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立春的作文彙編八篇

來源:才華庫 2.21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立春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立春的作文彙編八篇

立春的作文 篇1

我們都知道雞蛋是立不起來的。但很早就聽人說過,每年立春交春時分可以把雞蛋立起來,也有人說只有時運高的人在立春交春時才可以把雞蛋立起來。對這些說法我深感懷疑,因為沒有親眼見過,但直到20xx年……

20xx年立春在xx月xx日正月八年級中午xx:xx分,哥哥準備下樓放鞭炮接春時,侄女提議立雞蛋,並從冰箱裡拿了兩個雞蛋出來,給了我一個,我倆在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中小心翼翼地倆手輕輕地扶著雞蛋尋找平衡點,不到1分鐘竟輕而易舉地把兩個雞蛋豎著立起來了,當時既震驚又驚喜,趕緊用手機拍下了這神奇一刻。

20xx年立春前兩天,我把立春時雞蛋可以立起來之事告之朋友,有的搖頭表示不信,有的願意試一試。我當時不知道立春交春的時間點,當xx月xx日xx點xx分開始聽到外面有鞭炮聲時,我趕緊從冰箱拿了一個雞蛋,只用了幾秒鐘雞蛋就穩穩地立在了茶几上,我覺得真的很好玩。那天有幾個朋友在家也試過,他們說,不僅是雞蛋,鴨蛋、鵪鶉蛋都可以立起來,十分奇妙,但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是啊,為什麼雞蛋在立春這會兒就能立起來呢?網上查詢得到的答案是:立春交春時分,太陽直射在赤道上,地球的引力會發生變化,雞蛋所受到的重力會隨著引力的變化而變化,因此雞蛋容易站立起來。

其實在中國古代二十四節氣中,立春、夏至、冬至等節氣都有豐富的民間習俗,稱得上是重要的民俗節日。在立春這天吃春菜、豎雞蛋等習俗在古代很多地方盛行。民間一直流傳著:“立春到,蛋兒俏”,“立春立雞蛋帶來安樂吉祥”這些說法,立春這天立雞蛋是新年的好兆頭,可以帶來安樂吉祥。來年的立春,有興趣的朋友,你也試一試把雞蛋立起來吧?

立春的作文 篇2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的傳統節氣,它能反應出一年四季的變化,影響著我們平時的吃穿住行。

二十四節氣可分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二十四節氣中,我最喜歡的節氣是立春。

立就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天的開始。春天萬物復甦,鳥語花香。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我要抓緊現在,努力學習!春天,小草從土壤裡探出了翠綠的小腦袋,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春天,柳樹發芽了,一陣春風吹過,柳條搖搖擺擺,彷彿在風中翩翩起舞。

“春打六九頭,春播備耕早動手;一年四季在於春,農業生產創高優。”這首歌說的就是春天也是農民伯伯勤勞耕種的節氣。田野裡農民伯伯耕種著田地,播灑著種子,將種子連同他們對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一起播種下去。

春天,小朋友在公園裡放風箏,天空已成為了風箏的舞臺,小朋友的歡笑聲傳遍了整個春天。春天是多麼美妙啊!

春天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空氣中瀰漫著春天的氣息。春天是一副美麗的畫卷,我愛你—春天。

立春的作文 篇3

立春,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立春也要吃些東西,補補身子。立春也叫打春,“打春”是以“鞭打春牛”來“催農耕作”,帶有典型的農耕特質。

在立春時,地上的小草,河邊的柳枝已經抽出了新芽。小草早已從寒冷的冬天走出來,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不再為以前的遺憾而傷心。柳枝在春風中快樂的跳舞,也忘記了以前的痛苦,開始了她自己的新生活。而我卻在為期末考試的成績而傷心,我想:我為什麼在這裡傷心,卻不用哭的時間預習下一冊的課文呢?過去就的就讓它過去吧,忘記不愉快的事,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立春最適合吃柑橘了。柑橘性溫:味甘辛,歸肝,脾經,有疏肝理氣和中開胃,化痰醒神之效。注意立春吃橘,疏肝理氣,其性偏溫,多食上火。

立春是一個折,也是一個新的希望的開始。立春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也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標誌。

立春的作文 篇4

今日,在家中對著書桌呆坐,我的思緒不覺飄至了今年立春那一天。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那天,立春了。冬去春來,雖寒風冰雪仍不肯離去,可積雪已慢慢融化。水珠順著屋簷落下,在地上濺起一朵朵水花。陽臺上的雪人仍然挺拔,只是臉頰有汗水淌下。天空還是飄著片片雪花,但已不及昨日繁雜。春來了,可離那“萬戶掩映翠微間”還有多遠?這粉妝玉砌、銀裝素裹的景色與五彩繽紛、奼紫嫣紅的春實在是天壤之別。

雖說已進入春季,但冬季的精靈們依舊散放著光芒。是的,春,是綠的盎然;春,是生命的跳躍;春,是希望的開始。但誰又說過,春,不能有冬的意境?春、夏、秋、冬,原本便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那為何有那節氣歌把它們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呢?應該是為了農耕吧!

不管怎麼說,在那一日,春終究到了。日子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正如三字經裡說的:“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雖然日子是無窮的,但屬於我們的歲月卻是有限的。讓我們在這短暫卻美麗如花的日子裡舞出自己的色彩,唱出自己的旋律,別讓光陰在手中無聲無息地劃過而不留一點痕跡。

立春的作文 篇5

立春來了!立春來了!

立春的雨有一把金色的鑰匙,把立春的大門打開了。春雨,像春姑娘紡出的線,輕輕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春雨落在了草地上,草更綠了。春雨落到了桃花上,花更紅了。真是所謂春意盎然啊!

堆積的雪融化了,雪水匯成小溪,淙淙的流著。溪裡漲滿了春水,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裡的影子。岸上柳樹的枝條隨風飄動,就像一條條小辮子。

草坪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黃的、紫的、藍的、粉的,真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園。再往前走,是一眼泉水。溫暖的陽光照射在泉水底部那又大又圓的鵝卵石上,長著的綠得沒有一點雜色的青苔上,你要是踩上去,準會摔一個大跟頭。

立春的山是那麼綠,山上森林中的樹木剛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幾隻小鳥站在樹枝上,歡快的唱著“嘰嘰喳喳”的歌。小鳥的歌聲和風吹樹枝“沙沙”的聲音組合在了一起,成了一首“大自然的交響曲”。

家鄉的立春是那麼美麗,那迷人的秋雨、歡快的小溪、可愛的小路、碧綠的草坪、各種各樣的鮮花、和清澈的泉水,還有那活潑的小鳥,及森林的景色是多麼迷人啊!這就是我的家鄉,我家鄉的立春!

立春的作文 篇6

韓愈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說的就是立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首節,其中“立”代表開始,“春”代表溫暖與生長,立春在每年2月3日~5日開始,一般約15天左右。

有人說:“立春美得如仙女一般”,但我覺得立春是生機勃勃的少年,最有朝氣了。你瞧!陣陣春風吹來,大地變得五彩繽紛。河面的冰層開始漸漸融化,魚兒們看見春天的氣息,便開始迫不及待地跳出水面,東瞧瞧,西看看,像在尋找春天的足跡。冬眠的小動物們感受到的春天的氣息,不時扭動著身體,用好奇的目光打亮著世界。各種野花聞到春天的氣息,正開心地爭著盛開,讓美麗的春天更有色彩。特別是迎春花,是最早盛開的,感覺它是最喜歡春天了。

立春也是一個美食節,人們在立春那天開始吃白白胖胖的蘿蔔,蘿蔔吃起來脆脆的,甜甜的,據說吃了後就不再犯困了。但是我覺得春捲是最美味的,因為我家春捲裡面的陷,全是肉、冬筍、香菇,雞蛋、還有大自然風味的野菜,經過油炸後變成一根根像黃金一樣誘人的春捲,據說吃時一定從頭吃到尾,代表著一年“有頭有尾”。

立春不但是美食節,而且還是一個歡樂有趣的節氣,小朋友們你們猜猜是什麼?對了,那就是讓你們奇怪的“鞭春牛”,有人會問:“好好的牛為什麼要打它呢”?那我告訴你們吧!那牛可是用紙或泥做的呢!立春當天,村民們按長幼的順序來抽打春牛,打碎後,村民們拾起春牛的碎片丟在自家的田地,用來祈求豐收。鞭打春牛後,新一年的耕種便開始了。

立春給大家帶來了無數的歡樂與趣味,也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新春氣象!

立春的作文 篇7

我的家鄉在襄樊的一個小縣城裡,這裡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一個居住的好地方。

家鄉的周圍群山環繞,樹木茂盛,一排排樹木就像一位位士兵在山上站崗。立春到來,樹木抽出了新的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一陣微風吹來,樹木好像在和我們招手,炫耀它的年輕、美麗。樹上的小鳥有各種各樣的,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好像在談論這迷人的美景。樹下有青青的小草,就像立春的眉毛。草叢中散落著一簇簇可愛的小花,星星點點,有紅的、百的、黃的'、紫的、藍的、粉的……,五顏六色,美麗極了。花兒爭芳鬥豔,蜜蜂也不甘寂寞,在花下嗡嗡的鬧著,五彩的蝴蝶不時的也來湊熱鬧,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山下的田野了,金黃的油菜花像鋪了一層黃地毯,綠油油的麥苗襯托的油菜花更漂亮了。

田野旁邊的小河緩緩的流淌著,河水清澈見底,綠色歌唱家青蛙在呱呱的唱著歌。河兩岸的蘆葦在風中鞠著躬,就像在對岸邊的人致敬。

我的家鄉真美啊!我愛我的家鄉!家鄉的人們也非常熱情、善良,就像這裡的山和水一樣美麗。有機會希望外地的朋友來做客哦。

立春的作文 篇8

1、糊春牛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紮能手好匠,於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製作春牛影象。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塗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製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穀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所以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後,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2、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專供“打春牛”風俗活動用的“牛”。冬至節後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類似牛形狀。上畫四時八節,360日12時辰圖紋。立春前一日,官民先於約定的農壇上祭祀。爾後由縣執事(縣長)親手扶犁執鞭打“春牛”,以示春耕開始。接著由群眾作扶犁耕地狀。邊耕邊打“春牛”,口喊: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穀豐登”等吉祥話語。

3、迎春

為了迎春,先在縣城郊區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於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迎春活動是在立春當天舉行,具體時間以曆書表為準,有時在當日辰時,有時在子時半夜。迎春活動一般都在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中,抬上春官遊行顯威,前擁後擠,威風無比。並有報子、馬弁等身著長袍馬褂,或各樣奇裝異服,坐在二人抬的獨木槓子上,邊進行邊做戲,打渾鬥趣,引人發笑。

迎春的隊伍由四面八方擁向春棚前集中,然後到縣政府(縣衙)報喜迎春。

4、遊春、報春

迎春報喜後開始遊春,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走在前邊,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後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遊行的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壯觀。遊遍周圍村莊,大街小巷。

遊春的隊伍進入春場(檢閱場地)後,繞場遊兩圈,然後各自列隊站在安排的場地上。此時,恭請知縣老爺入春棚安坐,舉行報春儀式。按傳統的風俗,設有報春臺,身著奇裝異服的報子,手執紅黃各色彩旗,上場第一報——“風調雨順”,群眾同聲呼應;第二報——“五穀豐登”,群眾亦同聲呼應;第三報——“國泰民安”,群眾再同聲呼應。每來報者均有賞。

5、春社

春社是古時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為甲日,後多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舉行。《禮·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嘗、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始有春、秋二社,約在春分、秋分前後舉行。社日以祭神為主,併兼有鄉鄰聚會的意思。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牲醪,為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饗其昨。”唐代詩人王駕《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可見古人對祭祀社神十分重視,以後成為風俗流傳後代,成為一種祭祀活動,意為大地繁衍萬物,禱告祭祀,以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6、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長安就有。據記載: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開”等內容。還有人給門楣上張貼一段祝願之詞,表示迎春的志願。如果會繪畫的人,常給門楣上畫一幅《臘梅圖》。

7、戴春雞

戴春雞是陝西銅川一帶人民的古老風俗。每年立春日,母親用布製作一個約3釐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願“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於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認為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前者稱為“禳兒疹”,後者稱為“散疹”。

8、佩燕子

佩燕子是長安、關中一帶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綵綢剪成的“燕子”,這種風俗起自唐代,現在仍然在農村中流行。因為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徵。所以許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廳房正中或房簷下,修建燕子窩,只要你能在庭房檁條下或房簷的牆壁上,搭上一小頁墊板,上寫“春燕來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築起窩來。燕子是候鳥,春天飛到北方,秋天飛到南方。“不吃你家穀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窩兒子。”所以向陽人家都喜歡在自己院落房舍裡,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這天,人們都喜歡佩戴“燕子”,特別是小孩,父母早就給他(她)們準備好了,他們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興高采烈,雀躍有餘。

9、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流傳在陝西澄城一帶。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綹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的“麥穗”。然後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掛在牲口如驢、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單貼在牆壁上,用來鎮壓驅防毒蠍。如寫:“穀雨三月中,天師到門庭。手執七星劍,斬殺蠍子精。”白水縣人民於穀雨雨節也有類似的活動,如在黃表上寫:“穀雨日,穀雨晨,奉請穀雨大將軍。茶三盞,酒三巡,蠍子立刻化為塵。”用以驅除毒蠍。陝西西鄉一帶人民,每年在穀雨日天剛亮時,用柳枝鞭打四壁,以禳除毒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