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風俗作文800字合集7篇

來源:才華庫 3.17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風俗作文800字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風俗作文800字合集7篇

春節風俗作文800字 篇1

作為一個福建人來講,對於當地的習俗,我可是再熟悉不過了。不管是節日習俗,還是其他的。我都是有問必答。就拿春節的習俗來說吧,對於這方面,我可稱得上是“萬事通”呀!我們泉州從七年級到十五,都稱為“過年”,要等過了十五,“年”才算過去。

從正月七年級到初四,人們都歡度春節,初五,百業經營,俗稱“初五隔開,初六淘肥,初七人生日,初八五穀生日。”當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就會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水果、清茶、金豬等供品,點上三支清香,點蠟燭,恭拜“天公”,祭祀祖先,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除夕之夜要守歲至深夜12點鐘,迎來了新年黎明,家家戶戶都燃放煙花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元日,每家每戶都會把自家的孩子早點叫起來,帖紅春聯,逢門必貼,無論前後,無論大小。

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床盥洗,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早餐閤家吃麵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黴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徵福壽綿長。早餐後都會出門走訪鄰居,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就拿春節的習俗來說吧,對於這方面,我可稱得上是“萬事通”呀!到了正月初九,也就是“天誕日”,民間普遍都要“敬天公”,放爆竹、點上一對紅燭燈。祈求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大廳的天井口用兩條長凳架起一塊八仙桌,桌上靠後擺上一道紙糊的高大“天公廟”,桌前擺上三牲,隆重的主牲是大豬頭,其次是五斤大豬腳,邊牲是雞、魚、或魷魚乾、目魚乾,這三項組成三牲,放在一個大盤子裡。以及酒瓶、酒杯。這些都得在當天的清晨擺好。長輩領著全家大小,跪在桌前叩謝玉皇大帝保庇平安順舒的浩大天恩。與此同時,也向玉皇大帝有所祈請,並許願日後隆重酬謝。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吃“元宵丸”。泉州的元宵丸聞名遐邇,其製法與其他地區與眾不同。以炒熟的花生米磨成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捏成丸陷,沾溼後置於有幹糯米的盤子裡。除此之外,我最興奮,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鬧花燈”了,這個活動,把元宵節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每一個人都會去逛花燈,整條街道上都掛滿了花燈,還有許多的燈謎。這些可不是一般的花燈,都是請泉州的燈匠精製。品種繁多,平時都很少見。這也大大豐富了泉州人民的文娛生活。這就是泉州春節的風俗民情,每家每戶都是紅紅火火地過年;都是開開心心地迎接新年黎明的到來!

春節風俗作文800字 篇2

“過年”是中國人經幾千年流傳演變、積累豐富的年俗文化,被人類視為一年中所有節令中最隆重、最喜慶的節日。各個地方過年的習俗、講究各不相同。

我家鄉的春節習俗到了農曆十二月二十四開始籌備過年的東西,每家每戶把家裡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一塵不染,家裡變得煥然一新;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人類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俱、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髮,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剪髮美容。到了年三十(除夕),清晨時,在門口掛上紅紅的大燈籠,貼上新的對聯。主婦們便忙著準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將至春節的鐘聲,每家每戶把掛著的衣服都摺好,免得日掛夜掛。然後趕著熬糖水,每條小巷都飄著糖水的香味,讓人直流口水。深夜十一點時,鞭炮聲逐漸響起,人類爭先恐後地去寺廟,看舞獅表演。每個小孩爭著摸龍頭,象徵在新的一年裡龍精虎馬。大人拿著美味佳餚,誠心拜祭廟裡的大王,託他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整個寺廟人山人海,擁擁擠擠,鞭炮聲日夜不絕。正月七年級,不許掃去鞭炮紙。以免掃去財氣,由於春節期間燃放鞭炮,人來客往,地上紙屑、垃圾特別多,不打掃一下的確有礙大雅,因此,人類從外面掃到裡面,把財氣掃進屋來。我去衣櫃拿新衣服準備換上去拜年,由於新衣服肯定有線,因此我拿剪刀,但是我怎麼也找不到剪刀,我恍然大悟——由於年七年級不能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去親戚家拜年時,要說一些吉利的話,千萬別說“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正月八年級,人類買一條鯉魚,用來拜神後,就帶鯉魚到大海放生。正月初五,人類放鞭炮迎接財神爺。正月十五,是春節最後一天。每家每戶都煮元宵,老人家吃一碗長壽麵。鬧元宵,吃元宵,骨肉團聚滿歡喜!

喜氣洋洋的春節,雖然各地的習俗各有不同,但是中國的五十六個朵爭奇鬥豔的鮮花,心連心,開心度過一個有一個的春節。由於春節正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

春節風俗作文800字 篇3

花,是個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圍成一朵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風情,各地的春節作文900字。不一樣的風俗造就了不一樣的節日風俗而提到節日風俗,我首先會想到逛廟會,逛廟會這北京風俗相信大家已經久仰大名了,但真正見識過的估計也不多,那就讓我帶領大家去觀賞這一有趣的民俗。

大年七年級,北京城內城外寺院都舉辦廟會,廟會是大型的集市。大清早,廟門外小攤便吆喝起來,一條街被擠得水洩不通,滿懷的好心情,漫步走進廟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此年的生肖物,絨毛的、瓷的、玉的琳琅滿目,使人眼花繚亂。玲瓏剔透的玩意兒排放在貨櫃上,整齊有序,很是吸人眼球。

參觀完精緻的工藝品,便來到食品一條街準備飽餐一頓,這裡四處飄香,十里之外也能聞著香味趕來。食品街的都是小吃,聚集了八方美味,光是看看,都已經口水三尺玩累了,就到這裡來,品味各色佳餚,定是舒服!聽聞北京集市的阿里巴巴羊肉串味美、肉肥,我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找了幾家老手,一連要了十幾串,坐在小椅上邊吃邊看看繁市,好不快活,羊肉串真好吃,一連的羊肉串下肚,都還不過癮,誰叫北京的小吃色香味全呢?

吃飽喝足,隨我往前繼續觀賞,一路小跑,便來到兒童天地,這裡有小孩玩耍的各種有獎遊戲,也有新年才推出的稀有玩具,“氣qiang打靶”、“綿羊拉車”、“力劈華山”,五花八門,各具特色廟會遊戲有的刺激,有的有趣,無不讓人張大嘴巴睜大眼睛,大飽眼福, 其樂無窮,我

雖然沒玩(感覺忒幼稚!)但這些活動卻讓無數的小孩子歡天喜地。

玩夠了,告別遊樂場,隨我一同去聽“國粹”,用心去感受文化的真諦 。不早早趕到演出戲場,那還真是難以看到臺上演員的表演,劇場是十里八層被文藝愛好者圍得水洩不通。這兒的節目豐富多彩,層出不窮,有京劇、評劇、相聲、小品、啞劇等,一個連一個,讓臺下的觀眾過足了癮,熟悉的哼上兩曲,不懂的,也用手在空中上下比劃,跟著旋律,搖頭晃腦,享受京劇的音韻,小品的歡快。演完一出,拍手聲響遍了整個場地,久久迴盪在廟會的上空。

我東蹦西跳,早已汗如雨下,卻也樂在其中,雖然沒有鞭炮的喜慶,但也不失節日的氣氛,反而增添了無窮的樂趣,老廟會,新廟會,東西南北大聚會,它有它的獨特風韻,它有它的熱鬧。祖國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風五十六枝花,各色千秋,可老北京的`風情,卻讓我為之一爽!

春節風俗作文800字 篇4

我們中國人有我們中國人的風俗習慣,但是現在有許多年輕人把中國的許多節日逐漸淡忘了,反而把洋人的節日當成主要的節日來過,例如:有許多年輕人過起西方國家的聖誕節和情人節的熱情比過中國的春節和7月初7的中國的情人節還要高,這真是一個奇怪的現象。作為中國人,我真感到痛惜,我們一些年輕人的崇洋媚外的心理甚至達到了荒謬的程度。雖然一些年輕人盲目的崇洋媚外,但是我仍然喜歡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

春節是我們中國人的第一大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我們中國人的男女老少都是把它作為最主要的節日來過的。在春節的7天假裡,許多人都是不顧路途的遙遠,儘可能的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或者全家一起出去走親訪友,或者一起出去旅遊。在我們這裡春節前每家都要蒸饅頭,油炸肉圓,炒葵花子和花生等。大年三十的下午,家家戶戶都要張燈結綵貼門對,晚上,家家戶戶都要一起吃團圓飯,吃過團圓飯後,還要放煙花爆竹來慶祝春節,接著,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聊天,一邊守歲,大人還要給小孩壓歲錢。一家人一起等待春節的到來,所以一家人正常都睡得很晚。第二天一早,家家戶戶都早早起來再次放煙花爆竹慶祝春節的到來。大年七年級早上,我們中國人一般是吃餃子,而我們這裡是吃圓子,表示一家人團團圓圓。吃過早飯以後,一家人一起走親訪友,或者等待親友的到來,或者全家一起出去旅遊。

除了春節以外,元宵節也是我們中國人的一個重要節日,在全國許多地方都有看花燈的風俗習慣。但是在我們這裡,卻沒有看花燈的風俗習慣的。

清明節是中國人祭祖的節日,人們習慣在這一天到祖先的墓前掃墓,來表達對祖先的哀悼之請。

五一國際勞動節自從變成7天假期後,也是人們走親訪友和旅遊的黃金時間。

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在這一天裡全國許多地方都有包粽子和賽龍舟的風俗習慣。在我們這裡沒有賽龍舟的習慣,但是有包粽子的習慣,還有給小孩扣龍線的習慣。

七月初七,中國的情人節,可以說被許多中國的年輕人給淡忘了,他們偏偏要崇洋媚外地過起西方的2月14號的情人節。

農曆8月15的中秋節可以說是中國人的第二大節日。在這一天是家人團聚的日子,我們這裡有吃月餅的習慣和賞月的習慣。蘇軾的詞《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從一開始就千古傳誦至今。

春節風俗作文800字 篇5

“噼裡啪啦”,“噼裡啪啦”……轉眼間,就到了XX年的春節。節日裡,家家戶戶都買來了紅彤彤的鞭炮和金燦燦的“福”字,是啊,誰不期盼著過一個幸福、平安、歡樂的大年呢!

說到春節,它的來歷可不短。自西漢開始,“千戶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演化,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成為全世界華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古代,每當到了正月,也就是公曆的二月份,寒冷即將離去,溫暖的春天即將到來。人們在這個農閒時節,家家戶戶殺豬宰羊,一面祭祀祖先和上天,祈求上天能降福免禍;一面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享受著五穀豐登帶來的歡樂。當時並沒有電視、電影,所以古人每到祭祀和慶賀時,秧歌、舞龍、耍獅子、扎花燈等粉墨登場,酣暢淋漓的表演為節日增添了不少喜慶的氣氛。傳統春節活動從除夕一直到正月十五,人們互相拜年、喝春酒、吃年糕、包餃子、鬧元宵,小孩還能拿到不少壓歲錢呢!

按照我們這個四川老家的話,家家戶戶都會買來許多吃的、喝的、用的。學校還會讓小朋友們放假,讓小朋友在一起歡樂的玩耍,大人們也忙來忙去的,真是一個繁榮的節日!

大年七年級,成都人開始”走人戶“了,親朋好友互相串門,人們互相設宴款待,好像要把一年的宴席都在這十幾天吃完。

更多的花樣在遊玩上,七年級開始,人們扶老攜幼穿新衣走”遊喜神方“,這是老成都人的一種民俗,已有近兩百年曆史。在傳統文化中,財神與喜神是連在一起的,所謂”喜神“,是指帶給人們吉利、歡喜、智慧的神祗,”喜神方“,就是喜神所在之處。

人們遊喜神方最喜歡去的是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廟會最熱鬧的地方。廟會既是宗教儀式,又是集市,中國自古是農耕社會,民眾平時很少往來,廟會自然也成了人們交流和物資交易的好機會,所以又稱為”廟市“,這樣的傳統延續至今。

更關鍵的,大廟會是一個娛樂專案的嘉年華,變臉、吐火、滾燈、手影戲、木偶戲等川劇絕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畫、剪紙各式民間絕活都能在廟會上看到,滾鐵環,抽陀螺,坐雞公車,拉提簧、響簧,這些土得掉渣兒的玩藝兒玩得小孩瘋跑……往往幾臺戲同時演出,曲藝演唱、雜技魔術、跑馬上刀山、拉洋片、耍猴玩蛇,應有盡有;商賈雲集,三教九流紛至,百種小吃、賞百般武藝、玩百項遊戲,民族、民俗、傳統、現代、鄉村、城市諸種文化形式複合於一體。

初七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獨特的風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過;到了初八初九夜裡,各寺廟、會館、街坊點起”天燈“;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鬧熱。

十五過後,照理說年已過完,成都人卻還有一個花樣:正月十六”遊百病“,登上城牆漫遊,據說可使一年不生疾病。他們把這一天叫做”過厚臉皮年“。

春節風俗作文800字 篇6

忙年

小年開始就要“忙年”了,為過大年做好準備。從臘月二十三起開始除穢打“堂塵”,其實就是把家裡打掃乾淨,撣掉所有房內的灰塵,洗晒衣服、被褥,清洗桌椅板凳、炊具;做甜酒、熬麻糖、打豆腐、炒米子;置辦菜餚、果品、糕點。

趕老鼠

這天也是老鼠嫁女的日子,禁止灑掃,特別不準用剪刀,否則來年鼠害無窮。“趕老鼠”是農民為祈禱減少鼠害的活動,天剛麻麻亮,大人們就會慫恿家中的小孩們快快起床,赤膊條條,小孩一隻腳穿上草鞋,另一隻腳繫上鞋帶把鞋拖著,左手拿著簸箕,右手拿著木錘或木棍,然後到房間每一個角落,邊敲打簸箕口裡邊念道:“簸箕刮兩刮,草鞋拖兩拖,老鼠子下兒十二窩,窩窩梭(流產)。”“二十四,拍簸箕,老鼠子下兒不成器……”這是人們對老鼠的詛咒,實現糧倉無損的願望。

祭灶神

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通常和藹可親,都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

宜昌大部分地區農曆臘月二十四是小年。小年的主要習俗是“祭灶神”,都是由家庭婦女操辦。把寫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類的小紅對聯貼在灶門兩邊。在鍋裡、水缸裡、盆裡分別點上蠟燭。一切準備停當,各家婦女們分別梳頭抹粉,一番打扮後,便在灶前擺上供品,焚香燒紙,灑上白酒,然後跪拜磕頭施禮,讓灶神“一醉方休”,這樣上天后盡說人間好話。此日正逢經期的婦女禁忌祭灶神,否則會衝撞灶神。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這些灶糖小孩子們特別喜歡吃。

忐忑的團年飯

舊時在宜昌,過小年時,在外人員都回家小聚,家有傭人的,主僱共聚一堂。東家叫賬房先生、長工、短工舉杯喝酒吃肉,相互客套一番。酒足飯飽之後,東家叫賬房先生取來賬本,給打工人員發放當年薪酬,發放單右側為領款人姓名、金額,左下側寫有來年共同發財,受僱人則心中高興不已,因為來年又有錢可掙。若左下側寫有來年另路發財的字樣,受僱人猶如一股涼風從頭吹到腳,愁來年無事可做。所以,長工、短工這頓團年飯是既好吃又不好吃。

春節風俗作文800字 篇7

河南人,過年時的風俗非常傳統,處處體現了中國豐富多彩的悠久文化。

一般,我們臘月二十三便開始準備去了。

二十三,我們便打掃房子,把各個房子裡的東西都搬到院子裡來,開始洗洗刷刷,然後把屋子裡積了一年的灰塵全都打掃乾淨,再把洗好的件件東西搬回屋裡去。看起來確實有些累人,但那又怎麼辦呢?誰讓我們有一顆質樸的心呢?最後也就是晚上啦,老人都在廚房裡貼上灶王爺的畫。到了過節那一天,便要把畫拿下來,點上香,然後燒掉,意思是讓灶王爺上天彙報情況。所以,當過節時,我便知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屆保平安”。

到了二十四,便要把那些需要做的,魚啊,肉啊,雞啊,菜類等年貨齊全,然後能洗的拿出來洗,活的要宰殺為後面要做的幾道食品,做準備,而二十五時,變無事可做,而這天更多的是休息。

臘月二十六到了,這一天可沒前一天舒服了,人們又忙活開了。這不,開始發麵,和麵,蒸饅頭。滿滿的幾大盆子面要一個一個的把饅頭做的圓圓的,光溜溜的,很好看。有的時候,還要蒸上兩三袋(麵粉袋),因為在過年之前,就只做一次饅頭,所以要多蒸一些為平常日子做一次補充。

到了二十七,也是人們在廚房裡徘徊奔忙的日子。這天要煮肉,先買來豬肉,切成像要上供那樣的方塊,然後便放在鍋裡煮,只聞到空中瀰漫著陣陣肉香。等肉煮熟了,瘦的肉,和帶骨頭的肉便進了小孩子們的肚子裡。嘻嘻!吃了!然後,大人們用一些可以煮的乾菜,用肉湯“紅燒”一下,最常見的一些乾菜;海帶,黃花菜,幹豆

角,然後把肉片放在一起爆炒,做成了一道菜。

臘月二十八,炸家裡的魚,炸了以後再吃。然後,還有什麼:炸雞塊,炸蝦,炸綠豆丸子,炸大丸子,炸素雞…… 太多了。而這些炸食,都讓我們這些孩子口水流三尺。爸媽爺奶們忙著做,而我們也忙著吃,吃的時候如果渴了,也不能說出來,不然是要捱罵的,可能是因為風俗的崇尚吧。不知道是啥原因,等炸出來好多好吃的東西時,我們也已經吃飽了。

到了二十九,可以說是“忙上加忙”,畢竟這天過完就要真真正正的過年了,老爸老媽帶著我們幾個姐妹去別人家道喜串門。

大年三十到了,這天要包餃子,在家裡基本是奶奶包的。然後,我們也幫一下小忙。做的餃子,啥餡兒都有。下午,便要開始貼對聯,在大門上貼上上、下聯還有橫批。然後在院子裡的每個屋門上貼上喜慶的對聯和年畫,便差不多大功告成了。然後小孩子們便穿起新衣,先出門“炫耀”,到了晚上吃餃子,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年夜飯,看看春節聯歡晚會,而同時,屋外鞭炮聲和煙花綻放時的聲音同樣給這美好的夜晚留下了一個定格,定格住了當時的喜慶、祥和、和溫馨。

照我這樣講了,河南的春節似乎要很長,不錯,時間確實很長,但這也更加體現了我們河南人對家鄉風俗的喜愛之情。而我們也要更加保護這些風俗,使我們不斷延續下去,使子孫也能看到這中國文化的一大魅力之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