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讀後感-稻盛和夫《活法》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2.93W

《活法》讀後感

  一、書籍簡介

  《活法》是東方出版社於2005年3月出版的圖書,作者稻盛和夫。  在本書中,作者將正面闡述人生的真理、生活的意義、人生應有的狀態,作者將毫無顧忌地闡述我在這些重大問題上的基本思想。

《活法》讀後感-稻盛和夫《活法》讀後感

-------------------------------------------------------------------------------------------------

  一、作者簡介

  稻盛和夫(INAMORI KAZUO),生於日本鹿兒島縣。1955年畢業於鹿兒島大學工學部,

  曾就職於生產高壓電流絕緣體的“松風工業”工作。1959年,在京都設立“京都陶瓷”公司(現為“京瓷”),起初員工僅有8人。10年後,公司在日本的股票市場上市交易。公司依靠著在新型陶瓷材料領域的先進技術,逐漸成長為全球大公司。1984年,稻盛和夫設立電信公司“第二電電(英文縮寫為DDI,是日本大電信公司KDDI的前身之一,目前在日本僅次於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都進入了世界500強。在日本四大“經營之聖”(盛田昭夫是索尼公司的創始人,另三位分別是松下公司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井深大、本田公司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中,他是年齡最小的(也是目前唯一在世的)。稻盛名下產業集團的銷售總額達1兆2000億日元。事業成功之餘,1984年,設立財團法人“稻盛財團”,並創設了“京都獎”。以表彰對人類社會發展具有卓越貢獻的人士。此外,也創立了以培養年輕一代經營人士為宗旨的“盛和塾”。其廣為人知的經營管理手法被稱為“阿米巴式經營法”。稻盛和夫與日本民主黨關係密切,是熱心的民主黨支持者。2008年9月21日小澤再度當選民主黨代表時,稻盛和夫作為嘉賓參加了有關儀式。2007年,在日本SUNMARK出版社主辦的慶祝稻盛和夫的《活法》在日本銷售突破50萬冊的時候,小澤一郎專程出席。稻盛和夫是著名的中日友好人士,2009年中國舉行國慶 60週年閱兵慶典時,稻盛和夫受邀在觀禮臺就坐。 1997年退休後,稻盛在京都某寺院出家修行。

-------------------------------------------------------------------------------------------------

  三、《活法》讀後感30篇

  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活法》的讀後感30篇,因為內容比較多,大家可以採用“Ctrl+F”查詢自己想要的內容。

  第1篇:《活法》讀後感600字

  第一次讀《活法》這本書應該追溯到2010年,當時我是進入德華的一名新員工。時間一晃過去八年我在德華也做了八年。同時《活法》也陪伴我走過了這八年。

  活法開篇教給我們:人生工作其實就是不斷的磨練自己的靈魂。不做不難,隨性而活,在工作的人生中不斷磨練自己的靈魂剋制自己的慾望。人生的成功不是做偉大的事情,是認真的去做平凡的小事。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正確的努力方向,以及對待生活和工作的熱情: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看似簡單的公式,問幾人能做到。簡單的事情,簡單的標語往往包含著最為重要的人生哲理。

  “一個人如果沒有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一句簡單的電影臺詞道出了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不同:夢想!人有自己的夢想才能有自己人生的方向。但敢想不是妄想,敢做不是莽做。堅持自己的夢想,做好自己的每一步,將自己工作中的小事做好就是成功。同樣一件事情,一次比一次做的好,一次次的進步就是成功。

  在工作的過程中也要懂得自省,懂得感謝過程中幫助你的人,懂得每天對自己做到事情進行反思。

  每天在專案現場忙碌,看著專案一天天完成。回想專案開始以及整個過程,想想自己做了什麼偉大的事情了嗎?其實並沒有,將自己負責的每件事情都做對、做好已經足夠了。每天做對很重要,人的時間有限,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對的事情和有意思的事情,這就是我人生中的一種磨練。在專案現場你可以讓自己沉澱下來安心的去做事情,認真享受這種辛苦,享受這種磨練。

  第2篇:《活法》讀後感800字

  稻盛和夫的《活法》裡面包含內容太多,包含了他很多的思想,做人的道理。書中值得學習的地方太多了,一如大家最喜歡的這個公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努力程度)×個人能力。這個公式無論用在工作或是人生上,都是相通的,它最大的特別之處在於三者是相乘關係。稻盛和夫還舉了不少親身的經歷說明了這點,如果一個人思維方式和個人能力都很出眾,但是缺乏努力的話,他的成績或許並不會太理想。而一個人能力不出眾,但是他很有熱情,思考方式也開闊,那結果往往並不會太差。可見,努力的程度很重要。

  稻盛和夫提到了不少他創業的過程,包括他大學剛畢業時的經歷,最讓人覺得有趣的地方是,當初找不到工作的稻盛和夫竟然有過想去加入黑社會的想法,可見任何時代找工作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不過還好,他最終沒有成行,而是進了一家即將面臨倒閉的公司。後來一心鑽研技術,自己開了一家公司,幾經風雨之後,終於大獲成功。

  當然這裡面肯定有不少的挫折,也有很多次的面臨失敗,稻盛和夫都挺了過來。以今天的成績來看,他創立了兩家世界五百強級別的公司,放眼望去不能說是不多,簡直鳳毛麟角。每當有人問稻盛和夫有什麼祕訣時,他都很真誠地把自己總結的經驗拿出來分享,這些看似樸實簡單的大白話裡,實則蘊含著無比精煉的人生哲理。

  《活法》一書中,無不透露著他的思想,我記得他提到最多的詞就是努力工作,努力努力再努力,這句看似很平常甚至大家都懂的道理,可是卻沒有真正多少人在認真履行。稻盛和夫說,當你非常努力投入到一件事情時,連老天爺都會忍不住幫你。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我相信當你真的全力以赴的時候,那個背後的“神力”真的就會出現。

  心想事成,心不想事不成。

  用稻盛的話來說“心不喚物,物不至”。如果真的想做成一件事,強烈的願望是不可或缺的。願望要細化,要上色。願望是種子,這粒種子可以衝破願望和現實之間無形牆。願望的出現說明你具備將這種願望變為現實的潛在力量。

  稻盛和夫的《活法》則闡釋提供了諸多方法,讓我們在活著的基礎上更好的解讀了人生,自我,宇宙,意識到存在的使命感,以及全力以赴做好理所當然事情的意義。

  第3篇:《活法》讀後感1500字

  12月中,終於收到《活法》一書,到樊登讀書聽此書,並通讀全書,不由感嘆:稻盛和夫的思想境界,真的有種大道至簡的味道。

  人到底為什麼而活?稻盛和夫先生開門見山地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提升心性,磨練靈魂,什麼叫提升心性,磨練靈魂呢,就是為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一點,或者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這是我們從出生到死亡的這個過程當中,改變最多的東西是我們的靈魂,當我們的靈魂能夠變得更純粹,更美好,我們人生的意義就已經實現。其中我最喜歡磨礪心志的"六項精進",還有兩個公式。

  第一個公式是第8頁的人格=性格+哲學。,如果說性格是天生的東西,記憶裡邊兒帶來的東西,那麼哲學就是我們後天逐步一點一點養成的東西。什麼是哲學?人何為正確,就是什麼樣的人,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人,什麼樣的事兒是正確的,或是錯誤的,這種評判的依據就叫做哲學。所以,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的,比如說不可說謊,不可給別人添亂,要正直,不貪心,不能只顧自己等等,無論哪一條,都是我們在孩童時代就被別人不斷教育的,這就是最簡單的哲學。如果我們能夠依據這些最簡單的哲學來判斷我們的人生,來決定我們該做這一件事兒,還是不該做那一件事兒,我們的生活會簡單很多。但是我們往往隨著人生不斷的成長,決定我們做一些事情的依據,不再是這些最簡單的哲學性規則,而是社會的慣性。是別人都在怎麼做,現在的潮流是什麼,怎麼樣賺錢來得更快。你會發現,當你背離了那些哲學以後,我們往往走偏了。哲學是可以改造我們的性格,並實現我們更上層次的人格。

  那麼第二個公式就在13頁: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能力重要嗎?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能力有高有低,但它起碼是零以上的分值,可以後天彌補。人的熱情度是不一樣,一定是喜歡燃起熱情。我們經常在領導力培訓裡提到團隊中有三種人,哪三種人呢?就像三種柴火一樣,第一種是點火就能燃燒的,叫可燃性物質。第二種呢,是點火也燃燒不起來的,不燃性物質,第三種是靠自己就能燃燒的自燃性物質。

  希望我們在工作中能夠做自燃型的人,也就是在漩渦中間去工作,如果你希望在團隊中凸顯出來,被老闆看到你是一個能幹的人,最有效的方法是跳進漩渦當中去,什麼事兒最難,什麼事焦點,我就去做什麼事兒,攻克難關。就算你做不到是一個自燃型的,有吃苦精神的工作者,讀後感你也應該做一個可燃性人,當別人跟你說希望你努力之後一定能夠做到。而不燃型,就是別人再怎麼鼓勵,你再怎麼帶著他一塊兒做,他都沒勁兒做不起來。這時候,普遍認為這種人在團隊當中是很危險,需要特別留意。今天也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某週六帶女兒去參加鋼琴演奏會,有一位奶奶近70歲,穿著大紅長裙落落大方上臺演奏《梁祝》,指法嫻熟靈動,樂曲如行雲流水,我們都猜測學琴至少多年,後期得知紅奶奶正兒八經學琴也就半年時間,獻花謝幕時紅奶奶就總結一句:我學琴就是喜歡,所以每次都陪孫女去學琴去請教老師,天天和孫女搶著練琴,所以自己和孫女進步都特別大!此事兒對我們觸動很大,真正應了書裡85頁那句“喜歡燃起熱情”。

  繼續說這第二個公式,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思維方式是有正負之分的,如果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出了問題,他的想法是負面,你會發現他前面的能力和熱情越高,他做事錯誤的可能性越大,例如希特勒,能力強熱情高,但當他的思維方式完全錯誤的時候,它會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劊子手。在生活中,我們不會像法西斯主義那麼嚴重,但是如果你是一個負面心態的人,你可能會違背最基本的人生價值觀。什麼樣的思維方式是正確的思維方式呢?稻盛和夫先生認為首先你得敢想。你得敢想那些美好的,正確的,非常絢麗多彩的未來。然後你得做,此時此刻做好當下的這一件事,這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心情其實變得很愉快,這就是正面的狀態。稻盛和夫先生解釋什麼叫心想事成,就是你極度專注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所產生的效果,去想象一個有顏色的未來,極度認真地去規劃自己的人生和要做的事兒,這就是敢想堅持做,就一定會心想事成。

  當然,所謂活法是別人的活法,你活不成別人,唯有努力學習別人的幹法,才能活到別人的境界。

  第4篇:《活法》讀後感

  稻盛和夫作為一名企業家,卻能寫出如此深刻的作品著實讓我佩服。《活法》實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人活著,可能永遠也到不了佛家所言的悟了,但是修行方法如佈施、精進、戒定彙總可以幫助我們讓靈魂進步。禪宗在日本文化裡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例如這個國家的經濟奇蹟和國民視每一種工作都是一種修行和磨練的認真態度,都與禪宗密不可分。作者所推崇的那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尤其是人生方程式=思維方式*能力*熱情,我很認同。懷一顆善良的心,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專注於感恩會帶來奇蹟。這本書告訴我,複雜的強大遠不如簡單的深刻。

  之前有人以儒表法理質疑這本書,其實現實的具體情況如何並不重要,書本來就無力改變現實,它能改變的是個人對於世界的看法和態度,所以只要這本書能給予正面的指引,帶來一些精神、視野或思維方式的改變,那就是一本好書。所以書的好壞具有極大的主觀性,更何況許多專業書,因知識結構的缺陷、思維方式的差異、實際經驗的不足,理解各不相同。

 第5篇:《活法》讀後感

  讀《活法》之人生的意義在於靈魂的修煉。

  所謂今生,是一個為了提高身心修養而得到的期限,是為了修煉靈魂而得到的場所。人生是思維所結的果實。

  作者在談論自己的一些人生經歷時,更注重做人的準則,砥礪人格、磨練精神,在處世原則上做一個好人。我認為在工作上磨練心志,修養身心要從小事做起。美國有個“福特公司”,福特是一個人,他大學畢業後,去一家汽車公司應聘。和他同應聘的三四個人都比他學歷高,當前面幾個人面試之後,他覺得自 己沒有什麼希望了。但既來之,則安之。他敲門走進了董事長辦公室,一進辦公室,他發現門口地上有一張紙,彎腰撿了起來,發現是一張漬紙,便順手把它扔進了廢紙簍裡。然後才直到董事長的辦公桌前,說:“我是來應聘的福特。”事長說:“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們錄用了。”福特驚訝地說:“董事長,我覺 得前幾位都比我好,你怎麼把我錄用了?”董事長說:“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確學歷比你高,且儀表堂堂,但是他們眼睛只能‘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你的 眼睛能看見小事,我認為能看見小事的人,將來自然看到大事,一個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他會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我才錄用你。”福特就這 樣進了這個公司,這個公司不久就揚名天下,福特把這個公司改為“福特公司”,也相應改變了整個美國國民經濟狀況,使美國汽車產業在世界佔居鰲頭,這就是今 天“美國福特公司”的創造人福特。所以看見小事的人能看見大事,但只能 “看見”大事的人,不一定能看見小事,這是很重要的教訓。我們要有“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敬業觀念。天下有大事嗎?沒有。但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惡則成大惡,集小善則為大善。

  第6篇:《活法》讀後感

  斷斷續續,終於讀完了這本書,一位出了家的身為企業家的老人家寫的書,也無怪乎會是這種味道。

  書中有一句:企業經營的目的,首先在提升員工的生活與幸福。

  首先我要承認,這本書有一定的催眠效果,對於我來說。於是在暈暈乎乎的情況之下看了這句話我就更暈了,接著我就震驚了。這是神馬樣的境界啊,這是神馬樣的企業家才能說出的話啊,我想說,這位老人已經不是一位單純的企業家了。讀了這麼些年的書,只知道企業的存在首先是以營利為目的,與此同時提供就業機會,解決就業問題,這回算是開了眼界的,可我還是想問,真的假的啊,雖然說出家人不打誑語啊……

  最後想說,這本書其實挺好的,包含著一位老人對日本的過去、現在的反省以及對將來的思考,雖然有點烏托邦之嫌,導致有點催眠之效。從小就認識到,人總有一天會死亡的,死亡就是指永遠不會以任何形態再次出現(轉世投胎是自我安慰的產物)。看了稻盛先生的《活法》有一種悟的感覺,真我的永垂不朽。

  第7篇:《活法》讀後感

  稻盛先生說:人生就是一幕戲,每個人都是主角。然而,我們不只是在演出,更是這幕戲的創作者。對,稻盛,他就是寫這本書的作者,他叫稻盛和夫,是從一個在社會上可有可無的小企業老闆,成為了建立了兩個世界五百強的成功人士。

  回顧這幾年的歷程,79歲的稻盛和夫總結出了他的創業歷程。他說,人活著是為了以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當然,人活著更是為了幸福。現在有許多人抱怨自己不夠幸福,實際上,幸福是靠我們創造出來的。我們只要認真努力,就會更幸福。

  結合到自己的學習裡想一想,做題不也是這樣嗎,只要努力,就會全對。認真地對待,是一種走向幸福態度。

  人生的目的在哪裡?你為何來到這世上?或者淺顯點:你為了什麼活著?再淺顯點:你相信什麼?記得在小些時候,曾有一個答案讓我為之振奮:相信自己。對!有時,自己的做法也許會有錯,但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分析失敗的原因,下次就會做得更好。

  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值得自己去反思,其中包括做得對的和不對的,做得好,就去總結好的經驗,做的不好,也要想想為什麼做的不好。要成功,首先要“想”,要敢於去想,要想出色彩來。但在想的過程中,有人會把現實想的狹小無比,如果有陽光大道,我們應該走陽光大道,何必去走小道呢。

  只要我們敢於去想,認真去做,走陽光大道,就會成功。

  第8篇:《活法》讀後感

  記得有人問過我這樣的問題:“人究竟為誰而活?”這個問題我一直在苦苦思索直到現在我才想清楚答案;有一部分人活著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不管這個價值有多大,只要對這個社會有幫助,就實現了自我價值。只要你曾對這個社會微笑過的,社會也會給你一個微笑。所以那些實現自我價值的人都活得很輕鬆,因為他們是為了給這個社會做點貢獻

  而另一部分人則是為了金錢,利益地位和權利而活。官場上的勾心鬥角,官場下的怒目相視。使原本大公無私的官場變成了一條骯髒的發財之路。它的骯髒提醒著每一個人,它的發財之路又誘惑著每一個人。使那些為了一條骯髒的發財之路的人活得很累。因為他既要提醒自己不能陷得太深,同時又告訴自己這是一個名利雙收的好機會。所以他就只能繼續陷,繼續累。知道自己的人生旅途真正結束。

  兩者都是為了生存,而不同的是前者活得輕鬆,後者活得累。不管活得輕鬆還是活的累,都應該知道;這個社會只給你一根琴絃,你所需要的是繼續往上加琴絃,然後彈奏出美妙的音樂。而不是將這唯一的琴絃扔掉,因為你要知道;這個社會對你已經很公平了。

  第9篇:《活法》讀後感

  這段時間,一個人靜靜地讀稻盛和夫寫的《活法》,心裡總是被他那通俗的語句和普通的人生哲學所感動,《活法》讀後感——價值觀。

  稻盛和夫創辦企業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怎樣去經營一家公司,困惑到了極點,最後決定就憑人的是非判斷能力,選擇正確的事情做做,並且貫徹到底。他把“不說謊、不給他人舔麻煩、誠實、不貪心、不自私自利”這些簡單的規範,奉為經營的指導原則和行事判斷的守則。他就是在這些簡單原則的引導下從事經營,始終無惑的一路走來,並且把公司帶向了成功之路。

  進公司一個多月,自己親身所感受到的方太企業文化,對稻盛和夫所寫的東西有了更深的體會。公司茅總一直以中國傳統美德的“仁、義、禮、智、信”做為方太員工自我修煉的標準,與公司核心價值觀緊密相連,與並且通過公司制度將其落實到員工的每一項行為規範。員工的被動管理變成了自主管理。行走在公司裡面,處處、人人都有這五個字的體現。作為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我來說,我覺得,這裡有比大學校園更好的人文關懷,更高的人文素質。

  稻盛和夫的“不說謊、不給他人舔麻煩、誠實、不貪心、不自私自利”也罷,方太的“仁、義、禮、智、信”也好,這些不都是我們從小聽父母和老師講到大,但長大成人後便漸漸遺忘了的教訓嗎?但就是因為他們都單純地相信,行事如果違反大家共同認定的倫理和道德,是不可能成功的。 現在的人將先人從生活中淬鍊出來的智慧,以陳腐過時的理由加以排斥,萬事皆以方便為依歸,就這樣讓缺之不可的。

  第10篇:《活法》讀後感

  今接到讀書任務,本以為是普通的勵志書或是成功學之類的書籍。結果出乎意料的是越看下去越觸動我的內心深處,使我受益非淺。讓我欣喜若狂的是書中的經典語句到處都有,讓我目不暇接。我有一種想一口氣把他讀完,回過頭來再細細品味的衝動。事實上,這本書是值得我這樣做的。

  “敬天愛人——敬畏上天,關愛眾人”多麼大氣的胸懷啊!看到這裡,我突然感覺天是藍的,花是香的,一切事物都是那麼的美好。一定要讓生命活得有意義,“敬畏上天”我的理解是做適當的事,不可把事情做絕;說適當的話,不可說謊話、狠話、髒話或是把話說得太滿,不給人添亂,要順應自然。“關愛眾人”我的理解是秉持著一顆仁愛的心,熱愛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不貪心,不能只顧自己。花花草草是朋友,小貓小狗是孩子。對待身邊的人如同對待自己,對待他人的事,工作的事,都是自己的事。做到這樣,生命才會更有義意,得到的結果自然會是一個驚喜。珍惜眾生命,就是行一切善。

  珍惜自己的生命,就是珍惜時間。正如書中所說“與其莫名其妙為明天而煩惱,與其苦思冥想去制定長遠的計劃,還不如全力過好今天這一天”“不錯過今天,認真工作就能看清明天,明天再認真工作就能看清後面的一週,一週認真工作,就能看清後面的一月……就是說,即使你不去探索遙遠的將來,只要全神貫注於眼前的每一個瞬間,以前看不清楚的未來的景象就會自然地呈現在你的眼前”。那麼怎麼樣才能達到書中所說的那種“敬畏上天,關愛眾人”的心境呢?

  第11篇:《活法》讀後感

  去年買了6本稻盛和夫的著作,按照從實學到哲學的順序,這是讀完的最後一本,《活法》純講稻盛和夫自己的人生感悟,全書圍繞一句話進行:作為人,何為正確?如果說這是心靈雞湯,那麼它也是最美味的心靈雞湯。稻盛和夫的思想來源,既有佛教,也有儒學,還混雜了一些基督教和陽明學的內容,甚至還有一點自然神論的成分,結合他幾十年的身體力行和企業實踐,內涵著實豐富,也相當具有借鑑意義。

  從一開始接觸稻盛和夫的文字時,總覺得他有沽名釣譽之嫌,熱衷於擴大自己的聲望,從《阿米巴經營》一路逐漸讀到《活法》,越來越感受到稻盛老先生的真誠,好名不假,初衷卻是傳播一種真善美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其實際帶來的影響也是如此。如果問當世之人哪個最符合王陽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標準,我的答案是稻盛和夫,這個善良又有大成就的日本老頭。

  第12篇:《活法》讀後感

  最近在讀日本作家稻盛和夫的《活法》,很受啟發,故書錄於此“身居亂世之中,重新審視“活法”。“人生的意義在於修煉靈魂。

  在書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三章“磨練靈魂、提升心志”。這一章節內容不禁讓我想起清朝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人生詞話》:“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分享,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寓指當前形勢相當惡劣,只能爬上高樓,看到遠方天的邊際,排除干擾不為暫時的煙霧所迷惑,看清形勢發展的主要方向抓住問題的實質,這是取得成功的基礎。

  第二境界是描述如何為目標而努力奮鬥。儘管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還要堅持奮鬥,繼續前進,沒有什麼康莊大道在等著我們,人生就是不斷奮進的過程。

  第三境界是指在經過多次挫折和磨練之後,人就會逐漸成熟起來,別人看不到東西他能明察秋毫,別人無法理解的事物他能觸類旁通。這時他在事業上就會取得不凡的成就。

  這三大境界簡單至純至善的真理和稻盛和夫先生在《活法》一書中始終貫穿在人生與企業經營的發展原則是一致的。讓人驚歎真理無關乎年代,無關乎國界,無關乎行業,所有美好的、令人振奮向上的道理總是相通的。

  第13篇:《活法》讀後感

  在這個暑假裡,我閱讀了稻盛和夫的《活法》後,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而卻有了很多的領悟和想法。讓我看完一遍後還想再看一次。

  稻盛和夫的這部書講述了稻盛和夫對於人生、實現理想、提升心志方面的一些見解。稻盛和夫在講述陽明哲學敬天愛人是思想源泉中講到一句話,他說作為人,何謂正確?,他說這是良知的另一種說法。它將作為人應該做正確的事情,用正確的方式貫徹到底,將良知發揮到極致。每個人都要做社會所允許的事,遵循法律給予我的權利,做我們盡力所能做的事情,那樣我們所處的社會將會變得更好,每個人都坦坦蕩蕩的做了一個人。我記得我以前的一個老師讓我們在本子上寫人這個字,要我們把人這個字寫得端端正正的,現在我才知道老師讓我們寫這個字的意義是什麼了。就是為了讓我們做一個一正確的方式做任何事情,從而做一個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不會辜負國家對於我們的培養。

  我在這本書中看到了一個釋迦的故事,講述了他在生死關頭還在沉迷於蜜汁之中無法自拔。在現在這個社會當中也有很多人在面臨困難時,還在享受著快樂,從而失去了更多的東西。很多人應該看過封神榜吧,這部電視劇是一部神魔小說,電視劇中的一個皇帝,不喜歡處理朝政,喜歡和他的嬪妃們歡樂,不顧百姓的死活和國家的衰敗,大家應該都知道他是誰了吧。他就是商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叫做紂王,最後和妲己都死在了自己的皇宮中。

  我們要學會在不同的時期,都要始終保持從正面忠實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確立自己的人生觀,或者說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活法。

  第14篇:《活法》讀後感

  《活法》是日本作家稻盛和夫的作品,讀這本書是對靈感的一次修煉,對未來一次美好的冀望!

  郎鹹平曾經這樣評價過稻盛和夫,“稻盛和夫不僅創辦並帶領兩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還將他的經營和人生哲學傳授給眾多的中小企業和千千萬萬的個人。他不僅創造經濟價值,還創造普世價值。”翻開這本書,我便開始了與這位智者的心靈交流。

  翻開這本書,我找到了我對生活中一個問題的答案,那就是“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安寧的時代,世道混迷,看不清前途……一種壓抑的空氣瀰漫於整個社會,這是為什麼?因為許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很多人就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就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稻盛和夫的回答是:提升心性,磨練靈魂。簡單的幾句話可能還不太容易理解,那大家就一起翻開這本書,一起與靈魂對話,徜徉於書海之中,感受那份恬淡的喜悅,與內心交流。

  稻盛和夫做人的哲學激勵了我。很多事情我們都瞭解,可是卻沒那麼做,只是一念之差改變了我們的人生軌跡。小時候課本里讀到的與人為善,多為他人著想,看似簡單的道理,我們卻忽視沒有做到。看過《活法》我們都應該重新審視自己,對人生的態度,對工作的熱忱,還有對生活的希望,我們都應有所改變。

  讀過稻盛先生的書,在生活中出現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這本書在網上的銷量也很高,很受讀者歡迎,我也推薦大家閱讀,相信靜心的閱讀會帶給大家更多心靈的洗禮和對生活的感悟。

 第15篇:《活法》讀後感

  此書,讓我想起 在他女兒婚禮上的講話:第一句是一副對聯: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做對國家有用的人,做對家庭有責任的人。好讀書能受用一生,認真工作就一輩子有飯吃。第二句是:“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做普通人,幹正經事,可以愛小零錢,但必須有大胸懷。

  我們對生命的意義的理解和認識,決定我們選擇怎樣的人生道路,也決定我們生活的方式和態度。人原本就是一個平凡體,無論人生經歷何以波瀾壯闊或者平淡無奇,截至生命的結束,我們都會回到原點,迴歸自然,所以在這個物慾橫流,誘惑不斷的社會,我們更應正視生命的本質和意義。以平凡、平靜的心態去對待一切,冒進、投機、急功近利等心態都是我們人生的絆腳石,自古偉人先心清淨而後成大事!

  懂得樹立信念,懂得找到信仰,用正確的信念、信仰去支撐人生道路,給您完善“靈魂”所需要的源源不斷的動力,

  用歷練讓生命成長,讓成長有張力,讓生命有意義。缺乏信仰是當今社會病態的根源。

  心性沒有提升,靈魂得不到磨練,我們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向往往就會出現岔路,思維方式方向正反決定錯對。思想指導行動,行動體現意念。

  積極的人生態度會給自己很多驚喜,對成功有著熱切的期盼,才會有更強大的行動力、執行力,成功的機率才會更高。熱切的期望會像一隻無形的手,推動我們將常人以為“不可能”的事情變為“可能”,將虛幻變為現實,成功如此簡單。

  敬業是一種良好的習慣,把工作當成磨練心性的體驗,享受幸福的“事兒”,精進持恆,孜孜不倦,追求完美,永無止境。

  作為報社的一員,思維應更活躍,敢想、敢做,思維的碰撞會閃出成功的火花。給同伴更多的鼓勵,我們都是渴望成功、感性、知性的娃。

  把握好兩個原則:做人的原則,做事的原則,把握好這兩個原則,事情決定就不會錯,至少不會釀成大錯。切記切記!

  常懷感恩之心,心存感謝,幸福的感覺就會幾何的速度倍增。“利他”掛在心中,用在行動上。

  人生的意義,最簡單的就是把目前小的事情做好,大的事情做對,贏在當前。努力奮鬥而不失追求,追求夢想,實現理想。

  人生,幸福如斯。

  第16篇:《活法》讀後感

  作者者稻盛和夫先生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但如果只是這一點,這本書也不會引起更多的興趣,因為如果要勵志,作者本人得是一個成功者,這樣才能引起旁人的信服,而稻盛和夫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與他相比,馬雲這批年輕的網際網路精英恐怕還得要經過十年以上的時間考驗,雖然現在他們的言論可能更勵志,影響更大。

  就其品德來說,象大多數登上了塔尖的優秀企業家一樣,對個人財富的追求已經是低層次的作為,既使他們還是在追求財富,那也是隻是從社會責任的角度履行一個企業家的責任。

  作者後來學習佛教,加上大和民族的性格,對精神的作用抬高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這一點,讀書之人要能清醒看待,就象格魯夫說的,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按照作者說的,只要鍥而不捨地做,最後結果只能是成功,這就有很大的唯意志論色彩,這也能看出大和民族執著與偏執的一面。

  性格本身無所謂好壞與對錯,關鍵得看方向是否正確。方向正確,偏執與執著就是一種可貴的品質,反之,也可能成為災難。但就純粹思辨來說,偏執與執著總比三天打漁兩天晒網更容易取得成功。

  作者書中說:人生=思維方式*熱情*能力,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人生公式,如果說成功的人生,可能還得加一點點運氣。

  第17篇:《活法》讀後感

  稻盛和夫的《活法》裡面包含內容太多且有些需要進一步琢磨,故目前只是第一遍的感悟

  書裡面包含了他很多的思想,最多的是做人的道理,裡面闡述了不少:

  人生是被兩隻看不見的手所左右,一是命運,二是因果報應

  心想事成,有點想《祕密》裡面的那樣,只是闡述需要不斷的思索和專注目標,就一定能得到收穫

  書中,最多的應該是,通過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從而能做好企業,並奉獻社會

  書中也有具體闡述做企業的方法,比如現場,熱情、喜歡工作等等等

  裡面貫穿其佛家思想,如通過“六波羅蜜”引申的“六項精進”,利他思想,奉獻精神、感恩等等

  書中包羅永珍,很難去總結。只能說該書是他自己人生感悟的分享

  對我觸動大的,一是做人。只要堂堂正正做人,企業工作也一定能夠做好,在企業中判斷事情,做一項決策,碰到猶豫不定時,想一想,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會怎麼做,然後照著做就行了,事情就簡單了

  二是,不知道是否是不謀而合,關於“心想事成”,無論是與《祕密》的作者,還是我自己都心有慼慼。而關鍵可能在於,想什麼

  三是,命運和因果報應,這是比較少有人提及,尤其是現在(當然書中和電視劇中常有)。儘管理解其受佛家影響,其實也不難理解。但作為一個企業家,而且是如此有影響的人,這樣的堅信。不由感慨一下。

  第18篇:《活法》讀後感

  兩年後,我又開始重讀《活法》這本書。每本書重讀的機會不多,往往是擱的時間長了,覺的與原想可能有些出入時,才會想起“我該去找出某某書來讀讀”,於是在某個晚上上床前,抽出來把它帶到枕邊去,像新書一樣重新去讀。

  即便我不去聯絡幾個月前發生的事,仍舊會忍不住追問,正好看到稻盛和夫這本書,自然重新想到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又在以什麼身份來回答或面對這一問題。人至中年,猝不及防地離去,在告別的儀式上,我不禁去想他或者他的過世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如此匆忙地退場,令人惋惜之處何在。連日來,我想到的是找到這種令人悲傷之處,不為撫慰、不為解除,僅僅一種清晰的把握也是好的吧。我想這種查詢或把握至少能釐清生活的混亂。

  翻開《活法》一書的序言,赫然寫著:“混亂時代中追尋人生的意義”,生活周圍的混亂似乎伸手可觸,混亂生活中如何追尋人生的意義,書中給出了佛教意味的回答,“是為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一點,或者說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這意味著將人生比作一場修行,又將修行後的美好與崇高放在死亡面前去稱量,而每日唯有極度認真與精進。這一理念的得來,似乎源於作者四十多年前第一次聆聽松下幸之助的講演:當松下先生談到“水庫式經營”時,面對怎樣才能做到的詰問,“他溫和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沉默片刻,他便自言自語道:‘那方法我也不知道,儘管不知道,但必須要建水庫,你必須這麼想。’”作者“受到似乎像電流擊穿身體似的大沖擊,既茫然若失又驚歎不已”,從中突然覺察到一種義無反顧的使命感:必須如此,為什麼要如此呢,必須如此。這一義無反顧的必然性,瞬間改變了混亂的意義,具有了一項不得不的使命,甚至有了悲壯的意味,即便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一生之中,你在何時何地,因由何故領悟這一悲壯的不容置疑呢,又如何在這一領悟之後,開始認真、精進地審視這一混亂、虛無的生活呢。生活是一種夾雜著各種莫名愉悅和焦慮不安的混合物,青春時你可以用混亂、瘋狗、兩可、或者說虛無主義來描述它,但你走到了生命的某一年齡接受到不容置疑的領悟,或領受一種使命時,這混亂便應該結束了。打個比方來說,這或許像面對一個重物,你無可奈何或不容推卻地伸手去接住它,便唯有繃緊臂膀的肌肉咬緊牙關承擔這一重量,不是去問為什麼,沒有為什麼,這種使命終會在某個午後驚醒你,填充滿你的整個胸腔,沒有為什麼。

  如果一次講演讓人領受一種使命,又從終極意義上對混亂時代中人生的意義追問不止;如果一個偶發事件讓人竭力裝作沒有發生不能,企圖留住這一領悟卻終究沒有參悟;如果一個重物讓人起身接住,而你的身邊再無他人,又或眾人旁觀無人向前,你便只能咬牙接住承受下來,縱使肌肉拉傷,唯此而已。

  第19篇:《活法》讀後感

  稻盛和夫的理論個人認為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

  他主張工作的時候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工作的時候異常努力,勤奮,當你做夠努力的時候,神都會來幫助你;

  他主張“持續的就是力量”讓人堅持不懈,長期磨練自己,從而把平凡變為非凡;

  他也主張要想學到某樣東西,就一定要自己親自參與進去,這點對我的啟發挺大的,不管做什麼,只有自己親自去做了,去體驗了才能收穫真正的經驗,如果總是在外面旁觀,始終都只是個旁觀者而已。

  誠然,這些話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我感覺實用起來的話,並不適合每一個人。每個人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總結自己的成功,(根據心理學的歸因理論,每一個人在總結的時候都傾向於把自己取得的成功歸功於自己的努力,而把自己的失敗歸因於客觀原因。)這一點就算是聖人也無法避免。

  雖然他說的都是非常正確的,可是真正能把實踐出來的人應該不多,因為這種要求對常人來說過於苛刻。而且把所有原因歸功於某幾個方面也並不足以說明成功的所有原因,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成功的因素極為複雜,可能跟市場趨勢、運氣等人為無法控制的因素都有密切的關係,單純的去模仿,並不一定就最合適。

  第20篇:《活法》讀後感

  這是一位這是一位有著幾十年坎坷人生閱歷的文壇老人反思歷史人物悲歡離合、大起大落的命運,洞悉當今現實善惡美醜人生百態所得出的肺腑之言。

  這是一本內融民族歷史、文化心理、人生哲理描繪於一體,充滿人生智慧、給人帶來莫大的閱讀快感的佳作。作者對他們深刻的揭示、獨到的剖析,生動的刻畫,可謂入木三分,像一面鏡子,不僅照出了文人、古人,讀了本書也讓我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提到文人正可謂星羅棋佈,不可計數。這其中既不乏流芳百世者,亦不乏遺臭萬年者,再加上庸碌無為者就更是無法計量。再觀他們的活法,中國文人多處於社會上層的士大夫階層,受過系統的教育,他們作為中國社會的精英集團,受到極高的禮遇。然而他們當中卻鮮能仕途得意且名垂青史;更多的還是大才難展,壯志難酬,屢遭小人構陷,權臣排擠,現實打擊之人。“活法”,這也是從古至今每個人想解而又難以解開的疙瘩。

  就像書中有些人物不太為我們所熟悉,但作者從中挖掘出了有普遍意味的東西;有的人物大名鼎鼎、如雷貫耳,但越是這些人,作者越能挖出別人看不到或看到不願說的另一面,正如序文中引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通過密葉投射在黴苔上面的月光,只看到點點的碎影。”他們或活得很有名,或活得很有趣,有的令人哭笑不得,有的令人咬牙切齒,有的令人鄙視,有的令人崇敬,有的令人嘆息。他們的為人、性格、奮鬥目標以及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打上的烙印,他們的身體力行,無不使人感悟到,選擇了什麼樣的“活法”,就是自覺或不自覺地選擇了什麼樣的命運。

  本書選取了不同時期文人的生存選擇與歷史境遇,既有我們比較熟悉知的秦相李斯、魏帝曹操、文豪蘇東坡、才女李清照、大詩人陸游、廉史海瑞,又有幾乎被歷史淡忘的、西晉附庸風雅的王衍、淹沒在“鉅貪”下的作為詩人的嚴嵩,等等。作者描繪了他們選擇的不同活法和為人,以生動的人物故事和形象,啟迪今人的人生思考。

  自己肯定算不上文人,可看任何文章內容時都不自覺的遷移到自己身上,從古人的人生經歷和過程我們可以更好的去把握自己,雖然生活中自己有時會有點迷茫,有點浮躁,可是當我們靜下心來慢慢去感受,去領悟反省自己時,總感覺也有他們的影子存在,彷彿是一泓清澈見底的溪流,可以看到自己的靈魂。“人活一世,樹活一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工作,通過自己的努力給自己和親朋好友帶來幸福,給自己身邊的人帶來快樂,讓生活更精彩,這才是生活的真諦。

  第21篇:《活法》讀後感

  常常照著路線走,偶爾繞上一繞,換換角度走,是一件多麼新穎的事。回讓你感覺到一種由配角脫穎到主角的幸福。你的心情、思想……也就會開闢另一片更美麗、更廣闊的天地。

  生活不是一塊煮熟了的肉,不能把它禁錮在幾桌規定的菜餚之中。無論欣喜或是悲傷,只要還有陽光,一切艱難險阻都無所畏懼。農民,生來就與土地結緣,一輩子在泥巴里打滾,只為在土碗裡盛滿米飯而傳承生命。那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可是如果他們能夠換一種活法,帶給我們的又何嘗不是一種欣慰。時常說:“命運註定……”,“今生……”的人是最沒出息的人。我想他們是因為在現有的生活中疲憊了或厭煩了。如果已經這樣了還再繼續堅持的話,那樣的生活不能算生活只能算活著。當我用雙眼將心緊緊地閉在胸膛時這樣感覺過:“一個少年從十多層的高樓跳了下來!”啊!!

  換一種活法為的是感受人間之寬廣世界之精彩人生意義之重大。當一個人在一種生活中覺得無味或活得很累,那他完全可以換一種活法。不過,這樣做還要靠自己怎樣換,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換了一種活法,結果成了世人的笑柄。而班超、魯訊等卻成了美談。

  勇敢地走自己認為正確合理的道路。這樣的人如果不再迷路,那一定會成功。但,如果再次迷路,那他最多隻能成為一位多愁善感的詩人。的確,美好的東西總是難以持久,於是需要我們去呵護。我們不僅需要有“換一種活法”的心裡,而且需要懂得“珍惜”的意義。

  當日子瞌睡在懶懶的季節,蒼涼交淡。我才忽然明白:換一種活法,真的很好。可是我同時也懂得了換一種活法需要有非凡的才能及付出一定的.代價。這個時候,不是看透了人生似的放浪形骸而是更加自律與潔身自好。

  第22篇:《活法》讀後感

  斷斷續續把《活法》讀完了!讀的過程中感覺收穫很大,但由於斷斷續續讀的,很多天才讀完,也可以說是邊讀邊忘,所以感覺收穫的感覺也在邊讀邊忘。這也提醒我們好書要多讀幾遍。我還會再讀《活法》的。《活法》真的是一本值得多次捧讀的好書!

  雖然忘了不少,但其中有幾點內容給我收穫還是挺大的。

  第一,作者稻盛和夫老先生反覆強調他的企業之所以成功,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利他思想”。他不是隻為自己建立企業,他還為了員工;他不只為員工創造企業,他還為人民大眾。他的企業不是以追求利潤為最高目的,而是以有利於人民群眾為使命。他沒有很高深的理論來指導管理企業,只有最簡單最樸素的小孩都知道的社會倫理道德規範。而這恰恰是天道,稻盛和夫老先生正是順應了天道,才讓自己的事業不斷做大。什麼是天道呢?老先生在書裡面講的很清楚。宇宙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指引著宇宙萬物向和諧,美善的方向發展。只有順應這個方向,才是符合宇宙的意志,也就是符合天道。人之所以在宇宙中產生,也是天道的原因。也就是說,人是和諧,美善的產物。人與人之間應該和諧相處,這才是順應天道的。可是,我,一個名字叫羅再良的生命,來到人世間29年,有沒有經常順應天道做事呢?沒有。有滿身的缺點,對父母不夠恭敬,對領導不夠尊敬,對朋友不夠守信,對同事不夠團結等等。這一切都是有違天道的。難怪自己遭受很多的痛苦。原因就在此。讀完此書,算是越來越明白自己諸事不順的原因了。

  第二,稻盛和夫老先生的敬業心讓晚輩敬佩不已!他人生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跟敬業心也是分不開的。公司只剩下他一個人了,他還是要埋頭苦幹,哪怕不發工資,他都願意幹!這一點,晚輩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達到。我不是一直想有所成就麼?那為什麼到現在還不見端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敬業心不夠!我相信自己敬業心一定會越來越強的!我相信再多看一遍《活法》,敬業心會增強一點的!

  第三,稻盛和夫老先生在書裡詳細描述了做事成功的一個祕密。那就是,在做事前,他能夠在腦海裡非常清晰看到成功的每一步驟,畫面。也就是說他首先預想,然後付諸實踐。最終經常得到腦海中預先想象的結果。這不正是我們中國的一個成語“心想事成”嗎?

  前兩年看了一張光碟《祕密》不正是講的跟老先生一樣嗎?結合自己的一點點經歷,也能驗證這個祕密。經常在腦海中想象的事情,就會變成現實。不管我們想好的,還是想壞的。想積極的,還是想消極的。都會變成現實。所以,我們萬事都要朝好的方面想,朝積極的方面想。當想要完成一件有利於他人,有利於社會的事情時,不要怕困難,相信自己,使用這個祕密,加上精進努力,相信一定可以成功!

  以上是目前一點點的體會,下次再看一遍時,收穫一定會更大的。最後感謝公司提供這麼好的書籍!

  第23篇:《活法》讀後感

  今天正式第二遍讀完《活法》!截止到目前已正式讀完稻盛經營哲學六本書。

  稻盛先生在書的開頭就進行了“活著的意義”的探索,人類活著的意義、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答案就是提高身心修養,磨鍊靈魂。“我是為了做一個比降臨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來。”讀至此處,隱隱感到“大道至簡”的力量。也聯想到去世的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說他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他也真的做到了。

  本書整體講的道理淺顯易懂,印象比較深的有三點:

  一是有關“苦難現象”的因果分析——“這是因為你先認定了‘人生無法盡如人意',才會導致事情成真,不是嗎?從這個角度說,無法盡如人意的人生,根本就是實現了自己原先的預期”。這個邏輯的深層次分析,他認為:“一個人的人生直接受到自己想法的牽引,自己遭遇到的事情,其實根本是內心所產生。”他甚至把疾病也歸類於這些遭遇中。稻盛以自己年少時體弱多病為例,發現“人內心深處有一塊吸引疾病的磁石,因為內心的軟弱,疾病找上門來”。這和以前讀過《祕密》中的吸引力法則驚人相同。

  二是人要想成功,必須內心有強烈的願望。只是一般的願望是不行的。具備同等能力,做出相同程度的努力,有的能夠成功,有的以失敗告終。其差別是什麼呢?人們往往容易把原因歸結於命運、運氣,其實主要是因為願望的大小、高度、深度、熱度的差別而造成的。也許有人會搖頭認為這未免太樂觀了。但是,廢寢忘食地渴望、思考並不是那麼簡單的行為。你必須持續擁有強烈的願望,並不知不覺地把它滲透到潛意識裡去。在這一點上,還是比較佩服李總對某個專案的專注度,幾乎是時時想著,心心念著,即使國外出差仍不時和我們分享對專案新的想法,值得佩服。

  三是知行合一。很多事情我們都瞭解,可是卻沒那麼做,只是一念之差改變了我們的人生軌跡。小時候課本里讀到的與人為善,多為他人著想,看似簡單的道理,我們卻忽視沒有做到。看了《活法》我們是不是該重新審視自己呢?你對人生的態度,對工作的熱忱,對生活的希望,是否該有所改變呢?幹,就對了!

  第24篇:《活法》讀後感

  近日,品讀了日本作家稻盛和夫作品《活法》。讀書時刻,心裡猶如春風拂過,清水潺潺,對靈魂是一次潛心的修煉,對生活是一次真切的回答,對未來是一次美好的冀望!

  每一個人都潛藏著偉大的力量,能否把自身潛在的能力挖掘出來,是人與人活的精彩與否的差異所在。如何實現呢?我認為關鍵在於改變自我,改變自我首先在於改變自己的心態,建立一種積極、正確的心態一定會為你的人生之路助力許多。

  一個實踐偉大事業的人,其實在心靈深處,有著最簡單的人生觀。稻盛和夫認為,為人就是要堅持做人最基礎的規範,堅持行善。對身邊人,對社會,擴大到對整個世界心存利益之心,並且孜孜不倦、不畏艱難地去實踐這種善意。生命的價值就在這種實踐中展現。企業經營之道很簡單,“不是公司的利益或面子,而是對社會或人類是否有益”。儘管資金十分充裕,但是他拒絕投資房地產賺取浮財,因為“只有自己辛苦賺取的錢財才是真正的利益”。

  稻盛認為,思維方式、熱情和能力,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三個基本素質。有厚重沉穩的道德,一切努力的方向都不會偏差。其次,有鍥而不捨、廢寢忘食的激情。最後是能力。他認為,思維方式是根本的。那就是,始終把穩立身的基本道德。黃光裕們不是缺乏經營的熱情和能力,而是最簡單的方面被忽視了,那就是,做一個有道德有正義的人。

  在他的書中,可以讀到一種真正謙虛和清淨之心。作為全球兩個500強企業的創始人,稻盛和夫仍然自我約束,個人享受保持在最低。並且時時在反省自己,“是否還有些許的私心”?他認為,能力和智慧,是用來利益社會的,自己小小的身軀,能享受多少呢?這種實踐,就是小我與大我既有分別又有完美的合一。

  一是本書意境悠遠博大精深,以我僅僅24年的人生閱歷只能理解其中一小部分,二是在閱讀時,我反省我對工作的態度實在是與書中提出的要求相距甚遠,我為此感到非常的慚愧。

  努力勤奮地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並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磨鍊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才正是人生的意義!

  第25篇:《活法》讀後感

  九月是公司文化月,除了安排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公司還為愛好讀書的員工們精選了一本讀物,那就是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一書。忝列為其中的一員,我來向大家簡單介紹下這本書和我讀後的感受:

  首先,我向大家闡明一下書名“活法”的意思。“活法”是美國現實主義法學針對傳統法學獨尊“紙面上的法律”提出的概念。活法是那些支配著社會生活本身的規則,也是構成人類社會法律秩序的基礎。一句話,活法,就是社會生活的法則。

  稻盛和夫呢,是日本人,不過這個日本人很厲害,他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創辦第二電電株式會社(目前是日本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進入了世界500強。他是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另三位分別是松下、索尼、本田公司的創始人。

  稻盛和夫的這本《活法》曾被譽為“日本21世紀勵志第一書”,他將企業的活法轉引到人的層面,通過探討人最基本的倫 理觀和道德觀,闡述普通人的“為人之道”和企業的發展之道。他認為,一個企業生產出的產品質量高低,在於這個企業的人有沒有親近產品,有沒有在悉心地照料產品中聽見“產品的私語”。《活法》探討了一個命題,那就是人生的真理和活著的意義。

  初讀《活法》,有眼花繚亂之感,繼而猶如沐浴春風、靈魂得以洗滌——他的哲學思想多面開花,卻一脈順承,給人極大地啟發,醍醐灌頂不過如此。

  活法一書分為序言和五個章節,序言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在於磨練靈魂,人生真理在勤奮工作中領會,改變思維方式,人生將發生180度轉變等等。五個章節則分別告訴我們如何實現人生的理想,從原理原則出發考慮問題,怎樣磨練靈魂、提升心志,以利他心度人生有何好處,人生的正道是與宇宙潮流協調和諧。

  他指出熱愛是點燃工作激情的火把。無論什麼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做就能產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會產生向下一個目標挑戰的積極性。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於所做事的人。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夠指引方向,闡明真理,開拓思維,激起鬥志的好書,希望大家閒暇之餘可以借來一看,很有裨益。

  第26篇:《活法》讀後感

  最近一直都在讀勵志的書,其實已經不是立志的年齡了,但又有什麼關係呢。從現在開始懂的活法也不晚呀!

  看這樣的書可以使自己變的平靜,不浮躁。我覺得成功的人分兩種,一種只是表面上成功,另一種是不只表面成功,他在成功的表面背後隱藏著更大成功。這種人遲早會成功,無論做什麼都會成功,因為在他的心裡埋藏著一顆成功的種子。這種人就是《活法》的作者。他很小就給自己規劃了人生,一直規劃到了80歲。看到這裡我覺得我開竅有點晚,快40了只能安排後40年了,前30多年以前都是糊塗的生活,沒有目標。現在應該給自己規劃一下,小的規劃是一週,大的規劃是一生。有目的才會有行動,有行動才會有結果。

  其實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簡單,很多道理我們從小就知道,但卻不明白。現在看來那就是真理。

  被尊為日本三聖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告訴我們,所有人的人生,最後的發展都是自己內心念頭的延長線。我的內心怎樣想,現在回想起來,我也是這樣的。所以我現在的想法是很重要的,關係到我的未來。:“是什麼造就了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呢?是那一股能默默專注在同一件事而不感到厭煩的力量,也就是拼命去過每一個今天的力量,以及一天天去累積的持續力。”

  我特別相信,我們的計劃也就兩個月,但是已經有無數的成績出來了,雖然那是別人多少年前做的事情,但也有的人一生都不會去做呢?我相信我看的書不晚。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地成長,在這幾個月中我成長了,我發現了自己的變化,有時都不相信,真的變了,沒有那麼焦慮了,不再埋怨了,不常常想不該想的了。我說是沒有用的,這些內心的變化我內心真的體會了,這是我覺得最快樂的事。要有追求和夢想,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享受奮鬥的過程。

  什麼是享受,付出了得到了就是享受。不付出得到了也不會認為那是享受,況且不付出就永遠體會不到得到的快樂。

  “想要成就事物,必須先有強烈的願望”。“強烈的願望”包括強大的決心,堅定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一個高標準的目標。還有實現目標的恆心和毅力。我在堅持因為我有目標,我有信心。

  第27篇:《活法》讀後感

  稻盛和夫以前是一個壞運氣纏身的人。從小患肺結核,差點喪命,考中學兩次落榜,考大學也落第,只好進了一家免強算得上大學的縣立大學。大學畢業時參加就職考試次次失敗。他去買彩票,期望一夜暴富,但無一次中獎,而緊挨著他彩票號碼的彩票幾次都贏得大獎。絕望之中,他在一個黑社會“總堂”門前徘徊了幾個小時。最後他還是放下了加入黑社會、做一個“有知識的惡棍”的念頭,進了一家瀕臨倒閉、由一家銀行託管的公司。在公司裡他學非所用,發奮工作得不到賞識。

  在被勒令辭職後,與七個辭職的同事歃血為盟,創立了京瓷公司。公司滲淡經營,徘徊在破產邊緣,他數次賣血給工人發工資,但還是阻擋不住工人紛紛辭職。他以出讓多得驚人的股份為籌碼,把最後一批工人挽留了下來。困難仍然接踵而至,但他憑驚人的毅力和樂觀精神(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他還在給員工們講他的公司有朝一日能成為“世界最大的陶瓷公司”),讓京瓷從一家“鄉村公司”成為一家世界級企業。

  1984年,功成名就的稻盛和夫在52歲時再次創業,成立了日本首家民營電話電信運營公司kddi,在資源嚴重不足、處處受到國營電話運營公司nttdocomo的排擠、圍堵的狀況下奇蹟般成長起來。

  最近讀了稻盛和夫的《活法》,他做人的哲學激勵了我。很多事情我們都瞭解,但是卻沒那麼做,只是一念之差改變了我們的人生軌跡。小時候課本里讀到的與人為善,多為他人著想,看似簡單的道理,我們卻忽視沒有做到。看了《活法》我們是不是該重新審視自己呢?你對人生的態度,對工作的熱忱,對生活的期望,是否該有所改變呢

  誠意推薦此書,期望讀它會給你的人生以用心的態度,給予你生活得期望和用心的動力。理出此書對我有感觸的激勵我的真言與您,我的朋友分享:

  1、改變“思維方式”,人生就會實現180度大轉彎。

  2、人生的方程式,成功=思維方式×熱情×潛質。這個方程式關鍵在於乘法。他舉例說,有的人頭腦聰明能夠得90分,但他炫耀自己的潛質驕傲自滿懈怠發奮,只發揮了30分的熱情,那麼乘積只有2700分。另一方面,中等智力水平的人只有60分潛質,而透過發奮來彌補,以超過90分的熱情投入工作,結果乘積是5400分。也就是居人上者,人格第一,勇氣第二,潛質第三。

  3、孜孜不倦、默默發奮,腳踏實地度過每一天,堅持積累每一天的力量。

  4、做人貴在沉著中藏著精明,在應對紛繁的頭緒和各種各樣的利益誘惑面前持續清醒的頭腦,視線始終不偏離他真正想要的。

  5、要有極其強烈而持久的願望和渴望,全身上下從頭到腳都充溢著這個願望,就好似身上劃破後流出來的不是血而是願望。”正因“內心不渴望的東西,它就不可能靠近自己”。熱愛是點燃工作激情的火把。無論什麼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做就能產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會產生向下一個目標挑戰的用心性。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於所做事的人。稻盛和夫在52歲,別人已經思考退休的年齡時,又創辦了kddi公司,正因他深信勞動的喜悅是最大的喜悅,人在工作中能夠不斷成長、提高自身修養、豐富內心,從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

  第28篇:《活法》讀後感

  怎麼做才能砥礪人格,磨鍊精神呢?是否需要深居山中或搏擊逆流等特別的修行呢?其實不需要,相反,在這個凡俗的世界裡,一心撲在工作上是最重要的。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體驗重於知識”

  “各位,你們究竟是幹什麼來的?據說是來學企業經營的。如果有這閒工夫,不如趕快回公司幹活去。泡泡溫泉,吃吃喝喝,哪能學什麼經營。我就是證據,我沒向任何人學過經營,我這樣的人不也能經營企業嗎?所以你們該做的事只有一件,立刻回公司上班去!”

  ——so, coding和paper哪個都不能偏廢…

  拼搏在當下這一刻

  不必為將來的成就莫名焦慮,只要認真過好今天這一天,自然就能看清明天。

  “喜歡”燃起熱情

  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但不能戰勝自己貪圖安逸之心,不肯努力奮鬥,“不能發揮自己天賦之才”,從這個意義上講,就是缺乏發揮自己能力的能力。誠實地、認真地、拼命地工作——這話聽起來平凡無奇,但就在這平凡的語言中隱藏著人生的真理。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這三種資質按順序來排就是人格、勇氣和能力。

  砥礪心志的“六項精進”:

  1)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有閒工夫發牢騷,不如前進一步,哪怕只是一寸,努力向上提升。

  2)謙虛戒驕。

  3)天天反省。

  4)活著就要感謝。

  5)積善行、思利他。“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6)不要有感性的煩惱。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讓憂愁支配自己的情緒,不要煩惱焦躁。為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貫注投入工作,以免事後懊悔。

  切斷蠱惑人心的“三毒”——貪嗔痴

  先設定一個“理性緩衝器”,使你的判斷不是基於單純的慾望,而能更接近於理性。

  勞動的喜悅是人士最大的喜悅

  如果不能在勞動中、在工作中獲得充實感,那麼,即使在別的方面找到快樂,最終我們仍然會感覺空虛和缺憾。認真工作帶來的果實,不只是成就感和充實感,他還起到修行的作用,磨練人格,奠定我們做人的基石。“參悟就在每天辛勤的勞作之中。”

  第29篇:《活法》讀後感

  我不太喜歡讀勵志類的書籍,一來自己總體上算是樂觀主義者,感覺不需要額外打太多雞血;二來總覺得成功經驗是無法複製的,勵志書雖不能說看了白看,但多半不會有太大的指導意義。然而,每次讀完公眾評價頗佳的勵志書時,還是會受到些許觸動,或是感嘆於書中的三觀、或是感嘆於書中的方法,《活法》屬於前者。稻盛和夫的三觀實在是太正了!

  1.活法

  當今世界的一個深刻而巨大的矛盾,就是科技進步、經濟發展與人的精神道德的停滯或衰退之間的矛盾。在這個背景之下,稻盛和夫在不同時期始終從正面忠實地面對自己的人生,並逐步確立了自己的人生觀,亦即“活法”。我以為,稻盛和夫的“活法”歸結為一句話,就是:以利他之心正確做人做事,磨鍊靈魂,提升心智。

  稻盛和夫認為,人生由看不見的手所主宰,這無形之手有兩隻,一隻叫命運,還有一隻叫因果報應法則。“人生超脫命運的軌跡,那是因為因果法則這個力量在發揮作用;而另一方面,善行有時並不立即產生善果,那是因為命運的力量在干擾。……關鍵的是,因果報應的法則要強於命運的法則。”因此,只要從原理原則出發,持續不斷的正確做人做事,就能取得成功, “人生就是‘今天’的不斷積累,就是‘現在’這一刻的不斷延續,如此而已”。

  2. 利他

  稻盛和夫認為,“利他”是正確做人的出發點。他說:“什麼時候人的內心會充滿深切、純淨、極致的幸福感呢?絕不是私利私慾獲得滿足的那一刻,而是利他行為開花結果的時刻。”不僅個人行為的出發點應當利他,企業甚至國家的行為都應如此。由於利他存在邊界,因此應當以更巨集觀的視野去看待事物:“為公司利益的行為,雖然包含了‘利他’,但如果只為公司,從社會的角度看,這就是公司層次的利己。為家庭這種個人層次的利他,如果只為自己的家庭,從別的角度來看,就反映出家庭單位的利己——因此,為了超越這種低層次的利他,必須養成在更大視野內觀察事物的眼光,從更大的視角、以相對的觀點來審視自己的行為。”

  3. 勞動

  稻盛和夫對勞動的認知非常獨到,我們習慣的思維方式是將勞動“唯物化”,即勞動的最大目的是獲得物質的富裕,因此,所謂工作,只是付出時間獲取報酬的手段;而日常的勞動、家務也往往成了“累贅”。但在稻盛和夫看來,勞動能夠磨練靈魂,提升心性;還能夠給人帶來快樂和喜悅:“人類活動中,勞動帶來至高無上的喜悅,工作佔據人生最大的比重。如果不能在勞動中、在工作中獲得充實感,那麼,即使在別的方面找到快樂,最終我們仍然會感覺空虛和缺憾。”

  4. 意識決定物質

  稻盛和夫的觀點屬於唯心主義哲學觀,他認為“人生中遭遇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內心的磁石吸引而來,疾病也不例外,一切都不過是自己的‘心相’在現實中原封不動的投影而已。……命運可以隨著我們心態的改變而改變。”作為一個唯物論者,這種觀點雖然難以全盤接受,但還是頗能理解的,唯物或是唯心,只是個人對世界的兩種認知視角,只要它讓思考者積極的看待這個世界,我以為無所謂對錯。“你看見光,所以有了光”也是一種境界。

  讀罷此書,頗有收穫。以利他之心正確做人做事,磨鍊靈魂,提升心智,方為活法。

  第30篇:《活法》讀後感

  第一句,首先是“吾等定此血盟不為私利私慾,但求團結一致,為社會、為世人成就事業。特此聚合諸位同志,血印為誓。”——稻盛和夫。頓時感覺有種生逢亂世,與眾人歃血為盟的英雄豪氣。不為私利私慾,剛讀之際,覺得不可能。熟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們打拼,莫非為了財權。但求二字道出了定血盟的目標。尤其是看到文章後面,更能體會稻盛和夫先生所言非虛,句句皆真情實感。崇拜欽佩之情悠然而生。

  正文第一句,也是第一段:身居亂世之中,重新審視“活法”。猶如大地驚雷,轟然驚醒夢中人。在烏雲密佈的天空中劈開一個火閃,剎那間猶覺一股電流充斥全身每個細胞,感覺太對了。就好像心裡有某個想法,一向沒有跟人提及,也一向沒有跟自己講。一向懵懵懂懂,渾渾噩噩,突然之間好像有個上帝之音跟你講話了,猶如夢醒後起身坐於床上,尚有三分未知。身居亂世之中,這是個什麼樣的亂世呢?亂者,手忙腳亂,紊亂,忙亂,心亂如麻,交通亂,股票市場亂,工作情緒亂,頭髮亂了。人們的心靈已經太久沒有得到安寧,太亂了。忙著賺錢,忙著應付工作,忙著應對生活煩瑣事。但是,大家忙亂過後還是忙亂,理不出頭緒,摸不著頭腦。在緊張都市節奏的強壓下,亂,太亂了。靜,平,穩,安,諧這五個才是我們需要的。因此,要重新審視活法。看看活著的好處是什麼,怎樣樣去活才算是活,什麼樣的活法才算沒有白活。

  人類活著的好處、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對於這個最根本的疑問,我仍然想直接回答,那就是提高心地,修煉靈魂。許多人說活著的目的是為了錢,為了權,為了名。其實這些都是過眼雲煙,當歲月蹉跎,百年之後,這些又算什麼呢?一切都是過眼的雲煙,虛幻得如浮雲般。但是多少人為了他們殫精竭慮,也處心積慮,不顧一切爭名奪利,到頭來一場空。人們說:方向不對,永遠無法到達彼岸。人要過得幸福,只有把活著的好處參透了,才會真正的感受生活的完美和心存感激之情。追逐錢名利之徒,猶如追日之夸父,安能追上。所謂慾壑難填,永無休止。當有天發覺自己已經太累的時候,可能雖有物質許多,但是否真的感受到快樂。提高心地,修煉靈魂。這八個字真是經典,人最大的快樂就是提高心地,即不斷從每一天的生活中學到新的方法、哲學、思想、創新,不斷的超越自己。靈魂,需要修煉,此刻雖然看不見,但是又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你,影響著你對客觀世界的反應。身體某天會消逝,但靈魂卻會永恆。沒有靈魂的人,只是行屍走肉。一個有魅力和魄力的人,就是正因在靈魂深處有著金子般的氣質,因此,修煉靈魂,亦是重中之重。

  這天比昨日更好,明天比這天更好,為此,不屈不撓地工作、勤勤懇懇地經營、孜孜不倦地修煉,我們人生的目的和價值就是這樣確確實實地存在著。每一天勤勤懇懇的工作,孜孜不倦,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心地和修煉自己的靈魂,我們就會一天比一天更充實和快樂。勞動對人類來說是具有更深遠、更崇高的價值和好處的行為。勞動有戰勝慾望、磨鍊精神、創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簡單地獲得生存所需糧食。獲取生存所需的糧食只但是是勞動的附屬功能而已。

  務必“極其認真”地過好每一天。生命只有一次,萬萬不能浪費,要“竭盡全力”、毫無疑問,全身沾滿汗水和泥土、堅持勞作的“田間的精進”,已經潛移默化,紮根於內心,陶冶了人格、砥礪了精神,人品也到達了更高境界。真摯、認真地活著----繼續這種看似樸素的生活,平凡的人不久也將舊貌換新顏,變成非凡的人。要課以自己比他人更為艱苦的人生,並不斷嚴格要求自己,這是必不可缺的。發奮、誠實、認真、正直…。嚴格遵守這些看似簡單、容易的道德觀和倫理觀,並把他們作為自己的人生哲學或人生態度的不可動搖的根基

  這些語言都讓我深深的反思自己,又讓我深深慚愧。審視活法,我們得為之而改變,像老鷹重生,鳳凰涅盤一樣,脫胎換骨,改變過去不好的生活狀態和心態,改變過不不對的生活方式和方法,改變自己不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真正這樣,方能重新活出活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