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之祖教案

來源:才華庫 2.73W

華夏之祖教案

華夏之祖教案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清楚地瞭解遠古傳說時代中華文明起源的基本概況,包括黃帝其人及他對華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貢獻、堯舜禹的“禪讓”和原始社會走向終結的有關史實,為學生進一步瞭解我國遠古傳說時代的歷史發展程序、中華文明的演進奠定基礎。

學習和思考本課所敘述的遠古傳說時代的發展程序,首先要通過引導學生對課本中插圖的觀察、想象以及對具體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導結論,初步培養學生進行歷史感知、歷史想象的形象思維能力;其次是初步培養學生全面、系統地思考問題和追蹤歷史發展線索的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發展觀。第一,使學生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在生產技術和文化方面對人類文明的演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第二,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中華民族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漸融合而成的,黃帝是華夏族的人文初祖,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增強民族意識。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一、重點和難點本課的主題是“人文初祖”黃帝的傳說。全課圍繞主題,向學習者展現了華夏始祖創造華夏文明的歷史場景。首先,介紹炎帝、黃帝和炎黃戰蚩尤,為理解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第二,列舉大量的遠古傳說,展現黃帝對中華文明的傑出貢獻,進一步揭示其主題——黃帝是中華文明的“人文初祖”。黃帝——“人文初祖”是全課的重點子目。

第一,通過介紹炎、黃戰勝蚩尤,進一步說明黃帝所進行的一系列戰爭,打破了氏族之間狹隘的界限,促進了相互間的交流和融合,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因而被尊為華夏族的祖先。

第二,我們通常說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是從中華文明的始祖黃帝算起的。黃帝發明了衣裳、舟車、宮室、挖井等,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後人還把其他一系列發明創造都歸於黃帝名下,認為他對中華早期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締造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稱他為華夏的“人文初祖”。有關他品行、才能、功績的傳說,反映了後人對他的尊敬。至今,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仍到黃帝陵祭拜、憑弔,足見他在中華民族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正確認識堯舜禹的“禪讓”的含義是一個難點問題。講清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1.說明“禪讓”的實質——是原始社會時期的一種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2.其表現有兩點:新的部落聯盟首領是通過部落聯盟會議民主推選出來的;這些被推舉出的部落聯盟首領沒有特權。結合堯、舜、禹的功德講解,有助於對難點的理解。

二、教法建議

1.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錄影《海內外華夏子孫在陝西黃帝陵舉行盛大的祭祖活動》,引起學習的興趣和探求問題的慾望。2.教師可通過計算機、投影儀或掛圖的形式展示《黃帝》圖、《炎黃戰蚩尤示意圖》,使學生了解黃河流域的空間位置以及炎帝、黃帝、蚩尤等部落的活動區域,使他們對炎帝、黃帝、蚩尤等部落和部落之間的征戰有更直觀的瞭解和認識。3.教師直接提出問題:“涿鹿一戰是怎麼一回事?”要求學生通過對教材的閱讀理解和思考,對征戰的部落雙方、征戰的過程、征戰的結果作出解答。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評價,得出涿鹿之戰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礎的認識。4.教師要求學生閱讀孫中山的一段話和觀察教材中的插圖《傳說中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提出設問:“後人為什麼稱黃帝是‘人文初祖’?”要求學生找出可以論證此結論的傳說依據。在學生思考解答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互相交談,並適時插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講述。5.教師展示出《祭黃帝文》,以加深對黃帝功績的認識。再要求學生談一談自己對黃帝的評價和感受,表達對祖先的傳頌、尊崇和懷念。然後可回放《祭祖盛典》,讓學生再次感受作為炎黃子孫的自豪之情。6.教師在講述堯、舜、禹的“禪讓”時,首先,應向學生說明“禪讓”的實質——是原始社會時期的一種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被推舉的部落聯盟首領沒有特權。第二,由學生閱讀有關小字的材料,解答說明。第三,教師設問:“談一談什麼樣的人才能被選為部落聯盟首領?”要求學生舉出例項說明(德才兼備,以身作則,沒有特權,是社會的公僕。大禹治水的故事)。7.為了說明“原始社會的終結”,加深學生的認識和理解,形成對原始社會發展過程的完整認識。教師可以作一圖示講解說明。漫長的原始社會走向終結。(約前2070年)奴隸社會8.結合本課的“活動與探究”,引導學生開好形式活潑、內容新穎的歷史故事會。

三、學法建議

1.指導學生通過對本課內容的閱讀和理解,概括提煉所涉及的基本知識要點(炎黃戰蚩尤、華夏族、黃帝——華夏始祖、堯舜禹的“禪讓”、原始社會的終結、約前2070年禹建立夏——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明確本課所要了解的主要知識,並能依據自己的理解進行簡略的表述。2.學習本課後,要指導學生聯絡、歸納前兩課的有關內容,系統瞭解原始社會的發展全貌,認識華夏文明的起源和人類社會的演進過程。3.除了理解和接受教科書上的知識以外,還應引導學生收集、查閱、整理其他相關資訊,進一步拓寬知識,豐富對本民族歷史的瞭解。

四、問題探究動腦筋

1.你對上述神話(即黃帝時期有關發明的各種神話傳說)有什麼看法?認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帶有神話色彩?怎樣看才更為科學?說黃帝時期已能建造宮室,製作衣裳,挖掘水井,製造舟車,出現文字,編出樂譜,等等,這是可信的。但說這些是黃帝、嫘祖、倉頡或伶倫個人的發明,就帶有神話的色彩了。實際上其中的任何一項發明,都不會是一兩個人的功勞,而是經過許多人長期探索實踐的結果。因此,歷史上的這些記載,反映的應該是黃帝那個時代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但由於黃帝是公認的華夏始祖,所以人們也就把這些發明都歸功於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屬了。

2.你覺得堯、舜、禹有什麼優秀品質值得你學習?堯生活儉樸、克己愛民,舜寬厚待人、以身作則,禹率領人民治水、能與群眾同甘共苦,都很值得學習。練一練D活動與探究(1)“議一議:遠古傳說與歷史事實有什麼聯絡和區別?”遠古傳說:在文字發明以前,口耳相傳的神話傳說,是先民們對上古洪荒時代歷史的一種誇張的記述。不可否認這裡有神話的成分,但不難發現這其中蘊含著某些比較可靠的歷史資料。炎帝、黃帝時代的傳說,不僅在《史記》中的《五帝本紀》有記載,而且已被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發掘所證實。歷史事實:完全真實存在的客觀事實。為講清這一問題的聯絡和區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以舉例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理解掌握。(2)故事會:你還聽到過哪些有關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教師介紹相關的資料、書目,讓學生閱讀、蒐集,再以故事會的形式講述有關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故事。舉例:①炎帝發明了農業、醫藥、陶器。②阪泉之戰……參考資料華夏之祖華夏之祖即黃帝。《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釋黃帝:“中國古史傳說時期最早的宗祖神,華夏族形成後被公認為全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