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立春的作文彙編6篇

來源:才華庫 3.02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立春的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立春的作文彙編6篇

立春的作文 篇1

今日,在家中對著書桌呆坐,我的思緒不覺飄至了今年立春那一天。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那天,立春了。冬去春來,雖寒風冰雪仍不肯離去,可積雪已慢慢融化。水珠順著屋簷落下,在地上濺起一朵朵水花。陽臺上的雪人仍然挺拔,只是臉頰有汗水淌下。天空還是飄著片片雪花,但已不及昨日繁雜。春來了,可離那“萬戶掩映翠微間”還有多遠?這粉妝玉砌、銀裝素裹的景色與五彩繽紛、奼紫嫣紅的春實在是天壤之別。

雖說已進入春季,但冬季的精靈們依舊散放著光芒。是的,春,是綠的盎然;春,是生命的跳躍;春,是希望的開始。但誰又說過,春,不能有冬的意境?春、夏、秋、冬,原本便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那為何有那節氣歌把它們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呢?應該是為了農耕吧!

不管怎麼說,在那一日,春終究到了。日子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正如三字經裡說的:“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雖然日子是無窮的,但屬於我們的歲月卻是有限的。讓我們在這短暫卻美麗如花的日子裡舞出自己的色彩,唱出自己的旋律,別讓光陰在手中無聲無息地劃過而不留一點痕跡。

立春的作文 篇2

“春雨驚春驚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二十四節氣歌,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自然氣候的規律,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

翻開日曆,我發現今年比較特別,大年三十正好是立春節氣。俗話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我早早的起了床,陪著長輩和家長一起除舊迎新。

今年在象山外婆家過年,我從行李箱裡拿出在寧波買好的紅燈籠、對聯和窗花,忙的不亦樂乎。忽然,嗶嗶啪啪的鞭炮聲響起,整個大地都炸開了鍋,嚇得我趕緊躲進房間。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排在首位,足見其位置的重要性,立春中的“立”字是開始的意思,立春既是春季的開始,也是一年四季的開始,人們在這除舊迎新的時間裡,忙碌著手上的工作,迎接春天,迎接新年。

立春的時候,按照傳統要吃春餅、春捲,名曰“咬春”,人們希望在新的一年裡防病去災。春捲裡通常包含著大量春天的新鮮蔬菜,營養價值非常高,口味很好,如今已成一道美食。

今年的立春和除夕重合,所以過得很特別,因為一邊過除夕,一邊過立春,不管何時何地,我們需要謹記,“一生之計在於勤”。

立春的作文 篇3

立春,指的是春天到了,萬物復甦的節氣。

動物從香甜的睡夢中醒來,伸了個懶腰,有的在整理被窩,有的在採集新的食物,有的在鬆軟的沙灘上享受著好久沒來的照耀陽光,還有的在歌唱自編的迎春曲。獅王決定開一次聚會讓很久沒見的兄弟朋友見一面,小兔想見小松鼠,小老鼠想見小田鼠,小狗想見小猴看來大家都有想見的人呢!

於是,獅王開始寫邀請卡:親愛的動物朋友們請你們明天晚上六點參加森林聚會,地點:眺望平臺!

獅王一直寫到晚上十二點才睡,一覺睡到八點,起來發現自己睡遲了,一拍腦門:對了!我卡還沒送呢!

想到這裡他便手忙腳亂地穿衣、洗漱、吃飯,緊接著就開始忙著送邀請卡。到了晚上六點,森林聚會開始了,燈光把眺望平臺照耀的十分好看,遠看像一個個五顏六色、五光十色的小星星落在森林深處,獅王最忘不了的是百靈鳥悅耳的歌聲和孔雀那一身美麗動人的羽毛。聚會結束後,忙碌了一天的獅王回到家覺得非常疲倦,眼皮像灌了鉛一樣重,一會兒功夫他就進入了夢鄉。

除了動物還有其它東西在幹嘛呢?我們來看一下。

原來植物們也在說著悄悄話:一朵勿忘我對迎春花說:啊,終於春天了,終於能晒到期盼已久的陽光了。

是啊,好久沒晒太陽了。

還有許許多多的`花草也加入了這個話題。

晚上,多嘴的小草說:真希望陽光快點來。

別說了,明天再說。

大家都進入了夢鄉。

立春承載著我們快樂的時光,我愛立春!就像老鼠愛大米!

立春的作文 篇4

1、糊春牛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紮能手好匠,於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製作春牛影象。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塗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製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穀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所以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後,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2、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專供“打春牛”風俗活動用的“牛”。冬至節後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類似牛形狀。上畫四時八節,360日12時辰圖紋。立春前一日,官民先於約定的農壇上祭祀。爾後由縣執事(縣長)親手扶犁執鞭打“春牛”,以示春耕開始。接著由群眾作扶犁耕地狀。邊耕邊打“春牛”,口喊: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穀豐登”等吉祥話語。

3、迎春

為了迎春,先在縣城郊區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於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迎春活動是在立春當天舉行,具體時間以曆書表為準,有時在當日辰時,有時在子時半夜。迎春活動一般都在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中,抬上春官遊行顯威,前擁後擠,威風無比。並有報子、馬弁等身著長袍馬褂,或各樣奇裝異服,坐在二人抬的獨木槓子上,邊進行邊做戲,打渾鬥趣,引人發笑。

迎春的隊伍由四面八方擁向春棚前集中,然後到縣政府(縣衙)報喜迎春。

4、遊春、報春

迎春報喜後開始遊春,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走在前邊,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後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遊行的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壯觀。遊遍周圍村莊,大街小巷。

遊春的隊伍進入春場(檢閱場地)後,繞場遊兩圈,然後各自列隊站在安排的場地上。此時,恭請知縣老爺入春棚安坐,舉行報春儀式。按傳統的風俗,設有報春臺,身著奇裝異服的報子,手執紅黃各色彩旗,上場第一報——“風調雨順”,群眾同聲呼應;第二報——“五穀豐登”,群眾亦同聲呼應;第三報——“國泰民安”,群眾再同聲呼應。每來報者均有賞。

5、春社

春社是古時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為甲日,後多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舉行。《禮·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嘗、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始有春、秋二社,約在春分、秋分前後舉行。社日以祭神為主,併兼有鄉鄰聚會的意思。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牲醪,為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饗其昨。”唐代詩人王駕《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可見古人對祭祀社神十分重視,以後成為風俗流傳後代,成為一種祭祀活動,意為大地繁衍萬物,禱告祭祀,以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6、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長安就有。據記載: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開”等內容。還有人給門楣上張貼一段祝願之詞,表示迎春的志願。如果會繪畫的人,常給門楣上畫一幅《臘梅圖》。

7、戴春雞

戴春雞是陝西銅川一帶人民的古老風俗。每年立春日,母親用布製作一個約3釐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願“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於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認為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前者稱為“禳兒疹”,後者稱為“散疹”。

8、佩燕子

佩燕子是長安、關中一帶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綵綢剪成的“燕子”,這種風俗起自唐代,現在仍然在農村中流行。因為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徵。所以許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廳房正中或房簷下,修建燕子窩,只要你能在庭房檁條下或房簷的牆壁上,搭上一小頁墊板,上寫“春燕來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築起窩來。燕子是候鳥,春天飛到北方,秋天飛到南方。“不吃你家穀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窩兒子。”所以向陽人家都喜歡在自己院落房舍裡,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這天,人們都喜歡佩戴“燕子”,特別是小孩,父母早就給他(她)們準備好了,他們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興高采烈,雀躍有餘。

9、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流傳在陝西澄城一帶。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綹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的“麥穗”。然後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掛在牲口如驢、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單貼在牆壁上,用來鎮壓驅防毒蠍。如寫:“穀雨三月中,天師到門庭。手執七星劍,斬殺蠍子精。”白水縣人民於穀雨雨節也有類似的活動,如在黃表上寫:“穀雨日,穀雨晨,奉請穀雨大將軍。茶三盞,酒三巡,蠍子立刻化為塵。”用以驅除毒蠍。陝西西鄉一帶人民,每年在穀雨日天剛亮時,用柳枝鞭打四壁,以禳除毒蠍。

立春的作文 篇5

杜甫曾在《冬至》裡說過:天時人事日香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春天的到來會使人們想到一個節氣立春。

今年的冬天太長,太長了。我們在過去這寒冷的冬天是一天天的熬著,但在今年,卻是在一刻刻的熬,一看望不到邊的寒冬,在今年已經到了極端。

一秒,兩秒,三秒一點一點地挨著時間:無法寫字,無法讀書,更無法吃飯。在中午,天氣變得更加寒冷,彷彿你一走出家門就會變成一座冰雕。但這個寒卻遠遠沒有結束。

我有時獨自坐在這種嚴寒中,像一個死了已久的人。我的心裡邊彷彿要被凝結了一樣。這個嚴冬再永無停止地折磨著我們。也許也全靠它,我們才能再這個寒冷的嚴冬裡跟它做鬥爭。

街上幾乎冷冷清清,店鋪全關門了,這種嚴,這種寒,是中國人無論如何都說不出的。在這幾天,天氣變得越來越寒,再這樣熬下去,我自己都懷疑有沒有天理了。

可是那天是立春,上午,我走到了又寒又冷的街道上。一出門,一股寒氣向我撲面而來,我不由得全身顫抖一下,走到街道上,變得更寒冷了,我的腳全身僵硬,街道彷彿也被凍僵了。我已經沒對立春報任何希望了,我已經準備和這個嚴冬熬到底了。

寒冷的上午終於過去了。下午,我再次走到這條街道上,抬頭看,我看到天空上露出一點兒光亮,我感到十分驚訝。突然,陽光從天空上照下來,顯得非常的五彩繽紛。我和其他人被籠罩在溫暖的陽光下。哇我驚喜地叫了起來。沒想到這寒冬真的能過去,在那一瞬間我身上的寒冷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那溫暖的滋味。

在這春天,一切都變得美好,讓人感到精神充沛。雪萊說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沒錯,冬天總會過去的,我第一次感受到立春的滋味是多麼的美好啊!

立春的作文 篇6

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表示冬天過去了,春天到了,天氣也要變暖了,它是春天的前奏,也是鳥語花香,萬物復甦的代表。

我很喜歡立春這個節氣,因為立春到了,天氣就越來越暖,越來越舒服了,我也可以到公園散散步、晒晒太陽。公園裡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河邊的柳樹不知不覺已經抽出了新芽,各種各樣的花也在比賽似的競相開放:有的是花骨朵兒,就像一個個薄薄的小皮球;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就像一張張羞答答的笑臉;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的花蕾。公園裡的梨樹像披著一件件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好像在翩翩起舞,美極了!旁邊的桃樹卻穿著粉色衣裳在風中歡呼雀躍,像是要跟梨樹比美呢!還有邊上的喇叭花像是使勁吹著一個個“大喇叭”,正在為它們伴奏。幾隻小燕子湊了過來,嘰嘰喳喳的,也想要參加這場熱鬧的歌舞會呢!

我還喜歡立春是因為有春捲吃。每到這個時候,奶奶會做春捲給我吃,春捲脆脆的,咬一口,甜甜的,蜜汁流到我嘴裡,美味極了。我問奶奶春捲是怎麼來的,她說在很久以前的唐朝,每到立春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會用麵粉做成一種薄餅,攤在盤中,加上精美的蔬菜水果等,送給親友,這叫做“春盤”,表示迎春和祝福的意思。原來是這樣啊,幸好古人想到這種方法,不然我就沒春捲吃了。

立春有美景欣賞,又可以吃到美食,真是多姿多彩的立春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