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國小生寫山的作文600字三篇

來源:才華庫 2.47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生寫山的作文600字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國小生寫山的作文600字三篇

國小生寫山的作文600字 篇1

我從小就成長在江陰,對江陰的山更是有著濃厚的興趣。藍天,白雲,青山,綠水,大自然多麼美好!我從此愛上了江陰的山,不僅是大自然的美好,也是因為我在山上找到了樂趣。

江陰多山,均屬茅山餘脈,山勢走向自東北向西南,呈斷裂狀態。江陰早有三十三座半山之說。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壽山。壽山在古城內,今中山公園北側,原稱梅花嶺,又名萬壽山。該山為江陰諸山的歸宿,高13米,翠崗連綿,又似一條尾東頭西的游龍。古詩云:“碑石崔巍放眼高,心徑字句任揮毫。龍蛇變幻驚像筆,疑似張顛醉後豪。”

多少年來,由於生態環境的不斷變化和人為的開山取石,使很多山崖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受到風化和破壞,先民創造的景觀,由於年代久遠,極多已經消失了。另外,由於縣境的調整,有的山已劃出境外。由此,我們更應該注意保護環境。

同學們,生活的魅力在於追求,在於有理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塊晴朗的天空,我們的腳都踏在結實的土地上。我們要做一個文明人,首先要做的就是一個有環保意識的人,要有一顆熱愛家鄉的心,要愛護江陰的山山水水,要信奉我們祖先傳給我們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江陰這三十三座半山,是非常寶貴的,大地財富,是我們祖輩賜給我們最大的禮物。可是過去由於缺乏環保觀念,其中的許多山已經遭到了汙染。天空,也經常是灰濛濛的,多麼可惜呀!從現在開始,我們大家都要行動起來,共同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的山,保護我們的水,保護我們的藍天,保護我們的綠地。我們要喚醒江陰曾經的美麗,要喚醒我們的環保意識。

我相信,只要大家的環保意識提高了,只要大家行動起來了,我們的家園一定還會是青山,綠水,藍天,白雲,一定會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

國小生寫山的作文600字 篇2

今年的六一節前夕,我們的學校舉行了春遊,目的便是——永泰縣的青雲山。同學們得知這個訊息後都高興極了,拍手稱好。當然,我也不例外了!

早上,同學們一切都準備好了,老師指導我們上了去往青雲山的客車,然後就往青雲山的方向出發了。路上,我和同學們一直笑得合不攏嘴。不知怎的,我今天的心情特別得高興!

不一會兒,我們便到了青雲山。當我們下車時,我的眼前浮現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感覺有一股綠意直撲到我的眼前,這樣的感覺真好!

就在這時,我看見了一個人手上拿著一隻藍色的小旗,滿面春風的向我們這邊走來。那個人對我們老師說了一聲就帶引我們進了青雲山旅遊地區裡。在路上,她先自我介紹說:“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你們只要叫我‘小徐’就可以了!”我們聽後,都像大人們一樣點了點頭。

小徐給我們講了莆田的由來和莆田的盛產什麼東西等。我們也聽得津津有味,好像是在看一本好書似的。我們上了青雲山,那裡的山路幾乎是直上直下,如果你從上望向看,不管你有沒有恐高症都會十分害怕的。我聽了小徐的指導,就連忙閉著眼睛這才渡過了水橋呢!

接下來的是往上爬的階梯了,我與大家都驚奇得看著那高高的階梯,一個也不想往上爬,因為那階梯直又多。讓人看後產生出了害怕!

經過小徐的介紹與鼓勵,我終於鼓足了勇氣,一點點慢慢的往上爬,小徐直誇我勇敢,同學們看我往上爬也一起跟著爬了起來……最後,快要到了主峰了,我覺得腰痠背痛,不想再往上爬了。小徐又一次向我鼓勵說道:“小朋友,千萬別放棄呀,你就要到青雲山的主峰了,再努力一下!”我聽後,狠下決心,又往上爬了起來。

最後,我第一個拿到了最高的'一面紅旗,小徐誇我是個勇敢、聰明的小孩子。樂得我心裡像吃了蜂蜜一樣甜!

如果下次還有機會,我一定會重覽永泰縣的青雲山的!!!

國小生寫山的作文600字 篇3

我和爸爸去南京探親,共在那裡待了三天,牛首山是我們第三天去的,離大伯家不遠。

我們開車去大約十分鐘就到了山腳。那裡有一個小亭,我們下車歇歇。眼前的路是由石板鋪成,路旁種了些竹子和喬木。坐在亭子中賞心悅目,宛如人間仙境,不時傳來幾聲鳥鳴,亭子顯得更加幽靜了。

這附近有許多的景點,什麼捨身崖、羅漢泉。可是要全遊一遍,恐怕一天是不夠的,於是我們選擇了兩個景點:唐塔和鄭和墓。

我們先到了唐塔,花了十元錢門票。可裡面卻只有三樣東西,一位高僧的雕像、鐘樓和“著名”的唐塔。高僧的雕像倒是沒什麼意思,我們只和它合了個影。鐘樓卻很好玩,裡面有一個大鐘,我不知道撞了多少次。但有一次,我撞著撞著,鍾裡忽然走出一個人來,嚇我一跳。原來是爸爸啊,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鑽進去的。不過這個唐塔據說來頭不小,一共造了三次,毀了兩次。唐朝的時候造了起來,後來不知道被誰一把火燒了。明朝時重新造了起來,抗戰時又被日本人搞塌了,1994年再次重修,才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我們上到塔裡,感覺真不是滋味,因為塔的圍欄很矮,所以禁止我們遊客出塔到外面,這就不能從塔上看外面的風景,一點遊塔的感覺也沒有。

找鄭和墓可花費了一翻周折,我們找到了獻花崖,不對,找到了隱龍湖,也不對,找到了巨集覺寺,更不對了。找來找去,繞了一大圈,好不容易找到了鄭和墓。

到了鄭和墓,我滿懷期待,在門口一共交了二十元,誰知裡面也是冷冷清清的,鄭和是一位非常偉大的航海家,有記載是七下西洋,但實際上下西洋的次數遠遠超過這個數。可是關於鄭和下西洋的記載被火燒了,資料也就這樣被毀了。鄭和紀念館裡還陣列著許多出土的物品,可惜這些光榮的歷史已經“腐爛”,等待我們去重新喚醒它們。整個墓園倒是十分的乾淨整潔,基本上沒有雜物。我們在這裡逗留了一會兒,便返程回家。

我們原路返回,一路上我們一直在說:“鄭和呀,你這麼偉大,可留下的東西卻那麼少,為什麼不多留點,好讓我們紀念紀念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