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稅收政策的工作計劃

來源:才華庫 1.8W

全縣稅收政策的工作計劃

全縣稅收政策的工作計劃

一、加強分析,促進組織收入工作

(一)堅持“依法徵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防止和制止越權減免稅、堅決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的組織收入原則,堅決杜絕寅吃卯糧、轉引稅款、虛收空轉和攤派徵收現象,確保所得稅收入平衡較快增長。

(二)加強稅源調查和監控,開展稅源普查,準確、詳細掌握稅源結構、分佈及增減變化趨勢,加強收入預測、分析和排程,掌握組織收入工作的主動權;充分利用稅源檔案、管理臺帳、納稅評估等稅源管理平臺,加強基礎稅源管理;認真落實企業所得稅預繳稅款比例不低於70%的要求。

(三)強化重點行業和徵管薄弱環節的稅收管理,著重加強對房地產、建築、交通、製造、商貿等支柱性稅源的徵管,加強餐飲、娛樂、社會服務、股權轉讓等徵管薄弱環節的所得稅徵管。

(四)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繼續按照統籌安排、統一部署的原則,通過綜合執法檢查、專項檢查等形式,加強對稅收政策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減少稅收流失,促進收入增長。

(五)認真開展收入分析,開展分稅種、分行業收入資訊比對分析,及時發現組織收入中存在的問題,對收入增減幅度超過20%的行業或企業,進行重點分析,把握所得稅收入動態變化情況。

二、落實政策,發揮稅收職能作用

(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出臺的各項稅收政策,正確把握巨集觀政策目標,積極探索稅收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途徑;落實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迴圈經濟發展和節能減排、支援企業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加快基礎建設等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國家對個人收入分配的調節政策,確保調節收入分配的目標順利實現。提升政策宣傳效果,加大政策落實力度。

(二)支援地方經濟發展,圍繞促進皖北地區的發展戰略,發揮稅收職能,助力崛起;對重大專案進行跟蹤管理和個性化服務;促進重點骨幹企業做大做強,扶持中小企業有序發展。

(三)用足用活稅收優惠政策。充分把握稅收優惠政策的導向作用,拓展政策應用空間,釋放稅收政策效應,支援地方經濟發展;落實支援就業稅收政策,促進城鎮居民、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

(四)努力提高納稅服務水平。認真做好稅收優惠政策宣傳、輔導,讓納稅人充分了解稅收優惠政策;整合納稅服務資源,細化服務措施,注重服務實效;優化稅收優惠審批、備案流程,精簡審批環節,提高行政效率;健全資訊公開制度,推進個人所得稅申報資料網上查詢。

(五)努力提高納稅服務水平。認真做好稅收優惠政策宣傳、輔導,讓納稅人充分了解稅收優惠政策;完善納稅服務制度辦法,整合納稅服務資源,細化服務措施,注重服務實效;優化稅收優惠審批、備案流程,精簡審批環節,提高行政效率;健全資訊公開制度,主動接受納稅人監督。

三、強化稅收徵收管理水平

(一)深化建築業、房地產業專案管理工作,完善房地產及建築業稅源監控體系建設,搞好房地產及建築業管理軟體的運用。做好房地產及建築業跨部門涉稅資訊聯網工作。

(二)推廣應用財產行為稅稅源監控管理平臺軟體,逐步將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稅等各稅種納入監控範圍,實現稅源動態監控。

(三)按照貨運發票稅控系統管理工作的相關要求和政策規定,加強貨運自開票納稅人管理工作。

(四)加強兩稅資訊比對工作,運用資料比對成果,切實提高城建稅徵收水平。

(五)完善車輛稅收一條龍管理的資訊化建設,強化保險部門代收代繳車輛車船稅管理,通過綜合治稅、部門配合等手段,加強車船稅稅源控管。

(六)強化土地增值稅清算工作,深入開展督導檢查。建立健全“專案登記、專案開發、專案清算”的全過程稅源監控機制,逐步實現土地增值稅清算工作的常態化管理。

(七)強化同期資料管理,加強對避稅行為的防範;拓展反避稅新領域,加大反避稅調查力度。

(八)大力推進分類管理,對重點行業開展調查研究,瞭解經營模式、掌握業務流程、熟悉核算方式、把握適用政策,有針對性地制定行業管理辦法。推廣實施總局《企業所得稅行業管理操作指南》。對企業兼併重組、股權收購等業務、彙總納稅、清算所得等特殊事項,加強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和解決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推廣應用企業所得稅彙總納稅資訊管理系統。

(九)切實做好彙算清繳管理,明確企業所得稅匯清繳工作流程和工作重點,著重把好企業年度申報表的稽核關、優惠政策的落實關。嚴格按照規定的範圍、條件、標準和程式進行審批或備案稅前扣除專案,對大額資產損失進行實地核查。繼續推行企業所得稅電子申報,全面推廣涉稅通匯算清繳軟體。對企業匯繳申報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及時反饋稽查部門,通過稅務稽查,鞏固彙算清繳成果。做好彙算清繳與稅源結構分析、開展納稅評估的結合。

(十)開展企業所得稅納稅評估,充分依託綜合徵管資訊系統和銀行、工商等外部門提供的第三方涉稅資訊,全面完整準確掌握企業有關資料,科學確定評估物件。加強企業監控預警分析,著力加強對稅負明顯偏低企業的評估。每年的納稅評估面不低於所管企業所得稅戶數的20%。

(十一)加強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結合縣經濟總體水平、產業發展趨勢和居民收入來源特點,確定我縣高收入者相對集中的行業和人群,摸清高收入行業的收入分佈規律,掌握高收入人群的主要所得來源,建立高收入者所得來源資訊庫,有針對性地加強個人所得稅徵管。加強對規模較大的個私企業、個體工商戶管理。

(十二)全面推進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省局個人所得稅管理資訊系統伺服器升級後,在所有代扣代繳單位推廣個人所得稅管理資訊系統。提升管理資訊系統應用效果,藉助管理資訊系統,全力推進全員全額明細申報工作,到年底,全面實施全員全額明細申報。以全員全額明細申報為基礎,開展企業所得稅工資、福利費稅前扣除與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比對工作,比對戶數不得低於規定的標準。

(十三)加強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管理,將高收入群體納入重點稅源監控和管理範圍,全面完成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任務。注重提高申報質量,對納稅人應申報未申報、申報不實少繳稅款的,嚴格按照徵管法的規定進行處理。

(十四)加大開具完稅證明工作力度,對已實行明細申報的扣繳單位,要為所有納稅人開具完稅證明。明確目標,全力推進,多措並舉,通過郵寄、上門服務等形式,把完稅證明直接傳送給納稅人。

四、繼續開展培訓與調研

(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圍繞社會經濟生活中與稅收有關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企業、社會,開展調查研究,為上級機關決策提供參考。

(二)繼續開展業務骨幹培訓。根據工作需要,適時舉辦各類業務和相關軟體的學習培訓活動。對外要做好針對企業財務人員的稅收政策規定的宣傳、輔導、培訓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