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無價的自尊》教案設計

來源:才華庫 1.38W

《珍惜無價的自尊》教案設計

《珍惜無價的自尊》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瞭解自尊的含義和表現。

B、在掌握自尊含義的基礎上,理解自尊與尊重他人相互關聯,密不可分。

C、懂得知恥是自尊的表現。

(2)能力目標

A、初步學會全面分析自己,評價自己。

B、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對待自身存在的缺點。

C、學會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A、不斷地嘗試體驗自尊帶來的快樂。

B、在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的過程中體驗被尊重。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對自尊的理解,教會學生如何尊重他人。

教學難點:對尊重他人和人格概念的理解。

(三):課時建議

建議用4課時。用2課時讓學生從多角度把握自尊的含義:在體驗中感悟什麼是自尊,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區別虛榮與自尊。用1課時讓學生明白自尊與尊重他人之間的關係。用1課時講解人與人之間應該怎樣彼此尊重,使得青少年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發展

(四):活動設計:

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匯入:四幅圖片(結合書本內容香港迴歸、北京申奧成功、神舟五號上天、西氣東輸工程)

討論:回想起這些情景,你有怎樣的感受?

根據你的理解,解釋一下這種尊嚴和歡樂是怎麼樣產生的?

目的:通過對系列歷史事件的回顧來體會自尊心的滿足帶給人的快樂感受。

活動:自尊的人最快樂

找一找:讓學生查詢有強烈自尊者的典型事例或採訪身邊的有自尊心的人,發現有自尊的人才會快樂,自尊的人才會發現生活的美好,享受生活,引導學生走上樹立自尊,獲得快樂的成功之路。

如:居里夫人、周恩來、童第周、愛迪生、華羅庚、等

舉例: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指出尊重與被尊重是人的本能需要。

引出:自尊的概念:自尊即自我尊重,它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自尊能使人體驗到快樂與感動。

想一想:

當我的建議被老師採納的時候,我會覺得__________________。

當我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或有很大進步時,我希望老師、父母_________。

當我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

當我給外地的遊客指路,受到感謝與稱讚的時候,我會覺得__________。

說一說:在你的生活經歷中,你覺得自己做的最有尊嚴的事是什麼?你被人尊重最難忘的經歷是什麼?

填一填:課本P5頁活動設計,填寫句子,體驗自尊與快樂。

(可以選擇其中的1、2項進行)

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自尊的存在,以及由自尊帶來的快樂。每個人都有不如別人的地方,只要自己尊重自己,就可以通過努力,贏得別人的尊重。

舉例子:“恥辱戒指”

議一議:“恥辱戒指”的故事可以給我們哪些啟發?

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知恥的人首先做到正確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視自己的缺點並且努力改正它,是對自己良好形象的維護,是自我尊重的表現。(在分析事例時,重點分析壞事可以轉變成好事,關鍵是如何正確地認識自身的不足。對待自身的不足要敢於正視,要有勇氣改正,這是對自尊的有力維護。)

智慧泉:對待自身的不足要敢於正視,要有勇氣改正,這是對自尊的有力維護。你有哪些缺點呢?能否參照小明的方案將它們改造一下。

結合課本“幫小明制定改造方案”教師可在班上以小組討論的形式組織學生為自己制訂改造方案,然後在班內交流。

現有的缺點

改造方案

將擁有的優點

活動過程:①參照書中樣子為每個同學印製一張表格。②組織學生填表。如果填寫有困難,可以分小組討論,然後再填寫。③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必要時要加以引導。④填寫完畢,學生展開討論,在相互支援與鼓勵中找到自尊。

討論:P8頁三種情景,你認為他們的言行反映怎樣一種心理?

是虛榮的表現。中學生在追求自尊帶來的滿足時,常常會陷入虛榮的`誤區。虛榮的行為表現是追求表面上的榮耀、光彩。虛榮是扭曲的自尊心。

你能舉出身邊類似的事例嗎?

通過活動多角度體驗自尊的含義。

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導課: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所理解的自尊是什麼?

引入:我們對自我的認識是根據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與判斷而形成的,也就是說我們的自尊常常是在他人的鼓勵、認同中形成的。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活動:課本第九頁“給我自尊的那個他”。

活動開展時可播放輕鬆、舒緩的音樂。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和他交往的故事”。你同樣會是別人的那個“他”。你的存在對他人有什麼意義?

稱謂被選中的原因和他交往的故事

爸爸

同學

老師

……

他人對我們的尊重與關愛,使我們充滿了自豪與快樂。那我們也有責任去維護他人的尊嚴,這是自尊的需要。

議一議:課本P10的情景:如果你有類似的經歷,你能怪別人不尊重你嗎?

說明: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活動:感動續寫,讓我們用自己的熱情、尊重、關愛去溫暖他人,讓我們共同回味那溫馨的一刻。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時間

地點

事件

影響

體會:同樣的自尊,同樣的快樂。

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

匯入:演一演《晏子使楚》的故事

春秋時期,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有一回,齊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把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晏子來到楚國。楚王叫人把城門關了,讓晏子從這個洞鑽進去。晏子看了看,對接待他的人說:“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話傳給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把晏子迎接進去。

問:晏子為什麼堅持從大門進?

說明: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決不做有損人格的事。維護人格對自己的意義,維護人格對自己所代表的國家、集體也有著重要意義。

引入一則故事:以前有一支旅行隊,當一切置辦齊全時,隊長髮現還缺少兩樣東西,於是他大聲叫到:“我們還缺少一個猶太人和一條狗。”一個猶太人聽到了,便回敬道:“我和你一起,不就齊全了嗎?!”

說明:要維護人格,捍衛尊嚴

想一想:P13頁,遇到下列情況你會怎樣想,怎樣做?在你身邊有類似的事例發生嗎?

說明:要維護自己的人格,提高對自尊的理解。

議一議:遇到這些情況會讓我感到自尊受傷害嗎?

1、有些人說話尖刻,不注意他人的感受,常常直抒胸臆,直指問題。

2、有些人愛說笑話,活躍氣氛,雖然並不針對誰,但有時使人感到尷尬。

3、有人認為,在對待自己的有可能引起他人恥笑的缺陷上,敢於並善於自嘲,也是一種達觀的生活態度,它幫助我們輕鬆化解流言蜚語。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說明:自尊要適度,不要過分在意他人的態度和議論,議論只能代表個別人的意見,未必正確。批評是對事不對人。我們應該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活動:討論課本15頁事例,陶校長為什麼反而給他四塊糖?

分享: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演一演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尊重他人的真實事例。

總結:尊重他人的原則:民主、平等、合作、寬容。陶行知給糖的教育活動告訴學生如何做到尊重他人:一是要站在對方角度看問題,二是善於欣賞、接納他人,三是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在相處時發生碰撞、產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面對不同的個體,要想做到彼此尊重,就要寬容大度。對他人的優勢、長處是誠心讚美還是嫉妒挖苦,對他人的缺點錯誤是以寬容之心對待。只有尊重他人才能的得到他人的尊重,才能真正贏得自尊。我們應掌握更多與人相處的技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