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6篇

來源:才華庫 2.6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6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6篇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1

每當春節,我總會回到家鄉過,因為那裡景色優美,有農村的感覺,使人感到一種很舒服、輕鬆的感覺。

今年,我回到家鄉,感覺格外不同,因為我老爸在後院那裡建了一座五層樓的房子,把後院的範圍礦大了。全村的人都很羨慕,擔憂的就很妒忌,因為他們家裡沒有錢蓋房子,不希望我們的生活比他的好,就像在我的老爸那裡奪取一些土地,可都被我老爸看穿了,一一地拒絕了,可是他們還是不知恥地常常來我們家吃飯。

到了春節,他們都回家吃飯了,當然我們也可以過得更加開心了。那天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把被子疊好,一早就跟爺爺奶奶說:“恭喜發財,利是遞來。”拿完家裡人的所有利是包之後,我偷偷的藏在房間裡把利是一一拆開。啊,收穫還不少呢!最大封的是爺爺的利是,每次都100-200元,雖然不比鄰居表叔給鄰居小孩的一封1000元的大,但我已經十分滿足了。那天全家我們都去看望親戚,因為我們這些小孩子當晚想趁機“打劫”的了!可苦的是爺爺奶奶老爸老媽,他們要回利是給別人的小孩子,順便我們也去看看家鄉周圍景色的改變。我們在去過程中不時也看見有人為了慶祝,都用鞭炮,在臨晨四點時,我和姐姐都是因為這些鞭炮,嚇得跳起來。

那天晚上,我看見了我們很多家都放煙花,顯得十分隆重,我們家也不例外,老爸買了差不多1000元的煙花放,連上邊馬路打麻將,打牌的人都停下來觀看,在全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我們家,因為我老爸在村子裡,都算個百萬富人了,所以煙花比別人放得更多、更長時間,我看得連頸都僵硬了,有很多人都很羨慕我們。哈哈,這下咱家可有面子了。

在家鄉的春節真好,又沒又熱鬧又隆重,比起一些在城市裡過春節的好多了,我愛我的家鄉-德慶。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2

我是在鞍山市出生的,爸爸的老家是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雅河鄉胡堡的。

因為奶奶去世了,我們只在每年的大年八年級的時候,和爺爺回老家給各家親屬拜年。雖然我沒有在老家過過年,但爸爸每到過年的時候都會跟我講他小時候老家那裡是怎樣過年的。老家那裡在臘月二十三就開始過年了,這一天被稱為“小年”。爸爸說小年那天,家家都要喝雪魚湯,一方面象徵著年年有餘,另一方面也是犒勞犒勞自己從春到夏種田的忙碌。家家戶戶還會買一種糖吃,不用我說你一定能猜到,那就是灶糖——黏黏的,甜甜的,我也非常喜歡吃,我想灶王爺的嘴肯定被粘住了,他再也不會向老天爺報告了。到了大年三十更熱鬧,早晨早早起床貼對聯,家家戶戶的門上、倉房上都變得紅紅綠綠的,就連豬圈、雞架、玉米囤上都有,什麼“肥豬滿圈”、“金雞滿架”“糧食滿倉”呀都貼上了。嘿嘿,就連爺爺家裡的那輛馬車也會被貼上“出入平安”。爸爸說,對我來說最最新奇的要屬春節供家譜這件事了。老家裡有一張大大的家譜,上面寫滿了祖先的名字。每年貼完對聯後,大人們就要將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進大門的屋裡,這樣方便家族裡的人們給祖先拜年。還要擺上供桌,上面擺好用生菜、香菜,還有胡蘿蔔等製成的小山。爸爸說有些人家還要擺上豬頭、雞、鴨、魚,我們家的傳統是擺素供。哈哈,的確是沒有一點葷腥的,爸爸說就連盛素供的盤子奶奶都要事先刷洗很多遍呢,那一天奶奶是最忙碌的人。

聽爸爸說的太有意思了,真想回到爸爸小的時候,過個不一樣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3

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新年習俗,讓我來帶你們走進我的家鄉,感受我家鄉的新年習俗。

年味在臘月中旬左右就開始有了,那個時候真是忙碌簡直無法形容。臘月二十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油炸果,酥角,米粽,年糕等等。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事是買糖果,餅乾。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各種玩意兒,比如口琴,風箏等。

當然了,孩子們越歡喜,大人們也越忙亂。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永珍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年糕。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雞,肉,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預備充足,店鋪多數正月七年級到初七關門,到正月初八才開張。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著做年夜菜,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各色的年畫。貼好後人們要祭祖,飯後是我們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可以領到壓歲錢。

正月七年級的光景截然不同:鋪戶上看板子,門前堆放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正月八年級,大家提著大大小小的禮品回孃家。

正月初六,大家起得十分早,大家忙著為“老爺”準備飯菜,“老爺”遊門是家鄉年的重點。這天,你會看到大大小小,不同顏色的旗子,這是護送“老爺”的旗子。旗子是以前“老爺”留下的,十分有價值。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綵,整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這天月晚,大家會到廟裡去看別人演戲,燈火越亮,觀眾就越多。

一眨眼,到了春節的尾聲,春節使我們又增長了一歲,更懂得了許許多多的事情。春節使這個慈祥的祖國母親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喜氣洋洋。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4

臘月末,我家就為春節而忙活起來。在我的記憶裡,我家的春節是不傳統的。什麼守歲、什麼十二點放鞭炮等等,都沒年年堅持過。為了感受一下過年忙忙碌碌的氣氛,我就跑到姥爺家,給忙著準備年貨的姥姥幫幫忙。

姥姥給我講她家鄉的習俗,過年少不了準備六樣食品:色味雙全的丸子;鮮美噴香的皮棟子;還有金黃香脆的芝麻面葉;當然還有樣式精美的棗糕、滿嘴棗香的粘窩頭與我從小吃到大的藕合。

聽了姥姥的講述,我不免心中有些疑惑:過個年用得著這麼費事嗎?姥姥所講的美味,製作都非常複雜,而且還要準備非常多。不懂得要去問媽媽,媽媽說,這是老一輩傳下來的規矩,過年就是要這麼熱鬧!噢,過年原來不僅是忙碌的,還是熱鬧的。

我還從爺爺口中得知,東北人過年,是不動火的,食物要預先弄熟。但是,爺爺家已經不再延續這個傳統了,所以過年我又能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啦!過年不僅是熱鬧的,還是熱氣騰騰的。

家鄉的春節除夕夜十二點時,不能睡覺,要守歲。而且在十二點時,家家戶戶都會把自己做的金元寶掛在屋簷下,寓意新的一年裡能夠招財進寶。過年不僅是熱氣騰騰的,還是有意義的。

大年七年級,見面人人都要拜年。過年時要磕頭的,以表示對長輩、對父母的養育之恩的感謝。過年不僅是有意義的,還是要懂得感恩的。

正月十五是家鄉春節的高潮。這一天,鑼鼓喧天,即使沒有鑼鼓,家鄉的人們也要拿出鐵罐子充當鑼鼓敲一敲。龍燈是正月十五必不可少的專案,一般在初八開始扎獅子、搭平臺、扎彩燈,各式各樣的都有。在正月十五這天,男女老少都會出門,湧上街頭,觀賞花燈,相互送上美好的祝福,如“老人長壽、少兒安寧”等等。過年不僅是懂得感恩的,還是鑼鼓喧天、祝福滿滿的。

家鄉的春節習令我向往,家鄉的習俗令我驚歎,希望有一天我能回家鄉過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5

春節,自古以來便是中國傳統中最重要的節日,位於農曆的一月一號,一年的起點。每當快到這個節日時,人們都會回到自己的家鄉,與自己的親朋好友們聚一聚。與此同時,還會上演高速公路堵車,車票一票難求等大片。

每到春節前,大街小巷裡洋溢著喜氣洋洋的味道,大大小小的店鋪有賣窗花的,有賣春聯的,有賣鞭炮的。一片紅紅綠綠的光景,充滿了了節日的喜慶。

春節最讓小孩開心的的是無非就是收紅包和放鞭炮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放鞭炮也是春節的習俗之一,這個節日的由來呢,因為在傳說中,有個為“年”的怪物,而放鞭炮,就是為了驅趕“年獸”。但是這畢竟是古代的說法,而現在是為了辭舊迎新,迎接更好的'未來。

我也十分喜歡放鞭炮,玩的最多的是摔炮,而最喜歡的是沖天炮,伴隨著一聲巨響,一個光點衝出,劃破天空,飛上最高點,突然炸開,伴隨著巨響,分成星星點點的光輝,向四周散開,好似一朵花,在空中綻放,成為夜晚的一幅靚麗的風景畫。

收紅包也是一個習俗,從大人們的手中拿到象徵著吉祥的壓歲錢。因為“歲”與“祟”同音,“壓歲”也就是“壓祟”的意思,而給壓歲錢呢,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平平安安的過完這一年。只可惜,大多數的家庭的孩子,壓歲錢都會被爸爸媽媽收走,我是其中之一。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今年就是20xx年了,在這新的一年中,我要面對人生的轉折之一————會考。新的一年,新氣象,這一年好好努力,爭取取得一個更好的成績,也希望有一天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6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一年當中最熱鬧、最忙碌、最特別的節日。然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除夕了。

除夕這天,一大早人們都早早起來,家家戶戶都掛起了紅燈籠。整條街道張燈結綵,紅紅火火,一派熱鬧、喜慶的氛圍。

早飯過後,一些中老年人和孩子們聚攏到村委會門口的廣場,抄起鑼鼓,走街串巷,一路上敲鑼打鼓好不熱鬧!他們經過十字路口時,總會停留下來,猛敲一陣,惹得周圍的大人小孩出來圍觀,他們反而越敲越起勁!大人們看一會兒就各自散去,而孩子們卻緊跟不捨,跟著他們走過大街小巷。此時的小孩子們也不怕累,只是陶醉地跟在後面看。隊伍越來越長,像一條尾巴。等他們再回到村委會門口時,廣場都水洩不通了。人與人摩肩接踵,鑼鼓聲震耳欲聾,人們沉浸在歡樂之中。

青壯年們早飯過後,都去集市上採購年貨。集市上人山人海,吆喝聲此起彼伏。各樣年貨應有盡有,擺在集市道路兩旁,一眼望不到邊。人們大包小包地購買,個個滿載而歸。

午飯後,人們稍作休息。大約到了四五點鐘,各家裡的男人們都拿著香蠟鞭炮去自家墳地,請祖先回家一同過年。留在家裡的婦女們都貼對聯,貼福字,供奉門神、土地、龍王、財神等各路神仙。等請回祖先,供上供桌,行了禮,小孩子才能各自去玩。

晚飯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看春節聯歡晚會,家家燈火通明,共同守歲。等到午夜,各家各戶燃放鞭炮,有的人家放花炮,天空中五彩斑斕。

“爆竹聲中一歲除”,這就是家鄉的春節,熱鬧而又喜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