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金黃的稻束》教案

來源:才華庫 9.47K

最新《金黃的稻束》教案

最新《金黃的稻束》教案

《金黃的稻束》教案

黃旭寶

整體感知

深受詩人里爾克的影響,和西方音樂、繪畫薰陶的鄭敏,具有詩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氣質,善於從客觀事物引起深思,通過生動豐富的形象,展開浮想聯翩的畫幅,把讀者引入深沉的境界。《金黃的稻束》寫的是一片秋天的靜穆,一幅米勒畫面。詩人不單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過具體的物象和對人類存在的聯想和思索,來把握更本質、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詩意。

這首詩一開始就將其關注點集中在一束“金黃的稻束”上。它不是擺在那裡,而是“站在”收割後的田野上。當大地空曠,這樣一幅“靜物寫生”出現在秋後的田野上,它比一切更動人,更能調動詩人對歷史和生命的感受和沉思。由此,詩人想起“無數個疲倦的母親”,而這是賦予生命的母親、產後的母親、默默肩負著生命的艱辛和希望的母親。因為這種聯想,一種詩的情感被進一步調動起來,“黃昏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詩人以動情的筆觸和見證人的眼光賦予這種疲勞以美麗的性質。接著,詩人展開對收穫後黃昏景色的刻畫:“收穫日的滿月在/高聳的樹巔上,/暮色裡,遠山/圍著我們的心邊”,正是在這萬物包裹,大地無比寧靜、飽滿、透明的境界裡,詩人的目光再次投向黃昏田野上那站著的金黃的稻束:“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無論是英雄的雕像、偉人的雕像,在此刻,都沒有這樣一種“雕像”更寧靜沉默。它們靜默,是因為此時無聲勝有聲,是因為這種母親的疲倦、美麗和堅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說。這是一種動人的肯定和讚頌,而又不流於空泛。接下來的“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你們……”詩人由遠距離的觀看和聯想,轉向對錶現物件直接抒情,進而賦予母性的疲倦和堅忍以超越一切的偉大的性質。稻束的“疲倦”被昇華了,它的含義不再是體力不支,而是充分釋放後的深沉和寧靜。詩人故意留下了空白,讓我們展開更廣遠的想象。正是在這“弱者的偉大”中,在這默默承受一切的生命姿態中,“歷史也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這些詩句變得玄密起來,你可以添進一切思想,也可以只欣賞這種抽象的神祕感。詩人告訴我們的是,這決不是一種虛空,決不是一種即興式的感懷,它偉大、恆久、莊重,它超越時空,我們會體會到一種類似宗教感的東西在冉冉升起。至此,那肩負著偉大的疲倦和辛勞的母親的形象,在一片收割後的田野的映襯下,超越了歷史的程序而具有了永恆性。

問題探究

一、“金黃的稻束”象徵著什麼?

“金黃的稻束”在詩中有深邃的意蘊。這裡“金黃的稻束”,不僅是指自然意義上的稻束,而是詩人的心靈與田野裡佇立的稻束神祕的契合交感後,超越了物象的實體,而產生的一個象徵。它首先是收穫的象徵,進而詩人把它與創造此豐收成果的勞動者的形象自然地聯絡起來了,而作為孕育者和勞動者的母親便是其中的典型,成為詩人表達敬意的物件。這個意象不僅真,而且美,它屬於一個帶有玄想性質的“瞬間”,這種“瞬間”卻構成了自足的詩的永恆,啟示人們重新思考平凡與偉大的關係。

二、詩人是如何將“詩”(詩的意象和語言的美)與“思”(對人類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詩人以“金黃的稻束”為起點,將收割後的疲倦和靜默、母親和人類歷史活動的意義聯絡起來,因而具有一種更為感人的力量。在具體寫法上,詩人並沒有在字面上將“金黃的稻束”直接比為“母親”,或是直接比為“雕像”,而是在這兩者之間來回閃動,展開聯想和沉思。它們在詩中同時存在,相映成輝。讀後,黃昏收割過的田野裡“金黃的稻束”這一意象像靜默的雕像一樣令人難忘,而母親的疲倦、母親的無言的堅忍和美麗又激起我們對歷史和生命的無盡的沉思。值得稱道的還有這首詩的語言,它們不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質感和深長的意味。詩的最後一句“而你們,站在那兒,/將成為人類的一個思想”,因為有上文的鋪墊而順理成章,並不顯得空洞,一種“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詩”在此完美地合為一體。

三、這首詩有著意象的跳躍,意象的重疊,但為何不給人零亂、費解的感覺?

這得益於詩人意象創造的技巧圓熟,尤其是組織得非常和諧。它在跳躍的地方都作有機的過渡,用一根無形的線索把數個意象貫串起來。詩的前兩行寫大自然的“稻束”,一個跳躍,卻又寫起了“皺了的美麗的臉”的“疲倦的母親”。從稻束到母親,是兩個意象的重疊,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見”作了暗過渡,所以雖然跳躍,卻不感突兀。在省略中我們能感到詩人在這裡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暗示:全詩把“稻束”與“疲倦的母親”連了起來。這聯結的線索就是由詩人對那個一切都被顛倒了的社會中的一個社會問題的認識引起的,即為什麼勞動者卻是貧窮者,對社會貢獻得越多,自己卻喪失得越多。詩人把這些對社會的認識,通過稻束—母親—思想這樣一根藝術線索貫串起藝術形象,表現了出來。

語言品味

一、有“聲”有“色”的語言

這首詩由於獨特的色彩與聲音的把握和表達,而使語言帶有一種雕塑的質感和光輝。詩人用“金黃”修飾“稻束”,既是基於稻束本身的質感,也是一種內在精神的把握,“金黃”是高貴的色調。在技巧上,它一方面體現了現代主義具體意象和抽象觀念的疊加所產生的特殊效果,也溝通了古典詩歌對意境的要求,體現了對傳統的情境關係的重視。而三個“靜默”預示著母親的美麗與堅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說,此時無聲勝有聲。這有“聲”有“色”的語言增添了詩歌的厚重感。

二、融合傳統與現代經驗的意象

詩中的意象塑造具有如下兩個特徵:第一,從強烈的主觀投入對實存的生活形態作具體描述,如“金黃的稻束”“疲倦的母親”“收穫日的滿月”“高聳的山巔”;第二,通過詩人的感官轉化把抽象的事物變形為具體感知的形象,如“歷史”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無論哪種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獨創性,而且它們也是通過詩人心理的仰證或想象才得以實現的。詩人對意象的理解與創造,吸收了中國古代和西方現代的經驗,並且有所融合、創造。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鄭敏,1920年生,福建閩侯人。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外國文學系,後轉哲學系。1942年開始發表詩作。1943年畢業後赴美國布朗大學留學。1951年獲英國文學碩士學位。1956年回國後在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從事英國文學研究。1960年後任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詩集《詩集1942-1947》,《尋覓集》《早晨,我在雨裡採花》及詩合集《九葉集》,論文集《英美詩歌戲劇研究》,譯作《美國當代詩選》等。鄭敏與陳敬容、唐湜、杜運燮、杭約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等九位詩人合稱為“九葉詩人”。九葉詩派是在中國現代文學的末期產生的詩歌流派。當時還沒有這樣的流派名稱,直到上世紀80年代這九位詩人合出了影響深遠的詩集《九葉集》,後來被稱作“九葉詩人”。九葉詩派產生在一個新舊交替的轉折時代,這種藝術與政治的近緣性比他們的上代詩人來得更加深刻而渾然。他們努力在社會與自我、傳統與現代、情感與理智的交錯中尋求某種平衡,形成了一個思想與藝術上都極具張力的詩群。他們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同時更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的災難。他們有著共同的追求,堅持文學的本身價值和獨立傳統,在藝術和現實之間求得平衡;他們還追求個人與時代的融合,主張必須以血肉的感情書寫思想的探索,思考與社會歷史生活相關聯的一切。

二、《金黃的稻束》和它的誕生(鄭敏)

三、面向大地的沉思——鄭敏《金黃的稻束》賞

《金黃的稻束》導學案(教師版)

課題:《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第四單元:大地的歌吟

年級: 高二( )班 學生姓名: 學號: 組名: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的抽象哲理如何與感性形象有機結合。

2、領會詩歌中的象徵意蘊。 3、體會詩人個性化的語言表達。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金黃的稻束》

一、走近作者:

鄭敏,1920年生,福建閩侯人。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外國文學系,後轉入哲學系。1942年開始發表詩作。1943年畢業後赴美國布朗大學留學。1951年獲英國文學碩士學位。1956年回國後在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從事英國文學研究。1960年後任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詩集《詩集1942—1947》《尋覓集》《早晨,我在雨裡採花》及詩合集《九葉集》,論文集《英美詩歌戲劇研究》,譯作《美國當代詩選》等。鄭敏與陳敬容、唐湜、杜運燮、杭約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等八位詩人合稱為“九葉詩人”。

整體感知

深受詩人里爾克的影響,和西方音樂、繪畫薰陶的鄭敏,具有詩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氣質,善於從客觀事物引起深思,通過生動豐富的形象,展開浮想聯翩的畫幅,把讀者引入深沉的境界。《金黃的稻束》寫的是一片秋天的靜穆,一幅米勒式的畫面。詩人不單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過具體的物象和對人類存在的聯想和思索,來把握更本質、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詩意。

這首詩因一個隨處可見的農村生活景象,觸發一種不同尋常的詩情,深刻的哲思蘊涵在本詩的形象之中,理解難度比較大。要反覆誦讀,加以體會。

二、賞析

1、開篇第一句,寫“金黃的稻束站在/割過的秋天的田裡”。“金黃”修飾“稻束”,可讀出什麼意味?“站”與“立”相比,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

答:金黃,是成熟的稻束的顏色。金黃的稻束,意味著收穫;同時,金黃又給稻束這一意象增添了一種高貴的美感。

“立”只是客觀的描述,而“站”就有了擬人的效果,寫出了稻束挺立秋天田野的身姿,是收穫的見證和象徵。賦予了稻束人的形態,更能觸動人的情思。

2、“我想起無數個疲倦的母親,/黃昏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在這一句中,“我想起”“我看見”有什麼作用?

答:詩人由稻束產生了聯想,“我想起”把“稻束”和“母親”的形象聯絡了起來,也就連通了這兩個意象的內涵。我們可以把金黃的稻束看成母親的象徵。

3、此處所寫的是“疲倦的母親”,它們與“皺了的美麗的臉”有何關係?

答:母親賦予生命,母親是勞動者,母親肩負生命的艱辛和希望,母親因此而疲倦;“皺”是因為疲倦,也是因為時光的流逝,詩人因此稱其為“美麗”。這是一種動情的讚頌。

4、“滿月”除了作為背景,還有何深層含義?

答:“滿月”寫出了母親內心的滿足、欣喜,烘托了母親的無私胸懷。

5、在用“滿月”“遠山”為“稻束”添加了美麗的背景之後,詩人又說:“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這”指什麼?“靜默”有什麼意味?

答:“這”就指“金黃的稻束”。稻束靜靜立在田裡,有如雕像,本身是靜默的;另外,它們靜默,是因為這種母親的疲倦、美麗和堅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說。

6、詩人為什麼要將稻束的意象轉化為雕像?

答:因為雕像既具有靜默無聞的特徵,本身又具有可禮讚的價值。金黃的稻束能成為人類可紀念的東西是因為它有著偉大的勞作、偉大的疲倦、偉大的奉獻。如同母親的疲倦、美麗和堅韌已經超出了一切言說。

7、小結第一部分:作者由稻束聯想到收穫聯想到生產的母親(勞動者),歌頌了勞動者的美麗、堅韌和無私。

8、接著又有“偉大的疲倦”,如何理解?

答: 解決了上面兩個問題之後,“偉大的疲倦”就容易理解了,詩人賦予母性的疲倦和堅忍以超越一切的偉大的品質,這是一種肯定和讚頌。

9、“肩荷” 這個詞彙是用於“稻束”還是用於“母親”的?如何理解?

答:運用“肩荷”這個頗含男性意味的詞語,來描寫看似柔弱的稻束與瘦弱的母親,使讀者在感覺反差時更能體會母親的艱辛與偉大。

10、稻束在秋天的田裡低首沉思,沉思什麼呢?

答:歷史如河流一樣川流不息,生命如稻束一樣萌芽——生長——成熟——老去,生生不止,生命在完成之後轉化為靜默的雕像,回味著“偉大的疲倦”,鐫刻在人們的心中。站立的稻束的意義由此昇華了,詩人也在這種深思中表達了她的無限的時空觀,以及樸素的人文關懷精神。

11、如何理解“靜默。靜默。歷史也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而你們,站在那兒,/將成為人類的一個思想”?

答:最後幾句,著實有了一定的哲理深度,把歷史比做一條長河,而母親就是站在河邊守護小河的保護神,更進一步提升對母親的讚美。 “不過”“而”的語氣表明:稻束(母親)的精神超越了歷史,這種堅韌美麗的精神是人類歷史程序中的一種永恆的思想結晶。可以說,最後這一句,使得這首詩超越了對母親勞動者的讚頌,而具有了更深刻廣泛的哲思。

第二部分:母親無言的堅韌和美麗激起我們對生命和歷史作深刻的思考,深刻闡釋了金黃的稻束的象徵意義。

三、思考探究

1、“金黃的稻束”象徵什麼?

“金黃的稻束”在詩中有深邃的意蘊。它不僅是自然意義上的稻束,而且有象徵意義。首先,它是收穫的象徵。其次,它是母親的象徵。詩人將收穫與創造豐收成果的勞動者聯絡起來,尤其突出了作為孕育者和勞動者的母親的形象。母親是典型。母親成為詩人表達敬意的物件,成為詩歌當中既真又美的意象,通過這個意象,詩人啟發人們重新思考平凡與偉大的關係。

2、詩人是如何將“詩”(意象和語言)與“思”(對人類存在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的?

詩人以“金黃的稻束”為起點,將收割後的疲倦和靜默、母親和人類歷史活動的意義聯絡起來,因而具有一種更為感人的力量。

詩人並沒有在字面上將“金黃的稻束”直接比作“母親”或是“雕像”,而是據此展開聯想和沉思。它們在詩中同時存在,相映成輝。“金黃的稻束”、“靜默”的“雕像”、母親的疲倦、母親無言的堅忍和美麗,都激起我們對歷史和生命無盡的沉思。

詩的最後一句“而你們,站在那兒,將成為人類的一個思想”,順理成章,“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詩”完美地合為一體。

3、這首詩有著意象的跳躍,意象的重疊,但為何不給人零亂、費解的感覺?

這得益於詩人意象創造的技巧圓熟,尤其是組織得非常和諧。它在跳躍的地方都作了有機的過渡,用一根無形的線索把多個意象貫串起來。詩的前兩行寫大自然的“稻束”,一個跳躍,卻又寫起了“皺了的美麗的臉”的“疲倦的母親”。從稻束到母親,是兩個意象的重疊,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見”作了暗過渡,所以雖然跳躍,卻不讓人感到突兀。在省略中我們能感到詩人在這裡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暗示:全詩把“稻束”與“疲倦的母親”連了起來。這聯結的線索就是由詩人對那個一切都被顛倒了的社會中的一個社會問題的認識引起的,即為什麼勞動者卻是貧窮者,對社會貢獻得越多,自己卻喪失的越多。詩人把這些對社會的認識,通過稻束——母親——思想這樣一根藝術線索貫串起藝術形象,表現了出來。

四、知識遷移

1.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金黃的稻束站在/割過的秋天的田裡”一句涉及的時間,從全詩看,除了“秋天”外,還隱指“暮色”降臨之前。

B.“黃昏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把“皺”與“美麗”並列,寓有謳歌母親的勞動和感嘆時光流逝之意。

C.“你們/在這伸向遠遠的一片……”的詩句中,“你們”指詩歌的主要形象“金黃的稻束”。

D.“歷史也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這實際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內容。

D(把“歷史也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解說為稻束“低首深思”的內容則顯然不恰當。整首詩所出現的形象以及有關形象的感受,都是詩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見。它本是詩人的“旁白”,不能理解為“稻束”沉思的內容。)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詩歌以“金黃的稻束”為中心形象展開聯想,通過稻田,路上,天空,遠山等空間性的位移,傳達一個時間性的主題---對勞動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詩歌賦予“金黃的稻束”以積極、強烈的視覺印象和消極、“靜默”無言的聽覺感受,意在利用兩者的不協調,把關注點從外在畫面轉向內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黃的稻束”“收穫日的滿月”等形象都具有圓滿意味,但詩歌未寫收穫日的快慰和滿足,卻引人思考勞動者母親的“疲倦”。

D.“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體,應該是美麗的母親,而不是如雕像一樣站在“秋天的田裡”沉思的“稻束”。

D(“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體只能是“你們”即“稻束”。雖然那偉大的疲倦的主體是勞動者母親,但“肩荷”了這種“疲倦”的主體,卻只能是母親勞動的結晶──“金黃的稻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