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拾荒者話題作文800字

來源:才華庫 5.87K

篇一:尊重暖如春

當《人權宣言》宣告人人生而平等時,尊重使封建等級土崩瓦解;當殘疾人當選為人大代表時,尊重使哂笑歧視冰雪消融;當杭圖允許乞丐和拾荒者進入圖書館時,尊重使中華大地溫暖如春。尊重他人,平等地對待他人,尤其是要尊重弱勢群體,我們的世界將會更加美好。

杭州拾荒者話題作文800字

我們要尊重身份低微的人。身份的低微不代表人格的渺小。無論別人的身份是什麼,我們都應當尊重他。著名女作家三毛曾在西屬撒哈拉偶遇一位啞奴。當這啞奴的主人,所謂大官以對牲畜的方式對待他時,三毛對他一家人的關懷讓人們感受到了人性的偉大。奴隸、罪犯等常受到歧視的人,他們雖然身份低微,但他們也有人格。尊重與自己身份不同的人,這個世界,會多一點陽光。 評四環節——分論點、作闡釋、舉例子、做點評。旗幟鮮明,言簡意賅,典型精當,點評到位。

我們要尊重有“缺陷”的人。身體上的殘疾不代表心靈的灰暗,殘疾人也能譜寫生命的輝煌樂章。邰麗華的母親堅持讓女兒與正常孩子一起生活,雖然幼小的邰麗華常常遭到小朋友的議論與笑話,但她以堅韌的毅力拼搏奮鬥,最終以《千手觀音》的華麗舞姿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她身殘志堅的品格值得任何一個健全人敬仰學習。尊重有“缺陷”的人,發現他們的美,世界會多一點彩虹。 評敘議結合,敘賓議主,不蔓不枝,說理透徹,既獨立成段,又上下勾連。 我們要尊重不同職業的人。各種職業都是平等的,無論是清潔工、拾荒者,還是送報人、農民工。每個人的汗水都是無價的。杭圖允許拾荒者進入圖書館,是因為在知識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你都有學習讀書的權利。正如古代的放牛娃也可以在牛背上讀書,北大的門衛也能上大學,知識不會因為職業不同而拒絕任何人。尊重不同職業的人,連無生命的知識都能做到,最為萬物靈長的人,能不汗顏?尊重不同職業的人,平等地對待他人,世界會多一點溫暖。

尊重暖如春。不論身份高低、是否殘疾、職業如何,每一個人都應當得到別人的尊重。沒有能力尊重別人,有權選擇離開。唯有尊重,世界才能溫暖如春;

唯有尊重,世界才能鳥語花香;唯有尊重,世界才能和諧美好。尊重他人吧,讓生活更美好。

篇二:關愛弱勢群體

他們是流浪者,以天為被以地為席;他們是拾荒者,食不果腹猶遭白眼;他們是農民工,默默奉獻卻沒有應有的社會地位。對弱勢群體的平等相待,是杭圖給予公眾的心靈雞湯。關注弱勢群體,我們攜手同行。

李靈關注留守兒童,為他們撐起一片蔚藍天空。“民工潮”依舊洶湧,為生計所迫的人們背井離鄉,扛起行囊,也辭別家人殷切的目光。由民工潮引發的便是留守兒童上學難的問題。李靈從師範學校畢業後毅然投入到希望國小的建設中。許灣鄉希望國小正式成立,身為校長的她耗盡積蓄,又為孩子們的課外讀物發愁。於是在酷暑難耐的烈日下,她騎著三輪車收購廢舊書刊,那一幕令人潸然淚下。眼前是孩子們希冀的目光,肩上是無數父母沉甸甸的期盼,80後最美鄉村女校長為我們詮釋了愛與力量。

“信義兄弟”孫東林、孫水林踐行承諾,關愛民工。近年來,隨著高樓大廈的修建,包工頭與農民工之間的恩恩怨怨我們已聽得太多,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一直受到侵犯。可是孫氏兄弟“新年不欠舊年債,今生不欠來生債”的承諾擲地有聲,這是社會的良心標杆。大雪封路,哥哥一家罹難,弟弟強忍悲痛,將工資一一結清。承諾無價,“信義兄弟”只剩下獨自一個,雪落無聲,但承諾打在地上鏗鏘有力。對農民工的承諾,孫氏兄弟用生命踐行。

熱心公益事業,是李連杰對弱勢群體的關注。作為享譽國際的武打巨星,李連杰用自己的努力燃起公益之火。親身經歷海嘯的他明白災難的頃刻爆發意味著什麼。2008,汶川地震,“壹基金”向無助的人們伸出援助之手,民間公益組織向社會交出了答卷。前不久,壹基金終於有了獨立法人資格,它的關愛之旅又掀開了新的一頁。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塊錢,一份關愛,給人不滅的希望。

關愛弱勢群體,不只是“嫣然天使基金”,不只是范冰冰對盲童的救助,不只是薩布利亞·坦貝肯跨越民族的付出,更應該是每一個人心中的溫暖之火,點亮他們的人生,驅散前行的阻礙。

關愛弱勢群體,需要社會,需要你我攜手同行!

篇三:尊重每一份靈魂

文王定邦,以成宗法,列序陳次,殺伐遂起。唯賢者墨翟,兼相愛,層尚賢,以成仁治,其人雖沒,其魂猶存,今之吾輩,當承先賢遺志,兼相愛,無差等,尊重每一份靈魂。

杭州圖書館允許流浪者進館閱讀,傳為美談,究其根本,乃在尊重。館長尊重每一道渴求知識的目光,尊重每一份赤誠的靈魂,每每念起,唏噓不已!

尊重每一份拼搏的靈魂,才能成就百鍊的英才。

耶和華說:你來,親吻我,在我面前,所有的罪都被寬恕,我視你們,如視我子,因而皆無分別。

三國時期的名將許諸,既無出身兵權,出身農家,不諳世事,然而當他投奔曹營時,曹操卻並不像其他人一般看輕他,相反,無比尊重此人,並將其送至軍中歷練,許諸方有成就武痴功名的機會。希臘時期的學院,並無貴賤之分,導師們平等對待每一位求學之人,盡力培養,於是英傑輩出,古典時代來臨。孔子曾有云:有教無類,大概此理。來者不問出處,功名君可自取,尊重每一份拼搏的靈魂,於是我們所仰望的星空,群星閃耀。

尊重每一份向上的靈魂,邦國方有繁盛的未來。

一國之興,在於其政,政之所得,在於其人,人之所繫,即國之有治,等而視之,興而不滅。

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自誕生之初便發揮了巨大的功用,其核心便在於尊重,與世官制只看出身或察舉制唯問世家不同,科舉制尊重每一階層每一個人向上的靈魂,於是春蠶食葉,天下英雄盡入吾帳中,第二帝國從東方再起。而同時期的羅馬帝國卻已是苟延殘喘,因為固執的貴族掌權,使上層社會迅速腐化,固化的階級帶來了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國將不國。由此觀之,國家與政府尊重每一份向上的靈魂,政治才有民主,國家才有富強。 尊重差異的靈魂,尊重不同的目光,無論人種,無論貴賤,無論高下,才是文明得以長存的理由。

或許我們曾生活在等級分明的社會,但馬丁.路德金高喊:我們不需要匍匐在教皇的腳下,當我們望向上帝,就會得救;或許我們曾生活在以財取人的社會,但王爾德輕笑:迷人的不是財富,而是非凡的人;或許我們曾生活在充滿歧視的社會,但林肯用政令證明:請給每一個生命以生命;或許我們曾生活在殖民壓迫下,但孫文先生怒斥筆戟:中國之國民政府,乃一切國人之政府,乃獨立之政府!

或許我們仍然生活在不平等,有歧視的世界。但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在,萬隆會議的精神在,啟蒙之理性在,孔孟之儀範在,墨者之先訓在,基督之義佛道之理伊斯蘭的古蘭在,文明便不會走遠。

尊重每一份赤誠的靈魂,尊重每一道向善的目光,尊重每一雙期許的手,尊重每一個活著的人,請用尊重,給文明以存在的價值。

篇四:閱讀乃眾生之權

杭州圖書館接受拾荒者、無業遊民前來閱讀,為他們提供舒適的條件並且一堅持便是十餘年,有不滿者也被館長智慧而犀利地迴應。

我對此行為十分贊同,不禁感慨:閱讀乃眾生之權,聖神而不可犯。

我們要意識到並尊重愛護自己的閱讀之權。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個人都有進步和提高的權利,因而每個人都有權閱讀。中國有句俗語叫“女子無才便是德”,多少年了,又有多少人為這樣的思想所累,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權利。所以,在我們看到祝英臺為了學習而女扮男裝是才會那麼動容,在我們看到《小城三月》中翠姨為了新的思想和新的生活堅持要上私塾是才會感到敬畏。

杭州圖書館接納拾荒者這樣溫暖人心的故事固然令我感動,但更令我感觸的是,十餘年來有那麼多的流浪者在生活窘迫,孤苦不堪的境地,仍沒有放棄對閱讀的追求。當我們看見他們手捧書本,在書香繚繞中默默閱讀之時怎能不感到敬畏,反觀當今哪些虛度光陰的低頭族們,又怎不令人汗顏?

古有宋濂借書“手自筆錄”而習之,“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求學的精神,堅韌的毅力,還有對閱讀的追求對知識的渴望。如今條件相對優越的我們不也該如此嗎?

除了尊重自己的閱讀權,我們更應該尊重和保護他人的權利。

這一點,是我對館長行為的感悟。“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一句簡短有力而富有智慧,令人無法反駁的同時又發人深思。那些認為允許流浪者進入圖書館是對自己不尊重的人們,是否是在維護自己那一點卑微的優越感?他們又是否尊重了別人,尊重了知識呢? 曾看到一張圖片,一位行人看到一個流浪者在翻閱一本破舊的書,於是把自己的kindle送給了他。圖片下有一行文字:這裡面有很多書,應該可以供你看一些時候了。我相信,世間還有很多這樣溫暖人心的時刻,我們都渴望被他人尊重,那為何不先學會尊重他人呢?

我想,宋濂在為自己刻苦的求學經歷所感動時,也會感念到那些曾借予他書的人吧。願我們在人生路上能做一位“抄書人”,做一位“讀書人”,更可以做一位“借書人”。

篇五:善心

“人之初,性本善。”哪怕是本性,在這世俗汙流淌過一回,也可能會漸漸被埋沒。 但依然有一些強大得閃耀著光芒的人用善心普照著周圍每一種人、每一個角落。杭州圖書館對無業遊民和拾荒者的接納,與把手洗乾淨再閱讀的唯一要求,與其說是同情,不

如說這是善良之本性、和理所當然。而有讀者對因流浪者異味的不滿而提出意見,即使如今這種赤裸裸的嫌棄並不少見,但我仍想說,也請別傷害這些流浪者的庇護所。

有一顆善良的心,施捨便如清流般自然,在灌溉野花野草時,流水也感受生命的跳動、奔波的喜悅。人最能找到慰藉的,是從比自己更苦難的人身上。流浪者生活的不易,連身上異味也沒有辦法找個溫暖的家洗熱水澡清除,無疑我們欣慰,自己還是上帝眷顧的幸運兒。當有一方庇護所,讓他們能沉浸於閱讀之中,暫時忘卻煩惱與不幸,難道我們忍心讓他們被趕走重回漫無目的的路途上嗎?請施捨一片天地給流浪的人,施捨一個屬於他們的家。 保持一顆善心,尊重他人如同撐起一把無形的傘,給風雨中行走的人一個庇護。館長對顧客意見的否決,讓我想到美國一所監獄不僅提供給人們有益的書籍、豐富的戶外活動,還教導他們識字或按照自己的愛好選擇學習新的一門語言,而非讓他們坐在鐵欄圍著的牢獄裡暗無天日。教育他人,或閱讀書籍或通過勞動獲得報酬,是對他人真正的尊重。任何事物都是可塑的,不冷眼相待也不一味施捨。當我震驚於那位婦人嚴厲要求向她乞求的乞丐搬磚時,又何不為一個從衣衫襤褸到文質彬彬的紳士感動?請尊重流浪者,外表的異味不能成為你剝奪他們閱讀的理由。

始終懷揣一顆善心,明白人人享有平等的權利,對所有身份的閱讀者懷有敬畏。善良理應是一種普及於所有人身上的品質。尤其是對弱勢群體,更應多一份仁愛,多一絲包容,卻不是假惺惺故作自己清高的高冷姿態,實則是虛偽。

對待圖書館與眾不同的創舉,我深感佩服。我在這一善良的舉動背後領略到館長智慧樸實的心願:有閱讀的渴望,就會有奇蹟的誕生。

願每個人也有一顆不泯滅的善心,溫柔對待身邊的“流浪者”。說不定呢,就在某個陽光明媚的清晨,一位打著領帶、穿著西裝的紳士便按響了你家的門鈴,滿懷無盡的感激!

篇六:等價的靈魂 

生活有優劣,靈魂無貴賤。

杭州圖書館因允許拾荒者、無業遊民入館讀書而被稱讚為“史上最溫暖的圖書館”,但也有讀者對身邊流浪讀者散發異味而感到不滿,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不尊重,好在館長回答他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

其實在我看來,這種對流浪讀者的排斥,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散發異味,更是對他們職業、生活乃至靈魂的看低。但其實,生活有優劣,靈魂無貴賤。

誠然,也許當你在涼爽的辦公室工作時,他們只能在陽光下暴晒乞求;也許當你在高檔的西餐廳享用美食時,他們只能靠一碗泡麵、亦或一塊麵包為食;也許當你在舒適的床上休息時,他們只能以石牆作枕、冷風作被,做著無人知曉而又無人關心的夢。你的生活,實在比他們優越了太多。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報道,農民工、拾荒者一上公交車,眾人紛紛避開,生怕弄髒了他們高檔的衣服。卻不知道沒有他們,何來一碗碗香噴噴的米飯,何來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這難道不是對幫助自己的人的背叛嗎?

難怪有人說,要了解一個城市怎麼樣,就可以看這個城市的政府、人民是如何對待這些“底層”人員。

而生活中還有這樣的報道更加打動人心。八旬拾荒大爺將自己拾荒所得全部捐贈給公益組織,流浪漢每月資助一名貧困山區學生等等。這樣的善舉,也許與陳游標等鉅富的慈善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但卻更加真實,更加打動人心。這樣高貴的靈魂,那些鄙夷他們的人中又有幾人擁有。

所以,停止計較他們身上的異味吧,停止對他們的偏見吧。有些事真的是生活所迫,別無他法。他們願意讀書,說明他們的上進之心並未死去,一味的斤斤計較只能顯現個人的無知與低俗。

曾記得,旭日陽剛的一首《春天裡》打動了多少人,又唱哭了多少人,為什麼我們不能學會尊重他們?我們明明沒有體驗過他們的艱辛,卻又要將這一切怪罪於他們,口上說的關愛他們、幫助他們,實際上卻又排斥他們,靈魂無貴賤之分啊!

篇六:讓公平成為一種信仰 

法國大革命時期留下的綱領性檔案《人權宣言》開篇明義:人人生而平等,一開現代社會自由平等觀念之先河,為茫茫數千年醜陋愚昧的封建世界指明一條出路。回首其後數百年,文明劃破了漆黑的天幕,民主平等的曙光透入了每個人的胸膛。

然而,如今諸如“杭州圖書館”之類的種種歧視與排斥著實辜負了你我心頭的願景。我只願疾聲呼號:請讓公平成為一種信仰!

值得提出,社會的正常運作、和諧乃至繁榮都有賴公平的保障。有了平等,才換來秩序;有了秩序,才贏得繁榮。羅馬為何屹立君士坦丁堡千年而不倒?它倡導多神教的宗教信仰自由,堅持一視同仁的萬民法,承認人作為主體的自由生命意志。這個亞平寧半島的`棄嬰才成為了地跨歐亞的巨人,對於野蠻不開化的侵略不動如山。唐宋時代因兼收幷蓄而見證萬邦來朝的輝煌;美利堅因為珍視膚色、性別的平權而傲視諸國。它們都秉承了公平的信仰。

更重要的是,每一個人擁有平等的生存權、發展權,對公平的肯定即是對人格的肯定、對生命的尊重、對秩序的敬畏——這正是法之精神所在。法制是社會的基石,一旦有誰越過了道德的底線、把他人權利當做兒戲,法律自會來嚴懲他。

這個規則使用於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作為公共基礎設施的杭州圖書館。這是一個由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納稅人權利可以自行享受閱讀圖書資料的神聖之處。正如杭州圖書館裡閱讀的流浪漢,他們也是被社會承認、社會中必不可少的一份,他們的生命意志,唯有公平才能予以保障。

在社會主義中國,你無權讓任何一個擁有合法權力的人離開圖書館——這,便是法律精神——公平呀!

當這個社會有人還在埋怨:“允許讓流浪者進入圖書館是對他人尊重的缺失”,這個社會依舊需要把消除歧視、偏見作為首要任務,找回這些“有人”所缺失的對生命的尊重。

當人們心中的傲慢紛紛化作眼前的有色眼鏡時,總會有一部分人成為不公平的犧牲品——今天是他,明天就有可能是你是我。因此必須要有一個人站出來疾呼:讓公平成為一種信仰,畢竟人人都是上帝眷顧的兒女!

篇七:溫暖的寬容

杭州圖書館允許拾荒者、無業遊民入館享受相關服務,因此被譽為“史上最溫暖圖書館”,儘管有人對這種做法頗有微詞,但並不妨礙對此的讚美。這種溫暖,來源於寬容。

溫暖的寬容,本質上是一種平等的尊重。人人生來平等,理應享受同等的權利,然而現實中,這些拾荒者、無業者構成的“弱勢群體”卻受到旁人無情冷漠的歧視。杭州圖書館將

最起碼的尊重給予了這些在生活中飽受苦難的人,讓他們在生活的艱辛與風霜之餘,還能坐擁一小片書香,安寧的陶冶身心、享受生命的美好,著實令人欣慰。當今冰冷世界中,還有著這樣一個“世外桃源”,對一切在生活重壓下掙扎的人來說,實在是一種來之不易的幸福。

溫暖的寬容,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催化劑。每一個社會都在角落處蜷縮著一群人,他們渴望被社會接納卻又被嘲諷、蔑視所傷害。如此的寬容,無疑可以融化他們心中久久凍結的艱冰,他們融入社會,不再被排斥於人心的高牆之外,亦不會再排斥給予他溫暖的世界。社會因此而能更加融洽。有讀者稱這種行為是對他人的不尊重。誠然,圖書館是需要乾淨、整潔的場所,但何必將話說死?些許的忍讓無傷大雅,連這些一絲的溫情都要奪去,莫非真要成為“利益至上”的世界?那還真是可悲。

溫暖的寬容,需要人們放下心中的成見,攜手創造。人們到底厭惡他們的什麼?身上散發的異味?卑微的姿態?抑或是心底自發湧起的噁心?所有的一切,都是能夠被包容和忍讓的。“弱勢群體”並非無用之人,也在為我們、為社會默默奉獻微薄之力——拾荒者清理垃圾、大多數“無業者”也曾經是埋首工作的一員對於他們,我們何苦固執地抱著嫌惡的態度?摘下有色眼鏡,獻出一點寬容之心。“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弱勢群體”獲得了溫暖,而我們也會從中收穫快樂,何樂而不為?

《大道之行也》中描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圖景,毋庸置疑的是,杭州圖書館的這種溫暖的寬容,為寒冷的社會注入了鮮活的生命。這是一根道標,引領著我們散發良知的光和熱,照亮我們和“他們”之間的鴻溝。在未來,這幅圖景定不遙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