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報告分析範例

來源:才華庫 1.14W

分部報告分析範例

分部報告分析範例

篇一:分部報告的分析與應用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經濟複雜程度日益加深,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從事多樣性經營,並開展跨地區發展。儘管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就企業合併財務報表編制做出了說明和要求,但資訊使用者很難從中瞭解企業業務分部或者地區分部的具體經營情況。據此,對分部報告的有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分部報告能夠說明企業內部業務構成,表明其收入來源和佔比,進而對合並財務報表進行必要的充實,構成集團財務資訊披露的完整體系。本文以四川匯源光通訊股份有限公司2007-2011年年報為例,說明如何對企業分部報告進行分析與應用。

關鍵詞:分部報告 分析 應用

一、分部報告的簡要介紹

分部報告是指在企業財務會計報告中,按照確定的企業業務分部或地區分部提供的有關各組成部分收入、資產和負債等資訊的報告。它衍生於企業財務報告,作為補充對企業合併財務報表進行充實,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予以披露。分部報告是隨著經濟發展的需求產生的,最初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這一期間,歐美企業出現了大批混合合併,這種大規模的合併行為促使企業開始走向多元化經營,並推動了跨國企業的出現與發展。伴隨這一巨大發展而來的是經營活動的複雜化,企業合併報表和年度財務報告已經難以全面、具體的反映企業內部各分部的重要情況,這極易導致資訊使用者忽視企業在不同地區和行業收益狀況、盈利增長水平及風險情況的區別,進而針對企業真實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做出錯誤的判斷。在這一背景下,分部報告應運而生。發展至今,分部報告相關準則與內容已經歷數次變動。就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與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來說,國際上關於分部報告的最新內容是2006年11月30日由IASB釋出的IFRS 8《經營分部》,我國關於分部報告的最新內容則是2006年由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35號——分部報告》(CAS 35)。

如前所述,分部報告對於資訊使用者而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總的來說,分部報告能幫助資訊使用者評價企業各個業務活動的性質,分析分部經營活動的財務影響以及該分部所處的經濟環境。資訊使用者範圍涵蓋廣,主要有外部投資者、債權人、政府機構等,就具體的資訊使用者而言,分部報告的作用各有不同。對於外部投資者來說,利用分部報告能夠幫助投資者對企業資源配置是否合理及效率是否達到最大化做出判斷,從而評估投資風險,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對於債權人來說,分部報告能夠反映企業不同業務的收益情況,展現分部資產負債的構成,據此債權人可以分析企業短期及長期償債能力,衡量借貸風險,決定是否出借資金。站在政府機構的角度來看,對企業業務分部資訊的分析能夠幫助政府瞭解行業發展狀況,評價當前產業政策利弊,進而修正政策。藉助地區分部資訊,政府部門則能夠了解企業在境內外的具體經營狀況,評判其經營壓力,決定是否需要進行稅負政策調整,以給予稅收優惠,促進企業發

篇二:企業分部財務報告分析

字型:大 中 小分部財務報告是指企業集團對其內部按一定標準劃分(如行業、地區等)披露其重要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分解資訊的報告。作為合併報表的一種必要補充,編制分部財務報告已經成為當前的國際會計慣例。

一、企業分部報告編報目的

分部財務報告的出現,使投資者,債權人將有限資金投入“盈利大、風險小”的行業和地區成為可能;也為政府瞭解不同行業、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制定相關產業、稅負、金融政策法規,提供詳實、可靠的資料,增強了巨集觀調控能力及監管力度。分部財務報告還能在某種程度上抑制管理階層隱瞞不利資訊、美化財務狀況的尋機性行為,有利於改善會計資料失真的現狀。目前,我國企業財務報告使用者對分部財務資訊的需求愈來愈強烈,會計資訊使用者在關注企業整體業績的同時,已將目光轉移到集團內不同產品市場的分解資訊上來。

二、企業分部報告的重點內容

1.分部的確定。影響分部劃分的中心問題是風險和報酬。將分部之間風險和報酬區分開來的標準多種多樣,主要包括行業、地區、客戶,外銷銷貨、組織結構、獨立核算單位、生產線、產品和服務等,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標準是行業(產品和服務)和地區,形成了所謂的“行業分部”或“經營分部”和地區分部。將風險和報酬類似的產品合併在一起作為分類標準,既可以滿足使用者的需要,又可以降低成本。地區分部的確定也是如此。

2.報告分部的確定。按照“效益大於成本”原則,企業不必將所有分部單獨對外披露,只有那些相對主要的、達到一定標準的分部,才可以單獨對外披露,即確定可報告分部。對於已確定的分部,從有益於資訊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可以將具有相似經濟特徵、相似未來發展前景的分部,在遵循公認會計原則的目標和基本原理的情況下,進行彙總合併。企業對外單獨披露的分部,可以是一個單一的分部,也可以是兩個以上的分部的合併。

3.分部報告的編制方法。關於業務分部的確定按產品和勞務為基礎提供分部報告資訊時,主要有:一是,將各單項產品或勞務按所在“行業”進行歸類,在此基礎上提供產品或勞務的資訊;二是,依據企業內部產品或勞務管理構架提供分部報告資訊。

4.分部報告資訊的報告形式。關於分部報告資訊的報告形式主要有兩種做法:一是,不分主要報告形式和次要報告形式,要求企業對業務分部和地區分部披露同樣詳細的分部報告資訊;二是,分別主要報告形式和次要報告形式,要求企業對主要報告形式披露詳細的分部報告資訊,而對次要報告形式披露相對簡略的分部報告資訊。

5.分部報告應披露的會計資訊。企業披露分部資訊時所依據的重點就不同,有的企業以經營分部為主,有的以地區分部為主,而有的是經營分部和地區分部並重。分部報告對外進行披露大致有三種方式:在財務報表中披露,並在財務報表中的附註中作適當的說明;企業財務報表的附註中披露;以附表的方式披露。多數國家大都傾向採用第二種披露方式,將分部報告與企業財務報告的附註說明統一在一起,既不增加財務報表主要的複雜程式,又能使資訊使用者獲得的較為滿意的資訊。

三、分部報告的分析

為了更好的利用分部報告,我們應對分部報告進行較為詳細的分析,以確定分部報告對資訊使用者的價值。分析有以下幾個方面:

1.分析企業分部財務報告,必須判斷企業分部確定的合理性。當前,對於分部的確定,有兩種流行的方法,即以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為代表的“風險與報酬法”和以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為代表的“管理法”。“風險與報酬法”強調企業不同的業務和不同地區(包括生產地和銷售地)具有不同的風險和報酬,應將風險與報酬相同或相似的業務和地區合併為一個業務分部或地區分部,而將風險與報酬不同的業務和地區分別劃分為不同的分部。以這一標準劃分分部,看起來很合理,但實際運用起來確有很大的困難。首先,業務和地區所表現出的風險與報酬差異不易區分;其次,以這種方式所劃分的分部與企業的組織結構相脫節。這就使分部的劃分摻雜了較多的人為主觀因素,表現了較大的隨意性,從而為企業管理層掩蓋其不良經營提供了可操縱空間。分析人士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是:需要通過其它渠道充分了解企業的相關行業、地理環境以及經營特點等有關情況,而這些資訊僅僅依賴於管理當局的定期報告是遠遠不夠的。

2.在分析分部報表時,還必須判定企業可報告分部的確定是否恰當。對於可報告分部的確定標準,國際上已達成共識。儘管可報告分部的判定標準比較完善,但在確定可報告分部時,仍有不少企業因不願披露經營虧損分部或資源佔用較多而業績不良的分部,避開上述判定標準,不作為可報告分部,而將其合併為“所有其他”類別中披露,這種做法,就會掩蓋企

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令報表分析者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3.關注報告分部所採用的會計政策,以及分部主要專案的確認與計量是否合理。關於分部報告的資訊採用什麼樣的政策作為確認和計量的基礎,目前國際上也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觀點。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認為:分部資訊的編制,應遵循與企業集團或母公司財務報表編制和報告相一致的會計政策。這種選擇的原因是分部資訊主要是幫助財務報表使用者更好地從整體上理解企業,當分部資訊與合併報表或母公司報表採用一樣的會計政策時,更有利於資訊使用者做出更有依據的判斷。

4.分部報告選擇什麼樣的會計政策,直接影響到分部報表專案的確認與計量。在確定的會計政策下,報表使用者需要詳細分析分部收入、費用、盈利或虧損、資產、負債、現金流量等有關專案的確認與計量是否正確。分析人員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對可報告分部業績進行更好地分析,並加以利用。

(1)通過可報告分部確定公司內部與外部銷售之間的關係,從而瞭解該分部銷售業務對外部客戶的依賴程度。一個分部的銷售可能全部為內銷,表現為企業集團內部的資源流轉,可能部分內銷部分外銷,也可能全部為外銷。如果一個分部的銷售主要來自於外銷,那麼,該分部對外部客戶的依賴程度就很高,隨時存在著來自客戶的風險。因此,對於外銷業務較多的分部,要慎重地分析相應客戶的情況,以確定其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

(2)計算每一個可報告分部的非公司間銷售和利潤對整個公司銷售和利潤的貢獻大小,以確定每一分部的相對重要性。企業最終的利潤來自於外銷,而非公司間銷售。公司間銷售在集團內表現為未實現的內部銷售,在編制合併報表時會予以消除。外銷收入和利潤越多的分部,對整個集團的收入和利潤的貢獻也就越大,這一分部也就越重要。通過這種對比,對管理層來說,可以影響到公司戰略計劃的調整,使資源由外銷收入少、獲利能力小的分部向外銷收入高、獲利能力強的分部轉移,以達到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

(3)確認和比較不同報告分部的增長率水平、銷售水平、利潤水平以及整個公司增長率變動的原因。可以採用趨勢分析法來計算各分部的增長率水平,銷售水平和盈利水平的變化,以此為基礎可以解釋整個公司增長率變動的原因。因為整體是由分部構成的,分部的增長率就會影響到整個公司的增長率水平。通過這一分析,可以幫助管理層判斷分部發展情況。這可能會導致管理層產品結構的調整,以及管理人員的變動。這些分部的前景和持續發展能力,以及存在的潛在風險,是外部資訊使用者在這一分析過程最為關注的問題。

(4)計算每一可報告分部的經營收益率和資產經營報酬率,以確定每一分部的相對獲利能力和整個公司獲利水平的關係。應報告分部的經營成果構成了整個企業的經營成果的主要部分,計算每一應報告分部的經營收益率和資產經營報酬率,主要是判斷每一報告分部經營成果對企業整體業績水平變動的影響程度,藉以判斷可報告分部的重要性。報表使用者在閱讀企業的母公司報表及合併報表時,面對公司的整體收益,必須通過分部收益的分解,才能得到較好的評價結果。藉此分析,資訊使用者可以清楚地瞭解公司的盈利主要來自於哪些方面,公司盈利水平的提高或降低主要是由哪些分部引起的。對那些盈利水平較高或虧損較大的分部,資訊使用者應給予特別的關注,因為,它們往往是促成企業將來成功或失敗的關鍵。

(5)計算每一可報告分部的總資產變動趨勢,藉以更好地理解管理層的有關資源配置決策以及每一報告分部和總公司對資本的要求。

(6)比較每一個報告分部的資產相對分佈百分比,以評價公司資產的變動特點。

(7)計算每一可報告分部的資產週轉率,以確定每一可報告分部資產利用的效率,以及不同分部對整個公司資產利用效率的影響。

(8)運用資產週轉率、經營獲利率和資產報酬率等指標進行綜合分析,以確定資產週轉率和獲利指標對每一分部資產報酬率指標的影響,並解釋每一分部對整個公司資產回報變動的影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