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社群資訊化建設總結

來源:才華庫 9.69K

2018年社群資訊化建設總結

2018年社群資訊化建設總結

社群資訊化建設總結(一)

一、我市社群資訊化建設現狀

目前,我市城區現有街道辦事處44個,社群居委會352個。在社群資訊化建設上,硬體裝置、網路建設基本滿足需要,全市社保、計生人口等應用系統實現了對社群的全覆蓋,但都存在系統孤立、資訊不共享等現象。結合社群管理和服務,廬陽、蜀山區相繼開發“社群政治、經濟、人口、社會事務綜合服務平臺”、“社群公共服務網和惠民直達工程”等,對延伸至社群的民政、計生、社保等部分業務系統進行了初步整合探索,取得了成效,提高了社群管理服務水平。總體而言,社群資訊建設在軟體開發應用方面發展不平衡。

二、推進全市社群資訊建設工作內容安排

(一)建設指導思想、目標

以提高社會管理創新和服務水平為出發點,統籌規劃,以資訊科技為手段,整合各方資源,逐步建成集社群管理、社群服務為一體的社群共享平臺,實現社群“人地物情事”服務資訊化。 到2014年,社群資訊化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社群共享平臺在社群管理和社群服務中的作用不斷增強;適合居民需求的資訊化應用較為豐富,居民資訊科技運用能力顯著提高;部門專業資訊系統協同服務能力普遍提升,資訊資源共享更加充分;規劃和標準規範基本完善,社群資訊化建設評估指標體系與執行服務體系基本建立。

(二)建設原則

統籌規劃、統一標準,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分步建設、強化應用。堅持以需促用、以用促建,重點突破,有計劃、分步驟地實現社群資訊化建設和管理的發展目標。

(三)主要任務

——作好社群“人地物情事”資訊的採集、開發和應用的頂層設計。注重社群資訊資源規劃,完善資料採集標準規範,同事明確街道(鎮)、社群和有關部門的資訊採集分工。建設社群綜合資料庫,重點開發好轄區人口、單位、部件、重點物件、社群組織、社工隊伍、公益性設施等基礎資訊以及民政、勞動、文化、計生、衛生、公安、商業、建設等專題資訊。加強社群資訊分析與處理,建立社群業務分析制度,充分挖掘資訊資源價值,推進社群資訊資源的公益性和市場性開發利用。在設計中藥加強個人資訊保護工作。

——建設社群管理和服務綜合資訊平臺(以下簡稱“平臺”)。集約建設社群綜合資訊平臺,統一建設覆蓋全市社群各類業務、以社群綜合資料庫為支撐、集中部署的社群綜合資訊平臺,全面支撐社群管理和社群服務工作。對目前開通且單一的各類社群資訊應用系統要進行優化整合設計,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向“平臺”遷移。尚未開展社群資訊化工作的區縣,要按照統一部署,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協同建設社群綜合資訊平臺,避免重複和盲目建設。

——加強社群綜合資訊平臺與其他各類系統的協同。依託

“平臺”,統一市和區(縣)政府及有關部門向街道(鎮)、社群延伸業務應用系統的資料和交換介面標準,促進資訊共享。推進與政府各部門資訊系統的銜接,優化跨部門應用的業務流程,通過“平臺”實現社群服務的集中式提供,提高各部門協同為社群服務的水平。提倡社群轄區內企業、單位的資訊系統與“平臺”的互聯互通,拓展服務領域,豐富服務內容。

——拓展與整合社群資訊化服務渠道。堅持集中和分佈相結合,整合與集約建設統一的社群入口網站、呼叫中心、簡訊平臺和數字電視平臺、電子閱覽室、資訊服務自助終端,為居民提供“一網式”、“一線式”的綜合服務。綜合利用社群居委會、社群服務站、社群圖書室、駐區單位共建設施、社群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大廳等社群服務場所,集約部署各類服務渠道,提高資源利用率。探索智慧小區建設。

——制定全市統一的社群資訊化建設技術標準和評估指標體系。制定和完善社群資訊資源採集標準,規範政府各有關部門向街道(鎮)、社群延伸業務應用系統的資料和交換介面標準。研究制定社群資訊化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加強績效評估,完善社群資訊化建設相關管理辦法,促進我市社群資訊化整體水平提高。

(四)建設步驟

推進全市社群資訊化建設工作,分三個階段:

1、2011年底前,完成“建設規劃”編制和在城區社群“人地物情事”資料採集和資料庫規劃設計。選擇城區部分有條件的社群進行“平臺”建設試點,形成一批成本低、效果好、實用性

強、宜推廣的試點專案。規劃區級資料中心的建設,實現“資料一次採集,資源多方共享”,確保基礎資料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啟動對網格管理員的業務培訓和試點智慧小區建設。

2、2012年底前,建成市級資料交換中心、全市社群管理和服務綜合資訊平臺,重點推進政務、人口計生、社保、民政、公安、衛生、教育、水電氣通訊等部門業務系統與社群綜合資訊平臺的銜接,促進資源共享,互聯互通。

3、2013年底前,完成全市範圍內社群綜合資訊平臺的推廣應用,並出臺社群資訊化管理辦法。為發揮各區社群資訊化建設的積極性,鼓勵各區在統一基礎平臺上結合各區重點工作進行創新,深化應用。同時結合網格化管理,在每個網格中由統一的協管員負責網格內“人地物情事”等資料的採集和更新維護,避免重複採集、多頭採集,保證基礎資料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三、建議

1、加強組織協調。社群資訊化建設涉及政府職能部門多,建議成立市社群資訊化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建立由市政法委牽頭,市經信委、市民政局具體負責,有關部門配合,各區縣參加的推進社群資訊化工作協調機制,研究制定推進社群資訊化的標準規範、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加強分類指導。各區縣要建立由政府領導負責的協調機制,推動本區縣的社群資訊化工作。

2、加大投入。社群資訊化建設以市、區縣兩級政府投入為主,對困難群眾較多的社群、外來人口較多的社群、公共基礎設施較薄弱的社群應加大財政傾斜力度。同時要制定優惠政策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群資訊化建設,注重發揮通訊運營商、信心服務

商和軟硬體供應商在技術、人才、資金和資訊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優勢,引入服務外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對今後向社群提供公共服務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部門,新建社群資訊化專案和擬下發社群使用的應用系統,在立項前需通過市社群資訊化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的稽核,避免多頭管理、重複建設。

4、制訂出臺“全市社群資訊化建設意見”,請“兩辦”下發或批轉。

社群資訊化建設總結(二)

社群是一個城市的基本組織單位,城市管理與基層社群相互聯絡、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在黨的十六大就已經提出了“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群”,確定了新時期社群建設發展的總體要求和方向。黨的十七大進一步強調“推進電子政務,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如何進一步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更好地服務黨委、政府工作全域性,真正讓廣大城鄉居民享受到資訊化、數字城市建設所帶來的實惠、益處,親身感受到資訊科技給日常工作、生產、生活所帶來的快捷與便利,是政府資訊化主管部門一直深入思考、探討的重要專案內容。

一、琉璃河鎮社群基本情況

琉璃河鎮位於北京西南,房山區東南,南與河北省涿州市接壤,東與大興區隔河相望,距市區38公里。全鎮總面積110平方公里,轄47個行政村,5個社群居委會——水泥廠社群居民委員會、建材學校社群居民委員會、二街社群居民委員會、金果林社群居民委員會、窗紗廠社群居民委員會。

5個社群總佔地面積8.66平方公里,現有樓房115棟,別墅49棟,平方院落124座。常住人口4557戶,10276人,其中流動人口685人,佔社群總人口6%;社群專職工作者35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18人,居民代表219人,社群志願者隊伍5個,500人;

社群辦公、服務用房面積全部達標,環境有了較大改善,90%的地表進行了硬化、綠化、美化,樓宇間鋪上了彩磚,拓寬了路面,多條公交線路經過社群,方便居民出行。水泥廠社群居委會新建辦公用房及活動用房700㎡,二街社群580㎡,建材學校社群600㎡,金果林社群350㎡。每個社群都有

圖書閱覽室、書畫室、室內健身室、球類健身室等,建材社群還成立有日間照料室,市民學校教室、多功能廳等,各社群健身活動器材完善,為社群群眾接受各類教育、參與文體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在配套設施上共建有社群中心廣場4個,健身園5個,足球場1個,籃球場2個;具備完善的水、電、氣、暖維修、服務設施,以及保潔、綠化隊伍,銀行、郵政、商業網點、招待所等各類服務設施齊全;社群內有國小2所,一級甲等醫院2家,社群衛生服務站1家。同時依託北京金色時光康樂家園居家養老(助殘)服務中心代理公共服務,為居民提供全方位、高品質的服務。

二、琉璃河鎮鎮社群資訊化建設取得的成績

北京對社群資訊化的規劃比較重視,形成了市一級規劃檔案,強調資訊共享平臺,突出社群管理和服務,以建立管理系統和服務系統為目的,其基本內容包括網路建設、綜合服務、綜合管理、智慧小區等。

通過我鎮這些年來的不斷努力,我鎮五個社群居委會--水泥廠社群、金果林社群、建材社群、窗紗廠社群和二街社群的基礎設施得到了逐步改善,資訊化發展環境進一步得到優化,業務協同的資訊化應用水平、面向社會公眾的便民服務能力都有了較大進步。

(一)、加大辦公設施投入,為社群提供了資訊化管理平臺。近年來,我鎮社群資訊化建設以服務居民,建立和諧社群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大社群辦公設施投入。各個社群有專門的不少於350㎡的辦公用房,計算機、印表機、遠端教育電視、寬頻上網、便民服務大廳、社群警務室、勞動保障工作站、社群活動室和圖書閱覽室等配備齊全。

(二)、琉璃河社群服務資訊網(96156北京市社群服務熱線)業務系統的建設成熟,及時將各個社群的新聞、服務資訊、諮詢服務、建設動態等上傳更新,使群眾第一時間瞭解社群情況,並設定論壇和專題討論區,使社群能及時瞭解群眾關心的問題和訴求,實現社群和居民之間的互動。

社群服務資訊網業務應用主要包括服務熱線、網站和業務應用系統:社群服務熱線以呼叫中心為支撐,以區級接入為主;綜合業務管理系統以政務工作為主要內容,涉及社群各項事務的`辦理,幷包括我鎮OA系統,建立區街居三級網路,實現資訊互通;網站以政府的網站為依託,普遍建立街道服務網站。

其中,社群服務熱線的應用最為廣泛。96156--北京市社群服務呼叫系統利用服務平臺無償的為社群居民提供資訊服務。依託呼叫中心實現了諮詢服務、家政服務、綜合修理、中介諮詢、生活用品配送、文體、娛樂等幾大類內容的社群服務。

(三)、我鎮一直使用——北京市社群公共服務平臺社群資訊管理應用系統——以社群為點,以市、區、街(鄉鎮)為線,採用多種模式建立社群管理平臺。

社群資訊管理應用系統主要目的是實現臺帳電子化,從而建立社群基礎資料庫,形成了資訊採集和資訊交換體系。

社群資訊管理應用系統包括社群基本情況、社群組織、社群居民自治、社群公民參與、社群黨建、社群居委會管理、社群服務、統計報表等多個板塊。每個板塊又根據社群事務細化為多個目錄,比如社群基本情況還包括:戶籍資訊、個人基本情況、區域管理、社群地圖、樓院情況等等。通過應用系統,我鎮政府能夠及時快速地獲取正在發生的社群事務和社群管理的動態資料。 應用系統建立了完整的社群志願服務登記註冊管理體系、社情民意的反

饋通道等模組,提供了社會組織承接服務專案、參與志願服務與社會管理的渠道。同時,應用系統設有通知管理、報表管理、應急管理以及社群專職工作者的勞資管理、培訓管理功能,實現了對社群居委會工作的精細化、規範化管理。

三、我鎮社群資訊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府的各類業務資訊系統在基層形成了“縱強橫弱”的局面,基層資料採集、更新和維護的資訊化應用機制尚需完善,多口重複採集的現象仍然嚴重,難以滿足基層對資訊資源共享的迫切需求。由基層採集給上級部門的各類資料不返還給街道和社群,基層難以掌握法定的地區資訊資料。

(二)、公共服務延伸到基層的資訊化支援缺乏規劃,社群便民利民服務工作的效率不高,未能充分發揮市、區社群服務機構的優勢。

(三)、鄉鎮和社群資訊化專業人才缺乏,居委會上網經費存在問題,管理和維護不足。隨著街道和社群居委會所擁有的計算機數量的增加,維護工作量越來越大,而IT服務的專業人員數量極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