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清明節的作文700字7篇

來源:才華庫 1.86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700字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清明節的作文700字7篇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1

自從爺爺走後,每到了清明節,雖然外面的萬物生機勃勃,但是我的內心卻變得異常沉重,即使我知道爺爺無論何時何地都希望他的子孫都幸福地生活著!

小時候是爺爺總把我扛在肩頭串門遊逛,他總把我領到供銷社買些好吃的,當我吃了好吃的還跟著別人叫著他的名字的時候,他總是哈哈樂著,他還說,我娃會叫我名字好,到哪誰都知道她是我孫女。可是,當我現在懂事呼喚爺爺的時候,他卻躺在那裡什麼也不知道了。

爺爺生前曾告訴我,我小時候他曾領我到趕集,當他一轉眼發現我不見的時候,竟發瘋般地喊著我的小名,在鎮上橫衝直撞地找我,找到我後,便不顧一切地一把摟住我,回到家裡,他告訴家裡人說:“嚇死我了,嚇死我了!”爺爺說這話的時候,聲音嘶啞著,眼圈都紅了。爺爺,當年沒失去我,如今我卻永遠地失去了他。

小時候每到清明節的時候,爺爺總會帶著我和家裡人去祖先墳頭去祭拜,在去田野墳頭的路上,我蹦蹦跳跳,歡呼雀躍,他總是緊隨著我,叮囑我小心看路,看到路邊有野花開放,他會幫我摘下,當我走累的時候,他蹲下身來,或把我扛在肩頭,或將我背在身後,我在他的身上手足舞蹈,他總喊叫:“乖些,乖些!”到了墳頭,我們跪下,他讓我別出聲,我就要喊叫,他臉一沉不出聲了,只顧自個拿出家裡蒸好的子福雞蛋白饃擺好獻上,點了紙錢,磕了頭,掰下子福白饃最上面的雞蛋給我,我卻不理他了,為了哄我高興,他蹲下身讓我用小拳頭在他背上不停地擂著,如今想起這些往事,想到爺爺長眠在地下,我淚流滿面。

在那個吃不飽的年代,爺爺修渠在生產隊搭灶,當我看到大家領飯吃的香甜,嘴脣竟不由地上下舔著,饞饞地目光盯著那數量有限的菜、湯、饃,爺爺端著碗過來了,他只吃了幾口,就將他的那一份全讓我吃光,如今想著爺爺當時疼惜地看著我狼吞虎嚥的眼神,又思量著那一天爺爺是怎樣忍受著飢餓幹活的心情,我心如刀割。

那一年我到離家四十多裡地的高中上學,爺爺將家裡唯一的代步工具——自行車讓給了我,正是那一年,爺爺突然病了,當我回家看到爺爺枯瘦如柴的身體時,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沒多久,我在學校忽然接到爺爺去世的訊息,我木訥地跟隨來接我的人回家,爺爺已躺在那兒,任我怎樣呼喚,理也不理我了。爺爺,爺爺,你咋了?我的心和著淚水在撕裂地喊著。

爺爺種的那棵桑葚樹已經長出了新芽,那棵桑葚樹彷彿就是爺爺的影子,看到它我彷彿能體驗到一種溫馨、關懷、留戀和遺憾。想著爺爺對我無微不至的呵護,我直想流淚。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2

4月5日的清明節快要來了,咱們與小姑媽一家就來到了奶奶那兒包清明餜,準備過清明節。

咱們剛到奶奶家時,爺爺奶奶就已經將包餜的工具擺齊了,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工具全是爺爺一手製造出來的。我這兒瞧瞧,那兒看看,發現了兩件新奇的玩意兒,一件活像一把木頭勺,長柄,只是那勺子裡雕刻著一隻小鳳凰;另一件四四方方的,是用兩塊大小一致的木板組合,兩塊木板間有一個軸,能夠讓木板自由移動,我百思不得其解:那些半圓形的餃子似的大清明餜怎麼會用這兩件東西做的呢?真是奇怪!

過了一會兒,大家開始忙著製作香噴噴的清明餜了。小姑媽負責和麵,經過長時間的工作,那本來硬梆梆的大面團變得柔軟而細長,爸爸再用刀將長長的麵糰切成小段,這就是餜的雛形。接著,爸爸再開始用那件四四方方的工具了。只見他先將一小段麵糰放置在一塊板靠近軸的地方,再用另一塊木板往下壓,再把麵糰,不,是把麵餅掉個頭再壓……經過半分鐘的時間,一張又薄又大的麵餅登場了,這東西就是給奶奶她們包清明餜用的。我見這東西好玩,便嚷嚷著要試試。爸爸一聽,連連答應(估計他累了,正想休息),便將這活兒交給了我。我照前面爸爸做的方法按部就班,果然做出了一張麵餅,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接下來的許多面餅,全是我壓的!

忽然,奶奶從碗櫃內拿出了一碗黑芝麻白糖餡,說是想做糖餜。於是,小姑媽又拿出一團青色的麵糰,這就是做糖餜的材料了。小姑媽將它揉成長條,切為一團一團的,便成了“青”團。青團要比麵糰粘手多了,為了製作方便,咱們在做餜時要在青團表面撒上一些麵粉。奶奶見材料準備完畢,便開始做餜。她先將糰子捏成碗狀,再用勺子往裡加滿糖,最後用手把旁邊一些青往中間擠,形成了一個丸子似的糖餜。這還沒有完,前面提到的勺狀的工具起作用了。爸爸先把球形的糖餜放在“勺子”的中心,再均勻的往下壓,直到餜佔滿“勺子”時,再將餜敲出來,一個圓圓的、上面有一隻鳳凰的糖餜便做好了。我也試了幾個,十分有趣,看著一個個自己加工的清明餜,我的心中感到滿心歡喜。我想:這些清明餜是出自自己之手,一定非常好吃。

這一次上奶奶家玩,真是愉快,好像進入了一個“農家樂體驗中心”,體驗了做餜的快樂。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3

在那昏黃的燭光中,在那古老的方言中,我又回到那有她的時光

-----題記

每當清明時節,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裡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裡,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裡。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著躺在棺材裡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 , 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裡,我蜷在外婆 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說:“ 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裡的人都以為沒事,我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

,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4

清明節來到了,‘煙花三月下揚州’,咱們和唐代大詩人李白一同來到江南。不過,咱們已經去過揚州了,咱們今年的目的地是揚州的‘鄰居’泰州。

我和爸爸媽媽在高速上顛簸了6個多小時,最終因為時間問題,不得不在鹽城住一晚上。星期天,我早早的起了床,來到興化千島湖觀賞油菜花。只見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隨風飄蕩,景色秀麗宜人,令人流連忘返。經過導遊的介紹,我才知道這裡的一條條水溝是南宋時期兀朮率領金兵挖的戰壕,經過人們的處理,戰壕兩旁的土地就形成了現在的水垛。走著走著,咱們不知不覺地上了瞭望塔。媽媽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遠處的油菜花看似很黃;而近處的油菜花卻顯得很綠,這是為何呢?原來,因為今年的天氣很涼,油菜

花沒開足,所以形成了這種現象,令我很惋惜。

看完了油菜花,我又來到了興化水上森林公園,那裡的景色更加美麗。

游完了千島湖油菜花,咱們一家又來到了興化的另一大風景區——興化水上森林公園。媽媽買了三張船票,帶著我進了景區。

景區裡一片熱鬧的景象:一棵棵大樹枝繁葉茂,競相開放的花兒映襯著綠草。林中的白鷺自由自在,一會兒落在樹梢尖,一會兒落在草地上,一會兒從水面上滑翔掠過,漂亮極了。公園裡面溝渠縱橫,湖水清澈見底,時不時會看到幾條小金魚從我身邊遊過。咱們坐在木筏上談笑風生,非常快樂。經過詢問,咱們才知道湖邊的樹叫做水杉。

上了岸,柳樹的枝條隨風飄蕩,高高的水杉好似在和咱們點頭說笑。爸爸摘了一根柳條給我編了一個帽子戴在頭上,似個游擊隊員。

森林公園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呀!進了園中,更是春意盎然,和別處自然不同。紅的、藍的、黃的、白的,各種花兒競相綻放,那些柳樹的綠反倒成了陪襯。

離開了森林公園,午餐在小六湯包店解決,累了,餓了,吃相果然較饞。咱們品嚐了當地最有名的美食——魚丸。吃完飯,我又來到了第三站——淮安的周總理紀念館,該位於江蘇省淮安市北門外桃花垠,距離周總理故居約兩華里。期待明天的旅程!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5

到了山頂,山下的景色盡收眼底:房屋是褐色的,農田,森林都是綠色的.,水庫是澄清的,山下的人們像一隻只小螞蟻,在費力地向上攀爬著。

前天是清明節,爸爸說帶我去爬青雲山。我一聽樂啦,一蹦三尺高。坐車到了山腳下,呼!和我一比,這山可謂巨人中的巨人。看著大山的面孔,彷彿大山正在對我說:“小孩子,你還是別爬了吧,可不要自不量力哦!”這下可把我惹急了。心想:不就一座山嘛,我要是爬不到山頂,我以後就不爬山了!可沒想到,困難還在後面等著我呢!剛和爸爸爬到山腰,我就累得喘不過氣來了,說什麼也不往上爬了。爸爸這下可急了,這都快到山頂了,又不爬了,怎麼辦呢?突然,爸爸管都不管我就自己往上爬了。我毛了,慌忙上前追趕爸爸。事後才知道,爸爸為了讓我繼續爬,才使出了這招“激將法”來激我的,原來如此!

爬呀爬,剛剛爬到一個夾道旁,一股股風迎面吹來,涼快極了,與山下炎熱就相差許多了。從夾道旁休息片刻,我們又準備出發了。可是映入眼簾的,確實不可能爬上去的石頭,雖然石頭上面有人工鑿開的小洞,但是看著那麼光滑的石面,怎麼也有點不寒而慄的感覺,最終沒有戰勝恐懼的我還是讓爸爸硬拉上去。到了山頂,山下的景色盡收眼底:房屋是褐色的,農田,森林都是綠色的,水庫是澄清的,山下的人們像一隻只小螞蟻,在費力地向上攀爬著。眼下的景色就像一幅畫,它沒有山水畫的優雅,卻賦有濃濃的詩意;它沒有《蒙娜麗莎》的安詳,卻又是那麼美麗。坐了一會,要下山了。爸爸為了試試我的膽量,所以是從西面下山的。那個地方沒有石階,全部都是平整的石面,我一看,傻眼了,這能下嗎?爸爸教給我一個小竅門:不要看前面的路,要看你腳下的路,否則你只會更加的恐懼!我試了試,還真管用!就這樣我一步一步地挪下了山。不過爸爸的話倒給了我一個啟示:再成長的路中,不需注意你前面的路是否長短或是否好壞,只需注意你腳下的路是否平整,這樣你的成長道路才會更加堅定與踏實。這次爬山可真不尋常啊!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訴說著思念與哀傷。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掃墓和祭奠、追思已故親人的日子。

清明節的習俗有很多,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遊、放風箏、盪鞦韆、鬥雞、拔河等,這些習俗隨著歲月交替和社會變遷,有些已經逐漸被世人所遺忘,連一絲記憶都不復存在,有些仍遺留至今並賦予了新的內涵。

在舊時的青島,清明節也被看作是一個大節氣。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斷火,吃冷食。冬至後105天謂之寒食,從前的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人們在清明前兩天就開時斷火,即天不亮就把飯做好,直到落日後再燒火,以示對親人的懷念,由於人們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逐漸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

在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比較盛行,掃墓俗稱“上墳”。這一天要去祖墳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上香、燒紙,舉行祭禮。有的人家要利用這一機會修整墳墓,大多數是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別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所以說,無論家裡多窮,清明節都是要去上墳的。人們祭祀完畢,都要進行野餐,將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節儉之意。

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著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 吃白麵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了,真正的春天到來了。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雞蛋和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另外,清明節時將印有蠍子圖案的紙貼在家裡,家中不招蠍子、蜈蚣,尤其是在農村特別盛行。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這是一句流傳廣泛的民間諺語。清末民初,農村一帶開始合理安排農時,清明節這天,好多農家給牲口吃高粱米飯,俗語:“打一千,罵一萬,不忘清明節一頓高粱米飯。”吃高糧米粥、麥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這一天用粥要讓牛、驢等飽餐一頓,以犒賞它們一年的辛勞。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7

當寒冷的北風呼嘯離去時,春天就悄悄降臨人間。燕子在呢喃,黃鶯在歌唱,原野披上了綠裝,大地沐浴著春光,萬物生機勃勃,啊!又一個美麗的春天。在這一個美好的日子裡,咱們緬懷著對祖輩的思念之情,跟著爸爸去掃墓。

到了山上,咱們先去祭祀大爺爺和大奶奶。

哇,來的人可真多呀!有嬸婆一家和爸爸兄弟一家。大家分頭做事,二位伯伯負責清除墳墓周圍的雜草,嬸婆、堂嫂在墳前擺上飯菜、水果等祭品,又倒酒,又點香。堂二姑、堂五姑及爸爸拿著冥錢紙,三五張做一疊的用石頭壓放在墳墓的四周。

等以上這些事情做完以後,大伯伯就開始點火燒紙錢了。於是,大家你一把我一把地拿過金銀元寶紙,將它投進火裡。火越燒越旺,嬸婆、伯伯口中不停地祈禱:“爺爺、奶奶啊,請你們老人家在天之靈,多多保佑子孫後代,平安健康,出人頭地,都有出息,讀書的將來考上名牌大學,賺錢的日後發大財……”。我也挺來勁,一次次擠進去,大手筆地投進冥幣,每一張面額都是500萬、1000萬什麼的。可今天風挺大的,我好幾次都被煙嗆著了。

一會兒功夫,冥錢燒得差不多了,大伯就燃放了一排鞭炮,表示祭祀完畢。嬸婆喊咱們過去:“愛吃什麼隨便拿。”大家也確實有點餓了,都各自去拿自己中意的一份吃,堂哥吃魷魚,堂五姑吃花蛤,堂二姑女兒喝王老吉,我起先不想吃,經不住嬸婆、伯伯的客氣,勉強也吃了一根香蕉,最有趣的是爸爸,將油餅夾在光餅裡大口地嚼吃起來,嘴裡還說太好吃了。大家邊吃邊閒聊著。

吃完後,大人們開始收拾起剩下的祭品。

嬸婆挑著擔子,帶著她一家人下山先回去了。我跟著爸爸、伯伯、堂哥及堂嫂繼續上山,到爺爺奶奶墓那邊祭掃。正當起身要走的時候,不禁放眼山下,我這才注意到,漫山遍野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不絕於耳,掃墓的人都在各自忙著。

不大一會兒,咱們便來到了爺爺奶奶墓前,看到墓周圍草長得不少。記得兩年前奶奶去世時,我也來送葬,沒看到有什麼草。

祭祀開始了,整個儀式過程與剛才相似。完畢,又是放鞭炮,又是吃祭品。我發現,此時的祭品並不是先前祭祀大爺爺大奶奶的那一份。我有點好奇,就偷偷地問爸爸:“為什麼要準備兩份祭品呢?”爸爸回答說:“如果把人家吃剩下來的再給爺爺奶奶吃,那怎麼能行呢?”我感覺爸爸說得有道理,就點點頭表示理解。爸爸還問我墓碑上的字意思懂不懂,我說不懂,於是他又給我講解。

掃完墓後,咱們就下山回家了。

熱門標籤