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我的價值觀徵文2000字

來源:才華庫 1W

價值是客體屬性對主體需要的滿足程度,價值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因素是客體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另外一個因素是主體的需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說我的價值觀徵文,歡迎大家閱讀!
 

【我說我的價值觀徵文1】

核心價值觀是人們對社會價值的性質,構成、標準各評價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它深深影響著民眾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引領著社會的發展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中國的精神支柱,這種精神是一種理想,一種信仰,也是一種凝聚力和向心力,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文化傳統的結晶,是世界人類文明的偉大成果。

社會主義核心體現在方方面面,但是有一種精神,能使身處黑暗的人看見光明,使困於逆境的人看見希望;有一種力量,能給我們以無窮的動力,給我們美好的前景。這是信念理想,如同心中的燈塔,不屈脊樑。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偉大,有理想者就有一個“大寫的人”。夏明翰在他短暫的革命生涯中,抱著革命事業必勝的堅定信念,為真理以身殉志,為理想視死如歸,為我們後人樹立了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江姐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所展現出來的錚錚鐵骨,再次證明信仰的力量多麼偉大,人格的力量多麼堅強。歷史證明,信念理想是人類一代又一代生存發展所不可缺少的寶貴因素,理想如珍珠,一顆綴連著一顆,貫古今,串未來,瑩瑩光無盡。

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唯有民主法治,方能治理國家和管理社會。跨越千年,大道曾是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當代的中國,民主是社會不懈追求的政治理想,法治是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的最高權威,作為約束所有社會成員的根本規範。“長期共存,相互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引領我國的政黨民主法制制度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光明。

再論愛國,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們的魂,我們的根。愛國主義精神塑造了中華民族的崇高氣節,培育了無數愛國志士,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從屈原憂慮的眼神中,我們能感受到他的正直和剛烈,他對祖國的無比忠誠。從岳飛的戎馬一生,我們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愛國精神和“無愧”之心。從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中,我們看到了他那“光照日月、氣壯山河”的`民族氣節。從錢學森“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偉大精神中,我們能看到他義無顧地回到祖國,開創航天事業的卓越貢獻。從閔恩澤院士“國家需要”四字如明燈照耀著他的創新之路,他燃燒了自己,把才華和成就獻給了祖國,照亮能源產業。新時代的愛國主義不需要那麼多血與淚的犧牲,要的是更多的平凡的付出和奉獻,是盡職盡責、克勤克儉的努力和奮鬥。

當代中國青年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祖國繁榮富強,繼承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請看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在一片廢墟中,哪裡最危險,哪裡有艱難,哪裡有險阻,哪裡就有我們的鋼鐵長城--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的身影,他們是新時代祖國的脊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者。還有今年的玉樹大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搶險中大批地中國青年志願者用自己的滿腔熱情,譜寫動人的新篇章,用自己的行動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續寫歷史的豐碑。

我們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希望;是早晨的陽光,朝氣蓬勃;是奔湧的激浪,豪情萬丈;是高飛的雄鷹,勇往直前。歷史賦予我們新生命,我們就應該刻苦努力,學好文化科學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時刻準備著,履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旗幟,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奮鬥。

信念理想的追求,愛國主義的展現,和諧文明的構造,敬業愛崗的奉獻,這些都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維繫中國社會的繁榮與昌盛的精神紐帶。我們要努力學習,躬身實踐社

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我們的滿腔熱血,用我們的才華和成就,不斷譜寫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篇章,共同推進我們的偉大事業,讓中華民族恆久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我說我的價值觀徵文2】

我們是同一舞臺上的舞者,站在同一盞鎂光燈下,肅立。

如簡·愛所大聲宣告的那樣:“你以為我窮,低微,不漂亮,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 我和你一樣有靈魂,有一顆完整的心!”我們擁有同等的靈魂,沐浴在同樣的陽光之下,我們有權讓自己的生命熠熠生輝。在那個年代裡,女子們以婚姻嫁入豪門作為自己人生最終極的目標。我想起《名利場》中的貝基·夏普,為從下層爬到上流社會,不惜一切代價,要的,只是個與貴族們同等的地位,文中所說“如果貝基有5000英鎊,她一定會是個好女人”,又流露出多少辛酸與無奈。每個人都有等同的靈魂,不需依附別人,亦可以恣意盛開。

多少懷著絕世才情的人們呵,“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後世人只能為他們喟嘆,不凡抱負付之於流水,救國英雄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本應百花齊放的思想被一抔抔土深深埋進了土壤,皇帝的專斷坑殺了那年輕的生命,本應綻放,卻這樣隕落暴君之手,忠言無法進入“開邊意未已”的玄宗耳中,馬嵬坡的輪廓就模糊在華清宮燈影重重之中......後人嘆,多少遺憾,只因所有人,都是那龍椅之上著金絲華服的皇帝手中的木偶,不只是司馬遷所說自己是“近乎僕祝之間”,所有人都是這樣,受地位限制,就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都受著束縛,納蘭容若一生遺憾泣出紅淚一滴滴滲入了飲水詞,“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康熙讓他錦上添花,他就不能施展才幹,永生不能做個實幹家,更不能完成胸懷抱負。沒有平等,當朝大臣的後代也只能滿懷遺憾一詠三嘆而薄命終了,階級地位,男尊女卑,禮教綱常,如一座圍城圍住了人們的思想,直到英法聯軍的堅船利炮打破了這不平等構築的的城牆,輕而易舉地擊碎了統治者的琉璃夢。

於是,新思想漂洋過海,十月革命如天邊炫目的紅霞,染出炫目的光輝,魯迅的筆如刀劍,劃開人們思想的蛛網,讓新思想如陽光深入那陰暗已久的角落,讓“吃人”的禮教綱常如吸血蟲暴露在陽光之下;胡適的新詩如一泓清泉,家家爭吟白話詩,文學藝術不再是陽春白雪高居朝堂之上,而成為了尋常百姓在麥田裡插秧時,月下繅絲織布時,吟唱的宛若《詩經》的民歌,在鄉間田野裡悠悠揚揚地飄;蔡元培將舊時的京師大學堂,這類充斥著四書五經,禮義忠恕的地方,變成了新思想最先湧動的地方,“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他教會學生們不要以升官發財為目的而學習,不要以謀求高的官職地位而學習,從事每個事業,學習每一項專業都是平等的,沒有卑賤與高貴之分,學習的是學問,學術本應當自由。

試觀現在的中華大地,是一片平等的,赤旗的世界。我們踩著堅實的土地,觀黃河奔流入海,望長江一瀉千里,濤聲依舊,炎黃子孫們延續著五千年曆史的滔滔長卷,我們站在同樣的高度,遠眺;站在同一個舞臺,甩起水袖,曳起瑰麗裙襬。

與世界站在同一舞臺,那東方的朝霞是中國的明麗未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