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

來源:才華庫 3.04W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1

什麼是文化?文化是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合,文化亦是亭臺樓榭、音畫歌賦,文化的概念極寬泛而又極細小;文化又是個動態概念,在交流中彼此獨立,在碰撞中相互融合。因此,通過文字研習讓學生全面地瞭解文化,有相當大的困難;再加上所閱讀的文章多以論說性文章為主,更增加了學生閱讀的難度。因此,首先,我採用了專題式的閱讀方式,打破以文章為單位的傳統教學方式,教學之初就明確一週學習計劃,然後對文章進行分類指導,集中閱讀,使學生有了足夠的閱讀心理準備;其次,在閱讀指導中為學生設計了階梯式的閱讀順序,由易到難,由形象到抽象,使學生對文化由零散的片段式的感受,到理性思維再到整體的文化觀的形成,水到渠成;最後,設計了體驗式的閱讀遷移創造,取諸生活,讓學生參與到文化的提煉與建設中去,在生活中感受文化,這個一個環節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學生參與熱情很高,收穫頗豐。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

教學之後,兩點感受頗深:一是教師要有放手讓學生閱讀的'勇氣,要敢於打破“反芻式”教學方式,走出替代學生閱讀的角色,把閱讀的時間交給學生,要敢於把閱讀的文章交給學生;當然,這種勇氣要以教學的智慧為根本,教師要善於做高效的組織者、智慧的對話者。二是教師要不斷地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底蘊,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善於兼收幷蓄,做生活的熱愛者,善於歸納整合,做知識的敏感者,善於思考創新,做教學藝術的追求者。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2

閱讀指令

友情提示

你的答案

一、讀前思考:

下面三個概念所指,據你的理解應當歸屬A “傳統文化”還是B “文化傳統”?請選擇。

海鹽滾燈()

海鹽騷子歌()

中國人禮尚往來()

二、閱讀全文前三段,把握內容要點。

1.作者觀點:正反說明未來需要過去(傳統)

2.說明“過去”(傳統)的概念。

3.說明“傳統”與“文化”的關係以及區分“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關係:文化反映傳統,傳統決定文化。

必要性:兩者差別巨大卻常被混用。

三、閱讀“傳統文化”, 問題思考:

1.傳統文化的實質是什麼?

2.傳統文化的兩大特性是什麼?

3.一種傳統文化一般可能有哪些結果?

4.對待傳統文化,後人總的正確態度是什麼?具體表現為哪三點?

本部分共4段,分別從“傳統文化”的概念、特性、 結果、後人的態度4方面闡釋“傳統文化”。

1.【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或者文化遺產。】

2.【時代性和民族性。】

3.【①與時俱進,演化出新的內容與形式;②抱殘守缺,化為明日黃花;③播遷他邦,重振雄風;④曇花一現,未老而先亡 。】

4.【分析批判。明辨其時代風貌,確認其歷史地位,接受或拒絕其餘風遺響。】

四、“文化傳統”解讀

1.據第2段文意,提取要點,請為“文化傳統”下一個定義。

2.“文化傳統”的實質是什麼?它有哪些特性?

3.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 的形成必須具備哪些因素?

4.“文化傳統” 的惰性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它的積極意義又有哪些?

5.“文化傳統”是變化的,這種變化具體表現在哪兩方面?這種變化具有什麼特點?

6.某一具有自身文化傳統的民族當面對外來文化時,往往經歷哪些過程?

本部分共6段,分別從“文化傳統”的落腳點、特性、 作用、形成因素和過程、發展變化等5個方面來闡釋“文化傳統”。

1.【一種在民族的歷代生活產生的,在民族的反覆實踐中成長的,形成為民族的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的無形卻無所不在的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無形卻無所不在。】

3.【共同生活、共同語言、共同心態。】

4.【它制約著人們的思維方法,支配著人們的行為習俗,控制著人們的情感抒發,左右著人們的審美趣味,規定著人們的價值取向,懸置著人們的終極關懷(靈魂歸宿)。】【一種無聲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團的象徵。使民族生存,社會穩定,國家鞏固。】

5.【隨著時間的變化,傳統中某些成分會變得無處可用而逐漸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會慢慢積澱,並經過篩選、整合而成為傳統的新成分。】

【緩慢性、漸進性】

6.【互相驚奇,彼此觀望;而後則互相攻訐,彼此拒斥;最後乃互相學習,彼此交流,最終咀嚼、消化和吸收學習所取、交流所得】

五、“財富和包袱”解讀,問題思考:

1.“財富和包袱” 分別指什麼?

2.概括說明第4段中兩種對待傳統的人錯誤態度。

3.第4段“能理解這一點和做到這一點” 一句中兩個“這一點”所指是否相同?請具體說明。

4.這部分作者反覆說明傳統既是財富又是包袱,其目的是什麼?

5.這部分共運用到了哪些說理方法?其中第5段的說理方法是什麼?有何好處?

本部分共6段,分別從“財富”和“包袱”兩個角度說明 “傳統”的兩重屬性,從而說明今人應如何正確對待傳統。

1.【財富:一個民族自身的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包袱:傳統中具有鉗制思想、束縛行動、造成原地踏步局面,引起某種不堪設想和不忍設想的後果的本性。】

2.【把傳統當作包袱,完全拋棄;

把傳統當作財富,全盤接受。】

3.【不同。前者:傳統既是財富,又是包袱。後者:辯證地瞭解和掌握傳統的這兩重屬性,運用它而不被其吞沒,防止它而不拒之於千里之外。】

4.【告誡人們應當怎樣正確對待傳統。】

5.【對比、舉例、比喻】【比喻,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化抽象為形象】

六、理解和運用:左邊各概念所指應當歸屬A “傳統文化”還是B “文化傳統”?請選擇。

1.越劇()2.皮影戲()3.中山裝()

4.士可殺不可辱()5.中庸之道()

6.扶危濟困()7.說書()8.姨太太()9.不孝有三,無後為大()10.中醫()

1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3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學術論文,著重探討傳統是什麼,它包含哪些內容,我們如何正確對待傳統。作為學術論文,它的根本特點是持論的嚴密性。為了明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用了揭示、比喻、正反對比等方式。語言方面在保持學術研究嚴肅性的前提下也追求文采和通俗。特別是句式的變化,整句與散句的結合等。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積累文中的重點字詞。

2、理清文章思路,能夠提煉關鍵詞句,寫出內容提要。[來源:學|科|網Z|X|X|K]

(二)能力目標

能夠認識學術論文在表達方式、語言使用和整體風格上的特點。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情感經歷和已學得的知識,表達對文字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了解正反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等說理方法的作用,學習運用這些論證方法以提高論說文閱讀和寫作能力。

難點:認識學術論文在表達方式、語言使用和整體風格上的特點。

四、 學情分析

這個階段的學生對論說文已經比較熟悉,理解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應該沒有問題,所以課堂的關鍵是讓學生把握其語言特點和論證方式。

五、 教學方法

1、學案導學

2、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匯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六、課時安排: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20世紀80年代,隨著外國尤其是港臺新儒學的興起,再加上改革開放以後比較寬鬆的政治思想環境,在中國大陸興起了一股文化熱。學術界普遍對即將過去的一個世紀進行反思,試圖總結中國長期革故鼎新 運動中的經驗教訓,對於一些過激的口號和行文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論界也比較活躍。也有人提出了“迴歸傳統”的口號,讀經、復興儒學,成為一時的風尚。在這種背景下,龐樸針對這種種現象,寫了《傳統文化與文化 傳統》,從文化學的角度,作出了分析。

(二)作者簡介:

龐樸,生於年,江蘇淮安人。1954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班畢業,任教與 山東大學。1974年年調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歷史研究》雜誌從事編輯工作,以後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雜誌副編審、副總編和《歷史研究》主編等職。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科學文化發展史》國際編委會中國代表。現為“國際簡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國文化與哲學論集》、《一分為三——中國傳統思想考釋》《公孫龍子研究》、《儒家辨證法研究》等等。

(三)解決導學案中的字詞,並理清文章思路。

理清思路:文章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全文總起,闡述什麼是傳統。

第二部分:第4—7段,傳統文化的內容、範圍、特性,以及應該採取的方針和態度。

第三部分:第8—13段將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相比較,從而揭示出文化傳統的特點,探討其誕生、成長、變化的規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礎。

第一層:8—9段是對於概念的界定

第二層:10段分析文化傳統得以形成的條件和過程。

第三層:11段說明文化傳統是一種惰性力量。

第四層:12—13段,分析文化傳統的變化及與外來文化的關係。

第四部分:第14—19段,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的兩重屬性。全文是總分總結構,本文是一篇學術論文,著重探討傳統是什麼,它包含哪些內容,我們如何正確對待傳統。 提問:課文中作者闡述了一個怎樣的基本觀點?

明確: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既是財富,又是包袱。運 用它而不被其吞沒,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

(四)文字研習:

1、作者對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持什麼看法?在闡述這兩個問題時為什麼把“文化傳統”作為重點?

作者認為,傳統文化的落腳點在“文化”,是相對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言的,包括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如民族服飾、生活習俗等等,簡言之就 是文化遺產。有形的。文化傳統的落腳點在“傳統”,它不可捉摸卻無所不在,產生與民族的歷代生活,成長與民族的反覆實踐,從而形成為民族的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簡言之就是民族精神。無形的。在“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這兩部分中,文化傳統也就是民族精神對現實的影響,在現實中的作用,對民族趨向的關係,都比傳統文化重要得多。基於此,作者也就用較多的篇幅來論述這個問題。

2、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這兩者各有什麼特徵?

文化傳統:時代性(應運而生)、民族性(影響)。文化傳統:惰性。

結合以上兩個問題思考作者為什麼要花較大的篇幅來闡釋“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這兩個概念?

因為作者的意圖(中心論題)就是剖析兩者之間的關係,以便讀者能夠正確的看待傳統。

3、我們應該怎樣去正確的看待傳統呢?

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財富和包袱”部分“財富和包袱”即傳統的兩重屬性,財富——澤被後世,包袱——惰性力量。分析第17段服裝和文物的比喻,得出結論傳統是財富但財富不在於它的惰性;傳統也確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是時裝,所以我們應辨證的 去認識傳統,運用它而不被吞沒,防止它而不拒之與千里之外。

4、分析第17段的過程中,解決傳統為什麼既是財富又是包袱的問題,讓同學們自己找出文中運用了正反論證、比喻論證等說理方法的句子、段落,加以討論分析問題,探討為什麼說傳統“既是財富,又是包袱”?文章論述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

傳統存在著兩重性,既有其保守的一面,不易變化的一面,也有其與時俱進的一面,儘管這種變化是漸進的,相當緩慢的。保守的一面,是由傳統本身的惰性所決定的,而可變的一面,是指不同文明之間不斷接觸、碰撞,從彼此拒斥,相互攻訐,到最終實現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從而成為新傳統,帶來新變化。如果一味迷戀傳統,認為祖上傳下來的一點也不能動,就會排斥外來文化,傳統就成了包袱;如果正確認識傳統,能辨識其積極的有意義的部分,吸取外來文化的精髓,並與自身融合到一起,傳統就成了財富。問題的關鍵是能否辯證地瞭解和掌握傳統的這兩重屬性。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4

經過了一個多世紀的代價巨大的社會實驗,中國人終於懂得了一個真理:未來的陷阱原來不是過去,倒是對過去的不屑一顧。就是說,為了走向未來,需要的不是同過去的一切徹底絕裂,甚至將過去徹底砸爛;而應該妥善地利用過去,在過去這塊既定的地基上構築未來大廈。如果眼高於頂,只願在白紙上描繪未來,那麼,所走向的絕不會是真正的未來,而只能是過去的某些最糟糕的角落。

這裡所要討論的“過去”,當然不是純時間的範疇。在社會、文化的意義上,過去主要指的是傳統,即那個在已往的歷史中形成的、鑄造了過去、誕生了現在、孕育著未來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現。

一個民族的傳統無疑與其文化密不可分。離開了文化,無從尋覓和捉摸什麼傳統;沒有了傳統,也不成其為民族的文化。於是在許多著作中、文章中、報告中乃至政策性的檔案中,常常看到“文化傳統”、“傳統文化”的字樣。惹人麻煩的是,這些概念,往往交叉使用,內容含糊;特別是當著那些著作等等向讀者提出任務,要大家來批判、繼承、發揚或弘揚傳統的時候,更有無所適從、無可施技之感。因為,至少從字面上看來,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並不一樣;如果進而追究內容,則差別之大,幾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別媲美。

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全稱大概是傳統的文化(Traditionalculture),落腳在文化,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謂。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化遺產。

傳統文化產生於過去,帶有過去時代的烙印;傳統文化創成於本民族祖先,帶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時代性和民族性,在傳統文化身上表現得最為鮮明。

各傳統文化在其各自發生的當時,本系應運而生的,因而在歷史上都起過積極作用。及至事過境遷,它們或者與時俱進,演化出新的內容與形式;或者抱殘守闕,固化為明日的黃花和垢土。也有的播遷他邦,重振雄風,禮失而之野;也有的生不逢辰,曇花一現,未老而先夭。但是,不管怎樣,不管它們內容的深淺,作用的大小,時間的久暫,空間的廣狹,只要它們存在過,它們便都是傳統文化。

凡是存在過的,都曾經是合理的;分別在於理之正逆。凡是存在過的,都有其影響;問題在於影響的大小。因此,對後人來說,就有一個對傳統文化進行分析批判的任務,以明辨其時代風貌,以確認其歷史地位,以受拒其餘風遺響。在我國,所謂的發掘搶救、整理清釐、批判繼承、古為今用等等那一套辦法和方針,都是針對傳統文化而言的;所有的吃人的禮教、東方的智慧等等一大摞貶褒不一的議論,也多是圍繞著傳統文化而發。對此大家耳熟能詳,無待贅述。現在需要仔細討論的是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的全稱大概是文化的傳統(Culturaltradition),落腳在傳統。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實體,不可撫摩,彷彿無所在;但它卻無所不在,既在一切傳統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現實文化之中,而且還在你我的靈魂之中。如願套用一下古老的說法,可以說,文化傳統是形而上的道,傳統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離道。

文化傳統是不死的民族魂。它產生於民族的歷代生活,成長於民族的重複實踐,形成為民族的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簡單說來,文化傳統就是民族精神。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語言,從而也就有它們共同的意識和無意識,或者叫共同心理狀態。民族的每個成員,正是在這種共同生活中誕生、成長,通過這種語言來認識世界、體驗生活、形成意識、表達願望的。因而,生活對於他們就是一片園地,語言對於他們便是一種工具,大凡在這種生活裡不存在的現象和願望,由這種生活導不出的方式和方法,為這種語言未曾表達過的意念,用這種語言無法道出來的思想,自不會形成為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縱或民族的某個或某些成員有時會釀出某些獨特的心理,也往往由於禁忌、孤立等社會力量的威懾,不是迅速銷聲匿跡,便是陷於孤芳自賞,而很難擠進民族的共同圈子裡去;除非有了變化著的共同生活作後盾。唯有那些為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始能時刻得到鼓勵和提倡,包括社會的推崇和個人的響往,而互相激盪,其道大行,成為巨大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力量。這樣,日積月累,暑往寒來,文化傳統於是乎形成。

所以,一般說來,文化傳統是一種惰性力量。它範圍著人們的思維方法,支配著人們的行為習俗,控制著人們的情感抒發,左右著人們的審美趣味,規定著人們的價值取向,懸置著人們的終極關懷(靈魂歸宿)。個人的意志自由,在這裡沒有多少絕對意義,正象肉體超不出面板一樣,個人意志超不出文化傳統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傳統便成了一種無聲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團的象徵。沒有文化傳統,我們很難想象一個民族能夠如何得存在,一個社會能夠如何不渙散,一個國家能夠如何不崩解。

當然這並非說文化傳統是不變的。因為時間在前進,生活在交替,經驗在累積,知識在更新,傳統中某些成份會變得無所可用而逐漸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會慢慢積澱、並經過篩選整合而成為傳統的新成份。但是必須注意,文化傳統的變化無論如何總是緩慢的、漸進的,不會發生一蹴而就的奇蹟;雖在社會急劇變幻的革命時期也是如此。

當然這也並非說文化傳統不會接受外部世界的影響,以變化自己的內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觸;只要有接觸,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變化。但是,從接觸到交流到變化,中間有著一系列複雜的過程。大體說來,兩種不同文化(帶著自己的文化傳統)由於婚媾、交通、貿易、擴張、侵略等原因而接觸而互播時,起先往往互相驚奇,彼此觀望;爾後則互相攻訐,彼此拒斥;最後乃互相學習,彼此交流。而學習所取、交流所得,仍待經過自己文化傳統這個“有機體”的咀嚼、消化和吸收,或者叫做整合,才會加入為傳統的一個新成份,帶來傳統的變化。這時候,反觀其與原型的同異,雖未必面目全非,常難免橘枳之感。這是歷史和現實所已反覆證明了並仍在證明著的。

不同的民族擁有不同的文化傳統,其不同程度視生活的差異程度和發展階段而定。不同文化傳統之間可以進行比較,但很難作出絕對的價值判斷;因為每個傳統對於自己民族來說,都是自如的,因而也是合適的;不同民族之間,並無一個絕對標準,所謂的人類標準。形形色色的民族主義者將自己的傳統吹噓為人類的,強迫或誘使別人接受,是沒有根據的,也難以奏效;除去證明他自己的無知或狂妄。民族內部某些成員鼓動大家效法外族傳統,民族領袖規定人民遵循外族傳統,都只能停留在宣傳上或法令上,而難以深入人心;除非生活已經變化得有了接受的土壤。

就一個民族自己的文化傳統來說,當然可以自我評價,一分為三,剖分出哪些成份為優,哪些成份為劣,哪些不優不劣。但這種剖分只有相對的意義,而且要藉助於時代推出的新生活和新認識,以作為標準;否則,將是不可能的。因為對於自己的時代來說,既然形成而為傳統,就有它的必要性。“一切現實的,都是合理的。”(黑格爾)

歷史上有所謂文化危機、精神危機、信仰危機時代,那是說文化傳統發生了問題。究其原因,或由於強烈的政治震撼,或由於深刻的社會變革,或由於風靡的文化干擾。其來源,主要來自共同體的內部;外部的刺激有時也起很大作用。危機的消除,有待於傳統的重振和重組,任何武力的、政法的、經濟的、宗教的強制措施最終都是無效的。而所謂重振和重組,絕不是全面復舊,無視政治、社會、文化上的新局面;也不是作繭自縛,排拒一切馳入舶來的新東西。這時需要的是冷靜分析,分析傳統中哪些成份變得無理了,現實中哪些因素是合理的。拋棄不合理的,傳統方不致一足落網而全身受縛;接受合理的,傳統始得與現實相安於無事。這叫做

“一切合理的,都應該成為現實的。”(恩格斯)

是否有不受時代生活的侷限、不被民族性格所約束的成份,存在於某個或某些文化傳統之中呢?就是說,在文化傳統中,有無超越歷史超越民族的成份,非時代性非民族性的成份,或人類性的成份呢?應該承認,這種成份是有的。因為作為動物的人類,彼此是相同的;作為人性的人類,存在和發展的樣式也大體相似。因而,不同的人群在各自圈子裡形成的傳統,必然要有相同和相似的成份。這些成份,或適用於全人類,或適用於全歷史,而成為民族傳統中的超民族超歷史者。這是不難理解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超越的成份,正以其超越,而失去了個性,不能成為民族性格的標誌、時代精神的象徵。真正代表各民族文化傳統的,恰恰是那些專屬於該民族、使其得以同它民族區別開來的那些基本成份;真正代表時代面貌的,恰恰是那些為該時代所專有、使其得以同它時代區別開來的那些特殊成份。超越成份的存在,是不同民族能以相互理解的根據,不同時代得以前後傳承的基因。但民族之間要想真正理解,必須去理解那些不易理解、為各民族精神所獨具的基本成份。所謂民族文化交流,所謂民族互相學習,都是就這些成份而言。時代之間如需加以比較,如需相互區別,也是要抓住各自的特殊成份方有可能。

體與用

文化改革上有所謂體與用問題,曾經爭個不亦樂乎。照我理解,所謂體,應該就是文化傳統,就是某一民族之所以成其為某一民族的那些品格、精神;而所謂用,則是這個體的功能、作用、外在表現,就是某一民族之用以現其為某一民族的那些傳統文化。當年嚴復強調的牛體不能有馬用,在這個意義上,是對的。

但是如果由此得出結論,認為必先自己變幻為馬體,然後始得用馬之用,倒也又不盡然。因為用固賴體而現,無此體則無此用;但用既為外在表現,或既已表現在外,則人人得而見之,人人亦可得而法之,所謂“拿來”者是。牛固不能“有”馬之用,牛卻可以“用”馬之用。這在今天已是不爭的事實。從哲理上說,有,和是、存在同義,乃本體上的事;用,停在現象界。移花接木,甚至掐下花來插在頭上,總是能辦得到的。

但是如果由此又得出結論,認為一切拿來之用,都將如原封未動般地發揮其效用,卻也又不盡然。因為,馬用在這裡終究是安在牛體上,牛體本身受用不受用,一來取決於用之為物,看它在原體上屬於哪個層面:物質層面的,移用較易;制度層面的,移用較難,因為它要受體作相應的變化;精神層面的,移用更難,因為這往往觸動受體的深層。二來取決於體之為物,要看此受體的開放性與承受力,以及它自身的發展階段,它與授體的差異程度。

千言萬語說到底,體是根本的決定力量,體是民族的魂。拿近代歷史看,在日本,只能是和魂漢才或和魂洋才;在中國,只能是中體西用,把外來的東西中國化。和魂和中體,各自的發展階段不一,開放性上亦有差異,故影響著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和深度;但必得以自己的體為體,一切外來之用方能有所安頓,這一點上,彼此又是共同的。否則,再美的用,也只是出牆的紅杏,可嗅而不可及,海上的樓市,可望而不可登也。

人們有埋怨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如何如何封閉保守加落後的',也有吹噓它怎樣怎樣悠久輝煌加美妙的。不管怎樣說,埋怨它,也只好面對現實,無法另換一個體,至少因為這是民族的共同體。某一個人也許能做到脫胎換骨、洗心革面,跳出三界外,徹底絕裂於傳統;整個民族卻無法做到。吹噓它,也無力阻止它與時俱進,隨世界浪濤激盪,拋棄需要拋棄的東西,吸納應當吸納的東西。由於無法另換一個體,所以西體中用說是不著邊際的。由於體在與時俱進,所以中西互為體用說是沒有意義的。

值得討論的倒是用對體的反作用,特別是拿來之用對拿者之體的反作用,比如說,西用對中體的反作用。魯迅當年強調開放時曾奚落保守份子道:人吃了牛肉,絕不會因之變為牛。他忘了補充一句:人常“用”牛肉,身“體”的確會壯實起來。西用之與中體,亦可作如是觀;一切有益之用,對於受體,都應作如是觀。誰都知道,飛機、電訊的引用,不僅方便了交往,而且也加快了生活節奏,開拓了眼界耳疆,改變了時空觀念,沖垮了塢屏壁障。這些,已足以激起長期逗留在自然經濟條件下所形成的文化傳統的不安,而不得不作因應變化;更不用說那些制度性的、觀念性的拿來之物所施加於體要求於體的變化了。

但是,反作用也只不過是反作用;第一性的決定作用者仍在體本身。這一點,前面已經反覆說到了。

兩個傳統?

民族有上層人士與下層平民之別,社會有剝削階級與勞動群眾之分,國家有統治集團與人民大眾之殊,於是,研究者們不免要琢磨:文化是否也有兩套傳統?

列寧有過兩種民族文化的說法,說每個民族都有一些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文化成份,而佔統治地位的則總是資產階級文化。這是就文化而言的。就傳統而言的,則有所謂大傳統與小傳統,或精英傳統與民間傳統的說法。

如果依此類推,還可以舉出雅文化俗文化,政統道統,上帝的事凱撒的事等等提法。

所有這些分別確然是存在的。不注意它們將無從分析一個民族的紛繁複雜的文化面貌,無法理清民族文化的綿延演進的歷史過程,也無力規劃未來文化的燦爛前景。這大概應無爭議。但所有這些分別都還不是我們這裡所討論的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是全民族的,是民族之所以為該民族的氣質、品格、精神、靈魂。它的成份可能很複雜,有土生土長的,有外部潛入的,有塵封蛛網的,有嶄新?亮的;但它並不因此而支離破碎,七拼八湊。因為它是整全,它能整合,各種成份經過整合而彼此相安,彼此相需,形成一個完整而和諧的統一體,一個獨具特色的個性。

其土生土長的成份,就其顯現而為文化看,在文明社會即存在著勞心勞力、統治被統治的社會裡,常呈現出雅俗之分;並進而在衍化上各自承續,出現所謂的大小傳統之別。但必須指出,這裡所說的只是文化,只是傳統文化;而不是傳統,不是文化傳統。就是說,這些分別只是民族精神在不同階層的不同表現,還不是其所以表現的那個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方面,二者是共同的,一源的。這一點,從雅俗文化之間、大小傳統之間川流不息的交換、滲透,乃至有意識地進行的採風觀俗、化民成俗之類的行動之所以必須和能以成功的事實,足可以得到證明。

其外部潛入的成份,本是經過篩選了的;否則將潛而不能入,入而不能居。用以選擇的大篩,便是本民族固有的文化傳統,包括它的價值取向和時代感、開放性。合則留,不合則拒,是這裡的鐵則;象一切有機體對待外物的原則一樣。既已選入或接納以後,這些成份雖不免仍帶有“客家”的風采,但已然是新的大家庭的一員,便不可能獨立寒秋,自成一系,與居停主分庭抗禮,形成獨自的傳統;而只會是入鄉隨俗,捨己從人,化為受體的有機部分。就是說,從這個角度來考察,兩個傳統的事,也是不會發生的。

有人喜歡說五四以後的中國形成了一種新傳統:反傳統的傳統。此說在此至少有這樣兩點需從理論上討論的內容:五四後的中國文化有兩個傳統,以及,這個新傳統是從外部傳入的。

大家知道,五四時代有許許多多西洋新說蜂湧而來,其中不少說法和做法曾被廣泛宣傳,乃至付諸試驗;宣傳者試驗者無疑曾是愛國的、赤誠的,很多還是具有獻身精神的。但是真正被中國文化接受的,為人民大眾信服的,卻為數了了。箇中原因,可以舉出許多,而文化傳統的篩選,或許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外好多學者分析過馬克思主義能在中國安家的根據,也有人探討過五四所以採取全面反傳統手法的原因,結論都認為,其根據和原因,仍在中國的文化傳統身上,是中國傳統的思維方法、行為規範、價值觀念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有相通相容之處,是中國有把政和道、真和善捆在一起的傳統,因而才有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才有五四的全面

反傳統。這也就是說,五四引入的新說,都還不過是一些“用”,它們只因和中國文化傳統能相容,被中國文化傳統所承認,所接納,從而附著到中國文化的“體”上,才得以掀起波瀾,發生作用;否則,將只是一些動聽好看而無所作用的西方夜譚而已。

因此,這也就是說,五四並未在中國造出新傳統,五四以後也未形成新傳統;五四以來所發生的,不過是老傳統適應新世紀、翻出新花樣而已。兩個傳統的事,本質上是不可能的。

財富和包袱

設想一下,如果某個民族沒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每一天都在從頭開始去練習生存本領……;其情景當然是不堪設想也不忍設想的。因之,稱傳統文化為祖宗的豐富遺產,說文化傳統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應該是不為過分的。

但是如果忘記,傳統是一種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箝制人們思想、範圍人們行動的本性,利於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將出現某種不堪設想和不忍設想的後果。因之,說傳統是民族沉重的負荷,社會前進的包袱,也是不為過分的。

既是財富,又是包袱。辯證地瞭解和掌握傳統的這兩重屬性,運用它而不被其吞沒,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是一大學問,是一種藝術,是人類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的重要表現和廣闊場所。

能理解這一點和做到這一點,看來並非易事。我們容易看到的,常常是與之相左的情況。比如說,一種人以為傳統象服裝,並認為服裝以入時為美,而去追求時髦,日日新,又日新。這時,具有惰性的傳統,只會被斥為阻礙趨時的包袱。另一種人以為傳統象文物,文物唯古是尚,應該保護其班剝陸離,切忌來刮垢磨光。這時,傳統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們心目中的財富。

傳統的確是財富,但財富不在它的惰性;傳統也的確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時裝。傳統不是可以逐氣溫而穿脫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發育而定期蛻除的角質表皮。傳統是內在物,是人體和蟲體本身;精確點說,是人群共同體的品格和精神。它無法隨手扔掉,難以徹底絕裂,除非誰打算自戕或自焚。

但是傳統也不是神賜的天生的,它原是人們共同生活的產物,必定也會隨共同生活的變化而更新。抽刀斷水水更流,誰要想拉住傳統前進的腳步,阻擋傳統變化的趨勢,縱或得逞於一時,終將不止於徒勞無功而已,更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機。這是有史可稽的。

那麼人們是否只能坐享其成、靜觀其變呢?倒也又不是。

這裡似乎用得上“創化論”。創化和進化的不同,主要在進化論認為變化是受動的、機械的,而創化論則認為進化是生命衝動的綿延,是創造性的。創化論能否解釋生物和生命現象,還可以爭下去;若藉以解說與意志的人密切相關的文化傳統,也許倒合適。傳統隨生活的進化而進化,但無論生活的進化還是傳統的進化,都離不開人的意志,或者叫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在傳統的進化上,被傳統籠罩著的人們並非總是無能為力的。問題在於人們在多高多大的程度上認清了未來和過去,從而拿出什麼樣的對策,以及,在多廣多深的程度上動員了群眾,一起來實行創造性的進化。

一味喊徹底絕裂,已經公認為無濟於事了;單純提發揚弘揚,是否便能促進進步呢?至於那個熟悉的二分模式:批判其……繼承其……,果否能保證批糟粕時不殃及精華、繼精華時不夾帶糟粕麼?難道精華糟粕是分裝在兩個匣子裡、而不往往是一物的兩面麼?更勿論那二分法的犧牲品即既非精華又非糟粕者的處境和下場了。

正是:剪不斷(徹底絕裂無濟於事),理還亂(精華糟粕糾纏不清),是離愁(傳統現代離合悲歡);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5

設想一下,如果某個民族沒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每一天都在從頭開始去練習生存本領,其情景當然是不堪設想的。因之,稱傳統文化為祖宗的豐富遺產,說文化傳統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是不為過分的。

但是如果忘記,傳統是一種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箝制思想、束縛行動的本性,有利於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會引出某種不堪設想和不忍設想的後果。因之,說傳統是民族沉重的負荷,社會前進的包袱,也是不為過分的。

既是財富,又是包袱。辯證地瞭解和掌握傳統的這兩重屬性,運用它而不被其吞沒,防止它而不拒之於千里之外,是一種藝術,是人類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的重要表現和廣闊場所。

能理解這一點和做到這一點,看來並非易事。.我們容易看到的,常常是與之相左的情況。比如說,一種人以為傳統像服裝,並認為服裝以入時為美,而去追求時髦。這時,具有惰性的傳統,只會被斥為阻礙趨時的包袱。另一種人以為傳統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應該保護其斑駁陸離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這時,傳統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們心目中的財富。

傳統的確是財富,但財富不在它的惰性;傳統也的確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時裝。傳統不是可以逐氣溫而穿脫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發育而定期蛻除的角質表皮。傳統是內在物,是人體本身;精確點說,是人群共同體的品格和精神。它無法隨手扔掉,難以徹底決裂,除非誰打算自戕或自焚。

但是傳統也不是神賜的天生的,它原是人們共同生活的產物,必定也會隨共同生活的變化而更新。誰要想拉住傳統前進的腳步,阻擋傳統變化的趨勢,縱或得逞於一時,終將不止於徒勞無功而已,更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機。這是有史可稽的。

題目:

1.文中加點的“這一點”所指代的內容是什麼?

2.文中以“財富”和“包袱”比喻傳統,有什麼作用?

3.作者在文中闡明瞭一個什麼觀點?

4.文中認為正確對待傳統的做法是什麼?

5.文中認為,“誰要想拉住傳統前進的腳步,阻擋傳統變化的趨勢,縱或得逞於一時,終將不止於徒勞無功而已,更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機。這是有史可稽的”,試舉一例加以佐證。

參考答案:

1.思路解析:從加點的詞語所處的位置可推斷,“這一點”指代的`內容在上文,而上文所講正是有關對傳統價值的不同認識。再從加點詞語的下文來看,人們對傳統價值的認識和理解常常出現極端化傾向,不能兼顧。由此可以組織出答案。

參考答案:傳統所具有的既是財富又是包袱的兩重屬性。

2.思路解析:比喻手法的一般作用,就是使抽象、深奧的事物或道理顯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傳統”的屬性本身比較抽象,用了“財富”與“包袱”這兩個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事物為喻體,就使人容易理解。而且,“財富”與“包袱”兩個喻體分別體現了“傳統”的截然不同的屬性:說是“財富”,是因為“傳統”能夠給民族的後人以祖先們積攢的文化知識和生存本領,為後世的不斷進步提供提升的平臺,就像財富,可以供後人支取使用;說是“包袱”,是因為“傳統”有惰性,會箝制人們的思想、束縛人們的行動,從而拖時代進步、社會發展的後腿。這樣,喻體顯得貼切而客觀。

參考答案:一是使“傳統”的屬性顯得具體可感,生動形象;二是對“傳統”的屬性的解釋客觀而貼切。(意思對即可。)

3.思路解析:選文六段,前兩段分別從www.“財富”和“包袱”的角度解說傳統的兩個不同的屬性;後三段則具體剖析對傳統屬性的錯誤的理解和認識。可見,要把握作者闡明的觀點,應在第三段中找尋答案,即“辯證地瞭解和掌握傳統的這兩重屬性”。為什麼要這樣呢?是為了避免下文所說的問題,即揚長避短。

參考答案:辯證地瞭解和掌握傳統的“既是財富又是包袱”這兩重屬性,從而在繼承與發揚的過程中能揚長避短。

4.思路解析:回答本題,應考慮到傳統具有“財富”與“包袱”這兩重屬性的特點,而且要考慮到對待這樣的看似矛盾的屬性,要防止認識上和行為上的極端化。

參考答案:運用它而不被其吞沒,防止它而不拒之於千里之外。

5.思路解析:本題帶有開放性,目的在於加深對傳統的“會隨共同生活的變化而更新”的特點的認識。舉例可以從生活習慣、交往禮節、思想觀念等方面列舉。

答案:略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6

這堂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沒有把握好,除了字音,還講了詞語手冊上的成語,花在這些字音和成語上的時間太多了,以致後面探討問題的時間也少了。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瞭如下的4個問題:

1.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的區別時什麼?

2.作者介紹文化傳統的內容大大超過了介紹傳統文化的,這是為什麼?

3.既然講到目的,那本文的寫作目的是什麼?

4.既然中心論點是“傳統既是財富,又是包袱,我們要運用它而不被其吞沒,防止它而不拒之於千里之外”,那作者為何要用大篇幅介紹文化傳統和傳統文化?

第一個問題是想讓學生熟悉文字,瞭解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區別,後面三個問題都是和文章的中心論點有關的,但是很顯然設計有點雜亂。第2個問題的答案是由於文化傳統對現實生活、現代文化影響更大,所以作者予以重點介紹,這是有其現實目的的。由此我過渡到了第3個問題,但是實際上學生還是很難得出這個答案,所以歸根究底還是對文字的研究不夠深入,按照第4個問題的參考答案“作者的論點是在整理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特性的.基礎上得出的。如果沒有前面的深入剖析,就沒有後面令人信服的觀點。”很顯然,要回答3、4兩個問題,還是得好好研究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特性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這樣就能水到渠成地得出問題的答案了。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7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學術論文,也是一篇堪作典範的議論文。作者用思辨語言闡述了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二者的概念和相互關係,以及對傳統我們應該採用的態度。在教學時要想避免枯燥,可利用文章的語言特色來誘發學生的興趣,在把握課文思路的基礎上,採用問題探討的方式研讀課文,注意探討問題時應注重思路、突出重點。學習本文,不僅要完成文字研讀,更要借鑑文章的寫作技巧。課時安排為3課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增減。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辯證分析問題的方法。

2、理清文章思路,感受其邏輯思維方式。

3、正確對待傳統,提高思辨能力,弘揚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掌握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概念及二者區別。

【教學難點】辯證地看待傳統。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識記字音字形詞語:

媲pì美 箝qián制 自戕qiāng 攻訐jié 汙垢gu

一蹴cù 而就 威懾shè 蛻tuì 除

攻訐:揭發別人的過失或陰私而加以攻擊。

媲美:美好的程度不相上下;比美。

應運而生:原指順應天命而降生,後泛指隨著某種形式而產生。

明日黃花:比喻過時或無意義的事物。

斑駁陸離:形容色彩錯雜紛繁。

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

餘風遺響:遺留下來的風氣影響等。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輕而易舉的完成。

曇花一現:曇花開放後很快就凋謝。比喻突然顯赫起來的人或流行一時的事物很快消失。

孤芳自賞: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賞。

刮垢磨光:比喻教育人、培養人才。本文指破壞傳統文物的本來面目。

二、瞭解作者:

龐樸,1928年生於江蘇淮安,漢族。1954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班畢業,任教於山東大學。1974年調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歷史研究》雜誌從事編輯工作,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雜誌副編審、副總編和《歷史研究》主編等職。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人類科學發展文化史》國際編委會中國代表。現為“國際簡帛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著作有《沉思集》《公孫龍子研究》《一分為三——中國傳統思想考釋》《當代學者自選文庫——龐樸卷》《白馬非馬——中國名辯思潮》《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帛書五行篇研究》等。

三、背景介紹:

本文是一篇學術論文,寫於1991年4月。進入90年代以來,隨著外國尤其是港臺新儒學的興起,再加之改革開放以後比較寬鬆的政治思想環境,在中國大陸,興起了一股文化熱,學術界普遍對即將過去的一個世紀進行反思,試圖總結中國長期革故鼎新運動中的經驗教訓,對於一些過激的口號和行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論界也比較活躍。也有人提出了“迴歸傳統”的口號,讀經、復興儒學,成為一時的時尚。針對這種種現象,本文從文化學的角度,作出分析。

四、課文研讀:

1、釋題: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是一個關係型的題目。可見,本文主要闡述了二者的概念和區別。龐樸認為:文化傳統是形而上的道,傳統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離道。

2、要求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理清思路。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

引子部分:是全文總起,闡述什麼是傳統,正確對待傳統的重大意義。提出應區別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這兩個概念。

“傳統文化”部分:闡述什麼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特點、範圍,以及應該採取的方針和態度。

“文化傳統”部分:將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相比較,從而揭示出文化傳統的特點,探討其誕生、生長、變化的規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礎。

“財富與包袱”部分:論述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的雙重屬性,闡明應正確認識和對待傳統。

3、根據問題研讀問題:

(1)研讀引子部分:

A、作者認為:應該怎樣處理時代發展與傳統的關係?

明確:“為了走向未來,需要的不是同過去的一切徹底決裂” ,“而是妥善地利用過去(傳統)”。

B、作者把“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的差別,說成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別相媲美”,這裡採用了什麼手法?有何作用?該如何理解?

明確:類比。化抽象為具體,貼切、形象,增強說理的生動性。說明文化傳統是穩定的、恆久單一的;傳統文化是豐富的、複雜的、可以變動的。

(2)研讀“傳統文化”部分:

A、對“傳統文化”的概念該如何界定?

明確:“傳統”和“文化”兩個概念的關係方面進行分析。“文化”是中心詞,“傳統”是修飾詞,重點應落在文化上。內容上指“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

B、傳統文化有什麼特性?

明確:時代性和民族性。

C、如何理解時代性和民族性?

明確:時代性是指文化是應運而生的,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但不管存在時間長短,只要存在過的,就是合理的。既然存在過的,就會產生影響,這種影響,隱形的或顯性的存在,就成為民族性,即文化中帶有民族特徵的因素。

D、本段採用的論證方法有哪些?

明確:下定義和舉例子。

五、課後作業:預習後兩個部分。

六、板書設計:

傳統文化 文化傳統

蜂 蜜 蜜 蜂

第二課時

一、內容回顧:明確傳統文化的內涵。

二、研讀“文化傳統”部分:

1、作者是怎樣論述什麼是文化傳統的,文化傳統的實質是什麼?

明確:首先還是從“傳統”和“文化”兩個概念的關係方面進行分析。“傳統”是中心詞,“文化”是修飾詞,重點應落在傳統上。其次採用了作比較的論證方法,說明文化傳統是不可捉摸、難以名說、無所不在的,這是從表現形態上說的。接著從產生過程上來看:一是實踐性;一是體現出來的形式——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說得明白一點,就是民族精神。

2、文化傳統是如何形成的?

明確:同一片園地的人們,形成共同心理狀態,並且為群體所崇尚。而後其道大行,歷經歲月沉澱而形成。

3、文化傳統有什麼作用?

明確:是一種惰性力量。既能制約人們,又能團結凝聚人們。

4、文化傳統的特點是什麼?

明確:穩定性(惰性)和可變性。

5、分析文化傳統的變化和外來文化的關係?

明確:文化傳統與外來文化相接觸、交流,經過驚奇、觀望、攻訐——學習、交流、消化、吸收、整合這一系列過程,就會發生變化並帶來後果:雖然未必面目全非,但卻讓人感到陌生。

三、研讀“財富與包袱”部分:

1、應該如何看待傳統?

明確:既是財富,也是包袱。

2、如何理解傳統既是財富也是包袱?文章論述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文化遺產,“文化傳統”是不死的民族魂,是民族精神。一個民族正因為有了自己的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才有巨大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力量,才能在傳統的制約與支配下,凝聚成了一個穩定而團結的集體。所以說,傳統是財富。然而傳統是一種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鉗制思想、束縛行動的本性,妨礙進步和發展,因而傳統又是包袱。作者論述這個問題,是要我們辯證地瞭解和掌握傳統的這兩重屬性,既要繼承和發揚傳統,古為今用,又要批判分析,棄其落後的保守的東西,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的東西,促使傳統不斷髮展與進步。

四、回顧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如何闡述“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這兩個概念的?

明確:首先,從語言結構分析入手,將“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分別落腳到“文化”和“傳統”上。

接著,從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認識入手,對兩者作出“定義”式的簡單判斷;傳統文化就是通常所說的文化遺產,文化傳統就是民族精神。

然後,又從“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形成過程的角度,闡釋了兩者的特性:傳統文化是具體的,帶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民族性;文化傳統是意識和精神,是一種惰性力量。

最後又以比喻的方式,闡述了兩者的兩重屬性:既是財富,也是包袱。

五、板書設計:

傳 統

第三課時

一、總結本文主題:

文章通過闡述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的內容、特點及利害關係,表達了作者的觀點:為了走向未來,需要的不是同過去的一切徹底決裂,將過去徹底砸爛,而應該妥善地利用過去,在過去這塊既定的地基上構築未來大廈。

二、辯證分析是本文的突出特點,請舉例說明文章是如何進行辯證分析的?

明確:例如,在闡釋“文化傳統”時,一方面既肯定其“在歷史上起過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又明確指出“對後人來說,就有一個對傳統文化進行分析批評的任務,明辨其時代風貌,確認其歷史地位,接受或拒絕其餘風遺響”。在闡述“文化傳統”時,一方面指出“沒有文化傳統,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民族如何能存在,一個社會如何能穩定,一個國家如何能鞏固”,另一方面又明確指出“當然這並非說文化傳統是不變的”,“這也並非說文化傳統不會接受外部世界的影響而變化自己的內容”。作者在闡述“財富與包袱”這一內容時,更是充滿辯證分析:例如課文最後三小節,這三節起著概括本部分和全文的.作用。首先提示辯證地把握傳統的兩重屬性並非易事,指出由於認識偏差而引發的兩種傾向所帶來的嚴重後果。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接著否定前面的比喻的不當,指出傳統是內在物,是人群共同體的品質和精神。這和前一節形成正反對比,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最後進一步明確,說明這種內在物的本質屬性和由來,闡明應該採取的正確態度。

三、賞析課文寫作技巧:

1、採用小標題形式,新穎別緻,令讀者一目瞭然。

2、採用了議論文的一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回顧課文內容,完成板書)

提出問題:民族傳統與文化密不可分,弄清“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很有必要。

傳統文化就是文化遺產

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具有時代性和民族性

與 分析

問題文化傳統是民族精神

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文化傳統是一種惰性力量

文化傳統的變化是緩慢而複雜的

傳統是財富,也是包袱

結論

辯證地瞭解和掌握傳統的雙重性

3、語言特色:

(1)、句式整齊,整散結合,生動活潑。

例如:“它們或者與時俱進,演化出新的內容與形式;或者抱殘守缺,化為明日黃花;也有的播遷他邦,重振雄風;也有的曇花一現,未老而先亡”,這一段話眾多成語連用,主要語句句式整齊,以整句為主,整散結合,將論述性很強的話表達得鏗鏘有力,既給人文化內涵厚重的感受,又讓人覺得活潑輕鬆,讀起來朗朗上口。

(2)、運用多種修辭,給枯燥的議論文注入了一汪活水,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A、比喻

例如:如果只願在白紙上描繪未來,那麼,所走向的絕不是真正的未來,而只能是過去的某些糟糕的角落。

B、擬人

誰要想拉住傳統前進的腳步,阻擋傳統變化的趨勢,縱或得逞於一時,終將徒勞無功。

四、開放性問題:

1、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過西方的節日,如聖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等,而對中國傳統的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等,卻越來越淡漠,對此,你怎麼看?

2、一位大學生的演講中有這樣一句話:今天我們努力的學英語,是為了將來全世界都努力的學漢語。據國家語委對外漢語考試的機構統計,現在每年參加漢語考試的外國人逐漸遞增,一些想要來中國發展的外國人,都把學漢語當成是其發展的重要部分。對此,你怎麼看?

3、在西方被認為是垃圾食物的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等,卻成了中國人的最愛,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五、板書設計:

提出問題:民族傳統與文化密不可分,弄清“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很有必要。

傳統文化就是文化遺產

傳統文具有時代性和民族性

文化傳統是民族精神

文化傳統是一種惰性力量

文化傳統的變化是緩慢而複雜的

傳統是財富,也是包袱

結論

辯證地瞭解和掌握傳統的雙重性。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8

一、教材分析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是蘇教版必修三“文明的對話”專題“審視傳統”板塊中的一課。“文明的對話”專題旨在探究多元文化間的碰撞、衝突、交流、融合,本文讓學生加深對傳統的認識,是實現與異質文明交流的前提,為下面兩個板塊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本文在《審視傳統》這一板塊中,是一篇學術論文,也是一篇堪作典範的議論文。作者用思辨語言闡述了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二者的概念和相互關係,提出了文化傳統的兩重屬性,指出應該怎樣正確對待傳統與文明對話。

二、教學物件分析

如今,資訊傳播迅捷,學生對當下傳統與文化的碰撞新聞和事件都有所瞭解。基於快餐式的閱讀和吸收,學生並未對此種現象進行深入思考和理性反思。也正是有了這種積蓄和期待,本文提供的觀點和方法將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綻放出理性的光彩。另外,學生已經學習過《勸學》《師說》兩篇經典議論文,對議論文的基本寫作規範和論證方法有了初步的認識。

三、教師自我分析

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較強;善於設疑激發,引領深度思考,能熟練運用多媒體技術,鼓勵自主探索,尋求整合點,凸顯教學媒體最優化。在教學時要想避免枯燥,可利用文章的語言特色來誘發學生的.興趣,在把握課文思路的基礎上,採用問題探討的方式研讀課文,注意探討問題時應注重思路、突出重點。學習本文,不僅要完成文字研讀,更要借鑑文章的寫作技巧。

四、教學環境分析

徐州為兩漢文化發源地,是漢學淵藪。學生生活其中備受薰染,教師自覺反思,已有心得。再結合學校多媒體和相關實物全方位進行探究交流。

五、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瞭解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內涵。

2、能力目標

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和正反論證的方法,提高議論文閱讀和寫作能力。

3、情感目標

正確對待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六、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傳統、傳統文化、文化傳統等概念的含義、特性,並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傳統和文明對話。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和正反論證等論證方法,提高議論文閱讀和寫作能力。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9

教學目標

1、瞭解傳統文化、文化傳統等概念的含義;

2、學會寫內容提要;

3、學習關係性議論文的寫法以及正反議論、比喻論證、類比論證等說理方法的運用。

教學重、難點

如何運用正反議論、比喻論證、類比論證等說理方法寫作

教學內容和過程

一、解題:

學生談對“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理解,教師進行點撥。

二、作者簡介:

龐樸,生於1928年,江蘇淮安,漢族,現代學者。

《沉思集》

《集——中國文化與哲學論集》

三、總體結構:

總——分——總最典型的關係性

傳文議論文

(傳統)統化(兩重性)

文傳

化統

四、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第1自然段——討論

(1)“一個多世紀”從何時開始?

鴉片戰爭以來

(2)“社會實驗”指什麼?

救國圖存運動:洋務運動、變法維新、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仁人志士)新民主主義革命直至社會主義革命

(3)“徹底決裂”“徹底砸爛”“在白紙上描繪未來”

(五四時期對於傳統否定過多,一直延續到60—70年代)

強調不可利用“過去”(“傳統”),構築“未來”

2、第2自然段——討論

傳統是什麼?(強調“形成”“作用”)

3、第3自然段——討論

“傳統”與“文化”是什麼關係?

提出“……”差別。(比喻)

全文總起,闡述什麼是傳統。

引出問題: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俚俗進入學術層面。

五、學習“傳統文化”:

1、第4自然段——討論

對“傳統文化”概念進行界定。

(什麼是文化傳統?)

全稱、落腳、對應(時空界定)、內容、成分(例如)

2、第5自然段——討論

“傳統文化”的特徵是什麼?

時代性、民族性

3、第6—7自然段——討論

(1)“傳統文化”發展過程中出現哪幾種情況?

“或者……或者……”“有的……有的……”

(2)各人對傳統文化進行分析批判,可以做那些工作?

“明辨……遺響”

理解圖片(p65)

六、學習“文化傳統”:

1、第8—9自然段——討論

對“文化傳統”概念進行界定。

(什麼是文化傳統?)

全稱、落腳、特徵(比較)、產生、成長、形成、實質

2、第10自然段——討論

(1)什麼不能成為“民族的共同心理”?

“在這種生活裡……思想”

(2)什麼能成為“文化傳統”?

“為這一民族生活……物質力量”

3、第11自然段——討論

“文化傳統”有什麼作用?

為什麼說它是“惰性力量”?

“制約看……關懷”“一種……象徵”“沒有……鞏固”

4、第12—13自然段——討論

(1)“文化傳統”變化的特點是:

緩慢的、漸進的、非一蹴而就的

“文化傳統”受外界影響是如何進行的?

接觸——交流——變化

(3)外來文化中如何才能成為傳統中的一個部分?

“經過自己文化傳統……整合”

七、學習“財富和包袱”

1、作者稱“財富”“包袱”是如何而言的.?

“從頭開始……生存本領”

“具有……層面”

2、我們說如何辨證地瞭解和掌握兩重屬性?

“運用它……千里之外”

3、現實中存在哪幾種簡單化的理解?

“一種人……財富”

八、小結

本文既是學術性議論文(文體角度),又是關係性議論文(表達方式)。作者在保持學術研究嚴肅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既具有議論文的辨證性的同時又饒有風趣。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10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區分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把握文化傳統的惰性和可變性,進而瞭解作者提出的傳統的兩重性,學會如何正確對待文化傳統

能力目標:能快速篩選提取文章的重要資訊,培養思維能力、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培養學生辯證思考分析對待我們的傳統的精神

教學重點:區分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把握文化傳統的二重性

教學難點:理解文化傳統的惰性和可變性,正確看待包袱和財富問題

教學課時:1課時

一、匯入

以最近在電視上經常能看到聽到的新聞匯入如從某領導去孔廟、去黃帝陵祭拜,韓國將“端午祭”申請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又要將“中醫”改名為“韓醫”申請,易中天品三國讓他成為超級教授,王利群談史記也擁有了一群粉絲,于丹說《論語》,這本書銷量將突破400萬冊等等現象可以看出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可看出世紀之初人們對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迴歸的渴望

德國語言學家雅克布·格林說過:“構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脈,而只能是跨越河流和山脈的民族文化和傳統”傳統已成為一個國家的身份證,是支撐這個民族精神的脊樑

二、明確兩個概念及其特性

1、這文章講的是什麼問題?――傳統文化、文化傳統、傳統

2、舉例辨析

生舉例,生結合課文的分析闡述,辨析同學舉的幾個例子是不是舉得恰當,同桌之間一起探討一下

回到課文,明確兩個概念:各請一男生一女生讀概念,其它學生關注其中的關鍵詞,並把握篩選重要資訊來理解概念

師舉例:有時傳統存在於傳統文化之中:漢字中體現的中國人對中正平和和整齊對稱的追求,武術中的俠義精神,蘇州園林中的天人合一,春節中體現的重視家庭團圓的願望

龐樸認為:文化傳統是形而上的道,傳統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離道

你看這兩個詞雖然只前後調換了一下,但相差甚大,作者用了一個很好的比喻――蜜蜂和蜂蜜的區別比喻形象、巧妙

三、理解文化傳統的惰性和可變性

(1)舉文中關於“忠孝觀念”的例子

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為政》

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開宗名義章》 (樹立德行按道的'原則行事,能揚名於後世,來使父母顯揚,是孝的目標)

我們在學習這種觀念,這種觀念就是以一種傳統文化即文化遺產的形式存在,而我們學了以後,化入自己的內心和靈魂,然後在生活中、審美、道德上體現出的,那就是民族精神文化傳統了

(2)文化傳統是不是就像殭屍、木乃伊一樣千年不變的?

就比如說孝,現在也不提倡無原則的愚孝孝,也不能是無條件,無原則的盲目的孝忠,古時所講的忠是忠於皇帝,照道理說還是要盡忠,要忠於國,要忠於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顧炎武

(3)那作者為什麼又說它是一種惰性力量?

老師讀這段,學生思考惰性力量該怎麼理解學生品味這段中體現出來的的語言的魅力――用詞生動妥帖,整散結合,搖曳多姿

可見民族精神支配著我們的行為,左右著我們的審美趣味,但又讓我們成為一個群體凝聚在一起,你是一箇中國人不是因為你的膚色,你的著古典服裝,而是因為志同道和,擁有共同的文化傳統是一種惰性力量但它又是可變的,有時在縱向時間上隨時代而變,有時是在橫向空間上與西方文明交流而變但變化是緩慢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4、看一段視訊,

找一找電影《刮痧》片段中中國文化傳統和傳統文化的表現,並體會文化傳統的惰性和可變性

生談

師引導:傳統文化:兵馬俑、服裝、刮痧――民族性、時代性

文化傳統:教育方式,父子關係,面子總是――惰性、可變性

四、如何對待傳統?

1、影片裡的大同到了美國,其實他是帶著中國千年積澱下來的文化傳統這一件大行李來到美國的這個大包裹裡面有勤奮、孝順、仁義還有中國式的教育方式等等等等,這個包裹裡的東西讓他在美國的生活帶來一些困撓,這個包裹他能不能、要不要拋棄嗎?

生談

2、引出作者觀點:既是財富又是包袱那我們能不能拋棄包袱,繼承財富?

傳統就像登山者運動員的揹包一樣,不能為了輕鬆就把揹包拋棄了,因為拋棄的不僅是包袱,同樣也是財富,是生命

(讀課本最後兩段)

(1)是財富,也是包袱難以徹底決裂,會隨生活的變化而更新

(2)運用它而不被其吞沒,防止它而不拒之於千里之外

3、聯絡現況思考:

最近報紙上有報道很多地方辦起了兒童讀經班,孩子們穿著寬袍大袖的漢服,每天背四書五經,吃飯前念古語對這種現象怎麼看?

4、引入國學大師文懷沙說的話: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氣”,畢竟“樹的影子拉得再長,也離不開樹根;我走得再遠,也走不出媽媽的心”

五、問題探討

影片中的主人公大同,到了美國,中國文化傳統與西方文明的碰撞,在他的生活中激起了一個個驚濤駭浪而現在我們大家的生活無非就是讀書同學老師父母,平靜的生活似乎與我們對待傳統的態度沒什麼大關係

在崇尚國學的今天,90年代出生的你怎樣看待日日隱身在我們生活中的關於德與才,父(母)與子、師與生的中國文化傳統問題

(1)司馬光:德才兼備謂之聖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2)古之教者,莫難嚴師,師嚴道尊,教乃可施 明王守仁(《嚴師箴》明代中期思想家古代的教育,最難的是嚴師,教師嚴格學問才能受到尊敬,教育才能施行)

生討論

一生總結同學的思考

師引導:(1)點出財富的一面 在這樣一個人心惟危,急功近利的時代崇德尚義、孝敬父母、尊師重道,可以為人們道德的自覺形成,超越物慾的羈絆,提高精神境界,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包袱的一面其一,偏重道德的提高,而忽視意志、力量的培養,個性的張揚其二,忽視外在知識的探求在中西文明的第一次劇烈撞擊中中國似乎一夜之間成了誰都可以宰割的綿羊後世國人科技意識的淡漠,無疑與此相關 其三,缺乏民主、平等觀念,不敢挑戰權威堅持一種平等原則,在師道尊嚴中,尊在先,嚴在次如此尊嚴可謂現代之師道

師談自己的看法:在現代這個傳統消瘦、物質豐腴的時代,中國文化傳統強調比如儒家的“仁義”,道家的“清靜”、“無為”,墨家的“兼愛”、“非攻”,都與和平、博愛、環保等現代主流思想合拍,不僅可以化解我們現在面臨的精神危機,也可以化解世界上種種令人擔憂的現象但我認為我們要運用創化論的思想,由重振,走向重組(板書)我們可以讓傳統這棵灰色的樹變得多彩、變得富有溫度、更和諧、更可親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圓潤地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煥發出新的光芒我們在這光芒的照耀下,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我想這正是我們今天審視傳統的意義所在

六、作業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看,中國傳統海洋中的片帆隻影:

皮影(skin shade)、剪紙(papercut)、瓷器中(China )及仁義(Justice and humanity)、謙讓(declines)、艱苦樸素(hard work and plain living)等

下一個板塊是“中西方文化的認識和溝通”

作業就是從以下幾個詞語的中英文意思來談談你對中西文化的差異的認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