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分東西半球的經線

來源:才華庫 1.98W

經線的地理意義是什麼

經線也稱子午線,和緯線一樣是人類為度量方便而假設出來的輔助線,定義為地球表面連線南北兩極的大圓線上的半圓弧。地球上一切通過地軸的平面與地面相截而成的大圓稱為“經線圈”。經線圈被兩極分成的半圓稱為“經線”。任兩根經線的長度相等,相交於南北兩極點。每一根經線都有其相對應的數值,稱為經度。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子午線命名的'由來:某一天體視運動軌跡中,同一子午線上的各點該天體在上中天(午)與下中天(子)出現的時刻相同。不同的經線具有不同的地方時。偏東的地方時要早,偏西的地方時要遲。重要的經線 經線曾引起過一場國際性紛爭,時至1953年格林尼治才選取20°W與160°E兩條經線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地球儀上的零度經線叫本初子午線或格林尼治線。零度經線直穿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經線的長度約為20037km,但每條經線的長度都略有不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