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精選20篇)

來源:才華庫 1.09W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

故事是通過敘述的方式講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陳述一件往事。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精選2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1

“乞丐”存錢行善

80歲那年,他當起了乞丐,經常徘徊在紐約的曼哈頓街頭行乞。只見他衣衫襤褸、鬍子拉碴,頭戴一項上面寫有“山姆大叔是個大惡霸”的鴨舌帽,帽子邊緣露出的白髮亂蓬蓬的。他的身體很瘦弱,似乎弱不禁風。加之渾身髒兮兮的他來回遊蕩,一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樣子,活脫脫一個專業乞丐。

他乞討的方式很獨特,只向過往的司機討要零錢,討完之後會免費送給司機一份自己買來的報紙。每次討要,他都是笑眯眯的,態度非常溫和,還時常與司機開玩笑,完後從不忘幽默地與“施捨”給他零錢的司機說再見,頗有喜劇色彩。司機見他慈祥、和善、風趣,還不乏幽默感,也都會慷慨解囊,從不讓他空手而歸。

雖然討到的都是硬幣,但一天下來收入還是很可觀,一般每天都能討到100美元左右,運氣好的時候能討到250美元。白天討到的錢,他利用晚上的時間整理出來,一摞一摞、一包一包地包裝好,然後存放起來。

現在,他已經97歲了,17年來,他從沒間斷乞丐生涯,討到了不少錢。然而,他沒有花掉一分討來的錢。每當積攢到一定的數額,他就捐獻給一個為古巴兒童購買醫療用品的慈善機構。17年來,他把辛辛苦苦討到的所有的錢都捐給了這個慈善機構。

其實,他並不缺錢,他的居所是350萬美元的豪宅。他也並不是乞丐,他之所以17年如一日裝扮成乞丐沿街行乞,完全是為了慈善。迄今,雖然已經97歲高齡,但他的演藝事業並沒有停止,同時,他的“乞丐”生涯也沒有停止。他說:“我只是想幫助他人。”

他的名字叫歐文·科裡,是美國著名的喜劇演員,被人稱為“老戲骨”,還曾被譽為“世界上最具權威的人”。現在,他又多了一個身份:最著名的“乞丐”。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2

濮存昕,他從小在表演方面很有天賦。在他3歲的時候,父親為了培養他,讓他師從人民藝術劇院的葉子老師,學習話劇。然而,此時他已感到身體的嚴重不適,為了不中斷求學之路,父親給他送來很多藥,並吩咐他,每當身體疼痛的時候,就吃藥。

6歲時,他參加了南京市舉辦的一場少兒話劇大賽,以6個評委全部滿分的驕人成績摘得桂冠。下臺的那一刻,父親抱著他激動地哭了。

就在大家都以為他從此會在藝術的道路上一帆風順時,他卻倒下了。因為嚴重的小兒麻痺症,他已經站不起來了,上學,也只能用4條腿的板凳當柺杖。那段時間,他心情抑鬱到了極點。他一度對父親說,他不想讀書了,覺得太累了,光是從家到學校那段並不遙遠的路程,他就需要花上比常人多兩倍的時間來完成。一次,父親來接他,卻意外地發現他頹廢地坐在地上,怎麼問都不吱聲。堅強的父親看著孩子被疾病折磨成這樣,也忍不住淚流滿面。

為了讓他像別的孩子一樣健康成長,父母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尋醫問藥。一年夏天,父親終於在北京聯絡到了一家醫院。得知兒子有望康復,心急的母親連夜帶著他趕到了北京。

他如願地躺到了病床上。醫生說,由於他的病情非常嚴峻,需要做腳弓展開手術,一根腳趾就要做一次手術。由於要把每根腳趾上的筋全部展開,手術異常複雜,難度非常大,痛苦的程度也可想而知。第一次手術在住院後一週進行,雖然打了麻醉劑,但他還是痛得死去活來,更要命的是,術後的疼痛一直伴隨著他,尤其是晚上,他幾乎徹夜難眠。但為了自己的表演夢想,他咬牙堅持著。

兩個月後,他和父親再一次來到醫院,進行第二次手術。疼痛依舊鑽心透骨,他在手術檯上幾次昏死過去。兩次手術後,他已整整瘦了一圈,當醫生把他從手術室裡推出來時,父親再一次忍不住哭了,心疼地說:“昕兒,我們回去吧,不做手術了!不管你今後變成什麼樣子,爸爸都會陪伴著你,以你為傲!”而他卻堅定地說:“爸爸,做!做了,至少我還可以做明星夢;不做,我什麼希望都沒有。”

接下來的手術,難度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他一直忍著,咬穿了幾床棉被,卻始終一聲不吭。

手術完成後的第二個月,他被告知,7月,有一個大型詩歌朗誦比賽,他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而這個時候,他還需要拄著雙柺行走。為了儘快使自己康復,他給自己制訂了一系列殘酷的訓練計劃:早上上學,他故意把重心放到有病的腳上,用做過手術的腳,使勁往前蹦;中午,別人休息,他就帶著籃球去球場。他咬著牙一次次地練習,汗珠順著額頭一滴滴往下淌,他全然不顧。雖然每堅持一分鐘都那麼吃力,他卻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丟掉柺杖。

比賽如期而至,當他扔掉柺杖,自信地站在臺上時,他立即成為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他朗誦完畢,臺下掌聲如雷——他雖然沒有奪得名次,卻成了大家心目中的真英雄。

他就是中國著名話劇、電影演員濮存昕,在回顧成長之路時,他百感交集地說:“當我在成長中遇到困難最想放棄的時候,夢想點燃了我的希望,讓我明白,如果我好了,至少還有做夢的機會。我一步步地堅持,一步步地生活著,我堅持下來了,所以我成功了。”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3

郎朗:讓音樂與慈善結合

鋼琴家郎朗有著許多耀眼的頭銜,不過他特別珍惜這兩個:

2004年5月20日,郎朗在紐約被委任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親善大使,成為第一位擔任此職的鋼琴家。2005年10月9日,華盛頓舉辦“中國文化年”期間,郎朗應布什總統邀請,在白宮舉辦專場獨奏會。布什總統向他授予“世界和平使者”的稱號。

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貝拉米在宣佈這項任命時說:“郎朗是兒童基金會最年輕的親善大使。邀請郎朗擔任親善大使,是因為他具有與聽眾做心靈交流的獨特能力,並把很多時間和精力用於增加古典音樂的青少年聽眾。”

郎朗對於慈善的頭銜深深感激:“音樂就像一種語言,世界的語言,它將人們彼此相連,也連線著彼此心靈的感應。我認為接近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為他們演奏音樂,用音樂開啟他們的耳朵和心靈。”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4

《中央車站》是一部巴西經典電影,曾經獲得過四十多個國際電影節大獎。電影講述了一位老婦人多拉陪同一個孩子喬舒亞,去遠方尋找他爸爸的故事。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電影之外的故事。

年輕的電影導演沃爾特需要從全國各地的小孩中選擇一位男主角。這天,他因事來到城市的一個車站,一個小男孩要為他擦皮鞋。他當時拒絕了這個孩子,於是,這個孩子問他能不能借給自己一些錢,好讓他買個麵包,等他擦鞋掙了錢,他一定會還給他。

這時,他才發現眼前的這個瘦弱的孩子,和自己想象中的電影男主角很相似。他給了孩子買麵包的錢,並且告訴他,明天可以去他的工作室找他,不但有飯吃,還可以掙錢。

第二天,當他來到工作室的時候,卻驚呆了,昨天擦鞋的小男孩不但自己來了,而且還帶來了幾乎車站所有擦鞋的孩子。導演在這些孩子中間發現,有幾個比昨天要給他擦鞋的孩子更機靈,似乎也更適合當這個電影的男主角。但是最後他還是決定讓這個孩子來試試,因為他覺得他是個善良的人,而電影中的孩子,正是一個善良的人。

後來的故事就簡單了,這部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個在車站擦皮鞋的孩子,就此走上了"星光大道",成為巴西家喻戶曉的明星文尼西斯。說句題外話,在巴西,最幸運的擦鞋匠並不是文尼西斯,而是另一個叫盧拉的孩子,後來成了巴西的總統。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5

童第周小時候的好奇心十分強,看到不懂的問題往往要向父親問個為什麼。父親每次都不厭其煩地耐心給他講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簷下的石階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一行小坑坑,他覺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便去問父親:“父親,那屋簷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誰敲出來的?是做什麼用的呀?”父親看到兒子這麼好奇,高興地說:“這不是人鑿的,這是簷頭水滴下來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還能把堅硬的石頭敲出坑?父親耐心地解釋說:“一滴水當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長日久,點點滴滴不斷地敲,不但能敲出坑,還能敲出一個洞呢!古人不是常說‘滴水穿石’嘛!就是這個道理。”父親的一席話,在小童第周的心裡激起了一陣陣漣漪,他坐在屋簷下的石階上,望著父親,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由於農活比較多,童第周對學習有些失去興趣,不想讀書了。父親耐心地開導童第周說:“你還記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嗎?小小的簷水只要常年堅持不懈,能把堅硬的石頭敲穿。難道一個人的恆心不如簷水嗎?學知識也要靠一點一滴積累,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為了更好地鼓勵童第周,父親書寫了“滴水穿石”四個大字贈給他,並充滿期望地說:“你要把它作為座右銘,永誌不忘。”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6

鐵托是前南斯拉夫著名的政治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為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解放和國家的獨立,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舉世聞名的英雄。

1892年5月25日,鐵托生於奧匈帝國統治下的克羅埃西亞庫姆韋茨村。他出生的時候,正是克羅埃西亞最貧窮的時候。鐵托媽媽生了15個孩子,但是有8個因為貧窮早早地夭折了。

小鐵托可是家裡的勞動力,他7歲的時候去放牛,放牛可不是個簡單的活兒,只要一不小心,牛就跑到別人家的田裡啃起麥苗來。小鐵托只能專心地盯著牛,一天下來累得他腰痠背痛。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累不是小鐵托最害怕的,小鐵托最害怕的是吃不飽飯。每當他飢腸轆轆地回到家,媽媽總是拿出一小片面包,這哪夠小鐵托吃的呢!其實並不是媽媽心腸壞,家裡實在是太窮了!身為主婦的媽媽只能“配量”供給面包,媽媽把麵包鎖在房裡,那可是這個龐大的家庭賴以生存的口糧。

小鐵托難過地看著飢餓的弟弟妹妹們,他們一個個又瘦又小,面黃肌瘦,不知道哪一天,他們就會因為飢餓而夭折了,想到這裡,鐵托的心就好像掉在了油鍋裡,難受極了。

一天晚上,小鐵托終於下定決心,他偷偷拿了媽媽的廚房鑰匙,躡手躡腳地開了房門,他隨手拿了幾條長長的麵包塞進衣服裡。麵包的香刺激著他的神經,他覺得口水已經氾濫了,但是他不能獨享這些麵包,還有一群像等待哺育的幼鳥一樣的弟妹們等著他呢!

鐵托把麵包分給了弟弟妹妹們,他卻一口也沒吃,看著弟弟妹妹們大口咀嚼著香甜的麵包,他非常欣慰,不過偷了媽媽的麵包,他也覺得非常內疚!

從那天開始,鐵托更加努力工作,他在放牛的時候還幫媽媽找了很多能吃的野菜,其實聰明的媽媽早就知道,兒子是在“贖罪”呢!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7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獵時無意間撿到一本皺巴巴的《現代人》雜誌。他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名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但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鍾愛有加。

屠格涅夫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後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撫養照顧長大的。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達他對作者的欣賞與肯定。姑母很快就寫信告訴自己的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在瓦列裡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寫《獵人筆記》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稱讚你。他說:‘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後驚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的苦悶而信筆塗鴉打發心中寂寥的,由於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於是一發而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終成為具有世界聲譽和世界意義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社會生活中,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之源,欣賞者必具有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賞者必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學會欣賞應該是一種做人的美德。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8

聖女貞德是法國的民族英雄。

1412年,貞德出生在法國一個小村莊。那時正好是英法百年戰爭時期,硝煙讓法國民不聊生。

善良的貞德為身邊無辜百姓的命運嘆息,但是身為一個弱女孩兒,她除了躲進教堂日夜祈禱又能做些什麼呢?她祈禱不是為了自己的美麗,更不是為了財富,她反覆唸叨的只有“和平”兩個字!

戰火併沒有因為善良少女的祈禱,延緩它的步伐。戰火燒到了貞德的家鄉。姐姐把貞德藏進了衣櫃裡,才讓她倖免於難,可是不幸的是,善良美麗的姐姐慘死在英國人的槍下。貞德在衣櫃中目睹了這一切,她咬住自己的手指,拼命不讓自己哭出來,直到慘無人道的英國兵離開,她的手指已經咬得露出了白骨。

貞德從此沒有再流一滴眼淚。存活下來的村民們把這個可憐的姑娘送到她叔叔家,他們一點兒也不知道她將要做了一番讓人目瞪口呆的大事來。

“祈禱不如拿起刀槍!”貞德早已下定決心。她孤身前去見法國太子查理,並且請求查理給她一支軍隊,她一定能帶領軍隊戰勝英國,解放自己的國家!查理對眼前這個弱不禁風的小姑娘絲毫不信任,但是法國當時已經面臨絕境。查理抱著死馬當做活馬醫的心態,給了貞德一支人數不多的隊伍。

多數人抱著看笑話的心態,等待著貞德的戰況傳來,但是貞德為法國創造了奇蹟!貞德帶領著部隊殺得英軍節節敗退,後來英軍看見貞德的旗幟就望風而逃!

貞德法蘭西轟動了,人人都在歌頌這個英勇的英雄少女!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9

蔡特金是德國工人運動和國際工人運動傑出的女活動家,德國共產黨的建立人之一。她為國際婦女運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她還是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創始人。

很小的時候,蔡特金就表現出了她對弱者的同情心和愛心。

有一次,小蔡特金和父親一塊兒逛街,見到了一個小報童,這位小報童穿得又髒又爛,十分可憐。這個時候,小蔡特金頓時產生了同情之心,便把平時積攢下來和零花錢拿了出來,一下子向小報童買了七份報紙。

蔡特金的父親十分好奇,不知道自己的女兒為什麼要買這麼多的報紙,於是就問:“你為什麼要買這麼多的報紙?一份不就夠了嗎?”

小蔡特金以為爸爸批評她亂花錢,難過得低下了頭。

爸爸看出了女兒的心思,便對女兒說:“孩子,別誤會,我當然知道你為什麼買這樣多,但是你給他七份的錢,拿一份不就可以了嗎?其他的可以讓他去賣嘛!”

小蔡特金頓時恍然大悟,連忙取出了一份報紙,把剩下的都還給了報童。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10

吳錦泉,男,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五星村村民,南通市年齡最長的紅十字志願者。

吳錦泉老人今年86歲,靠磨刀為生,生活清苦,卻樂善好施,20多年來,他把磨刀掙得的微薄收入大都用於慈善公益,多次向災區、殘疾兒童及需要幫助的人捐款。

在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樹地震時,老人先後向南通市紅十字會捐出千枚硬幣;2010年,當吳錦泉夫婦得知甘肅省舟曲縣發生強降雨引發泥石流災害。吳錦泉帶著幾個月磨刀掙得幾百元硬幣,倒了三趟公交車,輾轉兩個多小時來到市紅十字會捐錢。

2013年,他將兩年來磨刀積攢的零錢捐獻給雅安地震災區,其中1元硬幣1715枚,5角硬幣501枚,1角硬幣7枚。經工作人員清點,共計1966。2元。自2008年以來,他已累計捐款23392。2元。

老兩口的生活並不富裕,至今還住著三間破舊的瓦房。除了磨刀,吳錦泉老人沒有其他經濟來源。一把刀一塊錢,一千元幾乎是老人三個月的磨刀收入!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11

19世紀,在英國的名門公立學校--哈羅學校,常常會出現以強凌弱、以大欺小的事情。

有一天,一個強悍的高個子男生,攔在一個新生的面前,頤指氣使地命令他替自己做事,新生初來乍到,不明白其中"原委",斷然拒絕。高個子惱羞成怒,一把揪住新生的領子,劈頭蓋腦地打起來,嘴裡還罵罵咧咧:"你這小子,為了讓你聰明點,我得好好開導你!"新生痛得齜牙咧嘴,卻並不肯乞憐告饒。

旁觀的學生或者冷眼相看,或者起鬨嬉笑,或者一走了之。只有一個外表文弱的男生,看著這欺凌的一幕,眼裡漸漸湧出了淚水,終於忍不住嚷起來:"你到底還要打他幾下才肯罷休!"

高個子朝那個又尖又細的抗議的聲音望去,一看也是個瘦弱的新生,就惡狠狠地罵道:"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問這個幹嗎?"

那個新生用含淚的眼睛盯著他,毫不畏懼地回答:"不管你還要打幾下,讓我替他忍受一半的拳頭吧。"

高個子看著他的眼淚,聽到這出人意料的回答,不禁羞愧地停住了手。

從這以後,學校城反抗惡行暴力的聲音開始響亮,幫助弱者的善舉也逐漸增多,兩個新生也成為了莫逆之交。那位被毆打的少年,深感愛與善的可貴,後來成為英國頗負盛名的大政治家羅伯特.比爾;挺身而出,願為陌生弱者分擔痛苦的,則是揚名全世界的大詩人拜倫。

人生途中,我們也需要像拜倫一樣,在別人只是畏懼地逃避,或幸災樂禍地觀看時,能夠拿出罕有的勇氣,為了善,為了愛,也為了啟迪和震撼那些冷漠的心靈。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12

戰初期,有一次,英軍打了一場勝仗,俘虜了大批德國兵。

首相丘吉爾飛抵前線慰問官兵,早就恨透了德軍的英國官兵向他建議,處決這些德國兵。

丘吉爾沒有發表意見,而是講了一個故事。前不久,希特勒組織了一個16人的特別行動小組,要刺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這16個人成功地接近了那位領導人的住處。可就在這時,他們看到一個小孩掉進了河裡,其中一個成員不顧隊長的警告,跳下河將孩子救了上來。他的行為使他們的行跡暴露,計劃破產,救小孩的士兵也被警衛活捉。

可就在那個納粹分子等待槍決的時候,一個孩子跳出來,高聲大喊:“是他救了我,他是一個好人!”

聽了這個故事,官兵們沉默了。

丘吉爾繼續講道:“那位領導人就是我。當你們作戰的時候,你們在履行戰爭的責任;當他們放下武器時,他們在履行善良的責任。如果你們用最極端的方式去懲罰戰俘,就是在懲罰善良。”

官兵們被丘吉爾說動,最後選擇寬待德國俘虜。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13

北宋農民起義領袖宋江,小時候就深深同情勞動人民的疾苦。

這年夏天的一箇中午,他正在自家的西瓜地裡看瓜,從瓜地西頭道上過來了兩個逃荒要飯的。一個是白鬍子老人,一個是五六歲的小孩,都穿得破破爛爛,身上帶著破碗破瓢。小孩口渴,見到西瓜,哭鬧著非要吃不可。老人怎麼勸說怎麼嚇唬都不行。

宋江看著怪可憐的,正打算摘個西瓜送給小孩,忽然發現父親正朝瓜地走來呢!他怕父親責備,伸到瓜蒂上的手又縮了回來。

這一來,小孩哭得更凶了,聲音嘶啞,真叫人受不了。宋江坐立不安,怎麼辦呢?最好有個辦法,既讓小孩吃了瓜,又叫父親不生氣。想呀想,怎麼也想不出這樣兩全其美的辦法,急得他直跺腳。嘿,這一跺,系在腰帶上那串父親給的賞錢“噹啷”直響。宋江心頭一亮,有了好主意。

宋江來到一老一少跟前,大聲說:“這小孩要吃瓜?白給不行,你們身邊有錢的話,我賣你一個。 喔……有十文錢,剛才要來的……夠買一個。行,我去摘……”

這些話全是說給父親聽的。其實,老人哪有什麼錢呀。他瞪著兩眼望著宋江,越聽越糊塗。

宋江不管這些,摘了個又大又熟的西瓜,送到老人手裡。

小孩馬上不哭了。老人感激地跪了下來,千謝萬謝。

宋江怕露餡,趕緊把老人扶起來,推他走了。

“你在演什麼戲,啊?”父親走來,臉沉著問。

宋江心慌,結結巴巴地說:“我…我賣…賣了個西瓜。”說完,指了指身上那串錢。

父親冷笑一下:“這不是我賞你的錢麼?”

宋江見自己的機關被父親點破了,臉漲得血紅,一聲不吭。

父親輕輕拍拍宋江的肩,笑道:“傻孩子,這事你沒錯。把瓜送給這樣的窮人,是應該的……”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14

在英國的蘇格蘭,有一位貧苦農夫叫弗萊明,他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有一次他在田裡耕作時,忽然聽到附近的泥沼地帶有人發出呼救的哭泣聲,他當即放下手中的農具,迅速地跑到泥沼地邊,發現有一個男孩掉進了糞池裡,他急忙將這個男孩救起來,使他脫離了生命危險。

兩天以後,一位高雅的紳士駕著一輛華麗的馬車來到了弗萊明所住的農舍,彬彬有禮地自我介紹說,他就是被救男孩的父親,特此前來道謝。這位紳士表示要以優厚的財禮予以報答,農夫卻堅持不受,他一再申明:“我不能因救了你的小孩而接受報酬。”正在互相推讓之際,一個英俊少年突然從外面走進屋來,紳士瞥了一眼便問道:“這是你的兒子嗎?”農夫很高興地點點頭說:“正是。”紳士接著說道:“那好,你既然救了我的孩子,那就也讓我為你的兒子盡點力,讓我們訂個協議吧,請允許我把你的兒子帶走,我要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假如這個孩子也像他父親一樣善良,那麼他將來一定會成為一位令你感到驕傲的人。”鑑於紳士的誠心誠意,農夫只好答應了他的提議。

紳士非常講信譽,重承諾,不但把農夫的孩子送到學校讀書,而且還供他到聖瑪利醫學院上學,直至畢業。

這個農夫的孩子不是別人,他就是後來英國著名的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教授。他於1928年首次發明了舉世聞名的青黴素,後來又經過英國病理學家弗洛裡和德國生物學家錢恩的進一步研究完善,於1941年開始用於臨床,並於1943年逐漸加以推廣。青黴素被公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原子彈和雷達相併列的第三個重大發明。而上面提到的那個紳士便是英國上議院議員丘吉爾,他那個被農夫救起的兒子後來成了英國著名的政治家,二戰時期的首相丘吉爾爵士。

誰也沒有料到,一個農夫救起一個素不相識的孩子對後世會發生如此重大的影響,他自己的兒子也因此而獲得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日後竟然會成為英國著名的細菌學家和青黴素的發明者。丘吉爾首相在二戰中的卓著功勳無須贅述,弗萊明教授發明的`青黴素也不知拯救了多少過去根本無法拯救的生命,真是為全人類造福不淺。從這個意義上講,那位行善積德的農夫弗萊明所得的報酬是最高和最優厚的,也可以說是舉世無雙的!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15

在他住的房子的不遠處有一個破舊的廟宇,裡面住的全是平日以乞討、賣藝為生的盲人,將近40名。但當時全國剛解放不久,人們的生活都不寬裕,連養家餬口都很不易,更別說有能力去接濟他們了,因此他們的生活非常艱難,挨餓受凍是常有的事情。

每次一經過“瞎子廟”,他的心便隱隱作痛,想要儘自己的所能,幫助這些可憐的人。但他也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簡單的幾次接濟根本解決不了他們的根本生存問題,必須得給他們提供一份足以謀生的活計。

於是,他不顧外人的反對,暫時放下手頭上的工作,花了近兩年的時間,開始每天往返於家中與“瞎子廟”之間,把這些盲人都組織起來,並自掏腰包買了多件樂器,將其中那些會吹拉彈唱的,組成了一個樂團進行集中培訓,給予合奏配合上的種種指導。忙了一天,晚上回到家裡,他還要熬夜為樂團寫歌,編排適合他們演奏的曲目。等這一切完成後,他又忙著聯絡演出單位和場所,並說服對方給予一定的演出報酬……而對於那些沒有任何才藝和特長的盲人,他則通過各種關係,不惜降低身份到處求爹爹拜奶奶,最終靠著自己的“面子”和關係,把他們一個個安排進周邊的橡膠廠、皮革廠、印刷廠和服裝廠裡。為此,他都跑爛了好幾雙布鞋。

好在他的努力和奔走有了成效,“瞎子廟”裡幾乎每個盲人都有了一份足以養活自己的工作。因為有了穩定的收入,很多盲人的生活狀況都發生了鉅變,先後搬出了原先那個破舊的廟宇,住進街上條件更好的房子裡,“瞎子廟”也從此被廢棄。

這之後,每天晚上,當他下班從街上路過時,住在街上的盲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放下手中的活,點亮屋內的燈,然後站到各自的大門口前,只為跟他打個招呼,問聲好,為他照亮門前的那段路,如同迎接自己的親人歸來一般。而這幾乎成了那條街上一道不變的溫馨風景線,一直持續到他去世的那一天,從未錯過一次。盲人們都說,那是因為他們能聽出他的腳步聲。

他便是老舍,原名舒慶春,傑出的人民藝術家,盲人們聽出的那一聲聲腳步聲名叫“善”。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16

印度聖雄甘地有一次乘火車,上車時由於過於擁擠,他的一隻鞋子掉到了鐵軌旁,此時火車已經開動,鞋子無法再撿回來。

於是甘地急忙把穿在腳上的另一隻鞋子也脫下來扔到第一隻的旁邊。一位乘客不解地問甘地為什麼這樣做,甘地笑著說:“這樣一來,看到鐵軌旁的鞋子的窮人就能得到一雙鞋子。”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17

“知道嗎?村口的大石洞裡能流出米來?那天我親眼看見的。”村子裡發生了奇怪的事,村民們跑來跑去,互相轉告著。

屈原的爸爸皺著眉頭,在廚房裡走來走去,“奇怪!米怎麼會少了?”

他把兩件事想到一起,“嗯,肯定是他!”

天黑了,月亮升到了樹梢上,屈原的爸爸躲在村口的一棵大樹後面,他要幹什麼呢?

來了,通往村口的小路上,走來一個人,個子不高,懷裡抱著東西,越走越近,可以看出,那是一個孩子。“唉!”屈原的爸爸嘆了口氣,從樹的後面走了出來。

“屈原!”他叫道。

“啊,爸爸,你怎麼在這兒呀?”屈原嚇了一大跳。

“回家再說,咱們先把東西放過去。”屈原的爸爸已經想到,大石洞裡的米是兒子放的。

“嗯,嗯,謝謝爸爸。”小屈原不好意思地笑了。原來,善良的小屈原看到村子裡很多人家窮得沒有飯吃,就想出了這個為大家送米的辦法。

他的愛心得到了爸爸的表揚,但是爸爸說了另一些話,讓他明白了更深的道理。

“你這樣能讓所有的窮人吃飽飯嗎?

現在你還小,應該好好讀書,長大了,真正地為大家做些事情。”

“哈哈,我明白了。”小屈原笑了。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18

潘石屹做過很多與慈善有關的`事情,但是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十年前與一位白血病患者的接觸。那時候,他的事業才剛剛起步,突然收到一封白血病患者的求助信,信中提到由於沒有治病的錢而打算放棄治療了。潘石屹被這份字型俊秀、內容真誠的信打動了,立即把自己一個月的工資和一部分積蓄捐給了那個叫朱晶平的病人,還動員了公司的副總一起捐款。

令潘石屹意想不到的是,朱晶平竟然因此而完全康復,還上了北京電視臺的一個節目當眾感謝潘石屹。節目播出之後,潘石屹的辦公室幾乎成了“白血病求助中心”,每天大量的求助電話和來信,讓潘石屹應接不暇,也難辨箇中真假。直到近年,潘石屹與一家專業的治療白血病機構合作,捐款500萬,希望能讓更多的身患白血病的兒童活下來。

潘石屹認為做善事固然需要物質支援,但更需要的是慈善、被感動的心。他很氣憤那些打著各色名號為自己謀私利或名聲的行為。他說:“我做善事有兩點,一是救急不救窮,二是關注教育事業。每一次我做善事都感覺到心靈的淨化。”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19

美國福布斯雜誌曾連續五年評選他為中國最富有的企業家。人們關注最多的,是他在馬來西亞輝煌的發跡史。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情義和傳奇經歷,源於44份帶著一個普通人愛心的晚報——

1990年,一位喜歡冒險的中國青年來到馬來西亞。來這之前,青年已經身家過億。他打聽到,這兒發現了一個大型油氣田,準備修一條高階公路。如果這個專案成功,則會帶來公路兩邊的土地大幅度升值。

經過仔細分析之後,青年做出了一生中最冒險的一個決定:利用所有資產擔保向銀行貸款,拿到公路兩邊土地的開發權。

4個多月過去了,油氣田的立項依然沒有結果。青年如坐鍼氈。這時候,他手間的盤纏已經所剩無幾,住所由五星級酒店搬到四星級,再到三星級,最後連旅館也住不起了。為了省錢,他打算租用旅館的一個小倉庫,每天只吃最便宜的盒飯,再找機會偷偷溜到旅館的大廳裡看當天的晚報。

倉庫的管理員是一位老華僑,看到他的處境,非常同情,不僅免了他租倉庫的錢,每天還將自己訂的一份晚報帶給他看。這樣的日子一晃過了44天,青年的心也一天天走向絕望,連自殺的想法也有了。那天,青年意外地得知老華僑並不識字,這44份晚報是特意為他買的,頓時心裡一熱,彷彿看到一線溫暖的光,將自己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晚上,他認真地翻看著報紙,其中一條訊息讓他興奮得差點沒背過氣去:油氣田立項了!隨後,在一週之內,青年所買的土地價格翻了一番,他的生活一下子由地獄又回到天堂。

暴富後的青年第一個想到的是老華僑,他準備了一隻信封,裡面是一套當地最高檔別墅的鑰匙。當他把信封交到老華僑手裡的時候,老華僑搖搖頭:“我只是給你買了44天的報紙,為什麼值得你送這樣的大禮呢?”青年說:“那44份晚報,是我一生中得到的最珍貴的幫助和關懷,就憑你的愛心,你有資格得到它。”老華僑依然搖搖頭:“謝謝你的好意,我已經習慣了現在的生活,不想去住那種地方。真正值得你報答的,也不是我,而是幫助你的這個社會呀。”

這位青年,就是後來被譽為“情義商人”的李曉華,他成了中國最有名的企業家和慈善家之一。

關於善良的經典名人故事20

一九六零年八月,駐地撫順發洪水,運輸連線到了抗洪搶險命令。雷鋒忍著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的疼痛又和戰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奮戰了七天七夜,被記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區召開了大生產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存摺上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存摺上203元)跑到望花區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為建設祖國做點貢獻,接侍他的同志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

在我國受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他為國家建設,為災區捐獻出自已的全部積蓄,卻捨不得喝一瓶汽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