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會總結範文

來源:才華庫 2.19W

班會總結範文

班會總結範文

1.背景:本次班會背景有三點:

1社會熱點:美國人克雷格·尤爾特曾是一名大學教授。退休後,他與妻子瑪麗移居英國北約克郡哈羅蓋特。2006年4月,時年59歲的尤爾特患上了運動神經元疾病。醫生告訴他,他的生命只剩2年至5年時間。但病情比預期發展更快。不久,尤爾特雙腿癱瘓,只能坐在輪椅上受妻子照顧。他甚至不能正常呼吸,必須依靠呼吸機輔助。當尤爾特得知自己可能連吞嚥都無法做到時,他決定接受安樂死。他在瑪麗陪伴下前往瑞士蘇黎世,尋求“尊嚴”安樂死組織幫助。瑞士法律允許安樂死。

“我厭倦了疾病的折磨,但我沒有厭倦生命。我仍然熱愛生活,希望生命可以延續,”他說,“但現實是已經無法繼續。如果我選擇生命,也就是選擇承受折磨。”

曾獲得奧斯卡獎的加拿大導演約翰·扎裡茨基在取得“尊嚴”組織同意後,把尤爾特接受安樂死的前後經歷拍攝成紀錄片《死亡的權利》。這部紀錄片從尤爾特夫婦在英國家中做準備開始,記述了尤爾特前往瑞士、接受安樂死的過程。2006年9月26日,尤爾特在妻子幫助下服用了大劑量鎮靜劑,並用一個由嘴控制的開關關閉呼吸機。尤爾特在服藥45分鐘後離開了這個世界。在整個安樂死的全過程中,尤爾特始終保持清醒。

2在《語文必修2》的課本中,學生學習了《蘭亭集序》,《赤壁賦》等經典的古文。兩篇古文分別展示了作者王羲之、蘇軾的積極人生觀。其中王羲之樹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識“死生亦大矣”,表明了他對生的執著,對死的排斥。而蘇軾在文章的議論部分表現出他對生活的積極進取於達觀超然。在學習過兩篇文章後,學生對此討論熱烈。

3學生狀況:很多學生在進入高中之後,自己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理想於追求。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習,對生活、對未來處於一種茫然的狀態。

2.目標:通過這次班會對社會熱點的討論,並結合自身所學、自身情況,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學會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把握生命。

3.主題:面對人生,珍惜生命,把握生活。

4.安排:1.主持人敘述新聞;

2.組織學生討論;

3.請學生各抒己見,表達自己觀點。

5.學生髮言過程:學生丁瑞:我不認為那位英國人應該安樂死,他即便受不了病痛的折磨,他也應該為深愛他的妻子,為他的孩子想一想,他死了,他的妻子怎麼辦?孩子怎麼辦?

主持人:很多人的看法和你的是一樣的。但是作為愛他的妻子也是支援他的',他的妻子也不忍心看他忍受病痛的折磨。所以也有人認為“與其痛苦的活著還不如安靜的死去”。好了,還有誰願意說說自己的觀點?

學生董瀟瀟:這為英國人不應該這樣做,他的生命是他的父母給他的,他沒有任何理由放棄它。生命對於每個人都是寶貴的,都只有一次,現在他卻要自己放棄它,他這是不珍愛自己的生命,不管病痛如何折磨他,他都應該樂觀面對,這才是一個“真正的人”應該做的。

主持人:說得不錯!大多數人也不同意他實施安樂死。畢竟生命於我們太寶貴了,我們每個人都不能輕言放棄。但是我們所提到的這位59歲的英國人也確實太過於痛苦:不能自主呼吸、不能自主進食……而且他的精神上也倍受折磨,他不忍心看他的妻子一天24小時陪護,所以他實施安樂死也博得了許多人的同情。其實對於“安樂死立法”這個問題,我們國家也討論了三次,但每一次都沒有結果。其實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思考以下生命的意義,好好想一想自己該如何面對生活?好了,還有誰願意說說自己的觀點?

學生薛盈盈:一方面我很同情這位英國人;另一方面,我並不支援這位英國人的做法。因為他這是對他自己生命的不負責。拋開“安樂死”這個問題不談,我認為這位英國人至少讓我們學會了要珍愛生命,生命畢竟太脆弱了,我們必須認真的面對它。我們應該像《赤壁賦》中說得那樣樂觀的、健康的活下去。

主持人:說得真好!他教會了我們要珍愛生命。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和我一樣的想法,我認為他真的很勇敢,他至少敢面對媒體,敢面對自己的生命,至少,他把他生命的尊嚴保持到了最後一刻。

6.主持人總結:好了,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今天就討論到這。其實,我們從這位英國人身上學到了很多,就像《蘭亭集序》中的那句“死生亦大矣”一樣,死生的確是一件大事啊!不管怎樣,我們知道了像我們現在這樣能健康的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對人生,珍惜生命,把握生活。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活呢?同學們,希望大家能夠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一些真正值得自己做的事情,不要虛度人生

、浪費光陰,至少當你很多年後再回過頭看時,你能夠大聲的喊出“我不後悔”好,今天的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7.班會效果小結:通過這次班會,很多學生對“生命”這個詞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少學生為自己制定了短期的學習目標,有了自己的追求。班會後,很多學生都明白了生命是值得尊重的,值得敬畏的,要去把握的。不少學生更加珍惜時間,聽課效率較以前有所提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