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作文600字三篇

來源:才華庫 2.17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愚公作文600字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愚公作文600字三篇

愚公作文600字 篇1

《愚公移山》的故事激勵了好幾代中國人,人們都紛紛仿效他的做法,但有許多人卻認為愚公的做法和精神早已過時,不需要提倡了。可究竟怎麼看這個問題呢?我們一起來解答吧。

先說說我的觀點吧:愚公移山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的,但如今的社會講究效率,如果只是一味地仿效,就會被社會淘汰出局。我們更需要創新,給辦事效率加速。再說,現在時間就是生命,就是金錢,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像愚公一樣做,要做到何年何月?

就拿這次汶川大地震來說吧,我告訴你們幾個驚人的數字:在這次8.0級大地震中,消防官兵共累計解救、轉移被困人員39.6萬人,從廢墟中挖掘出的生還者總計約6500人!同學們,地震才發生了一個多星期,就救出了這麼多人,難道是用手不斷地挖出來的嗎?不,才不是呢!這樣挖就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既便能挖出人,也只有幾個。在這爭分奪秒之時,在那一分一秒之中,用如此慢的速度來挖掘,能達到這種如此驚人的數目嗎?還不是用我們的高科技新產品。

“那如果做一道很難的數學題,難道不值得仿效愚公的精神,堅持不懈嗎?”也許有的人會這樣問。其實,這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遇到了難題,在那兒絞盡腦汁地想,只會浪費更多的.時間,這個時候你為何不去問問你身邊的人呢?很多時候,你不僅僅是從別人身上獲得你所需要的答案,還能獲得一些好方法,好建議,這樣會使你的學習提高得更快。正所謂:“取長補短”嘛!何必浪費時間呢?

同學們,有時候,解決一個問題不一定要生搬硬套,而是需要換位思考,或許在這種新方法中,你們能解答出更多的問題。

……

愚公作文600字 篇2

小時候曾聽大人講愚公移山,上了國中又在語文課中學習了《愚公移山》。記得當時對老愚公的作法很不理解,還同老師爭辯,固執的認為老愚公率領子孫‘叩石墾壤’。實在是太愚蠢了,真不如搬到山前去往。

上了九年級還像七年級那樣‘玩著學’甚至常常醉心於自己的‘聰明’之中,不可自拔,期會考試成績公佈了,我慘敗到自己難以自信的地步,痛定思痛,我又從新讀了《愚公移山》。

也許因為失敗的慘痛教訓吧,重讀使我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深透了。

老愚公心無雜念,決心以自己的艱苦勞動改變現狀,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山,經誠所至,終於‘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付二山,使得’‘翼之難,漢之陽,無壟斷焉,。由此,我深深認識到,老愚公搬走的不僅是太行,王屋這兩座山,而更重要的是,他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如果老愚公怕費事,圖省事,安於現狀,完全可以不‘不出入迂也’而輕鬆地搬到山前去往,也可能因此不被看成‘愚蠢’。但是,太行,王屋終將子孫遭受‘出入遷之苦’。

與老愚公相比,我就失敗在夢想不費力氣,不必刻苦努力,就可以取得好成績;就在於沒有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學習中的困難就像太行,王屋兩座山,使人‘出入之迂也’學習中就像搬走兩座大山一樣,本來就是苦差事,我這次失敗,正因為潛意識中不自覺的企圖繞開困難,這不正是對自己不負責嗎

我還深深的認識到。小到一個人,大至一個民族,‘愚公精神’自今仍是我們必須發揚光明。如果安於現狀,不敢冒失的危險,就不會嘗試到勝利的喜悅,事業也不會有所發展。

由此看來,‘愚公移山’不僅沒有過時,相反,它正激勵我們克服困難,奪取勝利。

愚公作文600字 篇3

很小的時候,我就聽說過“愚公移山”的故事,但一直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在最開始閱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甚至和智叟想的一樣:“愚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那麼渺小,山又那麼巨大,只靠這樣薄弱的力量,怎麼可能剷平大山呢?”

直到今天我在課堂上弄懂了這篇文章,我才真正對這個故事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

我想對愚公說,您面對著大山居住,每次外出和歸家都要曲折繞遠,心中非常愁苦,想要剷除這險阻。所以您有了儘自己全力去剷平眼前險峻的大山,將泥土沙石運到渤海邊上、隱土北面的想法。對於這比登天還難的困難,您沒有猶豫,說幹就幹,即使橫在眼前的是在常人看來根本無法踏平的艱險。

您已90高齡,身體殘弱、面對工程的浩大、工具簡陋、人員稀少……還有不少其它風險煩擾著您,這些都沒有改變您的意志。

後來的那個河曲智叟,嘲笑您做法的可笑,您卻用發展的眼光、最有說服的話讓他無言以對。

您的不放棄,最終讓山神都感到害怕,並感動了玉帝,讓誇娥氏的兩個兒子搬走了大山。

整篇文章看下去,心中滿是對您的越來越強烈的敬佩之情。您是一個多麼有毅力的人啊,雖然年齡已經將近九十,但還是可以堅持不懈的做事,而更可貴的還是您這個壯舉不只是為自己著想,更是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讓他們可以輕鬆出入,不再忍受山高無路的困境。

我不禁開始反思自己,相比起您,我的條件要好上太多了,但您能夠做到的事情我們之中卻幾乎沒有人能夠做出來,用這種態度對待人生,哪有不成功的道理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