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清明節的作文700字合集8篇

來源:才華庫 3.15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700字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清明節的作文700字合集8篇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1

愚人節的歡聲笑語,一個個接連不斷的大笑話、小笑話還回蕩在耳邊,心念一轉,又到清明節了。一陣陣晚風吹過,迎面撲來的不是令人陶醉的一絲絲一縷縷幽幽的花香,而是一場場一陣陣令人過於感傷的如酥小雨。

那時,我獨自站在風雨中,心情十分複雜,一切都是那麼的傷感!所有浮現出來的感覺都突然在一瞬間消失,但卻又不斷地浮現。那一剎,我伸出手想將親人抓住,可就在即將抓住的那一刻,浮現在眼前的親人消失得煙飛雲散、無影無蹤。一說起清明節,人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很多人都用“悲傷”等詞來描述它,讓人覺得清明節十分傷感。而我卻想說,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待這個祭祀的日子。春節,家家戶戶相聚在一起吃著年夜飯,是多麼的高興,可高興得過於隆重;七夕節,大家在夢中總能夢見那美麗的相約,它是浪漫的,可浪漫得過於飄渺;中秋節,人們都坐在窗前賞月吟詩,它是難忘的,可難忘得令人難以接近。

清明節,它就像樂者手下的音符,是悲傷的,是愉悅的,這一切都掌握在你手中。清明節又是一個播種的節日,有句話說得好: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意思是:在清明的這幾天,是種瓜種豆的好時機。你看,清明節不就是一個等待收穫的好節日嗎?當你看到你的成果時,你的心情是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還會將一切悲傷置之度外,這不是很好嗎?清明節的雨,總帶著點兒香味,但又如此寂靜。那香氣直把人醉倒,簡直是輕而易舉。人們在悲傷的夢中看見了死去的親人,因而更懂得珍惜身邊的親人。我愛清明節,因為它悲歡離合。我仍獨自一人站在雨中,希望雨水能洗滌這些悲傷,去滋潤一方土地,使明天更加美好、充滿朝氣。名師點評:小作者的觀點很新穎,清明節大多數人都沉浸在悲傷的氣氛中,從而忽略了清明節是播種的好時節。在哀思逝去的親人的同時,也更應該珍惜身邊的親人,這樣清明節的意義更加重大。“春節,家家戶戶相聚在一起吃著年夜飯,是多麼的高興,可高興得過於隆重;七夕節,大家在夢中總能夢見那美麗的相約,它是浪漫的,可浪漫得過於飄渺;中秋節,人們都坐在窗前賞月吟詩,它是難忘的,可難忘得令人難以接近……”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2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裡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裡,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裡。於是,我莫名地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著躺在棺材裡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裡,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裡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3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雖說清明是在春天,空氣中卻瀰漫著寒意。清明節一般都是雨天的,可是今年卻沒有遵循這個規矩——今年清明陽光明媚。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之一。

清明節當然要再家裡過了,可以在家裡和家人一起去掃墓,給死去的祖宗請按,給他們拜年,帶一些鮮花和美酒,孝敬他們,讓他們保佑我們平安幸福。

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了,我們一家人坐上了車。馳過坑坑窪窪的泥地,風輕輕柔柔地吹著,彷彿要將人地思念吹到另一個世界。我們終於來到了太公的墳前。在路上,可正是“經歷”了不少,準備了的美酒還在後備箱裡呢,路這麼的顛簸,美酒差點灑出來了。於是,爸爸只好將車速降低,慢得跟老漢推車一樣。可迫不及待的我在車裡左顧右盼,催促著爸爸。

因為想到在山上放煙火,可能會引起火災,於是就買了許多紙錢。我們把紙錢放在墳墓前,把事先買好的鮮花放好。爸爸把美酒取出,大人們都拿起碗,各自到了滿滿一碗的酒,而我就負責將一碗酒倒在墳墓上,就表示給太公敬酒了。我拿著香在墳墓前拜了幾拜,在心裡默唸:希望太公祝福我學習向上,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酒也敬了,拜也拜了,接著就是燒紙錢了。先拿出來一些紙錢,將它們點燃。奶奶在那裡說道:“爸爸啊,你已經離我們而去很久了,年復一年我們都回來見一下你。”說著,奶奶拿了一些紙錢給我,大概是讓我也來為太公敬孝……

這樣的清明,總是給人以一種悲傷的情緒,這些或許令人反感的習俗,卻又怎能不是令人悲哀呢!

太公大概在我還未出生之前就已離去,我連他張什麼樣都不知道,他可能十分的勤勞,十分的有才華。每當清明,心中不免有一絲的悲傷,大概是因為想起那些為了中國犧牲的烈士,和太公吧。

清明節的空中洋溢著的`思念,如飄飄揚楊的雨絲,天堂的人們,過得是否安詳?用手輕輕撫著風,那彷徨在街頭不安的靈魂,這風,是不是你給思念的人們的回答?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4

沿著繁華熱鬧的汴河街旁,走過巨集偉壯麗的岳陽樓,再向前走,拐彎,一直走到最冷清的一個小角落裡,就到了魯肅墓。

正是陽春三月,天空中紛紛揚揚地撒下點點雨絲。朦朦朧朧的小雨,讓周圍的景物也朦朧起來,顯示出清明的色彩,透出清明淡淡的憂傷。

在朦朧的春雨中慢行,心已略帶悲傷,不是小雨溼潤了我的眼睛,而是對這位已故人的懷念。此刻,我正置身於崇拜的三國時代吳國名將魯肅的墓前。這墓是我和媽媽費盡周折,從岳陽樓找起,一直找到市一中,終於在3517工廠裡面找到了它。

眼前的景象如此破敗不堪,紅漆剝落的大門緊閉著,斑駁的石碑上刻著好幾行字。我和媽媽仔細辨認了好一會兒才看清。最頂上刻的是”威恩大行”,右邊刻著”扶帝蜀曹奸所見在荀□公”,左邊刻的是”倚吳親漢胃此心與武侯同”。我用力推開大門,裡面的景象更為醜陋,幾座小型的廟宇已為人房,破牆上貼滿了廣告,一間沒被改造的大殿也灰塵僕僕,中間坐著個威嚴無比的魯肅像。

大殿旁邊是一個圓形的大土堆,高高隆起於樹木下的荒草中,上面修了個亭子,亭子邊是一個墓碑,上面刻了幾行字,但在風雨的沖刷下已經變得模糊不清了。墓裡墓外都是窮人,四周都是臭味撲鼻的垃圾堆,院牆上,小孩爬上爬下,魯肅墓彷彿成了窮孩子們的天然遊樂場。

顯然墓已被人遺忘。四周環境惡劣,年久失修,沒有高大的墳堆,沒有精美的碑石,沒有墓誌銘,完全是荒野之中的一丘無名的荒塚,然而,這簡樸到極點的荒塚,怎麼能掩蓋住魯肅那輝煌的42歲人生呢?

魯肅一生都在為東吳效力,他老實忠厚,認準了賢君就一生相隨,從無謀反之心。他的計謀通通對東吳有幫助。他力主抗曹,後又提拔呂蒙,為孫權奪回荊州立下汗馬功勞,幾次大戰都離不開他的策劃,特別是決定三足鼎立之勢的赤壁之戰,更離不開魯肅的無私贊助,簡直堪稱三國史中最偉大的贊助商……

肝膽相照的魯肅在歷史的天空中畫上了他最濃重的一抹色彩,其輝煌的人生將永遠被後人敬仰!想到這,我的耳邊又響起了那恢弘而略帶傷感的詩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5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裡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裡,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裡。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著躺在棺材裡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的小時候,外婆總愛揹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裡,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與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裡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是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就像是往常一樣的到了一塊糖,也像是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像是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的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6

清明時節,熙熙攘攘,跟隨著張擇端的腳步,我緩緩走進了清明上河圖。

北宋的清明微微有些細雨,空氣中瀰漫著油菜花和酒的香氣。我穿著宋代服飾“腰上黃”,欣然漫步於東京碼頭。

“姑娘,坐花轎麼?”只見一位壯年男子身長八尺,腰闊十圍,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圈絡腮鬍須……這,這不是施耐庵《水滸傳》裡的魯智深麼?他這個性如烈火、好打抱不平的梁山好漢怎麼變成了區區一個轎伕了?還想問時,魯智深已架起了轎子,啟程了。

轎子,我在許多電視劇裡看過,在旅遊風景點也瞧過,總是嚮往著回到古代,舒服地坐上一頂大轎子,今兒個坐上了魯智深的大轎子,雖快但卻顛簸得厲害,只覺得早上在東京城吃的熱騰騰的包子在胃裡上下蠕動,好不難受。不知不覺,轎子來到了虹橋,我掀開簾子,只見橋上人來人往,有拉著驢、牛的人,有打著花傘的姑娘,有頸掛圓珠的和尚,有提著籃子的婦人,有嬉戲打鬧的兒童……橋的兩側有許多的商鋪,有布料店、酒家、手工店……宋朝的橋上可以開店?呵呵,真是個好想法,若在當今土地如此之貴的21世紀的大橋上開上店鋪,又方便又省錢,豈不好了?花轎仍在奔跑著,我看著簾外閃過的店鋪、往來的行人,只覺得應接不暇。

“燒餅,燒餅——燒餅,燒餅——”一串長長的吆喝聲響起,好熟悉啊,一時卻想不起此乃何方燒餅。只覺得花轎朝吆喝聲越來越近,最後停了下來。“武松兄弟,燒餅賣得好否?”“兄弟別笑話,我這武松燒餅今兒個才賣出10個呢!”……武松竟然賣起了燒餅,弟承兄業?清明節梁山好漢都彙集到東京碼頭,做假期實踐活動?我頓然覺得又有趣又奇怪,買了一個武松的芝麻燒餅,熱騰騰地捧在手裡,吧嘰吧嘰地吃完了,繼續上路。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農村,雞犬相聞,土地平曠,清新的空氣吹拂著轎簾,沁人心脾。“姑娘,就在這兒下轎吧!我還要到這兒杏花村的酒家喝碗酒,痛快痛快呢!”原來這兒就是杜牧詩中所寫的杏花村!而我總覺得這兒更像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在杏花村,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兒,染黃了土地;有清澈的小溪,魚兒在水裡歡快地玩耍:有衣著樸素的農民,有趕著羊群的古代版“王二小”。我時而行走於花海中,時而玩耍在牛羊溪水之間。在這兒沒有煩惱,沒有憂愁,沒有拖拉機“轟轟”的巨響,沒有汽車疾馳而過的身影,一切都是如此的安寧、古樸、美麗,我閉上了眼睛,任清風吹亂我的頭髮,任點點細雨洗滌我的心靈,我怡然自得,心曠神怡……

哦!清明上河圖!哦!我的詩意清明!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的姥姥,想著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床上的姥姥,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著,乾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和母親無法相信,姥姥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姥姥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姥姥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臺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姥姥,竟忍受著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由於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鉅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母親、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姥姥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姥姥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於,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著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安x藥,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姥姥終於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著的心放下,卻又被姥姥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母親摟著我哭了,她說:“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姥姥,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母親陪著姥姥,下半夜,姥姥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說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說: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後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不時會提起姥姥,說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教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的人一樣,感動著村裡的人。我想,姥姥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是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麼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姥姥,以表示我對姥姥的想念。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是我們紀念已故親人的節日。清明節最早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節日中的活動也流傳至今——掃墓、郊遊踏青......在兩千五百多年的傳承中,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不斷提升,已不再只限於懷念已故的人。

每年的4月5日是清明節,每年這時,家人都會團聚在一起,一塊兒去掃墓等等。我的老家在平潮,每年這是姥姥都會通知我們回去.太太已經去世2年了,每次去上墳,姥姥都會在太太墓前說些話,多燒些紙錢給她。上墳時都很擁擠,每家人都是7.8個一起去的。上完墳後,我們一家人就會圍坐在一起吃飯,聊天,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清明節不僅是紀念已故親人傷心的節日,它也是家人團聚充滿愛幸福快樂的節日。

如今,清明節也是我們抒發對英雄烈士愛戴、欽佩、懷念之前的節日。他是我們對生命解讀的節日。

英雄烈士們犧牲自己保衛祖國,救他人的精神值得我們讚揚,但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可貴的,我們應先學會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上墳時我看著一個挨著一個的墳墓,其中有的甚至還是小孩子,我的內心有種說不出的滋味。他們就這樣長眠於地下了......地面上色彩繽紛的世界,他們再也看不到了;聲音悅耳的世界,他們也再也聽不到了;充滿愛的世界,他們再也感覺不到了......清明節是個能教育人的節日,會讓我們發覺生命的可貴但又容易失去,讓我們懂得該珍愛生命!

清明節還是個放鬆人心,讓我們更好的接觸大自然的節日。

清明節是在春天,所以是郊遊的好時間。到處是鳥語花銷,綠意盎然,充滿生機,讓人疲憊的身心得到放鬆。走出家門,呼吸新鮮的空氣,與大自然來個親密接觸,該是件多麼享受的事。記得上國中時,每年學校都會組織全校同學去郊遊,走出學業繁重的學校,頓感渾身輕鬆自在,和同學們一起嬉戲玩耍,同時也開闊了視野。走在安靜的小道上,沒有了城市的喧囂,整個人的心靈都得到了淨化!

清明節已被定為法定假日,是國家大力弘揚的名族傳統節日。它所包括的文化內涵、歷史底蘊,我相信會被更多人知道,被更多人所重視,讓更多人喜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