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研室的工作計劃

來源:才華庫 2.06W

心理健康教研室的工作計劃

心理健康教研室的工作計劃

一、教學任務

(一)教學任務

1、用心研究學情,認真備課、設計好課堂主題活動,為上好課打下基礎。

2、按照備課上好每一節心理課,提高心理課堂效能,使心理課堂更專業化。

3、做好學生心理測量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輔導,並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4、設計好心理複習課,採用靈活有效地複習(展示)方式,提升學生心理品質。

5、編好心理健康學科的測試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6、多聽同學科及優秀教師的課,青年教師每週不少於2節課,並做好相關記錄。

7、協助科任教師開展各類心理主題活動(如學習策略、學習興趣等),促進學生的學業進步。

(二)教研任務

1、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統一備課、上課、聽課要求。

2、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學業成績相關性”課題的研究。

3、開展觀摩課、自錄自評、優質課等公開課的聽評課活動,提高每位教師的專業發展。

4、做好授課反思,提高授課水平。

5、研究心理教育與生本教育、德育教育、學科教育的有機結合,為教育教學提供科學依據。

6、促進教師專業培訓,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承辦省市課題及教研活動,突顯我校心裡特色。

(三)教育任務

1、做好個體諮詢值班工作,做好個體諮詢記錄與案例分析,積累個案材料。

2、成立教師心理工作坊,開展教師團體輔導活動,促進教師的身心健康發展。

3、在學生中成立陽光心社,指導學生開展系列心理活動。

4、協助班主任開展心理主題班會,創設良好的班風班貌,形成和諧的育人環境。

5、開展各類心理講座或沙龍活動,促進師生身心的和諧發展。

6、協助家長學校開展家庭教育,構建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

二、情況分析

(一)教師分析:

我校現有專職心理教師5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學歷4人,本科學歷1人。2人具有國家心理諮詢師二級證書,2人具有國家心理諮詢師三級證書,2人正在學習全國青少年心理輔導員課程。四位研究生具有精深堅實的心理學理論,初學過多種專業技術,發展潛力大;本科學歷的教師具有20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多年的學生專職管理經驗,具有解決學生與家長問題的特長。但是由於五位教師都是剛從事心理健康教學,很多方面欠缺很多。4位青年教師教學經驗不足,剛剛適應教學環境於與課堂要求,還不能恰如其分的處理課堂突發事件。他們有基礎專業技術,但不精深,還不能嫻熟的使用各種技術來處理學生個案諮詢,也不能有效地開展工作坊,實施團體心理輔導。一位年長教師雖然教學經驗與管理經驗豐富,但心理專業技能並不精深,還沒有能力承擔大型的團體心理輔導。因此所有心理教師本學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一方面加大學習力度,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另一方面大膽嘗試,創新工作,在實踐中提升自己。

(二)學情分析:

每學年的第二學期四個級部的學生各具特點,七年級學生已適應校園環境、人際環境及學習環境,本身具有的特點開始顯現,如個人意識開始出現、群體意識日益增強、女生青春期發育迅速、自我管理能力分化等,因此心理教師從行為習慣培養入手,逐步開展對群體意識、青春期、學習興趣、自我管理的等主題的教育。

八年級學生女生已基本完成青春期發育,男生開始青春期的發育,因此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值得心理教師注意。青春慾望漸漸萌發、童心玩念依舊旺盛、厭學情緒漸漸滋生、自我管理逐漸變難。基於以上幾點,針對八年級學生,心理任課教師就要把握住脈搏,對症下藥,從青春期教育入手,解決系列問題。

九年級學生是青春期問題最突出的時期,最為突顯就是叛逆,由此帶來的心理問題也比較突出。如針對此種情況,心理教師要如青春慾望更為炙熱、自尊反叛更加強烈、思維能力大為提高、理想志向更為遠大、厭學情緒更加激化、自我管理更加困難等等,針對以上情況,心理教師就要從青春期性教育入手,開展自我情緒管理、理想志向、學習興趣等的主題教育。

課題研究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品位的有效途徑。為發揮心理健康對教育教學的促進作用,構建和諧的育人環境,促進學生個人生命的成長,本學期我們繼續對上學期申請的“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其學業成績的關係研究”課題的研究,緊緊圍繞“為了每個人的心靈健康成長”這個中心,加大實驗與研究的力度,積極探索切合學校實際、符合學生特點的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構建良好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執行機制。

(三)成立心理工作坊,對師生開展個體諮詢、團體輔導。

1.根據現有教學點的實際,適當配置相應的諮詢材料,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對師生開展個體、團體諮詢。

2.成立心理工作坊,開展對教師和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本學期針對班主任群體舉辦教師工作坊;針對學生群體舉辦專題講座、團體諮詢、或小團體諮詢;針對家長層面開展教育講座或團體輔導活動。使廣大師生的心理健康起到預防和引導的作用。

3.開展個體諮詢。利用中午或下午活動時間針對師生個體困惑或心理問題,實行一對一的心理疏導,解決師生心理障礙,形成和諧人格。安排專兼職心理諮詢師實行輪班坐診制度,安排好個體諮詢的時間和要求。

4.承擔家長學校心理健康知識傳授的培訓任務。培訓內容為:親子溝通藝術與策略、青春期心理生理髮展的指導、學生學習方法習慣的指導等。

5.建立心理檔案室,形成諮詢資料歸檔和保密制度。每次個體或團體輔導,帶隊老師都必須在諮詢結束後,整理好相關資料,形成規範材料,及時入檔。每項具體工作都爭取做到文字、電子資料的雙重積累,為今後的教育評估檢查做好準備。積累個案經驗,為以後更好的開展工作打下基礎。

6.加強與年級組長及班主任的聯絡,做好學生心理輔導。為了更深入瞭解我校各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存在的心理困擾,除了我們的課堂外,我們還將以年級心理輔導教師的身份多聽取各年級主任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瞭解學生的思想、心理動態,為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打下基礎。同時負責對這個年級的學生進行心理講座、心理輔導及年級心理主題班會的開展。

7、加強宣傳,突顯心理特色。每位心理專職教師在承辦各種心理輔導活動時,要注意對活動的組織及總結,把彙總的材料發至學校宣傳處,加大對心理活動的宣傳,突出我校特色。

(四)成立級部心理陽光心社,推動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

在各級部心理教師的指導下,建立級部學生心理社團組織,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活動,如問卷調查、心理劇的排練與比賽、心理藝術表達等活動,有益於推廣心理健康教育,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時鍛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其和諧發展。

五.學校心理健康活動安排

本學期心理健康活動安排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