非典 ”病人用呼吸機?這說明什麼?展示一組“非典”病人用呼吸機搶救的圖片,引到學生認識到呼吸對於生命的重要。創設教學情境引出課題《呼吸》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引入新課,不僅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促使學生關注環境。

呼吸系統的組成

閱讀課本115頁的圖,每組第一名同學抽籤選擇號碼,然後挑選相應的小帽子,看誰又快又準。

每個小組代表一種器官,由第二名同學開始以第一人稱的形式 介紹本器官的特點和功能,本組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看哪一組介紹的最好。(先閱讀課本有關內容作知識鋪墊)

根據剛才的學習、結合平時的生活積累,說說生活中應養成的衛生習慣。老師自制六隻小帽子,上面分別寫有“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設計好兩個遊戲活動:(1)對號入座;(2)自我介紹

教師介紹遊戲規則,組織指導遊戲活動,並對各組的表現進行恰當評價。

健康小博士:呼吸系統對人體的生命活動非常重要,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應養成哪些好的衛生習慣?通過角色扮演,按小組先對號入座,讓學生知道各器官的位置。然後由學生自己依次介紹各器官的知識。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將學到的知識內化為學生的行動, 對學生進行情感、態 度和價值觀教育。

呼吸運動自我體驗:右手放在胸部的右下方、左手放在鼻孔的前面。思考:胸廓發生了什麼變化?

觀察演示實驗:肋間肌和膈肌收縮,引起肋骨上升和膈的位置下降,從而引起胸廓擴大,肺的容積擴大,外界氣體進入肺,完成吸氣動作。(呼氣動作正好相反)設計自我體驗活動,讓學生體會到呼吸時胸廓的擴大和縮小。

展示“肋骨運動模型”和“膈肌運動模型”,引導學生理解肋骨和膈的位置變化與胸廓變化的關係。通過親身感受,體驗呼吸。

呼吸運動的原理是教學難點,通過演示實驗以及flash動畫,幫助學生理解,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教學內容:呼吸系統的組成:呼吸道和肺,其中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並能對吸入的空氣進行處理;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部分,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總結本節課教學內容。

金點子:作為一名無錫市民請你就“怎樣提高無錫的空氣質量、改善生活環境?”出謀劃策。引發學生關注環境,加深對環保問題的思考,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

第二課時

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設計意圖

引言學生思考,產生求知慾望。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呼吸系統的組成,呼吸運動的過程,我們知道,通過呼吸運動,外界空氣進入了 肺,那麼,這些氣體怎麼到達人體的各個組織細胞呢?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氣體交換》 通過設疑,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氣體交換學生代表演示實驗過程,其餘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分組討論、交流。

學生回答:

1.實驗中用夾子夾緊B橡皮管的目的是保證吸入的氣體中沒有二氧化碳。可以看到A試管中有氣泡產生。

2. 實驗中用夾子夾緊A橡皮管的目的是保證撥出的氣體進入B試管中的石灰水裡。可以看到有氣泡產生,石灰水變渾濁。

仔細閱讀表中資料資料,分析得出結論:撥出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減少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主要原因是氣體在肺內進行了交換。

觀察思考,內化形成知識體系。出示“人體呼吸產生二氧化碳”實驗裝置,提出實驗要求及注意事項。

組織學生討論:

1.實驗中用夾子夾緊B橡皮管的目的是什麼?出現什麼現象?

2.實驗中用夾子夾緊A橡皮管的目的是什麼?出現什麼現象?

出示“吸入氣體、撥出氣體成分資料表”,引導學生分析資料,解釋資料變化的原因。

出示“人體氣體交換和運輸示意圖”,完整闡述氣體交換的過程。通過學生親自實驗、觀察現象,得出結論:人體撥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這樣用事實說明問題,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資料的分析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而且可以讓學生明確人體撥出的氣體中除了二氧化碳外,還有氧氣和其他氣體,二氧化碳的含量還是比氧氣少,只是相對吸入的氣體中二氧化碳而言,其含量相對增加了。可以培養學生辨證唯物主義的思想。

運動對呼吸的影響學生代表分別測定肺活量,另一位學生記錄測定值。

分組討論、得出結論: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人,肺活量大,說明運動與呼吸是有影響的。準備肺活量計,將它調整到測定狀態。有目的的選擇幾位學生,測定其肺活量。

組織學生分析收集到的資料,思考:運動與呼吸的關係。由學生自己測定、收集 資料,然後分析資料,用資料說明運動對呼吸的影響, 這樣比直接給出資料或直接講道理更有效,學生更能信服。

課堂小結總結歸納:外界空氣中的 氧氣通過呼吸運動進入肺,通過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進入血液,再通過血液迴圈到達身體各部,最後血液與組織細胞進行氣體交換,進入氧氣組織細胞。二氧化碳排出的途徑正好相反。這 兩節課我們學習了人體的呼吸,請思考:外界空氣中的氧氣怎樣到達人體的各個組織細胞,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又是通過什麼途徑排出體外的?將兩節課的重點內容歸納,使分散的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13.3 生物檢索表 學案

13.3 生物檢索表 學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夠舉例說出查閱生物檢索表的方法。

2、能力目標

嘗試根據生物檢索表對生物進行分類;

嘗試根據一定的特徵編制分類檢索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同學習生物分類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重點、難點

1、重點:

嘗試根據生物檢索表對生物進行分類;

2、難點

嘗試根據一定的特徵編制分類檢索表。

三、教學方法

討論法、講述法

四、教學過程

(一)嘗試檢索

先讓學生自己摸索去查閱苔蘚或者桃是屬於哪一類生物,是否能夠發現規律,如果不能教師再提示、引導。

檢索表

1、能進行光合作用,自養

2、能開花結果,用種子繁殖…………………………………種子植物門

3、種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

3、裸子裸露…………………………………………………….裸子植物

2、不開花結果,用孢子繁殖

1、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異養

2、身體被鱗片,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魚綱

2、身體不被鱗片,不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

3、身體被羽毛,卵生…………………………………………鳥綱

3、身體被毛,胎生…………………………………………….哺乳綱

(二)給農貿市場的生物分類

1、讓學生課前分小組到農貿市場進行調查和統計;(要注意安全,衛生、禮貌等問題)

2、客上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共同編制檢索表;

3、每個小組再把自己的成果在班上發表!(教師應該多鼓勵)

4、討論題:

(1)你們組對各種生物進行分類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答:可以是生物的來源,可以是加工的方法,還可以是人體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量等。

(2)在你調查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屬於國家級保護的生物?如果有,該怎麼處置?

答:向有關部門(例如野生動物保護組織)舉報。

(三)根據葉片的特徵,編制檢索表(先按從左到右的順序給四張葉片編好字母,分別為A、B、C、D)

單葉

2、有葉裂

2、無葉裂……………………………………………………B

3、葉扇形……………………………………………………C

4、葉掌狀…………………………………………………….D

5、複葉………………………………………………………..A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