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清明節的作文800字彙總7篇

來源:才華庫 1.54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800字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清明節的作文800字彙總7篇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1

一般是在介紹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皁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晒晒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於此期間掃墓。

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2

今天是清明節,天陰沉沉的,不停地下著雨,還颳著冷冷的寒風。公路兩邊的小樹全都淚流滿面,渾身溼透。爸爸、媽媽帶我去殯儀館祭拜阿公、阿嬤。阿公是在我小的時候去世的,聽爸爸、媽媽說,阿公生前最痛愛我了,可好景不長,在我出生的第二年,阿公就去世了。阿嬤就一直在家照顧我,阿嬤雖然有哮喘病,左手曾摔斷過,但還堅持抱著年幼的我,天天盼著我快快長大。阿嬤生前最喜歡聽我打快板了,每次她都是慈祥地望著我,靜靜地聽,聽著,聽著,她就笑了。早知道啊嬤這麼快就離開我,在阿嬤生前該多打兩下快板給她聽。想到這,我就想哭,但我要忍住,做一個堅強的孩子,好好學習,不讓阿公、阿嬤傷心。

到殯儀館時,我的眼淚,又忍不住流了下來。因為我不禁想到了前不久,最後和阿嬤告別時的情景,生死離別、難捨難分。電動的傳送帶,怎麼也不顧我哭得死去活來,就直把阿嬤往火化爐裡送,消失在我的淚水中……爸爸、媽媽越是不停地安慰我,眼淚越是止不住地往下流。在祭拜時,我看見爸爸、媽媽像我一樣,眼淚在眼眶裡打轉。爸爸一句話也不說,只是不停地擺放供品,認真地做每一件他認為該做的事。媽媽在一旁幫忙,遞著東西給爸爸。他們的悲傷,都在心裡面,不像我這樣容易寫在臉上。我在一旁幫忙擺供品,一邊聽媽媽對我講阿公、阿嬤過去的故事,一邊回憶著老人們對我點點滴滴的關愛。我忍不住問媽媽:“阿公、阿嬤知道我們今天來看他們嗎?”媽媽告訴我:“會的,老一輩都希望年輕的一代健康、平安。”我又問:“人為什麼要去世呀?”媽媽回答:“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其實人生很短暫,關鍵要看活著的時候,有沒有為別人做什麼好事。”我一想,覺得媽媽說得很對。阿公、阿嬤生前總是替我們著想,有好吃的留給我,有新衣服給我買,不停地做家務。記得一次冬天放學回家,阿嬤就馬上給我端出一個熱呼呼肉包給我吃。正當我大口吃得起勁時,突然發現阿嬤在吹著自己的手指頭,原來阿嬤擔心我飢餓,急匆匆掀鍋蓋時,不小心手指頭被燙到了。當時我就鼻子一酸,趕快放下肉包,直衝房間找來燙傷藥水給阿嬤。阿公、阿嬤從沒替自己著想,總是一聲不響地為我們做一切。唉,我當時怎麼就不知道多為阿公、阿嬤做點事呢?我怎麼就沒想到,他們是老年人,會比我們更先去世的呢?我可以少玩一會兒,多給阿嬤揉揉肩呀!可是,現在,只能在這裡後悔了,要是阿公、阿嬤能多活幾年該多好啊!

雨停了,我們開始回家。公路兩邊的小樹,排得整整齊齊,已被洗得乾乾淨淨。一陣春風吹來,她們正吐出黃綠的嫩芽,左右伸展,茁壯成長。從現在起,我要珍惜每一天,多為爸爸、媽媽、老師、同學做好事。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時間過得真快,再記起這詩時,又到了清明。那個令所有人都沉默的節日……

一大早,我和父親就坐在顛簸的車上了。望著來來往往的汽車,讓我感受到了這幾年的時光匆匆,幾位親人也時光匆匆。看著陰沉沉的天氣,不禁難過起來了。經過了漫長的車程,我們終於到了奶奶家。奶奶已經準備好了一切。她把地上黃色的紙錢和一些元寶拿起來,放在了我的手上,接著父親和叔叔拿起了兩把鋤子,一把耙子,一把鐮刀緩緩的地山上走去。

上了山,我們艱難地走在崎嶇的小路上,感受這大自然的生機和美麗。望這成片的竹林,吸收這新鮮的空氣。聽著悅耳的鳥叫聲,知道春天來了……俯下身,一棵棵筍寶寶在向我招手,我驚喜的叫了起來,叫父親趕快來挖筍,父親聞訊而來,對我笑了笑說∶“這是人家的山,我們不能挖。”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之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們終於到了我的太爺爺的墳那兒。

只見父親和叔叔二話不說,拿起鋤頭和鐮刀在太爺爺的墳墓上快速地清除著雜草,那動作利落而乾淨。經這麼一打掃,跟我們剛來時的樣子完全煥然一新。我的任務呢,只要睜大眼睛去找筍。突然,我覺得自己踩到了一個很尖的東西,俯下頭來才發現是一顆露出地面只有三分之一的筍,我像看到了寶了一樣,高興的歡呼了起來。

父親立刻用鋤頭把筍周圍的泥土弄走。然後輕輕地把筍拿了出來。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真大呀”。接下來,父親三兩下就把那個筍的竹根給拔了出來。我在一旁對這個行為很不理解,於是我就去問父親:“筍是竹子的幼苗,拔掉它不是就不能長竹子了嗎?”父親笑了笑說這是習俗,墳墓上是不能長筍的,他也不懂。我這才恍然大悟。之後,我們又找到了幾棵筍。最後,父親拿那些紙錢和元寶燒了起來,讓我磕頭,還讓我嘴裡要念叨,我想,這也是習俗吧。看著這漫天飛舞的灰,讓人情不自禁的想哭出來。正當父親和叔叔在磕頭時,我已經筋疲力盡地坐在一塊大青石上。我突然發現雖然這滿山都是綠色,但仔細一看,還是會發現在嫩綠的小草中,還有很多五顏六色的無名小果和小花。它們只默默無聞地開在石縫裡,山溪邊,人的腳下……但如果春天沒有他們的話,世界將很孤單,只會有一種顏色。離開了太爺爺的墳墓,我們又向另一個親人走去……雖然我們的腳已經很酸了,但前往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過,思念親人的心也從未停止過。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肚子也已經在叫了,我們揹著筍滿載而歸。

吃完了飯,我們就回家了。雖然時間是這麼短暫,但今天的時光我會永遠記著的,永遠埋在心裡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4

清明節,在4月4日左右,許多人認為清明節是個令人傷心的節日,我卻並不這麼認為。

按照慣例,清明節我是要和家人一起回老家祭拜祖先的,奶奶作為一家之主,清明節對她來說自然是忙碌的一天。

早晨,奶奶把煮好的土豆、墨魚、鴨蛋和粉絲分別放到許多裝著飯的碗裡之後放到兩個筐中,讓叔叔用扁擔挑著。我們拿著冥幣、席子、蠟燭、元寶和香浩浩蕩蕩地跟著叔叔上山。當然後面還有爸爸抬著的燒豬。

到了我們的目的地,我抬頭望去,漫山遍野都是凸起來的土堆與白底紅字的墓碑,這些墓碑包含了多少的寂寥,我的心突然蕩起了些許傷感。

叔叔領著我們一群小朋友在祖宗墳前插著香和蠟燭,爸爸和伯伯拿著鋤頭清理雜草為我們開路,媽媽和嬸嬸伯母們依次在墳前放著貢品,奶奶默默地燃燒著一把又一把的紙錢。看起來忙忙碌碌但井然有序。

擺放好所有物品,我們小朋友們一個接著一個在一個又一個墳前跪拜著,連兩歲的小妹妹都竭力學著我們的模樣跪拜。天,依然是灰濛濛的,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年我們卻並沒有碰上大雨

跪拜完畢,大人們紛紛點燃手中的鞭炮丟在墳邊,頓時響起了一陣雷鳴般的聲響,給這片寂靜的山頭帶來了喧鬧,天空的烏雲好像也散去不少,是鞭炮聲的緣故吧?

最後祭拜的是爺爺的墳墓,爺爺的墳墓偏僻得很。奶奶默默地做好一切,然後跪在爺爺墳前說些保佑子孫的話。

爺爺在我記憶中是個和藹的人,他會抱我爬樹看風景,帶我設陷阱抓野兔,用彈弓射小鳥放在我手中讓我玩,帶我去超市買零食。對爺爺的死,我卻沒什麼印象,莫名其妙的,對我那麼好的.爺爺就躺進了這冷冰冰的墳墓中。

烏雲又籠罩了天空,我跪在奶奶旁邊,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都紛紛跪下——爺爺也是他們最想念最尊敬的人吧?許多人低著頭,他們在想以前那些歡樂或者痛苦的回憶吧。

祭拜完畢,奶奶用大刀分著燒豬,所有人都搶著要自己喜歡的那一塊,氣氛由悲傷轉到了歡樂。看到我們吃燒豬的樣子,奶奶笑得比花朵還燦爛。妹妹把一塊燒豬肉遞到奶奶嘴邊:“奶奶你吃。”奶奶微笑著用僅剩的牙齒慢慢品嚐著。大家圍坐在一起,討論著過去或現在的事情,不亦樂乎。天上的爺爺看到我們如此快樂,他也在微笑吧。

清明節讓家人們因為掃墓而有時間聚集在一起懷念祖先,懷念那些逝去的時光。清明節也包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熱愛,表現了人們希望自己的親人們平安健康,來年能風調雨順的美好願望。

我身邊的清明節夾雜了許多感情,有傷感,有歡樂,有懷念過去,也有嚮往未來。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5

清明節到了,我跟母親都會到姥姥的墳前給姥姥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姥姥在這裡一定會開心。

姥姥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姥姥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裡,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姥姥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裡。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姥姥的逝去而哭,正因我並不知道姥姥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著躺在棺材裡的姥姥,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姥姥總愛揹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裡,我蜷在姥姥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姥姥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姥姥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姥姥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姥姥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姥姥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姥姥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裡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姥姥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姥姥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姥姥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姥姥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姥姥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想念親人!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又是清明時節,又是紛紛細雨,又是面對黃土荒丘或冰冷墓碑而黯然灑淚的時刻。一代代人都在問自己: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儘管我們每一個人從孩童時起就這樣問父母,也這樣問別人,直到長大後問自己,可誰也無法清醒地回答自己。因為避諱,也因為禁忌,還因為難以表述的窘迫心境。所以,佛教的禪宗就有了一個很著名的偈語:從你來的地方來,到你去的地方去。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如同提出這個問題一樣,不需要什麼思考。當我們在清明細雨中緬懷逝去的親人或先祖,每一個人都明白自己仍然如同他們一樣,從虛無間由父母將自己帶到了這個人世,又從這個世界回到了一抔黃土中。而在這個世界走過一遭後,給這個永世永存的時空留下的最珍貴的東西,除了一段為時不會太長的名聲,讓親友跟後輩存念懷想,再就是這“一抔黃土掩風流”的墳塋,讓同樣不會延續太久時間的後人們來祭奠。

但是,就是這種總會被淡忘的祭奠,卻以不出三代的親情懷念跟環環相扣的連結方式,在血緣親情的懷念與哀思中,讓中華民族子孫的血親世代相傳,併產生了巨大的認祖歸宗的情感凝聚力——這就是中華血統與炎黃子孫的後裔,這就是百家姓賦予每個姓氏的族群意識或家譜情緣。而這種認祖歸宗的親情意識跟情緣,在清明時節便得到最極致的張揚與宣洩。

清明節,它是一個屬於中華民族祭奠逝去親人的日子,屬於懷想先輩恩德與功績的節日。當飄飄灑灑的細雨淋溼了原野青草,灑落在冰涼無言的墓碑,潤澤著祖先的黃土墳塋之時,這片在平時並不會進入我們的生活視野,並不會左右我們的苦樂情感的清寂之地,頓時就被淅瀝淅瀝的如絲細雨牽進了我們的生活,綿延在我們哀惋悱惻的心靈,並且讓我們再一次回想逝去的親人或先祖,重新警醒一回自己別忘記了不該忘記的,也別太在意了那些不應該太在意的。清清醒醒地活好自己的每一天,感受幸福在人間的愉悅,也珍惜生命對於塵世的依戀。

佇立在清明細雨中,沉思在逝去親人的墳塋前,讓純潔得只剩下親情與生命意識的哀思伴隨清淚,淡淡地跟著雨珠輕輕流淌。也許,它能清洗沉積太久的紅塵世俗的紛雜無奈,給自己一份清新跟明白,給遠去的親人或先祖一份醒悟清朗的告慰。相信自己能活出清清爽爽的生活,擁有自己清清白白的人生。那麼,我們民族的清明節就在面對親人在天之靈的懺悔中,真正成為了人生的清醒站了!

清明雨在飄灑,人生思緒在輕揚。對冥冥之中的祖先或親人的景仰與懷念,重溫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天問,也許我們能再次從心靈深處感受一種人生的超越,體會一份血緣親情的真純,在祖先血脈依存的凝聚力與感染力中,夢尋一段嬌花照水、楊柳臨風的美好境界……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7

在我們家鄉——岱山,清明節吃青餅是一種傳統習俗。老師為了鍛鍊我們的實踐能力,體驗做青餅的樂趣,就組織開展了一次製作青餅的實踐活動。

前 奏:採青與煮青

“同學們,清明節快到了,我們要親手做青餅了,今天我們就去上山採青。”老師話音剛落,教室頓時炸開了鍋,同學們都歡呼起來。老師給我們看過青的樣子之後,就排隊上山採青。一路,同學們邊議論紛紛,邊對路邊的小草指指點點。青很香,背後長有絨毛,顏色並不很綠。我們睜大了眼睛四處找尋,終於發現了一處青的聚集地。我們大把大把地割著青,不大一會兒,每個人都是滿載而歸。

第二天,食堂阿姨就在忙活著煮青了。一大鍋的水沸騰著,青在水裡不住地翻滾、攪拌,把水都染成了綠色。濃郁的香味瀰漫在空氣中,讓人情不自禁地抽動了幾下鼻子。“哇,好香啊!同學們不住地感嘆。

呈 現:做青餅

到了第三天,我們準備做青餅了!洗好手,套上乾淨的藍色手套,來到了食堂門口的空地上。幾張大桌子擺在中央,上面鋪了一張粉紅色的薄膜,用兩個做青餅的模具壓住。旁邊,一名高高大大的伯伯舉著大錘子敲打著石臼裡的麵糰。青和糯米混合起來了,青白相間,顏色很是鮮明。漸漸的,青色佔了大多數,白色變少。門衛爺爺在錘子上舉的空間迅速伸手去推揉麵團,又極速縮回,真讓人擔心他會不會被錘子砸到手。看了一會兒,發現他們配合得極其默契,天衣無縫,讓人拍手叫絕。

分好組,我們站在桌邊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潘成業從食堂拿來兩團熱呼呼的青團放在桌上,我們看著青團不知如何下手。老師走過來,向我們示範了一遍。只見他把青團隔著保鮮膜印在模具上,鋪勻、按實,再一倒,就出現了一個精美的青餅。青餅是青色的,上面印著一個“福”字,四周有圓圓的花邊。我連忙拿起一個青團,迫不及待地做起來,沒一會兒我的手中也誕生了一個。緊接著,我們組一個接一個地嘗試著,忙得不亦樂乎。此時,原本寧靜的空地人聲鼎沸。有的跑前跑後,叫著喊著,傳送著青團和青餅,額頭已滲出了汗珠;有的哈哈笑著,與旁邊的同學比較著,得意的神情溢於臉上;有的埋頭做著,時而皺眉,時而舒展……校園裡充滿了歡聲笑語,瀰漫著青餅的香氣。

尾 聲:吃青餅

完工了,我們開始分享勞動的成果。每人拿了一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把青餅放在鼻子邊聞了聞,一股淡淡的香氣沁人心脾。咬一口在嘴裡,細細咀嚼,香香的,粘粘的,還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