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卓越計劃教改思路論文

來源:才華庫 3.07W

高校體育卓越計劃教改思路論文

高校體育卓越計劃教改思路論文

1重視體育理論教育,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1.1注重體育理論教育的原因

“卓越計劃”的實施物件,是從高校各專業大學生中層層選拔出來的優秀人才.這些學生中的相當一部分由於在中國小時體育教育的缺失,沒有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又因為學習、就業等多種競爭壓力影響,常常無暇顧及體育運動,極其容易忽視自我養生和鍛鍊,從而導致身體健康水平和體能素質等指標方面的退步.比如,他們學習時常熬夜、生活無規律;有些學生參加體育運動時,不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又沒有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來避免可能遭受的傷害,從而導致校園悲劇時有發生.據統計,僅2012年全國各高校發生學生在跑步、游泳等專案中出現“猝死”事件就達10例.為避免這些生命悲劇的發生,加強高校體育理論教育,向大學生們講授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並建立“健康第一”的觀念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高校體育是學校體育教育的最高層次,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趨於成熟的階段,此時,他們又是接受教育獲取知識完善自我和實現個體社會化的最好時期.因此,在學校期間高度重視和加強體育理論的傳授與教育,培養及提高“終生體育”意識、體育興趣與能力、養成自覺鍛鍊習慣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1];其次,注重高校體育理論教育,可使大學生們自覺、自發地進行各項體育鍛煉,使之具有長期性、堅持性等;最後,要想把大學生們對健身養生活動現有的直接興趣,引導向長期的間接興趣發展,並影響到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都需要對其進行豐富的體育理論教育.

1.2基本措施

(1)目前,高校體育教學大綱中規定的體育理論教學時數太少,無法完成體育理論的教學內容.為了讓學生更多地瞭解體育理論知識,我們在實施常規體育教學的同時,為卓越班開設了多媒體體育理論講座,內容包括體育與健康的概念、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關係、體育鍛煉的基本原則、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養生保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等多方面.這些講座有利地促使了學生們認識到體育鍛煉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2)我們還非常重視對大學生“健商”理念的培養與提升.這對進一步把握“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內涵和推進高校體育教學教改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推動作用.“健商”理念是教育人們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科學的生活方式[2].通過“健商”教育,能夠正確引導大學生真正明白要健康、健美、長壽,自身因素是第一要素,充分意識到“健康第一”的重要性,並自覺養成終身鍛鍊身體的好習慣.

2創新體育教學方式,營造良好體育教學氛圍

好的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良好學習氛圍,而學習氛圍的形成又取決於教學模式、方法的合理應用.學生們一般只會對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覺得有重要價值的學習內容才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並能從中獲得較大的成就感或滿足感.因此,作為體育教師,我們應該深入進行課堂教學研究,設計和採取新穎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創立寬鬆、和諧、愉悅的創新教育環境.

2.1創新體育教學手段

為了給學生們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筆者所在高校的體育教學部於2011年初申報了校級體育教學建設專案,為體育舞蹈教學課堂新增設了大螢幕電視和多媒體音響裝置.通過靈活運用這些現代多媒體教學器具進行直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並使學生們在群體練習、合作練習、個體的自覺練習、同學間的互幫互助、師生間的磋商討論中不斷提高技能.同時,我們還讓每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最近發展區”、每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鍛鍊目標和訓練方式、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創新行為獲取成功的喜悅……

2.2設計體育教學方法

只有課堂教學的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時,才能真正發展學生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和自理知識的能力.因此,我們還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不斷調整或變化部分內容,讓學生時常擁有新鮮感,從而保持住他們參加體育教學課的濃厚興趣.例如,筆者曾將每次學習的內容根據掌握程度,編排成不同的練習形式在課上進行組合練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求知的熱情,同時鍛鍊了學生在不同條件下的應變能力,使其靈活多變;還曾在課堂教學的整理部分增加一些簡單易學的集體舞,來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們在愉快的心情中結束課堂教學.

3強化生命教育,體育推動德育、智育發展

生命教育,就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的價值、人的生命,理解生命與生活的真正意義;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以及對終極信仰的追求,使其養成關愛的情懷,學會過現代文明生活.通過生命教育,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創造生命價值,最終促進學生的生命全面和諧發展.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生命力的正常發展,教育就是助長生命力發展的一切作為”[3].無疑,我們必須強化生命教育,依靠體育推動德育和智育發展.其一,體育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傳授技術、發展體能和智慧的過程,更重要的還是一個學生和老師之間彼此學習、共同探究的過程,以及心靈溝通、情感交融、體驗激情的過程.因此,體育教學必須針對學生生命發展的需要,不僅應重視對學生科學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訓練,而且要重視對學生個體生命獨立、自主和強大等人格力量的鍛造,賦予其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和能力,從而提升他們的生命質量和人生境界;此外,我們還必須喚起學生自主學習的內趨力,關注學生的成長,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和追求人性的完美,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生命價值和主體精神得到充分的重視,同時他們也學會了懂得尊重他人的存在和社會價值[4].其二,體育教學不僅要關心運動技術,更重要地是要把掌握技術或健身的過程作為“育人”的“載體”.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不斷地體驗生活,感悟生命.因此,教學活動要體現人性化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良好個性品質發展以及綜合素質培養等結合起來;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與發展,有效地發揮學生個體作為體育教育資源的功能,使個體的主體性得到真正的還原,潛蘊的生命能量得到最大限度地激發,獲得終身發展的源泉、動力和永不枯竭的持續後勁[4,5].正如常言所說,“運動無善惡,善惡全在人”[6].

4注重運用體育教學的催化劑———情感語言

第一,課堂情景是師生共同營造的一種教學氛圍,在這種氛圍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而學生的心理狀態主要是靠教師去調節的,只有教師通過師生間的情感溝通和共鳴來營造一種積極向上、和諧愉快、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後,才能使情感成為教與學的動力,並保證教學順利進行[7].因此,我們的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時,應積極主動地以個人的良好情緒去影響並感染學生,激發他們積極向上、拼博奮鬥的情感體驗,必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與良好的授課質量.第二,體育教學注重體能訓練,具有“殘酷性、嚴厲性”,需要學生“勞其筋骨,苦其心志”.因此,師生之間建立起和諧融洽的情感是培養和激發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興趣的重要條件.情感豐富、幽默風趣的體育教學風格,能使學生們對體育鍛煉產生濃厚興趣,從而提高他們主動鍛鍊個人身體的願望.當然,要想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情感語言時,還必須做到邏輯性強、系統性好、科學準確等特點.第三,體育教學以實踐課為特徵,教師運用情感語言誘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學生可以在較為廣闊的自然環境中盡情地運動、遊戲和競賽,使個性在運動中得到展示和發展,並在運動過程中得到調整和塑造.體育教師只要在課堂上做到親切溫暖對待學生,再施以科學的組織教法、準確的語言表達、優美的示範行為,必定會促進體育教學效果的優化提升.

5建構多元化體育教學考核評價體系

美國著名體育學者西登託普教授(Sedentop)曾說過“運動教育的教學目的就是使學生成為有運動能力的(competent)、有運動素養的(literate)和熱情的(enthusiastic)運動參與者”.這句話的意義告訴我們,體育運動重在參與,鍛鍊的過程遠遠比結果來得更重要.因此,我們在高校體育考核中,更加要注重對學習過程、進展的評價,改變以往以期末考試作為唯一評價標準的做法,學生學習的進步應體現在所學技術難度的不斷提高和知識深度的增加上,應將努力的程度作為評價的重要標準[8].筆者曾在所教的卓越班體育選項課上,對體育考核工作做了一番改革嘗試,即將以往素質考試所佔40%的比重調整為30%,增大了學生自編考試套路中的創新拓展部分.初步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很喜歡這樣的拓展空間,積極利用課內外時間進行拓展動作練習,取得了課內外一體的鍛鍊效果.在考試的時候,他們把它當作一個表演來完成,最終,大多數學生在考試中都較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創新編排.無疑,當前高校體育課的教學考核與評價應該將單純的教學評價,轉向為過程性和發展性的多元評價.在這種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中,將以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次數、自我鍛鍊的自覺性積極性等作為主要的評價指標,而以各體育單項考核專案的技術與技能、進步幅度和體質健康標準等做為輔助或補充.同時,這種評價方式既包括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包含了學生的自評和互評.通過這種全新的多元體育考核模式,既較客觀地評價了學生的最終成績,又較全面地評價了學生的進步幅度和學習過程,由此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鍛鍊,並養成自我鍛鍊的良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達到提高學生體質和素質的目的,並有利於培養人才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提高社會競爭力等.

6結束語

結合“卓越計劃”而進行的體育教學改革,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培養造就一大批身心健康、科技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使他們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也擁有良好的體能和社交能力,以及社會需要的多種綜合能力.因此,我們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必須牢固樹立“完全人格,首為體育”的理念,注重高校體育理論教學,創新體育課堂教學方式,營造良好體育教學氛圍,充分發揮體育教學在個體生命發展中的獨特價值功能,強化生命教育,促進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向多元化發展,才能真正實現“終身體育”的最終目標.(本文來自於《陝西科技大學學報》雜誌。《陝西科技大學學報》雜誌簡介詳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