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螳螂捕蟬》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5.72K

六年級下冊《螳螂捕蟬》教學設計

六年級下冊《螳螂捕蟬》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3、憑藉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寓言藉助故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後隱患的道理。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寓言故事,板書:寓言故事

2、請大家回憶一下,什麼是寓言故事?

(通過一個小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3、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濫竽充數 掩耳盜鈴 自相矛盾 揠苗助長

4、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寓言故事,題目是——螳螂捕蟬,齊讀課題。

二、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讀,正音。

諸侯國 侍奉 誇獎 固執

乘虛而入 不堪設想 毫不介意

潛伏著禍患 恍然大悟 打消念頭

處死 彈弓 稟報大王

打著鳥 轉來轉去 舉起前爪

2、自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3、學生用簡單的幾句話說說故事。

三、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學生評價。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五、作業

1、描紅。

2、家作:抄詞、默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講故事。

1、師引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吳王準備攻打楚國,不聽大臣的勸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誰再來勸他,他就處死誰。這時,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在花園裡給吳王講了這麼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就使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是怎樣的一件事呢,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這件事的?

2、指名說。(課文第9—11自然段)

3、老師將這件事概括成了五組詞語,請一位同學讀一下,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一想每組詞語之間的聯絡。(螢幕出示)

蟬 悠閒 自由自在

螳螂 拱著身子 舉起前爪

黃雀 伸長脖子 正要啄食

侍奉吳王的少年 拿著彈弓 瞄準

正隱伏著禍患

4、師示範講故事。

師:故事講完了,請同學們看螢幕上的圖畫和詞語,學著老師的樣子試著自己講一講。

5、指一名同學講。(學生評價後,再請另一位同學講,再評。)

6、全班再練習講。

7、小結,引出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板書)

二、學習課文第2——12自然段。

1、那位少年是怎麼利用這個故事勸說吳王的呢?讓我們再來完整地讀一讀課文的第2——12自然段。

2、指名朗讀。指導讀好“終於”、“挺有意思”、“吳王誇獎的話”“吳王恍然大悟說的話”。

三、指導分角色朗讀。

1、同桌之間練習對話。

2、指導寫花園環境。

3、指名分角色朗讀,教師加以指導。

四、理解寓言告訴人們的道理。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蟬眼前的利益是 ,身後的禍患是 ;螳螂眼前的.利益是 ,身後的禍患是 ;黃雀眼前的利益是 ,身後的禍患是 ;吳王眼前的利益是 ,身後的禍患是 。

蟬、螳螂、黃雀、吳王四者的共同點是隻顧 ,不顧 。

吳王恍然大悟,他悟出了 。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 。

2、聯絡生活,理解這則寓言的現實意義。

⑴公交車靠站了,小軍同學拼命地往車上擠。他眼前的利益是 ,身後的禍患是 。

⑵假如你是江南集中區管委會主任,如果有汙染嚴重但繳稅很多的公司來這裡投資辦廠,你會接受嗎?為什麼?

五、學生提問題。

1、學到這兒,你還有什麼問題?學生提問題,教師相機解決。

2、那個少年為什麼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呢?

3、少年的勸與大臣的勸有什麼不同?

4、你覺得少年是一個怎樣的人?

六、作業。

1、複述課文。

2、演課本劇。

附板書:

10、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攻打楚國

只顧眼前利益,

不顧身後禍患。

打消念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