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精選41篇)

來源:才華庫 1.05W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精選41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有了新的學習內容,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怎樣寫教學計劃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精選4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1

教學花圃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花圃自己喜歡的各種花卉的圖片、鉛筆、橡皮、黑色水彩筆、簽字筆、水粉或水彩顏料、毛筆、剪刀或刻刀、花圃。

教師:多媒體(花卉圖片、描寫花兒的、關於花的歌曲)、相關花卉的網站、用彩紙和白紙編成的花圃底版。 花圃

單元目標;

1. 通過對花卉圖片的欣賞、學習,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生活的關愛之情,培養審美情趣;

2. 瞭解圖案的取材途徑和變化的規律,較好地運用簡化和誇張的手法設計花卉圖案,瞭解形的置換方法,能選擇合適地形狀進行形的置換練習

3. 瞭解點線面的畫面組合,運用黑白的表現方法進行花卉圖案設計

4. 能夠較好的運用鏤刻或其他製作技法來實現自己的色彩花卉設計方案

5. 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

教學評價:

1. 能否找到相關的花卉資料,並能夠談出花卉的象徵意義;是否瞭解圖案的變化規律,並運用點線面的組合進行黑白花卉圖案設計(1)

2. 是否明白形體的有趣置換,能夠談出自己匠心獨具的設計方案,並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色彩花卉設計方案(2)

設計構思:

花,是植物最美麗的生命形態。它代表著美好、幸福、繁殖……它美化了我們的生活,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花卉的造型天生優美,色彩絢麗,人們根據其生長結構及其形態特徵展開聯想,賦予了不同花卉以不同的象徵意義:傲雪凌霜的梅花表示堅毅;體態豐滿的牡丹表示富貴;冰清玉潔的荷花表示純潔;色彩濃烈的紅玫瑰表示愛情;梅、蘭、菊、竹以其堅韌挺拔的氣質和高雅飄逸的品味被譽為代表中國古代文人的“四君子”。

隨著時代的推移,花卉作為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愈加愈顯示出她的審美價值和無窮魅力。每逢佳節到來的時候人們會以鮮花表示祝願;朋友生病時,我們會以鮮花表示慰問;與心上人約會時鮮花可以表達心中的愛慕;緬懷故人時,鮮花又代表了思念……我們的家裡總會留有一支花瓶,不時的插滿鮮花,讓居室滿堂生輝,哪怕是一支小小的吊蘭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

從古至今有無數的畫家將花卉作為自己創作的主題,而在今天的社會花卉也越來越多的以圖案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所以讓學生們認識花卉、瞭解花卉並用自己的創作意圖來表現花卉是培養學生審美意識、提高審美能力的重要方面,而懂得在生活中運用學過的繪畫技法裝飾我們的環境則是關鍵。

所以根據《花圃》這一課的框架我將本課分為兩課時進行。前一節課從花卉圖片、花卉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匯入(利用問題匯入法),引申到花的基本骨式、花卉圖案的變化規律,引導學生利用黑白裝飾畫的方法進行花卉圖案的創作;後一節課從花圃這一概念直扣主題(遊戲匯入法),帶領學生運用形的置換的方法,採用鏤印等不同形式進行彩色圖案的製作,並利用集體的智慧拼貼出一個大花圃。

教學要求:

老師:播放老師準備好的資料,通過欣賞五彩繽紛的花卉圖片,引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審美情趣;展示各類範畫,啟發學生思路,讓學生從範畫中尋找設計思路和繪畫方法。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花卉圖片,各自說出自己最喜歡的花以及這種花的象徵意義。在瞭解花形的基本規律,概括出其骨式與瓣形的基礎上,將花瓣置換成新的形狀,賦予花的圖形以新的意義。分別採用黑白和色彩兩種表現方式進行花卉圖案的創作,創作過程中注意點、線、面的結合運用。在拼貼花圃遊戲的過程中學習到形的有趣置換、花卉圖案的變化規律、色彩的鮮明搭配和簡單的鏤印技術。

花卉圖案有很多種表現方法,你能夠說出幾種?本課主要學習黑白表現的方法

讓學生通過範畫體會點線面在黑白裝飾畫中的運用(第六張幻燈片)

現在我們瞭解的花卉變化的規律,那麼我們使用什麼樣的表現方法來表現呢?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出示的圖片仔細體會這些畫面有什麼共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黑白;點、線、面及點線面的綜合運用)

課堂作業:(活動、實踐)

請同學們利用剛才我們所欣賞到的黑白的表現方法綜合運用點線面三元素,按照圖案的變化規律進行黑白花卉圖案設計(每位同學發給8×8CM的小紙片),並將設計好完成的作業貼到黑板邊上老師提前準備好的花圃底版上。

作業要求:A、符合花卉變化的某一項規律

B、點線面的綜合運用

C、黑白或單色圖稿

(課堂作業的過程中老師除了要不停的巡視之外,還應適時的將學生中比較普遍存在問題進行集體講解,以及學生中比較好的創意進行及時的展示和表揚,這樣既有利於激勵創意獨特的學生更加認真的完成,對其他同學也是很好的鞭策。對於巡視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也可以鼓勵其他同學予以回答或讓其他同學為其出謀劃策,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調動所有同學的智慧,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花圃的底版造型採用花瓣形或圓形,這樣不僅在形式上給學生以煥然一新的感覺,還可以留有不規則的邊角,鼓勵、動員學生來進行邊角的設計,學生就會產生新奇的感覺。)

課堂小結:

當學生的小圖片畫完、貼完之後,將完成的花圃擺到講臺前請學生上臺進行評價你喜歡哪一幅畫?為什麼喜歡?它運用了老師今天講過的哪一種方法?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2

1.教學重點

1、瞭解色相環、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和色彩對比(色相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等色彩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了解色相環、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和色彩對比(色相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等色彩基礎知識。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策略及意圖

1、課前準備準備教具組織教學集中精力準備上課

2、匯入目標播放生動的視訊匯入課題學生觀看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豐富的生命色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導學達標播放婺源四季自然風光學生觀看後結合課本中的畫面談談對四季森林色彩印象由自然風光的美麗過渡到森林四季色彩的特點

看看畫家是如何表現自已心目中的色彩學生觀看並討論四季色彩變化真實的造化之美與藝術的魅力對比,讓學生感受到真實與藝術的不同

2.教師小結:

四季色彩的特點

教師講解三原色、三間色、三複色並畫出十二色相環教師指導學生實踐調色瞭解色相環,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對比等色彩基礎知識

3、導學達標教師實踐演示

多媒體演示

4、知識運用教師提問:

1、環衛工人為什麼戶穿黃色的工作服;

2、紅、黃、綠燈運用了什麼色彩對比;學生討論回答讓學生把所學到的色彩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5、拓展討論

森林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朋友,在全球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我們不僅要學會用優美的色彩去讚美歌頌它,還應該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師質疑:如何從實際行動中去保護環境?學生討論如何從實際行動中去保護環境。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6、課外練習

1、做十二色相環;

2、書中東山魁夷的《湖》和科羅的《楓丹白露森林》分別屬於什麼色調?它們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3、從今天起我們每個人都要成為保護地球環境的小衛士。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3

教材分析:

不同質地、不同色澤、不同花紋的布角料,運用不同的剪裁法,可獲得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形象,將這些形象加以拼巾貼,用這種方法制作出來的畫,就稱之為布貼畫。布貼畫由於其選材獨特,因此更具有獨到的藝術效果,受到大眾的喜愛。

課時:1課時

課程型別:

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認識和理解裝飾畫的裝飾表現形式和獨特的材料特點帶來的裝飾美感。

2、運用自己能收集到的廢舊材料,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教會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來創造美,以拼貼的形式進行裝飾畫創作,學習拼貼裝飾畫的基本技法。

3、結合裝飾畫的特點分析其對居室裝飾的影響。

教學重點:以拼貼的形式進行裝飾畫創作,學習拼貼裝飾畫的基本技法。

教學難點:結合裝飾畫的特點分析其對居室裝飾的影響。

教學方法:講授、討論合作、個別輔導

教具準備:

範作、布角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欣賞一些優秀裝飾畫作品,師生共議:用具有裝飾風格繪畫來裝點居室,以各種特殊材料製成的畫或壁飾來裝點居室,不僅會使你的家別具一格,獨創新意,而且在裝飾過程中,將真正體會到發現和創造的愉快。今天我們利用不同質地、不同色澤、不同花紋的布角料,運用不同的剪裁法,變廢為寶,創造生活中的美。

二、新課講授。

1、布料與紙相比,有什麼不同?(老師提問,歸納)

質地不同,紋理不同,厚薄不同,花紋不同。(學生活動)

2、布貼畫圖稿的選色設計,根據現有布料的不同色樣和紋理,設計出與之相附的底稿。

3、欣賞範作,講解布貼畫的製作方法:

打底稿。將自己設計的畫面構思用鉛筆畫在白紙上。

布料剪裁。按照畫面不同的部位採用不同的顏色進行裁剪,裁剪時把所畫的底稿放在布料上操作,以確保造型的準確;同時在裁剪時要注意到布料的紋理朝向。

拼貼畫面。將裁剪好的布料按照剛開始的設計進行拼貼。

4、區域性示範製作,讓學生注意其中的操作過程,尤其是在剪裁時造型的把握。另外,在拼貼畫面時,要注意到布料的色彩差異,在個別地方可留出適當的空隙,使畫面看上去疏密得當,更富生機。

在拼貼時注意要到紋理的走向,讓學生明白不同的紋理朝向會導致不同的作業效果,使得布料的紋理更好地為整個貼畫作品服務,增強視覺效果。

5、啟發學生進行畫面構圖設計,可相互討論一下,確定自己製作的內容和佈局安排。

三、佈置作業:

用布料創作一幅有新意的裝飾畫

四、作業講評:

觀摩優秀作品,對學生作品給予充分肯定,委婉地提出存在的問題,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小結:略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4

教材畫梅分析:

本課畫梅的學習內容是中國花鳥畫表現技法。畫梅按照國家義務教育美術新課程標準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設定的階段目標,指導學生通過學習梅花的表現技法,讓學生近距離地熟悉中國畫的工具、材料,有意識地運用中國畫的表現語言來傳遞自己的思想感情,畫梅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

教材運用大量圖片和優秀中國畫作品欣賞,介紹梅花的生長習性、造型特點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從認識中國傳統繪畫表現角度出發,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筆墨表現的特點,體會筆墨的韻味,感受畫家所寄託的人格精神,並能感受中國畫託物言志的特點。

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另外,選擇梅花畫法中筆墨運用、線條組織、畫枝幹和花瓣的基本要領,作為技能學習的內容,學習使用國畫用具,嘗試國畫的表現技法,在此基礎上,拓展到國畫中同樣表現人格精神的蘭、竹、菊等其他題材的欣賞與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用美術、音樂、生物、歷史、地理、文學等知識進行探究性地學習,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體會民族藝術的偉大。

教學目標 :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梅花挺直堅硬、生機勃勃的造型特點,讓學生感受梅花頑強、倔強、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藝術作品中的象徵意義,進一步瞭解藝術作品與自然的關係,感受主觀情感和客觀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藝術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知識技能目標

1 .熟悉中國畫工具、材料,體會筆墨的韻味。

2 .學習傳統的畫梅技法,嘗試水墨的表現技法。

3 .運用所學,嘗試表現其他題材,發展有個性的表現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通過互動的學習方式,參與到對梅花的學習活動中,嘗試中國畫工具和材料,體驗作畫的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中國畫學習的持久興趣。

教學思路:

整個教學過程以欣賞感受、筆墨嘗試到創作表現為線索逐步展開,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 由賞梅——詠梅——畫梅展開,體會梅花頑強、挺拔向上的精神,體會筆墨的韻味;第二課時,學生大膽嘗試水墨技法,親自感受中國傳統畫法的藝術魅力。

教學方法:

互動法、探究法、欣賞法等。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通過介紹梅花的生長習性、造型特點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學生了解中國畫借物抒情的藝術表現形式,同時引導學生體會筆墨的韻味,感受畫家所寄託的人格精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梅花頑強、倔強、挺拔向上的精神及藝術作品中的象徵意義。

教學難點:怎樣較好地把握筆墨幹、溼、濃、淡的變化。

涉及學科:生物、歷史、地理、音樂、文學等。

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圖片、中國畫材料等。

學具——課本、國畫用具等。

教學過程:

一、認識、引入

師:我們生活在一個花的世界裡,生活因為有花而美麗。同學們最喜歡什麼樣的花呢 ?( 生答 )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我最喜歡的花,大家猜猜是什麼花呢 ?( 多媒體展示梅花圖片 )

師:這些梅花美不美 ? 有哪些同學和老師一樣也喜歡梅花呢 ? 為什麼 ?( 生答,教師予以鼓勵 )

師: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 由於它獨有的品質而被歷來的文人墨客所讚頌。今天, 同學們就和老師一同走進傲雪梅花的世界,去感受梅的高潔、梅的秀雅以及梅的堅毅。 ( 情境匯入——激趣 )

二、賞析、探究

( 一 ) 賞梅: ( 多媒體展示 )

師:梅花是我國的特產,原產於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東一帶的山地,大約 6000 年前分佈到了長江以南地區, 3000 年前即引種栽培,據科學考證,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臘梅”、“元臘”已有 2150 年的歷史。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5

一、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

(1)工藝性。在國中美術教學中繪畫作業不像國小美術教學那樣突出,而工藝性作業的效果較有特點。這主要是因為國中生的動手能力(力量性、協調性、精確性等)迅速發展,有可能在各種工藝課業中做出較好的作業;同時也由於國中生的興趣轉向現實,對某些創意、設計類的課程比較感興趣。

(2)知識性。國中生的求知慾非常強,所以,知識性較強的美術常識、美術欣賞課越來越受到國中生的歡迎;同時由於國中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日益發展,也希望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指導自己的美術作業。

(3)創造性。美術課都應成為有意義的創造性活動,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的想象和形象思維,為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創造提供機會。

(4)個性化。國中生的個性差別日益明顯,使美術作品呈現出風格各異的景象。

(5)動機作用。國小生“無意性”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於興趣。國中生的學習也需要激發興趣,但動機的作用越來越占主導地位。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畫一畫人。板書課題。

2、講解“速寫”。什麼是速寫呢?

速寫,是以簡單而迅速的筆調錶現一種動態形象的圖畫,即在短時間內用簡煉的線條扼要的畫出物件的形體、動作和神態。

它的目的是記錄生活,為創作積累素材,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及迅速表現物件(描繪)的能力。要畫好速寫,必須堅持勤奮練習。

3、欣賞:

欣賞課本4、5頁的畫,以加深對速寫的理解。

講明簡單的線條表現動態、神態。

4、寫生前的準備:

教師挑選四位特徵明顯的四位同學,擺出看書的姿勢,講明模特的要求。

5、教師示範:

(1)抓大形,大構架,大比例。(2)用簡單的長線表現特徵,省略繁瑣的。(3)細描。

6、指導練習:

記住:“站七坐五盤三半”,也就是說,坐著看書時,人高是五個頭高。站的時候,人高是七個頭高;坐在地上時,人高是三個半頭高。

我們在畫人物速寫的時候,抓住人物頭、手與書本的微妙關係,才能畫出動態。注意線條越簡單能體現動態越好。

7、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8、講評:

對作業中線條簡練、概括的表揚,鼓勵學生在課外、課間休息的時候多畫畫人物速寫,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

三、案例的幾點啟示

體現教學者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決定著教學實踐和教學效果的優劣。探究性教學在國中一年級美術教學活動中的實踐,突破了以往一般意義上的美術教學課,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引領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案例的展示,正體現出一種先進而科學的教學理念:“教學不是模式,教學者不但教會學生怎樣看,怎樣畫,怎樣設計,更重要是怎樣想,讓學生標新立異,打破常規。由學知型轉變為創造型,由被動型轉變為主動型,由表象型轉變為感受型,由技巧型轉變為素質型。”在美術教學中,除了理論知識和傳統技法的學習之外,最重要是通過美術為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力。因此在學校實施這樣的“創造性思維訓練美術課程”更具有意義和作用。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6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是運用風景畫為載體來學習寫生色彩的知識。七年級上冊《向日葵》對主觀色彩的運用進行了學習,而本課則把重點放在了對客觀色彩的觀察和認識上。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也為進行色彩寫生奠定基礎。

教材雖然全面介紹了寫生色彩知識、色彩的情感和風景畫寫生的步驟,但其重點應擺在對寫生色彩知識的觀察與認識上。

注意選擇能充分體現條件色的資料圖片,讓學生確實感受到條件色對固有色的影響,最好結合現場演示的方法,將條件色展現出來。

在調色練習中,教師與學生可以共同練習調色,力求把顏色調準確。

在進行風景畫的寫生練習中,應降低難度使學生在訓練中,將重點放在寫生色彩的表現上。

在體會色彩的情感練習中,可藉助一些音樂作品來烘托畫面的意境,讓學生明白色彩寫生,並不拘泥於真實的再現,同是還能表達作者的主觀情感。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了解自然界豐富的色彩變化,理解光源色、環境色對物體產生的影響。

2 .引導學生體會色彩風景畫與音樂作品的情感、意境。

教學難點:如何調配顏色,如何畫一幅色彩風景畫。

教學重點:條件色對固有色的影響;體會色彩風景畫的情感。

教學手段:示範、觀察、討論、作業、多媒體演示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

欣賞風光片:

①提出問題:雪為何會呈現出黃色和藍色 ?

②演示、觀察環境色、光源色對白色石膏體色彩的影響。

③分析風景畫中, 白色物體的色彩變化。

二、討論:

如果物體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紅色、藍色或其他的顏色,那它的色彩會呈現怎樣的變化 ?

①得出結論:

1 .受光面:固有色 + 光源色

2 .中間面:固有色為主

3 .背光面:固有色加暗 + 環境色的反光

4 .投影:固有色加暗 + 環境色

②總結:大自然是我們色彩的寶庫, 自然界豐富的色彩是由於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環境、在不同光源的影響下,所呈現出來的顏色。它們相互影響,相互映襯,共同構成一幅幅多彩的風景畫。

三、練習從景物中提取色、彩,並講述它的色彩變化。

四、教師指導:

主要針對調色問題進行演示。

第二課時

一、引入

同學們都知道,音樂作品能以它特有的方式來感染人們的情緒,其實美術作品尤其是色彩畫,也能讓人觸景生情,現在讓我們

把它們結合在一起,體會一下兩者是否有某種聯絡。

二、欣賞民樂合奏,並體會能受到何種感染。

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會:

①節奏 ( 歡快 ) ;

②旋律的起伏 ( 起伏大 ) ;

③是否有多種樂器合奏 ( 多種不同音色交織在一起 ) 。

三、欣賞風景畫《夏日》,分析色彩,體會情感。

1 .回答問題:

①跳躍的筆觸;

②響亮、純淨的色彩對比;

③色彩的明暗對比。

2 .欣賞同類型的風景作品。

3 .欣賞不同型別的風景作品《三片雲》,分析色彩,體會情感,回答問題。

①筆觸柔和、細膩;

②純度低的色彩對比變化細微,對比不強。

4 .為《三片雲》配上合適的音樂,來烘托畫面的意境。

5 .欣賞同類型的作品。

四、小結:美術作品中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調、不同的表現手法,都能給人帶來不同的情感感受。

五、作畫步驟:

1 .取景、構圖。

2 .大色塊的鋪墊。

3 .調整完成。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7

步驟一:

組織教學、匯入新課。〔課件播放〕——京劇臉譜資料。

步驟二

學習新知識——臉譜色彩知識

1、教師提問:那位同學知道京劇臉譜上的顏色是起什麼作用的?

學生回答(略)。

2、教師講解:在京劇臉譜上有許多的顏色,這些顏色都有一定的含義,不可以隨便亂用。

京劇臉譜的顏色是以一種顏色象徵某人物的品質、性格、氣度,這種顏色稱為“主色”,它是一個臉譜最主要的直覺表現手段。藝術家用紅、藍、白、黑、金、紫、銀等顏色,以豐富的想象和誇張的手法,突出劇中複雜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個方面,表現人物的忠、好、善、惡,寓意褒貶,愛憎分明。

3、你能說出各種顏色各代表什麼意思嗎?

學生討論(略)

4、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京劇臉譜的色彩非常豐富,主色一般象徵某個人物的品質、性格、氣度。

紅色——表現忠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關羽。

藍色一一表現剛強、驍勇、有心計的人物性格,如:竇爾敦。

黑色——表現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綠色——代表頑強、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大虯。

黃色——代表嫋勇、凶猛的人物,如:字文成都。

紫色——表現剛正、穩練、沉著的人物。

金、銀色——現各種神怪形象。〔教師講解同時課件演示——臉譜資料〕

步驟三:

著色方法

〔課件演示——塗色過程〕

1、先從白色入手,將所有白色塗滿,

2、再塗顏色,要按由淺入深地順序塗,

3、最後著墨色()

步驟四:

作業要求:〔出示課件〕

1、完成鉛筆稿著色

2、注意事項:

①每個臉譜至少有三種顏色。

②著色時先勾邊線再塗染

步驟五:

課堂練習

學生分組完成作業——塗色

教師巡迴輔導幫助學生完成。

步驟六:

點評作業

方式:學生將製作完成的作業戴在臉上,學生互相展示、觀看、評價,教師鼓勵學生認真完成製作,表揚有創意的作業。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8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花圃自己喜歡的各種花卉的圖片、鉛筆、橡皮、黑色水彩筆、簽字筆、水粉或水彩顏料、毛筆、剪刀或刻刀、花圃。

教師:多媒體(花卉圖片、描寫花兒的、關於花的歌曲)、相關花卉的網站、用彩紙和白紙編成的花圃底版。

單元目標;

1. 通過對花卉圖片的欣賞、學習,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生活的關愛之情,培養審美情趣;

2. 瞭解圖案的取材途徑和變化的規律,較好地運用簡化和誇張的手法設計花卉圖案,瞭解形的置換方法,能選擇合適地形狀進行形的置換練習

3. 瞭解點線面的畫面組合,運用黑白的表現方法進行花卉圖案設計

4. 能夠較好的運用鏤刻或其他製作技法來實現自己的色彩花卉設計方案

5. 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

教學評價:

1. 能否找到相關的花卉資料,並能夠談出花卉的象徵意義;是否瞭解圖案的變化規律,並運用點線面的組合進行黑白花卉圖案設計(1)

2. 是否明白形體的有趣置換,能夠談出自己匠心獨具的設計方案,並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色彩花卉設計方案(2)

設計構思:

花,是植物最美麗的生命形態。它代表著美好、幸福、繁殖……它美化了我們的生活,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花卉的造型天生優美,色彩絢麗,人們根據其生長結構及其形態特徵展開聯想,賦予了不同花卉以不同的象徵意義:傲雪凌霜的梅花表示堅毅;體態豐滿的牡丹表示富貴;冰清玉潔的荷花表示純潔;色彩濃烈的紅玫瑰表示愛情;梅、蘭、菊、竹以其堅韌挺拔的氣質和高雅飄逸的品味被譽為代表中國古代文人的“四君子”。

隨著時代的推移,花卉作為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愈加愈顯示出她的審美價值和無窮魅力。每逢佳節到來的時候人們會以鮮花表示祝願;朋友生病時,我們會以鮮花表示慰問;與心上人約會時鮮花可以表達心中的愛慕;緬懷故人時,鮮花又代表了思念……我們的家裡總會留有一支花瓶,不時的插滿鮮花,讓居室滿堂生輝,哪怕是一支小小的吊蘭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

從古至今有無數的畫家將花卉作為自己創作的主題,而在今天的社會花卉也越來越多的以圖案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所以讓學生們認識花卉、瞭解花卉並用自己的創作意圖來表現花卉是培養學生審美意識、提高審美能力的重要方面,而懂得在生活中運用學過的繪畫技法裝飾我們的環境則是關鍵。

所以根據《花圃》這一課的框架我將本課分為兩課時進行。前一節課從花卉圖片、花卉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匯入(利用問題匯入法),引申到花的基本骨式、花卉圖案的變化規律,引導學生利用黑白裝飾畫的方法進行花卉圖案的創作;後一節課從花圃這一概念直扣主題(遊戲匯入法),帶領學生運用形的置換的方法,採用鏤印等不同形式進行彩色圖案的製作,並利用集體的智慧拼貼出一個大花圃。

教學要求:

老師:播放老師準備好的資料,通過欣賞五彩繽紛的花卉圖片,引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審美情趣;展示各類範畫,啟發學生思路,讓學生從範畫中尋找設計思路和繪畫方法。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花卉圖片,各自說出自己最喜歡的花以及這種花的象徵意義。在瞭解花形的基本規律,概括出其骨式與瓣形的基礎上,將花瓣置換成新的形狀,賦予花的圖形以新的意義。分別採用黑白和色彩兩種表現方式進行花卉圖案的創作,創作過程中注意點、線、面的結合運用。在拼貼花圃遊戲的過程中學習到形的有趣置換、花卉圖案的變化規律、色彩的鮮明搭配和簡單的鏤印技術。

花卉圖案有很多種表現方法,你能夠說出幾種?本課主要學習黑白表現的方法

讓學生通過範畫體會點線面在黑白裝飾畫中的運用(第六張幻燈片)

現在我們瞭解的花卉變化的規律,那麼我們使用什麼樣的表現方法來表現呢?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出示的圖片仔細體會這些畫面有什麼共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黑白;點、線、面及點線面的綜合運用)

課堂作業:(活動、實踐)

請同學們利用剛才我們所欣賞到的黑白的表現方法綜合運用點線面三元素,按照圖案的變化規律進行黑白花卉圖案設計(每位同學發給8×8CM的小紙片),並將設計好完成的作業貼到黑板邊上老師提前準備好的花圃底版上。

作業要求:

A、符合花卉變化的某一項規律

B、點線面的綜合運用

C、黑白或單色圖稿

(課堂作業的過程中老師除了要不停的巡視之外,還應適時的將學生中比較普遍存在問題進行集體講解,以及學生中比較好的創意進行及時的展示和表揚,這樣既有利於激勵創意獨特的學生更加認真的完成,對其他同學也是很好的鞭策。對於巡視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也可以鼓勵其他同學予以回答或讓其他同學為其出謀劃策,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調動所有同學的智慧,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花圃的底版造型採用花瓣形或圓形,這樣不僅在形式上給學生以煥然一新的感覺,還可以留有不規則的邊角,鼓勵、動員學生來進行邊角的設計,學生就會產生新奇的感覺。)

課堂小結:

當學生的小圖片畫完、貼完之後,將完成的花圃擺到講臺前請學生上臺進行評價你喜歡哪一幅畫?為什麼喜歡?它運用了老師今天講過的哪一種方法?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交流、匯入)

(播放第一張幻燈片)首先在螢幕上展示一條簡筆畫的魚的造型,問學生你看到了什麼?學生會很自然的回答是一條魚,然後老師以其魚尾為圓心在旁邊再加一條魚再問學生看到的是什麼?這時學生的答案就會豐富許多,有的直接說有兩條魚,有的同學可能就會說是畫有兩條魚的扇子等等。依次類推的問下去直至拼出一個圓。到最後一個圖形的組合時,就會有人想到花的形象上,由此自然匯入本課主題——變花瓣 拼花圃

二、講授新課:(欣賞、分析)

1、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我們熟悉的物品,而有一些它和花瓣的形狀又十分相似,動腦筋想一想在你的身邊和花瓣相似的物體有什麼?(播放第二張幻燈片)

(讓學生展開討論,並以小組的形式予以回答,老師總結學生的答案,並展示與花瓣相似的物體簡筆畫,以使學生產生直觀的視覺效果)

2、相似的東西我們可以直接感受到,可是有些物體看起來並不相似,比如我們最常見的手機,它和花卉之間有沒有一定的關係呢?請看投影屏(播放第三張幻燈片)

用手機來代替花瓣的形象有怎樣的寓意呢?——現代社會語言交流之花,現代通訊工具開拓了人們語言交流的空間。

請同學們仔細動腦思考:你能不能將生活中與花的形象並不相似的物體賦予新的含義,來代替花瓣,對花的形象進行全新的塑造呢?(數字、字母、動物、植物、日常用品、食品)

(讓學生分組討論,並對設計構思加以簡單的描述)

3、基本形確定了我們要把它組合成由N個基本形組合起來的新圖形,那麼我們採用什麼樣的辦法讓每一個基本形一致呢?(學生的回答中會出現對摺、摺疊、影印、畫好一個其他照描、印等不同方法,老師應該對這些想法進行肯定,如果有人提出鏤印的方法的話,可以順水推舟具體分析,如果沒有人提到的話,可以說其他方法大家都很熟悉,今天老師著重講解鏤印的方法)

4、鏤印的製作步驟:(進行現場演示)

A、描稿 構圖飽滿,要考慮問樣點線結構的連線關係

B、 鏤刻 正稿、反稿;刻線要流暢光滑

C、漏印 固定鏤稿,刷色“濃、純、鮮、勻”

三、課堂作業:(活動、實踐)

今天請同學們再做一回花匠,運用生活中你喜歡的、或有意義的、 有情趣的形象,通過老師今天講到的創意活動設計出具有新的象徵意義的圖形,並予以命名,然後將自己畫好的設計稿拼貼到黑板上老師準備好的花圃底版上,把它組合成一個大花圃。

(學生作業的過程中老師要不停的巡視,並多與學生交談,詢問其創作意圖、構思,多啟發學生鍛鍊其對自己設計構思的評述能力)

四、課堂小結:

採用表格的形式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一幅畫進行評價。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9

一、教材分析 《觸控美麗》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型別課,在整套教材中與八年級下冊《五角星》知識的內在聯絡最為密切,兩課共同組成了一個關於材料及形式美探究的教學單元《觸控美麗》,但是又有各自的教學側重。如果說《五角星》定位重點更多在畫出肌理與質感,那麼,《觸控美麗》的定位重點更多在於直接利用材質本身的肌理與質感進行造型,探索適合材質形式美感表現的技巧。把握這個基本定位是處理好這兩課教學的關鍵,也更有利於教師自覺建立單元教學的整體觀念。

本課選擇“觸控美麗”這個與生活、自然緊密相關的課目,指導學生製作裝飾作品,幫助學生認識材料的肌理、質感特性,感受材質的形式美感,探索不同材質在裝飾作品中的運用技巧。從而進一步理解:材料作為造型藝術的基本要素之一,對於體現視覺藝術的形式美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教材從感受、瞭解不同材質的特性入手,展現了各種材料的圖片,如金屬、木材、毛絨、石頭、牛仔布等,引導學生感受、體驗其特性與美感(如纖維材料柔軟溫馨,木質材料自然質樸,石質材料堅硬冷漠等等)。並呈現了不同材質運用於裝飾畫中的美術作品,通過欣賞裝飾作品中的材料美,感受不同材料表現的不同視覺美感。通過運用不同材質改畫與製作裝飾作品的活動,幫助學生關注材質本身具有的形式美感,懂得利用生活中的邊角餘料“變廢為寶”,製作成精美的裝飾藝術品,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

在列舉的圖片中儘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各種材質的圖片、各種材質製作的裝飾作品、材料加工與處理的圖示,以及製作加工的工具材料等等。並且選擇具象繪畫與依此改制成的裝飾作品進行對比呈現,啟迪學生的思維。

作業的設定範圍較為寬泛,只強調以某種材料為主並輔以其他材料合作完成裝飾作品,表現形式、加工方法等均不限。教材中呈現了各種技巧與形式的裝飾作品作為練習參照。

“活動一”通過把一幅繪畫作品改造成為一件裝飾作品的活動,依託一定的視覺形象為造型基礎,加深學生對材質的認識,提高學生利用材質加工處理,進行視覺表現的能力。

“活動二”在相對限制材料種類的前提下,提倡以學習小組的方式合作完成一件裝飾作品的造型設計與加工製作。

“評價建議”一欄中,提出了是否關注材質、感受材質美感的評價要求,並且提出了以表格打“√”的形式,從作品的選材、色彩、構圖、風格等諸方面對學習績效測評的評價建議,作為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檢測知識、能力水平的參考。另外,將能否與他人友好交流併合作完成練習也作為一項評價指標。

“資料庫”中以文字的形式介紹了各種材質的物理特性以及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介紹了裝飾畫的特點。

“學習大空間”一欄提供了有關材質在生活用品中運用,在建築物與室內裝飾中運用的介紹,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美,拓展美的視野。

二、教學目標

1.能初步體驗材料的肌理與質感特性,加強對形式美感的基本認識。

2.能選擇運用自己喜好的自然材質製作較為簡單的裝飾作品。

3.能積極參與合作學習,促進情感的健康發展。

三、教學思路

課前可以要求學生收集身邊一些不同肌理與質感的材料和製作裝飾作品的主要工具,具體參見教材p15製作工具提示圖。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10

學科:

八年級美術(蘇教版)第三冊 平面構成——基本形的構成

課業型別:

工藝設計 平面構成——基本形的構成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材分析

八年級美術教學中的平面構成——基本形的構成教學,屬於工藝設計課,它最基本的內容就是將點、線、面等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構成原則和構成形式,構造成具有裝飾美的畫面。 平面構成——基本形的構成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遍及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教學要從現實生活出發,根據學生的實際,以審美教育為主線,將創造性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目標。學習掌握平面構成中基本形的構成是教學重點,如何分解與組合基本形是本課教學難點。《基本形的構成》是平面構成教學的第一課,它知識點多、抽象性高、課堂演示難度大,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電腦多媒體清晰可變化的圖片,來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觀察力,引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培養和提高其創造能力。

學生學習狀況分析:

平面構成實際是點、線、面的構成,關於點、線、面的特性,學生在已往的圖案

學習中已有所知,而圖案的形式美的法則:對稱與均衡;對比與和諧,節奏與律動等

同樣適合於平面構成;八年級學生在數學上,對幾何圖形已經有進一步的認識,這也有

利於本課教學的進行。

教學目的:

1、 情意領域:通過平面構成圖片的欣賞,讓學生感受平面構成的形式美,培養

新的造型觀念和審美情趣;

2、認知領域:通過教與學,讓學生了解平面構成的基本概念,初步認識基本形的形成與變化,掌握基本形分解與組合的基本方法。

3、操作領域:通過基本形構成的學習,培養髮散性思維,完成有個性的矩形分解組合練習。

教學重點

基本形的形成與變化(即基本形的形態與空間變化)

教學難點

基本形的分解與組合方法

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採用演示法、講述法、觀察法、練習法相結合的綜合教法。藉助電腦多媒體可達到清晰、高質量的畫面效果。使抽象的形態直觀化,形象化,直接被學生所接受。

教學準備

教師:電腦多媒體課件、部分以前學生的平面構成圖片、分解的圓形、長方形紙片;學生:雙面彩色紙、剪刀、膠水、作業紙。

教學流程圖: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圖見附圖

板書設計

平面構成——基本形的構成

教學反饋

本課教學能夠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平面構成圖片深深地吸引著學生;教師自制幾何形圖片的變化組合,讓學生很直觀地就理解了基本形的構成方法並出色地表現在他們的作品中;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和開發;電腦多媒體這一現代教學媒體,為本課的教學提供了清晰、直觀的平面構成圖片和基本形演變的過程,讓本課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11

一、教學目的:

1、學習風景構圖知識,遠、中、近景的處理方法和樹木的表現方法。

2、學習鉛筆風景寫生的方法和步驟,懂得如何區別主次進行概括。抓住重點,分清層次,能畫一幅簡單的風景畫。

3、鼓勵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用自己的繪畫語言去發現美、創造美。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運用構圖知識和鉛筆畫技法,畫一幅以樹木為主的風景畫

2、怎樣表現和處理好以樹為主的風景畫的質感和空間感

三教務長:風景寫生的範圖

教學設計:

一、組織教學

二、匯入

風景畫欣賞匯入。展示許多風景寫生的範圖,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揭示課題,《風景寫生》,板書

三、學習新課:

老師:請用你自己學過的美術知識對這幅畫進行評析。

(學生髮言踴躍,通過發言複習了透視、構圖知識。)

老師:自然界處處存在美,要靠我們自己去發現和表現。

(老師繼續展示自己在校園內寫生的美術作品。)

學生:原來我們經常生活的校園畫出來也這麼美呀!我也要畫一畫我們的校園。

課堂外學生分組開始校園寫生,師生共同活動。

四、學生作業:

教師巡迴指導。

五、作業展示:

展示學生優秀作業,請其他學生來點評,指出畫的好的地方和還欠缺的地方。

六、課堂小結:

請學生談談出去寫生的感受。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12

一、教材分析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下雨啦》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本課教學時數為1課時。雨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它能夠給人類帶來益處,也能夠使人類蒙受災難。但是在兒童看來,下雨是一件搞笑而令人激動的事情,它能夠給孩子帶來創造的靈感和真實的體驗。本課是一節繪畫練習課,創作的資料能夠分為兩類,一是表現雨,畫出自己對雨的感受;二是表現雨中的情景,能夠是真實的回憶,也能夠是建立於真實基礎上的想象。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雨的科學知識。

二、學生狀況分析

這節課要應對的是一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思維最為活躍的時期,他們那快樂的、充滿童真、童趣的,有著不受制約的想象力。他們的想象力豐富,思維十分活躍,個性突出,具備初步的表現潛力。

三、設計思路

透過引發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會議、觀察對下雨時的感受,同時教師及時的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並進一步展開想象。鼓勵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和創作熱情,讓他們帶著不拘形式的去大膽繪畫。

四、教學目標

l、回憶下雨時的感受,表現出下雨時的真實情景或自己關於雨的想象。

2、選取各種形態不同的線條表達出對雨的印象。

3、體驗用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感受的樂趣。

五、課前準備:

1、讓學生回憶下雨時的情景,及雨中人物、景物的特徵。

2、教師蒐集有關雨景的圖片、錄影、音樂等資料。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匯入

1、組織教學:課前學生做好準備。

2、欣賞匯入:播放歌曲《小雨沙沙》引起學生對雨的回憶。

3、出示課件:讓學生觀看雨的圖片,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繪畫興趣。

4、引出本課課題——《下雨啦》。

國小美術《下雨啦》說課稿

(二)、創設情境、滲透知識

1、教師向學生簡單介紹“雨”的構成。

(學生對雨有了科學的認識。豐富了有關雨的知識,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創作奠定基礎。)

2、按照強弱程度,雨能夠分為小雨、中雨、暴雨。給學生放一段分別表現小雨、中雨、暴雨的音樂。(學生們感受出表現小雨、中雨、暴雨的音樂。)

3、在雨中,人、動物會是怎樣的

4、下雨時你的情緒怎樣

(三)、繪畫練習

1、教師和學生一齊分析教材中的學生作品。(構思自己的作品)

2、鼓勵學生在創作時要不拘形式,大膽表現。(透過練習,生動、大膽地表現出自己對下雨的真情實感。)

3、啟發學生畫出雨中的情景。(鼓勵學生大膽的說,這樣既能為創作做鋪墊,又能夠到達相互交流的效果)。

4、組織學生交流、討論自己的作品。

5、教師針對典型作業及時進行點評。提高學生的表現潛力,豐富情感,增強自信心。

6、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以此帶動全班學生整體表現水平的提高。

7、小結:讓學生明白萬物生長離不開水,為了我們的生存環境更完美,就應學會利用資源。

課後總結:

學生嘗試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大膽自由地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表現出來,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透過學生作業,能夠看出學生們的思維十分活躍,充滿活力和自信,本課在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潛力,陶冶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完善人格方面都有用心的作用。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13

一、說教材

《童年》是國小美術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五冊中的一課。《童年》是人生中最難忘的階段,當人們回憶自己的童年時,童年總是充滿著無限的感慨。這節美術欣賞課向我們展示了六幅不同時期、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關於童年的作品。看似簡單的作品,其實卻給我們展現了一部歷史的畫卷。從宋朝的《瑞陽嬰戲圖》、清朝的《歡天喜地》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戰鬥中成長》,解放後的《翻身奴隸的兒女》,直到這天的《金色童年》。表現形式涉及年畫、雕塑、中國畫、油畫、攝影。其中不僅僅僅給了我們美術方面的資訊,更為我們創造了一種情景,一種透過美術作品瞭解社會生活變遷的學習情景。在那裡,美術活動不是知識的灌輸,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為一種文化生活學習,它根植於生活,表現於生活,讚美於生活,運用於生活,並給生活以導向和啟迪。童年鑑於此,我設計了以下童年

1、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回憶童年、觀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樂。

(2)潛力目標

會表達自己對童年生活的感受,會描述不同時期童年生活的狀況,學會透過觀察童年體裁的藝術作品,體會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魅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珍惜此刻,珍惜完美童年生活的情感。

2、教學重點

(1)透過欣賞、感悟不同歷史時期童年生活的差異性。

(2)認識中國畫、油畫、雕塑、攝影等不同藝術表現形式,體會不同表現形式給人的不同美感。

(3)描述童年的生活資料及自己對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內涵。

3、教學難點

童年,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及對藝術作品相關歷史背景的瞭解。

二、說教法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知識儲備狀況和理解潛力,針對和利用國小生形象思維發達的特點,本節課我主要採取了創設情景、觀察欣賞、思考討論、延伸比較等方法進行教學,並運用多媒體課件這一國小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童年學生的學習用心性,把枯燥的講解變為生動直觀的課件展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說學法

在欣賞美術作品時,形象是切入點,是關鍵,這節課我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究,自己提出問題,透過討論自己解決問題,教師作為引導者,疑點難點師生一齊研究解決。從而讓學生逐步走進作品,感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技巧。

四、說教學過程

1、遊戲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邊唱邊做《丟手絹》的遊戲,遊戲之後每人拿出自己最珍貴的童年紀念品,給同桌講講童年的故事,並請一兩名同學給大家講講自己童年的故事。

(這樣設計是創設情景,利用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透過同學之間的交流,引發學生對童年完美時光的回憶,為後應對童年的深入理解做鋪墊。)

2、初步感受,提出欣賞要求

教師針對童年學生的發言進行小結:我們的童年生活是完美的、幸福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特有的方法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鮮活的童年景象。多媒體逐個出示教材中的作品。說說你最喜歡那幅畫。

(這樣做使學生很快的進入審美情景,對所欣賞的作品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3、分組學習,交流審美心得

(1)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作品分成六個小組。

(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抓住第一感覺,為自主學習做鋪墊,透過自願分組的形式,體現自主學習的初步嘗試。)

(2)分組之後,教師把每組的問題發給組長,由組長帶領組員討論。

A、《瑞陽嬰戲圖》組:作品最吸引你的是什麼?你想了解作品哪方面的知識?

B、《歡天喜地》組:你從作品中看到了什麼?你能表演一下嗎?你想了解這幅作品哪些知識?

C、《戰鬥中成長》組:作品中的主人翁是誰?你是怎樣看出來的?欣賞作品後你想到了什麼?為什麼這麼想?

D、《翻身奴隸的女兒》組:作品中的小朋友是哪個民族的人?從哪兒能夠看出來?他們在做什麼?他們會想什麼?為什麼這樣想?

E、《冬天的陽光》組:你明白這是一件什麼形式的藝術作品嗎?你瞭解雕塑嗎?為什麼起這個名字?

F、《金色童年》組:這是一組什麼形式的作品?你能用語言形容一下作品中的小姑娘嗎?她的笑容讓你感受到了什麼?

(所提的問題都很有針對性,比如說:你最想了解作品那方面的知識?欣賞作品後你感受到了什麼?這些問題涉及到了作品的資料和思想,能夠透過引導學生觀察作品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衣著來體會,另外,讓學生透過表演的形式,去揣摸人物的情感,還有些問題是關於作品的藝術形式,這些問題的設計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

(3)小組討論後,組與組之間交流,教師針對藝術形式重點引導,比如,國畫、年畫、油畫及雕塑的不同特點,為了加深學生的認識,在欣賞《戰鬥中成長》,播放電影《小兵張嘎》片段,在欣賞《翻身奴隸的兒女》時播放《農奴》片段,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社會歷史的變遷。

(透過組級交流,使全體學生共同分享各組的學習體會,提高小組化自主學習的實效性。)

4、教學延伸,珍惜完美童年

(1)比較《歡天喜地》、《瑞陽嬰戲圖》和《翻身奴隸的兒女》這三幅中國畫在表現形式上有什麼特點?

(透過作品間的橫向比較,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國畫的一般特點,從而使他們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構成珍惜優秀民族藝術的態度。)

(2)比較《戰鬥中成長》、《冬天的陽光》和《金色童年》表現形式的不同,他們對快樂的理解相同嗎?

(透過解讀作品中“快樂與幸福”的內涵,培養學生珍惜和熱愛完美生活的情感,體現美術教育的人文性。)

(3)試著把這六幅作品按年代排序、並說出理由。

(這是一種縱向排序,使學生透過藝術作品瞭解時代的變遷和社會歷史的發展,並使他們認識到藝術作品是時代的反映與生活的記錄。以上設計透過作品之間的比較,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4)聯絡自己的童年生活,談談感受。

(提升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認識,培養學生珍惜完美童年生活的情感。)

五、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有“微縮教案”之稱,這節課我設計的是一種框架型的板書,把教材中要欣賞的六幅作品的名稱按年代排序寫下來,並在後面註明它的藝術形式,設計簡單明瞭,涵蓋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14

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掌握工藝美術的特點,培養髮現、感受、鑑賞、創造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結合例項掌握工藝美術的特點。

教學難點:

正確闡述工藝美術的一些基本概念,重在理解它們之間關係,並運用學到的知識去創造工藝美術品。

課前準備:

佈置一個工藝美術展覽室,製作多媒體課件。

一、觀看錄影——發現

觀看工藝美術的錄影(有音樂無解說詞)後,師:“剛才看到的屬於美術的哪一大類?”學:“工藝美術”。

二、引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研究的課題就是《工藝美術的特點》”(多媒體投影屏展示)

三、學生自學——探索

師:“工藝美術的本質特點研究是什麼?(螢幕展示)請同學們看課本找出答案。”學生看書自學後回答:“是實用和美觀。”“實用具體指方便、舒適、安全;美觀指造型、紋飾、色彩、材質、技藝。”(螢幕展示)師:很對,由於技藝專業知識較強,本課不作研究,今天,我們著重瞭解美觀中的“造型、紋飾、色彩、材質”這四個方面。”

四、課件、實物展示——感受、探索

多媒體課件在螢幕上展示造型、紋飾、色彩、材質的變化,採用了動畫、3dmax立體造型、360度旋轉形式,畫面有趣、生動;教師精選實物分別給予說明。學生感受深刻。

五、參觀展覽——鑑賞

佈置任務,請同學們設計工藝美術品(全班分8小組、4小組設計“文具盒”,另4小組設計“丹陽黃酒酒瓶”,要求符合工藝美術的特點,創意新穎,不能抄襲。每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講臺發言,並展示單線勾勒的簡易設計圖。同學們帶著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觀看展覽,在鑑賞眾多工藝美術品的同時,啟發產生了將要設計的工藝品的形狀。

六、小組討論——創造

小組在觀看展覽的基礎上,展開熱烈的討論、爭論、創造思維不斷交流,啟發。

七、大組發言——創造、啟迪

小組代表上講臺發言,談自己的創意指導思想,談具體的“造型、紋飾、色彩、材質”的設計,由於同一內容有4個小組發言,大家的創造設想又進一步得到廣泛深入的交流。精彩而新穎的設想,巧妙而奇異的構思,不時博得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學生的創造力得到極大的發揮。有的代表在發言中說“同組其他人還有更精彩的設想,不能侷限於代表發言,而應讓他們自由發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

八、教師小結——理論、激勵

師:由於時間的關係,同學們的創造設想可以通過課後書面作業的形式交來。下面我們請大家觀看兩組工藝美術精品,一組是由我校校友,現深圳大學美術系李亦文主任製作的竹子做的盒、筒、鏟等實用工藝,一組是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授予的“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呂存的亂針繡,即正則繡,是美術大師呂鳳子傳授流傳下來的,遠看就是一幅油畫,近看是用交錯的綵線繡出來的,是一種陳設工藝。工藝美術範圍很廣,凡是以實用或陳設為目的,按照美的原則,設計製作的物質產品都是工藝美術。一件好的工藝品給人以美的享受,它能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使我們的生活充滿著希望,並激勵人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進取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15

一、教材《心靈的關愛》分析

本課《心靈的關愛》是以“設計·應用”為主的綜合課。以系列賀卡的設計與製作為教學主體,《心靈的關愛》著重引導學生珍視親情、友情,關注社會人與人之間關愛的情感,《心靈的關愛》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突出以美術的方式,培養學生成為充滿愛心的人。

親情是每個人一生中都不應淡忘的一種情感。現代中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從小自我意識就容易膨脹。教材從與學生最為密切的親情入手,引入教學,既靠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又具有較大現實教育意義。

“活動一”是給親人與朋友設計製作表達關愛的系列賀卡。教材從書籤卡這種設計與製作都較為簡單的卡片入手,通過展示一組學生作品,結合對應文字的提示,引發學生對卡片情感意義及對應表現手法的關注。

單張賀卡的設計與製作是學生並不陌生的內容,為了拓展學生的設計能力,教材藉此作為教學基點引入系列化設計的內容。

為了讓學生更快掌握系列化設計的方法,教材從學習指導文字到呈現對應圖片,都提示教學中可以嘗試先從一張卡片的設計思路出發,積極借鑑、發展原有設計,進行系列化的設計。無論是讓學生更快體驗到系列化設計的藝術魅力,還是充分展現系列化設計提高製作的效能,這種方式都是值得教師在教學中優先嚐試的。

為了幫助學生在文字與畫面結合的版面設計上有所突破,教材在活動中間加入了版式設計的學習內容,試圖通過展示同樣形象與文字的幾種不同版面處理方式,提高學生對卡片版式設計的處理能力。

教材特地安排了一組鼓勵他人的網頁卡。一是考慮到網路時代的卡片特點,另一個是考慮到增加鼓勵同齡人成長的學習活動內容。

“活動一”設定了一條情感發展線索,從珍視父母親情

到珍惜朋友與同學的友情,再到珍惜師生之情,最後昇華到關愛社會中普通的同齡人。突出了編者希望逐步引導學生從單純關注自己走向更多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意圖。

“活動二”是一個具有較大綜合性的學習活動,是中學美術教學結合相關美術學習內容,指向實際生活的靈活運用與積極拓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原有的招貼設計知識、手工製作技能等美術知識與技能直接進行設計與製作,師生也可以在互動探討中借鑑相關美術知識嘗試花藝、布藝、紙藝等的學習與製作等。當然,教材上只是提供了很有限的一些表達形式。更多的作用是藉此強化一種積極拓展的學習方式,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更大空間。

“資料庫”中關於卡片摺疊與裁切的要點介紹,可以直接幫助學生在“活動一”的製作工藝學習中,體驗手工卡片製作中的基本程式和技術要求,形成精益求精的設計意識,讓學生製作出更加精美的手工卡片。

“學習大空間”展示了對社會弱勢群體關注與幫助的方向,拓展了教材主體對愛心關注的主題內容。

二、教學目標

◆能夠設計並製作出一張較為精緻的卡片,傳達出一份真摯的愛心。

◆能夠掌握卡片系列化設計的基本知識與設計技巧。

◆能夠設計製作出一組具有一定創意,並體現學生關愛他人的系列化卡片。

◆能夠靈活運用或借鑑已有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積極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參與體現人文關懷的行動。

三、教學思路

本課雖然只有兩個學習活動,但是建議安排三個課時。

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可先從對親情的關注入手,通過引導學生用心體驗或許平時一度忽視了的親情,喚起學生對愛的回報與表達之情。接著,引導學生談談自己一份珍視的友情,引導學生好好珍惜與同學、朋友之間的友情。然後,在強調本課設計與製作精美的卡片是一種對親人、朋友、同學傳達愛心的表達方式與積極行動後,再進入到本課主體知識內容的學習。

教師與學生一起,在互動中探討教材上作品的成功之處,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及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運用卡片的形式來表達同樣的一份情感,你會有怎樣與眾不同的巧妙設計呢?

在學生構思進入到體現真摯愛心的主題情感與卡片設計的獨特表達有機結合的學習情境後,學生普遍會在創意表達上存在一些技術上的障礙,需要一些知識上的幫助。比較集中在材料選擇與運用、摺疊方式及裁切、剪貼組合與貼上、色彩的搭配與塗繪等方面。

教師此時可以與學生一起探討如何製作出一張精緻的手工賀卡的製作過程。教師利用設問或選擇的方式,可以更加迅速地與學生在製作要求上建立較為統一的標準。學生自己在探討交流中總結獲得的技巧與心得,往往可以更加直接指導自己的動手製作。

在部分學生製作完成一張卡片後,教師就可以考慮進行一次集體的教學評價活動。充分利用學生已完成的作業,一方面引導學生向優秀作業學習;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向系列化卡片設計的要求靠攏。

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是系列化的卡片設計。教師可以側重引導學生從一張卡片的設計思路出發,借鑑、發展原有設計。教材提供了一組對應的圖片範例,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作業進行更加直觀的探討。

教學應注意利用圖片或卡片例項,強調每張卡片之間的圖形與相關文字是難以分割的`整體。同時,引導學生把圖文有機結合在一起,討論如何能夠更加完整地展現設計創意。結合教材圖片,引入版式設計的內容,運用同樣形象與文字的幾個不同版面處理,強化學生對卡片版式設計的處理能力。

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當鼓勵學生不斷調整、優化設計思路與製作技術,鼓勵學生在互相學習借鑑的同時,注意追求表現方式和技巧的新穎與獨特。

第三課時,從關愛他人的線索繼續延伸,教學自然進入到利用美術的知識關愛他人與社會的主題上來。

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哪些撫慰心靈的活動需要藉助美術知識?怎樣運用美術知識更好地表達一份真摯的撫慰呢?教師此時再針對性地與學生回顧相關美術知識的要點。

然後,教師就其中一種大家普遍喜愛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展開設計與製作。這時的內容不一定是教師預定的,教師可能會要與學生一樣去嘗試探索問題,與學生一起去解決問題,更多是引導學生嘗試探究性學習的方式。

四、教學選擇

作業的表現方式可以靈活多樣,可以出現不同層次的選擇,但是必須體現一個教學核心——關愛心靈。另一個是突出學習系列化設計。抓住了這個關鍵,根據學生的喜好與教學實際,教師可以大膽嘗試新的教學內容。比如:從一個禮物盒的包裝設計入手,再到禮品盒系列化包裝設計的嘗試與學習;從一件陶藝小品的製作入手,再到系列化陶藝小品的創意與表現;從一個手工設計的信封入手,再到系列化的信封設計與製作。

在卡片製作過程中,影響製作精美程度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材料的選擇。一般的.白紙或者比較薄的紙張,都不宜作為選擇的物件,羊皮紙或者具有一定·厚度的色紙是比較合適的選擇。在紙上繪製圖形、設計文字的工具一般不要選擇水彩或者水粉這樣水性的顏料,因為紙張在經過水性色彩的染泡後,非常容易扭曲變形。馬克筆、水彩筆、彩色鉛筆、油畫棒等工具都比較適合使用。對於相對落後的地區來講,這種材料與工具的準備顯得比較困難。教師務必積極利用當地的資源,不可簡單照搬教材上作品使用的工具與材料。

五、教學建議

教師應鼓勵學生課後多注重與美術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積極關注社會人文關懷的建設,留心身邊生活中一些有待改善的事物與需要改進的現象,嘗試更廣泛地利用美術的方法與知識,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議與方案。

“活動一”在實際教學中宜分解成兩個遞進關係的小活動。首先解決學生怎樣設計好一張卡片的問題,再引導學生設計系列化的卡片。

教師可以在一張卡片的製作過程中側重提升與強化學生基本的技術意識與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側重在系列化的設計過程中強化學生系列化設計的製作技巧與創意表現。

“活動二”具有較大的開放性,教材上呈現出的只是幾種學習的方式與基本的展開角度。教師與學生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進行積極拓展與延伸。

“活動二”不只是一個直接學習知識,再直接解決相關問題的活動。這裡只有活動的目的與範圍,大大削弱了知識的具體內容。學生或許必須調動以往許多知識加以整合與發揮,才能解決在表達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此,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再是傳授知識性內容,學習的方法與解決問題的途徑才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在學生實踐中教師的定位應當是組織者與監控者。

“活動二”部分教學目標或許考慮延伸到課外進行深化,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更多得到美術自主學習的方法與探究解決問題的途徑。這個問題解決好了,對學生課外自覺深化相關知識與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有重大意義。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16

教學目標:

1、能夠對寫實的畫面形象進行初步的明暗造型歸納與整理。

2、能夠運用明暗色塊整理的處理方法對畫面進行明暗造型的簡化練習。

3、能夠初步理解與把握美術作品中明暗處理與情感表現的內在聯絡。

4、能夠基本把握畫面中的空間透視規律,運用簡單的空間透視表現技巧。

教學重點:

1、能夠對寫實的畫面形象進行初步的明暗造型歸納與整理。

2、能夠運用明暗色塊整理的處理方法對畫面進行明暗造型的簡化練習。

教學難點:

1、能夠初步理解與把握美術作品中明暗處理與情感表現的內在聯絡。

2、能夠基本把握畫面中的空間透視規律,運用簡單的空間透視表現技巧。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用具:

圖片、課件。

學生用具:

顏料、紙等。

學生預習:

課前自己收集的風景畫作品及風景照片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讓學生欣賞油畫作品《天山之晨》:感受畫家在美術作品中是如何運用光影的黑白灰變化賦予畫面生命力的。(熾熱濃烈的高原景色令人陶醉。)

2、欣賞教材上的彩照《沙漠》,談談它給大家的視覺感受。

3、轉換成黑白效果,分析構圖韻律主線形成的主要原因。

4、用簡潔的黑、白、灰三色概括畫面。簡潔地描繪畫面中的影調關係。

5、活動一:將自己課外蒐集的風景照片或風景畫作品用單色工具進行概括和描繪。

6、展示並簡要評析兩幅優秀的學生作業,優化描繪的步驟。用概括的線條和塊面將黑白灰調子進行整體的描繪。

7、欣賞一幅列維坦的風景畫作品,體會其中黑、白、灰組合的形式韻律。(重點分析空氣透視規律:近大遠小,近實遠虛。)

8、活動二:對畫面進行描繪和修改,以求更好地表達畫面的視覺情感體驗。

9、課堂小結:展示學生作業,請作者談談對畫面藝術處理的感受。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欣賞凡高的作品《夜間露天咖啡座》,引導學生分析畫面中的光影構成方式,對應討論畫面帶給人的情感體驗。

2、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景照片,根據自己對畫面的情感體驗,注意畫面韻律表現及主體物的位置處理。

3、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師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見。

4、《夜間露天咖啡座》創作草圖中,不同遠近住宅的光影與形狀有何變化?(近大遠小,近實遠虛)

5、將構好圖的畫面,在把握好明暗關係的基礎上,進行更具體細緻的明暗處理,使畫面呈現出一定的空間立體感。

6、展示評價學生作業,進行適當的示範和修改,提高學生處理畫面空間立體感的技巧。

7、課堂小結。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17

教學目標:

1、感受大自然豐富的色彩之美,初步瞭解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與規律。

2、學習寫實繪畫中色彩運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效能與調和技巧。

3、在臨摹色彩練習中體現出一定的色彩空間關係。

教學重點:

1、學習寫實繪畫中色彩運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效能與調和技巧。

2、在臨摹色彩練習中體現出一定的色彩空間關係。

教學難點:

1、學習寫實繪畫中色彩運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效能與調和技巧。

2、在臨摹色彩練習中體現出一定的色彩空間關係。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用具:

圖片、課件。

學生用具:

顏料、紙等。

學生預習:

課前自己收集的風景畫作品及風景照片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演示匯入:讓學生運用各種方式改變一個白紙盒的顏色。(光源色,環境色)

2、師生共同總結:白色物體的受光面受光源色的影響,背光面受環境色的影響。

3、提出問題:如果景物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其他顏色,它的色彩會發生變化嗎?

4、教師對風景畫中同一景物的受光面,背光面和中間面的色彩分析並總結規律。

受光面:固有色+光源色

中間面:固有色為主

背光面:固有色+環境色

5、請同學上講臺演示水粉色彩調和的方法。

6、學生練習調色,教師輔導。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欣賞油畫《迷人的夏日》(總結:不同的色彩對比和筆觸能體現作者的心境情緒,也能給觀者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

2、欣賞不同意境的畫面,總結繪畫步驟。

A、安排構圖。

B、畫出主要色塊。

C、適當補充和調整細節。

3、學生選擇圖片,選擇合適的構圖方式,運用水粉工具繪製一幅色彩風景畫。教師隨堂輔導。

4、學生互評,教師總結。

5、展示學生作業。

6、展示各個藝術流派的風景畫,初步比較一下不同的表現手法,為《絢麗的陽光》一課做鋪墊。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18

一、教材分析

凝固的音樂依據課程標準的目標,綜合“欣賞·評述”和“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學習內容凝固的音樂,本單元凝固的音樂採用了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活動建議,以建築為教學題材,通過欣賞、製作教學活動,目的在於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凝固的音樂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以及基本的美術素養。

課題《凝固的音樂》應理解為:建築藝術和音樂一樣,能夠使人的情感和精神得到昇華。

教材從欣賞進入,以不同型別、風格的經典建築為物件,分別從造型結構、光影變化、色彩以及環境等方面加以提示,啟發學生進行聯想,引導學生用體積、空間的認識方式感受優秀的建築作品的魅力。

兩個教學活動按梯次由淺入深展開,從簡單形體的製作嘗試中理解建築的某個部分,進而豐富學生的想像,通過合作學習,完成較完整的建築模型。在製作過程中,學習和運用立體構成的製作技法,獲得知識技能的能力。

資料庫提供的術語解釋:節奏與韻律,是音樂與造型藝術通用的術語,結合圖片,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建築在造型結構與空間上的藝術表現。

學習大空間是對本單元知識內容的延伸和拓展,分別從生活中構成形式的運用、中國古代建築等方面進行引導,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在社會生活中學習和運用知識。

教材綜合欣賞和製作兩方面的學習內容,教學中應以形體空間感受和認識為主線,聯絡建築藝術的人文精神和立體制作的技能方法,讓學生在感受與表現、知識與技能方面都能夠有所獲得。根據學生能力條件設定模型製作的難度水平及要求,注意活動之間的梯次關係,發揮合作學習的效能,力求做出較完整的作品。

二、教學目標

賞經典建築的形式美,體會和認識建築所蘊含的人文精神;

製作簡單的形體,並構想建築模型,畫出設計草圖,根據設計草圖,製作簡單的建築模型。

三、教學思路

1.教學題材

首頁圖片用於欣賞活動,感受不同型別、風格的經典建築,分別從造型結構、光影變化、色彩以及環境等方面加以提示,教學運用中應該有所側重,能夠讓學生了解欣賞建築藝術的一般方法。

布達拉宮隨山勢聳峙,俯瞰山巒環抱的一片廣袤的平原,巨集偉壯觀;色彩搭配單純、簡潔,錯落的組合給人豐富的視覺感受。可以比較下圖加拿大蒙特利爾某住宅,同樣是直線造型,不同的組合產生不同的空間感受。

天壇祈年殿層層臺基和重重屈簷以平穩的節奏,造成向上的動感,表現與天相接,突出“天”的肅穆崇高。

悉尼歌劇院富有詩意的建築群,重複的殼體形成強烈的節奏感,讓人聯想到出海的白帆、盛開的百合。比較上海體育場飛揚的曲線造型,用以啟發學生對建築構圖的認識。

教學提示啟發學生對建築作品進行聯想,引入對簡單形體的思考。活動一設定的教學任務可以作為製作活動的第一階段,讓學生從簡單形體的製作中學習基本方法,逐步完善建築模型的構思。第16頁的圖片為學生提供了想像的參照。

活動二的學習任務是創意製作,教材為此呈現挖切、摺疊和粘合等製作技法詳細的步驟圖和相應的學生作業。創意製作應該在簡單形體制作的基礎上豐富和完整,體現教學的延續性。

2.教學組織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製作模型用紙張、工具刀、尺子、鉛筆墊板、直尺、圓規、膠棒等;分小組製作模型;明確製作過程中安全、衛生以及愛護公物等注意事項。

3.教學策略

從建築藝術給人的視覺、形體和空間感受以及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等方面理解“凝固的音樂”:即好的建築不僅僅是用於遮風避雨的構築物,它還像音樂一樣,使我們的情感和精神得到昇華。

欣賞過程注重視覺效果的感受,啟發對生活的聯想,達到昇華情感的目的;從造型、結構、色彩、環境等方面對建築作品進行分析,學習欣賞建築藝術的基本知識,瞭解建築藝術的形式美法則,並運用於對建築作品的評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嘗試,培養他們敏銳的視覺意識,能夠對建築作品做出積極的?穴或許是獨特的?雪反應,追求更高的審美品位,並保持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

高音比較適合這種舒展、明快的建築風格。針對學生對建築和音樂的理解所存在的差異,可以考慮在課前組織一次評選活動,讓學生為教材中的某件作品選配一段背景音樂,並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用意,促使他們表達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創設他們認可的教學情境。

3.關於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的建議

為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提出問題和解答問題有機結合,隨機調整師生的主從關係,把更多的學習空間留給學生。如:設定“陽光下的悉尼歌劇院”、“世界屋脊上的神殿”、“建築的直線和曲線”等話題,讓學生運用多方面的知識描述自己對建築作品的感受;點評突出的製作,讓學生介紹製作方法與體會等。諸如此類,教師與學生的積極互動,使學生更為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4.關於教學媒材和教學手段擇優使用的建議

拍攝當地有特色的建築圖片運用於教學,引發學生對周邊環境的關注,形成觀察習慣。

注重運用示意圖歸納形體結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建築作品;強調動手演示的作用,直觀感受更有利於製作技巧的傳授;製作幾何體的展開平面圖,供學生隨時查閱。

5.關於採納不同教學組織形式的建議

提供一定數量的圖片和具有指導意義的文字,利用校園網路或櫥窗,舉辦“建築博覽會”;通過徵文的活動形式,利用課外時間完成欣賞教學。不僅能夠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以緩解課時不足的壓力。

6.關於學習指導方法和學習小竅門的建議

幾何體體積和它展開平面的形狀有很大區別,幫助學生完成從平面到立體轉換是教學中的難點。可以利用幾何模型教具,從各個角度觀察其平面投影。對學生而言,更簡便的方法如:拆開一箇舊包裝紙盒,即可獲得展開平面圖。

四、教學資料

建築與音樂

德國文學家歌德把建築比喻為“凝固的音樂”,因為建築可以像音樂那樣喚起人們某種情感,例如創造出莊嚴、雄偉、幽暗、明朗的氣氛,使人產生崇敬、自豪、壓抑、歡快等等情緒。建築與音樂的聯絡突出體現在節奏和韻律、重複和再現以及對比等概念與方法上。

節奏和韻律在音樂和美術中的應用極為普遍。古今中外的建築?薰不論是單體建築或群體建築?薰乃至細部裝飾,幾乎處處都有運用韻律美造成節奏感。

在音樂中某一主旋律的重複或再現,通常有助於整個樂曲的和諧統一。在建築中,往往也可以借某一主題的重複或再現來增強整體的統一性。一般說來,重複或再現總是同對比和變化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凡對稱都必然包含著對比和重複這兩種因素。中國古代建築中常把對稱的格局稱為“排偶”,偶是成對的意思,也就是兩兩重複地出現。同一種形式的空間如果連續多次或有規律地重複出現,還可以造成一種韻律節奏感。如:悉尼歌劇院、天壇祈年殿、故宮角樓的屋頂和香港力寶大廈等。

建築形式美法則

一個建築給人們以美或不美的感受,在人們心理上、情緒上產生某種反應,存在著某種規律。建築形式美法則就表述了這種規律。建築物是由各種構成要素如牆、門、窗、臺基、屋頂等組成的。這些構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狀、大小、色彩和質感,而形狀(及其大小)又可抽象為點、線、面、體(及其度量),建築形式美法則就表述了這些點、線、面、體以及色彩和質感的普遍組合規律。

建築形體的幾何關係

古代一些美學家認為圓、正方形、正三角形這樣一些簡單、肯定的幾何形狀具有抽象的一致性,是統一和完整的象徵,因而可以引起人們的美感。

抽象的一致性指這些形狀有確定的幾何關係。例如圓周上的任意一點距圓心的長度是相等的,圓周的長度是直徑的π倍;正方形或正立方體的各邊相等,相鄰的邊互相垂直;正三角形的三條邊等長,三個角相等,頂端處於對邊的中線上。這些形狀既然有明確、肯定的幾何關係,就可以避免任意性。這種觀點對建築構圖影響很大。古代許多優秀建築作品不論是平面形狀、體形組合,乃至細部處理,都以上述幾種簡單的幾何圖形作為構圖的依據?薰從而獲得了高度的完整統一性。後來雖然突破古典建築形式,出現了多種不規則的構圖法則,但有時仍然藉助於簡單幾何圖形來達到構圖上的完整統一。參看希臘巴特農神廟、盧浮宮金字塔、臺方斯大拱門等。

直和曲的對比

直線能給人以剛勁挺拔的感覺,曲線則顯示出柔和活潑。巧妙地運用這兩種線型,通過剛柔之間的對比和微差,可以使建築構圖富有變化。西方古典建築中的拱柱式結構,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的舉折變化都是運用直曲對比變化的範例。現代建築運用直曲對比的成功例子也很多。特別是採用殼體或懸索結構的建築,可利用直曲之間的對比加強建築的表現力。如:悉尼歌劇院、上海東方之珠、上海體育館。

虛和實的對比

利用孔、洞、窗、廊同堅實的牆垛、柱之間的虛實對比將有助於創造出既統一和諧又富有變化的建築形象。如:朗香教堂的窗孔使厚實牆體顯得和諧而富有變化。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19

教材分析:

一張紙條經過切割、折曲就能設計製作出各種造型新穎、風格獨特的椅子,本課讓學生通過座椅的設計與製作,關注生活,敢於創造。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通過紙板的切割、曲折,設計製作造型美觀、功能實用的椅子與沙發。初步瞭解立體構成知識及在設計中的應用。

(2)隱性內容與目標:通過椅子的設計,使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認識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培養敢於想象、勇於實踐的創新精神和立體造型的設計能力。在思想上關注家鄉的變化,提高“三亞是我家,保護、建設靠大家”的好市民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

設計與生活的關係。認識到生活中充滿設計,設計的前提使敢於創造。椅子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生活用品,但很少有人有意識地注意它、研究它、分析它的造型、功能、材料、色彩以及風格、品位。引導學生通過設計椅子關注生活中的其他設計,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2)難點:

設計構思。椅子設計用材很少,技法也較為簡單,關鍵是構思。紙板的聯想是通過一張紙的切割、彎曲設計椅子,儘可能少去掉或新增紙塊,這裡含有立體構成的因素。

教具準備:剪刀,卡紙,雙面膠及各種風格紙板坐椅作品(教師)。部分學生優秀作品。

學具準備:各色硬卡紙,剪刀,雙面膠,彩筆,貼紙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匯入新課

導言:

大家看圖片,並回答問題,(課件展示圖片)

設問:①你能看出圖片上的景物是哪裡嗎?

②你能看到與美麗的景色不協調的地方嗎?

提問:你是否留意過該藝術椅的造型?

提問:該藝術椅的作用?

小結:方便。舒適。美觀。情趣

以三亞本市東西兩河河堤上的藝術便民座椅受到人為的破壞為切入點。

(課件展示)殘缺不全的藝術卡通便民座椅展示

③面對人為的破壞,作為少先隊員。團員的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學生觀看、討論

自由回答:三亞河景,椅子,殘缺不全的藝術卡通便民座椅。

例如:手、足球、動物等

例如:走累了休息,好看等等。

學生思考並個別回答:例如保護環境以身作則,以三亞好市民自律,愛護家園,影響家人朋友,設計更堅固更美觀的便民座椅

講授新課

要想設計出好的座椅,就先來了解我們生活中的其它座椅。

⑴生活中的椅子還有哪些呢?

(課件展示圖片)生活中的座椅

設問:你知道它們的社會功能、造型特點、材料、擺放的環境嗎?

⑵思考與討論:(課件展示問題)

①體會一下坐在椅子上的感覺,座椅給你的感受是什麼?

點選進入:座椅的特點:座椅具有實用、舒適、穩定。以人為本

②座椅的結構你瞭解嗎?你看到的椅子都是由幾條腿支撐的?它們穩定嗎?為什麼?

點選進入:座椅的結構:座椅的結構一般為腿(支撐點)、面(承重點),靠背。

③你能用紙板設計製作椅子造型嗎?

這節課我們就是把紙板想象為塑料。鋼材。木版等來設計創意坐椅。

課題揭示:(板書)紙板的聯想——坐椅設計。

(課件展示)設問:怎麼樣通過紙板來設計製作坐椅?(切換FISH)

(課件展示動畫教具、圖例、講解):紙板的聯想(構圖、卷折)

小結:由一張紙上通

過折、卷、利用點、線、面的角度及紙張粗細大小變化,儘量少去掉紙塊或加紙塊的來完成造型。

注意:造型要符合現代造型設計的造型特點:簡潔、藝術性強、以人為本

以支撐點(椅子腿)可以是:四條三條兩條一條

(切換FISH)示範其中之一(四線)(兩線一面)(兩面)(一面)

(並出示學生優秀創意作品)簡述

學生看圖片思考並回答:

例如:①沙發、生活用椅、辦公用椅、公共用椅等。

②足球、逗號、花朵等。

③家裡、辦公室、食堂、餐廳、會議室、客廳等。

學生細心體會坐著的感覺:舒服、穩定等等

學生觀察課桌椅

學生討論、觀察、回答:由靠背、椅面、椅腿構成。

數學知識:三點確定一個平面

學生欣賞

師生雙邊活動

課堂練習

以(三亞是我家,“美護”靠大家)為主題

①把紙板想象為塑料、鋼材、木材等材料來設計製作創意座椅。

②比一比,看誰能最快設計製作出即創意、好看、實用、穩定的座椅,作品可為1、2個小椅子或一組椅子、沙發。

③要求大膽創新,構思製作可組成小組合作可單獨完成

巡迴輔導,必要時與學生共同完成製作,(提醒安全問題)

把講臺作為學生作品的展示臺。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合作並構思製作學生欣賞作品並作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

展示與討論

學生展示自己的設計,並談談自己的創意:椅子的造型特點,放在什麼環境下最合適,如果真投產,用什麼材料製作最能展示自己的創意。

課堂小結

請學生自己總結所學內容,肯定學生的努力。從今後多留意身邊的事物會發現生活中的設計無處不在。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20

教學目標:

讓學生充分感受招貼作品的藝術美,初步懂得招貼畫的基本分類和藝術風格、創作的基本知識

教學準備:

1、ppt課件

2、鉛畫紙、水彩筆(蠟筆)等

教學重點:

招貼畫圖形的選擇與構圖

教學難點:

學生對招貼畫設計基本要素的掌握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教師:播放一段廣告(學生比較熟悉的題材),提問學生播放的是什麼內容?

學生:一般大家都能正確回答

教師:剛才大家是通過教師剪輯的一個畫面知道表達的主題,那麼老師想問問同學們,我們平時要獲知一些事情除了這種媒體形式外,還能以什麼方法獲知?(引導學生回答到本課主題——招貼設計)

學生:通過教師引導正確回答。

二、看畫、師生互動階段

教師:給學生看準備好的招貼畫圖片,同學們,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些招貼畫的圖片,在看的同時,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招貼畫?

學生:回答什麼是招貼畫。

教師:總結概念:招貼畫是緊密聯絡社會活動與文化、商業活動的畫種,又稱為宣傳畫、海報、廣告畫。

教師: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欣賞一些圖片來了解什麼是招貼畫,那老師又有新的問題了,招貼畫有很多種類,我們在欣賞時是不是能找到一些方法或者說怎樣把它們一一歸類,這樣欣賞起來就容易多了,老師想把這個任務交給大家,同時,老師還要看看哪組同學發言最積極,最全面。(準備適當的小禮品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三、議畫(學生實踐階段)

接上一環節學生在欣賞了一定量的招貼畫設計作品,感受招貼畫作品的藝術美後,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共同探討招貼畫怎樣畫?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鼓勵中國學習聯盟膽創作。

教師:出一簡單題目,讓學生上黑斑作畫(奧運會),(每組挑選一個代表,比一比、賽一賽)因為時間有限只要求學生畫大致內容即可,無需上色。(通過做遊戲來挑選學生,以活躍課堂氣氛,如:播放音樂傳遞物品,音樂停時拿到物品的學生上來作畫)

學生:評出畫的最好的一幅,講講為什麼?

教師:點評,引出招貼畫設計的基本要素:a、畫面b、標題(主要構成)c、文字(輔助說明)

教師:略帶講解招貼畫常見的藝術風格:

1、寫實

2、妝飾

3、抽象

4、漫畫

四、畫畫(學生實踐階段)

教師:我們蘇州自古以來就是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現在正逢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在蘇州召開,那麼圍繞這樣一個主題,請我們同學設計一幅招貼畫。

創作要求:醒目、生動、準確

創作步驟:

1、審題準確把握表現內容的關鍵

2、選取形象尋找與內容相吻合的藝術形象

3、組合構圖嚴格考慮招貼畫的三個組成部分,組成有機的構圖

4、色彩設計選取符合表現內容的畫面色調、標題、文字部分的色彩

5、選取製作方法剪貼、噴繪、拓印、手工繪製等(由於課堂時間有限,所以由教師規定製作方法)

6、製作

五、教師總結

挑選幾幅學生作品講解,鼓勵、表揚為主,適當指出不足。

同學們,今天這堂招貼畫設計就上到這兒,老師從同學們的畫中不僅看到大家掌握了招貼畫設計的要領,更主要的是,從畫中感受到大家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心情。讓我們共同喜迎世界遺產大會的召開。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21

一、教材分析

依據課程標準基本理念,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以形寫神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以及“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教學活動建議,教材以形寫神圍繞中國傳統人物畫“以形寫神”的藝術特點,通過欣賞作品、學習技法和嘗試水墨人物畫表現幾個方面設定教學活動,旨在使學生在學習和了解中國畫表現技法的同時領略祖國文化獨特的精神風貌。

針對作品中人物的神情姿態的表現和水墨技法的運用,為教學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引發學生對傳統繪畫的關注和思考,通過欣賞教學使學生感受和理解人物畫作品的表現方法和特點。

在人物畫作品的欣賞感受中,對人物畫的立意、造型和筆墨表現進行分析,並做出相關的提示,為嘗試表現的教學活動提供指導。嘗試表現從臨摹開始,教材為學習提出了技法和情感兩個方面的要求。臨摹學習適合學生的不同特點和水平,避免了空洞的技法理論學習。圍繞人物畫的主題表現展開,通過作品提示,從提取素材、表現典型、環境渲染以及人物性格、內心世界的刻畫等方面闡述了創作表現方法。“活動二”的學習任務是:以成語故事、神話故事或歷史故事中的人物為素材嘗試表現,為學生提供綜合運用知識的途徑。

“資料庫”:介紹傳統繪畫理論和有關知識,幫助學生了解傳統人物畫的歷史淵源。

“學習大空間”:介紹工筆畫知識,引發學生產生進一步完整地瞭解中國傳統繪畫的興趣。

通過學習,學生對中國傳統人物畫“以形寫神”的藝術特點有一定的瞭解,能夠使用中國畫的工具、材料表現簡單的人物,並通過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現意境,傳達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瞭解中國傳統人物畫“以形寫神”的藝術特點,感受祖國文化獨特的精神風貌;

學習運用水墨人物畫的基本技法,嘗試表現簡單的人物,並通過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現意境,傳達思想感情。

三、教學思路

1.教學題材

葉淺予的作品《藏族舞蹈》運用純熟的線條,勾畫出靈動的舞蹈動作。中國畫表現人物要求一氣呵成,所以對人物造型的準確、深刻理解便成為水墨人物畫的基礎。使學生理解造型基礎的重要性,懂得“胸有成竹”在中國畫表現中的意義。

韓羽的作品《戲劇人物》運用潑墨技法,表現了舞臺上的張飛剛毅、憨直的藝術形象,造型誇張,氣勢非凡。墨色濃厚蒼潤,用筆灑脫飛揚。墨色的變化是中國畫的重要特點,注意引導學生在嘗試學習中仔細觀察水墨在宣紙上的變化,感受和體會墨色的不同層次。

分析梁楷的作品《太白行吟圖》,瞭解寫意畫的特點,感受線條的輕重、疾澀、虛實、強弱以及流暢的運筆,轉折頓挫;墨色隨著線的流動產生濃淡乾溼的變化呈現出的豐富效果;微睜雙目、喃喃吟頌的面部表情,以及簡約造型中空白的處理,體會詩人沉浸在無際的冥想之中的心境。

“活動一”設定了讀畫、臨畫的學習任務,併為此選擇了其他人物畫作品。這一部分的學習材料以有趣的人物造型、簡潔的筆墨方法為學生提供合適的參考。讓學生通過讀畫細心品味人物畫作品所表現的意境、人物造型方法和筆墨運用特點,通過臨摹學習體會人物造型和用筆用墨的方法。

“活動二”圍繞一定主題的人物畫創作而設定。教材選用了《學步》和《相馬圖》兩幅作品作為正規化,從人物刻畫、環境渲染和道具安排等方面做出提示,也可以作為臨摹範本使用。

2.教學組織

教學準備以演示和作業用的國畫工具以及欣賞圖片或多媒體課件為主。多媒體課件應考慮提供放大的作品區域性畫面;演示和作業用的工具應保持一致,以便學生模仿。作業用紙的尺寸應適合在課桌上使用,可以考慮選用浸染程度不大的皮紙。課堂組織形式仍舊以單獨作業為主。教學過程中注意習慣的培養,對工具的擺放、使用以及衛生事項做出具體要求,如注意筆洗的擺放;用手指捏擠去除毛筆多餘的水分,不要隨便亂甩等等。

3.教學策略

根據教材活動設定,安排兩個課時教學。第一課時通過欣賞活動和臨摹嘗試,瞭解中國傳統人物畫“以形寫神”的藝術特點,學習用水墨表現簡單的人物。第二課時運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嘗試表現人物,並通過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現意境,傳達思想感情。

欣賞匯入,圍繞教材提供的圖片提出問題,從整體感受線條的表現特點、水墨效果、構圖安排和細節刻畫等方面入手,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逐步深入地探究人物神態的表現、情感的抒發和作品所表達的意境。

嘗試即興水墨表現:在宣紙上畫人物,在同學的作品中進行比較,談一談表現的目的;試一試將作品與題材、性格對號,進一步體會筆墨與情感的聯絡。

在欣賞和分析作品的活動中,始終要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上,以他們的角度判斷答案的合理性,並給予積極的評價。穿插筆墨的練習,通過教師演示和學生臨摹,切身體驗用水墨畫人物的過程,並讓學生交談感受。欣賞、分析《太白行吟圖》,對比其他作品,分析人物動態塑造、身份舉止的表現以及關聯繪畫主題表現的其他問題,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歸納要點,對教學做出評價,結束這一課時的教學。

第二課時進行人物畫創作,以成語故事、神話故事或歷史故事中的人物為素材,參考課本列舉的不同形式的人物畫作品,嘗試水墨人物畫的表現。首先複習上節課歸納的要點,讓個別學生簡短講解自己的創作意圖,瞭解學生的創作思路並給予必要的指導,由此啟發更多的同學。通過對課本中的若干範圖的分析,幫助學生理解人物畫的創作過程。啟迪他們在平凡而廣泛的選材中開掘深意,圍繞主題刻畫人物。注意利用人物的衣著打扮,呈現事件中必不可少的環境、道具,省去多餘的羅列。在創作過程中,隨時展示學生作品並予評價和輔導。

4.教學評價

評價的範圍可以是理解水平和繪畫技能等多方面的,這樣做能夠鼓勵和肯定學生在不同方面的獲得。採用自評和互評的評價方法,通過各方面的比較,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從理解中國畫人物的神態和意境、運用水墨工具進行人物畫表現等方面對學習做出評價。

熟練地掌握水墨技法非一日之功,也不是本單元的直接目標,作業不需強求形似,重在通過嘗試體會感受,評價指標在這方面應該有所側重。

四、教學選擇

嘗試和體驗是瞭解傳統技法的最好方法。傳統人物畫的學習同樣講究程式技法,人物造型、線描技法以及筆墨運用缺一不可,如果一一道來,既不可能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也不可能為廣大學生接受。臨摹乃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歷代繼承發揚國畫傳統的重要途徑。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同時要適度把握評價標準,重在對傳統繪畫的認識瞭解。

臨摹的方法有多種,如區域性臨摹;摹寫鉛筆稿,再用水墨勾畫;模仿筆墨畫法等等,可以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五、教學建議

1.關於教材處理的建議

中國畫人物的神態是通過各個方面表現的,包括人物動態、構圖、筆墨以及細節的處理、環境、道具的烘托與陪襯。教材選擇的圖片都各有側重,教學中可以分門別類加以使用。

欣賞內容貫穿於始終,教材關於作品的描述可以視為提示,具有導向的作用,可以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發揮。

技法的學習以臨摹為主,即使是表現主題的習作,也可以藉助臨摹完成,除教材提供的作品外,可以讓學生自己蒐集。

2.關於教學情境創設的建議

感受人物內心活動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藏族舞蹈》通過動態造型表現熱烈的情緒,用藏族舞蹈的影片資料可以烘托氣氛;《戲劇人物》用闊筆潑墨的手法,表現張飛的憨直魯莽,用戲劇影片資料可以幫助學生轉換這一感受;可以結合詩詞幫助學生感受李白吟詩的神態等等。

畫面效果的感受結合表現方法分析,也是幫助學生進入情境的重要途徑。啟發學生描述自己的感受,有助於體會作品表現的意境,理解作品傳達的情感。

3.關於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的建議

欣賞的內容應建立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講解抽象的筆墨形式時,儘可能地採用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如:用什麼樣的筆墨方法表現張飛、李逵、鍾馗等個性張揚的人物;用什麼樣的筆墨方法表現仕女、楊柳等等。通過不同的例證,讓學生貼切地理解筆墨運用和情感表現的關係。

筆墨練習重在體驗和感受,如:中鋒運筆和側鋒運筆所產生的效果;流暢的線條和疾澀的線條所表達的不同感受;墨色的濃、淡、幹、溼在紙面上產生的層次等等,通過經驗的積累加深對中國畫的理解。

人物畫創作首先要理解所畫的人物,在選擇創作題材的同時,自然考慮到表現方法。另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各種想法,避免公式化的表現。

4.關於教學媒材和教學手段擇優使用的建議

教師的直接演示是其他媒體無法替代的,在技法學習環節中至關重要。教師根據自身的專業水平,可以選擇不同的演示內容。如不同的運筆產生的效果,水墨在宣紙上的變化等完全可以做到。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影響的演示,在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

5.關於採納不同教學組織形式的建議

為激發學生興趣,可以考慮採用小組分工畫成語故事組畫的活動形式。

6.關於學習指導方法和學習小竅門的建議

教學中的細節往往對學生產生永久的影響,諸如執筆運筆的方法、毛筆中不同濃淡水墨的分配、宣紙特性的把握等等,都是演示和輔導時需要注意的內容。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對某一細節有所感悟,也是很好的收穫。

細心揣摩作品中的人物,我們會發現,中國畫為了表現主題,往往對人物神態進行誇張,如果能在一幅作品中抓住被誇張的關鍵所在,即能夠較容易地領悟畫家的表現意圖和觀察方法,同時,我們會發現其他人物畫中也有類似手段。

六、教學資料

梁楷南宋畫家。生卒年不詳。原籍東平(今山東省東平縣),為人豪宕不羈,嗜酒自樂,曾把皇帝賜給的金帶掛於院內,不受而去。由於他豪放的個性和作風,故有“樑風(瘋)子”的別號。梁楷善畫人物、山水、佛道、鬼神、花鳥,繪畫風格多樣而有變化。他的繪畫對後來元明清的文人畫,甚至日本室町時代的繪畫都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

李可染(1907~1989)中國現代畫家,以山水畫著稱。他的寫意人物畫下筆疾速,動態微妙,形象誇張但不醜化,樸質卻不古拙,富於詼諧、機智特色和生活情趣。

關良(1900~1986)中國現代畫家、藝術教育家。擅長中國畫、油畫。他以中國水墨畫表現中國戲劇人物,創水墨戲劇人物畫,以新穎別緻的筆墨,獨步畫壇。

葉淺予中國現代漫畫家、中國畫家。葉淺予的中國畫?薰主要靠自學?薰曾一度從師張大千。畫風工細,有裝飾味,作品富有時代精神。

韓羽中國現代漫畫家、中國畫家,動畫片《三個和尚》的主要作者。

盧沉(1935—)中國現代畫家,主張融合中西之長,在現代藝術思維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造,走水墨畫現代化之路。作品或取自歷史題材,或將日常生活所見、所思,賦之於畫,畫風多變,時有新意。

周思聰(1939—1996)中國現代畫家。中國女性畫家中德藝雙馨的出色代表,作品在平凡的人物中開掘更深沉的精神內涵。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22

教學目的:

通過筆筒造型的製作,培養學生的設計及精工製作的能力。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課前收集方形或圓形的廢包裝盒,並折開研究其展開的圖形,領悟盒子設計成型的過程。

2、備好白板紙、膠水、顏色、尺、剪刀、小刀等用品。

3、教師備演示用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讓學生觀賞課本中的學生作品“筆筒”,並說說筆筒的形狀和功能。

二、教師對課本上的作品作簡要的分析:形狀、組合特點、色彩圖案的美化組合。

三、教師講解設計製作方法:

製作前首先考慮要製作的整體形狀及輔助部分的功能等。

可先畫出整體造型設計草圖,主體設計後,還須要設計好小的附件。教師邊講解邊出示各部件。

四、學生作業:

根據整體設計,畫出各部件的展開圖,按圖剪折並粘合成筆簡“零件”,待第二節組裝。

第二節

一、在第一節課粘合好的“零件”上,畫上裝飾紋樣。

二、設色塗色。

設色方法有兩種:

1、以兩種複色色彩配置,要講究明度的差別,形成淡雅的色彩美;

2、塗上對比強烈的原色、間色。形成鮮豔活潑的美。如以線條裝飾,則要注意線的疏密粗細排列的形式美,不宜變化太多。

三、組裝粘合完成。

四、講評。

春節禮品(記憶畫)

教學目的:

1、通過描繪豐富多彩、造型優美的“春節禮品”。鞏固色彩知識,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感情。

2、用記憶手法表現物象,提高兒童繪畫能力。

課前準備:

回憶春節時家中的禮品,考慮選擇哪些禮品作畫。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漫談春節最快樂的一件事。

2、過節前,各自家裡有什麼準備工作?

二、新課:

觀賞課本中的彩圖和學生作品,請2—3名學生談談他們家中有特色的春節禮物,以引導全體學生抓住特色,共同記憶思考。

三、示範:

1、教師引導學生選擇三五件能表現春節氣氛,又能大小配合適當,便於處理畫面構圖的禮品作為繪畫物件。

2、學生討論如何運用色彩。

3、教師小結:色彩的運用以紅、橙、黃等暖色調為主,以藍、綠等冷色調的原色、間色、複色配合使用,使主色調更突出、鮮豔、明快。

四、學生作業:

以各自家裡備辦的春節禮品為題材,選擇自己喜歡的,有特色的禮品,畫一幅色彩畫。

五、講評。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23

【摘要】

本課以謎語匯入,以“筆筒博覽會”貫穿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學生通過自己的奇思妙想設計筆筒,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

自主探究合作解疑創新設計鑑賞評價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作用

1.教材編寫使學生初步瞭解古代筆筒文化,瞭解現代筆筒豐富多彩的樣式學會用剪貼、繪製等方法裝飾筆筒。

2.學生通過觀察帶來的筆筒實物,從形狀、內部構造、顏色和圖案、用途等多方面瞭解生活中千姿百態的筆筒,體會藝術在生活中的運用。通過學習,學生學會巧妙地運用塑料瓶、紙盒等材料,製作出實用的、設計新穎的筆筒。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學習利用各種廢舊材料製作筆筒,師生共同關注瓶筒的多種造型及如何利用彩色紙對瓶筒進行美化裝飾。

2.學會用彩色紙剪貼的方法裝飾筒形。

教學重點、難點

1.用廢舊材料製作、裝飾實用的筆筒。

2.裝飾設計的美感與創新。

【學情分析】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領域。通過以往的教學我發現孩子們非常喜歡用廢舊物做手工,通過感官體驗各種媒材、工具的特性,運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嘗試簡單的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現設計、製作的方法,學生在嘗試操作過程中不斷地動腦,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交流,不斷地找到新的方法進而解決問題。

【教學策略】

本課的課題是《做筆筒》,我結合教學環節將課題調整為《筆筒博覽會》,更加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作熱情。本課教學以自編謎語(桌上有個大肚婆,彩色鉛筆裝滿它;形態各異巧裝飾,學習寫作需要它——筆筒)作為匯入,以“筆筒博覽會”作為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教學,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激發學生通過自己的奇思妙想,親自動手設計筆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謎語:桌上有個大肚婆,彩色鉛筆裝滿它;形態各異巧裝飾,學習寫作需要它。

學生預設:筆筒。

(設計意圖:謎語匯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揭示課題。)

2.出示課題:筆筒博覽會

老師希望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奇思妙想,動手設計一個筆筒,在這個博覽會上大家共同來學習、欣賞。

二、探究學習

1.考一考筆筒小知識

①筆筒的用途。②筆筒的材料。③筆筒的外形。

學生展示課前準備好的筆筒實物,介紹材料、外形、圖案與特別之處。

(設計意圖:促進學生交流,瞭解有關筆筒的相關知識,拓展視野。)

2.介紹筆筒的歷史

古代的文人雅士們把書桌上的筆、墨、紙、硯、稱為“文房四寶”,而書桌上的第五寶就是筆筒了,它也有很悠久的歷史,早在明清時代已經盛行。古代能工巧匠的傑出創造為世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筆筒作品,它們大多是瓷製品,也有用玉、竹、木雕刻而成的。它們的形態各異,花紋也各不相同。

(設計意圖:瞭解有關筆筒的歷史文化,豐富學生知識。)

3.尋找製作材料

你覺得筆筒的主體可以用什麼來做?你在身邊找到了哪些廢舊材料可以進行製作?

學生預設:捲紙芯、奶盒、塑料瓶、薯片盒……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科學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養成廢物利用的好習慣。)

4.欣賞作品

師:那麼如何利用這些廢舊物品製作漂亮的筆筒,變廢為寶呢?

展示圖片,學生選擇感興趣的進行描述與講解。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

5.學生利用實物合作演示製作方法,糾正錯例

(1)如何用手工紙包裝主體?

(2)如何能製作出立體的效果?

(3)如何進行組合?如何加底?

(4)裝飾彩條不規矩如何進行修剪?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解決教學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6.思維拓展、疑難解答

(1)你想設計一個什麼樣的筆筒?它有什麼特點?

(2)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老師和同學共同解決。

(設計意圖:學生交流感想,相互激發創作靈感。提出質疑,師生共同解決,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創作實踐

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一個有特色的筆筒。

(設計意圖:明確作業任務,鼓勵學生創新設計,提高動手實踐能力。)

四、作品展評

1.學生將設計製作好的筆筒放在博覽會的展臺上。

2.自評與互評:

(1)介紹自己設計的筆筒的最滿意的地方?

(2)說一說你認為最有特點的筆筒,特別的地方是什麼?

(設計意圖:學生評價是互學的過程,在相互借鑑中提高設計與創作能力。)

五、課堂延伸

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可以變廢為寶的物品,需要我們去發現、去創造,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更有趣!

(展示瓶人作品)

六、課後反思

本課教學以自編謎語作為匯入,以“筆筒博覽會”作為主線貫穿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通過自己的奇思妙想,動手設計筆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在“考一考”環節中,說說筆筒的用途、材料、外形,並展示筆筒實物直觀的進行講解與描述,挖掘學生的已有知識。探究筆筒製作材料過程中,鼓勵學生科學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養成廢物利用的好習慣,如:捲紙芯、奶盒、塑料瓶、薯片盒……教師展示作品圖片,學生帶著問題研究筆筒的製作方法,通過對比賞析,引導學生分析不同的製作方法,如:彩色紙包裝、貼上立體人物或動物的五官、組合貼上、製作系列筆筒……多角度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鼓勵學生的個性展現。

本課的教學亮點是教師提出了幾個製作中出現的困惑,尋求學生來幫助解決:

①如何用手工紙包裝主體?

②如何能製作出立體的效果?

③如何進行組合?如何加底?

④裝飾彩條不規矩如何進行修剪?以疑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地到前面來展示,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演示並講解,有效解決了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探究氛圍濃厚。

在作品展評環節中,教師為學生搭建了博覽會展臺,能更加充分的展示學生的作品,為課堂又增加了一份精彩。鼓勵學生大膽自由的到前面來,說說自己作品最滿意的地方與發現其他作品中的優點,與夥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課堂延伸的目的是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廢舊物品不僅能製作筆筒,還能製作其他奇妙的事物,鼓勵學生不斷地發現,不斷地創造……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不斷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性的課堂教學環境,以寬廣的教學環境和靈活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合作探究。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24

一、教材分析 小區

小區是人們生活聚居場所,是社會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區域。國中美術教案9年級下:04課 小區小區的規劃、建設不僅體現了人們對歷史文化的懷戀、對現實美好生活的不斷完善,小區更是對未來的理想的不懈追求。依據課程標準的精神,國中美術教案9年級下:04課 小區以及綜合·探索領域的具體要求,本單元的課程為教育學生關注小區環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幫助學生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係,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美好生活。

教材首先從小區的自然環境、地理、經濟和人文等方面提供學生思考的空間。以小區的照片引領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從平面示意圖的表現進一步有序地引導學生展開學習的空間,住宅、學校、古建築等從小區的區域劃分、建築的不同功能到人文情懷的滲入,為教學提供了相關素材。

學習活動的設定以為小區命名的活動形式展開,從對小區的整體認識出發,用簡潔的形象,明確地表現小區的特徵,為後續的學習活動確定主題。通過小組協作的形式進行社會考察,討論研究小區的現狀和發展,設計規劃方案。教材以詳細的圖文資料,為選題、設計思路以及平面設計圖的繪製做出示範。最後,根據設計方案製作小區規劃模型,把設計思路付諸現實,以此完善體驗探究、創造的過程。

評價建議設定了具體的評價指標,對學習活動的開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資料庫提供了有關環境設計的專業知識,吸引學生對未知領域的關注。

學習大空間就鄉村規劃、城市公共設施等方面提供了選題與素材,激發學生關注更為廣泛的空間。

二、教學目標

學會平面規劃示意圖的繪製方法,掌握規劃模型基本的製作方法,並運用於規劃設計。

能夠和同學互助合作,共同完成規劃設計和製作等學習任務。

能夠了解所在居民小區的規劃和功能以及人文背景,更加關心和愛護生活環境。

三、教學思路

1.教學內容的確定

篇首小區景色的圖片用於教學匯入,在教學中最好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小區的圖片和平面示意圖替代,使學生能夠將實地印象運用幹規劃設計與製作。

教材設定的未來小區的設計思路作為學習指南,從小區的整體佈局、美化以及文化特點的體現等方面提出要求,並列舉各種表現方法,為學習活動提供了正規化和參考。教學中還可以考慮採用剪貼形式,用色塊表現,用區域性圖片加以示意。

教材呈現的製作步驟為製作活動提供幫助,教學中需要加以演示說明。

對教學任務的要求可以參照“評價建議”中列舉的內容制定指標。

2.教學準備

有關小區的平面掛圖;小區的景觀及各種服務設施的照片資料(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準備影片資料,製作);繪製規劃圖的工具:圓規、直尺、三角板、鉛筆和色彩工具等;製作模型的各種材料:剪刀、小刀、膠水、海綿、泡沫塑料板、塑料片等。

3.教學策略

本課教學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學習活動引發學生對生活環境的關注,在更為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徵。設計規劃自己的生活環境,將想像與創意付諸表現,在探索實踐中加深對美術的認識。

教學策略的整體思路是設計小區名——規劃小區整體方案——製作小區模型。教師可以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教學重點有所選擇的側重。以團體活動形式開展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增進協作意識,由小集體到大社會的轉換更能使學生認識到人與社會的關係,只有積極創造、互相合作才能創造美好的生活。

第一課時可從設問的形式進入教學情境, “介紹你居『主的小區,它有什麼特點?還應增添什麼?理想的小區模式是怎樣的?畫出你家周圍的平面分佈圖……”帶領學生重新審視周邊的小區,從居住環境、交通、小區的設施如商店、學校、遊樂場所、綠化等方面討論。可以組織學生自我評價自己居住的社群,找出它的特色,並命名,展開教學。教師應該有意識強調小區的基本功能和規劃原則、注意事項,尤其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是其中的重點。課後可佈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社會調查,瞭解現代社群建設的大體動態和最新理念。

第二課時就學生的社會調查展開討論,確立小區的主題應以人為本。小區的功能(住宅、交通、醫療、購物、休閒娛樂、消防治安等)、風格(建築、景觀、公共設施等)、文化(當地文化習俗、遺蹟、學校、廣場、公共場所等)都應該考慮進去。討論可採取競爭的方式進行,小組代表闡述調查結果,小組擬定的設計方案的重點是什麼?有什麼特色?結合教材設定的設計方案談一談人與自然、社會的依存關係。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要求、考慮,小區為人們提供的應是功能齊全、設施完備、舒適的場所。同時還應強調小區的時代感、歷史與現代文化的交融和人的返璞歸真的享受。從自然景觀的協調、美感出發啟發按學生自己的理解去裝扮我們的家園。

通過正規化展示和講解,幫助學生學習平面規劃圖的繪製方法,運用有關地圖的知識,瞭解比例、方位、圖例以及繪圖方法。設計圖示標誌,表現道路、綠化、學校、廣場、公共場所等。分組選擇不同方式(包括手繪和剪貼)進,行表現,繪製平面規劃圖。

第三課時製作小區模型。小組分工合作,根據已確定的小區方案,製作方案不必求全,只要求嘗試體驗過程和製作質量。選擇合適的工具和製作材料進行製作。各組的模型以表現小區區域性區域為主,最後彙集為一個大模型。課堂的模型製作應力求簡潔、概括,注意整體的結構和佈局,注意造型與材料質感和色彩的協調。立體造型的點、線、面在模型中的綜合運用,材質運用中對於樹、房屋、草地、水池、道路、路燈等不同質地的表現都需在教學中強調出來。

教學評價不僅僅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的製作結果,要以發展的眼光激勵想、確定階段,學生對生活環境的關注程度和積極參與的熱情與否;另一方面是製作階段對於結構、層次、空間、材質、色彩等構成因素的綜合運用能力的評價。可採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的方式展開,可採用模型展覽的形式由學生暢所欲言地發表自己的觀點。

四、教學選擇

本課製作規劃模型的學習活動難度較大,所需工具材料、製作場地要求較高,佔用課時太長,實施教學有一定困難。可以考慮與學習大空間中公共設施的內容設計對換,將教學重點放在規劃設計圖上。

規劃設計圖的表現方法也可以多樣化,如我國古代的地圖就常採用繪畫方式,具體地點和完整佈局並茂,詳盡而生動。再如平面佈局與照片圖示結合的拼貼簡潔明瞭,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五、教學建議

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是本課編寫所期望的目標。引導學生談一談自己的居住環境,通過日常生活中印象深刻的所見所聞,引起他們對小區環境的關注。如居住環境的新舊對比、住宅的造型和色彩、標誌性建築、綠化帶以及環境與心情等話題。收集學生在所居住的小區的留影,或拍攝他們熟悉的生活環境圖片用於教學,更能夠引起他們對課題的興趣。規劃圖製作之前,應該有一些草圖。通過小組成員的綜合優化,再繪製正稿,這樣做既可以提高作業質量,又能夠培養協作意識。

設定真實的設計用途,在平面圖上假設河流、湖泊或道路作為地形條件的限制,讓學生根據客觀條件進行設計,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也可以考慮以改變小區環境為題,通過調查繪製小區平面圖,通過討論對現有佈局進行改變,設計規劃新的小區佈局。

提示學生在作圖過程中運用幾何知識,諸如用圓規畫對稱圖形、等分圓周、中軸線的運用等等。規劃設計的教學範圖最好能夠呈現繪製過程。手繪掛圖運用剪貼方式,示範時逐步完成。也可以使用膠片分層演示。展示多種建築、樹木、花園、汽車等俯檢視,幫助學生感受特殊角度的圖形,有利於對平面圖的認識和理解。規劃模型的重點應呈現規劃佈局,房屋建築的造型要簡化。先用泡沫塑料切出簡單的幾何體,再稍作挖切即可。

泡沫材料的切割最好使用加熱的鋼絲,不僅切割效果好,而且比工具刀安全。切割臺的製作需要一個木架、一根鋼絲和一臺自耦變壓器,可以請物理老師協助解決。

材料的選用可根據當地的條件和代表當地特色的材質進行製作,就地取材,選用當地最常見的高粱梗、樹枝、石頭等進行製作。

在教學組織上可以採用認識小區——設想小區——設計小區——製作模型的構思進行。學習活動還可以採用設計大賽的形式展開,給小區設立一個主題,既有利於學生抓住小區的設計主旨,又可以激發學生的表現熱情,使其積極地投入其中。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25

教學目標:

初步瞭解標誌的設計構思與製作方法,同時提高品評鑑賞標誌的水平。

教學重點:

1、標誌的意義。

2、標誌的分類。

3、標誌的設計要素。

4、標誌的構思和製作過程。

難點:

設計並製作出具有獨創性、單純性、準確性和藝術獨特的標誌。

設疑提綱:

1、標誌的概念?

2、標誌的特徵?

3、標誌的作用?

4、標誌的顏色運用?

5、標誌的分類、按用途的不同可分幾種?

6、世界上的國旗中,除了中國國旗,有哪一面國旗讓你印象深刻?原因?

7、聯合國會徽的含義?

8、奧運會標誌以什麼造型為主?

9、中國銀行標誌的意義?

10、公益標誌的色彩特點?

11、構成標誌的方式有幾種?請列舉你所注意過哪些標誌符合上述方式?

教學程式:

1、作圖形印象測試。

2、評說測試結果。說明標誌的視覺性。

3、提出設疑提綱問題在1、2、3。

4、分組討論答案。

5、提問同學完成答案。

6、教師補充完善。

7、以建國飯廳為例,提問同學對標誌用色的看法,說明標誌用色的重要性。

8、解析太陽神標誌的意義。

9、提問同學提綱6、7。

10、分組討論8、9、10的問題。

11、分組抽查提問並補充完整。

12、提出問題11。

13、抽查同學回答。

14、熟悉課本關於標誌的構思方面的內容。

15、講述標誌的製作過程。

16、課堂作業:分組設計本校學校標誌。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26

一、《走進微觀世界》教材分析

遵循課程標準提出的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質的基本理念,《走進微觀世界》培養他們敏銳的視覺意識,對視覺現象和美術作品能做出積極的?穴或許還應該是獨特的?雪反應,《走進微觀世界》發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薰提高綜合思維水平,形成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教材在“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設定了這一單元的課程,通過微觀世界的形式美感的啟迪,學習和運用藝術造型的基本知識。 國中美術教案9年級上:05課 走進微觀世界

學習活動的設定分三個步驟展開:欣賞微觀圖片呈現的形式結構美感,通過語言描述和討論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像;觀察顯微鏡下的微生物或通過顯微攝影圖片,感受微觀世界的現象,並通過記錄、想像、設計基本形,組合形狀構圖等一系列的工作,進一步發現和探究圖形的奧祕;採用繪畫或計算機輔助繪畫以及製作立體模型等造型方法進行藝術表現,在不斷認識、想像的基礎上,運用構成方法創造出獨特的富有想像力的圖形。

“評價建議”從對圖形的想像和創意、空間意識的形成以及繪製水平和動手能力幾個方面展開,便於學生自評或互評。

“資料庫”摘錄了有關名詞術語的解釋。

“學習大空間”從巨集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出發,列舉了自然形態和人工形態的圖片,講解了它們之間的區別和關係,幫助學生更廣泛地理解現實生活中豐富的視覺形象。

本單元的教學旨在幫助學生開拓新的視角,啟發他們關注自然形態,開闊視野,發揮想像,探究和思考圖形結構的規律。通過學習活動,進一步認識自然,對豐富的視覺形象產生興趣。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力求幫助學生在物質結構的基本形式和藝術創造的造型要素之間找到某種聯絡,並歸納出方法,用以創造新的圖形。

二、教學目標

*發現和欣賞微觀世界呈現的形式結構美感,探究自然結構與圖形結構的共同規律;根據自然現象進行想像和表現,創造性地運用簡單元素構成圖形。

三、教學思路

1. 教學題材

教材呈現的顯微攝影圖片注重體現和諧、秩序兩個特點。圖片中可以找到等距排列、對稱、重複以及空間結構、運動變化等形式,呈現了自然形態的基本特點。與藝術作品比較,說明人工形態的創造都是基於對自然形態生成和變化的認識、理解。

基本形體的設計與變化組合的學習活動,引入平面構成和立體構成的一般方法,通過繪圖和製作的技能學習,掌握分割、集聚、插接等造型技能,體會自然形不僅可以作為模仿的物件,而且還可以作為功能、構造和美的形式(對稱、比例、調和、平衡、對比)的範例。從而領悟研究自然形態的生成過程,即可瞭解形態的本質的道理。

2. 教學組織

課前準備多媒體演示課件,包括教學所需圖片文字、動畫示意,最好有影片資料,學生用繪畫或立體制作的工具材料等。欣賞活動在老師的引導下展開,立體制作活動可以分小組進行。教學過程中發揮班幹部的作用,每組選定負責人。

3. 教學策略

按照學習活動的設計,這一單元的教學可以分兩個課時進行。

第一課時從關於“形態”的話題開始,運用例項解釋“形態”的詞義,引起學生的注意。通過議論的形式展開師生之間的交流,逐步引導學生髮現微觀圖片中呈現的形式結構美感,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像。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形式和情感兩條線索進行思考。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27

一、教材分析

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造型·表現”領域的階段目標,運動教材選擇了“運動”這一與生活緊密相關的課題。通過本課運動的學習旨在讓學生探索美術的表現語言、表現手法,引起學生對運動藝術與科學的關係的一些思考。

教材運動從美術作品中運用具象的表現手法來表現運動的過程入手,引導學生探索表現運動的方法、角度,教材還通過欣賞運用抽象的表現手法表現動感的雕塑作品,讓學生對美術的表現形式有進一步的認識。

教材設計了三個學習活動。第一個活動是讓學生嘗試運用畫筆記錄舞蹈的運動形態,這一活動的設定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分析、掌握運動的特點,結合對美術作品的賞析,讓學生對藝術作品怎樣表現運動有一個基本認識。第二個活動是讓學生嘗試演示並畫出樹葉和紙飄落的軌跡,這一活動設定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對抽象的表現形式有一定的認識。第三個活動是讓學生選擇適當的工具材料,嘗試做一個表現運動的小雕塑,這實際上是對前面所探索、總結出的知識經驗在實踐中如何加以運用的一個學習過程。

“評價建議”主要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提供一個讓學生對自己學習

情況進行檢驗的方法參考。

“資料庫”中選用了一些活動雕塑圖片,提出了一個新概念,這些極具動感而有趣的雕塑,產生強烈視覺衝擊力,以擴充套件學生的視野,帶給學生新的思考。

“學習大空間”中選擇了具有動感的造型方式在生活中運用的例項,提供了學習遷移的途徑。

二、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運動的本質特點。

◆讓學生嘗試運用一定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表現出運動的形態。

◆讓學生對藝術與科學的關係有進一步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創作語言,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思路

1.教學題材

教材選擇米隆的《擲鐵餅者》匯入,經典的具象雕塑作品展示了運動中力與美的結合,給人以視覺享受。緊扣本課主題,教材還選用了其他表現運動的雕塑作品,從不同表現的角度和方法進行探討。

結合“活動一”嘗試表現,教材安排了繪畫作品欣賞。選擇了敦煌壁畫中表現狩獵場面的一幅作品,流暢的線條、誇張的造型、豔麗的色彩使畫面充滿動感,引導學生感受其神韻,體會其表現手法。同時還展示了法國杜桑的代表作品《下樓梯的女人》,作品把不同時空的狀態表現在同一畫面上,捕捉出人物下樓梯時的連貫動作,描繪出運動的感覺。兩幅繪畫作品通過不同的表現手法,表現出運動的狀態,使學生對美術的表現語言有進一步認識,從而啟發學生進行不同的嘗試表現。教材選擇了一幅攝影作品,拍攝的是一位花式滑冰者的舞蹈形態,要求學生用某些表現手法進行表現。有意識選擇這張重動態表現,而缺乏細節的作品,旨在引導學生對動態的關注。

教材還選用了一些抽象的雕塑作品圖片,不同的造型表現出強烈的動感,以豐富學生的表現語言,幫助其創作。

教材呈現了一個金屬質感的雕塑作品,說明材料與作品表現的關係,加強學生對材料和質感的認識。兩幅學生作業側重於動態的把握,以及對不同材料的選擇,難度適合學生水平,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教材中所選用的一些圖片,考慮呈現表現的不同手法和不同形式,儘可能地給學生多一點資訊,老師還可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一步進行補充。通過作品欣賞,能提高學生的視覺感受能力和審美情趣。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28

一、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領域的課。教材以認識生活中的標誌,學習標誌的設計方法與應用來組織教學內容,分2個課時進行教學。著眼點是提高學生的創意思維,以及應用標誌知識的能力。

從地位作用看:本課是對過去的美術知識與生活經驗綜合運用,從標誌設計創意和應用中,開發創意的能力,對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

從教學內容看:本課教材可分兩個部分:標誌單體設計和綜合應用。知識點有標誌的分類、表現形式、設計的原則、方法和應用;例項主要有奧運會標誌設計理念、設計工作室標誌設計元素分析和中學運動會的系列化視覺設計等;學生活動一是設計學校公共標誌,活動二是小組合作設計班級參加學校運動會的系列化的視覺設計。教材還有相關連結的拓展內容,以及評價要點。理論雖豐富,但實踐性強;概念雖很多、但系統性明確。

從學情分析看:標誌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視覺藝術之一,這一特點決定了學生在生活經驗有一定的日常積累,所以,適合以師生交流互動的形式開展課程活動。並且,設計藝術所特有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自由度和參與度。本教材也在這一點上做了充分的資源準備,各類例項貼近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審美情趣。

本課為第一課時,學習標誌的單體設計,分資訊收集(加法)、資訊處理(減法)和資訊傳達(等於)三個環節展開,為第二課標誌設計綜合應用作鋪墊。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生活中的標誌,學習標誌設計的幾種常用手法。

2.過程目標:在大膽表現、自我創意中,打開發散性的設計思維。

3.情感目標:認識標誌設計之美,體驗標誌創意之美,增加對設計的情趣。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認識標誌的分類和幾種標誌設計的手法進行創意設計。

2.難點:如何使想法轉化為獨特和優美的標誌圖形。

四、教學方法

1.概念通俗化:本課概念豐富,學生難理解,不容易記憶,教師將標誌設計的手法歸納為“加法”、“減法”和“等號”,把教材的知識點滲透其中,通俗易懂,便於更好理解教材內容。“加法”即標誌元素收集,各類圖形符號的組合表現豐富的內涵;“減法”即標誌圖形的處理,對素材進行藝術的概括與提煉;等號”即標誌圖形的傳達,內容的定位。

2.圖形引導法:教學中把枯燥的理論轉化成圖形,用圖形對話的方式,突出美術課的視覺性,在圖形體驗中理解標誌設計的意義,突出教學重點。

3.實戰教學法:教學過程不重套路,在大致的思路下重實戰,即根據學生的具體情境,引發課堂大膽思維的氛圍,在師生思維碰撞中產生標誌設計創意的火花,解決難點。

教具準備:

教師:多媒體教學裝置、課件等。

學生:作業紙、筆等繪畫。

五、教學過程

(一)圓形相加遊戲匯入,理解標誌的元素。

1.圓形相加遊戲

一個圓形……

兩個圓形……

(答案千千萬)

三個圓形……紅綠燈

四個圓形……奧迪

五個圓形……國際奧委會

2.引導學生髮現

開啟教材,用加法的概念欣賞和理解教材中歷屆奧運會的標誌構成元素和深刻內涵。

3.概括要點,揭示課題

在師生圖形對話中,板書:標誌設計

圖案(形、色) 傳達 資訊

(內容) (方法) (主題)

用特定的圖案來傳達特定的資訊就是標誌

(二)從標誌的分類中展開

紅綠燈 奧迪 五環 正好是標誌的三個不同門類:

即公共標誌 企業標誌 機構標誌……

教材中還例舉了其他門類的標誌……認識標誌的分類

(三)從標誌設計的方法中深入

不同門類的標誌各式各樣,設計方法卻有相同的規律可循。

1. 方法一:加法,舉例引導

將象徵的圖案通過“加法”結合,是標誌設計的重要手法。

奧迪:

四個圖形象徵四大分部,組合疊加象徵企業合併。

奧運五環:

五圓形象徵五大洲,組合疊加象徵團結友愛。

結論:

運用抽象圖案的象徵,通過“加法”,豐富的設計內涵,形成了標誌。 加法延伸:

我們也可以運用形象圖案的象徵,通過“加法”,傳遞資訊,形成標誌…… 教材例項:中國青年志願者標誌

我們也可以運用形象圖案與文字的象徵,通過“加法”,傳遞資訊,形成標誌…… 教材例項:中國印標誌

我們也可以運用形象圖案與數字的象徵,通過“加法”,傳遞資訊,形成標誌…… 教材例項:香港迴歸標誌

2.方法二:減法

通過“減法”,將標誌圖案簡潔明確,也是標誌設計的重要手法。

注意危險:

醒目的黃黑警示色,單純的感嘆號,“減”略卻快速地傳達了資訊,形成標誌……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29

課題

圖案紋樣的組織形式

課型

基礎知識課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圖案紋樣的組織形式的基本概念

2、能力目標:掌握圖案紋樣的組織形式的表現方法

3、情感目標:在圖案紋樣的組織形式圖案的設計中,讓學生了解生活中處處有美,美的裝點會讓生活錦上添花。

教學重點

掌握圖案紋樣的組織形式的中的二方連續紋樣,瞭解其主要形式,並能獨立設計。

教學難點

圖案的排列與設計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感受與體會

1.教師出示圖片,欣賞討論(教師課件演示)學生觀察這些實物的圖案相互討論它們美在什麼地方?學生回答都有美麗的花紋和圖案。它們之間組織形式有什麼不同?

2.引入課題:美麗的花紋——圖案紋樣的組織形式

二、理解與探索

1、要學習圖案紋樣的組織形式,必須先了解它的特點和規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提供的圖片,看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和規律?

2、教師進行歸納;它們都有美麗的花紋圖案,這些圖案在進行不斷的重複,並向兩邊延伸。都由單位紋樣組成。得出圖案紋樣的組織形式的定義。提出關鍵詞“單位紋樣”。

3、講解圖案紋樣的組織形式

平面圖案紋樣的組織形式分為單獨紋樣和連續紋樣兩種。這兩種紋樣各有自己的組織形式和骨法,形成各種組合,這種不同的組合便是圖案的構圖。

自由紋樣

平面圖案紋樣適合紋樣單獨紋樣角隅紋樣填充紋樣二方連續連續紋樣

一、單獨紋樣

單獨紋樣是相對紋樣而言的。它且有相對獨立性,能單用於裝飾。所以單獨紋樣要求紋樣形象要完整。

單獨紋樣有自由紋樣、適合紋樣、角隅紋樣、填充紋樣等幾種形式。

1.自由紋樣,是相對於程式嚴整的紋樣而言。它不受外輪廓限制,自由處理外形而單獨構成並應用於裝飾。

2.適合紋樣,圖案適合於一定的輪廓線內而形成的紋樣,如適合於方形、圓形、橢圓形、半圓形、三角形、菱形等幾何形內

或花朵形,桃形,扇形、葫蘆形等規整的自然形骨。而紋樣形態正好與外輪廓相吻合。

3.角隅紋樣,也稱“角花”。指在帶角的形狀中或角隅部分裝飾紋樣,因紋樣大多與“角隅”相適合,故又稱角隅紋樣。

4.角隅紋樣即可單獨一角構成,也可對角、四角或多角構成。其骨式也可分對稱式和不對稱式(自由式)兩種。

5.填充紋樣,指紋樣組織雖受外輪廓限制,但又不完全適合的紋樣。即適合輪廓內的某一空間,而其它部分作自由處理,有的也可突破部分邊線以求豐富多樣、生動活潑的效果。

二、連續紋樣

老師這裡有4副圖案請你判斷一下,它們是哪種圖案紋樣的組織形式?

在進行了單獨紋樣的講解之後,作連續圖案的知識的學習,將單獨紋樣圖形連續向左右、上下等方向作連續排列,使之成為長條形連續組織圖案,

連續紋樣是相對於單獨紋樣而言。它是以專門設計的“單獨紋(單位紋樣)”按一定的格式,作有規律的重複排列,成為無限反覆的紋樣。

連續紋樣有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兩類。

(一)二方連續紋樣

指以一個單位紋沿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作有規律的連續反覆排列。沿上下方向稱縱式二方連續,沿左右方向稱橫式二方連續。

二方連續紋樣多用於裝飾器物的邊緣而形成帶狀,故又稱“帶狀紋樣”或“邊緣紋樣”,它利用紋樣的反覆節奏取得優美的韻律。另外,作首尾相接棑列的稱“環狀連續紋樣”。

圖案紋樣的組織形式有以下八種主要形式

1.散點式,以一個或幾個形象組成的單位紋,以此為基礎進行連

續棑列。是二方連續中最簡單的一種。散點式給人端莊大方、簡潔樸實之感,但處理不當易鬆散、呆滯、單調。

2.接圓式,也稱連圓式,是散點式的進一步發展。它以圓形為骨架,作同樣大小圓的排列;或作大圓、小圓的排列;或作半圓的排列;或作圓和半圓的間隔排列。要注意圓與圓相接要自然調和,防止由於相互套環刺出現紊亂。

3.垂直式,紋樣的骨式為垂直排列,方向可向上、向下、或上下結合的垂直排列,也可在配置上作疏密變化。這種骨式有安定、肅穆之感。但需防止紋樣鬆散而產生的孤立,缺乏連續感。

4.波線式,以波線為骨架,作一波線構成,亦可作雙波線相重或相交構成。這種骨式構成較為活潑,運動感強。但需注意骨架的韻律不要中斷,前後紋樣要有連貫性。

5.折線式,以折線為骨架,其構成同波線式。這種骨式既具運動感,又剛勁有力。

6.斜線式,以斜線為骨架,依據傾斜線或傾斜的區域劃面,連線單位

紋樣進行傾斜式的連續排列。這種骨式運動感較強,富有變化。

7.迴旋式,以旋渦線為骨架,進行單位紋的連續排列。這種骨式活潑、柔美,具有動感。

8.結合式,應用以上兩種或多種骨式結合組成。結合式可產生豐富的構成效果。但需注意所選骨式還宜過多,同時注意不同骨式間的相互協調,避免失去連續性。

二方連續紋樣的特點是連續性強,有韻律感。單位紋不要過多或過於複雜,一個簡單的單位紋,通過反覆就會變得豐滿,還可利用單位紋的方向變化,構成很多變化格式的連續紋樣。

(二)四方連續

指一個單位紋沿上下左右四個方向作有規律的連續重複排列,並可無限擴充套件的紋樣。四方連續可用於花布錦緞、桌布、商品裝潢等的設計。

三、小結

圖案紋樣的二大類組織形式,它們分別有四種和八種主要形式。

四、作業

1、美就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用心體驗,去發現、創造更多的美。同學們下課後可以去校園找一找各種圖案,並畫出它們的骨式,寫出其組織形式。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30

教材分析:

版畫是一種間接型的繪畫形式,是通過製版和印刷來完成,並具有複數性的平面作品。本課主要學習凸版,用油磙、毛筆、毛刷、塗布在版的相對高、凸面上印刷完成。使學生了解的特點和表現力,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

教學目的:

①瞭解版畫的特點和製作過程,初步掌握製版與印刷的技法。

②嘗試自己動手設計製作一幅。

③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對傳統藝術的熱愛。

重點、難點:

重點是版畫的製版工藝和特點。 難點是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檢查工具

二、匯入新課 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來做一個遊戲,在我們的大拇指上塗上少量顏色。(注意控制水分)在一張廢紙上印出指印。 這個就是指紋,指紋在人的一生當中基本上不會發生變化,不同的人他的指紋相同的概率也很小,大概只有萬分之一。所以這在古代也是一個重要的法庭證據之一,用來辨別一個人的身份,但是現在科學技術發達了,人們有更先進的方法來辨別。(DNA檢測)它的準確度可達百億分之一。

三、作品賞析 欣賞一些大師的作品和學生的作品,通過對作品的對比展示,介紹多種風格與特點的版畫作品。 [西班牙]畢加索 槍 [西班牙]畢加索 戴帽子的人 [日本]棟方誌功 二弟子

四、製作過程 1、畫稿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題材設計一個畫稿。注意選擇突出凹凸特點的題材。 2、製版 用剪刀或刻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膠水貼在一底板上。 3、印刷 鋪上紙後均勻的磨平。(中間可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不夠再塗墨印刷,注意紙的位置不能移動) 4、完成

五、佈置作業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題材設計一幅。

六、展示點評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31

教學目的:

通過有序的、活躍的課堂活動,鼓勵學生運用所認識的線條、形狀等造型要素,開拓思維,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同時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學重點:

臉型特徵及表情特徵的認識。重視對學生大膽地進行造型表現的信心鼓勵,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自由地運用線條、明暗等對人物有意圖地進行誇張或變形的實驗性繪畫。

教學難點:

如何充分觀察,抓住所畫物件特徵,以誇張抽象或生動寫實的不同手法,畫出自己對人物的不同表情變化的特殊理解。用自己的筆塑造一個有個性的人物形象。

教學關鍵:

仔細觀察,有意識地改變傳統畫頭像的方法。

教具準備:

自制圖片、教本及有關參考資料。

學具準備:

美術課本、作業紙、筆、橡皮等。

課 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同學們終於順利跨過國小,升入國中。面對新同學和新老師,還有嶄新的校園和環境,我看到同學們都很興奮。 前面你們上了三節課,也認識了三個新老師,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姓楊,以後我就要和同學們在這裡,度過我們三年最美好的時光。還要一起來學習非常有趣的美術課。(問同學: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美術課啊?)好,那麼我們現在就開始上課。

二、引入新課

翻開課本第一頁,我們來學習新編的美術課本第一課《你、我、他》。(板書“你、我、他”)我想先問問同學們,當一個人走入你們的視線之內,比如老師我。那麼你們最先注意到的是我的哪一部分呢?是不是除了高矮胖瘦就屬頭部最吸引人呢?對了,頭部是一個人最具特徵的部位。當然了,一幅肖像畫不一定只是對頭部的描繪,它也可以是一個人的全身像。一位著名的美國藝術家曾對約翰·辛格·沙君特說:“每當我畫出一幅肖像時,我就失去了一位朋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也許是因為他畫得太逼真、太肖似了。在攝影術發明以前,像國王、王后、富商這樣的重要人物都要通過僱傭畫家來為他們畫肖像。

這些肖像充滿了他們生活的線索,人們能從華麗的服裝或是嚴謹的制服上看出被畫者的身份。攝影術發明以後,畫家們開始認為逼真地再現人物肖像是沒有意義的,所以開始思考創作肖像畫的新方法。他們開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尋常的方式來表達人類的情感和思緒。這就是肖像畫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那麼今天我們重點要來學習人物頭部的肖像畫。剛才我們說了,頭部是辨認一個人最具特徵的部位,我們要想知道同學們是否高興時,我們就會從他們的臉上露出的神情來加以判斷。不論是開心還是沮喪,都是通過你們的五官表現出來的。所以人物頭部是反映人物特徵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狀態,還有性格特徵。

三、進行新課

好,我們先來看一看課本第三頁,這裡有一幅宮六朝先生的《小女孩》肖像畫,現在誰來告訴我,這個小女孩臉部五官都有一些什麼特徵?(簡要分析)好,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世界著名大師馬蒂斯的畫(圖1):

圖1 女人像 馬蒂斯

圖2 自畫像 弗洛伊德

現在又有誰願意告訴我,這幅畫面中的女人有些什麼特徵? 特徵:鼻子很長,眼睛露出休閒而略顯疲憊的神情。嘴巴隨意地撇著,頭髮隨意地散落下來,整體感覺慵懶而散漫,是不是? 再看另一幅(圖2),這是英國畫家弗洛伊德的自畫像 所謂自畫像,也就是自己照著鏡子畫自己。我再請一位同學來說說他的特徵是什麼。

特徵:臉是方形的,“國”字臉,眼睛長長的,兩隻眼睛距離很近,感覺充滿了不安,嘴巴扁扁的,緊閉著,感覺就像一個病人躺在病床上是不是? 那麼,剛才我們說了,自從照相術發明了以後,人們開始尋找創作肖像畫的新途徑和新畫法。現在我這裡還有一些其它不同畫派的畫家畫的一些肖像畫,大家一邊欣賞一邊注意比較一下他們之間的風格有什麼不同。

圖3女人 畢加索

圖4自畫像 瑞士 克利

圖5 男人的頭像 襲勒

圖6自畫像 達利

圖7正面像

圖8 自畫像 凡高

(教師總結)好,剛才我們看了許多不同畫派和風格的肖像畫,很多同學都回答得很好,一下就抓住了畫面人物的特徵。不論是什麼風格的畫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人物頭部的特徵主要通過臉型,五官和髮式來表現。而藝術作品又往往通過對人物面部的刻畫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突出表現某一主題。 在大家再看一看課本下的這三個人物,仔細體會畫家的用筆技巧。

(再具體分析三幅圖。提問同學:第一幅只用線條,隨意的幾筆就將男青年的神情表現出來了;第二幅是用水墨,有濃有淡,有粗有細,體現出小女孩的天真含蓄;第三幅是用鉛筆畫的,略帶明暗表現手法,刻畫出少女略帶憂鬱的氣質。)

四、課堂作業

現在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或習慣的表現手法選擇一幅肖像畫進行臨摹(講一下什麼是表現手法)。下面讓同學做作業。(提醒注意:臨摹時最關鍵的是體會畫者描繪人物時的情感和手法,如何通過畫筆使人物更具個性化。)

五、引導評價

取幾張完成的作業作簡要評價。 讓學生參與評價並把本節課學習活動的體驗(感受)寫在作業紙上。

1.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臨摹出畫中人物的神情麼?

2.這樣的練習活動使你感受到快樂了麼?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32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吉祥物的概念,及設計方法步驟;訓練使用繪畫的造型與色彩完成吉祥物的設計。

能力目標———通過吉祥物的設計,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初步的審美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對集體活動的興趣,以及關心社會、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情感與態度。

二教學重點:

創作吉祥物的構思

三教學難點:

吉祥物的造型和色彩設計以及設計步驟

四教法:

情景創設法演示分析法欣賞引導法

學法:

欣賞討論法實踐練習法

五教具:

吉祥物實物、多媒體

學具:

繪圖紙、鉛筆、彩筆

六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展示福娃,導語:“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幾位非常熟悉的好朋友,請看,他們是誰?”學生說出福娃,我接著問:“福娃對奧運會有什麼作用?”學生說出是奧運會的吉祥物後,我用幾個問題:什麼是吉祥物?他有何特點?如何設計?匯入本課。

探索求進,學習新知:

1、多媒體展示吉祥物作品,通過“什麼是吉祥物?看看我們的吉祥物都有什麼特點”等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吉祥物的欣賞分析,總結出答案:吉祥物是人們為組織主題活動而設計的標誌性的形象,象徵歡樂吉祥,內含企盼成功的願望。

2、出示一系列吉祥物作品,引導學生一起分析,吉祥物設計的思路與手法:體現了設計與主題的關聯性;新穎別緻個性突出的獨創性;形象設計的擬人化;親切動人讓人喜愛的親和力;寓意性;激勵性;地域性。

3、分析作品,讓學生對吉祥物的造型與色彩設計做總結:造型活潑可愛,擬人化;色彩鮮明,對比強烈。出示吉祥物和原形的對比圖片,讓學生對吉祥物的設計有更好的理解。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出示吉祥物“慶慶”的設計過程和思路,引導學生一起探究總結,吉祥物設計的設計步驟:確定一個主題、(主題班會,愛鳥周,體藝節等)

1、選定一個原形、(小動物,小文具,器皿等)

2、對原形進行大膽的擬人化的誇張變形:形體,動作,表情,服飾,手持的代表性道具等、

3、色彩設計:要求大膽,鮮亮,明快,有特點,

學生體驗 鞏固提高:

為學校第三屆體藝節設計吉祥物

展示欣賞 體驗成功:

自評、互評相結合,鼓勵學生學習積極性

課堂小結 擴充套件延伸:

總結本課知識點,建議學生課餘將設計圖做成立體效果。或為其他活動設計吉祥物。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33

教學目標

通過了解人的長相的差別所在,讓學生學會如何觀察人的長相,感知自我。並表現出內心到外形最具特點的我。

重點

引導學生學習觀察人物五官的特點。

難點

如何用各種手法表現出特徵更突出、深刻的自我。

教學準備

五官比較有特色的人物影象小鏡子、圖畫紙、鉛筆、橡皮。

教學方法

展示、實踐法等。

板書設計

雕塑自己的形象

一、面部構成:眼、鼻、嘴、眉毛、耳朵等。

二、雕塑方法:刻、粘、挖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每個人的臉都是一張無聲的介紹信,傳達了我們的面部特徵和一些內在資訊。

特別處於青春期的你們,更在意自己的臉,因為它代表了自己個性的形象。你能準確的說出自己的特點麼?是什麼決定了我們每個人都長得各不相同呢?板書標題:“認識我們的臉”。

二、新授

經過同學們的觀察與討論,我們得知,五官以及臉型、髮型是區分人與人差別的主要部分,那麼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些關於“相貌”的知識。(課件展示:髮型、臉型、眉、目、鼻、口、耳)

(一)頭髮是我們頭上的一片茂密的森林,它不但反映性別,還表現出人的某些愛好,性格。

討論總結:長髮、短髮、直髮、捲髮、傳統髮型、新潮髮型……,反映出瀟灑、直率、古典、時尚等個性

(二)臉的形狀對一個人的長相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臉基本上是卵圓形,但仔細分析又各有特點,找幾個臉形有特點的同學分析,如方形臉、圓形臉、瓜子臉。老師可用八個字來概括每個人的臉“田國目用,甲申由風”。請同學們用小鏡對照自己的臉形,找出自己更靠近哪一種?

(三)眉毛是我們臉上的一道天然屏障,臉上濃重的一筆。眉毛又是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學生觀察並討論。長眉、短眉、濃眉、淡眉、平眉、上挑眉、下垂眉……等

(四)眼睛像是什麼呢?眼鏡是心靈的窗子,人的豐富的感情世界都靠這扇窗子來展示。看看自己的眼,杏眼、吊眼、垂眼、平眼、細眼、眯眯眼……你是哪一種?

(五)鼻子又像什麼呢?——“臉上挺拔的山峰”。看看、摸摸自己的鼻子,它是什麼樣子?高鼻、塌鼻、瘦鼻、肥鼻、長鼻、短鼻、勾鼻等等

(六)下面我們一起看看自己的脣形,有平嘴、大嘴、小嘴、上厚嘴、下厚嘴……無論那種嘴,老師都希望它的嘴角永遠是向上提的,因為這說明我們永遠在微笑。微笑的姿態永遠是最美的!

(七)我們的頭上還有一對永遠也不能見面的“雙胞胎兄弟”——耳朵,它也有長短、厚薄、大小之分。

以上我們瞭解了自己的臉,怎樣去表現才讓人過目不望,印象深刻?先看看馮小剛、陳佩斯、宋丹丹的相片,每看一位都讓學生講出他(她)的五官特徵、臉型及髮型特徵,講完後再讓學生看明星的漫畫像,通過漫畫像證實學生分析的正確與否。

討論如何表現人的特徵:一、誇張的手法,將特徵因素適當加強,例如嘴大是一特點,就適當將畫中嘴的尺寸比實際還大。二、用突出的手法,增強特徵部分的對比強度和刻畫力度,或用削弱非特徵部分強度的方法,突出特點,也就是要有主次之分,不處處誇大。比如重點刻畫有特點的眼睛,削弱非特徵的耳朵。

三、佈置作業:

利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五官、臉形、髮型特點,並結合自己的性格,從不同角度選一自我感覺最美、最酷的造型,可結合漫畫的表現手法,為自己畫一張生動的畫像。此時教師在教室巡視,幫助一些學生分析他們的特點並進行造型的輔導。

四、小結:

用展覽的形式將學生作品共同分享,體會是否挖掘了內心的情感和突出了自己的外形特徵。

通過這一節課的設計,我覺得學生的積極性一旦被調動起來,能量是巨大的,他們會去主動地聯絡自己,學習效果便十分明顯。教與學真的是需要花一番工夫去研究的,不能把全部的知識都通過教師交給學生,要善於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去尋找他們想要的東西。

教學反思

我覺得課上如果做雕塑同桌的形象效果會更好.現在的學生全部為獨生子女,平時在家嬌生慣養,很多孩子表現出自私,不獨立,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有些時候導致老師在講臺上講課,他們在下面幻想自己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習成績。有些家長問老師孩子的成績為什麼上不去,有部分原因就在這裡,所以我認為在原雕塑自己形象的基礎上改為雕塑同桌的形象,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關心他人的情感,而不是隻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34

教學目標:

1、學會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養動手能力與合作精神。

3、體驗學習活動的快樂,陶冶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操。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學難點

想象一定的情境,並根據情境做出各種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學準備:

課件陶泥

教學過程:

一、走進教室看一看

1、課件展示在教室裡玩耍的小泥人的圖片,提醒學生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麼?

2、學生回答(引導學主回答出“什麼人”、什麼地方”、“在幹什麼”)

教師小結並揭示課題。

二、做個泥人試一試

1、師生一起隨意捏個外形。

教師在視訊展示臺示範講解。(強調“隨意捏”,要大膽,可誇張一點)

2、指名展示,師主共同調整。

三、捏捏泥人動一動

1、課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動作,配歡快的音樂。

2、師主同做“小泥人的體操”。

3、教師提問:你是怎樣讓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動作呢?

教師小結捏泥人動態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樂一樂

1、課件展示5張製作完整的小泥人圖片。

提問:你覺得他們美嗎?美在哪裡?你能看出是用什麼方法做的?

師生共同總結美化小泥人的方法。並用課件展示。

2、師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師主共同點評、調整。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課件展示一組小泥人的圖片。

教師引導學生從泥人的動態、細節的美化以及組合幾方面來欣賞。

2、分組討論:我們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個位置做遊戲,做什麼遊戲。

3、小組合作表現。

六、展示泥人評一評

2022國中美術教學計劃35

教學目標:

1、通過吉祥物的設計培養創造性的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思維品質。(創造意識)

2、訓練使用繪畫的造型與色彩完成吉祥物的創造。(雙基)

3、培養學生對集體活動的興趣。(德育)

4、感受誇張造型的情趣和明快的色彩關係。(審美)

教學重點:

吉祥物的創作構思

教學難點:

吉祥物的造型和色彩設計

教學過程:

匯入

教師在黑板上寫上大大的“NBA”。這三個字母組合,在座的除了外星人以外,我想大家都是知道的。其實說到NBA,同學們都懂的比我多。即使瞭解少的女同學也知道姚明和他所在的火箭隊吧,同學們認識這個嗎?(出示火箭熊圖片)對,他就是火箭隊的吉祥物“火箭熊”。如果說姚明是火箭隊的明星,那麼“火箭熊”就是火箭隊的福星,火箭的球迷們相信他能為火箭帶來吉祥和好運。

學習新知識

知識介紹

含義,

明確內容其實吉祥物古已有之,中國的龍鳳成祥,蝙蝠送福。而我們現在展示的、包括同學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也是今天要講的吉祥物,則屬於當代視覺傳達設計的範疇,更具現代性和商業性。同學們經常會在書本上,電視上,生活中見到,那誰知道什麼是吉祥物呢?請同學們來回顧一下,你見過一些什麼樣的吉祥物,是屬於哪個活動?(學生之間相互討論,發表意見)師: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13課,仔細地看一看書,待會我想請一位同學告訴老師,吉祥物到底是什麼?他有什麼意義呢?

(學生通過對課本的閱讀了解到吉祥物含義。)

吉祥物是人們為組織主題活動而設計的標誌性形象,象徵歡樂吉祥、內含期盼成功的願望。

注重學生自主觀察、思考與集體的討論想結合,瞭解吉祥物的含義,同時也簡單認識到吉祥物與主題的關係,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欣賞研究:

一、明晰含義

①猜猜看他們是誰的使者?

這是1999年韓國國際環境博覽會吉祥物。他們是太陽山和水,象徵了陽光、空氣、水、大地等和環境息息相關的物質。

②這是日本足球聯賽吉祥物。用足球作為足球賽的吉祥物十分的典型,被擬人化處理的足球頭戴皇冠,身披斗篷,雙手握拳,準備要向前衝的樣子,形象憨態可掬,色彩鮮明,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有效的表達了足球的精神。

結:吉祥物應該選擇合適的原型進行設計,充分表達活動主題。為了是主題更明確我們可以在設計的時候加上一些服飾和道具。

二、造型特點

看了這些吉祥物,大家有沒有發現,雖然我們剛才反覆說到原型是某個動物或者某個玩具,但是,吉祥物並不是簡單的對原型的複製,它還加入了一些東西,讓人感覺到特別的卡通可愛。我們以吉祥物“盼盼”為例來看一看。

③盼盼的原型是大熊貓,熊貓在藝術家的筆下慢慢轉變了。哪位同學能告訴老師,“盼盼”和真實生活中的大熊貓到底有哪

教案《七年級美術上冊《設計吉祥物》教案二》,來自網!

些地方不一樣呢?(提示從表情、動作、道具三個方面闡述)

師總結原因:吉祥物運用了誇張和擬人的方法進行設計,看上去和真實生活中的不一樣,更加的可愛、誇張、活潑、憨厚,符合活動主題。

生對照總結,觀看幾幅課本吉祥物的圖片,加深印象。

④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吉祥物“藝奇”的主色調是什麼顏色?

A、白色

B、藍色

C、紅色

⑤1998年長野冬奧會吉祥物“小雪”的主色調是什麼色系?

A、紅色系

B、綠色系

C、藍色系

我們再仔細觀察其他作品,除了都有一個主色調外,還發現了什麼?

觀察總結:對比鮮明色彩亮麗

利用①、②兩個問題,形象化地鞏固了吉祥物的含義,強調吉祥物應該選擇合適的原型進行設計,充分表達活動主題。同時也灌輸了一些吉祥物的設計知識,比如形象、服飾,甚至姓名都應與活動吻合。

通過③,學生初步認識吉祥物的造型與表現手法,在對比分析中明確,解決教學難點的關鍵部分。

通過④、⑤兩題了解吉祥物色彩的重要性,初步認識到設計色彩的統一性、協調性。

識探究總結,解決難點1、確定一個主題。(主題班會,愛鳥周,體藝節等)

2、選定一個原形。(小動物,小文具,器皿等)

3、對原形進行大膽的擬人化的誇張變形:形體,動作,表情,服飾,手持的代表性道具等。

4、色彩設計:要求大膽,鮮亮,明快,有特點。

教師的示範使學生有的放矢,消除了學生對設計的恐懼心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